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巴布剂基质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327352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3210.X

申请日:

2009.06.16

公开号:

CN101574376A

公开日:

2009.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00公开日:20091111|||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00; A61K9/70; A61K47/42

主分类号:

A61K36/00

申请人:

江苏七○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耿同全; 汤为民; 朱文英; 管伦兴

地址:

212005江苏省镇江市朱方路10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夏哲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贴膏剂的基质材料,具体是一种可加入中药浸膏的中药巴布剂基质。其成份及各成份的重量配比为:明胶2~15份、聚丙烯酸钠3~10份、阿拉伯胶2~5份、琼胶2~5份、华胶3~12份、卡波姆1~10份、甘油30~50份、氢氧化镁0.2~1.5份、氢氧化钠1~3份和水30~70份。本发明透皮效果强,透气性好,与各种药物的亲和力好,与皮肤的亲和力好,制作过程安全、环保,对皮肤无刺激,过敏反应小,贴用舒适,可反复揭贴,并且基质性质稳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药巴布剂基质,其成份及各成份的重量配比为:明胶2~15份、聚丙烯酸钠3~10份、阿拉伯胶2~5份、琼胶2~5份、华胶3~12份、卡波姆1~10份、甘油30~50份、氢氧化镁0.2~1.5份、氢氧化钠1~3份和水30~70份。

2、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巴布剂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溶液I:将原料中聚丙烯酸钠按1∶2比例用甘油分散,搅拌均匀,即得溶液I;。
b.制备溶液II:将原料中的卡波姆、明胶、琼胶、华胶、阿拉伯胶分散于剩余甘油中,加水溶胀,加热至40-50℃,搅拌均匀即得溶液II;
c.将原料中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钠用水溶解,搅拌均匀,即得溶液III;
d.混合溶液II和溶液III,加热至40-50℃,搅拌均匀,再加入溶液I,并搅拌均匀,即得巴布剂基质。

说明书

中药巴布剂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贴膏剂的基质材料,具体是一种可加入中药浸膏的中药巴布剂基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药膏药在使用时通过贴布胶粘固定在人体皮肤上,它存在着诸多缺陷:1、粘贴后会在皮肤上形成胶固状态,会带来撕脱时撕扯汗毛、疼痛、局部红肿、瘙痒、丘疹等弊病;2、受到贴布纤维延展性的限制,当膏药贴于关节部位时会产生撕拉牵扯等不适感;3、药物的渗透性不好,影响疗效;4、大分子、含水量低的硬膏剂,在使用时易产生过敏反应,影响其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皮效果强,透气性好,与各种药物的亲和力好,与皮肤的亲和力好,制作过程安全、环保,对皮肤无刺激,过敏反应小,贴用舒适,可反复揭贴,并且基质性质稳定的中药巴布剂基质。
本发明的中药巴布剂基质,其成份及各成份的重量配比为:明胶2~15份、聚丙烯酸钠3~10份、阿拉伯胶2~5份、琼胶2~5份、华胶3~12份、卡波姆1~10份、甘油30~50份、氢氧化镁0.2~1.5份、氢氧化钠1~3份和水30~70份。
上述中药巴布剂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溶液I:将原料中聚丙烯酸钠按1∶2比例用甘油分散,搅拌均匀,即得溶液I;。
b.制备溶液II:将原料中的卡波姆、明胶、琼胶、华胶、阿拉伯胶分散于剩余甘油中,加水溶胀,加热至40-50℃,搅拌均匀即得溶液II;
c.将原料中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钠用水溶解,搅拌均匀,即得溶液III;
d.混合溶液II和溶液III,加热至40-50℃,搅拌均匀,再加入溶液I,并搅拌均匀,即得巴布剂基质。
本发明是由水溶性高分子框架结构的物质组成,用于经皮给药途径的外用贴膏剂,与传统膏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高舒适性——由于湿润、粘着,贴敷后可以随时局部微观调整位置,而不会影响粘着力和再次粘贴的使用。不会在皮肤上形成胶固状态,自然没有撕脱时的扯汗毛、疼痛、局部红肿、瘙痒、丘疹等弊病。而后者正是传统硬膏剂使患者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2)高延展性——由于剂型使用的无纺布为任意方向延展度良好的品种,当贴敷在活动度大的关节等部位时,膏体完全可以随关节、皮肤的伸展而伸缩。解除了在关节部位贴膏药的撕拉牵扯等不适感觉。
(3)高渗透性——该剂型可以保证所含药物在短时间内快速渗透进入人体皮肤,并迅速到达局部组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膏体中含药量少,贴敷后在局部关节腔液中检测出的药物浓度远大于血中药物浓度。说明药物并非依靠吸收入血后,再到达关节腔内发挥药效;而是被动渗透进入表皮、皮下组织和关节腔的。
(4)高可靠性——该剂型极少引起过敏等不适反应。由于药物成分单一,分子量小,与较大分子、含水量低的硬膏剂相比可靠性显著提高。临床试验表明,该产品的过敏等反应仅为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药巴布剂基质由以下物质成份制成:明胶15g、华胶5g、琼胶5g、阿拉伯胶3.2g、氢氧化镁1.2g、氢氧化钠3g、水50ml、聚丙烯酸钠5g、卡波姆4g、甘油30ml。
其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溶液I:将原料中聚丙烯酸钠按1∶2比例用甘油分散,搅拌均匀,即得溶液I;。
2、制备溶液II:将原料中的卡波姆、明胶、琼胶、华胶、阿拉伯胶分散于剩余甘油中,加水溶胀,加热至45℃,搅拌均匀即得溶液II;
3、将原料中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钠用水溶解,搅拌均匀,即得溶液III;
4、混合溶液II和溶液III,加热至45℃,搅拌均匀,再加入溶液I,并搅拌均匀,即得巴布剂基质。

中药巴布剂基质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药巴布剂基质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药巴布剂基质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巴布剂基质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巴布剂基质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贴膏剂的基质材料,具体是一种可加入中药浸膏的中药巴布剂基质。其成份及各成份的重量配比为:明胶215份、聚丙烯酸钠310份、阿拉伯胶25份、琼胶25份、华胶312份、卡波姆110份、甘油3050份、氢氧化镁0.21.5份、氢氧化钠13份和水3070份。本发明透皮效果强,透气性好,与各种药物的亲和力好,与皮肤的亲和力好,制作过程安全、环保,对皮肤无刺激,过敏反应小,贴用舒适,可反复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