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琴.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314975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83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0552.9

申请日:

2009.07.07

公开号:

CN101944353A

公开日:

2011.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10D 7/12申请公布日:20110112|||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G10D 7/12收件人:徐一渠文件名称:实审请求期限届满前通知书|||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G10D 7/12收件人:徐一渠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G10D7/12; G10D9/00

主分类号:

G10D7/12

申请人:

徐一渠

发明人:

徐一渠

地址:

315315 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团前方村王家路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琴,包括上层吹吸体、下层吹吸体,特点在于该口琴还具有设有凹槽状容置部的框座,上层吹吸体、下层吹吸体相互叠合而放置于凹槽状容置部中,凹槽状容置部包括前槽壁、后槽壁、底槽壁,前槽壁具有与吹吸体的音格口对应的开口。通过前槽壁的过渡或工艺优势,让嘴唇在吹奏面吹奏时候不易受伤,框座形状决定口琴不易导致口腔或手的受伤和外观美观,凹槽状容置部结构决定两个吹吸体之间连接速度快;当有变音滑件的时候,前槽壁工艺优势让变音滑件和吹吸体之间的部位不易漏气,框座整合简化作用让变音滑件的定位孔数目明显减少;当有吹口条的时候,框座过渡和整合作用可设计出可靠快速的吹吸体与吹口条之间间接的卡接机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口琴, 包括上层吹吸体、 下层吹吸体,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口琴还具有设有凹槽状 容置部的框座, 上层吹吸体、 下层吹吸体相互叠合而放置于所述凹槽状容置部中, 凹槽状容 置部包括前槽壁、 后槽壁、 底槽壁, 所述前槽壁具有与吹吸体的音格口对应的开口。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槽壁前设有变音滑件, 所述 框座设有与所述变音滑件的定位口相配合的能使变音滑件移动和复位的定位件。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音滑件前还设有吹口条, 所 述框座具有与吹口条相连接的连接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槽壁或后槽壁开有 缺口。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吸体由气流通道板、 音板和音格板叠合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吸体中的至少一个 吹吸体, 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 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 件。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吸体中的至少一个吹吸体, 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 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定位部件中有移动 定位件, 或者所述的左右两侧的限位部件中有移动限位件。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定位部件中有移动 定位件, 或者所述的左右两侧的限位部件中有移动限位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 右定 位部件, 或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 右限位部件, 或上下两个吹吸体中一个吹吸体有左、 右 定位部件, 另一个吹吸体有左、 右限位部件, 所述各定位部件和 / 或各限位部件, 与前槽壁、 后槽壁、 底槽壁围成盒状。
11: 根据权利要求 3 或 7 或 8 或 9 或 10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口条与 所述的框座的至少一端通过卡接机构连接。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吹口条 上的公卡扣和设置在框座的连接部的连接腔, 连接腔内设置有与吹口条公卡扣配合的母卡 扣件, 母卡扣件包括母卡扣主体和与母卡扣主体连接的母卡扣和按钮, 连接腔设置有容纳 公卡扣插入的卡扣口和按钮穿出的按钮口, 母卡扣件上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8 或 9 或 10 或 11 或 12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琴的后槽壁包括压紧吹吸体的压紧机构的部分, 所述压紧机构与底槽壁直接或间接 相连。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为顶件压紧机构, 所 述顶件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吹吸体的顶件和用于给顶件移动导向的导向支架, 顶件上设置有 弹性复位机构, 所述顶件和导向支架两者相配合具有限制顶件移动的限位机构。

