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328530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76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62095.4

申请日:

2008.05.25

公开号:

CN101587330A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5B 19/04申请日:20080525|||公开

IPC分类号:

G05B19/04; A47J36/00; A47J36/24

主分类号:

G05B19/04

申请人: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才德; 石 芸; 方叶挺; 潘思轶; 徐晓云

地址:

310052浙江省杭州市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区滨安路501号(高新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关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不同的米种和口感来确定加热器保沸维持时间t和保沸维持温度X;(2)启动加热器,依照设定的程序,浸泡吸水、升温沸腾;(3)经过时间t1=15-35min后,达到保沸维持温度X=130-165℃,锅内沸腾保持,维持时间t=6-10min;(4)达到维持时间t后,焖饭。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沸腾保持过程的温度和时间,高了加热器与米饭沸腾间的温度差,使得米饭充分糊化、水份充分蒸发和被米粒吸收,从而煮出米饭质地佳的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不同的米种和口感来确定加热器保沸维持时间t和保沸维持温度X;
(2)、启动加热器,依照设定的程序,浸泡吸水、升温沸腾;
(3)、经过时间t1=15-35min后,达到保沸维持温度X=130-165℃,锅内沸腾保持,维持时间t=6-10min;
(4)、达到维持时间t后,焖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确定保沸维持时间t和预设保沸浸泡温度X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将不同米通过在确定的保沸维持时间t改变不同保沸温度X后,在同样锅浸泡吸水、相同的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锅内沸腾保持、沸腾过后焖饭等控制程序条件下进行蒸煮比较,蒸煮完毕对米饭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测定的指标有:吸水率、膨胀率、硬度、粘度、碘蓝值、还原糖、感官指标,选择最优的保沸维持温度X;
(1.2)、将不同米通过在上述已经确定的保沸维持温度X下,通过改变保沸维持时间后,在相同的锅内、用相同的加热浸泡吸水、迅速升温至沸腾、锅内沸腾保持、沸腾过后焖饭的控制程序条件下进行蒸煮比较,蒸煮完毕对米饭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测定的指标有:吸水率、膨胀率、硬度、粘度、碘蓝值、还原糖、感官指标,选择最优的保沸维持时间t;
(1.3)、将步骤(1.1)和步骤(1.2)确定的保沸维持温度X和保沸维持时间t,对保沸维持温度X和保沸维持时间t两因素进行正交组合,通过组合进行同样内锅、相同的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锅内沸腾保持、沸腾过后焖饭的控制程序条件下,蒸煮后测定米饭吸水率、膨胀率、硬度、粘度、碘蓝值、还原糖、感官指标,同时考虑各个米种淀粉含量及类型的差异性,通过比较选取各个米种的最优保沸维持温度X和保沸维持时间t的组合。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口感包括软口感、中口感和硬口感,所述确定保沸维持温度X和保沸维持时间t的方法还包括:(1.4)、确定好合适的保沸维持温度和保沸维持时间后,再在保沸维持时间上,对每个米种的口感进行调节,软口感、中口感和硬口感在硬度上相差400的梯度。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对于北方稻区圆米最佳保沸维持温度和保沸维持时间确定过程:X1是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高限值;X2为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低限制;时间t1为从用户放入锅体,盖上锅盖,开启加热器后计时开始到X1温度所经过的时间;时间t2为经过t1时间后开始计时起,维持在X1、X2温度间的时间;北方稻区圆米通过浸泡吸水,通过加热经过t1时间后,到温度在X1、X2温度范围内维持t2时间后,此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高温维持过程、沸腾过后焖饭的米饭蒸煮过程,煮出后米饭所列各理化指标的均在最适范围,能煮出外观质地都好的米饭。

5、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长江中游地域杂交米最佳保沸维持温度和保沸维持时间确定过程:X1是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高限值;X2为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低限制;时间t1为从用户放入锅体,盖上锅盖,开启加热器后计时开始到X1温度所经过的时间;时间t3为经过t1时间后开始计时起,维持在X1、X2温度间的时间;长江中游地域杂交米通过浸泡过程,通过加热经过t1时间后,到温度在X1、X2温度范围内维持t3时间后,此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高温维持过程、沸腾过后焖饭的米饭蒸煮过程,煮出后米饭所列各理化指标的均在最适范围,能煮出外观质地都好的米饭。

