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318501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9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26011.9

申请日:

2008.06.30

公开号:

CN101618179A

公开日:

2010.01.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08063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K9/06; A61K9/08; A61K9/10; A61K9/14; A61K9/16; A61K9/20; A61K9/48; A61K9/70; A61P15/14; A61K35/3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发明人:

武新安; 秦红岩; 魏玉辉; 王 田; 刘文斗; 武国祥; 张玉春; 段好刚; 李波霞; 张进文

地址:

730000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夏晏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涉及中药领域,目前西医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但副作用大,疗效不确切,中药则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本发明采用柴胡9-15克、香附9-15克、元胡9-15克、郁金9-15克、穿山甲10-15克、白术9-15克、当归10-15克、肉苁蓉9-15克制成成药,经药效学、毒理学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其特征为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柴胡9-15克、 香附9-15克、元胡9-15克、郁金9-15克、穿山甲10-15克、白术9-15克、当归10 -15克、肉苁蓉9-15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其特征为配方中还具有皂刺6-9 克、山慈菇9-15克、茯苓9-15克、淫羊藿6-9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其特征为在所述配方的基础上 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丸剂或胶囊剂或颗粒剂或散剂或口服液剂、或注射剂或膜剂 或硬膏剂。

说明书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是涉及治疗乳腺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占乳腺疾病的首位,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10%左右,其中2~4%可发生囊性增生引发癌变;此外本病在部分男性中也有发生;因此提高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至关重要。

    目前乳腺增生病的西医药物治疗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但激素治疗副作用大,疗效不确切、不巩固,易产生内分泌紊乱。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和副作用小等优点,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疗效高、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成本低的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其基本配方为柴胡9-15克、香附9-15克、元胡9-15克、郁金9-15克、穿山甲10-15克、白术9-15克、当归10-15克、肉苁蓉9-15克。

    改进的配方为:柴胡9-15克、香附9-15克、元胡9-15克、郁金9-15克、穿山甲10-15克、皂刺6-9克、山慈菇9-15克、白术9-15克、茯苓9-15克、淫羊藿6-9克、肉苁蓉9-15克、当归10-15克。

    在上述配方的基础上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丸剂或滴丸或片剂或胶囊剂或颗粒剂或散剂或口服液、或注射剂或膜剂或硬膏剂。

    上述配方中柴胡和香附为君药,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功效。元胡、郁金、穿山甲、皂刺、山慈菇为臣药,具有活血、行气、消痈、止痛的功效。白术、茯苓、淫羊藿、肉苁蓉具有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养血,调理冲任的功效。

    上述配方不同剂型的制备方法简要叙述如下:

    丸剂:将配方中的所有药材制成细粉或加入溶媒提取并分离出提取物,加粘合剂或赋形剂制丸。

    滴丸:将配方中的所有药材加入溶媒,提取并分离出提取物,与基质加热混匀后,滴入冷凝液。

    片剂:将配方中的所有药材加入溶媒,提取并分离出提取物,加辅料制成片剂。

    胶囊剂:将配方中的所有药材加入溶媒,提取并分离出提取物,最后分装填充空胶囊或密封于软质胶囊。

    颗粒剂:将配方中的所有药材加入溶媒,提取并分离出提取物,加入蔗糖或其它赋形剂制粒后干燥、整粒。

    散剂:将配方中的所有药材制成细粉后称重、分装。

    口服液:将配方中的所有药材加入溶媒,提取并分离出提取物,加入蔗糖等混匀分装、灭菌。

    注射剂:将配方中的所有药材加入溶媒,提取并分离出提取物,经适当处理后灌封、灭菌。

    膜剂:将配方中的所有药材加入溶媒,提取并分离出提取物,均匀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制得。

    硬膏剂:将配方中的所有药材加入溶媒,提取并分离出提取物,混匀于粘性基质后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制得。

    本发明药制剂的药效学及毒理学实验情况如下:

    第一部分药效学实验

    一.实验材料

    1.1药物:本发明药,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提供。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2mg/支)市购,批号:050105

    黄体酮注射液(20mg/支),市购,批号:060411

    乳核散结片:市购,批号:J00009

    乳癖消片,市购,批号:070912

    1.2动物:wistar大鼠,SPF级,雌性未孕,体重170-220g,购自兰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生产许可证号医动字第14-005)