说明书


一种口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乐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口琴。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已公开了几种具有上下两个吹吸体, 并可叠合设置的口琴。这种口琴可 以无变音滑件、 无吹口条, 也可以在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的构造上添加变音滑件和吹口条。
     在分析公知技术缺点前, 先介绍这种通过上下两个吹吸体叠合的口琴的基本情 况, 以明确有些概念的范围 :
     一、 如专利 200710068257.0 号的口琴的结构有 : 如图 13 所示, 口琴由两个吹吸体 1 相叠合而成 . 它的吹吸体 1 中设有至少有两个进出口的吹吸气流通道 11, 吹吸体 1 上至 少有两个吹吸面 16, 吹吸气流通道 11 中设有不多于两种不同音高的音高发生单元 17, 音高 发生单元 17 把吹吸气流通道 11 分隔成两个腔室 11a。腔室整体可以包括为构成 “S” 形、 “Z” 形、 或 “工” 字形。两个结构大致相同的吹吸体需要上下叠合, 叠合方式不仅仅只包括位 置不改变, 而是还可包括有 : 上下吹吸体可以交换位置的这种叠合方式 ( 交换位置属于移 动的方式, 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说是上下吹吸体可以上下移动位置 ; 交换位置也属于翻转的 方式, 因为相当于以两个吹吸体的整体为一个翻转单位在翻转 )、 某吹吸体相对于另一个吹 吸体向左或者向右移动 ( 错位 ) 一格或者若干格的这种叠合方式、 某一个吹吸体翻转 180 度再和另一个吹吸体 ( 这另一个吹吸体可以翻转 180 度也可以不翻转 ) 放置的这种叠合方 式、 上面几种叠合方式的复合结合或者其他叠合方式等。一把口琴中, 某一吹吸体 ( 假设取 名为甲 ) 它放在另一个吹吸体 ( 取名为乙 ) 上面的时候, 就把甲叫作上层吹吸体 ; 但当吹吸 体甲和吹吸体乙交换位置而放在下面的时候, 这吹吸体甲就叫下层吹吸体, 这时候吹吸体 乙反而叫上层吹吸体了 ; 即甲有时候叫上层吹吸体, 有时候叫下层吹吸体。 吹吸体具有吹吸 面, 吹吸面如果加了变音滑件和吹口条, 则一般吹奏常用音域的音乐效果比较好, 这时候吹 口条为吹奏面, 吹奏面就是用嘴唇吹的面 ; 显然吹吸面也可以不加变音滑件和吹口条, 即其 实吹吸面它也可以有直接做吹奏面的功能。专利 200710068257.0 号是前后两面都有吹吸 面的口琴, 后面的吹吸面可以随着吹吸体的翻转 180 度而换到前面来。一把口琴的变音滑 件可以多根, 或者仅仅一根。
     二、 如专利 200710068258.5 号的结构有 : 它包含有一种实施例, 如图 3 所示, 它的 吹吸体由气流通道板 15、 音板 14、 音格板 13 组成。此口琴它不加变音滑件和吹口条, 可以 用来演奏 ; 加了变音滑件和吹口条, 也可以用来演奏。
     上述吹吸体还包括其它变化, 不管吹吸体的音列设置如何多种变化, 音腔的结构 如何多种变化。 凡是具有发音单元和音腔、 可以通过气流运动而发音的、 用于组成口琴或者 直接形成完整口琴的装置都可以叫吹吸体。 吹吸体的发音单元可以靠嘴巴吹、 吸而发音, 也 可以全部是靠嘴巴吹而发音, 也可以全部是靠嘴巴吸而发音。叠合方式还包括所有未曾提 到的不一一例举的叠合方式。
     上面是有上下两个吹吸体并叠合的口琴的基本情况。下面分析它已有技术的缺
     点: 如图 31、 图 32 所示上述公开技术中使上下两个吹吸体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目前方 法是 : 通过 “T” 字形销 84 和 “T” 字形槽 85 的对插来实现, 目前还没有有其他更好的连接方 法出现。 目前的无变音滑件、 无吹口条的通过上下两个吹吸体叠合的的口琴, 或者在无变音 滑件无吹口条的构造上增加有变音滑件, 或者加了变音滑件再加吹口条的通过上下两个吹 吸体叠合的等口琴有如下缺点 :
     缺点一 ( 下面的五小节文字所说 ) : 如图 31、 图 32 所示, 用现有的两个吹吸体连接 结构、 无变音滑件、 无吹口条的一类口琴, 演奏的人吹奏口琴时候, 手扶持口琴, 两吹吸体通 过 “T” 字形销 84 和 “T” 字形槽 85 的对插而贴紧。但是嘴唇经常需要从上层吹吸体的吹吸 面 16a 移动到下层吹吸体的吹吸面 16b, 或者相反移动的时候, 容易损伤嘴唇。
     这是因为原因 ( 一 ), 两吹吸体通过 “T” 字形销 84 和 “T” 字形槽 85 的对插, 仅仅 是对插, 却不是固定的, 当演奏人的手掌手指没有夹紧两吹吸体, 如用单手随意扶持口琴, 没有让两吹吸体贴紧的时候, 两吹吸体的用于吹奏的端面的上下两个吹吸面 16a、 16b 会有 台阶产生, 台阶会损伤嘴唇, 即两个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面会损伤嘴唇, 同时存在两个吹 吸面间漏气。
     另外原因 ( 二 ) 两吹吸体的 “T” 字形销 84 和 “T” 字形槽 85 需要经常对插, 使用 不久, 固定 “T” 字形销的螺丝 (“T” 字形销中有螺丝过孔, 螺丝和螺丝过孔之间一般有间 隙。这些未显示。) 或者螺栓或者细销子一松, “T” 字形销 84 就容易移位, 即 “T” 字形销 84 和同层音格板 13 连起来的总纵向长度, 和原来的长度不一样 ( 如图 32 所示中, “T” 字形 销 84a 因为移位所以和同层音格板 13 的纵向方向上多了一个间隙 87, 原来图 31 中 “T” 字 形销 84a 和同层音格板 13 纵向方向上没有间隙 87)。而另一个装有 “T” 字形槽块 86 的吹 吸体 1b 中, “T” 字形槽块 86 也因为是金属材料, 所以造成日子久后, “T” 字形槽块 86 会移 位 . 只要 “T” 字形销 84 和 “T” 字形槽块 86a 其中一个有移位 ( 图 32 图 33 中 “T” 字形槽 块 86a 没有移位 ), 那么 “T” 字形销 84 和 “T” 字形槽 85a 对插后, 用于吹奏的端面的上层吹 吸体吹吸面 16a 下层吹吸体吹吸面 16b 就有台阶差 EF 段产生, 即上下两个吹吸面 16a、 16b 不在同一平面上。图 32 中为清楚目的, 没有标注 EF 段, EF 段可以见图 33, 图 33 仅比图 32 增加了变音滑件 3.
     原因 ( 三 ) 这个有 “T” 字形销的吹吸体 1a 中, 需要保证金属材料的 “T” 字形销 84 装配在音板 14 上的位置精度, 和保证塑料材料的同层音格板 13 装配在音板 14 上的位置精 度, 所以装配耗时, 否则平常装配完成后就有上下两个吹吸面 16a、 16b 的台阶产生, 次品率 高.
     原因 ( 四 ) 特别是如图 13 的口琴前后两面都有吹吸面的口琴, 因为 “T” 字形销 84 和 “T” 字形槽 85 的对插时候又增加出现基准的前后变化的现象, 所以同方位的上下两个吹 吸面 16a、 16b 更容易有台阶发生。所以当演奏移动嘴唇的时候, 容易伤嘴巴, 同时存在两个 吹吸面间漏气。
     缺点二 : 用现有的两吹吸体连接结构、 无变音滑件、 无吹口条的一类口琴, 因为 “T” 字形销 84 和 “T” 字形槽 85 的对插时候, 需要让两吹吸体平行后, 才可以对准插入。而 琴体横向长度比较长, 则需要用力均匀, 否则用力不均匀不容易达到平行, 所以插入整个过 程需要花时间, 影响演奏者换调速度需要。
     缺点三 : 用现有的两吹吸体连接结构、 无变音滑件、 无吹口条的一类口琴, “T” 字形 销 84 和 “T” 字形槽 85 的对插的口琴外观比较怪异, 而缺乏一般审美上的美感。对于乐器 这种产品来说, 美观是很重要的需要。
     缺点四 : 用现有的两吹吸体连接结构、 无变音滑件、 无吹口条的一类口琴, “T” 字形 销 84 也容易让演奏者在演奏时候, 嘴巴或者手一不小心碰到 “T” 字形销而受伤的可能。缺 点四对儿童用品更显得不容忽视。
     缺点五 : 如图 33 所示, 用现有的两个吹吸体连接结构、 有变音滑件的一类口琴, 即 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的口琴结构之上进一步从属添加有变音滑件 3 和吹口条 ( 未显示 ) 的 口琴, 两个吹吸体经过 T 字形销 84 和对应配合的 “T” 字形槽 85 对插, 又通过吹口条处的橡 皮筋 ( 未显示, 可参照专利 200710068257.0), 使两吹吸体被绑合 . 口琴吹奏时候, 纵向的气 流在流动时候需要控制住气流不会向横向侧向泄露, 否则气流压强不够, 簧片会发不出声 音来, 或者导致声音不饱满而吹奏效果不好。而当两个吹吸体经过 T 字形销 84 和对应配合 的槽 85 对插后, 于是在这个容易产生台阶的上下两个吹吸面前面再放上变音滑件 3, 会有 台阶差 EF 段产生 ; 而且橡皮筋的绑紧力不可靠, 不足以纠正台阶使上下两吹吸面对齐。所 以气流会从台阶差 EF 段的缝隙漏出去, 容易造成漏气。
     缺点六 : 用现有的两吹吸体连接结构、 有变音滑件的一类口琴, 口琴需要换调, 原 来的口琴, 变音滑件定位件 6 是装在某个吹吸体中的 ( 如图 31, 为装在上层吹吸体中, 并且 有两个 ; 下层吹吸体没有变音滑件定位件 6), 变音滑件定位件 6 会随两个吹吸体的改变上 下位置而改变位置, 最主要是因为变音滑件定位件 6 的设置方法不科学的原因, 而导致变 音滑件需要十二个近距离的定位孔, 如此孔密集和孔数目多, 则制造工艺难度高和成本大。
     缺点七 : 用现有的两吹吸体连接结构、 有变音滑件、 有吹口条的一类口琴, 两个吹 吸体连接后成为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还需要和吹口条连接, 已有技术比较可行的是用橡皮 筋来连接。但是这种用橡皮筋的连接方法不好。不但无法快速装卸, 而且不美观, 还有橡皮 筋容易磨损而断。
     用现有的两吹吸体连接结构、 有变音滑件或者再有吹口条的一类口琴的其他缺 点: 同时具有无变音滑件、 无吹口条的一类口琴的缺点二、 缺点三、 缺点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主要为了解决上述通过上下两个吹吸体叠合的口琴的现有技术 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的时候, 嘴唇在吹奏面上吹奏时候不容易受伤, 可以让两个吹吸体的连接装置不容易导致口腔或者手的受伤, 两个吹吸体之间连接速度 快, 外观美观 ; 在有变音滑件的时候, 除上面相关的优点外, 另外, 它的变音滑件和吹吸体之 间的部位不容易漏气, 变音滑件的定位孔数目明显减少, 使定位孔的总制造成本明显降低 ; 在进一步有吹口条的时候, 可以容易设计出既可靠又廉价的吹吸体与吹口条之间的卡接装 置, 而且卡接结构连接速度快的口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口琴, 它包括上层吹吸体、 下层吹吸体, 其特殊之处在于 : 所述口琴还具有设有凹槽状容置部的框座, 上层吹吸体、 下层吹吸体相互 叠合而放置于所述凹槽状容置部中, 凹槽状容置部包括前槽壁、 后槽壁、 底槽壁, 所述前槽 壁具有与吹吸体的音格口对应的开口。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 解释这里还有如下七小节文字所说 :
     本发明此条所谓的 “相互叠合” 即指包括前面背景技术中所说的所有的叠合变化 方式。本发明此条所谓的 “凹槽状” , 是指最广义的凹槽状, 即包括所有的两边高起, 中间凹 下物体的凹下部分的状态, 不局限于常见的截面是 “ㄩ” 字状的结构。本文中的 “壁” 属于 有厚度的实体。本文为统一方向的描述, 以靠近嘴巴的为前, 远离嘴巴的为后, 所以靠近嘴 巴的槽侧的壁可叫前槽壁, 远离嘴巴的槽侧的壁可叫后槽壁。前槽壁、 后槽壁、 底槽壁这三 者可以一起一体化成型而相连成凹槽状, 也可以这三者拼合或者连接而成凹槽状, 或者甚 至是互不连接而凑成凹槽状。 前槽壁、 后槽壁、 底槽壁各自形状可以多种变形 : 如, 各槽壁一 般是单一成型的一个壁板 ; 如, 也可以由前后几层壁板拼装或者连接而成, 也可以上下拼装 或者连接而成, 这些壁板视为一个整体, 即为一个槽壁, 可以叫复合式槽壁 ; 如, 前句子所说 的复合式槽壁中的几层壁板中, 也可以仅仅把其中最接近凹槽空间的一个壁板视为槽壁, 而把剩下的其他壁板视为非槽壁的零件 ; 如, 槽壁不局限于是板状, 可以为厚度大的各表面 凹凸不平的槽壁, 也可以为各种形状的实体 ; 如, 底槽壁中间有开口, 以致底槽壁的剩余部 分只留下左右的边棱部分的杆子状部分。前槽壁和后槽壁包括可以不平行的结构, 当吹吸 体放入两者之间后, 吹吸体的左侧和右侧是指包括所有的除了前槽壁和后槽壁之外的横向 的吹吸体两侧的部位, 即吹吸体的左侧还包括所有偏左的部位, 吹吸体的右侧还包括所有 偏右的部位。另外, 框座可以为一体成型的框座, 也可以是几个部分连接成的框座。 关于凹槽状容置部的前槽壁外表面在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的口琴中的作用的说 明: 本发明和嘴唇接触的主要不是吹吸体中的吹吸面 ( 其中当前槽壁有缺口的时候特殊, 和嘴唇接触的仍然是吹吸体中的吹吸面 ), 而是借助了前槽壁的过渡, 让嘴唇接触的是前槽 壁的外表面, 这前槽壁的外表面的大小可以包含两个吹吸体的吹吸面的和, 前槽壁外表面 的平整容易被达到。 这是因为 : 如果这个前槽壁是单一成型的一个板壁, 是在模具中一次成 型的, 则模具工艺可以保持前槽壁外表面的平整 ; 如果前槽壁是由前后几层壁板拼装或者 连接而成 ( 包括最外一层是垫片 ), 或者上下拼装或者连接而成, 则由于拼装后不需要象两 个吹吸体那样的拆分, 所以这时候前槽壁外表面的平整也容易被达到。 即, 这是前槽壁的工 艺优势。因此, 嘴巴放在前槽壁外表面上吹奏不容易受伤。
     关于后槽壁的作用的说明 : 后槽壁在前槽壁的配合下使两个吹吸面都贴紧或者尽 量贴紧前槽壁内表面。 具体分情况阐述在前槽壁的配合下的后槽壁作用有 : 一、 后槽壁是起 到对吹吸体的纵向的定位作用, 让吹吸体贴紧前槽壁内表面, 同时可以让吹吸体不能左右 移动。这时候, 后槽壁的结构一般为刚性的板状物, 其最前端与吹吸体过盈配合 ; 也可以为 有弹性的板状物, 靠变形反弹力压紧吹吸体 ; 也可以为由多个机械零件组成的压紧机构的 一部分或者全部, 压紧机构由底槽壁延伸设置而成。上面三种情况的前两种情况中的板状 物实质也属于为压紧机构。二、 也可以吹吸体与后槽壁之间虽然没有间隙但又可以让吹吸 体在槽中能左右移动的配合, 同时让吹吸体贴紧前槽壁内表面, 这也是定位作用。三、 或者 是限位作用, 指吹吸体和后槽壁的内表面最前端稍微有间隙, 在此间隙中漏气并不严重, 不 影响吹奏效果。后槽壁应该不影响口琴后面气流通道板或者后面音格中的气流进出流动。 如一种方式是可以在后槽壁中透空设有开口, 吹吸体气流通道板的气流可以在这后槽壁开 口进出。
     关于前槽壁的内表面的作用的说明 : 在后槽壁的配合下, 吹吸体和前槽壁内表面
     贴紧以后, 容易达到之间不漏气的效果 ( 当然稍微漏气也不影响吹奏效果 )。 内表面可以是 在模具中一次成型, 模具工艺可以保持整个内表面的平整。 就算整个内表面中, 接触上层吹 吸体的一部分面, 和接触上层吹吸体的一部分面, 两者之间不平整, 但只要各自贴紧吹吸体 的话, 口琴仍旧不会漏气。这节文字说的是前槽壁内表面处的工艺优势可以造成口琴不漏 气。
     上面所说的都是纵向上的精度问题, 是口琴的主要精度问题, 跟凹槽状容置部有 关, 下面说明次要的横向和竖向精度问题, 也跟凹槽状容置部有关。 一、 口琴的横向精度 : 口 琴横向精度指吹吸体上下两个音格口需要对齐或者略微不对齐。 前槽壁后面的两个吹吸体 叠合后, 最好是上下音格对齐。 但是有工艺问题或者叠合问题造成上下音格略有偏差, 也是 可以允许的, 因为气流是可以转弯的, 所以不影响吹奏的功能。而且前面有前槽壁, 如果前 槽壁的上下两个口只要对的齐, 就等于起了对前槽壁后的略有偏差的上下音格口的矫正作 用。 同吹吸体上下两个音格口的道理一样, 前槽壁也最好是上下两个口对齐, 但是有工艺问 题或者叠合问题造成前槽壁上下口略有偏差, 也是可以允许的, 因为气流是可以转弯的, 所 以不影响吹奏的功能。 二、 口琴的竖向精度 : 本发明的构造使上吹吸体和下吹吸体在高度方 向上的紧密连接问题, 比较容易控制。 第一, 上吹吸体本身有重力可以让上吹吸体紧贴下吹 吸体。 第二, 人在演奏时候可以用手压紧盖子让压力传给上吹吸体, 从而让上吹吸体紧贴下 吹吸体 ; 或者没有盖子而直接压上吹吸体。第三, 吹吸体后面有推力或者摩擦力存在时候, 可以起到不让吹吸体在高度方向分散的效果。 所述凹槽状容置部的前槽壁具有与吹吸体的音格口对应的开口, 上述的对应, 不 局限于一一对应。可以是前槽壁用一定数目的口对应吹吸体中的同样数目的口 ; 也可以前 槽壁中只用一个大口或者大缺口对应吹吸体中的一定数目的口, “与吹吸体的音格口对应 的开口” 的 “开口” 包括是缺口的形式 ; 也可以前槽壁两端的一些口缺失 ( 即实心 ), 使得前 槽壁除去两端的中间部分的一定数目的口对应吹吸体中的同样数目的口, 而吹吸体的两端 有多余的口无对应的前槽壁的口 ; 也可以每个前槽壁的口对应吹吸体两个口, 如前槽壁用 十一个口对应吹吸体中的二十二个口 ; 其他变化, 不一一赘述。
     本发明口琴, 可以包括是框座下方为底槽壁, 吹吸体从框座上方的敞口放入 ; 也可 以包括是框座上方为底槽壁, 吹吸体从框座下方的敞口放入。上吹吸体和下吹吸体的组成 结构或者形状大小一般是一样的, 也可以有差别。
     为了方便选择吹奏某特定调高或者音列的音乐, 和方便变换口琴的调式、 调高及 快速掌握吹奏技巧, 所述的前槽壁前设有变音滑件, 所述框座设有与所述变音滑件的定位 口相配合的能使变音滑件移动和复位的定位件。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 解释这里还有如下 : 具体的说有 : 能使变音滑件移动和复位的定位件可以是扭簧, 扭簧还 需要与扭簧支座, 支承壁等配合。能使变音滑件移动和复位的定位件也可以是一根刚性的 销子, 销子还需要与移动件和弹性复位机构等配合。 实际上, 机构中用于支承扭簧一端丝的 壁板, 和其他定位件结构中的壁板可以同时起到对吹吸体有阻止吹吸体横向移位的限位作 用。 框座前槽壁外表面可以制造成平的或者弧形, 对应的变音滑件也设计成平的或者弧形, 这样滑动的时候仍然可以顺畅。在 “T” 字形销和 “T” 字形槽的卡接的结构上再进一步安装 变音滑件时候, 供应变音滑件滑动的平面有统一的一体成型而成的吹吸面, 由于模具成型 时候, 容易达到前槽壁外表面平整或者便于变音滑件滑动的弧形, 在此平面上安装变音滑
     件, 不存在台阶, 所以紧密, 变音滑件和吹吸体之间的部位不容易漏气, 而且最重要的是长 久以后也不容易漏气。 或者前槽壁是拼装的, 但它不需要象两个吹吸体那样的拆分, 所以在 此平面上安装变音滑件, 变音滑件和吹吸体之间的部位不容易漏气, 这是前槽壁的工艺优 势造成的。 不加变音滑件的口琴多用在低音口琴, 用在低音口琴效果好 ; 当然不加变音滑件 # 3 的口琴也可以用在其他音域的口琴, 如 B 到 #f3( 即 f ) 的口琴, 只是用在其他音域的口琴 吹奏效果不好。加了变音滑件的口琴目前多用在常用音域的口琴, 如 B 到 #f3 的口琴, 效果 好。定位口一般用作定调 ; 定位口可以是定位孔、 定位槽、 定位缺口。变音滑件吹吸口的可 以多种设置。变音滑件上的吹吸孔排列可以是按下排三孔再邻接上排三孔为一重复单元, 再进行重复排列, 或者缩短变音滑件用于不足两个八度的音列 ; 变音滑件上的吹吸孔排列 是按依次邻接的三下一上一下一上为一重复单元, 再进行重复排列, 或者缩短变音滑件用 于不足两个八度的音列 ; 变音滑件上的吹吸孔排列是三下一上一下一上, 再进行循环, 或者 缩短变音滑件用于不足两个八度的音列 ; 等等不一一赘述。一条变音滑件的吹吸口有的吹 有的吸, 或者全部都是吹, 或者全部都是吸。变音滑件可以设在口琴的前面或后面, 变音滑 件的定位口可以设在变音滑件的左边或右边, 使变音滑件移动和复位的定位件可以跟着定 位口设在口琴的左边或者右边, 变音滑件连同定位口的移动可以通过拉滑或推滑来实现。 变音滑件除了可通过定位口确定所需调高的音阶的位置, 还可以通过推动改变变音滑件的 位置实现常用功能, 如产生唱名音 “7” 或其它音。由于定位件是装在框座中固定, 而不是装 在一个吹吸体中, 所以定位件不会随两个吹吸体的改变上下位置而改变位置, 所以只需要 六个定位孔就可以吹十二个大调。 推广的说, 可以用不能滑动的用于音列选取而设的开口 ( 吹吸口 ) 的部件, 这些部 件也可以长条形, 吹吸口排列是按依次邻接的三下一上一下一上为一重复单元, 再进行重 复排列, 或者缩短部件用于不足两个八度的音列 ; 部件的吹吸口排列也可以是三下一上一 下一上, 再进行循环, 或者缩短部件用于不足两个八度的音列 ; 等等不一一赘述。可以调换 部件来改变调式或者音乐风格。 与变音滑件相比较, 因为这种部件不能移动, 所以不能产生 “7” 音等, 或者不能产生完整的音列。
     为了把厚的琴体延伸变薄, 方便口的吹奏, 以及用口吹奏时能对应所需变音滑件 上的吹吸口, 给变音滑件以滑动的槽位, 所述的变音滑件前还设有吹口条, 所述框座具有与 吹口条相连接的连接部。 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 解释这里还有如下 : 因为 口琴框座和吹口条两者的连接方法可以有螺丝连接、 螺栓连接、 磁力连接、 橡皮筋连接、 卡 接连接等。 则连接部就为螺丝连接装置、 螺栓连接装置、 磁力连接装置、 橡皮筋连接装置、 卡 接连接装置等其中之一的一部分, 如为螺丝连接装置和螺栓连接装置的螺孔, 如为卡接装 置的母卡扣。如果口琴框座和吹口条通过第三者而连接, 则框座中与第三者直接连接的部 位, 就为框座和吹口条间接连接的连接部。 吹口条上下面可以逐渐向靠嘴巴的一端倾斜, 这 样可让吹奏面窄, 可以让嘴巴舒服。
     为了减少框座的制造成本或用于演奏复调音乐, 所述的前槽壁或后槽壁开有缺 口。
     为把厚的琴体变薄, 所述的底槽壁有开口, 吹吸体的上下两面有与开口配合的凸 部。
     为了丰富设计变化, 所述的吹吸体由气流通道板、 音板和音格板叠合成。 除了后面
     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 解释这里还有如下 : 气流通道板其实从极限角度来讲是可 以包括音格板的。 音格板一般一面为音格口, 一面为阻气的壁 ; 音格板一般是一格一格分成 音格的。而气流通道板可以相当于是把音格板的几个音格合并成一个大格, 从极限角度来 看, 当气流通道板很细分变成一格一格分开的时候, 这时候可以算是音格板, 则口琴变成了 有两个吹吸面。这种吹吸体的结构其实是公知技术, 只是过去没有明确说是吹吸体。
     为了丰富设计变化, 所述的吹吸体中设有至少有两个进出口的吹吸气流通道, 吹 吸体上至少有两个吹吸面, 吹吸气流通道中设有不多于两种不同音高的音高发生单元, 音 高发生单元把吹吸气流通道分隔成两个腔室。 这种有至少两个吹吸面的吹吸体的结构具有 多种变化。 发音单元可以是音簧和气流通孔组成, 也可以是连接电子发音器的触发开关。 这 种吹吸体的结构是很过去很明确说的公知技术。
     为了让吹吸体在框座中不漏出, 所述的吹吸体中的至少一个吹吸体, 其左右两侧 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 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除了后面实施例 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 解释这里还有如下 : 部件的意思指可以为一个完整的起到定位或 限位功能的零件, 也可以为组件, 也可以指组件中的其中一个零件。 定位部件或者限位部件 可以为固定的, 或者为可移动的。移动定位部件或者移动限位部件包括移动过程中一直和 框座相连, 如定位部件以连接的弹簧的作用力移动和复位于框座中 ; 也可包括移动过程中, 中途有不相连的方式, 本文中主要讲这种移动定位部件或移动限位部件。当吹吸体一侧有 定位部件时候, 相对应的另一侧一定也为定位部件 ; 当吹吸体一侧有限位部件时候, 相对应 的另一侧一定也为限位部件。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
     一、 仅一个吹吸体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 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 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 其四周的部件可以围成盒状。 另一个吹吸体可以用凹凸配合等方法, 定位在此吹吸体上。后槽壁高度可以小于两个吹吸体叠合后的总高度。
     二、 上层吹吸体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 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 限位的限位部件 ; 下层吹吸体也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 或其左右两侧分别 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 框座的容置部同一空间中, 相当于无形中可分成两个空间 : 放下层 吹吸体的下层空间、 和放上层吹吸体的上层空间。对结构, 可以分成有移动部件 ( 指移动定 位部件或者移动限位部件 ), 和没有移动部件来讲。以下为没有移动部件, 只有固定部件的 结构, 举例如 : ( 一 ) 结构 : 上层空间为定位结构, 下层空间也为定位结构, 两个吹吸体的一 侧为对齐并连接的上下两个定位件, 即可叫同一定位件, 两个吹吸体的另一侧也为对齐并 连接的上下两个定位件。( 二 ) 结构 : 上为限位结构, 下为限位结构, 两个吹吸体的一侧为 对齐并连接的的上下两个限位件, 即可叫同一限位件, 两个吹吸体的另一侧也为对齐并连 接的的上下两个限位件。吹吸体与限位件之间的间隙大小可以没有被局限住, 当有间隙并 且后槽壁有压紧力给吹吸体的时候, 则一般, 吹吸体在吹奏中或者其他情况下不会移位到 不合适的位置 ; 当有间隙并且后槽壁没有压紧力和摩擦力给吹吸体的时候, 导致吹吸体在 吹奏中或者其他情况下松动而移位到不合适的位置, 则可以用手指来纠正吹吸体的位置 ; 如果装有盖子, 则可以在盖子上设计出用于手指通过盖子而进入槽中纠正吹吸体位置的开 口。没有盖子的话, 则方便手指直接纠正吹吸体的位置。如果吹吸件和限位件之间有不超 过音格的二分之一的间隙 ( 指吹吸体左端和左限位件贴紧后, 吹吸体右端到右限位件的距 离 ) 存在, 则吹奏功能和上下音格口对齐是一样的, 但是效果差。( 三 ) 结构 : 上为限位结构, 下为定位结构, 两个吹吸体的一侧为对齐的壁板, 这板壁对下层空间来说是定位件, 但 是对上层空间来说是限位件 ; 两个吹吸体的另一侧有两个没有对齐的板壁, 有台阶差 ( 这 里是这两板壁之间的距离, 也即水平的一条线段的长度 ) 生成, 其中一板壁为下层空间的 板壁, 下层空间的横向长度和吹吸体的横向长度一样, 所以此板壁起定位作用, 此板壁叫定 位件, 其中另一板壁为上层空间的板壁, 为限位作用。两板壁具有台阶差 ( 这里是这两板壁 之间的距离, 也即水平的一条线段的长度 ), 这差值可以多种, 最好是小于二分之一音格的 长度。( 四 ) 结构 : 上为限位结构, 下为限位结构, 两个吹吸体的一侧为对齐的壁板, 而另一 侧的两个限位件有台阶差 ( 这里是这两限位件之间的距离, 也即水平的一条线段的长度 ) ; 容置部下层的空间的横向长度略大于吹吸体的横向长度, 即下层的空间左右两端和下层吹 吸体之间横向有小的间隙。以上的 ( 一 ) 和 ( 二 ) 结构接近, ( 三 ) 和 ( 四 ) 结构接近。
