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械.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325279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97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29281.X

申请日:

2010.07.14

公开号:

CN101994174A

公开日:

2011.03.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H 4/42申请日:20100714|||公开

IPC分类号:

D01H4/42; D01H4/48; D01H13/16; D01H13/14

主分类号:

D01H4/42

申请人: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发明人:

冈正毅; 须佐见浩之

地址:

日本京都府

优先权:

2009.08.10 JP 186065/2009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庞乃媛;黄剑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纱机,具有纱线存积辊、电动机和单元控制器。纱线存积辊通过将由纺纱装置生成的纱线卷绕到其外周面上旋转,暂时存积纺纱。电动机驱动纱线存积辊旋转。在卷绕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需要退绕的情况下,单元控制器进行使纱线存积辊逆旋转地控制电动机的第1控制。然后,单元控制器进行使纱线存积辊以比第1控制中的旋转速度高的速度逆旋转地控制电动机的第2控制。并且,单元控制器在第2控制中进行暂时增加纱线存积辊逆旋转的速度、抖落缠绕在锭翼等上的纱线的控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细纱机, 其特征在于, 具备 : 纺纱装置, 由纤维束生成纺纱 ; 纱线存积辊, 通过将由上述纺纱装置生成的纺纱卷绕到外周面上并向第 1 方向旋转, 而暂时存积纺纱 ; 驱动电动机, 驱动上述纱线存积辊旋转 ; 卷绕装置, 将上述纺纱卷绕成卷装 ; 断开检测单元, 检测上述纱线存积辊与上述卷绕装置之间纺纱的连续状态在预定的时 间内断开的情况 ; 以及 控制单元, 在上述断开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纺纱的连续状态在预定的时间内断开的情 况下进行第 1 控制, 使上述纱线存积辊向与上述第 1 方向相反的第 2 方向以第 1 旋转速度 旋转地控制上述驱动电动机 ; 然后进行第 2 控制, 使上述纱线存积辊以比上述第 1 旋转速度 高的第 2 旋转速度向上述第 2 方向旋转地控制上述驱动电动机 ; 在上述第 2 控制中进行暂 时增加上述纱线存积辊的上述第 2 旋转速度的控制。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细纱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断开检测单元采用这样的结构 : 当由 上述纺纱装置生成上述纺纱时, 通过检测上述纱线存积辊与上述卷绕装置之间的断纱, 来 检测上述纱线存积辊与上述卷绕装置之间的纺纱的连续状态在预定的时间内被断开。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细纱机,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与上述卷绕装置之间 的位置处还具有纱线接头装置, 该纱线接头装置进行将上述纺纱装置侧的纺纱与上述卷绕 装置侧的纺纱接头的纱线接头作业 ; 上述断开检测单元通过检测上述纱线接头装置进行的纱线接头作业失败来检测上述 纱线存积辊与上述卷绕装置之间纺纱的连续状态在预定的时间内被断开。
4: 如权利要求 1 至 3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第 2 控制之后进行使上述纱线存积辊向上述第 1 方向旋转地控制上述驱动电动机的第 3 控制。
5: 如权利要求 1 至 4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根据上述纺 纱装置的纺纱速度改变上述第 2 控制中的上述纱线存积辊的上述第 2 旋转速度、 使上述纱 线存积辊旋转的量以及使上述纱线存积辊旋转的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6: 如权利要求 1 至 5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机, 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存积在上述纱线 存积辊上的纺纱在预定量以上还是不到预定量的存积量传感器。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细纱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存积量传感器检测 到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不到预定量时从上述第 1 控制转移到上述第 2 控制。
8: 如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细纱机, 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第 2 控制中当上 述存积量传感器检测到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在预定量以上时使上述纱线存积 辊的旋转停止。
9: 如权利要求 6 至 8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机,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 1 控制中, 当上 述纱线存积辊的旋转量达到了预定数、 或者从上述第 1 控制开始后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 如果上述存积量传感器检测到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在预定量以上时, 上述控制 单元使上述纱线存积辊的旋转停止。
10: 如权利要求 1 至 9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机, 其特征在于, 具有能够在配置于上述 纱线存积辊外周面附近的吸引口产生吸引流的吸引装置。