    1.3仪器与材料:分析天平,病理图像分析仪,低温离心机,游标卡尺,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离心管,10%甲醛和乙醚等。

    二.实验方法:

    2.1乳腺增生病模型的制备:

    造模组大鼠给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0.5mg/kg,每日一次肌肉注射,连续给药25天,再给予黄体酮注射液4mg/kg,,每日一次肌注,连续给药5天(共30天)。正常对照组大鼠每天给予生理盐水0.1ml,每日一次肌肉注射,连续30天。

    2.2分组及给药:

    2.2.1本发明药药效学实验

    造模结束后次日,模型组动物按体重随机分5组,即模型组、阳性药物乳核散结片组和本发明药低、中、高3个剂量组,具体分组及给药如下:

    分组:①阴性对照组:饮用水灌胃

    ②模型对照组:饮用水灌胃

    ③乳核散结片组:乳核散结片1.2g制剂计/kg/日

    ④本发明药低剂量:本发明药丸0.7g生药/kg/日

    ⑤本发明药中剂量:本发明药丸1.7g生药/kg/日

    ⑥本发明药高剂量:本发明药丸4.12g生药/kg/日

    给药方法:本发明药及乳核散结片组动物均按1ml/100g灌胃,每日给药2次,连续给药30天。

    2.2.2本发明药处方药材的不同溶媒提取物的药效学实验:

    造模结束后次日,模型组动物按体重随机分成12组,即模型组、阳性药物乳癖消组、本发明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其相对应剂量的水提物和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具体分组及给药如下:

    分组:①阴性对照组:饮用水灌胃

    ②模型对照组:饮用水灌胃

    ③乳癖消组:乳癖消片1g制剂计/kg

    ④本发明药低剂量:本发明药丸0.7g/kg

    ⑤本发明药中剂量:本发明药丸1.7g/kg

    ⑥本发明药高剂量:本发明药丸4.12g/kg

    ⑦本发明药处方水提物低剂量:水提物0.23g/kg

    ⑧本发明药处方水提物中剂量:水提物0.55g/kg

    ⑨本发明药处方水提物高剂量:水提物1.33g/kg

    ⑩本发明药处方醇提物低剂量:醇提物0.19g/kg

    (11)本发明药处方醇提物中剂量:醇提物0.48g/kg

    (12)本发明药处方醇提物高剂量:醇提物1.14g/kg

    给药方法:分别取对应药物混悬液,按1ml/100g灌胃,每日2次,连续给药30天。

    2.3药效学实验的检测指标:

    乳腺病理组织学检查:取大鼠第2对乳房,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做病理组织学切片,显微镜下观察乳腺增生程度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级。病理组织学专家结合文献报道,制定大鼠乳腺增生病变的诊断和分级标准如下:

    诊断标准:乳腺组织中小叶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小叶内腺泡扩大,管腔内有分泌物;腺上皮细胞肥大,胞浆透亮;各级导管增生延长、扩张,甚至呈囊性,腔内有数量不等的分泌物;导管上皮增生呈乳头状和(或)细胞核浓染、异型和(或)大汗腺样化生。

    分级标准:

    0级:乳腺组织无上述改变。

    I级:乳腺组织出现上述改变,但程度极轻微。

    II级:乳腺组织中小叶数量较多,体积增大,在一个低倍镜视野中其覆盖的面积少于30%;腺泡轻度扩大,管腔内有少许分泌物;导管轻度增生、延长、扩张,腔内有少许分泌物。

    III级:病变程度介于II级和IV级之间,在一个低倍镜视野中,增生小叶覆盖的面积约占50%左右。

    IV级:乳腺组织中小叶数量大量增加,体积明显增大,在一个低倍镜视野中其覆盖面积达70%左右;腺泡明显扩大,管腔内有多量分泌物;各级导管明显增生延长,且多呈大小不等的囊性扩张,腔内有多量分泌物潴留。

    V级:在IV级所列病变的基础上主见囊性扩张导管内的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呈乳头状且细胞核浓染、异型和(或)大汗腺样化生。

    2.4.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用SPSS 12.0进行检验分析,等级资料进行非参数检验。

