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及用其栽培灰树花的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319742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01986.8

申请日:

2009.12.18

公开号:

CN101731097A

公开日:

2010.06.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4公开日:201006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4申请日:20091218|||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4; A01H15/00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上海科立特农科(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国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瑞娟; 郭倩; 李玉; 张美彦

地址:

201106 上海市北翟路29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翁若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灰树花的液体菌种,及用该液体菌种栽培灰树花的方法。液体菌种分散性好,流动性强,能加快菌种的生长速度,缩短发菌时间,采用液体菌种制作的菌袋菌丝发育健壮,各部分生长均匀一致,菌龄整齐,出菇整齐,便于工厂化管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其特征在于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母种制作:将灰树花菌丝块接入PDA培养基,25℃黑暗培养至菌丝长满斜面; 一级液体菌种制作:培养液装入三角瓶,灭菌后冷却至25℃以下,接入3-5cm 2 打碎的母种,于24-25℃下静置培养48h,再置于摇床振荡培养,振荡频率为100-150r/min,摇床室温在24-25℃,培养7-10d; 二级液体菌种制作:培养液装入发酵罐中,培养液与发酵罐的通气设备一起灭菌,灭菌后冷却至25℃以下,接入一级液体菌种,培养12-15d,即得到灰树花液体菌种。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树花液体菌种栽培灰树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灰树花栽培菌袋制作:培养基湿料装袋,每袋装湿料700g-900g,高12cm-14cm,灭菌,冷却,每袋接20-25ml的液体菌种,置于温度22-25℃,相对湿度为60%-70%,CO 2 浓度为1000-2000ppm条件下培养,培养25-30d; 出菇栽培管理:菌丝满袋后10d后熟作用,待菌丝完全走透后在侧面开口;置于温度22-24℃,相对湿度95%-99%,暗室,刺激出蕾;6-8d开口位置现球状原基;设置温度18-20℃,相对湿度90%-95%,CO 2 浓度500-800ppm,球状原基化成脑状,待子实体长到菌盖呈扇形,菌孔刚出现时即可采收。

说明书


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及用其栽培灰树花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及用该液体菌种快繁技术栽培灰树花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液体菌种栽培食用菌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是相对而言的,指的是用液体培养基通过深层培养技术得到的食用菌菌种。与传统的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能在短时间里低成本的繁育出大量高纯度、高活力的优质菌种,且可以很方便地将它直接接种在菌袋里。目前液体菌种已经用于栽培金针菇、蟹味菇、平菇等菇种,且在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中已经形成产业化,而把液体菌种快繁技术应用于灰树花工厂化栽培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及用其栽培灰树花的方法。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灰树花的液体菌种,其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母种制作:将灰树花菌丝块接入PDA培养基,25℃黑暗培养至菌丝长满斜面;

    一级液体菌种制作:培养液装入三角瓶,灭菌后冷却至25℃以下,接入3-5cm2打碎的母种,于24-25℃下静置培养48h,再置于摇床振荡培养,振荡频率为100-150r/min,摇床室温在24-25℃,培养7-10d;

    二级液体菌种制作:培养液装入发酵罐中,培养液与发酵罐的通气设备一起灭菌,灭菌后冷却至25℃以下,接入一级液体菌种,培养12-15d,即得到灰树花液体菌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上述液体菌种栽培灰树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灰树花栽培菌袋制作:培养基湿料装袋,每袋装湿料700g-900g,高12cm-14cm,灭菌,冷却,每袋接20-25ml的液体菌种,置于温度22-25℃,相对湿度为60%-70%,CO2浓度为1000-2000ppm条件下培养,培养25-30d;

    出菇栽培管理:菌丝满袋后10d后熟作用,待菌丝完全走透后在侧面开口;置于温度22-24℃,相对湿度95%-99%,暗室,刺激出蕾;6-8d开口位置现球状原基;设置温度18-20℃,相对湿度90%-95%,CO2浓度500-800ppm,球状原基化成脑状,待子实体长到菌盖呈扇形,菌孔刚出现时即可采收。

    本发明所提供的灰树花液体菌种及用液体菌种快繁技术栽培灰树花,可以显著缩短灰树花菌种制作周期。液体菌种分散性好,流动性强,可随培养液渗入到固体培养料各个部位,形成许多发菌中心,加快了菌种的生长速度,从而大大缩短了发菌时间。且改善了使用固体菌种菌袋内上下部菌丝菌龄差异地缺点。采用液体菌种制作的菌袋菌丝发育健壮,各部分生长均匀一致,菌龄整齐,便于后期能够同期进行催蕾处理,且出菇整齐,便于工厂化管理。本发明所提供的液体菌种快繁技术适用于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模式,并且为其他栽培品种如蟹味菇、杏鲍菇等菇种提供了参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灰树花液体菌丝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母种制作:将灰树花菌丝块接入PDA培养基,25℃黑暗培养10d后菌丝即可长满斜面;

    一级液体菌种制作:采用摇瓶培养方式。培养液配方:马铃薯5%,葡萄糖2%,玉米粉2-5%,麸皮浸提液1-3%,琼脂0.8-1%,pH自然。培养液配制好后,装入500mL容量的三角瓶中,每瓶装量为100mL,并加入10粒玻璃珠,加棉塞后再包扎牛皮纸封口,灭菌后冷却至25℃以下时,接入3-5cm2用匀浆机打碎的母种,于25℃下静置培养48h,再置于摇床振荡培养,振荡频率为100-150r/min。摇床室温控制在24℃~25℃,培养7-10d至培养液清澈透明,液中悬浮着大量灰树花菌丝球。

