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非吸收弹性层的吸收用品.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313628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79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6570.4

申请日:

1993.05.28

公开号:

CN1079140A

公开日:

1993.12.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F 13/46申请日:19930528授权公告日:20040218终止日期:20110528|||授权|||地址美国威斯康星州美国威斯康星州|||申请人金伯利-克拉克公司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公开

IPC分类号:

A61F13/46

主分类号:

A61F13/46

申请人:

金伯利-克拉克公司;

发明人:

J·迪帕尔马; D·R·金; T·H·吉尔曼; L·考图尔-多什纳; T·S·施蒂普; V·V·芬奇

地址:

美国威斯康星州

优先权:

1992.05.29 US 891,36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肖春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诸如卫生巾的吸收用品,具有一层吸收材料和与该吸收材料相邻的非吸收性弹性层。该吸收材料具有足够的硬度,以便防止卫生巾在使用过程中的扭曲。其结果是该吸收用品既能够防止扭曲,又能够防止聚束。该吸收用品具有厚度、吸收性和硬度各不相同的区域,其中中心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小于其他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相邻区域具有较小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边缘区域位于卫生巾的外侧部,其厚度、吸收性和硬度最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接收和吸收体液,并且具有纵向中心轴线的吸收用品,所述吸收用品包括: a)一种吸收材料,具有基本上与上述纵向中心轴线相重合的纵向中心轴线,该吸收材料可以吸收至少10克排放到吸收材料上的体液; b)一种与上述吸收材料相邻的基本上非吸收性的弹性层,该弹性层的宽度大于吸收材料的宽度,用于防止上述吸收材料的聚束。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吸收用品的总宽度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相垂直,为吸收用品面向人体的一面的一侧外边缘到另一侧外边缘的距离,所述吸收材料的宽度小于所述吸收用品面向内衣的一面的总宽度的60%。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层的长度至少等于吸收材料的长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该吸收用品至少包括两个区域: a)一个中心吸收区域,它比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 b)一个边缘区域,它位于吸收用品的外边缘处,其吸收性和硬度小于所述吸收区域的吸收性和硬度。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它进一步包括一个 相邻区域,位于上述吸收区域和边缘区域之间,该相邻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小于可所述吸收区域,大于所述边缘区域。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层为厚度小于1/8英寸的泡沫材料。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层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防止聚束,其圆形弯曲测试值在大约9-42克的范围之内,其回弹性为大约50%。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中心吸收区域的葛氏硬度在大约782-2526毫克的范围之内,所述相邻区域之内具有相邻区域中部,该相邻区域中部的葛氏硬度在大约99-345毫克的范围之内,其厚度在大约0.5-3.0mm的范围之内。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层具有面向内衣的一面,该吸收用品还包括位于所述弹性层面向内衣的一面之上的防护层。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它进一步包括一层能够透过液体的复盖层。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该吸收用品进一步包括延伸到所述吸收材料之外的织物层。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吸收材料具有面向内衣的一面,上述织物层位于吸收材料的面向内衣的一面上。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吸收材料具有面向内衣的一面,所述织物层位于所述吸收材料的面向人体的一面上。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吸收材料具有面 向人体的一面和面向内衣的一面,所述织物层位于所述吸收材料的面向人体的一面上和面向内衣的一面上。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吸收材料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该吸收用品进一步包括一层位于吸收材料面向人体的一面上的过渡层。
16: 一种吸收用品,它具有一纵向中心轴线,其厚度小于大约5毫米,其总宽度能够跨过使用者的阴唇,该吸收用品包括: a)一种吸收材料,其纵向中心轴线基本上与所属吸收用品的纵向中心轴线相重合,并具有吸收至少10克体液的能力; b)一种弹性层,其宽度在所述吸收用品的总宽度的60-100%的范围之内,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防止吸收用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聚束。