说明书


纺纱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纱线存积辊 (yarn accumulating roller) 的纺纱机械。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 2004-124333 号公报公开了结构为具备纺纱装置 (Spinningdevice)、 纱 线松弛消除装置 (yarn slack eliminating device)( 纱线存积装置 (yarn accumulating device))、 以及纱线吸引装置 (yarn sucking device)( 吸引装置 ) 的纺纱机。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具有配置在输送辊的下游一侧、 能够将纱线卷绕到其外周上的 纱线松弛消除辊 ( 纱线存积辊 )。纱线松弛消除辊为由电动机驱动旋转、 通过将从纺纱装 置连续送出的纱线 ( 纺纱 ) 卷绕到其外周上而临时存积, 来防止接头作业 (yarn splicing operation) 时发生的纱线松弛的部件。
     纱线吸引装置被配置在纺纱装置与纱线松弛消除辊之间。 在纱线吸引装置上形成 有纱线吸引口, 在纱线吸引口中产生吸引流。纱线吸引装置具有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下 游一侧发生了断纱时吸引并除去纱线存积辊上的纱线的作用等。
     接着说明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下游一侧发生了断纱时的纱线松弛消除辊上的 纱线的去除。 在正常的卷绕作业 (winding operation) 时, 临时存积在纱线松弛消除辊上的 纱线由卷绕装置 (winding device) 施加张力向下游一侧退绕, 用卷绕装置卷绕到卷装上。 但是, 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下游一侧 (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与卷绕装置之间 ) 发生了断纱的 情况下, 由于不能够由卷绕装置给纱线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施加张力, 因此纱线残留在纱 线松弛消除辊上。
     因此, 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下游发生了断纱的情况下, 为了除去纱线松弛消除 辊上的纱线, 在日本特开 2004-124333 号公报那样的纺纱机中进行以下这样的处理。即, 当 检测到断纱时, 使纱线松弛消除辊停止旋转, 然后使纱线松弛消除辊逆旋转。并且, 在纱线 松弛消除辊的上游一侧 (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与纺纱装置之间 ) 将纱线切断, 将该纱线吸引 到纱线吸引装置中。这样一来, 能够用纱线吸引装置吸引并除去残留在纱线松弛消除辊上 的纱线。
     但是, 日本特开 2004-124333 号公报中的纺纱机由于是在根据经验确定的一定的 速度和时间下使纱线松弛消除辊逆旋转, 因此每次改变纺纱条件 (spinning condition) 时 需要重新设定纱线松弛消除辊逆旋转时的旋转速度和旋转时间。 而且根据经验确定的值缺 乏准确性, 因此也有时会使纱线松弛消除辊过多旋转。
     而且, 通过纱线松弛消除辊逆旋转而退绕下来的纱线有可能缠绕到纱线松弛消除 辊的周边。当发生这样的纱线缠绕时, 不能够继续进行用纱线吸引装置吸引并除去纱线的 因此成为了纺纱作业时浪费大量时间的原因。 作业, 必须操作者人工作业解开纱线的缠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 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除去残留在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的纺纱机。
     按照本发明的方案, 纺纱机具有纱线存积辊、 驱动电动机和控制单元。 上述纱线存 积辊通过将由纺纱装置生成的纺纱卷绕到外周面上并旋转, 由此暂时存积纺纱。上述驱动 电动机驱动上述纱线存积辊旋转。 上述控制单元在卷绕到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需要退 绕的情况下进行第 1 控制, 使上述纱线存积辊沿与卷绕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地控 制上述驱动电动机。在进行了第 1 控制后, 上述控制单元进行第 2 控制, 使上述纱线存积辊 以比上述第 1 控制中的旋转速度高的速度沿与卷绕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地控制 上述驱动电动机。另外, 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第 2 控制中进行暂时增加上述纱线存积辊的 上述第 2 旋转速度的控制。
     由此, 即使在使纱线存积辊逆旋转前后纺纱缠绕在纱线存积辊周围的情况下, 通 过暂时增加纱线存积辊逆旋转的速度, 能够用离心力抖落缠绕在纱线存积辊周围的纺纱。 因此, 不必操作者手动作业除去上述那样的纺纱的缠绕, 能够效率良好地用细纱机进行纺 纱作业。
     在上述细纱机中, 上述控制单元优选在上述第 2 控制后进行第 3 控制, 使上述纱线 存积辊沿卷绕时的旋转方向旋转地控制上述驱动电动机。由此, 通过使纱线存积辊沿卷绕 时的旋转方向旋转, 能够抖落逆旋转时没有除去干净的残留在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 因此, 不必操作者手动作业除去上述那样的纺纱, 能够效率良好地用细纱机进行纺纱作业。 在上述细纱机中, 优选上述控制单元根据上述纺纱装置的纺纱速度改变上述第 2 控制中的使上述纱线存积辊旋转的速度、 使上述纱线存积辊旋转的量以及使上述纱线存积 辊旋转的时间中的至少一个。由此, 由于能够根据纺纱速度估计卷绕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 纱的量, 因此不用使纱线存积辊过分旋转就能够将卷绕在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从纱线存积 辊上退绕。
     上述细纱机优选具有检测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在预定量以上还是不 到预定量的存积量传感器。 由此, 在除去残留在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时, 能够检测纺纱从一 定量以上到不到一定量的变化。结果, 能够检测是否能够通过逆旋转该纺纱将纺纱从纱线 存积辊上退绕下来。并且, 在纺纱作业时能够控制滞留在纱线存积辊上的纱线量而将其保 持在适当的量。
     在上述细纱机中, 当上述存积量传感器检测到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不 到预定量时, 上述控制单元优选从上述第 1 控制转移到上述第 2 控制。由此, 从存积量传感 器检测到残留在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开始被退绕后, 能够用第 2 控制增加纱线存积辊的旋 转速度。结果, 能够防止在纺纱从纱线存积辊上退绕失败了的状态下使纱线存积辊高速旋 转, 从而使该纱线缠绕到各个地方。因此, 能够显著地减少处理缠绕的纱线所需要的时间。
     在上述细纱机中, 当上述存积量传感器在上述第 2 控制中检测到存积在上述纱线 存积辊上的纺纱在预定量以上时, 上述控制单元最好使上述纱线存积辊停止旋转。 由此, 即 使在纺纱受逆旋转的影响被反方向卷绕到纱线存积辊上的情况下, 也能够用存积量传感器 检测到纱线的反方向卷绕这种情况, 从而立即使纱线存积辊停止旋转。 因此, 能够减小纺纱 从纱线存积辊退绕失败了时的影响, 能够防止例如纱线大量卷绕到纱线存积辊上。
     在上述细纱机中, 当在上述第 1 控制中上述纱线存积辊的旋转量达到了预定数或 者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 如果上述存积量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存
     积量传感器不到预定量 ( 换言之, 上述存积量传感器检测到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 纱在预定量以上 ), 上述控制单元最好使上述纱线存积辊停止旋转。由此, 能够用存积量传 感器检测到纺纱没有从纱线存积辊开始退绕, 从而能够使纱线存积辊停止旋转。因此, 能 够防止纺纱长时间在纱线存积辊的周围旋转, 能够降低纱线缠绕到纱线存积辊周围的可能 性。
     上述细纱机优选具备能够在配置于上述纱线存积辊外周面附近的吸引口产生吸 引流的吸引装置。由此, 当缠绕在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被退绕了时能够立即除去。因此能 够防止解开了的纱线再次缠绕到纱线存积辊上。 附图说明
     图 1 为表示细纱机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 图 2 为细纱机的纵剖视图 ; 图 3 为表示细纱机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 图 4 为纱线存积装置的纵剖视图 ; 图 5 为纱线存积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 图 6 为说明断纱等的检测及第 1 控制的流程图 ; 图 7 为表示纱线存积辊以第 1 速度逆旋转时的样子的立体图 ; 图 8 为表示纱线存积辊即将以第 2 速度开始逆旋转时的样子的立体图 ; 图 9 为说明第 2 控制的流程图 ; 图 10 为表示纱线存积辊以第 3 速度逆旋转时的样子的立体图 ; 图 11 为说明第 3 控制的流程图 ; 图 12 为表示用吸管和吸嘴捕捉上纱和下纱的样子的纵剖视图 ; 图 13 为表示将上纱和下纱引导到捻接器中时的样子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细纱机 ( 纺纱机械 )1。另外, 在以下的 说明中 “上游” 和 “下游” 是指纱线时纱线行走方向的上游和下游。
     图 1 所示作为纺纱机械的细纱机 (spinning machine)1 具有并列配置的多个锭子 (unit)( 纺纱单元 (spinning unit))2。细纱机 1 具有接头台车 (yarn splicing cart)3、 鼓风箱 (blower box)80、 动力箱 (motor box)5。
     如图 1 所示, 各纺纱单元 2 从上游往下游依次具有牵伸装置 (draftdevice)7、 纺 纱装置 (spinning device)9、 纱线存积装置 (yarn accumulatingdevice)12、 下纱传感器 (lower yarn sensor)( 切断检测单元 )31 和卷绕装置 (winding device)13 作为主要结构。 牵伸装置 7 设置在细纱机 1 所具备的机架 6 的上端附近。纺纱装置 9 纺织从牵伸装置 7 输 送来的纤维束 (fiberbundle)8。从纺纱装置 9 送出的纺纱 10 在经过后述的清纱器 (yarn clearer)52 后, 用纱线存积装置 12 输送、 由卷绕装置 13 卷绕, 由此形成卷装 (package)45。
     牵伸装置 7 拉伸纱条 (sliver)15 使其变成纤维束 8。如图 2 所示, 牵伸装置 7 具 有后辊 (back roller)16、 第三辊 (third roller)17、 安装有龙带 (apron belt)18 的中间 辊 (middle roller)19 以及前辊 (front roller)20 这 4 个辊。这些辊与图示省略的电动机连接。 通过驱动该电动机驱动牵伸装置 7, 通过停止该电动机的驱动能够使牵伸装置 7 的 牵伸作业 (draftingoperation) 停止。另外, 该电动机的驱动和停止如图 3 所示由单元控 制器 ( 控制单元 )60 控制。
     纺纱装置 9 的详细结构虽没有图示, 但本实施形态采用利用捻回气流 (whirling airflow) 给纤维束 8 施加捻的气流式纺纱装置。通过在纺纱装置 9 的内部产生该捻回气 流, 能够用纺纱装置 9 生成纺纱 10。并且, 通过使纺纱装置 9 内部停止产生捻回气流, 能够 使纺纱装置 9 停止生成纺纱 10。另外, 该捻回气流的产生和停止如图 3 所示由单元控制器 60 控制。
     在纺纱装置 9 的下游设置有纱线存积装置 12。纱线存积装置 12 具有拉出功 能 (pulling function)、 松弛防 止功 能 (slack preventing function)、 张 力调节 功 能 (tension adjusting function)。 拉出功能为纱线存积装置 12 给纺纱 10 施加预定的张力、 从纺纱装置 9 拉出纺纱 10 的功能。松弛防止功能为在接头台车 3 进行纱线接头作业等时 使从纺纱装置 9 送出的纺纱 10 滞留在纱线存积装置 12 而防止纱线松弛的功能。张力调节 功能为纱线存积装置 12 调节纺纱 10 的张力以使卷绕装置 13 一侧的张力变动不会传到纺 纱装置 9 一侧的功能。如图 2 所示, 纱线存积装置 12 具有纱线存积辊 (yarnaccumulating roller)21、 生头部件 (yarn hooking member)22、 上游侧导纱器 (upstream guide)23、 电 动机 (electric motor)( 驱动电动机 (driving motor))25、 下游侧导纱器 (downstream guide)26、 存积量传感器 (accumulated amountsensor)27。 生头部件 22 采用能够与纺纱 10 卡合 (engage)( 钩挂 (hook)) 的结构。生头部件 22 在与纺纱 10 卡合的状态下与纱线存积辊 21 一体旋转, 通过这样能够将纺纱 10 引导到相 应纱线存积辊 21 的外周面上。
     纱线存积辊 21 采用能够将纺纱 10 卷绕到其外周面上存积的结构。 纱线存积辊 21 由电动机 25 驱动旋转。被生头部件 22 引导到纱线存积辊 21 外周面上的纺纱 10 通过纱线 存积辊 21 旋转, 捆紧相应的纱线存积辊 21 地被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 牵伸比纱线存积 装置 12 靠上游一侧的纺纱 10。由此, 能够从纺纱装置 9 连续地拉出纺纱 10。
     存积量传感器 27 以非接触方式检测存积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的存积量 是在预定量以上还是不足预定量。存积量传感器 27 将检测到的存积量发送给单元控制器 60。
     上游侧导纱器 23 配置在比纱线存积辊 21 稍微靠上游一侧。上游侧导纱器 23 起 适当地将纺纱 10 引导到纱线存积辊 21 的外周面上的引导部件的作用。而且, 上游侧导纱 器 23 还起防止从纺纱装置 9 传播来的纺纱 10 的捻传播到比该上游侧导纱器 23 靠下游一 侧的防止加捻的功能。
     下游侧导纱器 26 配置在比纱线存积辊 21 稍微靠下游一侧。下游侧导纱器 26 限 制被旋转中的生头部件 22 舞动的纺纱 10 的轨道, 由此使下游一侧的纺纱 10 的行走路径稳 定地引导纺纱 10。
     在纱线存积辊 21 的附近配置有吸引装置 30。吸引装置 30 上连接有连接管 (connection tube)30a。连接管 30a 与鼓风箱 80 所具备的图示省略的鼓风机连接。利用 这种装置能够使吸引装置 30 产生吸引流。
