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株穗远缘嫁接造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景树木株穗嫁接造型方法,尤其是一种以树木幼苗或种子为接穗(株穗)材料,首先,将其栽植或播种于异种树木(砧木)洞穴中;继而,随着幼苗生长、根系不断伸展,使二者从融合到自然愈合,成为统一整体的远缘嫁接造型方法。
背景技术
树木嫁接,通常是以树木营养器官的一部分(遗传品质好的)如枝条、芽叶等,经剪下离体(母株)后作为接穗,通过切削,使之与另一个亲缘关系较近植株(砧木)的切口相接,愈合成活为新的植株。
植物嫁接成活的原理,是植物形成层愈合原理和植物亲和力原理。不具备这两条,就难以成活。树木是有形成层的,嫁接和切削时,就要使接穗和砧木形成层相结合。同时,树木嫁接,接穗和砧木还要有亲和力。因此,通常同种树木之间嫁接成活率较高,异种间或亲缘关系较远的树木之间,则不易成活。但是,许多植物却没有形成层,嫁接时只能依靠亲和力,如水稻、小麦、高梁、玉米等禾本科植物,没有形成层,无法使用一般的嫁接方法,须用种胚嫁接法进行嫁接。
树木嫁接接穗,主要来源于枝条,故叫枝穗。一般的枝穗,其长度为4cm~8cm,最长不超过10cm。在一个接穗上,至少要有2~3个饱满的芽子。其次是叶芽,叫芽穗。其中以枝穗的嫁接方法为最多,如切接、切复接、劈接、皮下接、对接、靠接等。但无论哪种方法,其接穗嫁接的部位一般均在接穗下部;接穗和砧木的切口,都是从上向下方向切削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针对部分风景林树种树冠形状单一,观赏价值较差,远缘嫁接或种间嫁接难以成活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异种树木幼苗或种子为接穗材料,栽植或播种于砧木的洞穴之中,随着幼苗成长,根系的扩展,逐步深入到砧木植株组织内,直至与砧木韧皮部、形成层相接,自然愈合成为统一整体的树木株穗远缘嫁接造型方法,以达到异种间远缘嫁接能够成活,一株多树,造型独特的目的,大大提高了风景林树种的风景观赏价值。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树木株穗远缘嫁接造型方法,其特征是:将一种树木幼株或种子作为接穗,栽植或播种在另一种作为砧木的树木主干及枝桠洞穴中,随着幼苗不断生长,使之逐步愈合形成为统一的整体。砧木洞穴中栽入幼苗或播种后,须加强肥培管理,适当透光和控制砧木枝条,使幼苗正常生长或种子发芽成苗。该方法,经过1年时间的生长,该幼苗根系逐步深入到砧木砧组织(木质部)中;经2~3年,作为接穗材料(株穗)的幼苗根系渐渐与砧木韧皮部、形成层相结合,自然愈合成为统一体。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以便在实施时单独的或者任意结合起来应用到上述技术方案:
栽植或播种时在砧木上的洞穴内填入泥土。
所述的洞穴深约6cm~10cm,宽和长各4cm~6cm,底部和四壁各钻直径3~5mm、深3~5cm的小孔3~5个,分布均匀。
幼苗栽植或种子播种的季节为春季。
砧木植株为II、III龄级的成年树木。
本发明是一种独特的嫁接造型方法,和常规的嫁接方法有原则性区别:
(1)接穗材料不同 本发明方法,是以幼苗植株或种子作为接穗材料的,可说是间接的自然嫁接;常规嫁接方法,是以树木植株的一部分(枝段或叶芽)为接穗材料,要通过切削的切口接合,可说是直接的人工嫁接。
(2)接穗切削与否有别 本发明方法所采用的接穗材料是幼苗或种子,无须切削,也没有接口;常规嫁接方法,接穗有接口,势必经过切削。
(3)成活愈合过程的差异 常规嫁接方法,接穗和砧木切口形成层必须相接,这是嫁接成活的基基础;而本发明嫁接方法,由于接穗不切削、无接口,所以就不存在接穗和砧木切口形成层直接相接的问题。
