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328047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99168.1

申请日:

2009.06.01

公开号:

CN101576258A

公开日:

2009.11.1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L 11/00公开日:20091111|||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3G7/00; A61L11/00; A61L101/06(2006.01)N

主分类号:

F23G7/00

申请人:

郑 军

发明人:

郑 军

地址:

321000浙江省金华市新华街228号金华市人民医院院感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关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包括将针头和未被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分类收集,分别装入周转箱,密闭箱口;用密闭车厢运至医疗废物处置场所;最后进行焚烧或消毒灭菌后再生回收等步骤。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对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不毁形、不清点,从其产生源头就地分类、收集、到暂存、运送,实现全程、全密封安全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在处理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针头等医疗废物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毁形和一对一清点核对时造成的意外伤害,也避免了在收集、运输和暂存医疗废物过程中由于空气传播、废物散落等原因引起的二次污染。

权利要求书

1、  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和被血液、体液、脓液等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归入利器收集盒,封口后放入贴有损伤性医疗废物专用标识的黄色周转箱,密闭箱口;
将明确未被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归入印有可回收医疗废物专用标识的绿色塑料袋,扎紧袋口,称重计量后放入贴有可回收医疗废物专用标识的绿色周转箱,密闭箱口;
b、将上述黄色周转箱和绿色周转箱分别用密闭车厢运至医疗废物处置场所;
c、对利器收集盒及其所含废物作焚烧处理;对归入可回收医疗废物塑料袋中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进行消毒灭菌后再生回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器收集盒由防渗漏、耐刺、密闭性能好、易焚烧的硬质材料制成,盒体外印有损伤性医疗废物专用标识。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灭菌方法为用含氯化学消毒剂浸泡处理。

说明书

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安全地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其含量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特别是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因其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医院内环境的污染,对医务人员、保洁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健康构成威胁,也可能对医院外废物处理人员、其他接触废物人员及社会环境造成危害。
目前,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医疗器械通常采用毁形、消毒浸泡、一对一清点核对、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处理医疗废物过程中,对注射器和输液器及其针头进行毁形和一对一清点核对时,极易造成意外伤害;收集、运输和暂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传播、废物散落等原因可能引起二次污染。美国环境保护组织在关于医疗废物危害的报告中,估算了医疗服务从业人员及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由锐器引起的职业性伤害所导致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最高的是护士,其他依次为实验室工作人员、勤杂人员、医技人员、外科医生等。在任何一个医疗服务机构,护士及勤杂人员都是受到伤害风险最大的人群,每年的伤害率约为1~2%。将所有一次性医疗废物不予区分地进行焚烧,不仅不利于环境保护,而且对一些可回收再用的材料造成极大地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解决了以往在处理这些医疗废物过程中极易产生伤人事故、污染环境和一次性医疗器械发放与回收数量的控制问题,各相关环节的安全性和便捷程度大有提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和被血液、体液、脓液等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归入利器收集盒,封口后放入贴有损伤性医疗废物专用标识的黄色周转箱,密闭箱口;
将明确未被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归入印有可回收医疗废物专用标识的绿色塑料袋,扎紧袋口,称重计量后放入贴有可回收医疗废物专用标识的绿色周转箱,密闭箱口;
b、将上述黄色周转箱和绿色周转箱分别用密闭车厢运至医疗废物处置场所;
c、对利器收集盒及其所含废物作焚烧处理;对归入可回收医疗废物塑料袋中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进行消毒灭菌后再生回收。
本发明方法对使用后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不毁形、不清点,就地分类、收集;专用利器收集盒收集损伤性废物,可回收的医疗废物装入易识别的绿色塑料袋,再分别用黄、绿色周转箱密封运送,最后进行焚烧和消毒灭菌处理。
专用利器收集盒的应用,可以免去针头毁形的工序,避免医护和相关处置人员的意外伤害,能有效地防止院内感染。
所述的专用利器收集盒可以由防渗漏、耐刺、密闭性能好、易焚烧的硬质材料制成,盒体外印有损伤性医疗废物专用标识。
使用不同颜色且带有专用医疗废物标识的塑料袋和专用周转箱,不但易识别区分,且使医疗废物在分类收集、转移、堆放等过程中均处于全封闭受控状态,有效地避免了对人员的意外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有效地防止废弃物异味外溢和昆虫、鼠类的盗食,避免由此引发公共卫生安全的隐患。
对一次性医疗废物称重、计量的目的是对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器械采用计量核算进行控制。即将各类注射器、输液器进行批量称重,换算得出以下常量参考值表:
使用后一次性注射器与输液器单位常量参考值(单位:副/公斤)

称重状态说明: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均为去除针头;注射器的乳头内含有液体;输液器的皮管内充满液体且茂菲氏滴管内含有一半液体。
首先根据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的发放数量计算出发放总重量(根据上表常量参考值换算后合计得出)。
明确未被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进行收集并称重;被血液、体液、脓液等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按照其不同用途,通过电脑收费系统自动统计出其消耗规格和数量,计算其重量(根据上表常量参考值换算后合计得出)。将二者相加,与使用前的发放总重量相比较。如果重量相一致,说明医疗废物没有流失。
进一步地,所述的消毒灭菌方法为用含氯化学消毒剂浸泡处理。
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对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不毁形、不清点,从其产生源头就地分类、收集、到暂存、运送,实现全程、全密封安全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在处理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针头等医疗废物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毁形和一对一清点核对时造成的意外伤害,也避免了在收集、运输和暂存医疗废物过程中由于空气传播、废物散落等原因引起的二次污染。对明确未被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在消毒灭菌后再生回收,不但节约资源,而且可避免由于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医院内,对各个科室产生的一次性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和被血液、体液、脓液等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与其针头连在一起,不需分离)归入由防渗漏、耐刺、密闭性能好、易焚烧的硬质材料制成的利器收集盒,盒体外印有损伤性医疗废物专用标识。利器收集盒装满医疗废物后封口,放入贴有损伤性医疗废物专用标识的黄色周转箱,密闭箱口。
将明确未被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归入印有可回收医疗废物专用标识的绿色塑料袋,扎紧袋口,称重为35.6公斤/天。
被血液、体液、脓液等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按照其不同用途,通过电脑收费系统自动统计出其消耗规格和数量,计算其重量为2.9公斤/天。二者相加总量为38.5公斤/天,与发放总重量(38.5公斤/天)相一致,说明医疗废物没有流失,对社会是安全的。
将上述装有明确未被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的绿色塑料袋放入贴有可回收医疗废物专用标识的绿色周转箱,密闭箱口。
分别用密闭车厢将上述黄色周转箱和绿色周转箱运至医疗废物处置场所。
对专用利器收集盒及其所含医疗废物作焚烧处理。
对归入可回收废物塑料袋中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120分钟,进行消毒灭菌后再生回收。

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的方法,包括将针头和未被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分类收集,分别装入周转箱,密闭箱口;用密闭车厢运至医疗废物处置场所;最后进行焚烧或消毒灭菌后再生回收等步骤。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对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其针头不毁形、不清点,从其产生源头就地分类、收集、到暂存、运送,实现全程、全密封安全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在处理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