     在细纱机 1 的机架 6 的前面一侧、 上述纺纱装置 9 与上述纱线存积装置 12 之间的
     位置上, 设置有清纱器 ( 纱疵检测装置 (yarn defect detectingdevice))52。使由纺纱装 置 9 纺出的纺纱 10 在用纱线存积装置 12 卷绕之前经过上述清纱器 52。清纱器 52 监视行 走的纺纱 10 的粗细。当清纱器 52 检测到纺纱 10 的纱疵时, 清纱器 52 将纱疵检测信号发 送给单元控制器 60。在清纱器 52 的附近设置有纱线切断器 57。纱线切断器 57 在卷装 45 满卷等时切断纺纱 10。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接头台车 3 具有捻接器 (splicer)( 纱线接头装置 )43、 吸管 (suction pipe)44、 吸嘴 (suction mouth)46。当某个纺纱单元 2 发生断纱或切断纱线时, 接头台车 3 在固定于机架 6 上的导轨 41 上行走到该纺纱单元 2, 停止在该纺纱单元 2 跟前 进行纱线接头作业。
     上述吸管 44 能够以轴为中心向上下方向转动。吸管 44 吸入并捕捉从纺纱装置 9 送出的纱端 ( 上纱 ) 引导向捻接器 43。吸嘴 46 能够以轴为中心向上下方向转动。吸嘴 46 吸引并捕捉来自支承在上述卷绕装置 13 上的卷装 45 的纱端 ( 下纱 ) 并引导向捻接器 43。 对于捻接器 43 的详细结构虽省略了, 但为利用捻回空气流使纱端互相捻合, 通过这样将上 纱和下纱进行接头。
     上述下纱传感器 31 配置在纱线存积装置 12 与卷绕装置 13 之间的位置上。下纱 传感器 31 检测该位置上是否存在纺纱 10。 下纱传感器 31 检测到的下纱检测信号发送给单 元控制器 60。 卷绕装置 13 具有能够围绕支轴 70 摆动地被支承的摇架臂 71。摇架臂 71 能够旋 转地支承用来卷绕纺纱 10 的筒管 48。
     上 述 卷 绕 装 置 13 具 有 卷 绕 鼓 (winding drum)72 和 横 动 装 置 (traversedevice)75。卷绕鼓 72 与将纺纱 10 卷绕到上述筒管 48 的外周面或者筒管 48 上 而形成的卷装 45 的外周面接触而被驱动。横动装置 75 具有能够与纺纱 10 卡合的横动导 纱器 76。在这种结构下, 一边用图示省略的驱动机构使横动导纱器 76 往复运动, 一边用图 示省略的电动机驱动卷绕鼓 72, 通过这样使与卷绕鼓 72 接触的卷装 45 旋转, 一边使纺纱 10 横动一边进行卷绕。
     下面参照图 4 和图 5 说明纱线存积装置 12 的详细结构。上述纱线存积辊 21 为用 具有耐磨性的材料构成的辊部件。纱线存积辊 21 固定在电动机 25 的电动机轴 25a 上。如 果将具有生头部件 22 的一侧作为顶端、 将配置电动机 25 的一侧作为根端的话, 纱线存积辊 21 的外周面 21a 从根端向顶端依次具有根端侧锥形部 (base-end taper portion)21b、 圆 筒部 (cylindricalportion)21c、 顶端侧锥形部 (tip-end taper portion)21d。
     圆筒部 21c 形成为顶端一侧稍微细一点的形状, 并且呈与两侧的锥形部 21b 和 21d 之间没有台阶、 连续的形状。上述存积量传感器 27( 图 5 中没有表示 ) 与该圆筒部 21c 相 对置地配置。存积量传感器 27 检测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纱线的存积量, 将检测到的 存积量发送给单元控制器 60。具体为, 存积量传感器 27 监视图 5 所示的检测位置 P1( 图 5 的点划线围绕的范围 ), 如果该检测位置 P1 处卷绕有纺纱 10 的话, 则从存积量传感器 27 往单元控制器 60 的输出变成 “ON” , 输出存积量检测信号。而如果该检测位置 P1 没有卷绕 纺纱 10、 圆筒部 21c 露出的话, 则不从存积量传感器 27 往单元控制器 60 输出存积量检测信 号。即, 从存积量传感器 27 往单元控制器 60 的输出变成 “OFF” 。
     根端侧锥形部 21b 和顶端侧锥形部 21d 分别为端部一侧直径大的平缓的锥形结
     构。在纱线存积辊 21 的外周面 21a 上, 根端侧锥形部 21b 采用使供给的纺纱 10 顺畅地从 粗径部分向细径部分移动到达圆筒部 21c、 将纺纱 10 井然有序地卷绕到圆筒部 21c 的表面 的结构。顶端侧锥形部 21d 具有在向下游一侧退绕纺纱 10 之际防止卷绕的纺纱 10 一下子 脱落的脱圈现象 (sloughing phenomenon), 同时将纺纱 10 从细径部分依次送往端面侧的 粗径部分重新卷绕、 确保纺纱 10 顺畅地拉出的功能。
     在纱线存积辊 21 的附近配置有吸引装置 30, 吸引装置 30 具有形成为管状的吸引 管 30c。吸引管 30c 的一端侧为开放端, 构成产生吸引流的吸引口 30b。吸引口 30b 配置在 纱线存积辊 21 的外周面附近、 靠近该纱线存积辊 21 的根端一侧的端部。利用这种结构使 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根端一侧的纺纱 10 承受吸引装置 30 产生的吸引流的作用。另外, 该 吸引管 30c 与上述连接管 30a 连接着。由此, 从吸引口 30b 吸入的纤维屑和纱屑通过连接 管 30a 被除去, 最终收集在预定的地方废弃。
     上述电动机 25 的驱动 ( 包括驱动的方向 ) 和停止如图 3 所示由单元控制器 60 控 制。由此, 单元控制器 60 能够控制纱线存积辊 21 的驱动等。在正常的卷装卷绕作业过程 中, 单元控制器 60 以一定的速度 ( 第 1 旋转速度 ) 沿正常卷绕时的旋转方向 ( 第 1 方向 ) 驱动纱线存积辊 21 旋转。由此, 纺纱 10 以一定的速度被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 通过拉 伸该卷绕了的纺纱 10, 从纺纱装置 9 以一定的速度拉出纺纱 10。 另外, 在以下的说明中, 有时将使纱线存积辊 21 沿正常卷绕时的旋转方向的旋转 简称为 “正旋转” , 将使纱线存积辊 21 沿与正常卷绕时相反的方向 ( 第 2 方向 ) 的旋转简称 为 “逆旋转” 。
     如图 4 和图 5 所示, 配置在纱线存积辊 21 顶端一侧的生头部件 22 使轴线与上述 纱线存积辊 21 一致地配置。生头部件 22 具有锭翼轴 33、 固定在该锭翼轴 33 顶端的锭翼 (flyer)38。
     锭翼轴 33 能够相对于纱线存积辊 21 旋转地被支承着。另一方面, 在锭翼轴 33 或 纱线存积辊 21 中的某一个上安装永久磁铁, 在另一个上安装磁滞材料。利用这些磁性结构 产生阻止生头部件 22 相对于纱线存积辊 21 相对旋转的转矩。 利用该阻力矩使生头部件 22 从动于随纱线存积辊 21 的旋转而旋转, 结果使生头部件 22 与纱线存积辊 21 能够一体旋 转。另一方面, 在生头部件 22 上施加克服该阻力矩的力的情况下, 生头部件 22 能够相对于 纱线存积辊 21 相对地旋转。
     上述锭翼 38 形成为朝着上述纱线存积辊 21 的外周面 21a 适当弯曲、 能够与纺纱 10 卡合 ( 钩挂纺纱 10) 的形状。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没有卷绕纱线的状态下, 当锭翼 38 与 纱线存积辊 21 一体正旋转时, 锭翼 38 与纺纱 10 卡合。于是, 与该旋转的锭翼 38 卡合了的 纺纱 10 被该锭翼 38 舞动, 引导到正旋转的纱线存积辊 21 的外周面上而被卷绕。
     如图 5 所示, 当纺纱 10 被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的外周面上时, 纺纱 10 与纱线存 积辊 21 之间摩擦力起作用。因此, 如果在这种状态下纱线存积辊 21 以一定的速度 ( 第 1 旋转速度 ) 沿第 1 方向正旋转, 则由该纱线存积辊 21 产生牵伸上游侧纺纱 10 的力, 能够以 一定的速度从纺纱装置 9 中拉出纺纱 10。
     接着说明卷绕到正旋转的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的样子。经过上游侧导纱器 23 的纺纱 10 被从纱线存积辊 21 的根端一侧引导到外周面 21a 上, 多圈缠绕到圆筒部 21c 上。被卷绕到圆筒部 21c 上的纺纱 10 由于纱线存积辊 21 的正旋转将纺纱 10 重新卷绕到
     根端一侧, 因此逐渐从纱线存积辊 21 的根端一侧送往顶端一侧。并且, 从外周面 21a 的顶 端一侧拉出的纺纱 10 在经过锭翼 38 后经过下游侧导纱器 26 被送往下游。
     并且, 在如图 5 所示纱线存积辊 21 上缠绕有纺纱 10 的状态下, 如果施加将与锭 翼 38 卡合的纺纱 10 拉伸到下游一侧的力, 则在锭翼 38 上作用使生头部件 22 旋转将纺纱 10 从纱线存积辊 21 的顶端一侧退绕下来的力。因此, 如果纱线存积装置 12 下游一侧的纱 线张力 ( 纱线存积装置 12 与卷绕装置 13 之间的纱线张力 ) 大到克服上述阻力矩的程度的 话, 则生头部件 22 与纱线存积辊 21 相独立地旋转, 由此, 纺纱 10 经过锭翼 38 从纱线存积 辊 21 的顶端被逐渐退绕下来。
     反之, 在纱线存积装置 12 下游一侧的纱线张力没有大到克服上述阻力矩的程度 的情况下, 生头部件 22 与纱线存积辊 21 一体旋转。此时, 生头部件 22 阻止纺纱 10 从旋转 中的纱线存积辊 21 的顶端一侧退绕下来地起作用。
     这样一来, 纱线存积装置 12 这样动作, 当下游侧纺纱 10 的张力增大时从纱线存积 辊 21 上退绕下来纺纱 10, 当纺纱 10 的张力减小 ( 纺纱 10 变松弛 ) 时阻止纺纱 10 从纱线 存积辊 21 上退绕下来, 由此, 能够消除纺纱 10 的松弛给纺纱 10 赋予适当的张力。
     纱线存积装置 12 在接头动作的过程中也消除纺纱 10 的松弛。即, 在接头动作过 程中, 虽然卷绕装置 13 的卷绕动作停止, 但这期间仍从纺纱装置 9 连续地送出纺纱 10。因 此, 如果就这样不管纺纱 10 的话, 则纺纱 10 就产生了松弛。这里通过使纺纱 10 卷绕到纱 线存积辊 21 上来防止纺纱 10 的松弛。
     并且, 如上所述, 通过使生头部件 22 动作以便吸收从纱线存积装置 12 到卷绕装置 13 之间的纺纱 10 的张力变动, 能够防止纺纱 10 的张力变动影响到从纺纱装置 9 到纱线存 积装置 12 之间的纺纱 10。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纱线存积装置 12, 能够以更稳定的速度从 纺纱装置 9 拉出纺纱 10。
     接着说明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 1 在比纱线存积装置 12 靠下游一侧发生断纱等、 需 要除去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的情况下, 单元控制器 60 所进行的控制。该控制 包括第 1 控制、 第 2 控制和第 3 控制。另外, 在以下的说明中, 有时将从预定的时刻开始纱 线存积辊 21 旋转了的圈数简称为 “旋转量” 。
     首先参照图 6、 图 7 和图 8 说明单元控制器 60 所进行的一连串控制中检测到发生 断纱等而进行第 1 控制之前的控制。图 6 为说明断纱等的检测及第 1 控制的流程图。图 7 为表示纱线存积辊 21 以第 1 速度逆旋转时的样子的立体图。图 8 为表示纱线存积辊 21 即 将开始以第 2 速度逆旋转时的样子的立体图。
     在纺纱作业过程中纱线存积装置 12 的下游一侧 ( 纱线存积装置 12 与卷绕装置 13 之间 ) 发生了断纱或者捻接器 43 接头失败的情况下, 卷绕装置 13 不能给纱线存积辊 21 上 的纺纱 10 赋予张力。因此, 不能够从纱线存积辊 21 向下游一侧退绕纺纱 10。
     这种发生断纱和接头失败用下纱传感器 31 检测出。即, 当下纱传感器 31 在预定 的时间 ( 例如 1 秒左右 ) 没有检测到纺纱 10 时, 单元控制器 60 判定为在纱线存积装置 12 与卷绕装置 13 之间发生断纱, 不能够继续进行卷绕作业 ( 步骤 S101)。在单元控制器 60 判 定为发生了断纱等的情况下, 立即停止牵伸装置 7 的牵伸动作和纺纱装置 9 的纺纱动作等, 切断纺纱 10( 步骤 S102)。
     并且, 单元控制器 60 在切断纺纱 10 后仍使纱线存积辊 21 继续正旋转 ( 向第 1 方向旋转 ), 由此, 将因为纺纱装置 9 等停止而被切断的纱端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此后, 转移到第 1 控制 ( 步骤 S103)。
     在第 1 控制中, 单元控制器 60 通过使电动机 25 停止正旋转、 然后向逆旋转方向 ( 第 2 方向 ) 驱动电动机 25, 由此使纱线存积辊 21 逆旋转 ( 步骤 S104)。纱线存积辊 21 的 逆旋转以比较低的第 1 速度 ( 第 1 旋转速度 ) 进行。
     在纱线存积辊 21 的根端一侧附近, 配置有吸引装置 30 的吸引口 30b, 在吸引口 30b 中产生吸引流。为了在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时从纱线存积辊 21 的根端一侧开始卷 绕, 因纺纱装置 9 的纺织动作等停止而被切断的纺纱 10 的纱端被吸引口 30b 吸引。即便此 时纱端没被吸引口 30b 吸引, 也由于上述第 1 速度为比较低的速度, 纱端缓慢地在纱线存积 辊 21 的根端一侧沿半径方向旋转。因此, 纱端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受到吸引流的作用被吸 入吸引口 30b 中。另外, 纱端在即将被吸入吸引口 30b 中之前的样子表示在图 7 中。
     由于当使纱线存积辊 21 正旋转时纺纱 10 从该纱线存积辊 21 的根端一侧开始卷 绕, 因此如果使纱线存积辊 21 逆旋转 ( 向第 2 方向旋转 ), 则纺纱 10 从该纱线存积辊 21 的 根端一侧开始退绕。 通过像上述那样在纱端被吸引口 30b 吸引的状态下使纱线存积辊 21 逆 旋转, 存积在该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逐渐从该纱线存积辊 21 的根端一侧退绕下来。 在纺纱 10 从纱线存积辊 21 上退绕下来的同时, 残留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被依次 吸引到吸引装置 30 中。 如上所述, 在与纱线存积辊 21 的根端一侧相对的位置上, 配置有存积量传感器 27( 图 7 中没有表示 )。单元控制器 60 根据有无来自存积量传感器 27 的存积量检测信号 ( 输出是 “ON” 还是 “OFF” ) 进行控制 ( 步骤 S105)。
     下面具体进行说明。图 7 中由于纺纱 10 在检测位置 P1 处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 因此从存积量传感器 27 往单元控制器 60 输出存积量检测信号。另一方面, 当从纱线存 积辊 21 的根端一侧退绕纺纱 10, 像图 8 所示那样在检测位置 P1 的纺纱 10 被退绕时, 不从 存积量传感器 27 往单元控制器 60 输送存积量检测信号。如果不从存积量传感器 27 输出 存积量检测信号时, 单元控制器 60 判定为纺纱 10 从纱线存积辊 21 上退绕下来成功, 从而 转移到第 2 控制。并且, 在使纱线存积辊 21 逆旋转前后, 纺纱 10 有可能缠绕在纱线存积辊 21 的锭翼 38 等上, 图 8 中表示了这种样子。