17: 一种吸收用品,它具有一纵向中心轴线,其厚度小于大约5毫米,其总宽度能够跨过使用者的阴唇,该吸收用品包括: a)一层能够透过液体的复盖层; b)一种吸收材料,其纵向中心轴线基本上与所属吸收用品的纵向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吸收材料具有足够的硬度以防止吸收用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扭曲; c)一种弹性层,其宽度在所述吸收用品的总宽度的60-100%的范围之内,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防止吸收用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聚束,所述吸收材料位于所述复盖层和弹性层之间。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吸收材料的宽度小于吸收用品的总宽度的60%,所述弹性层的长度至少等于吸收材料的长度。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该吸收用品包括 至少两个区域: a)一个中心吸收区域,它比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 b)一个边缘区域,它位于吸收用品的外边缘处,其吸收性和硬度小于所述吸收区域的吸收性和硬度。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它进一步包括一个相邻区域,位于上述吸收区域和边缘区域之间,所述相邻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小于所述吸收区域,大于所述边缘区域。
21: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层由泡沫聚合物制成。
22: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层具有防止聚束的能力,其圆形弯曲测试值在大约9-42克的范围之内,其回弹性为大约50%。
23: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中心吸收区域的葛氏硬度在大约782-2526毫克的范围之内,所述相邻区域之内具有相邻区域中部,该相邻区域中部的葛氏硬度在大约99-345毫克的范围之内,其厚度在大约0.5-3.0mm的范围之内,中心吸收区域的硬度和相邻区域中部的硬度的比值在大约3.7∶1-10.3∶1的范围之内。
24: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层具有面向内衣的一面,该吸收用品还包括位于所述弹性层面向内衣的一面之上的防护层。
25: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它进一步包括一层延伸到所述吸收材料之外的织物层和位于吸收材料的至少一侧上 的突出部。
26: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吸收材料具有面向内衣的一面,上述织物层位于吸收材料的面向内衣的一面上。
27: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吸收材料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所述织物层位于所述吸收材料的面向人体的一面上。
2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吸收材料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和面向内衣的一面,所述织物层位于所述吸收材料的面向人体的一面上和面向内衣的一面上。
2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吸收材料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该吸收用品进一步包括一层位于所述中心吸收区域面向人体的一面上的过渡层。
30: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是所述防护层具有面向内衣的一面,一撕条位于所述织物层的面向内衣的一面上。
31: 一种卫生巾,具有面向内衣的一面,其厚度小于大约5毫米,具有纵向中心轴线,该卫生巾包括: a)一层不透过液体的防护层,位于该卫生巾的面向内衣的一面上,该防护层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 b)一层基本上非吸收性的弹性层,位于所述防护层的面向人体的一面,该弹性层用于防止聚束,并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 c)一吸收材料,与所述弹性层的面向人体的一面相邻,该吸收材料具有基本上与卫生巾的纵向中心轴线相重合的纵向中心轴线,用于防止扭曲,并能够吸收至少10克排放到卫生巾上的体液。
32: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层由聚乙 烯泡沫材料制成。
33: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层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防止聚束,其圆形弯曲测试值在大约9-42克的范围之内,其回弹性为大约50%。
34: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是所述中心吸收区域的葛氏硬度在大约782-2526毫克的范围之内。
35: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是该卫生巾包括至少两个区域: a)一个中心吸收区域,它比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 b)一个边缘区域,它位于吸收用品的外边缘处,其吸收性和硬度小于所述吸收区域的吸收性和硬度。
36: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是它进一步包括一个相邻区域,位于上述吸收区域和边缘区域之间,所述相邻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小于所述吸收区域,大于所述边缘区域。
