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捻复合纺纱机.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326540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2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34440.0

申请日:

2008.07.24

公开号:

CN101634063A

公开日:

2010.01.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1H 13/30公开日:20100127|||公开

IPC分类号:

D01H13/30; D01H13/00

主分类号:

D01H13/30

申请人:

陈康勇

发明人:

陈康勇

地址:

100025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东里北巷6楼4门1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能够稳定、高效粘接并烘干纱线的新型无捻复合纺纱机。经过牵伸复合后的无捻复合纱通过导纱管进入纺粘箱工作区,给浆嘴、垫板和匀浆套管构成纺粘箱的主要工艺配置,与纺粘箱和同步烘纱框简洁有效的传动结构相匹配,使该机具有稳定而高效的运转性能,并可获得优质的无捻复合纱。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捻复合纺纱机的纺粘箱,在纺粘箱内主要由1.导纱管、3.给胶嘴、8. 交叉粘接同步带①、11.交叉粘接同步带②、7.垫板①、9.垫板②、5.匀浆套管 ①、10.匀浆套管②和4.同步带轮(共4只),构成纺粘箱各部件的工艺结构 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无捻复合纱(未粘接)首先通过 一段不锈钢封闭导纱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3.给胶嘴的位置是在8.交叉粘接 同步带①上端部给出粘合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 粘接同步带②内圈中部,各加一片不锈钢7.垫板①和垫板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 粘接同步带②的外圈表面中部,各设置一套5.匀浆套管①和10.匀浆套管②, 14.匀浆套管支臂为不锈钢板,匀浆套管为塑胶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11.交叉粘 接同步带②的倾斜角度为22°~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11.交叉粘 接同步带②的传动结构采用斜齿轮正交90°传动结构。 8.一种无捻复合纺纱机的同步烘纱框,18.纱框传动链轮,19.左端盘,20.主同 步轮,21.从链轮,22.主链轮,23.蜗轮,24.左端烘纱同步带(共n/2条、均 布),25.从同步轮,26.右端盘,27.右端烘纱同步带(共n/2条、均布)和28. 螺杆,构成同步烘纱框各部件的工艺结构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步烘纱框,其特征是:该同步烘纱框的n条烘纱同 步带传动结构,采用从同步烘纱框左、右两端分别配置n/2条均布烘纱同步 带的传动方式,且左、右两端各分布的n/2条烘纱同步带在空间上都相差 360°/n,从而形成n条烘纱同步带均布的整体同步烘纱框结构。
3: 给胶嘴、8. 交叉粘接同步带①、11.交叉粘接同步带②、7.垫板①、9.垫板②、5.匀浆套管 ①、10.匀浆套管②和
4: 同步带轮(共4只),构成纺粘箱各部件的工艺结构 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无捻复合纱(未粘接)首先通过 一段不锈钢封闭导纱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3.给胶嘴的位置是在8.交叉粘接 同步带①上端部给出粘合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 粘接同步带②内圈中部,各加一片不锈钢7.垫板①和垫板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 粘接同步带②的外圈表面中部,各设置一套5.匀浆套管①和10.匀浆套管②, 14.匀浆套管支臂为不锈钢板,匀浆套管为塑胶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11.交叉粘 接同步带②的倾斜角度为22°~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11.交叉粘 接同步带②的传动结构采用斜齿轮正交90°传动结构。 8.一种无捻复合纺纱机的同步烘纱框,18.纱框传动链轮,19.左端盘,20.主同 步轮,21.从链轮,22.主链轮,23.蜗轮,24.左端烘纱同步带(共n/2条、均 布),25.从同步轮,26.右端盘,27.右端烘纱同步带(共n/2条、均布)和28. 螺杆,构成同步烘纱框各部件的工艺结构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步烘纱框,其特征是:该同步烘纱框的n条烘纱同 步带传动结构,采用从同步烘纱框左、右两端分别配置n/2条均布烘纱同步 带的传动方式,且左、右两端各分布的n/2条烘纱同步带在空间上都相差 360°/n,从而形成n条烘纱同步带均布的整体同步烘纱框结构。
5: 匀浆套管 ①、10.匀浆套管②和4.同步带轮(共4只),构成纺粘箱各部件的工艺结构 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无捻复合纱(未粘接)首先通过 一段不锈钢封闭导纱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3.给胶嘴的位置是在8.交叉粘接 同步带①上端部给出粘合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 粘接同步带②内圈中部,各加一片不锈钢7.垫板①和垫板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 粘接同步带②的外圈表面中部,各设置一套5.匀浆套管①和10.匀浆套管②, 14.匀浆套管支臂为不锈钢板,匀浆套管为塑胶软管。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11.交叉粘 接同步带②的倾斜角度为22°~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11.交叉粘 接同步带②的传动结构采用斜齿轮正交90°传动结构。 8.一种无捻复合纺纱机的同步烘纱框,18.纱框传动链轮,19.左端盘,20.主同 步轮,21.从链轮,22.主链轮,23.蜗轮,24.左端烘纱同步带(共n/2条、均 布),25.从同步轮,26.右端盘,27.右端烘纱同步带(共n/2条、均布)和28. 螺杆,构成同步烘纱框各部件的工艺结构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步烘纱框,其特征是:该同步烘纱框的n条烘纱同 步带传动结构,采用从同步烘纱框左、右两端分别配置n/2条均布烘纱同步 带的传动方式,且左、右两端各分布的n/2条烘纱同步带在空间上都相差 360°/n,从而形成n条烘纱同步带均布的整体同步烘纱框结构。
