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隔焰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20433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73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42019.9

申请日:

2009.05.27

公开号:

CN101592347A

公开日:

2009.1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C 15/08申请日:20090527|||公开

IPC分类号:

F24C15/08; A21B3/00

主分类号:

F24C15/08

申请人:

肖特股份公司

发明人:

沃尔夫冈·施密德鲍尔; 萨沙·巴克斯; 赫尔加·戈茨; 托马斯·曾克尔; 马丁·塔普兰

地址:

德国美因茨

优先权:

2008.5.29 DE 102008025907.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任 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隔焰器,尤其是烤箱隔焰器,带有至少两个相邻接的壁元件,所述壁元件至少局部限定一个尤其是用作烘烤室的内腔的边界,其中,所述壁元件由玻璃或玻璃陶瓷制成,并且其中所述相邻的壁元件相互之间成一角度。如果设计成使所述壁元件一体地相互连接并且形成一成型件,那么就为这种炉隔焰器在良好的可清洁性的情况下同时获得结构上简单的构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炉隔焰器、尤其是烤箱隔焰器,该炉隔焰器带有至少两个相互邻接的壁元件(11,12,50),所述壁元件至少局部地限定尤其是用作烘烤室的内腔的边界,其中,所述壁元件(11,12,50)由玻璃或玻璃陶瓷制成,并且,相邻的所述壁元件(11,12,50)相互之间成一角度,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元件(11,12,50)一体地相互连接并且形成一成型件(1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件(10)具有三个壁元件(11,12),并且所述壁元件(11,12)这样地设置,使得所述成型件基本上设计为V形或U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两个设计为侧壁的壁元件(11)从设计为底壁或盖壁的壁元件(13)向对置的壁元件弯曲(弯边18)。

4.
  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彼此相对地弯曲的所述壁元件(11,12)的朝向所述炉隔焰器前侧和/或后侧的边缘为形成平的密封面(19.1和/或19.3)而过渡到彼此。

5.
  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壁元件(11,12)在该壁元件的背对另一成型的壁元件(11,12)的一侧形成一平的密封面(19.2)。

6.
  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壁元件(11,12)具有至少一个一体地成型的功能元件(凸起(16,17)、凹槽(15)、通孔(20)),所述功能元件成型在所述壁元件(11,12)的朝向内腔的内表面(13)中,或者从所述内表面(13)突伸到所述内腔中。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元件(凸起)(17)在炉隔焰器的前侧和/或背侧的区域中成型在形成所述炉隔焰器底部和/或炉隔焰器侧壁的壁元件(11,12)中或该壁元件上。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形式为凹槽(15)的功能元件成型在至少一个形成所述炉隔焰器侧壁的壁元件(11,12)上或该壁元件内。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形成所述炉隔焰器侧壁的壁元件(11)上设置凹槽(15),该凹槽为烤盘形成沿炉隔焰器深度方向延伸的导引件。

10.
  如权利要求6至8之一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炉隔焰器底部的壁元件(12)具有成型在所述内表面(13)中的凹腔(20)。

11.
  如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由至少两个成型件(10)限定边界。

12.
  如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件(10)框状地形成炉隔焰器底部、两个炉隔焰器侧壁和炉隔焰器盖。

13.
  如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型件(10)上保持有至少一个板状的壁元件(50),该壁元件限定所述内腔的边界。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件(10)和所述至少一个板状的壁元件(50)框状地形成炉隔焰器底部、两个炉隔焰器侧壁和炉隔焰器盖。

15.
  如权利要求11至14之一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成型件或所述成型件(10)和所述板状的壁元件(50)借助于包箍元件(30)相对彼此张紧。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箍元件(30)至少局部弹性地设计或者具有一弹簧元件(32)。

17.
  如权利要求11至16之一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相邻布置的成型件(10)的连接处的区域中或在成型件(10)与板状的壁元件(50)的连接处的区域中保持有一支撑部件(40)。

1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40)朝向内腔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凹槽(43)。

19.
  如权利要求1至18之一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箍元件(30)具有支撑元件(33)。

20.
  如权利要求17至19之一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47)。

21.
  如权利要求1至20之一所述的炉隔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箍元件(30)支撑一密封元件(34)。

