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织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324009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01090.9

申请日:

2008.04.11

公开号:

CN101558191A

公开日:

2009.10.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3D 13/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熊津可蜜珂耳变更后权利人:柳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韩国庆尚北道变更后权利人:韩国庆尚北道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柳一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307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3/00

主分类号:

D03D13/00

申请人:

熊津可蜜珂耳; 柳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后成; 柳一善

地址:

韩国庆尚北道

优先权:

2007.4.12 KR 10-2007-003619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金国;王金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三维多层织物。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表面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的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表面部分和连续缝合表面部分。表面层的未缝合表面部分基本上仅由表面经线构成,而表面层的缝合表面部分由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衬里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衬里部分和连续缝合衬里部分。衬里层的未缝合衬里部分基本上仅由衬里经线构成,而衬里层的缝合衬里部分由衬里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中间经线在没有与在未缝合衬里部分的表面上的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中间层包括仅由中间经线构成的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按照交替重复图案连接在缝合表面部分和缝合衬里部分上的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将中间层的暴露于衬里层外面的连接经线剪掉。还提供了一种生产该织物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三维多层织物,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其中表面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的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表面部分和连续缝合表面部分,未缝合表面部分基本上仅由表面经线构成,而且缝合表面部分由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衬里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衬里部分和连续缝合衬里部分,未缝合衬里部分基本上仅由衬里经线构成,而且缝合衬里部分由衬里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并且中间层包括仅由中间经线构成的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按照交替重复图案连接在缝合表面部分和缝合衬里部分上的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中间经线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在未缝合衬里部分的表面上编织并且暴露在外面,之后剪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中间层的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中的每一个与相应的缝合表面部分和位于与缝合表面部分相同的垂直线上的缝合衬里部分的后续缝合衬里部分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表面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表面部分,且第一中间经线单独被编织以形成中间层并且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第一中间经线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其中衬里经线单独被编织以形成为缝合衬里部分。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第一中间部分的连接经线将第三缝合衬里部分的起始点与第三缝合表面部分的起始点连接在一起并且与表面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第三缝合表面部分。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衬里层的第一缝合衬里部分形成在与第一缝合表面部分相同的垂直位置处,并且由衬里经线和第二中间经线构成,而且第二中间经线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第二中间部分的连接经线在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的起始点处与表面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表面层的第二缝合表面部分。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将已经参与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的第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中间部分,并且与衬里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第三缝合衬里部分。

9.
  一种三维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其中表面层包括连续未缝合表面部分和连续缝合表面部分,衬里层包括连续未缝合衬里部分和连续缝合衬里部分,并且中间层包括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并且其中在以综数表示表面经线为1/3、衬里经线为2/4、第一中间经线为5/7并且第二中间经线为6/8时,未缝合表面部分和未缝合衬里部分分别基本上由1/3和2/4构成,第一和第三缝合表面部分由1/3/5/7构成,并且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由1/3/6/8构成,衬里层的第一和第三缝合衬里部分由2/4/6/8构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由2/4/5/7构成,并且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分别由5/7和6/8构成,暴露在衬里层外面的中间层的连接经线被剪掉。

10.
  一种生产三维多层织物的方法,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沿着综絖进行开口时将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缝合表面部分;在开口期间将衬里经线和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缝合衬里部分;将表面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未缝合表面部分;将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中间层;将衬里经线和纬线交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以及按照预定长度顺序重复上面的工序并且将暴露在衬里层外面的中间层的连接经线剪掉。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中间层包括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都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并且在形成缝合表面部分的步骤中,表面经线和第一中间经线在沿着综絖进行开口时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表面部分。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缝合衬里部分的步骤中,衬里经线和第二中间经线在开口期间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中间层的步骤包括将第一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的子步骤。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缝合表面部分的步骤包括将第二中间经线与表面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的子步骤。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缝合衬里部分的步骤包括将第一中间经线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的子步骤。

16.
  一种生产三维多层织物的方法,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并且包括连续中间部分的中间层,每个中间部分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表面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表面部分并且单独编织第一中间经线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在与第一缝合表面部分相同的垂直位置处将衬里经线与第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衬里部分,并且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第二中间经线,其中只有衬里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衬里层;在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的起始点处将第二中间部分的连接经线与表面经线编织以形成表面层的第二缝合表面部分,并且单独编织第二中间经线以形成第二中间部分;将第一中间经线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并且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第一中间经线,其中单独编织衬里经线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并且将暴露在衬里层外面的中间层的连接经线剪掉。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以综数表示表面经线为1/3、衬里经线为2/4、第一中间经线为5/7并且第二中间经线为6/8时,未缝合表面部分和未缝合衬里部分分别基本上由1/3和2/4构成,第一和第三缝合表面部分由1/3/5/7构成,并且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由1/3/6/8构成,衬里层的第一和第三缝合衬里部分由2/4/6/8构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由2/4/5/7构成,并且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分别由5/7和6/8构成。

18.
  一种三维多层织物,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其中表面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表面部分和连续缝合表面部分,未缝合表面部分基本上仅由表面经线构成并且缝合表面部分由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衬里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衬里部分和连续缝合衬里部分,未缝合衬里部分基本上仅由衬里经线构成并且缝合衬里部分由衬里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并且中间层包括仅由中间经线构成的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按照交替重复图案与缝合表面部分和缝合衬里部分连接的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中间经线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在未缝合衬里部分和未缝合表面部分的表面上编织,之后剪掉。

19.
  一种生产三维多层织物的方法,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沿着综絖进行开口时将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缝合表面部分;在开口期间将衬里经线和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缝合衬里部分;将表面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未缝合表面部分;将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中间层;将衬里经线和纬线交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将已经参与形成缝合衬里部分的中间经线编织并且使得中间经线从未缝合衬里部分的任一点运动到未缝合表面部分;以及按照预定长度顺序重复上面的工序并且将暴露在衬里层和表面层外面的中间层的连接经线剪掉。