(4)穗砧亲缘关系不一样 常规嫁接方法,要求接穗和砧木是同一树种或亲缘关系相近的树种;本发明专利方法是不同树种之间的远缘嫁接。
本发明树木株穗远缘嫁接造型方法,有如下优点:
1.嫁接成活率较高,达85%~90%;
2.可使一部分树种间的远缘嫁接取得成功;
3.嫁接造型独特,能明显提高园林风景树种的风景观赏价值。
树木株穗远缘嫁接造型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本专利方法的接穗(枝穗)材料是树木幼株或种子,接穗不离母体,其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完整生命体。嫁接时,不需要切削,也没有接口,毫无损伤之处。其次,该幼苗和种子,在砧木洞穴中栽植或播种,既是生命的延续基础,也为嫁接成功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幼苗成长,根系的扩展,逐步深入砧木的木质部,进而深入到韧皮部和形成层。从而使幼苗根系形成层很容易和砧木形成层相互结合,自然愈合成为统一整体,成为新的植株。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接穗先成活,再愈合,成活是愈合的基础,这也是远缘嫁接的必然要求和优势所在。而常规嫁接方法,必须先使接穗切口上的形成层与砧木切口上的形成层相接,接穗是先愈合再成活,只有愈合才能成活。由于本发明方法的嫁接对象是远缘嫁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惟有首先保证接穗(幼苗或种子)是鲜活的,又能正常生长,才有可能愈合,使嫁接得以成功。如果采用离体接穗进行嫁接,接穗本身并非完整的活体,是难于愈合的,成活的机率自然就很小了。
【附图说明】
图1:树木株穗远缘嫁接的砧木植株。
图2:株穗幼苗(种子)洞穴栽植(播种)示意图。
图中:1-树木侧枝,2-砧木树干洞穴,3-树木主干,4-株(接)穗幼苗植株。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女贞(L.lucidum)株穗远缘嫁接造型
1.概况
以42年生的银杏树(G.biloba)3株为砧木(参见图1),在树干上现有洞穴计5个。以女贞1年生小苗和种子为接穗(株穗)材料。
2.株穗嫁接造型过程
在银杏树干上的5个洞穴中,有4个洞穴大小符合要求,深度达10cm以上,洞口面积大于50平方厘米。尚有1个洞穴较小,经人工扩大后,达到上述规格。
株穗植株栽植和播种前,在洞穴中,填满采自林地地肥沃泥土。于2月份,对其中3穴,栽植高度10cm~20cm的女贞小苗各1株;余下2穴,每个洞穴播入女贞种子4颗。
至5月份,栽植的女贞小苗成活,种子也发芽成为小苗。当年10月份时,根系已深达洞底及四周,和砧木木质部相接。第二年,播种苗每穴保留1株。各株苗木继续生长,根系深入到砧木的木质部中。第三年,根系深入到砧木的韧皮部中,并与形成层相接,相互愈合为统一体。
3.培育管理
主要是肥水管理,防止洞穴中水分干燥。同时对砧木要适当控制枝条和疏枝,以满足株穗对光照的需求,促进幼苗成长。
通常远缘嫁接难以凑效。本实施例使女贞和银杏的远缘嫁接得以成功,成活保存率达100%。3年生株穗苗高度在60cm~100cm,生长正常。造型奇特美观,明显提高了风景树种的风景观赏效果。
实施例二
构树(B.papyrifera)株穗远缘嫁接造型
1.概况
以27年生香樟树(C.camphora)10株为砧木。其中现有洞穴6个,新挖洞穴4个。以高度10cm~15cm构树小苗为株穗材料,每穴1株。
2.嫁接造型情况
同实施例一。
3.培育管理
同实施例一。
根据亲和力原理,植物的远缘嫁接难于成功。本实施例使构树与香樟树的远缘嫁接成活得以实现。成活保存构树株穗苗9株,成活率90%。2年生时株穗苗高度45cm~70cm,生长正常,造型独特美观,明显提高了风景树木的风景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