6、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长江下游地域杂交米最佳保沸维持温度和保沸维持时间确定过程:X1是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高限值;X2为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低限制;时间t1为从用户放入锅体,盖上锅盖,开启加热器后计时开始到X1温度所经过的时间;时间t4为经过t1时间后开始计时起,维持在X1、X2温度间的时间;长江下游地域杂交米通过浸泡过程,通过加热经过t1时间后,到温度在X1、X2温度范围内维持t4时间后,此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高温维持过程、沸腾过后焖饭的米饭蒸煮过程,煮出后米饭所列各理化指标的均在最适范围,能煮出外观质地都好的米饭。

7、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香米最佳保沸维持温度和保沸维持时间的确定过程:X1是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高限值;X2为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低限制;时间t1为从用户放入锅体,盖上锅盖,开启加热器后计时开始到X1温度所经过的时间;时间t5为经过t1时间后开始计时起,维持在X1、X2温度间的时间;香米通过浸泡过程,通过加热经过t1时间后,到温度在X1、X2温度范围内维持t5时间后,此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高温维持过程、沸腾过后焖饭的米饭蒸煮过程,煮出后米饭所列各理化指标的均在最适范围,能煮出外观质地都好的米饭。

说明书

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解决温饱问题以外,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日益提高。对于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和家庭主妇来说,在家里就能吃到美味可口的米饭。能煮出美味、同时可根据各家庭口感要求的不同,选择喜好口感的电饭煲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家电产品。
在利用饭煲煮饭时,一般使米经过浸泡吸水、吸水完毕后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锅内沸腾保持、沸腾过后焖饭等工艺过程而完成煮饭过程。
因此需要通过对米饭蒸煮中烹饪过程中进行研究,对影响米饭的各个因素进行研究。做出美味可口米饭的重要条件是吸水完毕后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沸腾保持、沸腾过后焖饭段的几个过程。
传统煮饭将加热器温度限制的较低(如图2中X3=120℃;X4=130℃),米饭糊化时加热器温度与米饭沸腾中梯度相对小,热量传递相对少,淀粉糊化反应的推动力不够强,糊化不够完全,香味不够突出,米粒表层游离水还有较多,吃起来米饭有水汽感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米饭蒸煮控制方法中米粒表层有水汽、影响米饭口感质地的不足,香味不够浓郁,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沸腾保持过程的温度和时间,提高米水与加热器间的温度梯度,加大糊化反应的速度、米饭质地佳的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不同的米种和口感来确定加热器保沸维持时间t和保沸维持温度X;
(2)、启动加热器,依照设定的程序,浸泡吸水、升温沸腾;
(3)、经过时间t1=15-35min后,达到保沸维持温度X=130-165℃,锅内沸腾保持,维持时间t=6-10min;