20.
  一种生产三维多层织物的方法,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并且包括连续中间部分的中间层,每个中间部分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表面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表面部分并且单独编织第一中间经线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在与第一缝合表面部分相同的垂直位置处将衬里经线与第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衬里部分,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第二中间经线,其中只有衬里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并且使得第二中间经线从未缝合衬里部分的任一点向上运动到表面层;使得第二中间部分的连接经线从第一缝合表面部分和第二缝合表面部分之间的未缝合衬里部分的任一点向上运动到未缝合表面部分,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连接经线,在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的起始点处将连接经线与表面经线编织以形成表面层的第二缝合表面部分,并且单独编织第二中间经线以形成第二中间部分;将第一中间经线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第一中间经线,并且单独编织衬里经线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直到随后的缝合衬里部分的起始点;并且将暴露在衬里层和表面层外面的中间层的连接经线剪掉。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以综数表示表面经线为1/3、衬里经线为2/4、第一中间经线为5/7并且第二中间经线为6/8时,未缝合表面部分和未缝合衬里部分分别基本上由1/3和2/4构成,第一和第三缝合表面部分由1/3/5/7构成,并且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由1/3/6/8构成,衬里层的第一和第三缝合衬里部分由2/4/6/8构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由2/4/5/7构成,并且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分别由5/7和6/8构成。

22.
  一种三维多层织物,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其中表面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表面部分和连续缝合表面部分,未缝合表面基本上仅由表面经线构成并且缝合表面部分由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衬里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衬里部分和连续缝合衬里部分,未缝合衬里部分基本上由衬里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并且中间层包括仅由中间经线构成的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按照交替重复图案与缝合表面部分和缝合衬里部分连接的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中间经线与额外纬线在表面层上交织以形成暴露到外面的伸出部分,之后伸出部分被去除以形成三维形状。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中间层的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中的每一个与相应的缝合表面部分和位于与缝合表面部分相同的垂直线上的缝合衬里部分的随后缝合衬里部分连接。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表面经线在没有与其它经线编织的情况下单独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表面部分,并且与第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第二中间经线单独编织以形成第二中间部分并且与表面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已经参与形成缝合表面部分的第二中间经线暴露在表面层的上表面上,并且两根额外纬线相对于该经线向上和向下编织以包围该经线。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已经参与形成伸出部分的经线从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的形成完成的位置运动到衬里层,并且与衬里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区域B)和第三缝合衬里部分。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衬里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区域A)和第二缝合衬里部分。

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第一中间经线单独编织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并且表面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三缝合表面部分。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已经参与形成未缝合部分的第一中间经线暴露在表面层的上表面上,并且将两根额外纬线相对于该经线向上和向下编织以包围该经线。

31.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已经参与形成伸出部分的经线从第三缝合衬里部分的形成完成的位置运动到衬里层,并且与衬里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衬里部分。

32.
  一种三维织物,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以及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其中表面层包括连续未缝合表面部分和连续缝合表面部分,衬里层包括连续未缝合衬里部分和连续缝合衬里部分,并且中间层包括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并且其中在以综数表示表面经线为1/3、衬里经线为2/4、第一中间经线为5/7并且第二中间经线为6/8时,表面层由1/3构成,第一和第三缝合表面部分由1/3/5/7构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由1/3/6/8构成,直到第一缝合衬里部分的未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部分由2/4/6/8构成,直到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的未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部分由2/4/5/7构成,直到第三缝合衬里部分的未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部分由2/4/6/8构成,顺序重复上面的工序,并且暴露在表面层外面的伸出部分被去除。

33.
  如权利要求1至9,18和22至32的任一项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经线和/或纬线与低熔点纱线一起编织。

34.
  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低熔点纱线是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共聚反应、混合、纺纱过程控制或复合纺纱而有意降低其熔点的原纱,从而通过在大约120℃至大约190℃的温度范围内的热处理使得表面能够轻微熔融。

35.
  如权利要求1至9、18和22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经线和/或纬线为低熔点纱线和阻燃纱线混合在一起的原纱或者由低熔点部分和阻燃部分构成的复合纤维。

36.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在低熔点部分(或纱线)和阻燃部分(或纱线)之间的比例为15∶85至50∶50(w/w)。

37.
  如权利要求1至9、18和22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织物在剪切之前或之后或者在去除暴露在衬里层外面的伸出部分之前或之后进一步受到热处理以实现改善的形状稳定性和增强的硬挺度。

38.
  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热处理在120℃至19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39.
  如权利要求1至9、18和22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表面层和衬里层通过编织形成为网结构。

40.
  如权利要求1至9、18和22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中间层比表面层和衬里层更密。

41.
  如权利要求1至9、18和22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织物,其中经线或纬线在表面层和衬里层中以0.2至2mm的间隔设置。

42.
  一种生产三维多层织物的方法,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以及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单独编织表面经线以形成缝合表面部分;单独编织中间经线以形成中间层;将中间经线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将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缝合表面部分;将中间经线和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缝合衬里部分;使得中间经线暴露在表面层外面并且将暴露出的中间经线与额外纬线编织以形成伸出部分;并且按照预定长度顺序重复上面过程并且将暴露在表面层外面的伸出部分剪掉。

43.
  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表面经线与第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

44.
  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中间层包括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并且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分别由第一中间经线和第二中间经线构成。

45.
  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中间经线暴露于表面层的上表面,并且两根额外纬线相对于该经线向上和向下编织以包围该经线。

46.
  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已经参与形成伸出部分的第二中间经线从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的形成完成的位置运动到衬里层,并且与衬里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区域B)和第三缝合衬里部分。

47.
  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衬里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区域A)和第二缝合衬里部分。

48.
  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中表面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

49.
  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中间经线暴露于表面层的上表面,并且使得两根额外纬线相对于该经线向上和向下编织以包围该经线。

50.
  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中已经参与形成伸出部分的经线从第三缝合衬里部分的形成完成的位置运动到衬里层,并且与衬里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衬里部分。