37: 一种卫生巾,具有纵向中心轴线和面向人体的一面,其总宽度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相垂直,为卫生巾面向人体的一面的一侧外边缘到另一侧外边缘的距离,所述卫生巾包括: a)一层能够透过液体的复盖层; b)一层吸收材料, c)一层硬化材料,其纵向中心轴线基本上与卫生巾的纵向中心轴线相重合,该硬化材料具有足够的硬度,以便防止卫生巾在使用过程中的扭曲; d)一层弹性层,其宽度在卫生巾的面向人体的一面的总宽度的 60-100%的范围之内,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防止卫生巾在使用过程中的聚束。
38: 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是所述硬化材料的宽度小于卫生巾的总宽度的60%。
39: 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是该卫生巾包括至少两个区域: a)一个中心吸收区域,它比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 b)一个边缘区域,它位于吸收用品的外边缘处,其吸收性和硬度小于所述吸收区域的吸收性和硬度。
40: 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是它进一步包括一个相邻区域,位于上述吸收区域和边缘区域之间,所述相邻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小于所述吸收区域,大于所述边缘区域。
41: 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层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防止聚束,其圆形弯曲测试值在大约9-42克的范围之内,其回弹性为大约50%。
42: 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卫生巾,其特征是所述中心硬化区域的葛氏硬度在大约782-2526毫克的范围之内,所述相邻区域之内具有相邻区域中部,该相邻区域中部的葛氏硬度在大约99-345毫克的范围之内,其厚度在大约0.5-3.0mm的范围之内,中心吸收区域的硬度和相邻区域中部的硬度的比值在大约3.7∶1-10.3∶1的范围之内。
43: 一种卫生巾,具有面向内衣的一面和纵向中心轴线,该卫生巾包括: a)一层不透过液体的防护层,位于所述卫生巾的面向内衣的一面上,该防护层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和面向内衣的一面; b)位于所述防护层的面向内衣的一面的至少一部分之上的衣料粘合剂; c)位于所述衣料粘合剂之上的撕条,用于在使用之前将它揭下来,暴露出位于所述防护层的面向内衣的一面的至少一部分之上的衣料粘合剂,使衣料粘合剂能够接触到使用者的内衣; d)一层基本上非吸收性和非折皱的弹性泡沫层,位于所述防护层的面向人体的一面上,该泡沫层用于防止聚束,并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 e)一层吸收材料,与所述泡沫层的面向人体的一面相邻,该吸收材料具有基本上与卫生巾的纵向中心轴线相重合的纵向中心轴线,并能够吸收至少10克排放到卫生巾上的体液,该吸收材料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 f)至少一层织物层,位于至少一部分所述吸收材料和至少一部分所述泡沫层之间; g)一层过渡层,位于所述吸收材料的面向人体的一面上,该过渡层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 h)一层复盖层,位于所述吸收材料的面向人体的一面上,该复盖层至少在其一部分边缘上和所述防护层的至少一部分边缘结合在一起; i)所述泡沫层的宽度大于吸收材料的宽度,泡沫层的宽度延伸到所述复盖层和防护层的结合在一起的边缘部分之中; j)所述卫生巾的厚度小于5毫米,其中心吸收区域与任何其他 区域相比具有更大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边缘区域位于卫生巾的外侧,其吸收性和硬度小于所述中心吸收区域的吸收性和硬度,在所述吸收区域和边缘区域之间具有相邻区域,其吸收性和硬度小于所述吸收区域,大于所述边缘区域。
44: 一种卫生巾,具有纵向中心轴线,该卫生巾包括: a)基本上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相对齐的中心区域; b)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相平行的边缘区域,位于所述卫生巾的侧边处; c)位于所述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之间的相邻区域; d)每一个所述区域的长度至少为卫生巾长度的60%; e)所述中心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大于所述相邻区域和边缘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用于防止卫生巾的扭曲; f)所述相邻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小于所述中心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大于所述边缘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 g)所述边缘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小于中心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 h)所述卫生巾还包括一弹性层,位于所述中心区域和相邻区域之间,用于防止卫生巾的聚束。
45: 一种用于改进具有纵向中心轴线的卫生巾性能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a)提供一层基本上与卫生巾的纵向中心轴线相对齐的弹性层,用于防止卫生巾的聚束; b)提供一层基本上与卫生巾的纵向中心轴线相对齐的硬化层,用于防止卫生巾的扭曲; c)使所述弹性层的宽度跨过卫生巾的总宽度的至少60%; d)选择所述硬化层的材料,使之具有相对高的吸收能力,用于吸收排放到靠近卫生巾纵向中心轴线的区域上的液体,减少液体朝卫生巾边缘的流动,从而减少液体在卫生巾边缘处的泄漏。
46: 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选择所述弹性层的材料,使之基本上是非吸收性的,用于进一步减少在卫生巾边缘处的液体泄漏。