     另外, 在上述第 1 控制中, 当转移到第 1 控制后纱线存积辊 21 的旋转量达到了预 定的数时、 或者转移到第 1 控制后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 如果继续从存积量传感器 27 输出 存积量检测信号的话, 则判定为纺纱 10 没有从纱线存积辊 21 上退绕 ( 纺纱 10 没被吸引到 吸引口 30b)。此时, 单元控制器 60 停止电动机 25 的驱动, 使纱线存积辊 21 停止旋转 ( 步 骤 S106)。
     接着参照图 9 和图 10 说明第 2 控制。图 9 为说明第 2 控制的流程图。图 10 为表 示纱线存积辊 21 以第 3 速度逆旋转的样子的立体图。
     当转移到第 2 控制时, 单元控制器 60 提高电动机 25 的旋转速度, 使纱线存积辊 21 以比第 1 速度高的第 2 速度 ( 第 2 旋转速度 ) 逆旋转 ( 步骤 S107)。通过这样使纱线存积 辊 21 高速逆旋转, 由此能够使残留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高速从纱线存积辊 21 上 退绕下来。因此, 第 2 旋转速度设定在利用离心力使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飘起的程 度的速度。
     第 2 控制中也一直将来自存积量传感器 27 的存积量检测信号输送给单元控制器 60( 来自存积量传感器 27 的输出为 “ON” )( 步骤 S108)。如果来自存积量传感器 27 的输出 保持在 “OFF” , 单元控制器 60 不进行特别的控制。但是, 如果存积量传感器 27 的输出变成 了 “ON” 的话 ( 步骤 S108、 步骤 S111、 步骤 S114), 则判定为从纱线存积辊 21 上退绕下来的 纺纱 10 重新卷绕到了纱线存积辊 21 上, 停止纱线存积辊 21 的逆旋转。另外, 纺纱 10 再次 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是沿与正常时相反的方向 ( 即从顶端一侧向根端一侧 ) 进行的。
     单元控制器 60 计量使纱线存积辊 21 以第 2 速度逆旋转后纱线存积辊 21 的旋转 量和时间 ( 步骤 S109)。当单元控制器 60 计量的纱线存积辊 21 的旋转量或纱线存积辊逆 旋转的时间超过预定值时, 单元控制器 60 提高电动机 25 旋转的速度, 使纱线存积辊 21 以 比第 2 速度高的第 3 速度逆旋转 ( 步骤 S110)。
     通过使纱线存积辊 21 临时以第 3 速度旋转, 即使纺纱 10 缠绕到锭翼 38 上, 也能 够像图 10 所示那样利用离心力抖落缠绕的纺纱 10。
     第 3 速度比纺纱 10 被吸引装置 30 吸引的速度快很多, 如果以第 3 速度继续从纱 线存积辊 21 上退绕纺纱 10 的话, 吸引装置 30 对纺纱 10 的吸引跟不上, 纺纱 10 滞留在了 纱线存积辊 21 的附近。此时, 纺纱 10 就缠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周围的各个地方。因此, 以 第 3 速度驱动纱线存积辊 21 的旋转量或者时间设定得比较短。以第 3 速度使纱线存积辊 21 逆旋转后纱线存积辊的旋转量或者逆旋转时间与步骤 S109 一样由单元控制器 60 计量 ( 步骤 S112)。当纱线存积辊 21 的旋转量或逆旋转时间超过预定值时, 单元控制器 60 控制 电动机 25 的驱动, 再次以第 2 速度使纱线存积辊 21 逆旋转 ( 步骤 S113)。 单元控制器 60 使纱线存积辊 21 以上述那样的第 2 速度 ( 第 2 次 ) 逆旋转, 直到 以该第 2 速度使纱线存积辊 21 逆旋转后的旋转量或逆旋转时间超过预定值为止, 然后转移 到第 3 控制。此时对于纱线存积辊 21 的旋转量或逆旋转时间也与步骤 S109 和步骤 S112 一样用单元控制器 60 进行计量 ( 步骤 S115)。
     另外, 第 2 控制中使纱线存积辊 21 逆旋转的旋转量或逆旋转时间由单元控制器 60 根据设定的条件自动地求出。可以考虑例如以下方法作为求出的方法。
     即, 预先估计残留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的长度的设想最大值。另外, 一般 情况下卷绕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的长度最大的时刻为刚刚进行完接头作业后的时 刻。原因是像上述那样在接头作业过程中纱线存积辊 21 向正方向旋转, 继续卷绕从上游行 走过来的纺纱 10。另一方面, 由于接头作业过程中没有往纱线存积辊 21 的下游提供纺纱 10, 因此在接头作业的时间 ( 本实施形态中为 1 秒左右的时间 ) 内从纺纱装置 9 提供来的 纺纱 10 滞留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
     并且, 如上所述, 在发生断纱等之后到经过预定的时间 ( 例如 1 秒左右 ) 之前没有 判断出产生了断纱等。因此可以认为在该预定时间内从纺纱装置 9 提供来的纺纱 10 进一 步被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
     并且, 纺纱的速度被预先设定, 接头作业的所需时间和到判断出断纱之前的时间 也同样能够被设定。因此, 通过将纺纱速度乘以上述时间之和能够求出纺纱 10 长度的设想 最大值。单元控制器 60 确定对于纱线存积辊 21 的旋转速度以及、 旋转量和旋转时间的预 定值以便使即使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的长度为该最大值纺纱 10 也能够完全 退绕。
     下面参照图 11 ~图 13 说明第 3 控制。图 11 为说明第 3 控制的流程图。图 12 为 表示利用吸管 44 和吸嘴 46 捕捉到上纱和下纱的样子的纵剖视图。图 13 表示将上纱和下 纱引导到捻接器 43 中时的样子的纵剖视图。
     在第 2 控制结束的阶段, 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应当被全部除去。但 是, 以第 3 速度逆旋转时没被从纱线存积辊 21 除干净的纺纱 10 仍有可能挂在锭翼 38 等上。 因此, 为了将这样的纺纱 10 从锭翼 38 等抖落, 单元控制器 60 使纱线存积辊 21 正旋转 ( 步 骤 S116)。
     纱线存积辊 21 的正旋转持续到以该速度使其正旋转后的旋转量或时间超过预定 值为止 ( 步骤 S117)。该预定值设定得比较小。单元控制器 60 给接头台车 3 发送控制信 号, 使接头台车 3 行走到该纺纱单元 2 跟前, 开始接头动作 ( 步骤 S118)。首先, 单元控制 器 60 使吸嘴 46 转动到卷装 45 的表面附近 ( 参照图 12), 在吸嘴 46 的吸引口中使吸引流作 用, 同时由卷绕装置 13 使卷装 45 逆旋转。由此, 从卷装 45 的外周面拉出纱端 ( 下纱 ), 由 吸嘴 46 吸引并捕捉。
     接着, 单元控制器 60 用卷绕装置 13 使卷装 45 逆旋转, 同时在吸嘴 46 吸引着下纱 的状态下使吸嘴 46 向上转动, 将该下纱引导向捻接器 43( 参照图 13)。当下纱被引导到捻 接器 43 中时, 使卷装 45 停止旋转。 在上述吸嘴 46 转动动作的前后, 单元控制器 60 使吸管 44 转动到纺纱装置 9 的下 游一侧附近 ( 参照图 12)。单元控制器 60 再次驱动纺纱装置 9 等重新开始纺纱, 同时在吸 管 44 中使吸引流产生来捕捉纺纱装置 9 一侧的纱端 ( 上纱 )。接着, 一边继续吸引一边向 下转动吸管 44, 通过这样从纺纱装置 9 拉出纺纱 10 并将纺纱 10 引导向捻接器 43( 参照图 13)。
     当捻接器 43 进行的接头作业完成时, 卷绕装置 13 重新开始正常的卷绕作业。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 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 1 具有纱线存积辊 21、 电动机 25 和单 元控制器 60。纱线存积辊 21 通过将由纺纱装置 9 生成的纺纱 10 卷绕到外周面上并旋转, 暂时存积纺纱 10。电动机 25 驱动纱线存积辊 21 旋转。在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需要退绕的情况下, 单元控制器 60 进行使纱线存积辊 21 逆旋转地控制电动机 25 的第 1 控制。然后, 单元控制器 60 进行使纱线存积辊 21 以比第 1 控制中的旋转速度高的速度逆 旋转地控制电动机 25 的第 2 控制。单元控制器 60 在第 2 控制中进行暂时增加纱线存积辊 21 的逆旋转速度的控制。
     由此, 即使在使纱线存积辊 21 逆旋转前后纺纱 10 缠绕在锭翼 38 等上的情况下, 通过使纱线存积辊 21 逆旋转的速度变成第 3 速度、 暂时增加纱线存积辊 21 逆旋转的速度, 能够用离心力等抖落缠绕在锭翼 38 等上的纱线。因此, 不必操作者手动作业除去缠绕的纺 纱 10, 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细纱机 1 的纺纱作业。
     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 1 中单元控制器 60 在第 2 控制之后进行使纱线存积辊 21 正 旋转地控制电动机 25 的第 3 控制。由此, 通过使纱线存积辊 21 沿卷绕纺纱 10 时的方向旋 转, 能够从纱线存积辊 21 等上抖落掉在纱线存积辊 21 逆旋转时没有除去干净的纺纱 10。 因此, 不必操作者手动作业除去纱线存积辊 21 周围不需要的纺纱 10, 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 细纱机 1 的纺纱作业。
     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 1 中, 单元控制器 60 根据纺纱速度改变第 2 控制中的纱线存
     积辊 21 的旋转速度、 纱线存积辊 21 的旋转量和纱线存积辊 21 的旋转时间。由此, 不用使 纱线存积辊 21 过分旋转就能够将卷绕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退绕。
     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 1 具有检测存积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是在预定量以 上还是不足预定量的存积量传感器 27。 由此, 在除去残留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时, 能够检测该纺纱 10 从一定量以上变化到不足一定量的情况。 结果, 能够用存积量传感器 27 检测是否能够通过纱线存积辊 21 逆旋转将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退绕。并且, 在纺纱作业时, 存积量传感器 27 通过检测存积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的存积量, 能 够对滞留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纱线量进行控制而保持在适当的量。
     在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 1 中, 当存积量传感器检测到存积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 纱 10 不足预定量时, 单元控制器 60 从第 1 控制转移到第 2 控制。由此, 从存积量传感器 27 检测到卷绕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开始退绕后, 单元控制器 60 能够用第 2 控制使纱 线存积辊 21 的旋转速度增加。因此, 能够防止在纺纱 10 从纱线存积辊 21 上退绕失败了的 状态下纱线存积辊 21 高速旋转, 使该纺纱 10 缠绕到各个地方。因此, 能够显著地减少处理 缠绕的纺纱 10 所需要的时间。
     在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 1 中, 当存积量传感器 27 在第 2 控制中检测到存积在纱线 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在预定量以上时, 单元控制器 60 使纱线存积辊 21 停止旋转。由此, 即使在纺纱 10 受纱线存积辊 21 逆旋转的影响反方向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情况下, 也 能够用存积量传感器 27 检测到这种状态, 单元控制器 60 能够立即使纱线存积辊 21 停止旋 转。因此, 能够减小纺纱 10 从纱线存积辊 21 退绕失败了时的影响, 能够防止例如纺纱 10 大量卷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
     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 1 中, 即使在第 1 控制中纱线存积辊 21 的旋转量或者旋转时 间超过预定值, 当存积量传感器 27 没有检测到存积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不足预定 量 ( 换言之, 存积量传感器 27 持续检测到存积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在预定量以 上 ) 时, 单元控制器 60 使纱线存积辊 21 停止旋转。由此, 能够用存积量传感器 27 检测到 纺纱 10 没有从纱线存积辊 21 上开始退绕, 单元控制器 60 能够使纱线存积辊 21 停止旋转。 因此, 能够防止纺纱 10 长时间在纱线存积辊 21 的周围旋转, 能够降低纺纱 10 缠绕到锭翼 38 等上的可能性。
     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 1 具备能够在配置于纱线存积辊 21 外周面附近的吸引口 30b 中产生吸引流的吸引装置 30。 由此, 当缠绕在纱线存积辊 21 上的纺纱 10 被退绕时, 能够立 即除去该退绕了的纺纱 10。因此, 能够防止解开的纺纱 10 再次缠绕到纱线存积辊 21 上。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 但上述结构能够例如如下地进行变更。
     虽然在第 2 控制中使用第 2 速度和第 3 速度这两级变化的速度作为纱线存积辊 21 的逆旋转速度, 但只要是使纱线存积辊 21 暂时以高的速度逆旋转, 使其变化的速度也可以 例如 3 级、 4 级以上地改变。并且, 暂时使纱线存积辊 21 的旋转高速的时机也是任意的。
     也可以用各纺纱单元 2 分别具有进行接头作业用的结构取代用接头台车 3 进行接 头作业的结构。
     在生头部件 22 与纱线存积辊 21 之间施加转矩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磁性结构, 也可以是例如摩擦力或者电磁结构。
     生 头 部 件 22 与 纱 线 存 积 辊 21 也 可 以 不 相 对 旋 转, 也可以例如像日本特开2004-124333 号公报所公开的松弛消除装置那样, 使松弛消除辊上形成的缺口部起生头部 的作用。
     吸引装置 30 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形状。例如, 也可以用四方筒状部件的顶端形 成吸引口的结构取代在吸引管 30c 的顶端形成吸引口 30b 的结构。