(4)、达到维持时间t后,焖饭。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的步骤(1)中,确定保沸维持时间t和预设保沸浸泡温度X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将不同米通过在确定的保沸维持时间t改变不同保沸温度X后,在同样锅浸泡吸水、相同的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锅内沸腾保持、沸腾过后焖饭等控制程序条件下进行蒸煮比较,蒸煮完毕对米饭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测定的指标有:吸水率、膨胀率、硬度、粘度、碘蓝值、还原糖、感官指标,按表7-1、表7-2列出各指标范围判断,主要参考指标为还原糖、碘蓝值、粘度,选择最优的保沸维持温度X;
(1.2)、将不同米通过在上述已经确定的保沸维持温度X下,通过改变保沸维持时间后,在相同的锅内、用相同的加热浸泡吸水、迅速升温至沸腾、锅内沸腾保持、沸腾过后焖饭的控制程序条件下进行蒸煮比较,蒸煮完毕对米饭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测定的指标有:吸水率、膨胀率、硬度、粘度、碘蓝值、还原糖、感官指标,按表7-1、表7-2列出各指标范围判断,主要参考指标为还原糖、碘蓝值、粘度,选择最优的保沸维持时间t;
(1.3)、将步骤(1.1)和步骤(1.2)确定的保沸维持温度X和保沸维持时间t,对保沸维持温度X和保沸维持时间t两因素进行正交组合,通过组合进行同样内锅、相同的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锅内沸腾保持、沸腾过后焖饭的控制程序条件下,蒸煮后测定米饭吸水率、膨胀率、硬度、粘度、碘蓝值、还原糖、感官指标按表7-1、表7-2列出各指标范围判断,主要参考指标为还原糖、碘蓝值、粘度,同时考虑各个米种淀粉含量及类型的差异性,通过比较选取各个米种的最优保沸维持温度X和保沸维持时间t的组合。
作为优选的另一种方案: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口感包括软口感、中口感和硬口感,所述确定保沸维持温度X和保沸维持时间t的方法还包括:(1.4)、确定好合适的保沸维持温度和保沸维持时间后,再在保沸维持时间上,对每个米种的口感进行调节,软口感、中口感和硬口感在硬度上相差400的梯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控制保沸过程的温度和时间,提高了加热器与米饭沸腾温度间的温度梯度,使得米饭充分糊化、水份被米粒吸收和充分蒸发,从而煮出的米饭质地佳。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按此煮饭工艺过程流程图。
图2是米加热沸腾、沸腾保持段的特性图。
图3北方稻区圆米(软中硬口感)最佳保持温度和时间的特性图。
图4是长江中游地域杂交米(软中硬口感)最佳保持温度和时间的特性图。
图5是长江下游地域杂交米(软中硬口感)最佳保持温度和时间的特性图。
图6是香米(软中硬口感)最佳保持温度和时间的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不同的米种和口感来确定加热器保沸维持时间t和保沸维持温度X;(2)、启动加热器,依照设定的程序,浸泡吸水、升温沸腾;(3)、经过时间t1=15-35min后,达到保沸维持温度X=130-165℃,锅内沸腾保持,维持时间t=6-10min;(4)、达到维持时间t后,焖饭。
所述的步骤(1)中,确定保沸维持时间t和预设保沸浸泡温度X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将不同米通过在确定的保沸维持时间t改变不同保沸温度X后,在同样锅浸泡吸水、相同的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锅内沸腾保持、沸腾过后焖饭等控制程序条件下进行蒸煮比较,蒸煮完毕对米饭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测定的指标有:吸水率、膨胀率、硬度、粘度、碘蓝值、还原糖、感官指标,按表7-1、表7-2列出各指标范围判断,主要参考指标为还原糖、碘蓝值、粘度,选择最优的保沸维持温度X;
(1.2)、将不同米通过在上述已经确定的保沸维持温度X下,通过改变保沸维持时间后,在相同的锅内、用相同的加热浸泡吸水、迅速升温至沸腾、锅内沸腾保持、沸腾过后焖饭的控制程序条件下进行蒸煮比较,蒸煮完毕对米饭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测定的指标有:吸水率、膨胀率、硬度、粘度、碘蓝值、还原糖、感官指标,按表7-1、表7-2列出各指标范围判断,主要参考指标为还原糖、碘蓝值、粘度,选择最优的保沸维持时间t;