说明书

炉隔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隔焰器、尤其是烤箱隔焰器,该炉隔焰器带有至少两个相互邻接的壁元件,所述壁元件至少局部限定一个尤其用作烘烤室的内腔的边界,其中,壁元件由玻璃或玻璃陶瓷制成,并且,相邻的壁元件相互成一角度。
背景技术
用于立式炉或安装在厨房中的电加热烤箱是公知的。烤箱基本上由涂釉的烤箱隔焰器组成,该烤箱隔焰器在上方和下方由管状加热体加热。烤箱隔焰器在前侧用装有框架的玻璃门封闭。通常上加热体设置在炉隔焰器的内腔中,并且在高级的烤箱还由允许烤箱的烧烤功能的第二加热体支持。下加热体安装在炉底部的外侧。除了这种用于上/下加热和烧烤运行的标准加热之外,常常还在后壁使用空气循环鼓风机,该空气循环鼓风机另外也还可以具有单独的加热环,以便不仅使空气循环,而且本身也产生热空气。
此外公知的是,由玻璃或玻璃陶瓷构成烤箱壁。在烤箱中使用玻璃陶瓷本身已经在CA2183498中有记载。在此,为了更好的可清洁性,建议烤箱由玻璃陶瓷制成。在DE2527957C2记载了由玻璃陶瓷制成的烤箱隔焰器,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从外部安装的辐射加热体加热。滑块被移入支撑框架结构或保持框架结构中,由于在此形成的尤其是在烤箱隔焰器下角区域中的边缘和接缝处难以清洁。此外,结构成本高。在DE3527958C2中建议了一种涂釉的钢板炉隔焰器,其中在侧壁上设有窗口,在该窗口中设有玻璃或玻璃陶瓷片。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存在难以清洁接缝处和连接位置的问题,并且炉隔焰器空间的大部分继续由涂釉的钢板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清洁的、结构成本小的炉隔焰器。
该技术问题由此解决,即,壁元件一体地相互连接,并且形成一成型件。按照本发明,壁元件相互成一角度。因此,在两个壁元件的过渡区域形成朝向内腔的闭合轮廓,该轮廓可易于清洁。由玻璃或玻璃陶瓷制成的壁元件的一体连接提供了一种在静态下足够稳定的机械连接。这可以有利于简单的结构,因此可以省去支撑框架。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构造变形可以设计为,即,成型件具有三个壁元件,并且所述壁元件这样地设置,使得成型件基本上V形或U形地构造。如果炉隔焰器的结构在此设计为,即,使两个设计为侧壁的壁元件从设计为底壁或盖壁的壁元件向对置的壁元件弯曲,然后,炉隔焰器的所有其中通常明显聚集脏物的棱边区域可易于清洁。
一种可考虑的发明替换方案规定,彼此相对弯曲的壁元件的朝向炉隔焰器前侧和/或后侧的限界边缘为形成平的密封面而过渡到彼此。然后,在炉隔焰器前侧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了止挡和炉门的密封。在背侧可以在成型件上密封地贴靠另一壁元件,该壁元件限定内腔后侧的边界。
也可以设计为,即,至少一个壁元件在其背对另一成型的壁元件的一侧形成平的密封面。然后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密封地在壁元件的侧面安装额外的壁元件或其它的成型件。
成型件的功能可以额外地由此改进,即,如果规定至少一个壁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一体成型的功能元件(凸起、凹槽、凹腔),所述功能元件成型在壁元件朝向内腔的内表面中或者在内腔中从内表面突伸出。
在此,炉隔焰器例如可以这样构造,即,功能元件在炉隔焰器的前侧和/或后侧区域内成型在形成炉隔焰器底部和/或形成炉隔焰器侧壁的壁元件内或上。功能元件然后可以用作油脂的屏障或防溢件。
也可以考虑的是,凹槽形式的功能元件成型在至少一个形成炉隔焰器侧壁的壁元件上或其内。然后,功能元件在此可以承担支撑功能。在此,炉隔焰器的一种优选的实施变形的特征在于,在两个形成炉隔焰器侧壁的壁元件上设置凹槽,该凹槽形成沿炉隔焰器深度方向延伸的、用于烤盘的导轨。在此也一致地考虑了易于清洁性的思想。
功能元件也可以以油脂收集器的形式作为凹腔成型在炉隔焰器底部内。
按照一种优选的发明构造,也可以设计为,内腔由至少两个成型件限定边界。然后成型件可以组装在一起,以便至少局部地限定内腔的边界。在此,由此获得了稳定的结构,即,成型件框状地形成炉隔焰器底部、两个炉隔焰器侧壁和炉隔焰器盖。
替代地或补充地可以设计为,即,在成型件上保持至少一个板状的壁元件,该壁元件限定内腔的边界,并且成型件和至少一个板状的壁元件框状地形成炉隔焰器底部、两个炉隔焰器侧壁和炉隔焰器盖。
由此以简单的方式在两个前述框架状的构造中实现了对连接的稳定的固定,即,成型件和板状的壁元件借助于包箍件相对彼此张紧。为考虑包箍带和玻璃/玻璃陶瓷不同的热膨胀性能,可以设计为,即,包箍件至少局部弹性地构造或具有弹性元件。