纺纱机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纺纱机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纺纱机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纺纱机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纱机械.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4174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4174ACN101994174A21申请号201010229281X22申请日20100714186065/200920090810JPD01H4/42200601D01H4/48200601D01H13/16200601D01H13/1420060171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京都府72发明人冈正毅须佐见浩之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代理人庞乃媛黄剑锋54发明名称纺纱机械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细纱机,具有纱线存积辊、电动机和单元控制器。纱线存积辊通过将由纺纱装置生成的纱线卷绕到其。

2、外周面上旋转,暂时存积纺纱。电动机驱动纱线存积辊旋转。在卷绕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需要退绕的情况下,单元控制器进行使纱线存积辊逆旋转地控制电动机的第1控制。然后,单元控制器进行使纱线存积辊以比第1控制中的旋转速度高的速度逆旋转地控制电动机的第2控制。并且,单元控制器在第2控制中进行暂时增加纱线存积辊逆旋转的速度、抖落缠绕在锭翼等上的纱线的控制。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2页附图13页CN101994178A1/1页21一种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纺纱装置,由纤维束生成纺纱;纱线存积辊,通过将由上述纺纱装置生成的纺纱卷绕到外周。

3、面上并向第1方向旋转,而暂时存积纺纱;驱动电动机,驱动上述纱线存积辊旋转;卷绕装置,将上述纺纱卷绕成卷装;断开检测单元,检测上述纱线存积辊与上述卷绕装置之间纺纱的连续状态在预定的时间内断开的情况;以及控制单元,在上述断开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纺纱的连续状态在预定的时间内断开的情况下进行第1控制,使上述纱线存积辊向与上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以第1旋转速度旋转地控制上述驱动电动机;然后进行第2控制,使上述纱线存积辊以比上述第1旋转速度高的第2旋转速度向上述第2方向旋转地控制上述驱动电动机;在上述第2控制中进行暂时增加上述纱线存积辊的上述第2旋转速度的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

4、断开检测单元采用这样的结构当由上述纺纱装置生成上述纺纱时,通过检测上述纱线存积辊与上述卷绕装置之间的断纱,来检测上述纱线存积辊与上述卷绕装置之间的纺纱的连续状态在预定的时间内被断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与上述卷绕装置之间的位置处还具有纱线接头装置,该纱线接头装置进行将上述纺纱装置侧的纺纱与上述卷绕装置侧的纺纱接头的纱线接头作业;上述断开检测单元通过检测上述纱线接头装置进行的纱线接头作业失败来检测上述纱线存积辊与上述卷绕装置之间纺纱的连续状态在预定的时间内被断开。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第2控制之后进行使上述纱线。

5、存积辊向上述第1方向旋转地控制上述驱动电动机的第3控制。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单元根据上述纺纱装置的纺纱速度改变上述第2控制中的上述纱线存积辊的上述第2旋转速度、使上述纱线存积辊旋转的量以及使上述纱线存积辊旋转的时间中的至少一个。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检测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在预定量以上还是不到预定量的存积量传感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存积量传感器检测到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不到预定量时从上述第1控制转移到上述第2控制。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

6、控制单元在上述第2控制中当上述存积量传感器检测到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在预定量以上时使上述纱线存积辊的旋转停止。9如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控制中,当上述纱线存积辊的旋转量达到了预定数、或者从上述第1控制开始后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如果上述存积量传感器检测到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在预定量以上时,上述控制单元使上述纱线存积辊的旋转停止。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在配置于上述纱线存积辊外周面附近的吸引口产生吸引流的吸引装置。权利要求书CN101994174ACN101994178A1/12页3纺纱机械技术领域000。

7、1本发明涉及具有纱线存积辊YARNACCUMULATINGROLLER的纺纱机械。背景技术0002日本特开2004124333号公报公开了结构为具备纺纱装置SPINNINGDEVICE、纱线松弛消除装置YARNSLACKELIMINATINGDEVICE纱线存积装置YARNACCUMULATINGDEVICE、以及纱线吸引装置YARNSUCKINGDEVICE吸引装置的纺纱机。0003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具有配置在输送辊的下游一侧、能够将纱线卷绕到其外周上的纱线松弛消除辊纱线存积辊。纱线松弛消除辊为由电动机驱动旋转、通过将从纺纱装置连续送出的纱线纺纱卷绕到其外周上而临时存积,来防止接头作业YARN。

8、SPLICINGOPERATION时发生的纱线松弛的部件。0004纱线吸引装置被配置在纺纱装置与纱线松弛消除辊之间。在纱线吸引装置上形成有纱线吸引口,在纱线吸引口中产生吸引流。纱线吸引装置具有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下游一侧发生了断纱时吸引并除去纱线存积辊上的纱线的作用等。0005接着说明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下游一侧发生了断纱时的纱线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的去除。在正常的卷绕作业WINDINGOPERATION时,临时存积在纱线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由卷绕装置WINDINGDEVICE施加张力向下游一侧退绕,用卷绕装置卷绕到卷装上。但是,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下游一侧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与卷绕装置之间发生了断纱的。

9、情况下,由于不能够由卷绕装置给纱线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施加张力,因此纱线残留在纱线松弛消除辊上。0006因此,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下游发生了断纱的情况下,为了除去纱线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在日本特开2004124333号公报那样的纺纱机中进行以下这样的处理。即,当检测到断纱时,使纱线松弛消除辊停止旋转,然后使纱线松弛消除辊逆旋转。并且,在纱线松弛消除辊的上游一侧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与纺纱装置之间将纱线切断,将该纱线吸引到纱线吸引装置中。这样一来,能够用纱线吸引装置吸引并除去残留在纱线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0007但是,日本特开2004124333号公报中的纺纱机由于是在根据经验确定的一定的速度和时间下使。

