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精的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314909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07584.7

申请日:

1992.05.29

公开号:

CN1079106A

公开日:

1993.12.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18; A23F3/22

主分类号:

A23F3/18; A23F3/22

申请人:

宇斌; 王娟; 宇克勤; 吴素琴; 宇来; 冯恩芳

发明人:

宇斌; 王娟; 宇克勤; 吴素琴; 宇来; 冯恩芳

地址:

225600江苏省高邮市甸垛税务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茶精的生产工艺,其利用乙醇水溶液作浸提液,或在浓缩过程中加入乙醇水溶液,有效地提高了茶精的品质,使得按本发明生产出的茶精的色、香、味均与原茶类同。本发明工艺可广泛用于绿茶、红茶及各种特种茶。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安全无毒,成品潮解比现有产品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茶精的生产工艺,它包括有浸提、浓缩、干燥等工序,其特征在于:在浸提工序中,采用乙醇浓度≤90%的乙醇水溶液为茶精浸提液,首先,在常温下将乙醇水溶液加入原料茶中,将原料茶浸没,经过5-8小时后,过滤得第一次浸提汁,再在第一次浸提过的原料茶中再加入乙醇水溶液将原料茶浸没,经过5-8小时后,过滤得第二次浸提汁,将浸提工序中所得的两次浸提汁混合进行浓缩,浓缩工序的温度控制在60℃-80℃,浓缩工序所得的浓缩液进入干燥工序,干燥后即得成品。
2: 一种茶精的生产工艺,它包括有浸提、浓缩,干燥等工序,首先,在浸提工序中,利用80℃的水作为茶精浸提液,将几次浸提出的浸提汁混合,其特征在于:在浸提汁混合液中加入乙醇含量≤90%的乙醇水溶液后进行浓缩,浓缩工序的温度控制在60℃-80℃,浓缩工序所得的浓缩液进入干燥工序,干燥后即得成品。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工艺,属于茶叶加工技术,特别是一种茶精的生产工艺。

    茶精又称速溶茶,萃取茶,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颗粒式粉未状固体(晶体),冲水即可饮用,它具有溶解快,冲泡不留余渣,卫生,携带方便,稳定不易变质等优点,日益受到欢迎。

    在国外,其茶精的制造工艺大体可分两类:一类如美国专利USA,552,776《红茶浓缩物》与美国专利US4,552,769《冷水可溶的红茶抽出物》所公开的采用较高温度的水对红茶叶进行提取后再浓缩制成速溶茶,此法因温度高易造成茶叶中一些有效成份被破坏和挥发,影响原茶风味,另一类如日本公开特许公报61-15651公开了将茶叶提取过程分成低温与加温两个步骤,此法可避免由于高温而破坏原茶中的有效成份,但其工序繁杂,制成的速容茶仅适用于80℃的水溶解饮用,为此,人们为保持原茶地有效成份采用了低温多次浸取的方法进行提取,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88105853.X《一种速溶茶的制造方法》就是采用5-50℃的水进行多次浸取,以及瞬间灭菌、真空减压浓缩,低温冷冻干燥等方法处理。另外中国专利申请号《90109885.X》中还提出了一种将茶叶所含的有效成份中的几类有机物分离出来,随后对所分离出的各类有机物分别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进行处理后,再将其混合制成速溶茶的生产工艺,这些方法共同的缺陷是用水作浸提液,浓缩时,需温度较高时间较长,从而破坏茶精的有效成份,影响茶精的品质,并且采用的有机物质对人体的健康有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茶精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茶精生产工艺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茶精的生产工艺,它包括有浸提、浓缩、干燥等工序,其特征在于:在浸提工序中,采用乙醇浓度≤90%的乙醇水溶液为茶精浸提液,首先,在常温下将乙醇水溶液加入原料茶中,将原料茶浸没经过5-8小时后,过滤得第一次浸提汁,再在第一次浸提过的原料茶中再加入乙醇水溶液将原料茶浸没经过5-8小时后,过滤得第二次浸提汁,将浸提工序中所得的两次浸提汁混合进行浓缩,浓缩工序的温度控制在60℃-80℃,浓缩工序所得的浓缩液进入干燥工序,干燥后即得成品。

    本发明茶精生产工艺也可通过在浸提工序结束后,在浸提汁混合液中加入乙醇水溶液来完成,它仍包括有浸提、浓缩、干燥等工序,首先,在浸提工序中,利用80℃的水作为茶精浸提液,将几次浸提出的浸提汁混合,其特征在于在浸提汁混合液中加入乙醇含量≤90%的乙醇水溶液后进行浓缩,浓缩工序的温度控制在60℃-80℃,浓缩工序所得的浓缩进入干燥工序,干燥后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乙醇水溶液做为茶精浸提液和在浓缩工序中加入乙醇水溶液,使得茶精的生产工序大大间化,浸提汁混合液浓缩速度快,温度低,使茶叶的有效成份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利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绿茶、红茶的茶精,其味道与原茶类同,成品颜色与天然茶色相同,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安全、无毒、成品潮鲜慢。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如下:

    实施例1:速溶绿茶:选用乙醇含量70%的乙醇水溶液为浸提液(1)首先用5L乙醇水溶液加入到1公斤绿茶(或茶叶未)中,室温下浸泡6小时后,过滤得到第一次的浸提汁。(2)再用5L的乙醇水溶液加入到浸提过的原茶中,按(1)步骤浸提得第二次浸提汁。(3)将(1)和(2)步骤中的浸提汁混合得含茶精10%左右的混合液。(4)将(2)步骤中的混合液通过真空减压浓缩锅进行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70℃,由于采用乙醇水溶液作浸提液,其沸点低,浓缩速度运比水快,使得原茶的有效成份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浓缩后的浓缩液,茶精的含量为30-50%,在此过程中乙醇溶液得到回收,其回收率可达90%。(5)将(4)步骤所得浓缩液用真空冷冻干燥法进行干燥,或者用真空棚式干燥箱式喷雾干燥法进行干燥,干燥后的茶精经过一般性打碎处理,后进行密封包装,产率约30%。使用时,只需用温水冲饮,具有溶解快,冲泡不留余渣,稳定不易变质等优点,色、香、味均与原茶类同,为了提高产率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可重复1-2次,为了减少乙醇的消耗,可利用多个提取器进行连串式浸提。

    实施例2绿茶茶精,其基本生产工艺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其中的浸提液也可利用80℃水作为浸提液按常规工艺浸提,在浸提所得的混合液中加入乙醇含量为70%的乙醇水溶液后按实施例1(4)(5)步骤进行处理,本实施例的未尽之处与实施例1相同,这样能减少茶精在浓缩过程中的有效成份的损耗。

    利用本发明工艺可生产绿茶、红茶及其它特种茶。

    

茶精的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茶精的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茶精的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精的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精的生产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茶精的生产工艺,其利用乙醇水溶液作浸提液,或在浓缩过程中加入乙醇水溶液,有效地提高了茶精的品质,使得按本发明生产出的茶精的色、香、味均与原茶类同。本发明工艺可广泛用于绿茶、红茶及各种特种茶。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安全无毒,成品潮解比现有产品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