如果按本发明的炉隔焰器这样地构造,即,在两个相邻布置的成型件的接合处的区域或在带有板状壁元件的成型件的接合处的区域中保持有一支撑件,那么可以以小的成本提高功能。然后,支撑件要么在内侧要么在外侧用于连接扩展部件。可考虑的是,在内腔中固定一支架(例如用于烤盘,煎锅等)。支撑部件在外侧例如可以具有用于在炉中悬挂炉隔焰器的支架。
也可考虑的是,包箍件具有保持元件。然后例如可以在包箍件上固定加热元件。保持元件也可以用于在炉中悬挂炉隔焰器。
支撑件也可以具有用于在内腔发光的发光器件。耐温的发光元件尤其也可以使用光导纤维,光导纤维在接合处的区域内将其光线耦合到壁元件的边缘内。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附图示出的实施形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中:
图1是由玻璃或玻璃陶瓷材料制成的面板状的料段的立体视图;
图2是一成型件的立体视图,其由图1所示料段制成,
图3是由玻璃或玻璃陶瓷材料制成的面板状的料段的立体视图;
图4是一成型件的立体视图,其由图3所示料段制成,
图5是由玻璃或玻璃陶瓷材料制成的面板状料段的立体视图;
图6是一成型件的立体视图,其由图5所示料段制成,
图7是由玻璃或玻璃陶瓷材料制成的面板状料段的立体视图;
图8是一成型件的立体视图,其由图7所示料段制成,
图9是由玻璃或玻璃陶瓷材料制成的面板状的料段的立体视图;
图10是一成型件的立体视图,其由图9所示的料段制成,
图11是一成型件的正视图,其由图9所示料段制成,
图12是由玻璃或玻璃陶瓷材料制成的面板状的料段的立体视图;
图13是一成型件的立体视图,其由图12所示料段制成,
图14是一成型件的立体视图,其由图11所示料段制成,
图15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形成型件组成的炉隔焰器部件的立体视图,
图16是从图15截出的详细视图,
图17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形成型件组成的炉隔焰器部件的立体视图,
图18是从图17截出的详细视图,
图19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U形成型件组成的炉隔焰器部件的立体视图,
图20是从图19截出的详细视图,
图21是由一个U形的成型件和一个板状的壁元件组成的炉隔焰器的立体视图;
图22是从图21截出的详细视图,
图23是包箍件的局部的立体视图,以及
图24是炉隔焰器的正视图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由玻璃或玻璃陶瓷制成的面板状的矩形料段10.1,该料段由玻璃/玻璃陶瓷带悬挂。在料段10.1的上侧成型有连续的凸起17,凸起在玻璃带的辊轧过程中由熔体形成。在图1中示出了虚的曲线18.1,其沿料段10.1的宽度方向延伸。在曲线18.1处料段10.1被成形为在图2中所示的成型件10。在此,两个垂直的侧向壁元件11在形成导圆的弯边18的情况下由水平的壁元件12U形地弯曲成曲线18.1。壁元件11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壁元件12。也可考虑的是,壁元件11与壁元件12成大于90度的角V形地布置。
如图2可知,凸起17在炉隔焰器的正面区域形成烤箱(壁元件12)上的溢出阻隔件,该溢出阻隔件例如防止油脂溢出。壁元件11和12的内表面13为有利于良好清洁而在接合区域导圆地过渡到彼此。壁元件11和12前侧和背侧的棱边齐平地过渡到彼此,因此获得了平的密封面19.1和19.3。在正面可以在其上固定一炉门(未示出),并且在背侧密封地固定另一壁元件(未示出)。壁元件11的自由端形成水平的密封面19.2。
在图2和图3中示出了用于炉隔焰器的料段10.1或成型件10,炉隔焰器在其结构上相应于图1和图2所示的料段10.1和成型件10。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第二凸起17的构造。第二凸起设置在背侧的炉隔焰器区域。因此,在两个底侧的凸起17之间以及有关壁元件11之间形成了空间上限定了边界的收集器。
在图5和图6中示出了本发明的构造,其基本上相应于图1和图2中所示的结构。如由图5可知,在形成侧向壁元件11的料段区域的内壁13中嵌入有波浪状的型面。在此,形成有导轨状的凹槽15,其沿炉隔焰器深度方向(相当于料段10.1的宽度)延伸。凹槽15在此由波浪状的型面的凸起16限定边界。型面在玻璃带的辊轧过程中由熔体挤压而成。两个壁元件11的凹槽15这样相互对置地布置,使得烤盘或导轨可以移入到该处。
与按图5和图6的实施形式不同的是,波浪形的型面既可以设置在壁元件11的内表面13,也可以设置在其外表面14中,因此总体上获得了侧面的炉隔焰器(壁元件11)波浪形的图形。内侧形成的凹槽15和凸起16的功能与图6所示一致。不过,图7和图8所示的凸起16可以更强力地压制而成。