51.
  一种生产三维多层织物的方法,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以及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其中表面层包括连续未缝合表面部分和连续缝合表面部分,衬里层包括连续未缝合衬里部分和连续缝合衬里部分,并且中间层包括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编织第一中间经线(5/7)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5/7),编织第二中间经线(6/8)以形成第二中间部分(6/8),编织表面经线(1/3)以形成表面层(1/3),编织表面经线(1/3)和第一中间经线(5/7)以形成第一和第三缝合表面部分(1/3/5/7),编织表面经线(1/3)和第二中间经线(6/8)以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1/3/6/8),编织衬里经线(2/4)和第二中间经线(6/8)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2/4/6/8)直到第一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部分(2/4/6/8),编织衬里经线(2/4)和第一中间经线(5/7)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2/4/5/7)直到第二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部分(2/4/5/7),编织衬里经线(2/4)和第二中间经线(6/8)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2/4/6/8)直到第三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部分(2/4/6/8)[在圆括号中的数字表示综数],顺序重复上述过程,并且将暴露在表面层外面的伸出部分去除。

52.
  如权利要求10至17、19至21和42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线和/或纬线与低熔点纱线一起编织。

53.
  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低熔点纱线为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共聚反应、混合、纺纱过程控制或复合纺纱而有意降低其熔点的原纱,从而通过在大约120℃至大约190℃的温度范围内的热处理使得表面能够轻微熔融。

54.
  如权利要求10至17、19至21和42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线和/或纬线为其中低熔点纱线和阻燃纱线混合在一起的原纱或者由低熔点部分和阻燃部分构成的复合纤维。

55.
  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低熔点部分(或纱线)和阻燃部分(或纱线)之间的比例为15∶85至50∶50(w/w)。

56.
  如权利要求10至17、19至21和42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织物在剪切之前或之后或者在去除暴露在衬里层外面的伸出部分之前或之后进一步受到热处理以实现改善的形状稳定性和增强的硬挺度。

57.
  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中热处理在120℃至19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58.
  如权利要求10至17、19至21和42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表面层和衬里层通过编织形成为网结构。

59.
  如权利要求10至17、19至21和42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中间层比表面层和衬里层更密。

60.
  如权利要求10至17、19至21和42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线或纬线在表面层和衬里层中以0.2至2mm的间隔设置。

61.
  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10至17、19至21以及42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生产出的三维织物。

62.
  一种使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9、18以及22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或者通过如权利要求10至17、19至21以及42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生产出的织物的衣服。

63.
  一种使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9、18以及22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或者通过如权利要求10至17、19至21以及42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生产出的织物的物品。

64.
  一种使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9、18以及22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或者通过如权利要求10至17、19至21以及42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生产出的织物的窗帘。