     主要为了让口琴中的吹吸体在十二个大调的叠合变化中有准确的定位位置或者 比较良好效果的限位位置, 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定位部件中有移动定位件, 或者所述的左右 两侧的限位部件中有移动限位件。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 解释这里还有 如下 : 可以为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定位部件中的其中一个定位部件为移动定位件, 或者可以 为所述的左右两侧的限位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限位部件为移动限位件。 也可以为所述的左右 两侧的定位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零件为移动定位件, 或者也可以为所述的左右两侧的限位部 件中的其中一个零件为移动限位件。 这移动定位件或者移动限位件可以与一边壁有台阶的 盒状容置部或者有台阶的其他容置部结构配合。如在容置部中, 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左端 相同, 即左端没有台阶, 但是右端有台阶, 下层空间横向长度加台阶差 ( 这里是两右板壁之 间的距离, 也即水平的一条线段的长度 ) 等于上层空间的横向长度。当两个吹吸体左端和 右端都对齐放入盒状容置部空间的时候, 移动定位件或者移动限位件一般放在上吹吸体的 右侧, 这时候移动定位件或者移动限位件同时居于盒状容置部右端的水平台阶面 ( 口琴以 底槽壁为水平状态而放置 ) 之上 ; 当上吹吸体放在下吹吸体上并向右错开一音格放入盒状 容置部空间的时候, 移动定位件或者移动限位件就放到上吹吸体的左侧, 同时移动定位件 或者移动限位件位于下层吹吸体左端之上。左固定板壁或右固定板壁, 在移动定位件不放 到它旁边的时候, 它是直接作为定位件用的, 所以左固定板壁和右固定板壁都算是定位件。 当移动定位件放在如左固定板壁旁边的时候, 此时左固定板壁可以算是移动定位件左侧的 其他零件, 也可以算是和移动定位件一起组成左定位部件。移动定位件可以是一个音格的 横向长度, 正好填补了上层吹吸体与右定位件之间的一个音格的间隙 ( 指上层吹吸体左端 和左定位件贴紧后, 吹吸体右端到右定位件的距离 ), 使上层吹吸体被定位住, 这是比较佳 的方案 ; 移动定位件的横向长度也可以是在一个音格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一个音格长度的一 又二分之一之间。总之, 本发明说明书中, 上下吹吸体在有移动定位件或移动限位件, 或者 没有移动定位件或移动限位件的情况下, 只要最后的上下吹吸体位置定位或限位后, 上下 的音格不超过有二分之一音格的位置错位, 则两个音格的使用功能还是有的, 只是比完全 对齐的上下音格的使用效果差 ; 限位结构中, 超过二分之一音格的位置错位也可以用手辅 助来矫正, 但不是优选设计。移动限位件是说明移动件和边壁之间有间隙。
     为达到比较简捷和美观的设计, 所述的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 右定位部件, 或上 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 右限位部件, 或上下两个吹吸体中一个吹吸体有左、 右定位部件, 另 一个吹吸体有左、 右限位部件, 与前槽壁、 后槽壁、 底槽壁围成盒状容置部。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 解释这里还有如下 : 本句分开来明确清楚点说就是包括 : 一、 上 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 右定位部件, 各定位部件与前槽壁、 后槽壁、 底槽壁围成盒状容置部。 二、 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 右限位部件, 各限位部件与前槽壁、 后槽壁、 底槽壁围成盒状容 置部。三、 上下两个吹吸体中一个吹吸体有左、 右定位部件, 另一个吹吸体有左、 右限位部 件, 各定位部件和各限位部件, 与前槽壁、 后槽壁、 底槽壁围成盒状容置部。 盒状容置部从属 于凹槽状容置部的权利范围。盒状容置部为敞口形状。围成的盒状可以为俯视的各种几何 体形状的盒状。围成盒状容置部的壁可以为厚度大的各表面凹凸不平的壁, 也可以为各种 形状的实体, 可以有台阶的结构。任何四周壁围成盒状 ( 包括近盒状 ) 的容置部都可以叫 盒状容置部。任何形状的四周壁都可以由本发明定义下的前槽壁、 后槽壁、 左、 右定位部件 或者左、 右限位部件围成。围成盒状容置部的左、 右定位部件或限位部件可为板壁状。
     为了口琴美观和盖住吹吸体, 框座上还可设有用于盖住吹吸体的盖子。这个盖子 可以铰接在框座左右两端。 本发明中可以只有一个盖子, 而在框座的底槽壁背面没有盖子, 目的为了减少口琴高度方向上的厚度。也可以为两个盖子。对于凹槽状容置部开口在上的 口琴, 盖子可以只是靠重力而靠在上吹吸体上。 对于凹槽状容置部开口在下的口琴, 盖子可 以用卡接机构让盖子固定在框座上。盖子有给吹吸体竖向上的定位的作用。 为了方便换调的需要, 所述的吹口条与所述的框座的至少一端通过卡接机构连 接。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 解释这里还有如下 : 原来的 “T” 字形销和 “T” 字形槽的卡接的上下吹吸体的结合体和吹口条连接的时候, 很不容易在单一个吹吸体的狭 窄高度的空间里设计出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卡扣机构。而当有了框座结构以后, 吹口 条就不用和吹吸体直接卡接, 只要和框座卡接就可以了, 即通过框座的过渡达到和吹吸体 的间接连接作用。 同时, 由于框座整合提取出了两个吹吸体的高度的设计空间, 所以可以在 框座两端设计出可靠强度的卡接机构。
     为了一种比较简单的卡接机构, 所述的卡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吹口条上的公卡扣和 设置在框座的连接部的连接腔, 连接腔内设置有与吹口条公卡扣配合的母卡扣件, 母卡扣 件包括母卡扣主体和与母卡扣主体连接的母卡扣和按钮, 连接腔设置有容纳公卡扣插入的 卡扣口和按钮穿出的按钮口, 母卡扣件上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 条的解释之外, 解释这里还有如下 : 公卡扣是穿过变音滑件中央的长孔, 而框座为此提供了 条件。公卡扣可以设置在吹口条上。本节的具体机构是卡接机构中的卡扣机构。
     为了提高口琴不漏气功能的寿命, 所述口琴的后槽壁包括压紧吹吸体的压紧机构 的部分, 所述压紧机构与底槽壁直接或间接相连。 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 解释这里还有如下 : 这里的压紧机构形式可以包括这几类 : 一、 为刚性的板状物, 其最前端 与吹吸体过盈配合。二、 也可以为有弹性的板状物, 靠变形反弹力压紧吹吸体。三、 也可以 为其他由多个机械零件组成的压紧机构。
     所述压紧机构为顶件压紧机构, 所述顶件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吹吸体的顶件和用于 给顶件移动导向的导向支架, 顶件上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 所述顶件和导向支架两者相配 合具有限制顶件移动的限位机构。
     本发明权利范围包括还有 : 一 ( 第一种 )、 本发明权利范围包括根据本发明权利要 求书中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吸体中的至少一个吹吸体, 其左 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 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 二、 本发明
     权利范围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吸体中的至少一个 吹吸体, 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 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 件, 所述的定位部件中的其中一个定位部件为移动定位件, 或者所述的限位部件中的其中 一个限位部件为移动限位件。三、 本发明权利范围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 右定位部件, 或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 右限位 部件, 或上下两个吹吸体中一个吹吸体有左、 右定位部件, 另一个吹吸体有左、 右限位部件, 与前槽壁、 后槽壁、 底槽壁围成盒状容置部。四、 本发明权利范围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 5 所 述的一种口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吸体中的至少一个吹吸体, 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 位的定位部件, 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 所述的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 右定位部件, 或上下两个吹吸体中一个吹吸体有左、 右定位部件, 另一个吹吸体有左、 右限 位部件, 与前槽壁、 后槽壁、 底槽壁围成盒状容置部。 五、 本发明权利范围也包括分别引用本 小节前四种口琴的前提下的, 限定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口条与所述的框座的至少一端通过卡 接机构连接的口琴。 六、 本发明权利范围还包括分别引用本小节前四种口琴的前提下的, 限 定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口条与所述的框座的至少一端通过卡接机构连接的口琴, 所述的卡接 机构包括设置在吹口条上的公卡扣和设置在框座的连接部的连接腔, 连接腔内设置有与吹 口条公卡扣配合的母卡扣件, 母卡扣件包括母卡扣主体和与母卡扣主体连接的母卡扣和按 钮, 连接腔设置有容纳公卡扣插入的卡扣口和按钮穿出的按钮口, 母卡扣件上设置有弹性 复位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用吹吸体定位或者限位于凹槽状容置部的框座的结构代 替了吹吸体 “T” 字形槽和 “T” 字形销的卡接结构, 借助了前槽壁的过渡, 让嘴唇接触的是前 槽壁的外表面, 这外表面的大小可以包含两个吹吸体的吹吸面的和, 这个外表面是在模具 中一次成型的零件里的部分, 模具工艺可以保持外表面平面的平整, 所以嘴唇不容易受伤, 或者前槽壁是拼装的, 但它不需要象两个吹吸体那样的拆分, 所以嘴唇不容易受伤 ; 框座形 状特点让口琴不容易导致口腔或者手的受伤, 有益于儿童 ; 凹槽状容置部结构特点让两个 吹吸体之间连接速度快 ; 外观美观。 进一步, 基于凹槽状容置部的框座的结构上的加有变音 滑件和吹口条的口琴, 供应变音滑件滑动的平面有统一的一体成型而成的吹吸面, 由于模 具成型时候, 容易达到前槽壁外表面平整或者合适的弧形, 所以在此平面上安装变音滑件, 变音滑件和吹吸体之间的部位不容易漏气, 或者前槽壁是拼装的, 但它不需要象两个吹吸 体那样的拆分, 所以在此平面上安装变音滑件, 变音滑件和吹吸体之间的部位不容易漏气 ; 由于变音滑件的定位件是装在有凹槽状容置部的框座中固定, 而不是装在一个吹吸体中, 所以定位件不会随两个吹吸体的改变上下位置而改变位置, 所以变音滑件的定位孔数目明 显减少, 使定位孔的总制造成本明显降低, 这是框座的整合简化作用 ; 由于框座有两个吹吸 体的高度, 所以可以在框座两端有设计出可靠强度的卡接机构和轴接机构的充裕空间, 这 是有凹槽状容置部的框座的过渡和整合作用, 而且卡接机构连接速度快, 成本低。 本发明的 口琴功能完善, 让口琴成为强大实用的乐器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有一个吹吸面、 发音单元在音板同侧的吹吸体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的上述图 2 的吹吸体的上下音格处的剖面示意图 ; 图 4 是本发明的两吹吸体对齐叠合于框座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5 是本发明的两吹吸体错开一音格叠合于框座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6 是本发明的加有变音滑件和相关扭簧结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 图 7 是本发明加有变音滑件和吹口条的吹口条螺栓固定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 图 8 是本发明前槽壁有缺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9 是本发明后槽壁有缺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10 是本发明气流在后槽壁前折弯流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11 是本发明底槽壁的大部分没和后槽壁直接正纵向延伸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 图 12 是本发明的加有变音滑件和相关压簧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13 是本发明有两个各有两吹吸面、 发音单元在音板两侧的吹吸体剖面示意图 ; 图 14 是本发明有两个吹吸面、 发音单元在音板两侧的吹吸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 图 15 是本发明有一个吹吸面、 发音单元在音板两侧的吹吸体立体分解示意图 ; 图 16 是本发明两吹吸体各自都有给该吹吸体限位的左、 右限位件的立体示意图 ; 图 17 是本发明两吹吸体各都有给该吹吸体定位的左、 右定位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 图 18 是本发明凹槽状容置部扩展为盒状的一种形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19 是本发明盒状结构中一端呈连贯台阶状结构示意图 ; 图 20 是本发明盒状结构中一端呈不连贯台阶状结构示意图 ; 图 21 是本发明前槽壁有缺口的另一种结构的口琴结构示意图 ; 图 22 是本发明底槽壁有开口的实施例 ; 图 23 是本发明一种有变音滑件、 吹口条和卡接机构的口琴卡接机构剖面示意图 ; 图 24 是本发明一种有变音滑件、 吹口条和卡接机构的口琴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 图 25 是本发明图 24 组装后盖子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6 是本发明吹口条和框座的一端为轴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7 是本发明后槽壁既属于复合式的后槽壁又属于一种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 28 是本发明顶件压紧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
     图 29 是本发明图 28 剖面示意图 ;
     图 30 是本发明图 28 分解结构示意图 ;
     图 31 是公知技术中两个吹吸体的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2 是公知技术中上层吹吸体的吹吸面和下层吹吸体的吹吸面产生台阶差的剖 面示意图 ;
     图 33 是公知技术中上层吹吸体的吹吸面和下层吹吸体的吹吸面产生台阶差, 增 加变音滑件的剖面示意图 ;
     图 34 是公知技术中变音滑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 1 至图 34 所示的实施例, 图标号说明 : 吹吸体 1, 上层吹吸体 ( 上吹吸体 )1a,下层吹吸体 1b, 吹吸体角部 1c, 吹吸体凸部 1d, 吹吸体水平台阶面 1e, 吹吸气流通道 11, 腔 室 11a, 音格口 11b, 音格板 13, 上层音格板 13a, 下层音格板 13b, 音格 131, 扳手缺口 132, 音板 14, 气流通道板 15, 气流通道板出口 151, 吹吸面 16, 发音单元 17, 音簧 17a, 框座 2, 凹 槽状容置部 21, 盒状容置部 21a, 前槽壁 211, 前槽壁缺口 211a, 前槽壁端部 211b, 前槽壁内 表面 211c, 前槽壁开口 211d, 前槽壁上端面 211e, 前槽壁下端面 211f, 凸起 27, 后槽壁 212, 后槽壁缺口 212a, 后槽壁端部 212b, 后槽壁内表面 212c, 后槽壁中的支撑部 212d, 后槽壁开 口 212e, 后槽壁的筋状立壁 212f, 空间 212g, 后槽壁中的上弹性部 212h, 后槽壁中的下弹性 部 212i, 底槽壁 213, 底槽壁开口 213a, 底槽壁端部 213b, 竖边 213c, 限位件 214, 左侧限位 件 214a, 右侧限位件 214b, 右上限位件 214c, 右下限位件 214d, 定位件 215, 左定位件 215a, 右定位件 215b, 右上定位件 215c, 右下定位件 215d, 连接部 22, 轴接部 221, 连接腔 222, 按 纽口 222a, 卡扣口 222b, 螺孔 223, 变音滑件收纳槽 23, 扭簧支座 24, 端丝支承壁 25 到 26, 后壁 27, 移动件槽 28, 变音滑件定位件的滑动槽 29, 变音滑件 3, 变音滑件定位口 31, 定位 口 311 到 316, 变音滑件吹吸口 32, 让位孔 33, 变音滑件端部 34, 吹口条 4, 公卡扣 41, 吹口 条的轴接部 42, 螺丝 43, 吹口条上端面 44, 吹口条下端面 45, 母卡扣件 5, 母卡扣主体 51, 按 钮 52, 母卡扣 53, 卡扣机构的弹性复位机构 54, 母卡扣件空腔 511, 变音滑件定位件 6, 扭簧 61, 端丝 611 到 612, 销子 62, 移动件 63, 小夹板 64, 变音滑件定位件的弹性复位机构 65, 口 琴盖子 71, 铰接孔 71a, 上小盖子 72, 铰接轴 72a, 下小盖子 73, 移动定位件 74, 变音滑件滑 动槽 75, 压紧机构 81, 定位部件 82, 限位部件 83, “T” 字形销 84, “T” 字形槽 85, “T” 字形槽 块 86, 间隙 87, 顶件压紧机构 9, 顶件 91, 上顶件 91a, 下顶件 91b, 突起部 911, 导滑面 911a, 顶件限位部 912, 顶件空腔 913, 导向支架 92, 导向支架后板 921, 隔板 922, 导向壁 923, 压紧 机构盖子 924, 导向支架前板 925, 前板内表面 925a, 前板外表面 925b, 压紧机构弹性复位机 构 93, 弹簧 93a。
     实施例一 :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口琴, 它包括上层吹吸体 1a、 下层吹 吸体 1b, 还具有设有凹槽状容置部 21 的框座 2, 上层吹吸体 1a、 下层吹吸体 1b 可以相互叠 合而放置所述凹槽状容置部 21 中, 所述凹槽状的前槽壁 211 具有与吹吸体 1 的音格口 11b 对应的开口 211d, 此实施例中, 前槽壁 211 用四十四个口对应两吹吸体中前面吹吸面 16 的 同样数目的音格口 11b ; 本实施例中, 框座 2 中只有凹槽状容置部 21, 而没有下文其他实施 例中的用于变音或者卡接的组成部分, 框座 2 的用于变音或者卡接的组成部分一般装在凹 槽状容置部 21 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本实施例其中一种吹吸体结构为 : 吹吸体 1 由气流通道 板 15、 音板 14、 音格板 13 叠合成, 音格板 13 的单面设有音格 131。 发音单元 17 为音簧 17a。 ( 因为此实施例音簧 17a 都装在音板 14 的下侧, 所以图 2 中音簧 17a 被音板 14 遮住, 没有 显示出。)
     如图 1 所示, 此实施例中后槽壁 212 可以设置供气流流进流出的开口 212e。此实 施例中, 因为吹吸体 1 在口琴后方的是气流通道板 15, 所以后槽壁 212 中可以有长条状的开 口 212e。 气流从气流通道板出口 151 处流出, 再同方向平的穿过这长条状的开口 212e 而平 的流出。当然也可以不是长条状的开口, 而是排列的小的开口组成, 这和实施例二中的图 6 一样, 不影响气流通道板 15 出气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上层吹吸体 1a 和下层吹吸体 1b 的结构和形状大小基本一样。进一步, 上层吹吸体 1a 和下层吹吸体 1b 中, 其中一层吹吸体 1 的发音单元 17 的 # # # # # # # # 音高排列是按 B4、C3、D3、 F3、 G3、 A3、 B3、C2、D2、 F2、 G2、 A2、 B2、 C1、 D1、 F1、 G1、 A1、 B1、 C、 D、 F、 # # # 1 # 1 1 1 1 1 # 2 # 2 2 2 2 2 # 3 # 3 3 3 3 3 # 4 G、 A、 B、c、d、 f、 g、 a、 b、c 、d 、 f、 g、 a、 b 、c 、d 、 f、 g、 a、 b 、c 、d 、 f、 g、 a、 b 、c 、 # 4 4 4 4 4 # 5 # 5 5 5 5 5 d、 f、 g、 a、 b 、c 、d 、 f、 g、 a、 b ( 为字体显示清楚, 可以写成 : B4、 #C3、 #D3、 F3、 G3、 A3、 B3、 #C2、 #D2、 F2、 G2、 A2、 B2、 #C1、 #D1、 F1、 G1、 A1、 B1、 #C、 #D、 F、 G、 A、 B、 #c、 #d、 f、 g、 a、 b、 #c1、 #d1、 f1、 g1、 a1、 b1、 #c2、 #d2、 f2、 g2、 a2、 b2、 #c3、 #d3、 f3、 g3、 a3、 b3、 #c4、 #d4、 f4、 g4、 a4、 b4、 #c5、 #d5、 f5、 g5、 a5、 b5) 的排列顺序中任意截取其中确定的一段, 以 B 音为代表音, # # 可称为 B 行吹吸体 ; 其中另一层吹吸体 1 的发音单元 17 的音高排列是按 C3、 D3、 E3、 F3、 G3、 # # # # # # # # # # # # # 1 A3、 C2、 D2、 E2、F2、G2、A2、 C1、 D1、 E1、F1、G1、A1、 C、 D、 E、F、G、A、 c、 d、 e、f、g、a、 c、 d1、 # 1 # 1 # 1 # 2 # 2 # 2 # 3 # 3 # 3 # 4 # 4 # 4 e1、 f 、g 、a 、 c2、 d2、 e2、 f 、g 、a 、 c3、 d3、 e3、 f 、g 、a 、 c4、 d4、 e4、 f 、g 、a 、 c5、 d5、 e5、 # 5 # 5 # 5 f 、g 、a 、 c6( 为字体显示清楚, 可以写成 : C3、 D3、 E3、 #F3、 #G3、 #A3、 C2、 D2、 E2、 #F2、 #G2、 #A2、 C1、 D1、 E1、 #F1、 #G1、 #A1、 C、 D、 E、 #F、 #G、 #A、 c、 d、 e、 #f、 #g、 #a、 c1、 d1、 e1、 #f1、 #g1、 #a1、 c2、 d2、 e2、 #f2、 #g2、 #a2、 c3、 d3、 e3、 #f3、 #g3、 #a3、 c4、 d4、 e4、 #f4、 #g4、 #a4、 c5、 d5、 e5、 #f5、 #g5、 #a5、 c6) 的排列顺序中任意截取其中确定的一段, 以 C 音为代表音, 可称为 C 行吹吸体。此实施例为 B 行吹吸体截取其中的二十二个音, C 行吹吸体截取其中的二十二 个音。 进一步, 如图 3 所示的两个吹吸体叠合成的剖面图, 本实施例其中一种音簧设置 为: 音簧 17a 都装在音板 14 的同一侧, 这种口琴一般用在吹奏十二个大调的低音口琴上。 而口琴音簧 17a 不同侧的结构在实施例二中介绍。
     进一步, 如图 4 图 5 所示, 为紧凑体积的设计。如图 4 所示, 为两吹吸体 1, 即 1a 和 1b 对齐叠合于框座 2 中凹槽状容置部 21 的样子, 两个吹吸体 1a 和 1b 的结构和形状大小 一样。框座 2 横向长度为一吹吸体 1 横向的长度加一个音格 131 的长度, 框座 2 纵向长度 为一吹吸体 1 纵向的长度宽度, 这种叠合方式可以吹六个大调的音乐。气流通道板 15 高一 点的话, 可以让音簧 17a 共鸣声音大, 前槽壁 211 上下两端面 211e、 211f 可以逐渐向靠嘴巴 的一端倾斜, 这样既可让气流通道板 15 中的音量大, 又可让吹奏面窄, 可以让嘴巴舒服。如 图 5 所示, 为图 4 中两吹吸体 1 交换上下位置后再错开一格叠合在凹槽状容置部 21 内的样 子, 下层吹吸体 1b 左端和框座 2 左端对齐, 上层吹吸体 1a 右端和框座 2 右端对齐, 这种叠 合方式可以吹另外六个大调的音乐。
     实施例二 : 如图 6 所示, 本实施例口琴的前槽壁 211 前设有变音滑件 3, 所述框座 2 设有与所述变音滑件 3 的定位口 31 相配合的能使变音滑件 3 移动和复位的定位件 6。此 定位件 6 可称为变音滑件定位件 6。此实施例定位件 6 为扭簧 61, 扭簧 61 套在圆柱体支座 24 上, 该扭簧 61 一端的端丝 611 靠在一支承壁 25 上, 另一端的端丝 612 靠在另一支承壁 26 上, 另一端的端丝 612 头部插在变音滑件的定位口 31 中。手推动或者拨动变音滑件 3 端 部, 变音滑件 3 开始移动, 当变音滑件 3 移动一音格 131 距离, 或者大致一音格 131 的距离 时候, 跟变音滑件定位口 31 配合的端丝 612 受到定位件滑动槽 29 边壁的阻挡而使变音滑 件 3 停止移动。变音滑件 3 只能移动一音格 131 距离, 或者大致一音格 131 的距离, 是因为 定位件滑动槽 29 的宽度为一个音格 131 的大小, 或者大致为一个音格 131 的大小。手放松 后, 变音滑件 3 在扭簧 61 作用下可以复位。有上小盖子 72 盖住扭簧支座 24。
     可以在前槽壁 211 上下边缘设置有提供变音滑件滑动的变音滑件滑动槽 75。 变音
     滑件滑动槽 75 可以用超声波焊接在前槽壁上端面 211e 上。吹吸体 1 在左右两端设有当吹 吸体 1 在拿出时候可以扳的扳手缺口 132。
     如图 14 和图 13 所示 : 此实施例吹吸体 1 的结构可以为 : 吹吸体 1 中设有至少有 两个进出口的吹吸气流通道 11, 吹吸体 1 上至少有两个吹吸面 16, 吹吸气流通道 11 中设有 不多于两种不同音高的发音单元 17, 发音单元 17 把吹吸气流通道 11 分隔成两个腔室 11a。 其中图 13 中, 为两个吹吸体上下叠合的剖面图, 下吹吸体中的零件的标号省略。进一步解 说, 如图 14 和图 13 所示, 上述至少有两个吹吸面 16 的吹吸体 1 的结构形式可以是由上层 音格板 13a、 音板 14、 下层音格板 13b 上下叠合成。上层音格板 13a 和下层音格板 13b 的形 状结构可以一样, 只是两者组装后音格口 11b 方向相反。每个吹吸气流通道 11 可以由上层 音格板 13a 中一个半开格子、 音板 14 的一部分和下层音格板 13b 中一个半开格子上下叠合 成。腔室 11a 整体形成 “S” 形结构。音板 14 中的音簧 17a 为一上一下重复排列的结构, 即 音簧 17a 为音板 14 中不同侧的结构。此实施例, 前槽壁 211 用四十四个开口 211d 对应两 吹吸体中前面吹吸面 16 的同样数目的音格口 11b, 后槽壁 212 用四十四个开口 211d 对应两 吹吸体中后面吹吸面 16 的同样数目的口。
