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调节剂,尤其是一种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果树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果树的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为了发展果树新品系,提高果品的商品价值和产量,通常要通过高接换头来实现品种的更新换代。但果树高接换头后造成的伤口仅靠自身愈合非常缓慢,有的采用塑料膜或是泥土封口,不但效果差,而且易受到病虫危害,在夏季新生枝头极易被大风刮断,给果树的生长造成损害;为了促进苹果、梨等果树花芽分化,提高枣树的座果率和产量,通常采用树体环剥技术,它可以有效阻碍树冠产生的光合营养物质向根部的输送,树体上部碳水化物得到积累,使碳/氮比提高,对花芽分化和提高坐果率有促进作用。但这种技术措施存在一些问题,当环剥口宽度太宽或树体营养不良时,往往不能按期愈合,引起树势衰弱,严重时会出现死枝或死树现象。特别是冬枣树,座果要求的条件较高,枣树的环剥口愈来愈宽,有的不能愈合,造成了死树现象。目前也有不少枣区采用在枣树环剥口上涂抹赤霉素药液或用赤霉素药液和泥涂抹伤口促其愈合的方法,但是采用这种方法涂泥2~3天后,在伤口处即发现皮暗斑螟成虫,5天后,即有皮暗斑螟幼虫钻进刚刚愈合的组织内取食为害,轻者造成愈合不良,树干伤痕累累,影响营养物质输送,消弱树势、加重落果,使产量及品质下降;严重时皮暗斑螟会把甲口内的形成层及临近的幼嫩组织全部吃光,出现死枝或整株树死亡的现象,因此枣农很少再应用。另外,每年冬春季进行的果树修剪产生的大量伤口,一到雨季极易进水腐烂,常规方法就是在伤口处涂抹清漆,这样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伤口愈合慢,易感病。
目前对果树伤口或嫁接口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采取药物涂抹伤口。广大枣农为避免皮暗斑螟造成的危害,在开甲和高接换头的果园,每年使用甲胺磷、1605等剧毒农药涂抹甲口7~10次,生产成本大量增加,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这种方式并不能有效的促进果树的伤口愈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的促进果树伤口愈合的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主要由下述重量成分的原料制成:尿素2~10份、聚丙烯酰胺4~15份、质量百分含量35~40%的甲醛溶液3~16份、无公害杀虫剂,按有效成分计0.15~0.45份、异戊烯腺嘌呤0.3~5份、蒸馏水1000~150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其还含有3’,5’‑环鸟苷酸钠1~8份。
优选的无公害杀虫剂为质量百分含量1.8%的阿维菌素乳油或可湿性粉剂。
本发明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下述工艺步骤:将聚丙烯酰胺、1/3~2/3重量的蒸馏水和甲醛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加温至40~60℃后再加入尿素搅拌溶解,然后继续加温至70~90℃保持温度;继续搅拌0.5~2小时,至聚合反应完成,放置至常温,得透明的粘稠液;在粘稠液中加入异戊烯腺嘌呤和无公害杀虫剂;然后分次兑入剩余蒸馏水,搅匀均有即得到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
本发明中各成分的功能作用为:尿素、聚丙烯酰胺、甲醛、水四种物质聚合生成对树体无毒害作用的成膜缓释剂,作用是在树体伤口处形成微粒子胶体缓释膜,封闭伤口,使各类非厌氧菌失活,即能防治伤口病害,又可保持伤口湿度促进愈合;无公害杀虫剂主要是防治危害树体伤口的害虫;异戊烯腺嘌呤对蛋白质合成、酶活性及细胞代谢平衡具有调节作用,主要功能是促进伤口细胞分裂和分化,加速树体伤口愈合;3’,5’‑环鸟苷酸钠是生物体内一类十分重要的化合物,存在于所有的活细胞中,在细胞的代谢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在本发明中作为增效剂使用,它的加入可大大提高各成分的作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果树伤口愈合慢、效果差、且影响果树生长的问题,经过在各种果树上试验试用结果表明,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防病虫能力强、效果突出、配伍合理、成本较低、安全性高、耐雨水冲刷、不伤天敌、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等优点。本发明是集促进伤口愈合、杀虫、防病乃至植物调节于一体,省工、省力、省时、省钱。它适用于枣、苹果、梨等果树防病治虫以及林木的修剪口、环剥口、嫁接口、锯口、碰伤、损伤面的伤口愈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本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采用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尿素6kg、聚丙烯酰胺9.5kg、质量百分含量37%的甲醛溶液9.5kg、质量百分含量1.8%的阿维菌素乳油16.5kg、异戊烯腺嘌呤2.7kg、3’,5’‑环鸟苷酸钠4.5kg、蒸馏水1250kg。其中阿维菌素乳油的有效成分量为0.297kg。
制备方法:将聚丙烯酰胺、占总重1/3重量的蒸馏水和甲醛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加温至50℃后加入尿素搅拌溶解,然后继续加温至80℃保持温度;继续搅拌1.5小时,至聚合反应完成,放置常温,得透明的粘稠液;在粘稠液中加入阿维菌素乳油、异戊烯腺嘌呤和3’,5’‑环鸟苷酸钠;然后分次兑入剩余蒸馏水,调配至所需浓度,即得到本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