    三.实验结果

    3.1激素诱导建立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

    造模结束时模型组动物乳头明显增大,突出于被毛并有乳晕出现。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正常对照组动物乳腺无明显增生,病理组织学分级为0级,而模型组动物乳腺增生程度为III~IV级,且两组动物乳腺增生程度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表1,p<0.01),可以确定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制备的成功。

    3.2本发明药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

    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阳性对照组和本发明药低剂量组动物乳腺增生的病理组织学分级介于III级和IV级之间,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本发明药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动物乳腺增生程度明显减轻,病理组织学分级介于II级和III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本发明药低、中、高3个剂量对乳腺增生大鼠病理组织学改变程度的影响(n=5)

    *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表与模型组相比p<0.05

    3.3本发明药处方药材不同溶媒提取物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

    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本发明药丸中、高剂量组及相对应的本发明药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大鼠乳腺增生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本发明药丸低剂量组及本发明药处方50%乙醇提物的低、中剂量组大鼠乳腺增生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果见表2),故初步确定本发明药丸的药效作用部位为水溶性成分。经进一步的药效学实验证实,本发明药处方水提物的中、高剂量组对大鼠乳腺增生具有明显治疗作用(p<0.01,结果见表3),但组间无明显差异;而水提物的低剂量组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不明显。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药丸中、高剂量组及相对应的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市售药物乳癖消。

    表2:本发明药丸及其不同溶媒提取物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理组织学改变程度的影响(n=5)

    表3:本发明药丸及处方药材水提物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理组织学改变程度的影响(n=8)

    *表与模型组相比p<0.01。

    五.结论

    1.雌孕激素联合诱导法可成功制备大鼠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

    2.本发明药丸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有效剂量范围是1.7~4.12(生药计)g/kg。

    3.本发明药处方药材水提物对大鼠乳腺增生具有治疗作用,其有效剂量范围与本发明药丸的剂量范围基本相一致,为1.7~4.12(生药计)g/kg。

    4.本发明药丸及其处方药材水提物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分别明显优于市售药物乳核散结片和乳癖消。

    第二部分本发明药丸及其水提物地急性毒性实验

    一.实验材料

    1.1药物:本发明药丸及其不同溶媒提取物,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提供。

    1.2动物:昆明种小鼠,SPF级,,体重18-22g,购自兰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生产许可证号医动字第14-005)

    二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先常规饲养1周后开始药物的最大给药量实验,给药前动物禁食不禁水12小时,再分别给予本发明药丸混悬液、本发明药处方水提取物和饮用水,按最大给药体积0.3ml/10g灌胃,观察给药后动物的生存情况、一般状态和体重变化。连续观察7天,如观察期内动物无死亡可结束实验;如动物有死亡,记录死亡动物数并做病检以发现药物急性毒性作用的靶器官。

    三分组及给药:

    昆明种小鼠常规饲养1周后根据体重随机分组,具体分组如下:

    ①正常组:饮用水0.3ml/10g灌胃2次,间隔时间为5小时。

    ②本发明药丸组:本发明药丸混悬液0.3ml/10g灌胃2次,间隔时间为5小时。

    本发明药丸的给药总量为30g(生药)/kg。

    ③本发明药丸水提物组:本发明药丸水提物0.3ml/10g灌胃1次,本发明药丸水提物的给药总量为35g(生药)/kg。

    四实验结果:

    4.1本发明药丸对昆明种小鼠的最大耐受量

    本发明药丸分2次灌胃给药后,动物一般状态良好,无不良反应出现。连续观察7天,观察期内动物无死亡。可以认为本发明药丸口服给药毒性较小,对昆明种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大于30g(生药计)/kg。

    4.2本发明药丸处方药材水提物对昆明种小鼠的最大耐受量

    本发明药丸药材水提物1次灌胃给药后,动物一般状态良好,无不良反应出现。连续观察7天,观察期内动物无死亡。可以认为本发明药丸水提物口服给药毒性较小,对昆明种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大于35g(生药计)/kg(见表4)。

    表4本发明药丸及其处方药材水提物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

    五结论:

    1本发明药丸口服给药对昆明种小鼠的最大耐受量大于30g(生药计)/kg。

    2本发明药丸药材水提物对昆明种小鼠的最大耐受量大于35g(生药计)/kg。

    第三部分本发明药的临床试验

    选择乳痛症、乳腺增生病例150例,均为门诊病人。女性144例,其中乳痛症65例,余79例与6例男性患者经红外线乳腺诊断仪显示均为乳腺小叶增生,年龄18-55岁。口服本发明药丸按每次9克,每日早晚各一次,疗程1个月。结果显示65例乳痛症病人中有55例疼痛消失,4例减轻,6例无效。85例乳腺增生病人有52人肿块消失,余33例中有22例肿块明显缩小且软化,无效11例。临床疗效:对乳痛症有效率90.8%,治愈率84.6%;对乳腺增生有效率87.0%,治愈率61.2%。临床疗效综合评价,本发明药丸对乳痛症及乳腺增生有肯定的疗效,服药期间无1例病人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本发明药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

    典型病例:

    1张女士,50岁,双侧乳房胀痛一年余,曾服逍遥丸治疗,疼痛未见缓解;服用本发明药丸每次一丸(9g),1日2次,治疗近1个月后,乳房胀痛完全消失且6个月内未见复发。

    2田女士,27岁,左侧乳房疼痛10日余,经乳腺红外线乳腺检测诊断为“乳腺增生病”,服用本发明药丸每次一丸(9g),1日2次,用药10余天后,乳房疼痛完全消失。

    3张女士,26岁,乳房肿块伴疼痛20余日,疼痛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经乳腺红外线乳腺检测诊断为“乳腺增生病”。服用本发明药丸每次一丸(9g),1日2次,治疗近1个月,乳房疼痛消失且肿块明显缩小,继续服用近1月,乳房肿块完全消失,复查乳腺红外线,结果提示乳腺形态基本正常。

    4王先生,52岁,右侧乳房肿块伴乳房肿大、压痛20余日,经诊断为“男性乳房肿大症”。服用本发明药丸每次一丸(9g),1日2次,治疗10余日后乳房肿胀消退,疼痛消失;继续服用20余日后乳房肿块完全消失。

    5潘女士,32岁,双侧乳房外侧肿块伴疼痛3月余,曾分别服用乳癖消和乳核散结片进行治疗,乳房肿块均未见缩小,后改服本发明药丸,每次一丸(9g),1日2次,治疗近20天后乳房疼痛消失,肿块缩小;至服用本发明药丸40余日后,乳房肿块完全消失,乳腺红外线检测结果提示乳腺形态基本正常。

    上述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药具有疏肝解郁、软坚散结的功效,主治乳腺增生、乳痛症及一般乳腺病。

    本发明药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药提供了多种剂型,对不同病症选用了不同剂型,使用方便;

    2.原料药材品种少,成本较低;

    3.疗效显著,优于同类产品,且副作用小、价格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柴胡9克、香附15克、元胡12克、郁金9克、穿山甲15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肉苁蓉15克。

    实施例2

    柴胡12克、香附9克、元胡15克、郁金12克、穿山甲10克、白术15克、当归12克、肉苁蓉15克。

    实施例3

    柴胡15克、香附12克、元胡9克、郁金15克、穿山甲12克、白术9克、当归15克、肉苁蓉12克。

    实施例4

    柴胡9克、香附15克、元胡12克、郁金9克、穿山甲15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肉苁蓉15克、皂刺6克、山慈菇12克、茯苓15克、淫羊藿6克。

    实施例5

    柴胡12克、香附9克、元胡15克、郁金12克、穿山甲10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肉苁蓉9克、皂刺7克、山慈菇15克、茯苓9克、淫羊藿8克。

    实施例6

    柴胡15克、香附12克、元胡9克、郁金15克、穿山甲12克、白术9克、当归15克、肉苁蓉12克、皂刺9克、山慈菇9克、茯苓12克、淫羊藿9克。

    按上述实施例的配方称取各味药材,将所有药材制成细粉或采用药学上可接受的溶媒进行提取,在药材细粉或提取物中加入常用辅料,采用常规方法制成所需剂型,如丸剂、滴丸、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注射剂、膜剂、硬膏剂等。以上各实施例制备的本发明药,均达到了发明目的。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涉及中药领域,目前西医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但副作用大,疗效不确切,中药则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本发明采用柴胡9-15克、香附9-15克、元胡9-15克、郁金9-15克、穿山甲10-15克、白术9-15克、当归10-15克、肉苁蓉9-15克制成成药,经药效学、毒理学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