     进一步, 其中一层吹吸体 1 为 B 行吹吸体, 另一层吹吸体 1 为 C 行吹吸体。# # # 1 # 1 再进一步, B 行吹吸体的音高排列取为 : B、 c、 d、 f、 g、 a、 b、 c 、d 、 f 1、 g1、 a1、 b1、 # 2 # 2 # 3 # 3 # # # c 、d 、 f2、 g2、 a2、 b2、 c 、d 、 f3 ; C 行吹吸体的音高排列取为 : c、 d、 e、 f、 g、 a、 c1、 d1、 e1、 # 1 # 1 # 1 # 2 # 2 # 2 # 3 f 、g 、a 、 c2、 d 2、 e2、 f 、g 、a 、 c3、 d 3、 e3、 f, 这两层吹吸体 1 在使用中的上下层关系可 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换。
     如图 6 所示, 本实施例变音滑件 3 中的定位口 31 共有六个。其中原来公知技术中 只能定位 C 大调的定位口 311, 现在可以同时用来定位 C 大调和 B 大调。同理 D 的定位口 # 312, 现在定位 D 大调和 #C( 即 C) 大调。E 的定位口 313 现在定位 E 大调和 #D 大调。#F 的 定位口 314 现在定位 #F 调和 F 大调。#G 的定位口 315 现在定位 #G 大调和 G 大调。#A 的 定位口 316 现在定位 #A 大调和 A 大调。
     即原来的 “T” 字形槽和 “T” 字形销的卡接口琴总共需要十二个定位口 ; 而本实施 例口琴总共只需要六个定位口 31。原来口琴的十二个调的定位口 31 分布规律是 : 用在第 一排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中的十二个定位口来定十二个调 ; 而本实施例口琴的十二个调的 定位口 31 分布规律可以只用其中的第一排第四排中的六个定位口 31 来定十二个调, 或者 只用第二排第三排中的六个定位口 31 来定十二个调。造成这种区别, 主要是因为原来口琴 的定位件是安装在上下吹吸体的其中一个吹吸体 1 中的, 当此吹吸体 1 放在另一个吹吸体 1 上面或下面两种情况时候, 变音滑件定位件 6 也会跟着在上面或者下面, 所以需要为二倍 的定位口 31 ; 而本实施例口琴的变音滑件定位件 6 是安装在框座 2 中, 变音滑件定位件 6 不 用跟着吹吸体 1 而上下变化, 所以只需要一倍的定位口 31。框座 2 的变音滑件定位件 6 只 需要一个。框座 2 整合和简化了定位件 6 和滑件 3 的设计。
     实施例三 : 如图 12 所示, 本实施例口琴的前槽壁 211 前设有变音滑件 3, 所述框座 2 设有与所述变音滑件 3 的定位口 31 相配合的能使变音滑件 3 移动和复位的定位件 6。此 实施例定位件 6 为一具有刚性的销子 62, 销子 62 设置在移动件 63 中, 可以如图由移动件 63 和小夹板 64 两者中夹持固定。移动件 63 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 65( 此处为弹簧, 并且是 压簧 ), 移动件 63 在槽 28 中移动, 上小盖子 72 在移动件 63 上方 ( 未显示 ), 防止移动件 63
     脱离出槽。手推动或者拨动变音滑件 3 端部, 变音滑件 3 开始移动, 变音滑件带动销子 62 同时带动移动件 63 从而压缩弹簧, 而使弹簧蓄能, 当变音滑件 3 移动一音格 131 距离, 或者 大致一音格 131 的距离时候, 跟变音滑件定位口配合的销子 62 受到定位件滑动槽 29 的边 壁阻挡而使变音滑件 3 停止移动。变音滑件 3 只能移动一音格 131 距离, 或者大致一音格 131 的距离, 是因为定位件滑动槽 29 的宽度为一个音格 131 的大小, 或者大致为一个音格 131 的大小。手放松后, 压簧带动移动件 63 和销子 62, 从而带动变音滑件 3 一起复位。
     推广的说, 本实施例三结构可以略变形为 : 有移动件 63, 而没有小夹板 64。 销子 62 在移动件 63 中设置, 在移动件 63 中有供销子 62 固定的孔。另外推广的说, 一种与本实施 例三性质有区别的新实施例为 : 设计上即实施例三中的移动件 63 变成固定状的销子柱, 而 能使变音滑件移动和复位的定位件 6 是一根有弹性的直的销子。结构中没有移动件 63, 也 没有小夹板 64 和弹性复位机构 65。 弹性的直的销子固定在后方的销子柱上, 销子柱固定在 框座 2 中。起先, 弹性的直的销子的头部同图 12 的刚性销子 62 一样靠在定位件滑动槽 29 的一端, 依靠此弹性的直的销子的弹性实现同样的功能, 在此图纸省略。
     实施例四 : 如图 7 所示, 本实施例口琴的变音滑件 3 前还具有吹口条 4, 所述框座 2 具有与吹口条 4 连接的连接部 22, 此处连接部 22 为螺丝螺栓结构的螺孔 223, 图中只显 示了螺丝 43, 但是螺栓没有显示出来。当用上螺丝 43 螺栓结构固定连接后, 就不用把吹口 条 4 拆卸, 不用变化变音滑件 3 定位口 31 位置来换调。口琴换调仅仅是通过槽中的两个吹 吸体 1 的位置变化来换调的, 可以变化吹四种大调 : B C#C D 大调。吹口条 4 上下端面 44、 45( 借鉴图 27 处的上下端面 44、 45) 可以逐渐向靠嘴巴的一端圆滑倾斜, 这样可让吹奏面高 度窄, 可以让嘴巴舒服。
     实施例五 : 如图 8 所示, 本实施例为前槽壁 211 有缺口 211a 的口琴, 前槽壁 211 剩 下两端的部分。口腔可以伸入缺口 211a 而靠在两吹吸体 1a 1b 的前面吹吸面 16 而吹奏。 两吹吸体外形为长方体。缺口 211a 为条状的缺口。
     实施例六 : 如图 9 所示, 本实施例为后槽壁 212 有缺口 212a 的口琴, 已在框座 2 中 安装好了吹吸体 1, 后槽壁 212 剩下两端的部分。两端部 212b 的内表面 212c 磨损后, 可在 端部 212b 内表面 212c 贴上纸片等, 使前后槽壁仍和吹吸体 1 紧密接触。本实施例如果装 的吹吸体 1 是同实施例二中的有两个吹吸面的吹吸体 1 的话, 那么在前方吹吸面口含多音 格口 11b 吹奏的时候, 可以同时用手指按住吹吸体 1 后方吹吸面的的音格口上达到复调的 演奏功能。吹吸体 1 左右两端被加长, 这两端部分内部没有音格 131 和发音单元 17 设置, 如此长的吹吸体 1 两端部分是用于和后槽壁 212 两端 212b 相紧密配合。当然本实施例设 计不够紧凑, 本实施例是为了说明 : 前槽壁 211 正纵方向虽然没有相对的后槽壁 212( 前槽 壁 211 正纵方向对过去的只是后槽壁缺口 212a), 后槽壁 212 向两旁偏移了一点, 但此容置 部形状仍属于凹槽状。
     实施例七 : 如图 10 所示, 本实施例为气流在后槽壁 212 前折弯流动的口琴。本实 施例的凹槽状容置部 21 的后槽壁 212 纵向上没有透空, 后槽壁 212 内表面具有间隔的塑料 加强筋状的立壁 212f, 后槽壁 212 的筋状立壁 212f 紧密接触吹吸体 1 的音格口 11b 与音 格口 11b 之间的壁, 从而给吹吸体 1 定位。后槽壁 212 筋状立壁 212f 和吹吸体 1 之间有空 间 212g。如图, 顺着音簧 17a 长度方向相对的地方就有与后面音格口对齐的空间 212g。气 流可以从吹吸体 1 后面的开口处流入此空间 212g, 然后折弯流向上方或者其他方向。空间212g 其实也可以算属于后槽壁开口 212e 的一种。
     实施例八 : 如图 11 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框座, 它的底槽壁 213 的大部分没有和后槽 壁 212 直接正纵向延伸连接。底槽壁 213 和后槽壁 212 连接是连接的, 但是是在两端通过 狭高的竖边 213c 过渡而延伸连接, 而在中间的大部分, 因为有开口 213a, 所以不是规则的 直接正纵向延伸连接。底槽壁 213 的大部分没有和后槽壁 212 正纵向规则的延伸连接, 而 通过怪异的竖边 213c 连接的这类的构造, 还是属于凹槽状。吹吸体 1 的结构可以如图 13 所示。
     实施例九 : 如图 15 所示, 本实施例的吹吸体 1 为有一个吹吸面 16 的, 发音单元 17 在音板 14 两侧的吹吸体。上层吹吸体 1a 可以为 B 行吹吸体, 下层吹吸体 1b 可以为 C 行吹 吸体, 每一个吹吸体 1 由气流通道板 15、 音板 14、 音格板 13 叠合成, 音格板 13 的单面设有 音格 131。音簧 17a 也是一上一下的装在音板 14 上, 这种口琴可以用于吹奏六个大调的口 琴。这种口琴一般只单面可演奏, 一般另一面无法演奏。
     实施例十 : 如图 17 所示, 本实施例的上下两个吹吸体中的至少一个吹吸体, 其左 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 82, 本实施例为两个吹吸体 1 都是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 定位的定位部件 82, 即上吹吸体 1a 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 82, 下吹吸体 1b 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 82。此处左侧定位部件 82 为两个同一定位件 215 组 成, 右侧定位部件 82 也为两个同一定位件 215 组成。 此实施例中, 左侧定位件 215a、 右侧定 位件 215b 都为圆柱体。这样, 上下层吹吸体的叠合的一般只有两种方式, 总共只能吹六种 调。本实施例的吹吸体 1 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结构的吹吸体 1。本实施例的容置部槽壁 变化还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变形的槽壁。
     实施例十一 : 如图 16 所示, 本实施例的两个吹吸体 1 都是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 位的限位部件 83, 即上吹吸体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 83, 下吹吸体左右两侧 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 83。此处限位部件 83 为限位件 214。两个吹吸体 1 的左侧有 同一限位件 214a, 右侧的上下两个限位件 214c、 214d 有台阶差 ( 这里是两右限位件之间的 距离, 也即水平的一条线段的长度 ), 差值一般不限定。右边下限位件 214d 与左边限位件 214a 之间形成下层的空间, 用于放置和限位下层吹吸体 1b ; 右边上限位件 214c 与左边限位 件 214a 之间形成上层的空间, 用于放置和限位上层吹吸体 1a。 这里, 右边下限位件 214d 与 左边限位件 214a 之间的空间的横向长度比吹吸体 1 的横向长度稍大。吹吸体放置在空间 中横向的不恰当位置, 可以用手指来矫正。下限位件 214d 的高度与下吹吸体 1b 在框座中 放置的高度可以一样高, 或者比下吹吸体 1b 低。此实施例中, 左侧限位件 214a 为板壁, 右 侧两限位件为两个圆柱体。右侧的上下两个限位件 214c、 214d 的台阶差 ( 这里指两右限位 件之间的距离, 也即水平的一条线段的长度 ) 为右侧下限位件 214d 的直径长度。上下层吹 吸体 1b 的叠合可以有四种方式, 能变化吹十二种大调。本实施例的吹吸体 1 可以为本文提 到的任何结构的吹吸体 1。本实施例的容置部槽壁变化还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变形的槽 壁。
     实施例十二 : 如图 18 所示, 本实施例为凹槽状容置部扩展为盒状的一种形式的实 施例。两个吹吸体 1 都是左、 右两侧有给此吹吸体 1 定位的定位件 215, 两个吹吸体 1 的一 侧为同一定位件, 两吹吸体 1 另一侧也为同一定位件。此实施例, 左侧定位件 215a、 右侧定 位件 215b 都为板壁状, 即为定位板。所以本实施例这种一端无台阶的盒状结构不是完善功能的结构, 而一端有台阶的盒状将是可以吹奏十二种大调的功能完善的盒状结构。吹吸体 1 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结构的吹吸体。槽壁变化还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变形的槽壁。
     实施例十三 : 如图 20 所示, 本实施例为凹槽状容置部扩展为盒状容置部的一种结 构, 又是盒状结构中一端呈台阶状的实施例。此实施例定位部件为定位件 215, 定位件 215 为板壁状, 即为定位板。此实施例台阶为其中的一种不连贯的台阶状。此处设置为右端呈 台阶状, 左端没有台阶。图 20 左端和图 18 的左端一样是同一定位件 215a( 图 20 未显示出 盒状容置部左端和吹吸体, 这是为了清楚显示盒状容置部右端细节的需要 ), 下层的空间由 左定位件 215a 和右下定位件 215d 形成, 上层空间由左定位件 215a 和右上定位件 215c 形 成。右上定位件 214c 侧面中有小的水平台阶面, 右下定位件 214d 的顶部端面和右上定位 件 214c 侧面中的小的水平台阶面相平, 这相平的平面横向首尾连成一长度段 CD( 水平的 ), 下层空间横向长度加 CD 长度等于上层空间的横向长度。长度段 CD 和移动定位件 74 的横 向长度, 两者长度都等于一个音格 131 的横向长度。移动定位件 74 放置在 CD 所在的水平 的台阶面之上。本实施例具有可以吹奏十二种大调最佳效果的完善功能。吹吸体 1 可以为 本文提到的任何结构的吹吸体。槽壁变化还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变形的槽壁。
     实施例十四 : 如图 19 所示, 本实施例, 为图 20 的盒状结构中的变形, 为右端呈连贯 台阶状, 左端同图 18 的左端一样是同一定位板 ( 未显示 ), 本图纸显示有 : 右端是一有连贯 台阶结构的板壁。其中水平台阶面的一长度段 AB 和移动定位件 74 的横向长度, 两者长度 都等于一个音格 131 的横向长度。移动定位件 74 放置在 AB 段所在的水平台阶面上。这里 的 AB 段即两板壁 ( 右上定位件 214c 和右下定位件 214d) 之间距离。吹吸体 1 可以为本文 提到的任何结构的吹吸体。槽壁变化还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变形的槽壁。
     实施例十五 : 如图 21 所示, 本实施例为前槽壁 211 有缺口 211a 的另一种结构的 口琴。前槽壁 211 剩下两端的部分, 这两个端部 211b 的对齐很容易实现, 因为可以用模具 成型时候来保证精度。吹吸体 1 的角部 1c 有 L 形状部分, 用于和前槽壁端部 211b 的边缘 L 形状部分配合, 即吹吸体 1 以前槽壁 211 两端 211b 的 L 形状部分的为安装基准而安装于 槽内。吹吸体 1 的四角 1c 和吹吸面 16 从模具工艺上也容易保证尺寸精度。所以吹吸体 1 安装后, 上下吹吸体的前面两个吹吸面 16 可以很容易保持同平面。本实施例实际上在吹吸 体 1 的两侧同时具有限位件 214, 限位件为前槽壁端部 211b。
     实施例十六 : 如图 22 所示, 本实施例为底槽壁 213 有开口 213a 的实施例。框座 2 的底槽壁 213 有透空, 吹吸体 1 的上下两面有与开口 213a 配合的凸部 1d。此实施中, 底槽 壁两端 213b 不透空, 中间腹地部分可以透空, 则吹吸体 1 的两面各自的两端部对应有低下 的水平台阶面 1e, 吹吸体 1 中间为凸部 1d。安装吹吸体后, 可以降低口琴整体的高度, 让嘴 巴吹奏口琴时候感觉舒服。 本实施例实际上在吹吸体 1 的两侧同时具有定位件 215, 定位件 215 为底槽壁两端 213b。
     实施例十七 : 如图 24 所示, 本实施例为一种有变音滑件、 吹口条和卡接机构的功 能比较齐全的口琴。凹槽状容置部 21 扩展为盒状容置部结构 21a。盒状容置部的左定位 件 215a、 右上定位件 215c 为后面说的连接腔 222 的壁。吹吸体 1 为图 14 一样有前后两个 吹吸面 16 的结构。此实施例中, 前槽壁 211 用四十四个开口 211d 对应两吹吸体中前面吹 吸面 16 的同样数目的音格口 11b, 后槽壁 212 用四十四个开口 212e 对应两吹吸体中后面 吹吸面 16 的同样数目的口。吹口条 4 与框座 2 的两端通过卡接机构连接。图中显示有 : 盖子 71 变音滑件收纳槽 23 上小盖子 72 下小盖子 73 等, 卡接机构设在框座 2 的凹槽状容置 部 21 和扭簧 61 之间, 即为扭簧 61 的右边。
     如图 23 所示, 为卡接机构剖面示意图, 而且是卡接机构中的卡扣机构, 卡扣机构 包括设置在吹口条 4 上的公卡扣 41 和设置在支架上的连接腔 222, 连接腔 222 内设置有与 吹口条 4 公卡扣 41 配合的母卡扣件 5, 母卡扣件 5 包括母卡扣主体 51 和与母卡扣主体 51 连接的母卡扣 53 和按钮 52, 连接腔 222 设置有容纳公卡扣 41 插入的卡扣口 222b 和按钮 52 穿出的按纽口 222a, 母卡扣件 5 上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 54。此处弹性复位机构 54 是弹 簧, 可以是这样设计 : 设置在母卡扣主体 51 上的空腔 511, 空腔 511 内设置有弹簧, 弹簧一 端顶接在空腔 511 的底部, 弹簧的另一端顶接在框座 2 的下小盖子 73 上。卡扣口 222b 上 方的凹槽和下方的凹槽是工艺制造上的需要而设置的。
     盒状容置部上层空间为定位结构, 下层空间也为定位结构, 盒状容置部左边为同 一定位件 215a, 右边有台阶, 台阶结构可以参考图 20, 与图 20 类似。此实施例移动定位件 74 的设置的位置, 为吹奏 C 大调组或者 D 大调组时候的移动定位件 74 的设置, 两个吹吸体 1 左端和右端都对齐, 移动定位件 74 在上层吹吸体 1a 的右侧, 同时放置在右下定位件 214d 的顶部端面和右上定位件 214c 侧面中的小的水平台阶面连成的长度段 CD 上。本实施例两 个吹吸体 1 叠合有四种方式, 共能吹十二种大调。同时见图纸 20, 此处为变音滑件 3 安装 快速, 在前槽壁 211 设有两个凸起 27。这样, 当安装变音滑件 3 时候, 把口琴前槽壁 211 开 口 211d 朝天放置, 然后把变音滑件 3 放置在两凸起 27 中间。因此变音滑件 3 不会偏离应 该放置的位置, 所以就可以顺利安装吹口条 4, 可以让整体组装准确快速。变音滑件 3 中有 让位孔 33, 以消除变音滑件 3 滑动时候和公卡扣 41 发生干涉。上小盖子 72 同时盖住扭簧 支座 24 和连接腔 222 的上面。下小盖子 73 盖住连接腔 222 的下面。
     操作方法简单点说 : 使用时候, 比如口琴要从某一调的设置状态变成另一调的设 置, 一是改变吹吸体 1 的设置 : 把盖子 71 掀开, 要吹吸体 1 从框座 2 中取出来的时候, 可以 扳动吹吸体 1 一端的扳手缺口 132, 先取上面的吹吸体 1, 再取出移动定位件 74, 再取出下面 的吹吸体 1。此时, 框座 2 凹槽状容置部 21 没有吹吸体 1 了。然后继续为安装另一个调的 步骤为 : 先把一吹吸体 1 放下去, 再把另一吹吸体 1 放下去, 然后放置移动定位件 74, 然后 翻动盖子 71 盖住吹吸体 1。二是改变变音滑件 3 的设置 : 要把吹口条 4 和框座 2 分离, 只 要按动卡接机构的按钮 52, 公卡扣 41 和母卡扣 53 就分离, 把变音滑件 3 按新的调的定位口 31 对准定位件设置好, 然后扣上吹口条 4。
     如图 25 所示, 为图 24 中的口琴零件组装后盖子 71 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 其中 变音滑件收纳槽 23 部分没有画出 )
     推广的说, 口琴左端的卡接机构也可以设置在扭簧 61 的左边。
     推广的说, 除了本实施例上面容置部槽壁、 左右定位部件、 吹吸体 1 的结构。本实 施例盒状容置部左右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结构的定位部件和限位部件。吹吸体 1 还可以 为本文提到的任何结构的吹吸体。槽壁变化还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变形的槽壁。
     实施例十八 : 如图 26 所示, 本实施例为吹口条 4 和框座 2 的一端为轴接结构的实 施例。有盖子 71, 有吹口条 4 和框座 2 的卡接结构, 和有缺口 211a 的前槽壁 211, 但是外盖 71, 卡接结构中的细节部分未显示。 吹口条 4 右端的上部和下部有圆柱状轴接部 42, 在吹口 条 4 上部圆柱体 42 和下部圆柱体 42 之间有对应的框座轴接部 221。吹口条 4 左端的公卡扣 41 部分有弧度 ( 被遮住 )。由于要把吹口条 4 连接框座 2 的时候, 右端已经轴接住, 所以 左端的卡接可以容易快速卡接住。
     本实施例两个吹吸体 1 叠合有四种方式, 共能吹十二种大调。容置部左边为同一 定位件, 右边有台阶, 台阶结构可以参考图 20, 图 26 中的叠合为吹奏 B 大调组和 #C 组大调 组时候的吹吸体 1 的设置, 上层吹吸体 1a 在下层吹吸体 1b 之上向右错开一格, 移动定位件 74 在上层吹吸体 1a 的左侧, 同时移动定位件 74 位于下层吹吸体 1b 左端之上。本实施例口 琴的每个吹吸体的音格 131 数目少于其他实施例口琴的音格数目, 为二十格。本实施例的 容置部, 虽然有缺口 211a, 但是从广义的概念来说, 容置部还是为盒状容置部, 缺口也可以 设置在其他四壁上。
     推广的说, 除了本实施例上面容置部槽壁、 左右定位部件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容置 部槽壁变化还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变形的槽壁。 左右定位部件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结 构。或者不是定位部件, 而是限位部件, 左右限位部件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结构。吹吸体 1 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结构的吹吸体。
     实施例十九 : 如图 27 所示, 本实施例是后槽壁既属于复合式的后槽壁又属于一种 压紧机构 8 的实施例。 后槽壁 212 分成三部分 : 上弹性部 212h、 下弹性部 212i、 支撑部 212d。 支撑部 212d 是刚性的, 用于侧面支撑上弹性部 212h、 下弹性部 212i。上弹性部 212h、 下弹 性部 212i 可以连接于支撑部 212d 侧面或者连接于底槽壁 213 上。上弹性部 212h、 下弹性 部 212i 推动吹吸体 1 和前槽壁内表面 211c 紧贴。 图 27 中, 上弹性部 212h 和下弹性部 212i 有台阶差。 虽然上弹性部 212h 比下弹性部 212i 突出, 但是下层吹吸体 1b 拿出的时候, 可以 逼迫上弹性部 212h 变形而把下层吹吸体 1b 拿出。图 27 中, 前槽壁内表面 211c 也有台阶 差, 但这无妨。上弹性部 212h 和下弹性部 212i 可以为中硬度的橡胶制成, 可以并成一块。 本实施例保持不漏气的寿命比较长。 本实施例的后槽壁 212 实质上也属于一种压紧机构 8。
     本发明中, 既可以把上弹性部 212h、 下弹性部 212i、 支撑部 212d 合起来看成是一 个整体的后槽壁 212 ; 也可以仅仅把其中最接近凹槽空间的壁板上弹性部 212h、 下弹性部 212i 视为后槽壁 212, 而把剩下的支撑部 212d 视为非后槽壁 212 的组成部分。
     实施例二十 : 如图 28、 29、 30 所示 ( 其中图 29 为沿着顶件 91 的中央剖开的剖面 图纸 ), 本实施例口琴后面设有压紧机构 8, 所述压紧机构 8 与底槽壁 213 直接或间接相连。 并且压紧机构 8 为顶件压紧机构 9, 如图为口琴左端后面的顶件压紧机构 9, 顶件压紧机构 9 包括压紧吹吸体 1 的顶件 91 和用于给顶件 91 移动导向的导向支架 92, 顶件 91 上设置有 弹性复位机构 93, 导向支架 92 有前板 925, 所述顶件 91 和导向支架 92 两者相配合具有限 制顶件 91 移动的限位机构, 此限位机构在此实施例中由顶件限位部 912 和起限位壁作用的 前板内表面 925a 相配合而形成。本实施例保持不漏气的寿命比较长。可以在一把口琴中 装两个顶件压紧机构 9, 左右对称。
     本实施例, 后槽壁 212 是最接近凹槽空间的前板 925 和顶件 91 的结合, 其中顶件 91 是和吹吸体接触, 而前板 925 不和吹吸体接触。前板 925 是后槽壁 212 的一部分, 顶件 91 也是后槽壁 212 的一部分, 顶件 91 是活动的后槽壁部分。本实施例, 也可以把纵向上的 顶件 91、 前板 925、 后面所说的弹簧 93a、 后板 921 的整体看成是后槽壁 212。
     本实施例顶件 91 分两部分, 前面的部分是突起部 911, 后面的部分有限位部 912 和 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 93, 顶件 91 的弹性复位机构 93 为 : 顶件 91 后有弹性件, 此处弹性件为弹簧 93a, 顶件 91 有设置弹簧 93a 的空腔 913, 弹簧 93a 一端顶接在空腔 913 的底部, 弹 簧 93a 的另一端顶接在导向支架 92 的后板 921 内表面。本实施例顶件 91 数目可以有两个 顶件 91, 其中下顶件 91b 顶对应的下层吹吸体 1b, 上顶件 91a 顶对应的上层吹吸体 1a, 上 下顶件中间是一个隔板 922, 导向支架 92 相对的内壁可以设计有水平台阶面用以放置隔板 922。 本实施例顶件 91 的突起部 911 有导滑面 911a, 横截线条可以为各种突状的线条, 如凸 弧形, 本实施图示意为半圆形。
     本实施例自然状态在没有放入吹吸体 1 的时候, 弹簧 93a 自然张开, 在弹簧 93a 作 用力下, 顶件突起部 911 突出于口琴的导向支架 92 的前板外表面 925b。上面的设计, 装配 容易, 体积小, 成本低。图中, 因为顶件压紧机构 9 体积偏小, 为了摆放的需要和增强顶件压 紧机构 9 的导向支架 92 强度, 可以把口琴框座的变音滑件变音机构附近的后壁 27 向后退, 和压紧机构的导向支架 92 后板 921 齐平。
     本实施例顶件压紧机构 9 的工作原理为 : 其中下层吹吸体 1b 与上顶件 91a 的作用 过程机理 : 当下层吹吸体 1b 放入框座 2 凹槽状容置部 21 时候, 一般是吹吸体 1 纵向的后端 面的下棱部先接触作用于上顶件 91a 的突起部 911 导滑面 911a, 依靠分解力让上顶件 91a 沿导向支架 92 的导向壁 923 后缩, 当吹吸体 1 的纵向的后端面与突起的顶端接触后, 上顶 件 91a 就不后缩了。在后端面与突起的顶端接触的状态下, 顶件 91 的限位部 912 和导向支 架 92 的前板内表面 925a 还留有个间隙, 这个间隙用于天长日久当突起部 911 磨损后的补 偿。而后, 上层吹吸体 1a 越过上顶件 91a, 和下顶件 91b 接触, 又一次和上述下层吹吸体 1b 与上顶件 91a 的运动机理一样, 下顶件 91b 后缩后, 就给下层吹吸体 1b 施加压力, 推动下层 吹吸体 1b 和前槽壁 211 紧贴。再而后, 上层吹吸体 1a 放入凹槽状容置部 21 时候与上顶件 91a 的作用过程, 和接着下层吹吸体 1b 从凹槽状容置部 21 中拿起时候与上顶件 91a 的作用 过程等过程, 和上述下层吹吸体 1b 与上顶件 91a 的运动的机理也一样。
     推广的说, 本压紧机构 8 实施例可以为任何结构的压紧机构。口琴的容置部槽壁 变化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变形的槽壁。 容置部的左右定位部件或者限位部件还可以为本 文提到的任何结构。吹吸体 1 可以为本文提到的任何结构的吹吸体。
     推广的说, 本顶件压紧机构 9 实施例上下顶件 91a、 91b 顶件 9 可以合并为一个, 这 顶件 91 头部可以呈现平状, 这平状部分顶在上层吹吸体 1a 端面和下层吹吸体 1b 端面交界 的部位。
     另外推广的说, 顶件压紧机构 9 可以象实施例八的思路一样, 顶件压紧机构 9 没有 和底槽壁 213 正纵向规则的直接延伸连接, 而是通过侧面间接的延伸连接。