说明书


一种吸收用品及改进该吸收用品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卫生巾的吸收用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基本上非吸收性的弹性层的吸收用品,它能够防止使用过程的聚束现象。

     背景技术

    所谓“吸收用品”是指诸如卫生巾、即时使用的产品、手巾、尿布、训练裤或类似的产品,卫生巾也被称作是月经垫或妇女垫,用于供妇女戴用,以吸收月经、血、尿以及在月经期间由人体排出的其他液体。卫生巾是一种外部使用的用品,用于大致对准人体的阴部,一般以粘附方式或机械方式置于内裤的适当位置上。这样的用品不同于月经塞,后者属于内部用品分类,用于放入使用者的阴道之内。卫生巾也明显地不同于内裤衬里和内裤护垫。绝大多数卫生巾的尺寸较大,具有三维结构,厚度较大,其外观比内裤衬里和内裤护垫要厚实一些。从功能上看,卫生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来吸收更为大量的体液,其设计应使它能够戴用较长的时间,例如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整夜戴用。

    因此卫生巾通常是在月经期的主要排放时间内使用,  它应该能够应付较大的体液流出量,通常具有大约20-50克的液体吸收能力;而内裤衬里和内裤护垫是用于吸收相对少量的体液,用于在体液流出量较小或断断续续流出情况下的月经期开头和结尾时使用。市场上出售的内裤衬里和内裤护垫的总吸收能力为1-15克液体。

    当今社会观念的变化导致了更多的妇女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其他类型的体力活动,上述变化也导致了服装上的变化,更多的妇女穿着紧身的,贴合体形的服装。最新样式的卫生巾的厚度为6.4mm或更厚,当穿戴在紧身短裤之中时,就会在裤裆处形成难看的突起。卫生巾的总体尺寸和形状上限制了腿的运动,或者使妇女参加体力活动或体育活动时感到不舒服。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卫生巾,其厚度小于5mm,而且在使用时不至于产生聚束和扭曲。

    在试图提供一种其厚度小于5mm的卫生巾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样的产品在戴用时会产生聚束和扭曲。大腿腿间对卫生巾的挤压以及由此而在妇女运动时而产生的变形使卫生巾的上表面成为弯曲成中凸的形状。扭曲有时被称为“捻转”,因为沿纵向轴线上的捻转使卫生巾成为圆柱形状。这种扭曲效果是有害的,因为卫生巾的外表面不能吸收与之相接触的体液。由于这一原因,阴道排出的液体在被卫生巾的主要吸收介质吸收之前就会从被扭曲的卫生巾流出,泄漏到与之相邻的内裤上去。在月经的高峰期,上述泄漏变得十分显著。对于薄的卫生巾来说,上述聚束和扭曲的问题比较厚的卫生巾更为突出。

    一些人也已认识到提供薄的卫生巾的必要性,例如参见美国专利布雷兹特里特等人的4217201号,奥斯本的4950264号和5009653号,以及美国专利申请塞尔维亚克等人的556694号,后者已转让给本申请的申请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一种吸收用品,例如卫生巾,它具有纵向中心轴线。该吸收用品具有一吸收材料以及和该吸收材料相邻的基本上非吸收性的弹性层。该吸收材料的纵向中心轴线和整个吸收用品的纵向中心轴线对齐。该吸收用品还具有能够透过液体的覆盖层。此外该吸收用品可以具有液体不能透过的底层或防护层。吸收材料具有足够的硬度,以防止该吸收用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扭曲。弹性层的宽度范围为吸收用品的总宽度的60-100%,并且具有足够的硬度以防止吸收用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聚束。吸收材料可以位于上述覆盖层和弹性层之间。弹性层的圆形弯曲挠曲在9-42克的范围之内,吸收材料的葛氏硬度在782-2526毫克的范围之内。吸收材料的总宽度最好能够跨过使用者的阴唇宽度。

    对于诸如卫生巾之类的吸收用品来说,卫生巾也可以具有一过渡层,一层或多层纸层,位于卫生巾面向内衣一面的衣料粘合剂以及粘在衣料粘合剂之上的撕条。该撕条在使用之前被揭下来,以便使粘合剂暴露出来。在一种实例中,卫生巾具有能够透过液体的复盖层,基本上不能透过液体的底层,吸收材料,基本上非吸收性的弹性层,该弹性层位于吸收材料和底层之间。该底层至少在一部分边缘处和覆盖层结合在一起。卫生巾具有在与纵向轴线相垂直方向上的宽度,该宽度是指从卫生巾的一侧边缘到另一侧边缘之间的距离。