说明书

3D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产生三维形状的织物以及该织物的生产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织物,尤其是适用于用作窗帘材料的织物,它能够通过新颖的编织技术在单架织机上批量编织出并且能够在二维和三维形状之间进行转换,并且还涉及该织物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织物通常由相应的原料制成并且通过机织、针织、编结或编织构成。例如,毡织物通过将纤维相互联锁(interlock)生产出。织物按照其标准生产方法主要分成机织织物、针织织物、毡织物、编结织物(plaited fabric)、无纺织物、叠层织物和模压织物。
在狭义上,机织织物指的是通过使垂直经线与水平纬线以直角交织构成的织物。机织织物是内衣和外衣所广泛采用的织物。针织织物是通过使得纱线组形成线圈并且沿着前、后、左和右方向将这些线圈相互组合而构成的。针织织物是通过针织迅速生产出的并且在穿着时容易松散并有弹性。通过加热、加湿、加压或打击而使纤维辫联锁以构成毡织物,因此无需使用纱线。在编结、编织和花边织物中,各条纱线与纱线组相互编结同时沿着任一个方向滑动以获得所期望的效果。无纺织物是通过涂覆粘接材料、通过在纤维表面上的化学功能来粘接纤维或者通过加热来粘接热塑性纤维网或片而构成的。叠层织物是通过将泡沫层叠在一层或两层机织织物上以实现更好的柔性并且提供柔软的感觉而构成的。模压织物的表面积大于原料在挤出成型之前的表面积。模压物品(例如,衣服)是柔软的或者以绒面或平板(plate)。这些物品非常耐穿,配合人体的机能并且不容易变形。
二维织物的侧边没有得到利用或使用。当前采用缝纫和其它熔接技术来给织物赋予三维形状。
这些技术的工业应用已经被公布。例如,美国专利No.3384519提出了一种窗帘,它包括织物85和86以及设置在这些织物之间的可动叶片,其中这些织物通过熔接或粘接粘附在叶片上(参见图13)。叶片的水平运动使得光能够通过网状织物进入,并且叶片的垂直运动阻挡了光。通过叶片的运动,进入窗帘的光量可以受到控制。另外,织物的柔软质地和网状结构使得该窗帘能够按照可控方式遮光。但是,使用粘结剂或压敏粘结剂来将叶片粘附在织物上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具体地说,窗帘的长时间使用导致由于UV光而引起粘结剂或压敏粘结剂的物理性能变差,从而导致在叶片和织物之间的粘接性能变差。在严重的情况中,叶片与织物分离。
为了试图克服上面的问题,在韩国专利No.699769中提出了卷屏和卷帘。具体地说,使用通过作为连接部件的经线和纬线编织出的单个织物来生产出窗帘。在该窗帘中一体形成有前网式帘片12、后网式帘片13和遮光帘片14。网式帘片用来控制流过的空气量和进入窗帘的光量,并且遮光帘片用来阻挡光进入窗帘。更具体地说,该窗帘如此构成,从而前网式帘片12、后网式帘片13和遮光帘片14通过与前连接结15和后连接结16一起机织的连接纬线17而成一体。通过将遮光帘片14反复连接并且固定在前网式帘片12和后网式帘片13上同时通过编织将连接纬线17一体粘接在经线上而将遮光帘片14编织在前网式帘片12和后网式帘片13之间,让连接纬线17从后连接结16通过形成在前连接结15中的沟槽18并且将一体粘结在前网式帘片12上的连接纬线17的端部与后连接结16的经线反复机织以形成几个连接结。
前网式帘片12和后网式帘片13通过纬线连接以构成多层织物。这需要除去纬线以便形成三维形状。另外,前网式帘片12、后网式帘片13、遮光帘片14、前连接结15和后连接结16在多层织物中没有编织在一起。相反,前连接结15是通过使得前网式帘片12、遮光帘片14和纬线17成一体而形成的,而后连接结16是通过使得后网式帘片13、遮光帘片14和纬线17成一体而形成的。
该专利的最大问题在于,该窗帘违背了编织的基本理论。编织是这样一种技术,在织机中通过该技术将经线和纬线交织在一起以构成织物。具体地说,通过编织构成织物是通过将经线缠绕在整经机上、拉入经线、使得所拉入的经线在织机上向上和向下运动(即开口运动)以形成开口并且让纬线在这些开口之间通过来实现的。鉴于上面的情况,纬线必须向上和向下运动(开口运动)以实现该取得专利权的窗帘。但是实际上,这种编织技术不可能实现。因此,认为该取得专利权的窗帘是不完整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而作出的,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使用任何粘结剂或压敏粘结剂的情况下产生出三维形状的织物以及生产该织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产生三维形状并且其设计或色彩深度能够随着三维形状变化而改变的织物以及用于生产该织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用细丹尼尔(fine denier)纱线来产生三维形状的织物以及用于生产该织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根据三维形状变化而按照可控方式遮挡入射光的能力的织物以及用于生产该织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确保了其柔性并且保持了其形状稳定性以便应用于工业用途诸如窗帘的织物以及用于生产该织物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一种三维多层织物来实现上面的目的,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其中表面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的图案形成的连续(sequential)未缝合表面部分和连续缝合表面部分,未缝合表面部分基本上仅由表面经线构成,而且缝合表面部分由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衬里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衬里部分和连续缝合衬里部分,未缝合衬里部分基本上仅由衬里经线构成,而缝合衬里部分由衬里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并且中间层包括仅由中间经线构成的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按照交替重复图案连接在缝合表面部分和缝合衬里部分上的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中间经线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在未缝合衬里部分的表面上编织并且暴露在外面,之后剪掉。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中间层的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中的每一个与相应的缝合表面部分和位于与缝合表面部分相同的垂直线上的缝合衬里部分的后续缝合衬里部分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表面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表面部分,第一中间经线单独被编织以形成中间层并且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中间经线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其中衬里经线单独被编织以形成为缝合衬里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中间部分的连接经线将第三缝合衬里部分的起始点与第三缝合表面部分的起始点连接在一起并且与表面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第三缝合表面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衬里层的第一缝合衬里部分形成在与第一缝合表面部分相同的垂直位置处,并且由衬里经线和第二中间经线构成,而且第二中间经线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其中衬里经线单独与纬线交织以形成衬里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中间部分的连接经线在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的起始点处与表面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表面层的第二缝合表面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将已经参与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的第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中间部分,并且与衬里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第三缝合衬里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维多层织物,它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其中表面层包括连续未缝合表面部分和连续缝合表面部分,衬里层包括连续未缝合衬里部分和连续缝合衬里部分,并且中间层包括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并且其中在以综数表示表面经线为1/3、衬里经线为2/4、第一中间经线为5/7并且第二中间经线为6/8时,未缝合表面部分和未缝合衬里部分分别基本上由1/3和2/4构成,第一和第三缝合表面部分由1/3/5/7构成,并且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由1/3/6/8构成,衬里层的第一和第三缝合衬里部分由2/4/6/8构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由2/4/5/7构成,并且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分别由5/7和6/8构成,暴露在衬里层外面的中间层的连接经线被剪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生产三维多层织物的方法,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沿着综絖进行开口时将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缝合表面部分;在开口期间将衬里经线和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缝合衬里部分;将表面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未缝合表面部分;将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中间层;将衬里经线和纬线交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以及按照预定长度顺序重复上面的工序并且将暴露在衬里层外面的中间层的连接经线剪掉。