实施例2:本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采用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尿素2kg、聚丙烯酰胺15kg、质量百分含量35%的甲醛溶液16kg、质量百分含量1.8%的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8.3kg、异戊烯腺嘌呤5kg、3’,5’‑环鸟苷酸钠6kg、蒸馏水1000kg。其中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的有效成分量为0.15kg。
制备方法:将聚丙烯酰胺、占总重2/3重量的蒸馏水和甲醛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加温至40℃后加入尿素搅拌溶解,然后继续加温至70℃保持温度;继续搅拌2小时,至聚合反应完成,放置常温,得透明的粘稠液;在粘稠液中加入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异戊烯腺嘌呤和3’,5’‑环鸟苷酸钠;然后分次兑入剩余蒸馏水,调配至所需浓度,即得到本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
实施例3:本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采用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尿素10kg、聚丙烯酰胺4kg、质量百分含量40%的甲醛溶液3kg、质量百分含量1.8%的阿维菌素乳油25kg、异戊烯腺嘌呤0.3kg、3’,5’‑环鸟苷酸钠8kg、蒸馏水1100kg。其中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的有效成分量为0.45kg。
制备方法:将聚丙烯酰胺、占总重1/2重量的蒸馏水和甲醛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加温至60℃后加入尿素搅拌溶解,然后继续加温至90℃保持温度;继续搅拌0.5小时,至聚合反应完成,放置常温,得透明的粘稠液;在粘稠液中加入阿维菌素乳油、异戊烯腺嘌呤和3’,5’‑环鸟苷酸钠;然后分次兑入剩余蒸馏水,调配至所需浓度,即得到本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
实施例4:本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采用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尿素8kg、聚丙烯酰胺7kg、质量百分含量37%的甲醛溶液5kg、质量百分含量50%的杀螟硫磷乳油(别名:杀螟松;速灭松;杀螟磷;O,O‑二甲基‑O‑(3‑甲基‑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0.6kg、异戊烯腺嘌呤1.0kg、蒸馏水1400kg。其中杀螟硫磷乳油的有效成分量为0.3kg。
制备方法:将聚丙烯酰胺、占总重1/2重量的蒸馏水和甲醛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加温至60℃后加入尿素搅拌溶解,然后继续加温至90℃保持温度;继续搅拌0.5小时,至聚合反应完成,放置常温,得透明的粘稠液;在粘稠液中加入杀螟硫磷乳油和异戊烯腺嘌呤;然后分次兑入剩余蒸馏水,调配至所需浓度,即得到本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
实施例5:本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采用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尿素4kg、聚丙烯酰胺12kg、质量百分含量37%的甲醛溶液12kg、质量百分含量2.5%的溴氰菊酯(又称:敌杀死)8kg、异戊烯腺嘌呤4.0kg、3’,5’‑环鸟苷酸钠2.5kg、蒸馏水1100kg。其中溴氰菊酯的有效成分量为0.2kg。
制备方法:将聚丙烯酰胺、占总重1/2重量的蒸馏水和甲醛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加温至60℃后加入尿素搅拌溶解,然后继续加温至90℃保持温度;继续搅拌0.5小时,至聚合反应完成,放置常温,得透明的粘稠液;在粘稠液中加入溴氰菊酯、异戊烯腺嘌呤和3’,5’‑环鸟苷酸钠;然后分次兑入剩余蒸馏水,调配至所需浓度,即得到本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
试验例1:本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在河北省献县的2000亩枣园内,选取与对照树树龄、干茎、冠幅一致,管理相同,树势相当200株结果树同时进行开甲,开甲后甲口用本剂只涂抹一次,对照每5天涂50倍液乙酰甲胺磷一次,共涂抹6次,30天后调查愈合和为害情况。
试验结果:用本剂的树有2株没完全愈合,愈合率99%;对照有50株没完全愈合,愈合率75%。用本剂的树甲口有1株受甲口虫为害,为害率0.5%;对照有69株为害,为害率34.5%。
试验例2:本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在河北省献县苹果基地试验,用于800棵苹果树嫁接,以红富士苹果一年生枝条为接穗进行嫁接改造,当接穗嫁接到砧木后伤口涂本剂,包扎缚紧,待成活;以常规嫁接方法为对照。
30天后调查结果表明,常规直接嫁接的嫁接成活率77%,使用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的嫁接成活率为97%。
试验例3:本发明的果树伤口愈合保护剂产品在河北省林科院300亩枣树试验园,改接枣树试验,当接穗嫁接到砧木后伤口涂本剂,包扎缚紧,待成活;当接穗芽长到10cm以上时,去除砧木上紧固接穗的绑缚材料,涂抹伤口愈合保护剂,30天后再涂抹一次,全年只涂2次,防止皮暗斑螟幼虫为害。以什么都不涂为对照。60天后随机选取100株枣树调查为害率和成活率。
试验结果:使用本剂嫁接成活率为99.3%,对照为79.3%,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嫁接口有0株受皮暗斑螟幼虫为害,为害率0%;对照有213株为害,为害率71%;十一月份落叶后调查:使用本剂的树新生枝条平均长度1.93米,对照平均为1.6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