    吸收材料具有和卫生巾的纵向中心轴线基本上重合的纵向中心轴线,并具有足够的硬度以防止卫生巾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扭曲。在吸收材料和底层之间具有一弹性层,弹性层的宽度为卫生巾总宽度的60-100%,并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防止卫生巾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聚束。吸收材料的宽度小于2.5英寸(63.5mm),或者其宽度小于卫生巾面向人体一面的总宽度的60%。吸收材料的厚度小于5mm。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出现扭曲和聚束的吸收用品。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薄的卫生巾,它具有一个中心纵向吸收区域,它和基本上非吸收性的弹性层相结合,具有比相邻区域更大的吸收性和硬度。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用品,它具有其厚度、硬度和吸收性各不相同的区域,其中:中心区域的厚度较厚,其吸收性和硬度大于任何其他区域;相邻区域和上述中心区域相邻,具有较小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边缘区域位于靠近卫生巾的边缘的位置上,具有更小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改进卫生巾性能的方法,其步骤是;提供一个基本上与卫生巾的纵向中心轴线对齐的弹性层以防止卫生巾的聚束;提供一个增强硬度的材料,它基本上与卫生巾的纵向中心轴线对齐,用于防止卫生巾的扭曲;使上述弹性层的宽度至少为卫生巾面向人体的表面总宽度的60%;上述增强硬度的材料选用具有相对较高吸收性的材料,用于吸收流到卫生巾纵向中心轴线相邻区域上的液体,从而减少流到卫生巾外侧边缘处的液体,减少卫生巾外侧边缘的液体渗漏。该方法也可以包括选择用于制作弹性层的材料,使之基本上是非吸收性的,从而选一步减少在卫生巾外侧边缘处的液体透漏。

    我们发现,本发明所述吸收用品中各组成部分的结合,例如卫生巾,具有意想不到的优良效果,实现了使用者戴用时的舒服感、高吸收性和其他良好性能与合理成本之间的良好平衡。该产品的边缘既柔软又薄,更增加了舒服感。该产品还能够防止扭曲、聚束和渗漏。

    附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透视图,对其中一部分作了剖视以显示其内部结构;

    附图2是沿附图1中X-X线的剖视图;

    附图3是沿附图1中Y-Y线的剖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透视图;

    附图5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透视图,对基本一部分作了剖视以显示其部结构;

    附图6是沿附图5中X-X线的剖视图;

    附图7是沿附图5中Y-Y线的剖视图;

    附图8是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的透视图;

    附图9是如附图5中所示第三种实施例的顶视图,以显示在用品方向上中心吸收区和相邻区域的结构;

    附图10也是如附图5中所示第三种实施例的顶视图,以显示在横向方向上中心吸收区和相邻区域的结构;

    附图11也是如附图5中所示第三种实施例的顶视图,以显示在用品方向上中心吸收区和边缘区域的结构;

    附图12是如附图1所示第一种实施例的顶视图,以显示在用品方向和横向方向上的结构;

    附图13是如附图1所示第一种实施例的顶视图。

    本发明所述的吸收用品可以是供妇女使用的卫生巾,用于吸收诸如月经、血、尿的体液以及其他排泄物,如在月经期的排泄物。

    第一种实施例:

    参见附图1、2、3,第一种实施例的卫生巾15的长度为大致150-320mm,宽度为大约60-120mm,其端部呈圆形。卫生巾15为相对薄型,其厚度小于5mm,较为理想的是小于4mm,最好是小于3mm。该卫生巾15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16,面向衣服的一面17,基本上不透水的底层或防护层18,基本上非吸收性的弹性层19和吸收材料20。

    弹性层19由一层或多层柔软的具有封闭气泡的聚乙烯泡沫材料制成,一种可供本实施例使用的泡沫材料可以向美国的SealedAir公司(7110 Saute Fe Drive,Hodgkins,Hlinois 60525U.S.A.)购买,其型号是Cell-Aire Form,CA-30,厚度为英寸,密度为每平方英尺1.2磅。此外,Ametek Microfoam Division(Brandwine Four Building Routes 1 and 202,Chadds Ford.Pennsylvania 19317 U.S.A.)  生产的一种具有较轻重量的聚丙烯泡沫材料也适用于本实施例,其名称为microForm。

    弹性层19与防护层18的面向人体的一面相邻,并位于其上,吸收材料20则位于弹性层19的与防护层相对应的另一面。吸收材料20基本上与卫生巾15的纵向中心轴线Y-Y对齐,弹性层19的宽度大于吸收材料20的宽度,其长度等于,但是最好大于吸收材料20的长度。弹性层19的长度应至少为卫生巾15长度的60%。

    防护层18是用于面向内衣的内表面,通常是面向内裤的裤裆部分(图中未示)。能够防止体液或其他液体的通过。防护层18可以用经过微压花的聚合物薄膜制成,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也可以用具有两种成分的薄膜制成。较为理想的材料为聚乙烯。

