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醛氨气的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320576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1706.0

申请日:

2009.04.21

公开号:

CN101584874A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L 9/01申请公布日:2009112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L9/01; C08K5/09; C08K5/098; C08K5/00; C08K3/36; A61L101/12(2006.01)N; A61L101/36(2006.01)N; A61L101/42(2006.01)N; A61L101/32(2006.01)N

主分类号:

A61L9/01

申请人:

际华三五一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易岳雄; 曾 轶; 肖华智; 潘 麟; 李 娟

地址:

414000湖南省岳阳市洞庭北路7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彭乃恩;陈庆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醛氨气的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脲基化合物50-70份,油脂酸8-28份,二氧化硅粉10-30份,硬脂酸锌10-30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首先将脲基化合物、油脂酸、二氧化硅粉和硬脂酸锌充分混合;2)再将反应釜温度控制在135-140℃之间,把混合后的脲基化合物、油脂酸、二氧化硅粉和硬脂酸锌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合成;3)然后在30-40℃条件下将合成后的混合物制成粉;4)最后检验、包装即成。本发明具有除发泡剂醛氨气味强,使用方便,不需调整原发泡海绵胶料配方,直接在原配方中加入1-3%即可,能使海绵体内部形成许多吸附层和界面膜,使海绵内部形成了更多疏通气道,达到了除味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除醛氨气的除味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脲基化合物50-70份,油脂酸8-28份,二氧化硅粉10-30份,硬脂酸锌10-3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醛氨气的除味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最佳用量为:
脲基化合物60份,油脂酸18份,二氧化硅粉20份,硬脂酸锌20份。

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醛氨气的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首先将脲基化合物、油脂酸、二氧化硅粉和硬脂酸锌充分混合;
2)再将反应釜温度控制在135-140℃之间,把混合后的脲基化合物、油脂酸、二氧化硅粉和硬脂酸锌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合成;
3)然后在30-40℃条件下将合成后的混合物制成粉;
4)最后检验、包装即成。

说明书

一种除醛氨气的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化工功能性原材料,特别指一种除醛氨气的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橡胶鞋的工厂,在生产绷帮成型胶鞋时,都必须预先生产发泡海绵中底,这道工序令操作人员很是畏惧,因为满工房难闻的醛氨臭味特别刺激人的眼睛和面部,研究根源这难闻的醛氨气味来源于发泡海绵中底配方中不可缺少的发泡剂和助发泡剂。发泡剂和助发泡剂是用以使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发孔的一类物质,它主要用于制备海绵制品、泡沫塑料和空心制品。而做发泡海绵中底必须要使用发泡剂和发泡助剂,必须要发泡剂和发泡助剂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来发孔,而发泡剂和发泡助剂在发孔时伴随着难闻刺眼的醛氨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创新,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目前发泡剂和发泡助剂在制做发泡海绵中底时的难闻气味的除醛氨气的除味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除味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脲基化合物50-70份,油脂酸8-28份,二氧化硅粉10-30份,硬脂酸锌10-30份。
本发明各原料的最佳用量为:
脲基化合物60份,油脂酸18份,二氧化硅粉20份,硬脂酸锌20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首先将脲基化合物、油脂酸、二氧化硅粉和硬脂酸锌充分混合;
2)再将反应釜温度控制在135-140℃之间,把混合后的脲基化合物、油脂酸、二氧化硅粉和硬脂酸锌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合成;
3)然后在30-40℃条件下将合成后的混合物制成粉;
4)最后检验、包装即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除发泡剂醛氨气味强,使用方便,不需调整原发泡海绵胶料配方,直接在原配方中加入1-3%即可,能使海绵体内部形成许多吸附层和界面膜,阻止醛氨气体的溢出,使海绵内部形成了更多疏通气道,从而改善了海绵气孔结构,达到了除味作用,是橡胶发泡产品专用的功能性助剂。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
本发明根据相似者相容原理,精心筛选对发泡剂和发泡助剂在发泡过程中产生醛氨气有抑制的物质,这类物质具备二个条件:一是对原发泡剂和助发泡剂无负作用,不影响其发泡功能;二是对发泡剂和助发泡剂的醛氨气体有相容和吸附作用。本发明采用正交法优化选料,做发泡排气试验,发现以脲基化合物、油酸脂、硬脂酸锌、二氧化硅粉为主要成份的聚合反应物,能很好的相容、稀释、吸附醛氨气的作用,有效的攻克了长期以来制约鞋厂生产海绵中底时,满工房内充满刺眼和难闻的醛氨气了,使操作人员能在舒适、环保、卫生的环境下作业,这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为粉末状,分解温度为214-220℃,软化点为60-8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首先将50kg脲基化合物、8kg油脂酸、10kg二氧化硅粉和10kg硬脂酸锌充分混合;
2)再将反应釜温度控制在135℃,把混合后的脲基化合物、油脂酸、二氧化硅粉和硬脂酸锌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合成;
3)然后在30℃条件下将合成后的混合物制成粉;
4)最后检验、包装即成。
实施例二:
1)首先将60kg脲基化合物、18kg油脂酸、20kg二氧化硅粉和20kg硬脂酸锌充分混合;
2)再将反应釜温度控制在138℃,把混合后的脲基化合物、油脂酸、二氧化硅粉和硬脂酸锌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合成;
3)然后在35℃条件下将合成后的混合物制成粉;
4)最后检验、包装即成。
实施例三:
1)首先将70kg脲基化合物、28kg油脂酸、30kg二氧化硅粉和30kg硬脂酸锌充分混合;
2)再将反应釜温度控制在140℃,把混合后的脲基化合物、油脂酸、二氧化硅粉和硬脂酸锌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合成;
3)然后在40℃条件下将合成后的混合物制成粉;
4)最后检验、包装即成。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一种除醛氨气的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除醛氨气的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除醛氨气的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除醛氨气的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除醛氨气的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醛氨气的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脲基化合物50-70份,油脂酸8-28份,二氧化硅粉10-30份,硬脂酸锌10-30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首先将脲基化合物、油脂酸、二氧化硅粉和硬脂酸锌充分混合;2)再将反应釜温度控制在135-140之间,把混合后的脲基化合物、油脂酸、二氧化硅粉和硬脂酸锌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合成;3)然后在30-40条件下将合成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