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解磷泡囊丛枝状菌根菌剂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324623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37712.4

申请日:

2000.12.26

公开号:

CN1361086A

公开日:

2002.07.3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张贵云变更后权利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变更项目:地址变更前:044000山西省运城市工农西街16号棉花研究所变更后:044000山西省运城市黄河大道118号棉花研究所登记生效日:2002.11.21|||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12.26

IPC分类号:

C05F11/08

主分类号:

C05F11/08

申请人:

张贵云;

发明人:

张贵云; 张丽萍; 黄桂英

地址:

044000山西省运城市工农西街16号棉花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田兰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抗旱解磷VA菌根菌剂及其生产方法,选用雀稗、苏丹草等高侵染率、高侵染强度的植物作为寄主植物;选用摩茜球囊霉、串珠孢球囊霉等频度和丰度都较高的菌种作为菌剂用菌种;采用泥岩、河砂等作为培养基质;用人工附体培养法实现了VA菌根菌剂的工厂化生产。菌根菌剂产品中包括VA菌根菌体、植物根段及培养基质。经大田试验,VA菌根菌剂能显著提高寄主植物的生态应变力和逆境生产力。特别是对葡萄、芦笋等经济作物以及荒漠地种草促生长作用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旱解磷VA菌根菌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寄主植物、 菌种、培养基质如下: 选用雀稗、苏丹草、白三叶草、洋葱、草莓、柱花草、玉米中任意一种 作为寄主植物;选用摩茜球囊霉、串珠孢球囊霉、地表球囊霉、根内球囊 霉、大果球囊霉、缩球囊霉、脱皮球囊霉、悬钩果形硬果囊霉、丝纹被硬 果囊霉、三红盾巨孢囊霉、红色盾巨孢囊霉、异配盾巨孢囊霉中的一种或数 种混合作为菌剂用菌种;采用泥岩、泥炭、草炭、河砂、生黄土中的一种或 数种混合作为培养基质; VA菌根菌剂的具体生产方法是: (1)基质准备:将上述培养基质中的一种或数种材料按任意比例混合, 粉碎成0.1~3mm颗粒,混入0~5%的磷矿粉,按0.05~0.2%的比例加入消毒 剂,消毒剂要稀释至50~100倍喷雾到基质上,边喷边搅拌,密封消毒5~10 天后,翻动摊晾5~10天备用;上述消毒剂用甲醛、来苏尔、高锰酸钾; (2)单一原种生产:准备培养器具、培养基质、寄主植物、菌剂菌种; 将上述备用的基质装入消过毒的培养器具,接入任意一种菌种,选择任意一 种消过毒的寄主植物种子播种;采用缺磷的Hoagland营养液浇灌,培养基质 温度应保持在5~20℃,70-100天即可收获,先将寄主植物地上部分除去, 再将根系截成1cm左右的根段,与培养基质充分混合后即得单一菌种,按照 上述方法生产出各种单一菌种,低温干燥备用; (3)菌剂生产:将按照上述方法生产的各种单一原种混合后作为菌剂菌 种,再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生产,获得复合型VA菌根菌剂产品。
2: 一种抗旱解磷VA菌根菌剂,其特征在于菌根菌剂产品中包括VA菌 根菌体、植物根段及培养基质。

说明书


抗旱解磷泡囊丛枝状菌根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肥料,具体涉及一种泡囊丛枝状菌根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真菌形成的共生联合体。菌根真菌有“生态守护神”之称,它具有独特的应急缓冲作用,能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有增加植物生长量和抗逆性的功能。目前外生菌根真菌的人工离体繁殖已经成功,在林业生产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内生菌根也叫做泡囊丛枝状菌根(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e),简称VA菌根,在农作物中除十字花科植物外,几乎所有的植物都能形成,它能提高植物的抗旱、抗寒、耐高温、耐瘠薄等抗逆能力,促进植物对水分、矿物养分(特别是磷)的吸收和利用,但内生菌根真菌的人工离体繁殖在世界范围内尚未成功,VA菌根菌剂产品在我国仍属空白,菌剂生产技术严重影响着VA菌根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因此,培养VA菌根菌剂产品在农业生产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人工附体繁殖培养VA菌根菌剂的生产方法,采用该方法获得的菌剂菌体密度高、活力强,抗旱解磷效果好,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强其抗逆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选用雀稗(Bahiagrass)、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洋葱(Allium cepa)、草莓(Fragaria)、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玉米(Zea mays)中任意一种作为寄主植物。

    选用摩茜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串珠孢球囊霉(Glomusfasiculatum)、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根内球囊霉(Glomusintraradix)、缩球囊霉(Glomus constrictum)、脱皮球囊霉(Glomusetunictum)、悬钩果形硬果囊霉(Sclerocystis rubiformis)、丝纹被硬果囊霉(Sclerocystis sinuosa)、三红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trirubiginopa)、红色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erythropa)、异配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heterogama)、大果球囊霉(Glomus macrocarpum)中的一种或数种混合作为菌剂用菌种。