7: 垫板①、9.垫板②、5.匀浆套管 ①、10.匀浆套管②和4.同步带轮(共4只),构成纺粘箱各部件的工艺结构 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无捻复合纱(未粘接)首先通过 一段不锈钢封闭导纱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3.给胶嘴的位置是在8.交叉粘接 同步带①上端部给出粘合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 粘接同步带②内圈中部,各加一片不锈钢7.垫板①和垫板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 粘接同步带②的外圈表面中部,各设置一套5.匀浆套管①和10.匀浆套管②, 14.匀浆套管支臂为不锈钢板,匀浆套管为塑胶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11.交叉粘 接同步带②的倾斜角度为22°~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11.交叉粘 接同步带②的传动结构采用斜齿轮正交90°传动结构。 8.一种无捻复合纺纱机的同步烘纱框,18.纱框传动链轮,19.左端盘,20.主同 步轮,21.从链轮,22.主链轮,23.蜗轮,24.左端烘纱同步带(共n/2条、均 布),25.从同步轮,26.右端盘,27.右端烘纱同步带(共n/2条、均布)和28. 螺杆,构成同步烘纱框各部件的工艺结构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步烘纱框,其特征是:该同步烘纱框的n条烘纱同 步带传动结构,采用从同步烘纱框左、右两端分别配置n/2条均布烘纱同步 带的传动方式,且左、右两端各分布的n/2条烘纱同步带在空间上都相差 360°/n,从而形成n条烘纱同步带均布的整体同步烘纱框结构。
8: 交叉粘接同步带①、11.交叉粘接同步带②、7.垫板①、
9: 垫板②、5.匀浆套管 ①、
10: 匀浆套管②和4.同步带轮(共4只),构成纺粘箱各部件的工艺结构 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无捻复合纱(未粘接)首先通过 一段不锈钢封闭导纱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3.给胶嘴的位置是在8.交叉粘接 同步带①上端部给出粘合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 粘接同步带②内圈中部,各加一片不锈钢7.垫板①和垫板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 粘接同步带②的外圈表面中部,各设置一套5.匀浆套管①和10.匀浆套管②, 14.匀浆套管支臂为不锈钢板,匀浆套管为塑胶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11.交叉粘 接同步带②的倾斜角度为22°~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11.交叉粘 接同步带②的传动结构采用斜齿轮正交90°传动结构。 8.一种无捻复合纺纱机的同步烘纱框,18.纱框传动链轮,19.左端盘,20.主同 步轮,21.从链轮,22.主链轮,23.蜗轮,24.左端烘纱同步带(共n/2条、均 布),25.从同步轮,26.右端盘,27.右端烘纱同步带(共n/2条、均布)和28. 螺杆,构成同步烘纱框各部件的工艺结构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步烘纱框,其特征是:该同步烘纱框的n条烘纱同 步带传动结构,采用从同步烘纱框左、右两端分别配置n/2条均布烘纱同步 带的传动方式,且左、右两端各分布的n/2条烘纱同步带在空间上都相差 360°/n,从而形成n条烘纱同步带均布的整体同步烘纱框结构。
11: 交叉粘接同步带②、7.垫板①、9.垫板②、5.匀浆套管 ①、10.匀浆套管②和4.同步带轮(共4只),构成纺粘箱各部件的工艺结构 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无捻复合纱(未粘接)首先通过 一段不锈钢封闭导纱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3.给胶嘴的位置是在8.交叉粘接 同步带①上端部给出粘合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 粘接同步带②内圈中部,各加一片不锈钢7.垫板①和垫板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 粘接同步带②的外圈表面中部,各设置一套5.匀浆套管①和10.匀浆套管②, 14.匀浆套管支臂为不锈钢板,匀浆套管为塑胶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11.交叉粘 接同步带②的倾斜角度为22°~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箱,其特征是: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11.交叉粘 接同步带②的传动结构采用斜齿轮正交90°传动结构。 8.一种无捻复合纺纱机的同步烘纱框,18.纱框传动链轮,19.左端盘,20.主同 步轮,21.从链轮,22.主链轮,23.蜗轮,24.左端烘纱同步带(共n/2条、均 布),25.从同步轮,26.右端盘,27.右端烘纱同步带(共n/2条、均布)和28. 螺杆,构成同步烘纱框各部件的工艺结构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步烘纱框,其特征是:该同步烘纱框的n条烘纱同 步带传动结构,采用从同步烘纱框左、右两端分别配置n/2条均布烘纱同步 带的传动方式,且左、右两端各分布的n/2条烘纱同步带在空间上都相差 360°/n,从而形成n条烘纱同步带均布的整体同步烘纱框结构。