    二级液体菌种(即液体菌种)制作:采用灰树花液体发酵罐。培养液配制好后,装入发酵罐中,每瓶装量为3-5L,培养液与发酵罐的通气设备一同灭菌,灭菌后冷却至25℃以下时,接入200-400ml的一级液体菌种,打开进气装置不断补充已过滤的新鲜空气,培养12-15d至培养液清澈透明,液中悬浮着大量灰树花菌丝球,即为灰树花液体菌种。

    用上述液体菌种栽培灰树花的具体方法如下:

    灰树花栽培菌袋制作:培养基原料配比为:木屑30%,棉籽壳30%,麸皮20%,玉米粉5%,红糖1%,石膏1%,土13%。含水量62%-65%,用自动装袋机装袋,每袋装湿料700g-900g,高12cm-14cm。灭菌后每袋接20-25ml的液体菌种,后置于温度22-25℃,相对湿度为60%-70%,CO2浓度为1000-2000ppm的条件下培养,25-30d菌丝可长满菌包。

    出菇栽培管理:菌丝满袋后需要10d后熟作用,待菌丝完全走透后在侧面割口。置于温度22-24℃,相对湿度95%-99%,暗室,刺激出蕾;7d后开口位置现球状原基;设置温度18-20℃,相对湿度90%-95%,CO2浓度500-800ppm,,室内日光灯开;球状原基逐渐分化成脑状,待子实体长到菌盖呈扇形,菌孔刚出现时即可采收。

    实施例一:

    母种制作:灰树花菌种块(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F1)接种于PDA培养基,25℃黑暗培养10d;

    一级液体菌种制作(摇瓶培养方式):培养液配方:马铃薯5%,葡萄糖2%,玉米粉3%,麸皮浸提液1%,琼脂0.8%,pH自然;培养液配制好后,装入500mL容量的三角瓶中,每瓶装量为100mL,并加入10粒玻璃珠,加棉塞后再包扎牛皮纸封口,灭菌后冷却至25℃以下时,接入用匀浆机打碎的母种,于25℃下静置培养48h,再置于摇床振荡培养,振荡频率为100r/min。培养10d可见培养液清澈透明,液中悬浮着大量灰树花菌丝球;

    二级液体菌种(即液体菌种)制作(液体发酵罐培养):培养液配方同上,培养液配制好后,装入发酵罐中,每瓶装量为3L,培养液与发酵罐的通气设备一同灭菌,灭菌后冷却至25℃以下时,接入200ml的一级液体菌种,打开进气装置不断补充已过滤的新鲜空气,培养14d可见培养液清澈透明,液中悬浮着大量灰树花菌丝球;得到液体菌种。

    灰树花栽培菌袋制作:培养基原料配比为:木屑30%,棉籽壳30%,麸皮20%,玉米粉5%,红糖1%,石膏1%,土13%。加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为65%,用自动装袋机装袋,每袋装湿料900g,高14cm。灭菌后每袋接20ml的液体菌种,后置于温度22℃,相对湿度为60%%,CO2浓度为1000ppm培养,28d菌丝即长满菌包;

    出菇栽培管理:菌丝满袋后需要10d后熟作用,待菌丝完全走透后在侧面割口。置于温度22℃,相对湿度95%,暗室,刺激出蕾。7d后开口位置现球状原基。此时设置温度19℃,相对湿度95%,CO2浓度500ppm,室内日光灯开。球状原基逐渐分化成脑状,待子实体长到菌盖呈扇形,菌孔刚出现时即可采收。

    实施例二:

    母种制作同实施例一;所用菌种为GF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F2)

    一级液体菌种制(摇瓶培养方式):培养液配方:马铃薯5%,葡萄糖2%,玉米粉2%,麸皮浸提液3%,琼脂1%,pH自然。装瓶、灭菌、接种同实施例一,接种后置于摇床振荡培养,振荡频率为150r/min。摇床室温控制在24℃,培养9d可见培养液清澈透明,液中悬浮着大量灰树花菌丝球;

    二级液体菌种制作(液体发酵罐培养):培养液配方、装瓶、灭菌同实施例一,灭菌后冷却至25℃以下时,接入150ml的一级液体菌种,打开进气装置不断补充已过滤的新鲜空气,培养13d可见培养液清澈透明,液中悬浮着大量灰树花菌丝球,即为液体菌种;

    灰树花栽培菌袋制作:培养基原料配比同实施例一,自动装袋机装袋,每袋装湿料800g,高14cm。灭菌后每袋接25ml的液体菌种,置于温度23℃,相对湿度为65%,CO2浓度为1000ppm培养,30d菌丝长满菌包;

    出菇栽培管理:菌袋割口方式同实施例一,后置于温度22℃,相对湿度98%,暗室,刺激出蕾。7d后开口位置现球状原基。此时设置温度19℃,相对湿度93%,CO2浓度800ppm,室内日光灯开。球状原基逐渐分化成脑状,待子实体长到菌盖呈扇形,菌孔刚出现时即可采收。

    与利用固体菌种的栽培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与固体菌种比较,液体菌种的菌种制作周期短,菌龄一致且成本低。接种后分散到菌袋的各部分,菌丝球同时萌发使得菌袋的发菌时间短且菌龄一致,便于后期的出菇管理。液体菌种铺满菌袋表面,菌种快速萌发大幅降低了菌袋污染率。与使用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接种的菌袋原基形成比例高且灰树花产量高、质量好。

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及用其栽培灰树花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及用其栽培灰树花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及用其栽培灰树花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及用其栽培灰树花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及用其栽培灰树花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灰树花的液体菌种,及用该液体菌种栽培灰树花的方法。液体菌种分散性好,流动性强,能加快菌种的生长速度,缩短发菌时间,采用液体菌种制作的菌袋菌丝发育健壮,各部分生长均匀一致,菌龄整齐,出菇整齐,便于工厂化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