一种口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一种口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一种口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口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口琴.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44353A43申请公布日20110112CN101944353ACN101944353A21申请号200910100552922申请日20090707G10D7/12200601G10D9/0020060171申请人徐一渠地址315315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团前方村王家路41号72发明人徐一渠54发明名称一种口琴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琴,包括上层吹吸体、下层吹吸体,特点在于该口琴还具有设有凹槽状容置部的框座,上层吹吸体、下层吹吸体相互叠合而放置于凹槽状容置部中,凹槽状容置部包括前槽壁、后槽壁、底槽壁,前槽壁具有与吹吸体的音格口对应的开口。通过前槽壁的过渡或工艺优势。

2、,让嘴唇在吹奏面吹奏时候不易受伤,框座形状决定口琴不易导致口腔或手的受伤和外观美观,凹槽状容置部结构决定两个吹吸体之间连接速度快;当有变音滑件的时候,前槽壁工艺优势让变音滑件和吹吸体之间的部位不易漏气,框座整合简化作用让变音滑件的定位孔数目明显减少;当有吹口条的时候,框座过渡和整合作用可设计出可靠快速的吹吸体与吹口条之间间接的卡接机构。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0页附图14页CN101944360A1/1页21一种口琴,包括上层吹吸体、下层吹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琴还具有设有凹槽状容置部的框座,上层吹吸体、下层吹吸体相互叠合而放置于所述。