说明书


新型无捻复合纺纱机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无捻复合纺纱机,尤其是可以显著提高纺纱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纺粘箱和同步烘纱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无捻复合纺纱机纺粘箱是由给胶嘴和交叉粘接同步带共同组成。其纺纱过程中,由于给胶的均匀性不好,交叉粘接同步带工作区压力不足,使得无捻复合纱在通过纺粘箱工作区作用后,粘合剂不能有效、均匀的涂敷于和渗透在无捻复合纱表面和内部,从而造成纱线强度不匀、表面起毛、纺纱断头增多和生产效率下降等问题,使无捻复合纺纱机不能高速、稳定运转,由此导致其产业化的进程受阻。另外,纺粘箱内原有伞齿轮的传动结构运转噪音大、加工成本高,对纺粘箱的正常运转和高速化也带来较大的阻碍。

    公知的无捻复合纺纱机同步烘纱框的12条烘纱同步带,其传动结构都是从同步烘纱框左端传入,这种传动方式的运转稳定性差,纱框直径调整不方便且维修困难,在长期的运转中易出现机械故障,生产效率低,不适应纺纱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原有无捻复合纺纱机纺粘箱在纺纱过程中粘合剂涂敷不匀、渗透不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粘箱,该纺粘箱能够对进入其中的无捻复合纱进行均匀的粘合剂涂敷,并可以将粘合剂有效渗透进纱线内部,从而全面解决了无捻复合纺纱机纺粘箱纺纱质量不稳定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使无捻复合纺纱机纺粘箱部件的产业化成为现实。另外,通过改进纺粘箱内传动方式和结构,解决了伞齿轮运转噪音大和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对无捻复合纺纱机纺粘箱内的各工艺部件和装置进行了增加和重新配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在纱线进入交叉粘接同步带工作区前,首先通过一段φ3毫米的长度为50毫米的不锈钢封闭导纱管,该导纱管可以稳定控制纱线进入交叉粘接同步带的位置,并防止纱线假捻状态下的飞花散落。

    (2)将给胶嘴的位置由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的中部移到上部边缘,这样使得涂敷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上的粘合剂经过其工作区的摩擦作用,可以更均匀的涂敷于纱线表面。

    (3)在两只交叉粘接同步带内圈中部各加一片不锈钢垫板,以增加两只交叉粘接同步带工作区的压力和工作稳定性,使涂敷于表面的粘合剂稳定、均匀的转移至纱线表面,并在两只交叉粘接同步带压力的作用下,将粘合剂压入纱线内部。

    (4)两只交叉粘接同步带外圈表面中部,各设置一套匀浆套管,其作用是辅助交叉粘接同步带对粘合剂的相互转移作用,使粘合剂更均匀的涂敷于交叉粘接同步带工作区表面,从而更好地提高粘合剂涂敷纱线的均匀性,同时也可以起到清洁交叉粘接同步带工作面的作用,使纺粘箱高速、稳定、正常运行。

    (5)两只交叉粘接同步带的倾斜角度为18°~30°之间,根据所纺纱材质不同,通常取22°~26°为佳。

    本发明对原有纺粘箱的传动也进行了改进,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纺粘箱内伞齿轮改为斜齿轮正交90°传动结构。这种改进,使纺粘箱高速运转的噪音下降,齿轮加工成本大大减低。

    为了解决原有无捻复合纺纱机同步烘纱框生产稳定性差、不易进行工艺调整和维修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烘纱框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烘纱框的n条烘纱同步带传动结构,采用从同步烘纱框左、右两端分别配置n/2条均布烘纱同步带的传动方式,并且左、右两端各分布的n/2条烘纱同步带在空间上都相差360°/n,从而形成n条烘纱同步带均布的整体同步烘纱框结构。这种新型传动结构,使同步烘纱框运转稳定可靠,维修和工艺调整都很方便。