10、纱线松弛消除辊逆旋转,因此每次改变纺纱条件SPINNINGCONDITION时需要重新设定纱线松弛消除辊逆旋转时的旋转速度和旋转时间。而且根据经验确定的值缺乏准确性,因此也有时会使纱线松弛消除辊过多旋转。0008而且,通过纱线松弛消除辊逆旋转而退绕下来的纱线有可能缠绕到纱线松弛消除辊的周边。当发生这样的纱线缠绕时,不能够继续进行用纱线吸引装置吸引并除去纱线的作业,必须操作者人工作业解开纱线的缠绕。因此成为了纺纱作业时浪费大量时间的原因。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除去残留在纱线存积说明书CN101994174ACN101994178A2/12页4辊上的纺。

11、纱的纺纱机。0010按照本发明的方案,纺纱机具有纱线存积辊、驱动电动机和控制单元。上述纱线存积辊通过将由纺纱装置生成的纺纱卷绕到外周面上并旋转,由此暂时存积纺纱。上述驱动电动机驱动上述纱线存积辊旋转。上述控制单元在卷绕到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需要退绕的情况下进行第1控制,使上述纱线存积辊沿与卷绕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地控制上述驱动电动机。在进行了第1控制后,上述控制单元进行第2控制,使上述纱线存积辊以比上述第1控制中的旋转速度高的速度沿与卷绕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地控制上述驱动电动机。另外,上述控制单元在上述第2控制中进行暂时增加上述纱线存积辊的上述第2旋转速度的控制。0011由此,即。

12、使在使纱线存积辊逆旋转前后纺纱缠绕在纱线存积辊周围的情况下,通过暂时增加纱线存积辊逆旋转的速度,能够用离心力抖落缠绕在纱线存积辊周围的纺纱。因此,不必操作者手动作业除去上述那样的纺纱的缠绕,能够效率良好地用细纱机进行纺纱作业。0012在上述细纱机中,上述控制单元优选在上述第2控制后进行第3控制,使上述纱线存积辊沿卷绕时的旋转方向旋转地控制上述驱动电动机。由此,通过使纱线存积辊沿卷绕时的旋转方向旋转,能够抖落逆旋转时没有除去干净的残留在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因此,不必操作者手动作业除去上述那样的纺纱,能够效率良好地用细纱机进行纺纱作业。0013在上述细纱机中,优选上述控制单元根据上述纺纱装置的纺纱。

13、速度改变上述第2控制中的使上述纱线存积辊旋转的速度、使上述纱线存积辊旋转的量以及使上述纱线存积辊旋转的时间中的至少一个。由此,由于能够根据纺纱速度估计卷绕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的量,因此不用使纱线存积辊过分旋转就能够将卷绕在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从纱线存积辊上退绕。0014上述细纱机优选具有检测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在预定量以上还是不到预定量的存积量传感器。由此,在除去残留在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时,能够检测纺纱从一定量以上到不到一定量的变化。结果,能够检测是否能够通过逆旋转该纺纱将纺纱从纱线存积辊上退绕下来。并且,在纺纱作业时能够控制滞留在纱线存积辊上的纱线量而将其保持在适当的量。0015在上述。

14、细纱机中,当上述存积量传感器检测到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不到预定量时,上述控制单元优选从上述第1控制转移到上述第2控制。由此,从存积量传感器检测到残留在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开始被退绕后,能够用第2控制增加纱线存积辊的旋转速度。结果,能够防止在纺纱从纱线存积辊上退绕失败了的状态下使纱线存积辊高速旋转,从而使该纱线缠绕到各个地方。因此,能够显著地减少处理缠绕的纱线所需要的时间。0016在上述细纱机中,当上述存积量传感器在上述第2控制中检测到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在预定量以上时,上述控制单元最好使上述纱线存积辊停止旋转。由此,即使在纺纱受逆旋转的影响被反方向卷绕到纱线存积辊上的情况下,也能。

15、够用存积量传感器检测到纱线的反方向卷绕这种情况,从而立即使纱线存积辊停止旋转。因此,能够减小纺纱从纱线存积辊退绕失败了时的影响,能够防止例如纱线大量卷绕到纱线存积辊上。0017在上述细纱机中,当在上述第1控制中上述纱线存积辊的旋转量达到了预定数或者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如果上述存积量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存说明书CN101994174ACN101994178A3/12页5积量传感器不到预定量换言之,上述存积量传感器检测到存积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在预定量以上,上述控制单元最好使上述纱线存积辊停止旋转。由此,能够用存积量传感器检测到纺纱没有从纱线存积辊开始退绕,从而能够使纱线存。

16、积辊停止旋转。因此,能够防止纺纱长时间在纱线存积辊的周围旋转,能够降低纱线缠绕到纱线存积辊周围的可能性。0018上述细纱机优选具备能够在配置于上述纱线存积辊外周面附近的吸引口产生吸引流的吸引装置。由此,当缠绕在纱线存积辊上的纺纱被退绕了时能够立即除去。因此能够防止解开了的纱线再次缠绕到纱线存积辊上。附图说明0019图1为表示细纱机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0020图2为细纱机的纵剖视图;0021图3为表示细纱机的主要结构的框图;0022图4为纱线存积装置的纵剖视图;0023图5为纱线存积装置的外观立体图;0024图6为说明断纱等的检测及第1控制的流程图;0025图7为表示纱线存积辊以第1速度逆旋转时。

17、的样子的立体图;0026图8为表示纱线存积辊即将以第2速度开始逆旋转时的样子的立体图;0027图9为说明第2控制的流程图;0028图10为表示纱线存积辊以第3速度逆旋转时的样子的立体图;0029图11为说明第3控制的流程图;0030图12为表示用吸管和吸嘴捕捉上纱和下纱的样子的纵剖视图;0031图13为表示将上纱和下纱引导到捻接器中时的样子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32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细纱机纺纱机械1。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游”和“下游”是指纱线时纱线行走方向的上游和下游。0033图1所示作为纺纱机械的细纱机SPINNINGMACHINE1具有并列配置的多个锭子UNIT纺。

18、纱单元SPINNINGUNIT2。细纱机1具有接头台车YARNSPLICINGCART3、鼓风箱BLOWERBOX80、动力箱MOTORBOX5。0034如图1所示,各纺纱单元2从上游往下游依次具有牵伸装置DRAFTDEVICE7、纺纱装置SPINNINGDEVICE9、纱线存积装置YARNACCUMULATINGDEVICE12、下纱传感器LOWERYARNSENSOR切断检测单元31和卷绕装置WINDINGDEVICE13作为主要结构。牵伸装置7设置在细纱机1所具备的机架6的上端附近。纺纱装置9纺织从牵伸装置7输送来的纤维束FIBERBUNDLE8。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纺纱10在经过后述的清。

19、纱器YARNCLEARER52后,用纱线存积装置12输送、由卷绕装置13卷绕,由此形成卷装PACKAGE45。0035牵伸装置7拉伸纱条SLIVER15使其变成纤维束8。如图2所示,牵伸装置7具有后辊BACKROLLER16、第三辊THIRDROLLER17、安装有龙带APRONBELT18的中间辊MIDDLEROLLER19以及前辊FRONTROLLER20这4个辊。这些辊与图示省略的电动说明书CN101994174ACN101994178A4/12页6机连接。通过驱动该电动机驱动牵伸装置7,通过停止该电动机的驱动能够使牵伸装置7的牵伸作业DRAFTINGOPERATION停止。另外,该电动。

20、机的驱动和停止如图3所示由单元控制器控制单元60控制。0036纺纱装置9的详细结构虽没有图示,但本实施形态采用利用捻回气流WHIRLINGAIRFLOW给纤维束8施加捻的气流式纺纱装置。通过在纺纱装置9的内部产生该捻回气流,能够用纺纱装置9生成纺纱10。并且,通过使纺纱装置9内部停止产生捻回气流,能够使纺纱装置9停止生成纺纱10。另外,该捻回气流的产生和停止如图3所示由单元控制器60控制。0037在纺纱装置9的下游设置有纱线存积装置12。纱线存积装置12具有拉出功能PULLINGFUNCTION、松弛防止功能SLACKPREVENTINGFUNCTION、张力调节功能TENSIONADJUST。

21、INGFUNCTION。拉出功能为纱线存积装置12给纺纱10施加预定的张力、从纺纱装置9拉出纺纱10的功能。松弛防止功能为在接头台车3进行纱线接头作业等时使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纺纱10滞留在纱线存积装置12而防止纱线松弛的功能。张力调节功能为纱线存积装置12调节纺纱10的张力以使卷绕装置13一侧的张力变动不会传到纺纱装置9一侧的功能。如图2所示,纱线存积装置12具有纱线存积辊YARNACCUMULATINGROLLER21、生头部件YARNHOOKINGMEMBER22、上游侧导纱器UPSTREAMGUIDE23、电动机ELECTRICMOTOR驱动电动机DRIVINGMOTOR25、下游侧导纱。

22、器DOWNSTREAMGUIDE26、存积量传感器ACCUMULATEDAMOUNTSENSOR27。0038生头部件22采用能够与纺纱10卡合ENGAGE钩挂HOOK的结构。生头部件22在与纺纱10卡合的状态下与纱线存积辊21一体旋转,通过这样能够将纺纱10引导到相应纱线存积辊21的外周面上。0039纱线存积辊21采用能够将纺纱10卷绕到其外周面上存积的结构。纱线存积辊21由电动机25驱动旋转。被生头部件22引导到纱线存积辊21外周面上的纺纱10通过纱线存积辊21旋转,捆紧相应的纱线存积辊21地被卷绕到纱线存积辊21上,牵伸比纱线存积装置12靠上游一侧的纺纱10。由此,能够从纺纱装置9连续地。

23、拉出纺纱10。0040存积量传感器27以非接触方式检测存积到纱线存积辊21上的纺纱10的存积量是在预定量以上还是不足预定量。存积量传感器27将检测到的存积量发送给单元控制器60。0041上游侧导纱器23配置在比纱线存积辊21稍微靠上游一侧。上游侧导纱器23起适当地将纺纱10引导到纱线存积辊21的外周面上的引导部件的作用。而且,上游侧导纱器23还起防止从纺纱装置9传播来的纺纱10的捻传播到比该上游侧导纱器23靠下游一侧的防止加捻的功能。0042下游侧导纱器26配置在比纱线存积辊21稍微靠下游一侧。下游侧导纱器26限制被旋转中的生头部件22舞动的纺纱10的轨道,由此使下游一侧的纺纱10的行走路径稳。

