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膏.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317628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17162.6

申请日:

1996.11.05

公开号:

CN1181249A

公开日:

1998.05.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1.1|||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黄庆亮文件名称:专利权终止通知书|||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黄庆亮文件名称:缴费通知书|||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申请人:

黄庆亮;

发明人:

黄庆亮

地址:

243021安徽省马鞍山市彭山51栋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马鞍山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高桂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小儿腹泻膏属于中草药配制的医用药膏。它解决了腹泻、痛经等内病外治的问题。其主要配方为姜、葱、吴茱萸、肉桂等12种中草药。配制方法为将药物配齐、炮制合格,共研细粉,过120目筛,将植物油炼至预定值时加樟丹,去火毒,再将药粉兑入搅匀而成。其作用为通阳散寒,健脾理肠、消食化积。主治小儿腹泻、消化不良、腹痛、痛经、肢体溃疡等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小儿腹泻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配方:吴茱萸20g, 企片桂30g,公丁香20g,胡椒20g,小茴香30g,五倍子30g,白芷50g,穿 心莲120g,黄莲100g,麝香3g,老葱200g,老姜200g,黄香20g。 配制方法:上述药物除葱、姜外均以低温干燥,研成细末过 100一一120目筛备用。取植物油
2: 5Kg倒入锅中文火加热至沸,投入 姜、葱熬至呈老黄色去渣,加入松香熔化,将油炼至预定值时待用: 炼油完成后,将油锅离开火源,趁热加入樟丹1050-1500g,继续频频 搅拌药油,使之充分溶合,力求均匀。药油呈黑褐色时将麝香与其他 药末用套筛混合均匀后兑入,充分搅拌,力求均匀一致。冷却后即成 黑色膏药,摊涂于裱背布上即可。

说明书


小儿腹泻膏

    本发明属于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

    就申请人所知,用中草药制剂贴于人体的神阙穴(肚脐)治疗腹泻(尤其是小儿腹泻)、厌食、肠痉挛、胃肠不适、妇女痛经、中老年五更泻等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申请中国专利的有CN1094621A防治婴幼儿腹泻、厌食症一贴膏及其制备方法,CN1092314A治疗腹泻的外用中药制剂,CN2188401Y脐疗袋,CN1088790A婴幼儿腹泻一贴灵,CN1095276A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CN1089853A小儿速效疫泻灵口服液及制备方法,CN1089854A湿敷速效止泻灵等等。它们的中草药配伍各不相同、剂型也不同,但大多数都是内病外治,贴于肚脐处的。根据中医经络学理论,神阙穴(肚脐)是人体磁场中心,为先天经气出入之处,内联十二经络、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药物贴于此穴,药力可迅速入经,达到扶正固本,回阳救逆之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科学选用中草药配方,采用独特的制备方法制成疗效最好地膏剂,用于治疗腹部疾病,尤其是小儿腹泻,快速见效。

    本发明是这样配制的:

    老姜200g,老葱200g,吴茱萸20g,企片桂300g,公丁香20g,白芷50g,胡椒20g,小茴香30g,五倍子30g,穿心莲120g,黄莲100g,麝香3g。

    配制方法:上述药物除葱、姜外均以低温干燥,研成细末100一一120目筛备用。取植物油2.5Kg,倒入锅中文火加热至沸,投入姜、葱熬至呈老黄色去渣,加入松香熔化,将油炼至预定值时待用。炼油完成后,将油锅离开火源,趁热加入樟丹1050-1500g,继续频频搅拌药油,使之充分熔化,力求均匀,药油呈黑褐色基质时,去火毒。将麝香与其他药末用套筛混合均匀后兑入基质,充分搅拌,力求均匀一致。冷却后即成黑色膏药,将膏药摊涂于裱背布上即成《腹疾康》药膏。

    本发明的优点是:药方中采用吴茱萸能温胃散寒,公丁香可温脾理肠下气,企片桂、胡椒可益火消阴、健胃化积而通达下焦;重用穿心莲、黄莲、五倍子能清热消炎、增强涩肠上泻之功效,用白芷、麝香其芳香深透肌肤、开窍止痛,老葱老姜通阳散寒,与麝香、白芷共同发挥引药入经,达到药物的敏感吸收,并能长期保持药物均匀释放。