    采用泥岩、泥炭、草炭、河砂、生黄土中的一种或数种混合作为培养基质。

    上述菌种在申请日前已在下列文献中公开:

    1)Schenk NC,Perrezy.(1988)Manua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VAM Fungi,2nd,ed

    2)张贵云等(1997)黄土高原的VA菌根真菌(VI)-摩茜球囊霉,缩球囊霉及细凹面无梗囊霉山西大学学报20(3):326-329

    3)张美庆等(1991)我国北方的七种VA菌根真菌真菌学报10:13-21

    4)张美庆等(1992)我国北方的八种VA菌根真菌真菌学报11(4):258-267

    5)潘幸来等(1997)黄土高原地一个VA菌根真菌新种:三红盾巨孢囊霉.菌物系统16(3):169-171

    6)潘幸来等(1996)黄土高原的VA菌根真菌(II)-硬果囊霉属的四个种山西大学学报19(1):88-93

    7)潘幸来等(1996)黄土高原的VA菌根真菌(III)-新记录种橙棕色盾巨孢囊霉及其与异配盾巨孢囊霉的比较  山西大学学报19(2):187-190

    本发明VA菌根菌剂的具体生产方法是:

    (1)基质准备:将上述培养基质中的一种或数种材料按任意比例混合,粉碎成0.1~3mm颗粒,混入0~5%的磷矿粉,按0.05~0.2%的比例加入消毒剂,消毒剂要稀释至50~100倍喷雾到基质上,边喷边搅拌,密封消毒5~10天后,翻动摊晾5~10天备用。上述消毒剂用甲醛、来苏尔、高锰酸钾等。

    (2)单一原种生产:准备培养器具、培养基质、寄主植物、菌剂菌种。将上述备用的基质装入消过毒的培养器具,接入任意一种菌种,选择任意一种消过毒的寄主植物种子播种;采用缺磷的Hoagland营养液浇灌,培养基质温度应保持在5~20℃,70-100天即可收获,先将寄主植物地上部分除去,再将根系截成1cm左右的根段,与培养基质充分混合后即得单一菌种。按照上述方法生产出各种单一菌种,低温干燥备用。

    (3)菌剂生产:将按照上述方法生产的各种单一原种混合后作为菌剂菌种,再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生产,获得复合型菌根菌剂产品。

    上述菌根菌剂产品中包括VA菌根菌体、植物根段及培养基质。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1、寄主植物:雀稗(Bahiagrass);

    2、菌种:摩茜球囊霉(Glomus mosseae)、地表球囊霉(Glomusversiform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x)、缩球囊霉(GlomusConstrictum)、脱皮球囊霉(Glomus etunictum)等五种菌种按照上述单一原种的生产方法单独培养后等量混合;

    3、培养基质:泥岩,粉碎成0.1~3mm的颗粒;

    4、培养器具:底部有排水口的塑料盆或水泥池;

    5、消毒:将泥岩用0.1%甲醛溶液熏蒸灭菌7天,再摊晾7天;

    6、操作步骤:将灭过菌的泥岩装入培养器具,接入混合菌种适量;覆盖泥岩,然后播种浇水,浇灌用水为10%的缺磷Hoagland营养液;在日光温室培养注意控制培养温度,特别是盆内培养基质温度不能超过20℃;大约70-90天成熟,检测VA菌根真菌孢子合格后开始收获,先将雀稗的地上部分去除,再将其根系截成1厘米左右的根段,与培养基质充分混合后,低温干燥,计量包装,即为VA菌根菌剂产品。

    本发明选择高侵染率、高侵染强度、株型合适的植物作为寄主植物;选择频度和丰度都较高的菌种作为菌剂用菌种;采用质轻易得的泥岩、泥炭、草炭、河砂、生黄土等材料作为培养基质,用人工附体培养法实现了VA菌根菌剂的工厂化生产。所得菌剂产品在缺磷试验条件下对植物促生长效果可达30倍之多,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增产效果亦多在30%以上,显著提高了寄主植物的生态应变力和逆境生产力。在葡萄、芦笋、玉米以及部分花卉上使用增产潜力大,特别是对荒漠地种草,促生长作用大。

抗旱解磷泡囊丛枝状菌根菌剂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抗旱解磷泡囊丛枝状菌根菌剂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抗旱解磷泡囊丛枝状菌根菌剂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旱解磷泡囊丛枝状菌根菌剂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旱解磷泡囊丛枝状菌根菌剂及其生产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抗旱解磷VA菌根菌剂及其生产方法,选用雀稗、苏丹草等高侵染率、高侵染强度的植物作为寄主植物;选用摩茜球囊霉、串珠孢球囊霉等频度和丰度都较高的菌种作为菌剂用菌种;采用泥岩、河砂等作为培养基质;用人工附体培养法实现了VA菌根菌剂的工厂化生产。菌根菌剂产品中包括VA菌根菌体、植物根段及培养基质。经大田试验,VA菌根菌剂能显著提高寄主植物的生态应变力和逆境生产力。特别是对葡萄、芦笋等经济作物以及荒漠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