在图9至图11示出了炉隔焰器的成型件,其中底侧的壁元件12为容纳溢流具有凹腔20。如图9所示,从扁平的玻璃陶瓷片出发,在成型过程或之后的单独的变形过程中在底部区域下沉出一槽。槽状的下沉通常可以在再次受热时仅通过玻璃陶瓷片的重力产生。
图12至图14同样示出了用于容纳溢出体积的底部槽的结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底部槽通过前述玻璃的强制变形产生,例如通过挤压或真空下沉(Vakuumsenken)。在此优点是,可以有比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制造中更大和更尖锐地压制的形状(弯边20.1和20.2)。
在图15中示出了用于炉隔焰器的部件,其由两个U形的成型件10组成,所述成型件除凸起2之外如图2所示地制造和构造。两个成型件10结构相同,因此仅需要一种制造工具。两个成型件10在设有作为密封件19.4的聚四氟乙烯或石墨带的中间层的情况下在密封面19.2的区域内彼此相对地布置。因此获得了环形的框架,其中,两个成型件10的侧壁元件11分别形成炉隔焰器侧壁,而壁元件12分别形成炉隔焰器盖或炉隔焰器底壁。
框架状的部件通过两个设计为张紧带的包箍元件30保持形状。包箍元件30设计为在带端部具有向外的弯折部31的金属带。从弯折部31自由冲压并弯曲出连接板31.1。连接板31.1分别具有通孔31.2。包箍元件30在前侧及后侧环绕框架,并且所述带端相互指向彼此。在包箍元件30和成型件10之间可以置入作为防刮件(Kratzschutz)的聚四氟乙烯或石墨带的中间层。
在玻璃陶瓷炉隔焰器与金属部件的连接中,原则上必须考虑两种材料的不同热膨胀,因为金属在受热时扩张,或即便在金属支架嵌入炉隔焰器内部或与炉隔焰器固定连接,玻璃陶瓷炉隔焰器会在受热时碎裂。出于该原因,包箍元件30的带端部与弹簧元件32连接。弹簧端部预张紧地挂在弯折部31的通孔31.2中。因此考虑了不同的热膨胀性能。弹簧元件32也可以设置在与图16所示不同的位置。也可考虑的是,两个成型件10相互材料接合地连接,例如钎焊或焊接。
图17和图18中所示的装置相应于图14和图15中所示的装置,其中,在成型件10的连接处的区域内设置有形式为型面部段的支撑部件40。支撑部件40具有桥接片40,其在外侧区域内支撑加厚的附加件42。在桥接片40的内侧成型有支撑部段44,该支撑部段支撑两个边腿45。边腿45相互平行地间隔开。从边腿端部45直角地伸出端部部段46,因此获得了沿深度方向延伸的底切的凹槽43。炉隔焰器内腔中的固定装置(架子、烤盘、滚轮、导轨等)可以保持和固定在该凹槽43中。附加件42和支撑部段44可以防止支撑部件40被从连接处抽出。在桥接片41和密封面19.2之间分别插入有密封元件19.4。
按图19和图20的构造变型与按图17和图18的区别在于,支撑部件40的桥接片41设计为中空的型面,并且承接用于对烘烤室进行照明的形式为发光二极管链的发光元件47。当然也可考虑一种没有形成支架43而仅承接发光元件47的支撑部件40。
作为图15至图20所示地半球状的成型件10的补充,也可以考虑的是,U型面的侧向壁元件11构造得更高,并且安装形式为玻璃陶瓷片的基本上直的壁元件50作为炉隔焰器盖。连接和固定类似于在图15至图20中所述的各种可能性进行。
如图23所示,为在整个烤箱中固定炉隔焰器,本发明建议,包箍元件30配设有压制的连接板33。压制的连接板23可以通过卷边,螺纹连接,铆接或焊接与炉框架60灵活地连接。在炉框架和炉隔焰器之间的中间区域可以紧夹有形式为环形的网状软管的密封元件34,这是一种公知的技术,现在已经在高温烤箱中使用)。在这种连接类型中,考虑到了玻璃陶瓷和金属的不同膨胀,并且保证不会由于热膨胀造成炉隔焰器破裂。
密封元件34由夹子35夹持。如图24所示,夹子35设置在包箍元件30和炉框架60之间。

炉隔焰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炉隔焰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炉隔焰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炉隔焰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炉隔焰器.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隔焰器,尤其是烤箱隔焰器,带有至少两个相邻接的壁元件,所述壁元件至少局部限定一个尤其是用作烘烤室的内腔的边界,其中,所述壁元件由玻璃或玻璃陶瓷制成,并且其中所述相邻的壁元件相互之间成一角度。如果设计成使所述壁元件一体地相互连接并且形成一成型件,那么就为这种炉隔焰器在良好的可清洁性的情况下同时获得结构上简单的构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