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法处理粗腔干死羊毛纤维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化学水解法处理粗腔干死羊毛纤维的工艺,特别是一种水解法处理粗腔干死羊毛纤维工艺。背景技术
当前在国产羊毛中不可纺、不可染的羊毛纤维及纺织加工过程中甩下的回条、回丝、回毛数量非常可观。仅内蒙古自治区呼盟地区每年剪下改一、改二等甩下的粗腔干死羊毛纤维就达4000吨,全国数量可观。这是因为粗腔干死羊毛髓腔比重大、长达25毫米以上、宽为毛纤维直径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造成色泽骨白、毛干枯干、挺直脆弱、造成缺乏可纺性、可染性。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粗腔干死羊毛纤维的性能改变提高可纺性、可染性的水解法处理粗腔干死羊毛纤维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解法处理粗腔干死羊毛纤维技术工艺,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三个工艺过程完成:1、氢化;2、脱氯;3、水解。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工艺对粗腔干死羊毛进行处理,起到被处理的粗腔干死羊毛能变性达到使用要求的目的。解决了粗腔干死羊毛又挺又硬、没有卷曲度、脆弱易断、色暗骨白进行纺织染加工相当困难的问题。采用上述工艺处理调变羊毛角质蛋白肽链的组合排列,使其结构形成一系列的a-氨基酸,各多缩氨酸键彼此以二硫键、盐式键、氢键等相互联结,为此改变角蛋白非极侧链的排列按需改变粗腔干死羊毛纤维的内部结构,改善其性能的目的,提高可纺性、可染性。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是如何实现的。
水解法处理粗腔干死羊毛纤维工艺,是由如下三个工艺过程完成:1、氢化;2、脱氯;3、水解。
三个工艺过程是在NC4648散毛染色机上按如下步骤完成的:
第一步氢化:将粗腔干死羊毛纤维在用硫酸调成PH=1.5-2、含4-6%(对羊毛纤维重量)地二氯异脂脲酸钠水溶液中,液温为10-20℃、处理时间为15分钟;
第二步脱氯:再加入6%(对羊毛纤维重量)的还原剂,调PH=4-5,将液体升温至50℃、处理时间为20分钟;
第三步水解:将水放掉换水用碱面调PH=7-8、加入酵素5-7%(对羊毛纤维重量)、升温至60℃、处理时间30分钟后收洗。
其中: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酵素为矸性蛋白酶。
上述三个工艺过程是在NC4648散毛染色机上完成的。
实施例1:
在NC4648散毛染色机上处理50公斤粗腔干死羊毛:
第一步前处理:将粗腔干死羊毛纤维在用硫酸调成PH=1.5加入2.5公斤亚氯酸钠的水溶液中,液温为15-25℃、处理15分钟。
第二步还原处理:再加入3公斤亚硫酸氢钠,调PH=4.5,将液体升温50℃、处理20分钟。
第三步酵素处理工艺:将水放掉换水用碱面调PH=7.5、加入矸性蛋白酶0.1公斤、升温至60℃、处理30分钟后水洗。
处理后的粗腔干死羊毛即达到使用标准。
实施例2:
在NC4648散毛染色机上处理100公斤粗腔干死羊毛:
第一步前处理:将粗腔干死羊毛纤维在用硫酸调成PH=2加入5公斤亚氯酸钠的水溶液中,液温为20℃、处理15分钟。
第二步还原处理:再加入6公斤亚硫酸氢钠,调PH=5,将液体升温至50℃、处理20分钟。
第三步酵素处理工艺:将水放掉换水用碱面调PH=7.5、加入矸性蛋白酶0.2公斤、升温至60℃、处理30分钟后水洗。
处理后的粗腔干死羊毛即达到使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