    用药期间忌食生、冷、腥、荤食物。

    下面举几个病案实例:

    1.徐金海  男71岁1996年7月9日初诊:患者慢性腹泻20余年,反复发作。平时大便1日2-3次,不成形。稍进油腻之物或富含纤维素食物则大便一日5-6次,黄色稀水便,夹有粘液。大便前腹部隐痛,无浓血,不发热。普做肠钡灌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多次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均正常。西医诊断为慢性肠炎,给予黄莲素等治疗,开始有效,后来则无效。今日来本科就诊,给予腹疾康膏药外贴神阙穴。

    1996年7月22日二诊,用腹疾康治疗后,大便次数减少,一日3-4次,溏便、粘液明显减少,腹痛消失,继予腹疾康膏治疗。

    1996年8月5日三诊,经用腹疾康膏药治疗20天后,大便一日1-2次,大便成形,无粘液,无腹痛,临床基本治愈。

    1996年9月24日随访,经用腹疾康治疗后,50多天来,大便一日1-2次。黄色成形便,无粘液、无腹痛。

                                    十七冶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陆康福(签字)

    2.凤祥  男12/12岁

    96.5.23主诉:(家长代述)消瘦、腹泻已半月。现病史:八个月因母亲上班断奶后,大便时好时拉稀,一日多次,厌食,好喝水。近日来便稀,为稀软便,一日四、五次。头发较稀,中西治疗欠佳。

    检查:神情、精神尚可,头发稀疏,皮肤色沉欠佳,脱门闭合,消瘦,心肺(一)腹平坦柔软,无明显压痛。

    B:1.乳酶生0.3×12

    2.次碳酸铋0.3×12

    3.腹疾康膏药二张外贴脐

    访视:96年9月15日访视,患儿四月来,大便正常,食欲好转,较前肥胖,活泼可爱。

    3.张云来  男14/12岁

    96年6月9日  主诉:低烧腹泻三天

    现病史:患儿满六个月后,经常腹泻,有时低烧,尤以今年四月以来为重,三、两天便腹泻、厌食。有量低烧流鼻涕感冒。腹泻为水泻、稀黄。今日早起至下午三时许已腹泻四、五次,不思饮食,伴有低烧,不咳嗽。

    检查:T38℃,神清,体质尚可,皮肤尚光泽,富有弹性,无明显脱水现象。心肺(一)。咽红,扁桃体(一)。腹部柔软,无压痛。腹腹胀(+),四肢活动正常。

    B.1.腹疾膏1张

    家访:96年9月12日,自6月9日贴腹疾膏后,腹泻停止,三个月厌食现象改善,低烧感冒也未发生。

                                 马钢医院副主任医师  普隆才

    4.彭少荣  男69岁

    96.5.13主诉:心区痛、背痛、腹痛已数月。

    现病史:高血压、冠心病、疝,于二月住院一月余。今出院已三月余,心口痛、背痛、腹痛难忍。并有大量服安眠药不想活之举动。数月来,不思饮食,靠止痛、服药度日。多次来诊所输液,止痛、镇静、治疗效果欠佳。用腹疾膏外贴止痛有效。患者后来住马钢医院进一步检查为心肌梗塞(慢性陈旧性)房颤、肝癌晚期。应用各种治疗止痛效果不明显。特嘱家人来诊所要腹疾膏三张,说腹疾膏止痛效果很好。

    访视96.8.21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已于8月初在马钢医院因肝癌大出血逝世。

                   马鞍山市金家庄区江边街道卫生所(盖章)

小儿腹泻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儿腹泻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儿腹泻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腹泻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腹泻膏.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小儿腹泻膏属于中草药配制的医用药膏。它解决了腹泻、痛经等内病外治的问题。其主要配方为姜、葱、吴茱萸、肉桂等12种中草药。配制方法为将药物配齐、炮制合格,共研细粉,过120目筛,将植物油炼至预定值时加樟丹,去火毒,再将药粉兑入搅匀而成。其作用为通阳散寒,健脾理肠、消食化积。主治小儿腹泻、消化不良、腹痛、痛经、肢体溃疡等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