24、定地引导纺纱10。0043在纱线存积辊21的附近配置有吸引装置30。吸引装置30上连接有连接管CONNECTIONTUBE30A。连接管30A与鼓风箱80所具备的图示省略的鼓风机连接。利用这种装置能够使吸引装置30产生吸引流。0044在细纱机1的机架6的前面一侧、上述纺纱装置9与上述纱线存积装置12之间的说明书CN101994174ACN101994178A5/12页7位置上,设置有清纱器纱疵检测装置YARNDEFECTDETECTINGDEVICE52。使由纺纱装置9纺出的纺纱10在用纱线存积装置12卷绕之前经过上述清纱器52。清纱器52监视行走的纺纱10的粗细。当清纱器52检测到纺纱10的。

25、纱疵时,清纱器52将纱疵检测信号发送给单元控制器60。在清纱器52的附近设置有纱线切断器57。纱线切断器57在卷装45满卷等时切断纺纱10。0045如图1和图2所示,接头台车3具有捻接器SPLICER纱线接头装置43、吸管SUCTIONPIPE44、吸嘴SUCTIONMOUTH46。当某个纺纱单元2发生断纱或切断纱线时,接头台车3在固定于机架6上的导轨41上行走到该纺纱单元2,停止在该纺纱单元2跟前进行纱线接头作业。0046上述吸管44能够以轴为中心向上下方向转动。吸管44吸入并捕捉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纱端上纱引导向捻接器43。吸嘴46能够以轴为中心向上下方向转动。吸嘴46吸引并捕捉来自支承在上。

26、述卷绕装置13上的卷装45的纱端下纱并引导向捻接器43。对于捻接器43的详细结构虽省略了,但为利用捻回空气流使纱端互相捻合,通过这样将上纱和下纱进行接头。0047上述下纱传感器31配置在纱线存积装置12与卷绕装置13之间的位置上。下纱传感器31检测该位置上是否存在纺纱10。下纱传感器31检测到的下纱检测信号发送给单元控制器60。0048卷绕装置13具有能够围绕支轴70摆动地被支承的摇架臂71。摇架臂71能够旋转地支承用来卷绕纺纱10的筒管48。0049上述卷绕装置13具有卷绕鼓WINDINGDRUM72和横动装置TRAVERSEDEVICE75。卷绕鼓72与将纺纱10卷绕到上述筒管48的外周面。

27、或者筒管48上而形成的卷装45的外周面接触而被驱动。横动装置75具有能够与纺纱10卡合的横动导纱器76。在这种结构下,一边用图示省略的驱动机构使横动导纱器76往复运动,一边用图示省略的电动机驱动卷绕鼓72,通过这样使与卷绕鼓72接触的卷装45旋转,一边使纺纱10横动一边进行卷绕。0050下面参照图4和图5说明纱线存积装置12的详细结构。上述纱线存积辊21为用具有耐磨性的材料构成的辊部件。纱线存积辊21固定在电动机25的电动机轴25A上。如果将具有生头部件22的一侧作为顶端、将配置电动机25的一侧作为根端的话,纱线存积辊21的外周面21A从根端向顶端依次具有根端侧锥形部BASEENDTAPERP。

28、ORTION21B、圆筒部CYLINDRICALPORTION21C、顶端侧锥形部TIPENDTAPERPORTION21D。0051圆筒部21C形成为顶端一侧稍微细一点的形状,并且呈与两侧的锥形部21B和21D之间没有台阶、连续的形状。上述存积量传感器27图5中没有表示与该圆筒部21C相对置地配置。存积量传感器27检测卷绕到纱线存积辊21上的纱线的存积量,将检测到的存积量发送给单元控制器60。具体为,存积量传感器27监视图5所示的检测位置P1图5的点划线围绕的范围,如果该检测位置P1处卷绕有纺纱10的话,则从存积量传感器27往单元控制器60的输出变成“ON”,输出存积量检测信号。而如果该检测。

29、位置P1没有卷绕纺纱10、圆筒部21C露出的话,则不从存积量传感器27往单元控制器60输出存积量检测信号。即,从存积量传感器27往单元控制器60的输出变成“OFF”。0052根端侧锥形部21B和顶端侧锥形部21D分别为端部一侧直径大的平缓的锥形结说明书CN101994174ACN101994178A6/12页8构。在纱线存积辊21的外周面21A上,根端侧锥形部21B采用使供给的纺纱10顺畅地从粗径部分向细径部分移动到达圆筒部21C、将纺纱10井然有序地卷绕到圆筒部21C的表面的结构。顶端侧锥形部21D具有在向下游一侧退绕纺纱10之际防止卷绕的纺纱10一下子脱落的脱圈现象SLOUGHINGPHE。

30、NOMENON,同时将纺纱10从细径部分依次送往端面侧的粗径部分重新卷绕、确保纺纱10顺畅地拉出的功能。0053在纱线存积辊21的附近配置有吸引装置30,吸引装置30具有形成为管状的吸引管30C。吸引管30C的一端侧为开放端,构成产生吸引流的吸引口30B。吸引口30B配置在纱线存积辊21的外周面附近、靠近该纱线存积辊21的根端一侧的端部。利用这种结构使卷绕到纱线存积辊21根端一侧的纺纱10承受吸引装置30产生的吸引流的作用。另外,该吸引管30C与上述连接管30A连接着。由此,从吸引口30B吸入的纤维屑和纱屑通过连接管30A被除去,最终收集在预定的地方废弃。0054上述电动机25的驱动包括驱动的。

31、方向和停止如图3所示由单元控制器60控制。由此,单元控制器60能够控制纱线存积辊21的驱动等。在正常的卷装卷绕作业过程中,单元控制器60以一定的速度第1旋转速度沿正常卷绕时的旋转方向第1方向驱动纱线存积辊21旋转。由此,纺纱10以一定的速度被卷绕到纱线存积辊21上,通过拉伸该卷绕了的纺纱10,从纺纱装置9以一定的速度拉出纺纱10。0055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使纱线存积辊21沿正常卷绕时的旋转方向的旋转简称为“正旋转”,将使纱线存积辊21沿与正常卷绕时相反的方向第2方向的旋转简称为“逆旋转”。0056如图4和图5所示,配置在纱线存积辊21顶端一侧的生头部件22使轴线与上述纱线存积辊21一。

32、致地配置。生头部件22具有锭翼轴33、固定在该锭翼轴33顶端的锭翼FLYER38。0057锭翼轴33能够相对于纱线存积辊21旋转地被支承着。另一方面,在锭翼轴33或纱线存积辊21中的某一个上安装永久磁铁,在另一个上安装磁滞材料。利用这些磁性结构产生阻止生头部件22相对于纱线存积辊21相对旋转的转矩。利用该阻力矩使生头部件22从动于随纱线存积辊21的旋转而旋转,结果使生头部件22与纱线存积辊21能够一体旋转。另一方面,在生头部件22上施加克服该阻力矩的力的情况下,生头部件22能够相对于纱线存积辊21相对地旋转。0058上述锭翼38形成为朝着上述纱线存积辊21的外周面21A适当弯曲、能够与纺纱10。

33、卡合钩挂纺纱10的形状。在纱线存积辊21上没有卷绕纱线的状态下,当锭翼38与纱线存积辊21一体正旋转时,锭翼38与纺纱10卡合。于是,与该旋转的锭翼38卡合了的纺纱10被该锭翼38舞动,引导到正旋转的纱线存积辊21的外周面上而被卷绕。0059如图5所示,当纺纱10被卷绕到纱线存积辊21的外周面上时,纺纱10与纱线存积辊21之间摩擦力起作用。因此,如果在这种状态下纱线存积辊21以一定的速度第1旋转速度沿第1方向正旋转,则由该纱线存积辊21产生牵伸上游侧纺纱10的力,能够以一定的速度从纺纱装置9中拉出纺纱10。0060接着说明卷绕到正旋转的纱线存积辊21上的纺纱10的样子。经过上游侧导纱器23的纺。

34、纱10被从纱线存积辊21的根端一侧引导到外周面21A上,多圈缠绕到圆筒部21C上。被卷绕到圆筒部21C上的纺纱10由于纱线存积辊21的正旋转将纺纱10重新卷绕到说明书CN101994174ACN101994178A7/12页9根端一侧,因此逐渐从纱线存积辊21的根端一侧送往顶端一侧。并且,从外周面21A的顶端一侧拉出的纺纱10在经过锭翼38后经过下游侧导纱器26被送往下游。0061并且,在如图5所示纱线存积辊21上缠绕有纺纱10的状态下,如果施加将与锭翼38卡合的纺纱10拉伸到下游一侧的力,则在锭翼38上作用使生头部件22旋转将纺纱10从纱线存积辊21的顶端一侧退绕下来的力。因此,如果纱线存积。

35、装置12下游一侧的纱线张力纱线存积装置12与卷绕装置13之间的纱线张力大到克服上述阻力矩的程度的话,则生头部件22与纱线存积辊21相独立地旋转,由此,纺纱10经过锭翼38从纱线存积辊21的顶端被逐渐退绕下来。0062反之,在纱线存积装置12下游一侧的纱线张力没有大到克服上述阻力矩的程度的情况下,生头部件22与纱线存积辊21一体旋转。此时,生头部件22阻止纺纱10从旋转中的纱线存积辊21的顶端一侧退绕下来地起作用。0063这样一来,纱线存积装置12这样动作,当下游侧纺纱10的张力增大时从纱线存积辊21上退绕下来纺纱10,当纺纱10的张力减小纺纱10变松弛时阻止纺纱10从纱线存积辊21上退绕下来,。

36、由此,能够消除纺纱10的松弛给纺纱10赋予适当的张力。0064纱线存积装置12在接头动作的过程中也消除纺纱10的松弛。即,在接头动作过程中,虽然卷绕装置13的卷绕动作停止,但这期间仍从纺纱装置9连续地送出纺纱10。因此,如果就这样不管纺纱10的话,则纺纱10就产生了松弛。这里通过使纺纱10卷绕到纱线存积辊21上来防止纺纱10的松弛。0065并且,如上所述,通过使生头部件22动作以便吸收从纱线存积装置12到卷绕装置13之间的纺纱10的张力变动,能够防止纺纱10的张力变动影响到从纺纱装置9到纱线存积装置12之间的纺纱10。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纱线存积装置12,能够以更稳定的速度从纺纱装置9拉出纺纱1。