3、凹槽状容置部中,凹槽状容置部包括前槽壁、后槽壁、底槽壁,所述前槽壁具有与吹吸体的音格口对应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槽壁前设有变音滑件,所述框座设有与所述变音滑件的定位口相配合的能使变音滑件移动和复位的定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音滑件前还设有吹口条,所述框座具有与吹口条相连接的连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槽壁或后槽壁开有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吸体由气流通道板、音板和音格板叠合成。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吸体中的至少一个。

4、吹吸体,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吸体中的至少一个吹吸体,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定位部件中有移动定位件,或者所述的左右两侧的限位部件中有移动限位件。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定位部件中有移动定位件,或者所述的左右两侧的限位部件中有移动限位件。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右定位部件,或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右限位部件。

5、,或上下两个吹吸体中一个吹吸体有左、右定位部件,另一个吹吸体有左、右限位部件,所述各定位部件和/或各限位部件,与前槽壁、后槽壁、底槽壁围成盒状。11根据权利要求3或7或8或9或10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口条与所述的框座的至少一端通过卡接机构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吹口条上的公卡扣和设置在框座的连接部的连接腔,连接腔内设置有与吹口条公卡扣配合的母卡扣件,母卡扣件包括母卡扣主体和与母卡扣主体连接的母卡扣和按钮,连接腔设置有容纳公卡扣插入的卡扣口和按钮穿出的按钮口,母卡扣件上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8或9或10或。

6、11或12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琴的后槽壁包括压紧吹吸体的压紧机构的部分,所述压紧机构与底槽壁直接或间接相连。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为顶件压紧机构,所述顶件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吹吸体的顶件和用于给顶件移动导向的导向支架,顶件上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所述顶件和导向支架两者相配合具有限制顶件移动的限位机构。权利要求书CN101944353ACN101944360A1/20页3一种口琴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乐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口琴。背景技术0002中国专利已公开了几种具有上下两个吹吸体,并可叠合设置的口琴。这种口琴可以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也可以在无变。

7、音滑件无吹口条的构造上添加变音滑件和吹口条。0003在分析公知技术缺点前,先介绍这种通过上下两个吹吸体叠合的口琴的基本情况,以明确有些概念的范围0004一、如专利2007100682570号的口琴的结构有如图13所示,口琴由两个吹吸体1相叠合而成它的吹吸体1中设有至少有两个进出口的吹吸气流通道11,吹吸体1上至少有两个吹吸面16,吹吸气流通道11中设有不多于两种不同音高的音高发生单元17,音高发生单元17把吹吸气流通道11分隔成两个腔室11A。腔室整体可以包括为构成“S”形、“Z”形、或“工”字形。两个结构大致相同的吹吸体需要上下叠合,叠合方式不仅仅只包括位置不改变,而是还可包括有上下吹吸体可。

8、以交换位置的这种叠合方式交换位置属于移动的方式,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说是上下吹吸体可以上下移动位置;交换位置也属于翻转的方式,因为相当于以两个吹吸体的整体为一个翻转单位在翻转、某吹吸体相对于另一个吹吸体向左或者向右移动错位一格或者若干格的这种叠合方式、某一个吹吸体翻转180度再和另一个吹吸体这另一个吹吸体可以翻转180度也可以不翻转放置的这种叠合方式、上面几种叠合方式的复合结合或者其他叠合方式等。一把口琴中,某一吹吸体假设取名为甲它放在另一个吹吸体取名为乙上面的时候,就把甲叫作上层吹吸体;但当吹吸体甲和吹吸体乙交换位置而放在下面的时候,这吹吸体甲就叫下层吹吸体,这时候吹吸体乙反而叫上层吹吸体了;即。

9、甲有时候叫上层吹吸体,有时候叫下层吹吸体。吹吸体具有吹吸面,吹吸面如果加了变音滑件和吹口条,则一般吹奏常用音域的音乐效果比较好,这时候吹口条为吹奏面,吹奏面就是用嘴唇吹的面;显然吹吸面也可以不加变音滑件和吹口条,即其实吹吸面它也可以有直接做吹奏面的功能。专利2007100682570号是前后两面都有吹吸面的口琴,后面的吹吸面可以随着吹吸体的翻转180度而换到前面来。一把口琴的变音滑件可以多根,或者仅仅一根。0005二、如专利2007100682585号的结构有它包含有一种实施例,如图3所示,它的吹吸体由气流通道板15、音板14、音格板13组成。此口琴它不加变音滑件和吹口条,可以用来演奏;加了变。