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中间层包括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都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并且在形成缝合表面部分的步骤中,表面经线和第一中间经线在沿着综絖进行开口时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表面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形成缝合衬里部分的步骤中,衬里经线和第二中间经线在开口期间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中间层的步骤包括将第一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的子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缝合表面部分的步骤包括将第二中间经线与表面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的子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缝合衬里部分的步骤包括将第一中间经线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的子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三维多层织物的方法,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并且包括连续中间部分的中间层,每个中间部分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表面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表面部分并且单独编织第一中间经线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在与第一缝合表面部分相同的垂直位置处将衬里经线与第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衬里部分,并且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第二中间经线,其中只有衬里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衬里层;在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的起始点处将第二中间部分的连接经线与表面经线编织以形成表面层的第二缝合表面部分,并且单独编织第二中间经线以形成第二中间部分;将第一中间经线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并且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第一中间经线,其中单独编织衬里经线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并且将暴露在衬里层外面的中间层的连接经线剪掉。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在以综数表示表面经线为1/3、衬里经线为2/4、第一中间经线为5/7并且第二中间经线为6/8时,未缝合表面部分和未缝合衬里部分分别基本上由1/3和2/4构成,第一和第三缝合表面部分由1/3/5/7构成,并且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由1/3/6/8构成,衬里层的第一和第三缝合衬里部分由2/4/6/8构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由2/4/5/7构成,并且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分别由5/7和6/8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维多层织物,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其中表面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表面部分和连续缝合表面部分,未缝合表面部分基本上仅由表面经线构成并且缝合表面部分由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衬里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衬里部分和连续缝合衬里部分,未缝合衬里部分基本上仅由衬里经线构成并且缝合衬里部分由衬里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并且中间层包括仅由中间经线构成的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按照交替重复图案与缝合表面部分和缝合衬里部分连接的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中间经线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在未缝合衬里部分和未缝合表面部分的表面上编织,之后剪掉。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中间层的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中的每一个与相应的缝合表面部分和位于与该缝合表面部分相同的垂直线上的缝合衬里部分的后续缝合衬里部分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表面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表面部分,并且第一中间经线单独编织以形成中间层,并且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中间经线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其中衬里经线单独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中间部分的连接经线从在第二缝合衬里部分和第三缝合衬里部分之间的未缝合衬里部分的任一点向上运动到在第二缝合表面和第三缝合表面部分之间的未缝合表面部分,并且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直到第三缝合表面部分的起始点。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衬里层的第一缝合衬里部分形成在与第一缝合表面部分相同的垂直位置处,并且由衬里经线和第二中间经线构成,衬里经线单独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并且第二中间经线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中间经线从在第一缝合衬里部分和第二缝合衬里部分之间的未缝合衬里部分的任一点向上运动到在第一缝合表面部分和第二缝合表面部分之间的未缝合表面部分,并且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直到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的起始点。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将已经参与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的第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中间部分,并且将它与衬里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第三缝合衬里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三维多层织物的方法,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沿着综絖进行开口时将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缝合表面部分;在开口期间将衬里经线和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缝合衬里部分;将表面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未缝合表面部分;将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中间层;将衬里经线和纬线交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将已经参与形成缝合衬里部分的中间经线编织并且使得中间经线从未缝合衬里部分的任一点运动到未缝合表面部分;以及按照预定长度顺序重复上面的工序并且将暴露在衬里层和表面层外面的中间层的连接经线剪掉。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中间层包括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并且在形成缝合表面部分的步骤中,表面经线和第一中间经线在沿着综絖进行开口时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表面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形成缝合衬里部分的步骤中,衬里经线和第二中间经线在开口期间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中间层的步骤包括将第一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的子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缝合表面部分的步骤包括将第二中间经线与表面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的子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缝合衬里部分的步骤包括将第一中间经线和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的子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生产三维多层织物的方法,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并且包括连续中间部分的中间层,每个中间部分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表面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表面部分并且单独编织第一中间经线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在与第一缝合表面部分相同的垂直位置处将衬里经线与第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衬里部分,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第二中间经线,其中只有衬里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并且使得第二中间经线从未缝合衬里部分的任一点向上运动到表面层;使得第二中间部分的连接经线从位于第一缝合表面部分和第二缝合表面部分之间的未缝合衬里部分的任一点向上运动到未缝合表面部分,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连接经线,在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的起始点处将连接经线与表面经线编织以形成表面层的第二缝合表面部分,并且单独编织第二中间经线以形成第二中间部分;将第一中间经线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第一中间经线,并且单独编织衬里经线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直到随后的缝合衬里部分的起始点;并且将暴露在衬里层和表面层外面的中间层的连接经线剪掉。