    本发明取得了对原有无捻复合纺纱机核心部件创新改造的有益效果,使新型无捻复合纺纱机的工作稳定性、高速性和所纺纱线的质量大大提高。纺粘箱内增加了导纱管、垫板和匀浆软套管后,纺纱过程中的匀浆、渗透效果明显,且纺粘箱和同步烘纱框的传动装置结构简单易行、运转稳定、便于操作和维修管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纺粘箱内工艺部件配置图。

    图2给胶嘴位置和交叉粘接同步带倾角示意图。

    图3交叉粘接同步带垫板结构位置图。

    图4匀浆套管结构位置图。

    图5纺粘箱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6同步烘纱框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纱管,2.纺粘箱上盖,3.给胶嘴,4.同步带轮(共4只),5.匀浆套管①,6.纺粘箱箱体,7.垫板①,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9.垫板②,10.匀浆套管②,11.交叉粘接同步带②,12.纺粘箱下盖,13.同步带支撑板,14.匀浆套管支臂,15.主动斜齿轮,16.正交斜齿轮(上),17.正交斜齿轮(下),18.纱框传动链轮,19.左端盖,20.主同步轮,21.从同步轮,22.主链轮,23.蜗轮,24.左端烘纱同步带,25.从同步轮,26.右端盘,27.右端烘纱同步带,28.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无捻复合纱(未粘接)通过1.导纱管进入两只交叉粘接同步带夹持的工作区。3.给胶嘴将粘合剂按定量,均匀给出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表面。粘合剂经过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粘接同步带②的相互作用,在5.匀浆套管①和10.匀浆套管②的辅助匀浆作用下,均匀的涂敷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粘接同步带②的表面。无捻复合纱(未粘接)在两只交叉粘接同步带的假捻搓动和7.垫板①、9.垫板②的辅助挤压下,粘合剂均匀涂敷在无捻复合纱(未粘接)表面并渗透纱内部。

    在图2中,3.给胶嘴的位置是从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上端部给出。在该位置给出粘合剂,有利于粘合剂对纱线的均匀涂敷和渗透,图中交叉粘接同步带倾角α1=α2=22°~26°。

    在图3中,给出了9.垫板②的结构形状和11.交叉粘接同步带②与9.垫板②的位置关系。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7.垫板①的位置与图3中11.交叉粘接同步带②与9.垫板②的位置是相对配置,本图不再绘制。

    在图4中,给出了5.匀浆套管①的结构形状和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5.匀浆套管①的位置关系。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11.交叉粘接同步带②与10.匀浆套管②的位置与图4中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与5.匀浆套管①的位置是相对配置,本图不再绘制。

    在图5中,15.主动斜齿轮按图示方向转动,传动了16.正交斜齿轮(上)和17.正交斜齿轮(下)按图示方向转动,从而带动8.交叉粘接同步带①和11.交叉粘接同步带②转动。

    在图6中,19.左端盘上均匀分布有n/2条(n表示本发明同步烘纱框上烘纱同步带总数量)24.左端烘纱同步带,26.右端盘上均匀分布有n/2条27.右端烘纱同步带,19.左端盘和26.右端盘上地各n/2条烘纱同步带对应相差360°/n,这样就保证了同步烘纱框在空间分布上为每360°/n有一条烘纱同步带,总共有n条烘纱同步带。在18.纱框传动链轮带动同步烘纱框转动时,由于28.螺杆被固定在机架上不能转动,23.蜗轮转动并通过22.主链轮带动21.从链轮,从而带动同轴的20.主同步轮,进而通过与25.从同步轮共同转动n条烘纱同步带按图示方向平行运动,最终满足烘纱的工艺移动要求,24.左端烘纱同步带表示左端盘上固定的烘纱同步带,27.右端烘纱同步带表示右端盘上固定的烘纱同步带。

新型无捻复合纺纱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型无捻复合纺纱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型无捻复合纺纱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无捻复合纺纱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无捻复合纺纱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能够稳定、高效粘接并烘干纱线的新型无捻复合纺纱机。经过牵伸复合后的无捻复合纱通过导纱管进入纺粘箱工作区,给浆嘴、垫板和匀浆套管构成纺粘箱的主要工艺配置,与纺粘箱和同步烘纱框简洁有效的传动结构相匹配,使该机具有稳定而高效的运转性能,并可获得优质的无捻复合纱。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