10、音滑件和吹口条,也可以用来演奏。0006上述吹吸体还包括其它变化,不管吹吸体的音列设置如何多种变化,音腔的结构如何多种变化。凡是具有发音单元和音腔、可以通过气流运动而发音的、用于组成口琴或者直接形成完整口琴的装置都可以叫吹吸体。吹吸体的发音单元可以靠嘴巴吹、吸而发音,也可以全部是靠嘴巴吹而发音,也可以全部是靠嘴巴吸而发音。叠合方式还包括所有未曾提到的不一一例举的叠合方式。0007上面是有上下两个吹吸体并叠合的口琴的基本情况。下面分析它已有技术的缺说明书CN101944353ACN101944360A2/20页4点0008如图31、图32所示上述公开技术中使上下两个吹吸体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目前方法。

11、是通过“T”字形销84和“T”字形槽85的对插来实现,目前还没有有其他更好的连接方法出现。目前的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的通过上下两个吹吸体叠合的的口琴,或者在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的构造上增加有变音滑件,或者加了变音滑件再加吹口条的通过上下两个吹吸体叠合的等口琴有如下缺点0009缺点一下面的五小节文字所说如图31、图32所示,用现有的两个吹吸体连接结构、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的一类口琴,演奏的人吹奏口琴时候,手扶持口琴,两吹吸体通过“T”字形销84和“T”字形槽85的对插而贴紧。但是嘴唇经常需要从上层吹吸体的吹吸面16A移动到下层吹吸体的吹吸面16B,或者相反移动的时候,容易损伤嘴唇。0010这是因为。

12、原因一,两吹吸体通过“T”字形销84和“T”字形槽85的对插,仅仅是对插,却不是固定的,当演奏人的手掌手指没有夹紧两吹吸体,如用单手随意扶持口琴,没有让两吹吸体贴紧的时候,两吹吸体的用于吹奏的端面的上下两个吹吸面16A、16B会有台阶产生,台阶会损伤嘴唇,即两个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面会损伤嘴唇,同时存在两个吹吸面间漏气。0011另外原因二两吹吸体的“T”字形销84和“T”字形槽85需要经常对插,使用不久,固定“T”字形销的螺丝“T”字形销中有螺丝过孔,螺丝和螺丝过孔之间一般有间隙。这些未显示。或者螺栓或者细销子一松,“T”字形销84就容易移位,即“T”字形销84和同层音格板13连起来的总纵向长。

13、度,和原来的长度不一样如图32所示中,“T”字形销84A因为移位所以和同层音格板13的纵向方向上多了一个间隙87,原来图31中“T”字形销84A和同层音格板13纵向方向上没有间隙87。而另一个装有“T”字形槽块86的吹吸体1B中,“T”字形槽块86也因为是金属材料,所以造成日子久后,“T”字形槽块86会移位只要“T”字形销84和“T”字形槽块86A其中一个有移位图32图33中“T”字形槽块86A没有移位,那么“T”字形销84和“T”字形槽85A对插后,用于吹奏的端面的上层吹吸体吹吸面16A下层吹吸体吹吸面16B就有台阶差EF段产生,即上下两个吹吸面16A、16B不在同一平面上。图32中为清楚目。

14、的,没有标注EF段,EF段可以见图33,图33仅比图32增加了变音滑件30012原因三这个有“T”字形销的吹吸体1A中,需要保证金属材料的“T”字形销84装配在音板14上的位置精度,和保证塑料材料的同层音格板13装配在音板14上的位置精度,所以装配耗时,否则平常装配完成后就有上下两个吹吸面16A、16B的台阶产生,次品率高0013原因四特别是如图13的口琴前后两面都有吹吸面的口琴,因为“T”字形销84和“T”字形槽85的对插时候又增加出现基准的前后变化的现象,所以同方位的上下两个吹吸面16A、16B更容易有台阶发生。所以当演奏移动嘴唇的时候,容易伤嘴巴,同时存在两个吹吸面间漏气。0014缺点二。

15、用现有的两吹吸体连接结构、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的一类口琴,因为“T”字形销84和“T”字形槽85的对插时候,需要让两吹吸体平行后,才可以对准插入。而琴体横向长度比较长,则需要用力均匀,否则用力不均匀不容易达到平行,所以插入整个过程需要花时间,影响演奏者换调速度需要。说明书CN101944353ACN101944360A3/20页50015缺点三用现有的两吹吸体连接结构、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的一类口琴,“T”字形销84和“T”字形槽85的对插的口琴外观比较怪异,而缺乏一般审美上的美感。对于乐器这种产品来说,美观是很重要的需要。0016缺点四用现有的两吹吸体连接结构、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的一类口琴。

16、,“T”字形销84也容易让演奏者在演奏时候,嘴巴或者手一不小心碰到“T”字形销而受伤的可能。缺点四对儿童用品更显得不容忽视。0017缺点五如图33所示,用现有的两个吹吸体连接结构、有变音滑件的一类口琴,即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的口琴结构之上进一步从属添加有变音滑件3和吹口条未显示的口琴,两个吹吸体经过T字形销84和对应配合的“T”字形槽85对插,又通过吹口条处的橡皮筋未显示,可参照专利2007100682570,使两吹吸体被绑合口琴吹奏时候,纵向的气流在流动时候需要控制住气流不会向横向侧向泄露,否则气流压强不够,簧片会发不出声音来,或者导致声音不饱满而吹奏效果不好。而当两个吹吸体经过T字形销84和。

17、对应配合的槽85对插后,于是在这个容易产生台阶的上下两个吹吸面前面再放上变音滑件3,会有台阶差EF段产生;而且橡皮筋的绑紧力不可靠,不足以纠正台阶使上下两吹吸面对齐。所以气流会从台阶差EF段的缝隙漏出去,容易造成漏气。0018缺点六用现有的两吹吸体连接结构、有变音滑件的一类口琴,口琴需要换调,原来的口琴,变音滑件定位件6是装在某个吹吸体中的如图31,为装在上层吹吸体中,并且有两个;下层吹吸体没有变音滑件定位件6,变音滑件定位件6会随两个吹吸体的改变上下位置而改变位置,最主要是因为变音滑件定位件6的设置方法不科学的原因,而导致变音滑件需要十二个近距离的定位孔,如此孔密集和孔数目多,则制造工艺难度。

18、高和成本大。0019缺点七用现有的两吹吸体连接结构、有变音滑件、有吹口条的一类口琴,两个吹吸体连接后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还需要和吹口条连接,已有技术比较可行的是用橡皮筋来连接。但是这种用橡皮筋的连接方法不好。不但无法快速装卸,而且不美观,还有橡皮筋容易磨损而断。0020用现有的两吹吸体连接结构、有变音滑件或者再有吹口条的一类口琴的其他缺点同时具有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的一类口琴的缺点二、缺点三、缺点四。发明内容0021本发明的目的是主要为了解决上述通过上下两个吹吸体叠合的口琴的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的时候,嘴唇在吹奏面上吹奏时候不容易受伤,可以让两个吹吸体的连接装置不容易。

19、导致口腔或者手的受伤,两个吹吸体之间连接速度快,外观美观;在有变音滑件的时候,除上面相关的优点外,另外,它的变音滑件和吹吸体之间的部位不容易漏气,变音滑件的定位孔数目明显减少,使定位孔的总制造成本明显降低;在进一步有吹口条的时候,可以容易设计出既可靠又廉价的吹吸体与吹口条之间的卡接装置,而且卡接结构连接速度快的口琴。002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口琴,它包括上层吹吸体、下层吹吸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口琴还具有设有凹槽状容置部的框座,上层吹吸体、下层吹吸体相互叠合而放置于所述凹槽状容置部中,凹槽状容置部包括前槽壁、后槽壁、底槽壁,所述前槽壁具有与吹吸体的音格口对应的开口。除了后面实。

20、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解释这里说明书CN101944353ACN101944360A4/20页6还有如下七小节文字所说0023本发明此条所谓的“相互叠合”即指包括前面背景技术中所说的所有的叠合变化方式。本发明此条所谓的“凹槽状”,是指最广义的凹槽状,即包括所有的两边高起,中间凹下物体的凹下部分的状态,不局限于常见的截面是“”字状的结构。本文中的“壁”属于有厚度的实体。本文为统一方向的描述,以靠近嘴巴的为前,远离嘴巴的为后,所以靠近嘴巴的槽侧的壁可叫前槽壁,远离嘴巴的槽侧的壁可叫后槽壁。前槽壁、后槽壁、底槽壁这三者可以一起一体化成型而相连成凹槽状,也可以这三者拼合或者连接而成凹槽状,或者甚至。

21、是互不连接而凑成凹槽状。前槽壁、后槽壁、底槽壁各自形状可以多种变形如,各槽壁一般是单一成型的一个壁板;如,也可以由前后几层壁板拼装或者连接而成,也可以上下拼装或者连接而成,这些壁板视为一个整体,即为一个槽壁,可以叫复合式槽壁;如,前句子所说的复合式槽壁中的几层壁板中,也可以仅仅把其中最接近凹槽空间的一个壁板视为槽壁,而把剩下的其他壁板视为非槽壁的零件;如,槽壁不局限于是板状,可以为厚度大的各表面凹凸不平的槽壁,也可以为各种形状的实体;如,底槽壁中间有开口,以致底槽壁的剩余部分只留下左右的边棱部分的杆子状部分。前槽壁和后槽壁包括可以不平行的结构,当吹吸体放入两者之间后,吹吸体的左侧和右侧是指包括。

22、所有的除了前槽壁和后槽壁之外的横向的吹吸体两侧的部位,即吹吸体的左侧还包括所有偏左的部位,吹吸体的右侧还包括所有偏右的部位。另外,框座可以为一体成型的框座,也可以是几个部分连接成的框座。0024关于凹槽状容置部的前槽壁外表面在无变音滑件无吹口条的口琴中的作用的说明本发明和嘴唇接触的主要不是吹吸体中的吹吸面其中当前槽壁有缺口的时候特殊,和嘴唇接触的仍然是吹吸体中的吹吸面,而是借助了前槽壁的过渡,让嘴唇接触的是前槽壁的外表面,这前槽壁的外表面的大小可以包含两个吹吸体的吹吸面的和,前槽壁外表面的平整容易被达到。这是因为如果这个前槽壁是单一成型的一个板壁,是在模具中一次成型的,则模具工艺可以保持前槽壁。

23、外表面的平整;如果前槽壁是由前后几层壁板拼装或者连接而成包括最外一层是垫片,或者上下拼装或者连接而成,则由于拼装后不需要象两个吹吸体那样的拆分,所以这时候前槽壁外表面的平整也容易被达到。即,这是前槽壁的工艺优势。因此,嘴巴放在前槽壁外表面上吹奏不容易受伤。0025关于后槽壁的作用的说明后槽壁在前槽壁的配合下使两个吹吸面都贴紧或者尽量贴紧前槽壁内表面。具体分情况阐述在前槽壁的配合下的后槽壁作用有一、后槽壁是起到对吹吸体的纵向的定位作用,让吹吸体贴紧前槽壁内表面,同时可以让吹吸体不能左右移动。这时候,后槽壁的结构一般为刚性的板状物,其最前端与吹吸体过盈配合;也可以为有弹性的板状物,靠变形反弹力压紧。

24、吹吸体;也可以为由多个机械零件组成的压紧机构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压紧机构由底槽壁延伸设置而成。上面三种情况的前两种情况中的板状物实质也属于为压紧机构。二、也可以吹吸体与后槽壁之间虽然没有间隙但又可以让吹吸体在槽中能左右移动的配合,同时让吹吸体贴紧前槽壁内表面,这也是定位作用。三、或者是限位作用,指吹吸体和后槽壁的内表面最前端稍微有间隙,在此间隙中漏气并不严重,不影响吹奏效果。后槽壁应该不影响口琴后面气流通道板或者后面音格中的气流进出流动。如一种方式是可以在后槽壁中透空设有开口,吹吸体气流通道板的气流可以在这后槽壁开口进出。0026关于前槽壁的内表面的作用的说明在后槽壁的配合下,吹吸体和前槽壁内表。

25、面说明书CN101944353ACN101944360A5/20页7贴紧以后,容易达到之间不漏气的效果当然稍微漏气也不影响吹奏效果。内表面可以是在模具中一次成型,模具工艺可以保持整个内表面的平整。就算整个内表面中,接触上层吹吸体的一部分面,和接触上层吹吸体的一部分面,两者之间不平整,但只要各自贴紧吹吸体的话,口琴仍旧不会漏气。这节文字说的是前槽壁内表面处的工艺优势可以造成口琴不漏气。0027上面所说的都是纵向上的精度问题,是口琴的主要精度问题,跟凹槽状容置部有关,下面说明次要的横向和竖向精度问题,也跟凹槽状容置部有关。一、口琴的横向精度口琴横向精度指吹吸体上下两个音格口需要对齐或者略微不对齐。。

26、前槽壁后面的两个吹吸体叠合后,最好是上下音格对齐。但是有工艺问题或者叠合问题造成上下音格略有偏差,也是可以允许的,因为气流是可以转弯的,所以不影响吹奏的功能。而且前面有前槽壁,如果前槽壁的上下两个口只要对的齐,就等于起了对前槽壁后的略有偏差的上下音格口的矫正作用。同吹吸体上下两个音格口的道理一样,前槽壁也最好是上下两个口对齐,但是有工艺问题或者叠合问题造成前槽壁上下口略有偏差,也是可以允许的,因为气流是可以转弯的,所以不影响吹奏的功能。二、口琴的竖向精度本发明的构造使上吹吸体和下吹吸体在高度方向上的紧密连接问题,比较容易控制。第一,上吹吸体本身有重力可以让上吹吸体紧贴下吹吸体。第二,人在演奏时。

27、候可以用手压紧盖子让压力传给上吹吸体,从而让上吹吸体紧贴下吹吸体;或者没有盖子而直接压上吹吸体。第三,吹吸体后面有推力或者摩擦力存在时候,可以起到不让吹吸体在高度方向分散的效果。0028所述凹槽状容置部的前槽壁具有与吹吸体的音格口对应的开口,上述的对应,不局限于一一对应。可以是前槽壁用一定数目的口对应吹吸体中的同样数目的口;也可以前槽壁中只用一个大口或者大缺口对应吹吸体中的一定数目的口,“与吹吸体的音格口对应的开口”的“开口”包括是缺口的形式;也可以前槽壁两端的一些口缺失即实心,使得前槽壁除去两端的中间部分的一定数目的口对应吹吸体中的同样数目的口,而吹吸体的两端有多余的口无对应的前槽壁的口;也。

28、可以每个前槽壁的口对应吹吸体两个口,如前槽壁用十一个口对应吹吸体中的二十二个口;其他变化,不一一赘述。0029本发明口琴,可以包括是框座下方为底槽壁,吹吸体从框座上方的敞口放入;也可以包括是框座上方为底槽壁,吹吸体从框座下方的敞口放入。上吹吸体和下吹吸体的组成结构或者形状大小一般是一样的,也可以有差别。0030为了方便选择吹奏某特定调高或者音列的音乐,和方便变换口琴的调式、调高及快速掌握吹奏技巧,所述的前槽壁前设有变音滑件,所述框座设有与所述变音滑件的定位口相配合的能使变音滑件移动和复位的定位件。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解释这里还有如下具体的说有能使变音滑件移动和复位的定位件可以是。

29、扭簧,扭簧还需要与扭簧支座,支承壁等配合。能使变音滑件移动和复位的定位件也可以是一根刚性的销子,销子还需要与移动件和弹性复位机构等配合。实际上,机构中用于支承扭簧一端丝的壁板,和其他定位件结构中的壁板可以同时起到对吹吸体有阻止吹吸体横向移位的限位作用。框座前槽壁外表面可以制造成平的或者弧形,对应的变音滑件也设计成平的或者弧形,这样滑动的时候仍然可以顺畅。在“T”字形销和“T”字形槽的卡接的结构上再进一步安装变音滑件时候,供应变音滑件滑动的平面有统一的一体成型而成的吹吸面,由于模具成型时候,容易达到前槽壁外表面平整或者便于变音滑件滑动的弧形,在此平面上安装变音滑说明书CN101944353ACN。