  评价指标  范围值  代表量  备注  吸水率  210%~250%  值增大,米饭品质上升  膨胀率  145%~190%  过高、过低均使米饭品质  下降  计算时,用排水法测得的  米饭的实际体积表示  硬度  2000-3000g  该范围为硬度适中  值,>3000为硬米饭,  <2000为软米饭  由TA测定  粘度  60-200g  与硬度有一定相关性  由TA测定  碘蓝  0.20~0.45  值增大,米饭品质下降。  该指标为无量纲单位,以  特定条件下吸光度值表示  还原糖  0.20~0.50mg/g  值增大,米饭品质上升  评价指标  范围值  代表量  备注  吸水率  210%~250%  值增大,米饭品质上升  膨胀率  145%~190%  过高、过低均使米饭品质  下降  计算时,用排水法测得的  米饭的实际体积表示  硬度  2000-3000g  该范围为硬度适中  值,>3000为硬米饭,  <2000为软米饭  由TA测定  粘度  60-200g  与硬度有一定相关性  由TA测定  碘蓝  0.20~0.45  值增大,米饭品质下降。  该指标为无量纲单位,以  特定条件下吸光度值表示  还原糖  0.20~0.50mg/g  值增大,米饭品质上升

表7-1是米饭理化评价指标


表7-2是米饭感官特性评价指标
(1.3)、将步骤(1.1)和步骤(1.2)确定的保沸维持温度X和保沸维持时间t,对保沸维持温度X和保沸维持时间t两因素进行正交组合,通过组合进行同样内锅、相同的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锅内沸腾保持、沸腾过后焖饭的控制程序条件下,蒸煮后测定米饭吸水率、膨胀率、硬度、粘度、碘蓝值、还原糖、感官指标按表7-1、表7-2列出各指标范围判断,主要参考指标为还原糖、碘蓝值、粘度,同时考虑各个米种淀粉含量及类型的差异性,通过比较选取各个米种的最优保沸维持温度X和保沸维持时间t的组合。
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口感包括软口感、中口感和硬口感,所述确定保沸维持温度X和保沸维持时间t的方法还包括:(1.4)、确定好合适的保沸维持温度和保沸维持时间后,再在保沸维持时间上,对每个米种的口感进行调节,软口感、中口感和硬口感在硬度上相差400的梯度。
本实施例的本发明范围包括:电饭煲包括:
具有盛装米水混合物的内锅;
加热器,通过在米饭蒸煮过程中对煲体进行加热,将米蒸煮个阶段的温度维持在适合的温度之间;
控制器,用于在饭煲的内部温度达到最佳温度时,中断对加热器的供电,并在底部、顶部上的温度传感器低于设定下限时对饭煲进行加热;
温度传感器,对保证锅内温度设定值进行的温度测定,并传给传感器进行处理判断;
封住锅体开口部分的盖体;
与外界空气连通及排出蒸汽的排气阀。
本实施例的碘蓝值反映淀粉蒸煮后糊化情况,说明游离淀粉少,淀粉糊化充分;采用碘蓝比色法,部分参考GB/T 15683-1995及德国BMA公司标准。
本实施例的还原糖反映了淀粉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快慢及利用程度,人体对米饭的消化吸收是以葡萄糖形式进入血液的,提供能量。还原糖相对高则米饭对人体吸收好,咀嚼后口感甜;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及GB/T 5009.7-2003、GB/T 5009.7-1985中的直接滴定法和高锰酸钾法。
膨胀率、吸水率是反映米饭米粒形态,弹性,外形,持水性的综合指标,米饭的吸水率越大,膨胀率越小,米饭品质较好(颗粒饱满,弹性好,外形较美观,持水性佳)。吸水率用重量法测定;膨胀率采用体积法测定。
硬度是反映米饭咀嚼性指标,数值在合适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咀嚼性,一般需要和粘度同时衡量反映米饭口感。在质构测定中以正值反映,数值越高硬度越大。用英国Stable Micro System质构分析标准测定。
粘弹性也是反映米饭咀嚼性的指标,主要是米饭在口中咀嚼柔软程度,在质构测定中以负值反映,绝对值越大米饭粘弹性越大。其粘弹性与黏度两者同时衡量米饭的咀嚼性,既需要有软糯的口感,同时兼具有一定的硬度也就是是所谓的嚼劲。用英国Stable Micro System质构分析标准测定。
感官评定法:由5-10人组成的评定小组,品评前1小时内不吸烟、不吃东西、可以喝水,品评前漱口,品评人员不得涂抹化妆品或有明显气味的用品,不处于饥饿或过饱状态下,对米饭的色、香、味、形态进行,以气味和滋味为主,趁热打开铝盒盖,品评米饭的气味,然后观察米饭的色泽和外观结构,再咀嚼品评滋味,记录好各指标于感官品评表上。
本实施例的确定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的方法包括
(1.1)、将不同米通过在确定的浸泡过程、在确定的保沸维持时间后,在同样锅蒸煮及相同的吸水浸泡、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锅内沸腾保持、沸腾过后焖饭等控制程序条件下进行蒸煮比较,蒸煮完毕对米饭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测定的指标有:吸水率、膨胀率、硬度、粘度、碘蓝值、还原糖、感官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优的保沸维持温度参数。图3-图6中所示X1=165℃与X2=130℃之间范围,保沸维持温度可以为165℃、130℃或两者之间的中间值。