在以综数表示表面经线为1/3、衬里经线为2/4、第一中间经线为5/7并且第二中间经线为6/8时,未缝合表面部分和未缝合衬里部分分别基本上由1/3和2/4构成,第一和第三缝合表面部分由1/3/5/7构成,并且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由1/3/6/8构成,衬里层的第一和第三缝合衬里部分由2/4/6/8构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由2/4/5/7构成,并且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分别由5/7和6/8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维多层织物,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其中表面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表面部分和连续缝合表面部分,未缝合表面基本上仅由表面经线构成并且缝合表面部分由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衬里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衬里部分和连续缝合衬里部分,未缝合衬里部分基本上由衬里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并且中间层包括仅由中间经线构成的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按照交替重复图案与缝合表面部分和缝合衬里部分连接的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中间经线与额外纬线在表面层上交织以形成暴露到外面的伸出部分,之后去除伸出部分以形成三维形状。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中间层的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中的每一个与相应的缝合表面部分和位于与该缝合表面部分相同的垂直线上的缝合衬里部分的后续缝合衬里部分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表面经线在没有与其它经线编织的情况下单独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表面部分,并且与第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中间经线单独编织以形成第二中间部分并且与表面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已经参与形成缝合表面部分的第二中间经线暴露在表面层的上表面上,并且两根额外纬线相对于该经线向上和向下编织以包围该经线。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已经参与形成伸出部分的经线从第二缝合衬里部分形成完成的位置运动到衬里层,并且与衬里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区域B)和第三缝合衬里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衬里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区域A)和第二缝合衬里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中间经线单独编织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并且表面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三缝合表面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已经参与形成未缝合部分的第一中间经线暴露在表面层的上表面上,并且将两根额外纬线相对于该经线向上和向下编织以包围该经线。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已经参与形成伸出部分的经线从第三缝合衬里部分形成完成的位置运动到衬里层,并且与衬里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衬里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维织物,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以及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其中表面层包括连续未缝合表面部分和连续缝合表面部分,衬里层包括连续未缝合衬里部分和连续缝合衬里部分,并且中间层包括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并且其中在以综数表示表面经线为1/3、衬里经线为2/4、第一中间经线为5/7并且第二中间经线为6/8时,表面层由1/3构成,第一和第三缝合表面部分由1/3/5/7构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由1/3/6/8构成,直到第一缝合衬里部分的未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部分由2/4/6/8构成,直到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的未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部分由2/4/5/7构成,并且直到第三缝合衬里部分的未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部分由2/4/6/8构成,顺序重复上面的工序,并且将暴露在表面层外面的伸出部分去除。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经线和/或纬线与低熔点纱线一起编织。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低熔点纱线是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共聚反应、混合、纺纱过程控制或复合纺纱而有意降低熔点的原纱,从而通过在大约120℃至大约190℃的温度范围内的热处理使得表面能够轻微熔融。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经线和/或纬线为低熔点纱线和阻燃纱线混合在一起的原纱或者由低熔点部分和阻燃部分构成的复合纤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低熔点部分(或纱线)和阻燃部分(或纱线)之间的比例为15∶85至50∶50(w/w)。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织物在剪切之前或之后或者在去除暴露在衬里层外面的伸出部分之前或之后进一步受到热处理以实现改善的形状稳定性和增强的硬挺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热处理在120℃至19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表面层和衬里层通过编织形成为网结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中间层比表面层和衬里层更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经线或纬线在表面层和衬里层中以0.2至2mm的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三维多层织物的方法,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以及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单独编织表面经线以形成缝合表面部分;单独编织中间经线以形成中间层;将中间经线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将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缝合表面部分;将中间经线和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缝合衬里部分;使得中间经线暴露在表面层外面并且将暴露出的中间经线与额外纬线编织以形成伸出部分;并且按照预定长度顺序重复上面过程并且将暴露在表面层外面的伸出部分剪掉。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表面经线与第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中间层包括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并且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分别由第一中间经线和第二中间经线构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中间经线暴露于表面层的上表面上,并且两根额外纬线相对于该经线向上和向下编织以包围该经线。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已经参与形成伸出部分的第二中间经线从第二缝合衬里部分的形成完成的位置运动到衬里层,并且与衬里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区域B)和第三缝合衬里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衬里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区域A)和第二缝合衬里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表面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中间经线暴露于表面层的上表面,并且两根额外纬线相对于该经线向上和向下编织以包围该经线。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已经参与形成伸出部分的经线从第三缝合衬里部分的形成完成的位置运动到衬里层,并且与衬里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衬里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三维多层织物的方法,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以及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其中表面层包括连续未缝合表面部分和连续缝合表面部分,衬里层包括连续未缝合衬里部分和连续缝合衬里部分,并且中间层包括连续中间部分,每个中间部分由第一中间部分和第二中间部分构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编织第一中间经线(5/7)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5/7),编织第二中间经线(6/8)以形成第二中间部分(6/8),编织表面经线(1/3)以形成表面层(1/3),编织表面经线(1/3)和第一中间经线(5/7)以形成第一和第三缝合表面部分(1/3/5/7),编织表面经线(1/3)和第二中间经线(6/8)以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1/3/6/8),编织衬里经线(2/4)和第二中间经线(6/8)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2/4/6/8)直到第一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部分(2/4/6/8),编织衬里经线(2/4)和第一中间经线(5/7)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2/4/5/7)直到第二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部分(2/4/5/7),编织衬里经线(2/4)和第二中间经线(6/8)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2/4/6/8)直到第三缝合衬里部分和缝合部分(2/4/6/8)[在圆括号内的数字表示综数],顺序重复上述过程,并且将暴露在表面层外面的伸出部分去除。