30、101944360A6/20页8件,不存在台阶,所以紧密,变音滑件和吹吸体之间的部位不容易漏气,而且最重要的是长久以后也不容易漏气。或者前槽壁是拼装的,但它不需要象两个吹吸体那样的拆分,所以在此平面上安装变音滑件,变音滑件和吹吸体之间的部位不容易漏气,这是前槽壁的工艺优势造成的。不加变音滑件的口琴多用在低音口琴,用在低音口琴效果好;当然不加变音滑件的口琴也可以用在其他音域的口琴,如B到F3即F3的口琴,只是用在其他音域的口琴吹奏效果不好。加了变音滑件的口琴目前多用在常用音域的口琴,如B到F3的口琴,效果好。定位口一般用作定调;定位口可以是定位孔、定位槽、定位缺口。变音滑件吹吸口的可以多种设置。。

31、变音滑件上的吹吸孔排列可以是按下排三孔再邻接上排三孔为一重复单元,再进行重复排列,或者缩短变音滑件用于不足两个八度的音列;变音滑件上的吹吸孔排列是按依次邻接的三下一上一下一上为一重复单元,再进行重复排列,或者缩短变音滑件用于不足两个八度的音列;变音滑件上的吹吸孔排列是三下一上一下一上,再进行循环,或者缩短变音滑件用于不足两个八度的音列;等等不一一赘述。一条变音滑件的吹吸口有的吹有的吸,或者全部都是吹,或者全部都是吸。变音滑件可以设在口琴的前面或后面,变音滑件的定位口可以设在变音滑件的左边或右边,使变音滑件移动和复位的定位件可以跟着定位口设在口琴的左边或者右边,变音滑件连同定位口的移动可以通过拉。

32、滑或推滑来实现。变音滑件除了可通过定位口确定所需调高的音阶的位置,还可以通过推动改变变音滑件的位置实现常用功能,如产生唱名音“7”或其它音。由于定位件是装在框座中固定,而不是装在一个吹吸体中,所以定位件不会随两个吹吸体的改变上下位置而改变位置,所以只需要六个定位孔就可以吹十二个大调。0031推广的说,可以用不能滑动的用于音列选取而设的开口吹吸口的部件,这些部件也可以长条形,吹吸口排列是按依次邻接的三下一上一下一上为一重复单元,再进行重复排列,或者缩短部件用于不足两个八度的音列;部件的吹吸口排列也可以是三下一上一下一上,再进行循环,或者缩短部件用于不足两个八度的音列;等等不一一赘述。可以调换部件。

33、来改变调式或者音乐风格。与变音滑件相比较,因为这种部件不能移动,所以不能产生“7”音等,或者不能产生完整的音列。0032为了把厚的琴体延伸变薄,方便口的吹奏,以及用口吹奏时能对应所需变音滑件上的吹吸口,给变音滑件以滑动的槽位,所述的变音滑件前还设有吹口条,所述框座具有与吹口条相连接的连接部。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解释这里还有如下因为口琴框座和吹口条两者的连接方法可以有螺丝连接、螺栓连接、磁力连接、橡皮筋连接、卡接连接等。则连接部就为螺丝连接装置、螺栓连接装置、磁力连接装置、橡皮筋连接装置、卡接连接装置等其中之一的一部分,如为螺丝连接装置和螺栓连接装置的螺孔,如为卡接装置的母卡扣。。

34、如果口琴框座和吹口条通过第三者而连接,则框座中与第三者直接连接的部位,就为框座和吹口条间接连接的连接部。吹口条上下面可以逐渐向靠嘴巴的一端倾斜,这样可让吹奏面窄,可以让嘴巴舒服。0033为了减少框座的制造成本或用于演奏复调音乐,所述的前槽壁或后槽壁开有缺口。0034为把厚的琴体变薄,所述的底槽壁有开口,吹吸体的上下两面有与开口配合的凸部。0035为了丰富设计变化,所述的吹吸体由气流通道板、音板和音格板叠合成。除了后面说明书CN101944353ACN101944360A7/20页9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解释这里还有如下气流通道板其实从极限角度来讲是可以包括音格板的。音格板一般一面为音格口。

35、,一面为阻气的壁;音格板一般是一格一格分成音格的。而气流通道板可以相当于是把音格板的几个音格合并成一个大格,从极限角度来看,当气流通道板很细分变成一格一格分开的时候,这时候可以算是音格板,则口琴变成了有两个吹吸面。这种吹吸体的结构其实是公知技术,只是过去没有明确说是吹吸体。0036为了丰富设计变化,所述的吹吸体中设有至少有两个进出口的吹吸气流通道,吹吸体上至少有两个吹吸面,吹吸气流通道中设有不多于两种不同音高的音高发生单元,音高发生单元把吹吸气流通道分隔成两个腔室。这种有至少两个吹吸面的吹吸体的结构具有多种变化。发音单元可以是音簧和气流通孔组成,也可以是连接电子发音器的触发开关。这种吹吸体的结。

36、构是很过去很明确说的公知技术。0037为了让吹吸体在框座中不漏出,所述的吹吸体中的至少一个吹吸体,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解释这里还有如下部件的意思指可以为一个完整的起到定位或限位功能的零件,也可以为组件,也可以指组件中的其中一个零件。定位部件或者限位部件可以为固定的,或者为可移动的。移动定位部件或者移动限位部件包括移动过程中一直和框座相连,如定位部件以连接的弹簧的作用力移动和复位于框座中;也可包括移动过程中,中途有不相连的方式,本文中主要讲这种移动定位部件或移动限位部件。当吹吸体一侧有定位部件时候,相对应的。

37、另一侧一定也为定位部件;当吹吸体一侧有限位部件时候,相对应的另一侧一定也为限位部件。包括以下两种情况0038一、仅一个吹吸体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其四周的部件可以围成盒状。另一个吹吸体可以用凹凸配合等方法,定位在此吹吸体上。后槽壁高度可以小于两个吹吸体叠合后的总高度。0039二、上层吹吸体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下层吹吸体也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框座的容置部同一空间中,相当于无形中可分成两个空间放下层吹吸体的下层空间、和放上层吹吸体的上层空间。对。

38、结构,可以分成有移动部件指移动定位部件或者移动限位部件,和没有移动部件来讲。以下为没有移动部件,只有固定部件的结构,举例如一结构上层空间为定位结构,下层空间也为定位结构,两个吹吸体的一侧为对齐并连接的上下两个定位件,即可叫同一定位件,两个吹吸体的另一侧也为对齐并连接的上下两个定位件。二结构上为限位结构,下为限位结构,两个吹吸体的一侧为对齐并连接的的上下两个限位件,即可叫同一限位件,两个吹吸体的另一侧也为对齐并连接的的上下两个限位件。吹吸体与限位件之间的间隙大小可以没有被局限住,当有间隙并且后槽壁有压紧力给吹吸体的时候,则一般,吹吸体在吹奏中或者其他情况下不会移位到不合适的位置;当有间隙并且后槽。

39、壁没有压紧力和摩擦力给吹吸体的时候,导致吹吸体在吹奏中或者其他情况下松动而移位到不合适的位置,则可以用手指来纠正吹吸体的位置;如果装有盖子,则可以在盖子上设计出用于手指通过盖子而进入槽中纠正吹吸体位置的开口。没有盖子的话,则方便手指直接纠正吹吸体的位置。如果吹吸件和限位件之间有不超过音格的二分之一的间隙指吹吸体左端和左限位件贴紧后,吹吸体右端到右限位件的距离存在,则吹奏功能和上下音格口对齐是一样的,但是效果差。三结构上为限位结说明书CN101944353ACN101944360A8/20页10构,下为定位结构,两个吹吸体的一侧为对齐的壁板,这板壁对下层空间来说是定位件,但是对上层空间来说是限位。

40、件;两个吹吸体的另一侧有两个没有对齐的板壁,有台阶差这里是这两板壁之间的距离,也即水平的一条线段的长度生成,其中一板壁为下层空间的板壁,下层空间的横向长度和吹吸体的横向长度一样,所以此板壁起定位作用,此板壁叫定位件,其中另一板壁为上层空间的板壁,为限位作用。两板壁具有台阶差这里是这两板壁之间的距离,也即水平的一条线段的长度,这差值可以多种,最好是小于二分之一音格的长度。四结构上为限位结构,下为限位结构,两个吹吸体的一侧为对齐的壁板,而另一侧的两个限位件有台阶差这里是这两限位件之间的距离,也即水平的一条线段的长度;容置部下层的空间的横向长度略大于吹吸体的横向长度,即下层的空间左右两端和下层吹吸体。

41、之间横向有小的间隙。以上的一和二结构接近,三和四结构接近。0040主要为了让口琴中的吹吸体在十二个大调的叠合变化中有准确的定位位置或者比较良好效果的限位位置,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定位部件中有移动定位件,或者所述的左右两侧的限位部件中有移动限位件。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解释这里还有如下可以为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定位部件中的其中一个定位部件为移动定位件,或者可以为所述的左右两侧的限位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限位部件为移动限位件。也可以为所述的左右两侧的定位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零件为移动定位件,或者也可以为所述的左右两侧的限位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零件为移动限位件。这移动定位件或者移动限位件可以与一边壁有台阶的。

42、盒状容置部或者有台阶的其他容置部结构配合。如在容置部中,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左端相同,即左端没有台阶,但是右端有台阶,下层空间横向长度加台阶差这里是两右板壁之间的距离,也即水平的一条线段的长度等于上层空间的横向长度。当两个吹吸体左端和右端都对齐放入盒状容置部空间的时候,移动定位件或者移动限位件一般放在上吹吸体的右侧,这时候移动定位件或者移动限位件同时居于盒状容置部右端的水平台阶面口琴以底槽壁为水平状态而放置之上;当上吹吸体放在下吹吸体上并向右错开一音格放入盒状容置部空间的时候,移动定位件或者移动限位件就放到上吹吸体的左侧,同时移动定位件或者移动限位件位于下层吹吸体左端之上。左固定板壁或右固定板壁。

43、,在移动定位件不放到它旁边的时候,它是直接作为定位件用的,所以左固定板壁和右固定板壁都算是定位件。当移动定位件放在如左固定板壁旁边的时候,此时左固定板壁可以算是移动定位件左侧的其他零件,也可以算是和移动定位件一起组成左定位部件。移动定位件可以是一个音格的横向长度,正好填补了上层吹吸体与右定位件之间的一个音格的间隙指上层吹吸体左端和左定位件贴紧后,吹吸体右端到右定位件的距离,使上层吹吸体被定位住,这是比较佳的方案;移动定位件的横向长度也可以是在一个音格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一个音格长度的一又二分之一之间。总之,本发明说明书中,上下吹吸体在有移动定位件或移动限位件,或者没有移动定位件或移动限位件的情况下。

44、,只要最后的上下吹吸体位置定位或限位后,上下的音格不超过有二分之一音格的位置错位,则两个音格的使用功能还是有的,只是比完全对齐的上下音格的使用效果差;限位结构中,超过二分之一音格的位置错位也可以用手辅助来矫正,但不是优选设计。移动限位件是说明移动件和边壁之间有间隙。0041为达到比较简捷和美观的设计,所述的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右定位部件,或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右限位部件,或上下两个吹吸体中一个吹吸体有左、右定位部件,另一个吹吸体有左、右限位部件,与前槽壁、后槽壁、底槽壁围成盒状容置部。除了后面实施说明书CN101944353ACN101944360A9/20页11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解。

45、释这里还有如下本句分开来明确清楚点说就是包括一、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右定位部件,各定位部件与前槽壁、后槽壁、底槽壁围成盒状容置部。二、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右限位部件,各限位部件与前槽壁、后槽壁、底槽壁围成盒状容置部。三、上下两个吹吸体中一个吹吸体有左、右定位部件,另一个吹吸体有左、右限位部件,各定位部件和各限位部件,与前槽壁、后槽壁、底槽壁围成盒状容置部。盒状容置部从属于凹槽状容置部的权利范围。盒状容置部为敞口形状。围成的盒状可以为俯视的各种几何体形状的盒状。围成盒状容置部的壁可以为厚度大的各表面凹凸不平的壁,也可以为各种形状的实体,可以有台阶的结构。任何四周壁围成盒状包括近盒状的容置部都。

46、可以叫盒状容置部。任何形状的四周壁都可以由本发明定义下的前槽壁、后槽壁、左、右定位部件或者左、右限位部件围成。围成盒状容置部的左、右定位部件或限位部件可为板壁状。0042为了口琴美观和盖住吹吸体,框座上还可设有用于盖住吹吸体的盖子。这个盖子可以铰接在框座左右两端。本发明中可以只有一个盖子,而在框座的底槽壁背面没有盖子,目的为了减少口琴高度方向上的厚度。也可以为两个盖子。对于凹槽状容置部开口在上的口琴,盖子可以只是靠重力而靠在上吹吸体上。对于凹槽状容置部开口在下的口琴,盖子可以用卡接机构让盖子固定在框座上。盖子有给吹吸体竖向上的定位的作用。0043为了方便换调的需要,所述的吹口条与所述的框座的至。

47、少一端通过卡接机构连接。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解释这里还有如下原来的“T”字形销和“T”字形槽的卡接的上下吹吸体的结合体和吹口条连接的时候,很不容易在单一个吹吸体的狭窄高度的空间里设计出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卡扣机构。而当有了框座结构以后,吹口条就不用和吹吸体直接卡接,只要和框座卡接就可以了,即通过框座的过渡达到和吹吸体的间接连接作用。同时,由于框座整合提取出了两个吹吸体的高度的设计空间,所以可以在框座两端设计出可靠强度的卡接机构。0044为了一种比较简单的卡接机构,所述的卡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吹口条上的公卡扣和设置在框座的连接部的连接腔,连接腔内设置有与吹口条公卡扣配合的母卡扣件,。

48、母卡扣件包括母卡扣主体和与母卡扣主体连接的母卡扣和按钮,连接腔设置有容纳公卡扣插入的卡扣口和按钮穿出的按钮口,母卡扣件上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解释这里还有如下公卡扣是穿过变音滑件中央的长孔,而框座为此提供了条件。公卡扣可以设置在吹口条上。本节的具体机构是卡接机构中的卡扣机构。0045为了提高口琴不漏气功能的寿命,所述口琴的后槽壁包括压紧吹吸体的压紧机构的部分,所述压紧机构与底槽壁直接或间接相连。除了后面实施例部分对此条的解释之外,解释这里还有如下这里的压紧机构形式可以包括这几类一、为刚性的板状物,其最前端与吹吸体过盈配合。二、也可以为有弹性的板状物,靠变形反弹。

49、力压紧吹吸体。三、也可以为其他由多个机械零件组成的压紧机构。0046所述压紧机构为顶件压紧机构,所述顶件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吹吸体的顶件和用于给顶件移动导向的导向支架,顶件上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所述顶件和导向支架两者相配合具有限制顶件移动的限位机构。0047本发明权利范围包括还有一第一种、本发明权利范围包括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吸体中的至少一个吹吸体,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二、本发明说明书CN101944353ACN101944360A10/20页12权利范围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吸体中的至少一个吹吸体,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或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限位的限位部件,所述的定位部件中的其中一个定位部件为移动定位件,或者所述的限位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限位部件为移动限位件。三、本发明权利范围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右定位部件,或上下两个吹吸体都有左、右限位部件,或上下两个吹吸体中一个吹吸体有左、右定位部件,另一个吹吸体有左、右限位部件,与前槽壁、后槽壁、底槽壁围成盒状容置部。四、本发明权利范围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吸体中的至少一个吹吸体,其左右两侧分别有给其定位的定位部件,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乐器;声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