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黄瓜吉杂四号制种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交黄瓜的制种技术。
现有杂交黄瓜的制种技术,所采用的父、母本材料多是地方品种自交材料,在生产上推广几年后,非常容易混杂退化,给生产带来损失。
本发明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杂交黄瓜的制种技术,使所制种子具有纯度高、芽率高、供种及时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S7为母本,以M6为父本,通过安全隔离,同时播种,定植株数比例及定植密度,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配制出吉杂四号杂交种。
亲本特征、特性
1、母本S7
(1)植物学特征:植株高大,长势旺盛,枝叶繁茂,株高250厘米以上,叶色深绿,叶片肥厚,分枝性中等。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为7节。果实呈棒状,果皮浅绿色,耐老化,白刺、较稀、刺瘤低、单瓜重350克左右,瓜长25~30厘米,果粗5厘米左右,单株结果5个左右,果皮薄,果肉厚,果肉白绿色,肉质细脆,味甜,品质佳。抗病性强,抗霜霉、炭疽、枯萎等多种病害。
(2)生物学特性:晚熟,生育期110天左右,定植至始收70天左右。生育期间要求肥水充足,需搭架栽培。适应性强,耐寒、耐热力都较强,春、秋皆可种植。抗病、虫能力也较强,产量高产,稳产。
2、父本M6
(1)植物学特征:植株高大,株高250厘米以上。叶片肥大,色浅绿,几乎不分枝,主蔓结瓜,第一雌花节位为4节,雌、雄花皆发达,花冠大,开放集中,雌花节成性强。茎粗壮,节间长,植株生长速度快。瓜呈棒状,果皮白绿色,黑刺较稀,刺瘤低。瓜长20厘米左右,粗约3厘米,单瓜重200克左右,单株结果6~8个。果皮薄,果肉厚,肉质甜脆,味香甜。
(2)生物学特性:熟性旱,生育期90天左右,定植至始收50天。耐寒力较强,适于春黄瓜栽培。抗病性弱,易招蚜虫危害。
杂种一代的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植株高大,生长势强,株高3米以上,茎粗壮,叶片肥大,叶色鲜绿。分枝性中等,以主蔓结瓜为主,瓜码较密,单株结果6个左右。收期集中,果实整齐一致,无畸形瓜。瓜呈棒状,表面光滑,果皮浅绿色,果肩深绿色,色泽鲜嫩,耐老化,瓜条匀直,商品性好。果肩呈流线型,果顶园型,刺黑色,较稀,刺瘤低。果长25厘米左右,果粗4~5厘米,单瓜重250~350克。果皮薄,果肉厚,肉色白绿,肉质细脆,味甜,有香气。第一雌花节位着生在4~5节。
2、生物学特征:早熟。生育期110天左右,定植至始收65天。抗霜霉、炭疽等多种病害。适应性广泛,春、秋皆可种植,利用地膜覆盖技术,可提早上市,增产增收。植株高大,喜肥水,必须搭架栽培。
3、品质:肉嫩质脆,香甜可口,风味浓,以鲜食为主。
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由育种者亲自提纯原种,可保证生产用种纯度高,不退化。2、由固定基地大面积制种,制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力量雄厚,技术经验丰富,可保证生产用种供种及时,种子产量高,种子质量好,满足生产者需要。3、由于种子纯度高,质量好,吉杂四号新品种信誉高,可保证在生产上长期不衰,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4、实施本发明得到的吉杂四号,抗病、早熟、产量高,品质佳,商品性状优良,可在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市种植,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每年可供生产用种5000公斤以上,获经济效益5000万元/年以上。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1、以S7作母本,M6作父本配组杂交。
2、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设备条件,选择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催芽坐水直播,父、母本种植比例为1∶4;
3、7月上旬~7月下旬为授粉期,采用人工去雄,自然隔离,自然杂交法对父、母本严格拔杂去劣,辅以乙稀利去雄。
4、选择土质肥沃,隔离距离1000米以上,前茬为玉米、大豆等种植大田作物的地块为制种地。
5、父、母本同时播种,行株距为60×20厘米,每亩保苗数为90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