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经线和/或纬线与低熔点纱线一起编织。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低熔点纱线是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共聚反应、混合、纺纱过程控制或复合纺纱而有意降低其熔点的原纱,从而通过在大约120℃至大约190℃的温度范围内的热处理使得表面能够轻微熔融。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低熔点部分(或纱线)和阻燃部分(或纱线)之间的比例为15∶85至50∶50(w/w)。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织物在剪切之前或之后或者在去除暴露在衬里层外面的伸出部分之前或之后进一步受到热处理以实现改善的形状稳定性和增强的硬挺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热处理在120℃至19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表面层和衬里层通过编织形成为网结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中间层比表面层和衬里层更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经线或纬线在表面层和衬里层中以0.2至2mm的间隔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通过这些方法生产出的三维织物。
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织物的衣服和使用通过这些方法生产出的织物的衣服。
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该织物的物品和使用通过这些方法生产出的织物的物品。
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该织物的窗帘和使用通过这些方法生产出的织物的窗帘。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实施方案的织物和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这些织物可以通过普通的纺织技术来生产出,并且在二维和三维形状之间进行变换。
第二,可以通过在二维和三维形状之间的变化来有效地改变织物的设计、色彩深度和遮光效果。
第三,可以在不使用任何压敏粘结剂或粘结剂并且无需表面涂层的情况下保持织物的形状稳定性。另外,可以在单次编织操作中生产出织物以形成三维形状。
第四,由于织物可以保持内在柔性并且确保形状稳定性,所以它们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例如服装业。
第五,织物包括通过编织而不是层叠形成的缝合表面部分和缝合衬里部分。因此,该织物对环境无害,且优点在于在表面层和衬里层之间的连接状态可以半永久地保持。
第六,在期望将织物用作遮光材料时,将低熔点纱线编织并且在特定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由于使用了低熔点纱线,该织物具有优异的悬垂性,这是遮光材料的重要特性,且不会丧失其原始质地并且不会受到温度和湿度影响,因此消除了对涂层的需求。
最后,该织物具有高阻燃性并且在燃烧时不会产生出任何有毒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织物沿着经线的行进方向的剖视图;
图2为示意性剖视图,显示出通过编织生产图1的织物;
图3为示意性剖视图,显示出如由综数(harness number)所示通过编织生产图1的织物;
图4为示意性剖视图,显示出在剪切之后通过编织生产图1的织物;
图5和6为流程图,显示出通过编织生产图1的织物;
图7为示意性剖视图,显示出通过编织生产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织物;
图8为示意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织物的三维形状;
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织物沿着经线运行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示意图,显示出其中去除图9的织物的连接经线的状态;
图11为概念性示图,显示出图9的织物表面;
图12为示意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织物在使用期间的状态;并且
图13和14为现有窗帘的透视图。
100:表面层          110:缝合表面部分
120:未缝合表面部分  200:衬里层
210:缝合衬里部分    220:未缝合衬里部分
300:中间层          310:第一中间部分
320:第二中间部分    400:伸出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这些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该指出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在这些附图和说明书中将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中,将省略相关已知功能或结构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使得本发明的基本主体不清楚。
如在这里所使用的一样,术语“大约”、“基本上”等用来允许在数学准确性方面具有一些偏差(leeway)以应付在行业中可接受的公差,并且防止不负责的违规者不适当地利用其中给出准确或绝对数值以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公开内容。
术语“织物”限定为包括机织织物、针织织物、毡织物、编结织物、无纺织物、叠层织物和模压织物。将机织织物进行例举说明以便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因此,要理解的是,机织织物是通过将经线和纬线交织而生产出的。表述“经线单独编织”在这里用来表示经线与纬线交织,但是表述“没有与纬线交织”不适用于此。
图1至3显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织物的剖面结构。将沿着经线的运行方向对该织物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织物具有由表面层100、衬里层200以及连接着表面层100和衬里层200的中间层300构成的三层结构。织物的实际结构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表面层100和衬里层200通过中间层300相互分开(图2和3)。
表面层100包括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的缝合表面部分110和未缝合表面部分120,并且衬里层200包括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的缝合衬里部分210和未缝合衬里部分220。未缝合表面部分120和未缝合衬里部分220分别由表面经线和衬里经线构成。缝合表面部分110可以由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缝合衬里部分210可以由衬里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中间层300包括第一中间部分310和第二中间部分320,它们由不同的经线即‘第一中间经线’和‘第二中间经线构成’。
未缝合表面部分120和未缝合衬里部分220基本上由没有与其它经线交织的单独经线(即表面经线和衬里经线)构成。从图2的区域A开始,将针对使用各自的经线形成各层对编织原理进行说明。表面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第一缝合表面部分111。第一中间经线单独编织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310,然后与衬里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衬里层200的第二缝合衬里部分213。之后,第二中间经线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并且衬里经线单独编织以形成在区域B中的未缝合衬里部分220。在第三缝合表面部分115的起始点处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的第一中间经线(连接经线311)将第三缝合衬里部分215的起始点连接在第三缝合表面部分115的起始点上,并且与表面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第三缝合表面部分115。随后的工序按照与在形成第一缝合表面部分111之后相同的方式进行。
另一方面,衬里层200的第一缝合衬里部分211形成在与第一缝合表面部分111相同的垂直位置处。衬里层200基本上由衬里经线构成。第一缝合衬里部分211由衬里经线和第二中间经线构成。之后,第二中间经线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并且衬里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220(区域A)。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的第二中间经线(连接经线321)在第二缝合衬里部分213的起始点处与表面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表面层100的第二缝合表面部分113。这时,连接经线321用来连接第二缝合表面部分113和第二缝合衬里部分213。在这里,第二缝合表面部分113可以形成在与第二缝合衬里部分213相同的垂直位置处。已经参与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113的第二中间经线与第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中间层(在这里为在区域B中的第二中间部分),并且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三缝合衬里部分215。随后的工序按照与在区域A中相同的方式进行。
在图3中,简化了用于通过编织生产织物的方法。如图3所示,如由综数表示,在表面经线为1/3、衬里经线为2/4、第一中间经线为5/7并且第二中间经线为6/8时,未缝合表面部分120和未缝合衬里部分220分别基本上由1/3和2/4构成,第一和第三缝合表面部分111和115由1/3/5/7构成,并且第二缝合表面部分113由1/3/6/8构成,衬里层的第一和第三缝合衬里部分211和215由2/4/6/8构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213由2/4/5/7构成,并且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310和320分别由5/7和6/8构成。