(1.2)、将不同米通过在上述已经确定的保沸维持温度下,通过改变保沸维持时间后,在相同的锅内、相同的吸水浸泡、用相同的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锅内沸腾保持、沸腾过后焖饭的控制程序条件下进行蒸煮比较,蒸煮完毕对米饭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测定的指标有:吸水率、膨胀率、硬度、粘度、碘蓝值、还原糖、感官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优的保沸维持时间参数。图3-图6中所示经过浸泡升温后经过t1时间后达到保沸维持温度X,t1=15-35min,加热器温度在t时间维持,t=6~10min,根据米品种、口感差异时间上有不同的时间t。
(1.3)、将步骤(1.1)和步骤(1.2)确定的温度和时间,对时间和温度两因素进行正交。比如:确定温度为150度,那么接下来将对比与150度距一定范围内的其它温度如130度、140度、150度、160度等,时间可以选择5分钟、6分钟、7分钟、8分钟、10分钟等不同水平。通过组合进行同样内锅、相同的浸泡温度时间、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锅内沸腾保持、沸腾过后焖饭的控制程序条件下,蒸煮后测定米饭吸水率、膨胀率、硬度、粘度、碘蓝值、还原糖、感官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最适温度和时间的组合。
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口感包括软口感、中口感和硬口感,所述确定保沸维持时间t和保沸维持温度K的方法还包括:(1.4)、确定好合适的保沸维持温度和保沸维持时间后,对每个米种的口感进行调节,软口感、中口感和硬口感在硬度上相差400的梯度。
所述的步骤(1)中,对于北方稻区圆米最佳保沸维持温度和保沸维持时间确定过程:X1是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高限值;X2为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低限制;时间t1为从用户放入锅体,盖上锅盖,开启加热器后计时开始到X1温度所经过的时间;时间t2=6-9min为经过t1时间后开始计时起,维持在X1、X2温度间的时间;通过加热经过t1时间后,到温度在X1、X2温度范围内维持t2时间后,北方稻区圆米通过浸泡吸水,此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高温维持过程、沸腾过后焖饭的米饭蒸煮过程,煮出后米饭所列各理化指标的均在最适范围,能煮出外观质地都好的米饭。
所述的步骤(1)中,长江中游地域杂交米最佳保沸维持温度和保沸维持时间确定过程:X1是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高限值;X2为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低限制;时间t1为从用户放入锅体,盖上锅盖,开启加热器后计时开始到X1温度所经过的时间;时间t3=7-10min为经过t1时间后开始计时起,维持在X1、X2温度间的时间;通过加热经过t1时间后,到温度在X1、X2温度范围内维持t3时间后,长江中游地域杂交米通过浸泡过程,此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高温维持过程、沸腾过后焖饭的米饭蒸煮过程,煮出后米饭所列各理化指标的均在最适范围,能煮出外观质地都好的米饭。
所述的步骤(1)中,长江下游地域杂交米最佳保沸维持温度和保沸维持时间确定过程:X1是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高限值;X2为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低限制;时间t1为从用户放入锅体,盖上锅盖,开启加热器后计时开始到X1温度所经过的时间;时间t4=6-10min为经过t1时间后开始计时起,维持在X1、X2温度间的时间;通过加热经过t1时间后,到温度在X1、X2温度范围内维持t4时间后,长江下游地域杂交米通过浸泡过程,此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高温维持过程、沸腾过后焖饭的米饭蒸煮过程,煮出后米饭所列各理化指标的均在最适范围,能煮出外观质地都好的米饭。
所述的步骤(1)中,香米最佳保沸维持温度和保沸维持时间的确定过程:X1是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高限值;X2为保沸维持温度范围的最低限制;时间t1为从用户放入锅体,盖上锅盖,开启加热器后计时开始到X1温度所经过的时间;时间t5=7-9min为经过t1时间后开始计时起,维持在X1、X2温度间的时间;通过加热经过t1时间后,到温度在X1、X2温度范围内维持t5时间后,香米通过浸泡过程,此加热迅速升温至沸腾、高温维持过程、沸腾过后焖饭的米饭蒸煮过程,煮出后米饭所列各理化指标的均在最适范围,能煮出外观质地都好的米饭。

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不同的米种和口感来确定加热器保沸维持时间t和保沸维持温度X;(2)启动加热器,依照设定的程序,浸泡吸水、升温沸腾;(3)经过时间t115-35min后,达到保沸维持温度X130-165,锅内沸腾保持,维持时间t6-10min;(4)达到维持时间t后,焖饭。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沸腾保持过程的温度和时间,高了加热器与米饭沸腾间的温度差,使得米饭充分糊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控制;调节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