37、0。0066接着说明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1在比纱线存积装置12靠下游一侧发生断纱等、需要除去卷绕到纱线存积辊21上的纺纱10的情况下,单元控制器60所进行的控制。该控制包括第1控制、第2控制和第3控制。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从预定的时刻开始纱线存积辊21旋转了的圈数简称为“旋转量”。0067首先参照图6、图7和图8说明单元控制器60所进行的一连串控制中检测到发生断纱等而进行第1控制之前的控制。图6为说明断纱等的检测及第1控制的流程图。图7为表示纱线存积辊21以第1速度逆旋转时的样子的立体图。图8为表示纱线存积辊21即将开始以第2速度逆旋转时的样子的立体图。0068在纺纱作业过程中纱线存积装。

38、置12的下游一侧纱线存积装置12与卷绕装置13之间发生了断纱或者捻接器43接头失败的情况下,卷绕装置13不能给纱线存积辊21上的纺纱10赋予张力。因此,不能够从纱线存积辊21向下游一侧退绕纺纱10。0069这种发生断纱和接头失败用下纱传感器31检测出。即,当下纱传感器31在预定的时间例如1秒左右没有检测到纺纱10时,单元控制器60判定为在纱线存积装置12与卷绕装置13之间发生断纱,不能够继续进行卷绕作业步骤S101。在单元控制器60判定为发生了断纱等的情况下,立即停止牵伸装置7的牵伸动作和纺纱装置9的纺纱动作等,切断纺纱10步骤S102。0070并且,单元控制器60在切断纺纱10后仍使纱线存积。

39、辊21继续正旋转向第1方说明书CN101994174ACN101994178A8/12页10向旋转,由此,将因为纺纱装置9等停止而被切断的纱端卷绕到纱线存积辊21上。此后,转移到第1控制步骤S103。0071在第1控制中,单元控制器60通过使电动机25停止正旋转、然后向逆旋转方向第2方向驱动电动机25,由此使纱线存积辊21逆旋转步骤S104。纱线存积辊21的逆旋转以比较低的第1速度第1旋转速度进行。0072在纱线存积辊21的根端一侧附近,配置有吸引装置30的吸引口30B,在吸引口30B中产生吸引流。为了在卷绕到纱线存积辊21上时从纱线存积辊21的根端一侧开始卷绕,因纺纱装置9的纺织动作等停止而。

40、被切断的纺纱10的纱端被吸引口30B吸引。即便此时纱端没被吸引口30B吸引,也由于上述第1速度为比较低的速度,纱端缓慢地在纱线存积辊21的根端一侧沿半径方向旋转。因此,纱端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受到吸引流的作用被吸入吸引口30B中。另外,纱端在即将被吸入吸引口30B中之前的样子表示在图7中。0073由于当使纱线存积辊21正旋转时纺纱10从该纱线存积辊21的根端一侧开始卷绕,因此如果使纱线存积辊21逆旋转向第2方向旋转,则纺纱10从该纱线存积辊21的根端一侧开始退绕。通过像上述那样在纱端被吸引口30B吸引的状态下使纱线存积辊21逆旋转,存积在该纱线存积辊21上的纺纱10逐渐从该纱线存积辊21的根端一。

41、侧退绕下来。在纺纱10从纱线存积辊21上退绕下来的同时,残留在纱线存积辊21上的纺纱10被依次吸引到吸引装置30中。0074如上所述,在与纱线存积辊21的根端一侧相对的位置上,配置有存积量传感器27图7中没有表示。单元控制器60根据有无来自存积量传感器27的存积量检测信号输出是“ON”还是“OFF”进行控制步骤S105。0075下面具体进行说明。图7中由于纺纱10在检测位置P1处卷绕到纱线存积辊21上,因此从存积量传感器27往单元控制器60输出存积量检测信号。另一方面,当从纱线存积辊21的根端一侧退绕纺纱10,像图8所示那样在检测位置P1的纺纱10被退绕时,不从存积量传感器27往单元控制器60。

42、输送存积量检测信号。如果不从存积量传感器27输出存积量检测信号时,单元控制器60判定为纺纱10从纱线存积辊21上退绕下来成功,从而转移到第2控制。并且,在使纱线存积辊21逆旋转前后,纺纱10有可能缠绕在纱线存积辊21的锭翼38等上,图8中表示了这种样子。0076另外,在上述第1控制中,当转移到第1控制后纱线存积辊21的旋转量达到了预定的数时、或者转移到第1控制后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如果继续从存积量传感器27输出存积量检测信号的话,则判定为纺纱10没有从纱线存积辊21上退绕纺纱10没被吸引到吸引口30B。此时,单元控制器60停止电动机25的驱动,使纱线存积辊21停止旋转步骤S106。0077接着。

43、参照图9和图10说明第2控制。图9为说明第2控制的流程图。图10为表示纱线存积辊21以第3速度逆旋转的样子的立体图。0078当转移到第2控制时,单元控制器60提高电动机25的旋转速度,使纱线存积辊21以比第1速度高的第2速度第2旋转速度逆旋转步骤S107。通过这样使纱线存积辊21高速逆旋转,由此能够使残留在纱线存积辊21上的纺纱10高速从纱线存积辊21上退绕下来。因此,第2旋转速度设定在利用离心力使纱线存积辊21上的纺纱10飘起的程度的速度。说明书CN101994174ACN101994178A9/12页110079第2控制中也一直将来自存积量传感器27的存积量检测信号输送给单元控制器60来自。

44、存积量传感器27的输出为“ON”步骤S108。如果来自存积量传感器27的输出保持在“OFF”,单元控制器60不进行特别的控制。但是,如果存积量传感器27的输出变成了“ON”的话步骤S108、步骤S111、步骤S114,则判定为从纱线存积辊21上退绕下来的纺纱10重新卷绕到了纱线存积辊21上,停止纱线存积辊21的逆旋转。另外,纺纱10再次卷绕到纱线存积辊21上是沿与正常时相反的方向即从顶端一侧向根端一侧进行的。0080单元控制器60计量使纱线存积辊21以第2速度逆旋转后纱线存积辊21的旋转量和时间步骤S109。当单元控制器60计量的纱线存积辊21的旋转量或纱线存积辊逆旋转的时间超过预定值时,单元。

45、控制器60提高电动机25旋转的速度,使纱线存积辊21以比第2速度高的第3速度逆旋转步骤S110。0081通过使纱线存积辊21临时以第3速度旋转,即使纺纱10缠绕到锭翼38上,也能够像图10所示那样利用离心力抖落缠绕的纺纱10。0082第3速度比纺纱10被吸引装置30吸引的速度快很多,如果以第3速度继续从纱线存积辊21上退绕纺纱10的话,吸引装置30对纺纱10的吸引跟不上,纺纱10滞留在了纱线存积辊21的附近。此时,纺纱10就缠绕到纱线存积辊21周围的各个地方。因此,以第3速度驱动纱线存积辊21的旋转量或者时间设定得比较短。以第3速度使纱线存积辊21逆旋转后纱线存积辊的旋转量或者逆旋转时间与步骤。

46、S109一样由单元控制器60计量步骤S112。当纱线存积辊21的旋转量或逆旋转时间超过预定值时,单元控制器60控制电动机25的驱动,再次以第2速度使纱线存积辊21逆旋转步骤S113。0083单元控制器60使纱线存积辊21以上述那样的第2速度第2次逆旋转,直到以该第2速度使纱线存积辊21逆旋转后的旋转量或逆旋转时间超过预定值为止,然后转移到第3控制。此时对于纱线存积辊21的旋转量或逆旋转时间也与步骤S109和步骤S112一样用单元控制器60进行计量步骤S115。0084另外,第2控制中使纱线存积辊21逆旋转的旋转量或逆旋转时间由单元控制器60根据设定的条件自动地求出。可以考虑例如以下方法作为求出。

47、的方法。0085即,预先估计残留在纱线存积辊21上的纺纱10的长度的设想最大值。另外,一般情况下卷绕在纱线存积辊21上的纺纱10的长度最大的时刻为刚刚进行完接头作业后的时刻。原因是像上述那样在接头作业过程中纱线存积辊21向正方向旋转,继续卷绕从上游行走过来的纺纱10。另一方面,由于接头作业过程中没有往纱线存积辊21的下游提供纺纱10,因此在接头作业的时间本实施形态中为1秒左右的时间内从纺纱装置9提供来的纺纱10滞留在纱线存积辊21上。0086并且,如上所述,在发生断纱等之后到经过预定的时间例如1秒左右之前没有判断出产生了断纱等。因此可以认为在该预定时间内从纺纱装置9提供来的纺纱10进一步被卷绕。

48、到纱线存积辊21上。0087并且,纺纱的速度被预先设定,接头作业的所需时间和到判断出断纱之前的时间也同样能够被设定。因此,通过将纺纱速度乘以上述时间之和能够求出纺纱10长度的设想最大值。单元控制器60确定对于纱线存积辊21的旋转速度以及、旋转量和旋转时间的预定值以便使即使卷绕到纱线存积辊21上的纺纱10的长度为该最大值纺纱10也能够完全退绕。说明书CN101994174ACN101994178A10/12页120088下面参照图11图13说明第3控制。图11为说明第3控制的流程图。图12为表示利用吸管44和吸嘴46捕捉到上纱和下纱的样子的纵剖视图。图13表示将上纱和下纱引导到捻接器43中时的样。

49、子的纵剖视图。0089在第2控制结束的阶段,卷绕到纱线存积辊21上的纺纱10应当被全部除去。但是,以第3速度逆旋转时没被从纱线存积辊21除干净的纺纱10仍有可能挂在锭翼38等上。因此,为了将这样的纺纱10从锭翼38等抖落,单元控制器60使纱线存积辊21正旋转步骤S116。0090纱线存积辊21的正旋转持续到以该速度使其正旋转后的旋转量或时间超过预定值为止步骤S117。该预定值设定得比较小。单元控制器60给接头台车3发送控制信号,使接头台车3行走到该纺纱单元2跟前,开始接头动作步骤S118。首先,单元控制器60使吸嘴46转动到卷装45的表面附近参照图12,在吸嘴46的吸引口中使吸引流作用,同时由卷绕装置13使卷装45逆旋转。由此,从卷装45的外周面拉出纱端下纱,由吸嘴46吸引并捕捉。0091接着,单元控制器60用卷绕装置13使卷装45逆旋转,同时在吸嘴46吸引着下纱的状态下使吸嘴46向上转动,将该下纱引导向捻接器43参照图13。当下纱被引导到捻接器43中时,使卷装45停止旋转。0092在上述吸嘴46转动动作的前后,单元控制器60使吸管44转动到纺纱装置9的下游一侧附近参照图12。单元控制器60再次驱动纺纱装置9等重新开始纺纱,同时在吸管44中使吸引流产生来捕捉纺纱装置9一侧的纱端上纱。接着,一边继续吸引一边向下转动吸管44,通过这样从纺纱装置9拉出纺纱10并将纺纱10引导向捻接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