下面将参照图2和3按照实际编织工序对根据本发明的织物生产进行说明。首先,表面经线和第一中间经线在沿着综絖(harness)进行开口时与纬线交织一次以形成第一缝合表面部分111。之后,在开口期间将衬里经线和第二中间经线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该过程顺序地反复持续进行直到根据缝合部分的预设长度(例如1cm)形成各自的缝合部分。
在缝合部分111和211的形成结束之后,表面经线单独与纬线交织以形成在区域A中的未缝合表面部分120,并且第一中间经线单独与纬线交织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另外,衬里经线单独与纬线交织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220。该过程在形成各自的第二缝合部分之前顺序地反复持续进行预定的长度。
在区域B中的编织与在区域A中的相同,除了使用了不同的经线。第二中间经线与表面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113,并且第一中间经线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衬里部分213。之后,编织表面经线以形成未缝合表面部分,编织第二中间经线以形成第二中间部分320,并且编织衬里经线以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这些部分通过按照与在区域A中相同的方式编织而顺序地反复形成。
在经线和纬线之间的交织基本上进行一次,但是交织数可以根据纱线的细度和质地而在每一层中改变。另外,首先通过编织形成表面层,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在表面层之前形成中间层或衬里层(参见图5和6)。
表面层通过连接经线311和321与衬里层连接,因此使之不可能形成三维形状。因此,需要去除连接经线311和321以形成三维形状。图4显示出其中去除了连接经线311和321的状态。通过去除连接经线,表面层100和衬里层200通过中间层300按照交替的方式相互连接。该交替连接使得织物能够形成三维形状。具体地说,第一缝合表面部分111通过第一中间部分310与第二缝合衬里部分213连接,并且第二缝合表面部分113通过第二中间部分320与第三缝合衬里部分215连接。该结构按照连续的图案重复。
图7为概念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织物的生产过程。编织的基本原理与在前面实施方案的织物中相同,除了连接经线311和321在不同的点处缝合。首先将对在区域A中的编织进行说明。已经参与形成第一缝合衬里部分211的第二中间经线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以形成在子区域(a)中的未缝合衬里部分,如在前面实施方案中所述一样。在图1的实施方案中,第二中间经线移动到表面层100并且在第二缝合衬里部分213的起始点处与表面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113。在当前实施方案中,第二中间经线从仅形成未缝合衬里部分220的区域的任一点开始运动到表面层110,并且在未缝合表面部分120的子区域(b)中在没有与纬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以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113。之后,如在前面实施方案中所述一样,在形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113的区域中将第二中间经线与表面经线一起编织。第一中间经线的编织也按照与在前面实施方案中的相同的方式进行。
没有与纬线交织的一些经线暴露于表面层和衬里层的表面上。在前面的实施方案中,没有与纬线交织的一些经线暴露于衬里层的表面上。
由于表面层通过连接经线311和321与衬里层连接,所以需要去除连接经线311和321以形成三维形状。当前实施方案的织物的优点在于,能够防止由于纤维随机运动而出现引入连接经线。
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例如剪切(shear)来去除连接经线。具体地说,可以通过抽吸来切除没有与纬线交织的从衬里层200暴露出的一些经线。
图8为示意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织物在使用期间的状态。图1显示出其中在织物中没有形成三维形状的状态,而图8显示出其中表面层向上运动以在织物中形成三维形状的状态。
可以在剪切之前或之后对织物进行热处理以实现改善的形状稳定性和增强的硬挺度(stiffness)。热处理优选在剪切之前进行以使得该织物更刚性。当热处理在剪切之后进行时,在粘附有多层的状态中织物受到过大的应力(例如剪切(cutting)),因此该织物会受损。
为了避免织物受损,将经线和/或纬线与低熔点纱线(yarn)一起编织。作为低熔点纱线,可以采用其熔点是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共聚反应、混合、纺纱过程控制或复合纺纱而有意降低的原纱,从而可以通过在大约120℃至大约190℃的温度范围内的热处理使得表面轻微熔融。具体地说,作为原纱,韩国专利No.289414提出了通过使得对苯二酸或其酯形成衍生物、乙二醇和新戊二醇共聚而制备出的共聚酯基粘结剂纤维。另外,通过复合纺纱生产出的低熔点纱线由芯部和外壳部构成。芯部用作支撑体并且外壳部在热处理期间熔融。作为低熔点纱线,韩国专利No.587122提出了一种可热熔融复合纤维,它包含低熔点组分和高熔点组分,其中低熔点组分在纤维方向连续形成至少一部分纤维表面,其玻璃转变温度高于60℃,并且由1至20wt%的聚烯烃和80至99wt%的具有50至70mol%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的聚酯的混合物构成。
作为经线和/或纬线,可以采用其中混合有低熔点纱线和阻燃纱线的混合物、由低熔点部分和阻燃部分构成的复合纱线(例如皮芯型、分裂型、多海岛型等)或者由低熔点纱线和阻燃纱线构成的混合纺纱。在该情况中,织物可以用作工业材料尤其是帘片和窗帘。这时,在低熔点部分和阻燃部分之间或在低熔点纱线和阻燃纱线之间的比例优选为15∶85至50∶50(w/w)。在阻燃部分(或纱线)的量小于50wt%时,织物的阻燃性能降低。同时,在阻燃部分(或纱线)的量超过85%时,阻燃部分(或纱线)在热处理期间的熔融程度降低,并且因此对织物硬挺度的改善可以忽略。
图9至11显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织物。该织物的编织和基本结构与前面实施方案相同,除了中间经线在编织期间沿着不同方向行进。
首先,表面经线在没有与其它经线交织的情况下编织以形成表面层100的未缝合表面部分120,然后与第二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在区域A中的第二缝合表面部分113。通过单独编织第二中间经线来形成第二中间部分320与前面实施方案相同。之后,使得第二中间部分320的连接经线暴露于表面层的表面以形成伸出部分400。如在图9的放大局部视图中所示一样,两根纬线相对于经线321向上和向下编织以包围经线321。与纬线交织的连接经线321与衬里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衬里层200,并且与衬里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在区域B中的第三缝合衬里部分215。还有,衬里经线与第一中间经线一起编织以形成衬里层200,然后与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在区域A中的第二缝合衬里部分213。之后,将第一中间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一中间部分310,将第一中间经线与表面经线编织以形成第三缝合表面部分115并且与额外纬线编织以形成暴露于在区域B中的第三缝合表面部分115的表面上的伸出部分400。在第三缝合衬里部分215之后,第一中间经线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衬里层。也就是说,在当前实施方案中,第一或第二中间经线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形成衬里层的未缝合衬里部分220和缝合衬里部分210,并且第二或第一中间经线与衬里经线编织以在其它区域中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衬里层的未缝合衬里部分220和缝合衬里部分210。
在图10中,简化了用于通过编织生产织物的方法。如图10所示,如由综数表示,在表面经线为1/3、衬里经线为2/4、第一中间经线为5/7并且第二中间经线为6/8时,表面层100基本上由1/3构成,第一和第三缝合表面部分111和115由1/3/5/7构成,第二缝合表面部分113由1/3/6/8构成,直到第一缝合衬里部分211的未缝合衬里层和缝合部分211由2/4/6/8构成,直到第二缝合衬里部分213的未缝合衬里层和缝合部分213由2/4/5/7构成,并且直到第三缝合衬里部分215的未缝合衬里层和缝合部分215由2/4/6/8构成。上面的过程顺序地重复进行。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分别由5/7和6/8构成。
由于表面层通过连接经线311和321与衬里层连接,所以必须去除连接经线。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剪切去除连接经线。可选的是,可以通过去除暴露于表面层上的经线400按照更方便的方式去除连接经线。也就是说,暴露于表面层上的连接经线通过纬线固定。纬线在宽度方向(参见图11)与连接经线一起连续暴露出。在期望使得暴露于表面层上的纬线向上移动并移除时,与纬线一起交织的连接经线也向上运动并且在各自的缝合部分处切掉。因此,连接经线可以与纬线一起完全去除。
在根据本发明的织物中,表面层、衬里层和中间层可以具有不同的质地密度。例如,表面层和衬里层通过编织构成为具有网结构,并且中间层构成为比表面层和衬里层更密。当织物具有其中内部和外部部分没有暴露出的结构时,如图1所示,它不会产生出三维形状。在织物具有其中中间层可以相对于表面层和衬里层在垂直方向运动并且这些层的内部和外部部分由于表面层和衬里层的网结构而暴露出时,如图8所示,它可以形成三维形状。该结构表明该织物可以用作遮光或安全材料。另外,该织物可以给衣服赋予新功能。当在表面层和衬里层中的经线和纬线以0.2至2mm的间隔设置时,可以获得更理想的织物效果。另外,要理解的是,表面层、衬里层和中间层的质地结构和设计可以改变。
虽然在这里已经参照前面实施方案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方案和附图。因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所披露的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各种替代、变型和改变。

3D织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3D织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3D织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D织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D织物及其制备方法.pdf(3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三维多层织物。该织物包括表面层、衬里层和连接着表面层和衬里层的中间层。表面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的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表面部分和连续缝合表面部分。表面层的未缝合表面部分基本上仅由表面经线构成,而表面层的缝合表面部分由表面经线和中间经线构成。衬里层包括按照交替重复图案形成的连续未缝合衬里部分和连续缝合衬里部分。衬里层的未缝合衬里部分基本上仅由衬里经线构成,而衬里层的缝合衬里部分由衬里经线和中间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