    吸收材料的总长度应至少为卫生巾15的长度的50%,最好至少为75%;其宽度应小于2.5英寸(63.5mm),较为理想的是小于2英寸(50.8mm),更为理想的是在0.5至2.0英寸之间(12.7至50.8mm),最好是1.25英寸(31.8mm)或者1.50英寸(38.1mm),上述尺寸是从与卫生巾15的纵向中心轴线Y-Y相垂直的方向来测量的,吸收材料20的宽度最好应小于卫生巾15最窄部分的宽度的60%,而卫生巾15的总宽度是沿着一根与纵向中心轴线Y-Y相垂直的轴线,例如附图1中所示的X-X轴线,来测量的,该总宽度是指从卫生巾面向人体的一面的外边缘21到另一外边缘23之间的距离。卫生巾15的宽度应最好大于使用者的阴唇宽度。吸收材料20应具有足够的硬度,以便阻止卫生巾15的捻转和扭曲。吸收材料20并不延伸到卫生巾15的整个宽度,以便增加使用者的舒服感。吸收材料20应基本上位于卫生巾15的中心部位,即和纵向中心轴线Y-Y对齐,其好处是使吸收材料处在接近液体源的的位置上。

    弹性材料19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防止卫生巾15的聚束。弹性层19和吸收材料20的结合既能够防止卫生巾15的扭曲,也能防止它的聚束。弹性层19的宽度最好为卫生巾15的总宽度的60-100%。

    吸收材料20构成了卫生巾15的主要吸收部分,至少能够吸收排到卫生巾15上的体液的80%,较为理想的是90%,最好为95%。就吸收的体液量而言,吸收材料20能够吸收至少10克体液,较为理想的是大约20克,最好是30克或者更多。这样,吸收材料20既是主要的吸收介质,也是增加卫生巾硬度的介质。

    在卫生巾15面向人体的一面16上具有覆盖层22,在覆盖层22的内面具有与之相邻的过渡层24。在过渡层24和覆盖层22之间具有结构粘合剂26。如附图2和3所示,上述粘合剂26用一系列的黑点来表示,它们位于卫生巾15的各层或各个部件之间。

    覆盖层22能够让液体透过,用于和使用者的人体相接触,它可以由能够透过液体的纺织或无纺的、天然或合成材料制成。适用的材料包括由聚酯、聚丙烯、尼龙或其他能够热粘合的纤维制成的经过粘合和粗梳的纺织物。其它的聚烯烃材料,例如聚丙烯和聚乙烯的共聚物,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具有细孔的薄膜织物以及网眼织物均可以适用。较为理想的材料是纺粘型聚丙烯的非织造织物,并含有大约1-6%的二氧化钛染料,以便使之具有干净的白色外观。之所以认为白色的均匀纺粘型材料较为理想,是因为这种颜色具有良好的掩饰特性,能够掩饰通过它的月经,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经久耐用。美国专利4801494和4908026介绍了各种适用于本发明卫生巾15的复盖材料。

    覆盖层22也可以具有多个孔眼,如果需要的话,这些孔眼可以沿着纵向中心轴线Y-Y排列,它们增加了体液渗透到吸收材料20之中的速度。还可以采用表面活化剂对覆盖层22进行处理,以便增加它的亲水性。上述表面活化剂可以包括典型的添加剂或内部施用材料,例如聚硅氧烷。

    过渡层24由吸水性非织造的聚丙烯纺粘材料制成,它有利于体液的向下流动,使之脱离覆盖层22,流向中部吸收材料20的一定区域。此外,还可以采用吸水性非织造聚丙烯纺粘的织物或者具有类似特性的其他材料来制作过渡层24。过渡层24最好和卫生巾15的纵向中心轴线Y-Y对齐,其大小和形状与中部吸收材料20的形状大小对应,最好是稍长于吸收材料20。美国专利4798603提供了对过渡层的说明,该专利已转让给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

    过渡层24的宽度近似等于吸收材料20的宽度,覆盖层22的宽度基本上等于卫生巾15的宽度,并且延伸出卫生巾15的外边缘。在过渡层24和吸收材料20之间设有第一织物层28,其宽度大于吸收材料20的宽度。在使用过程中,月经或其他体液首先和覆盖层22相接触,然后渗到过渡层24,第一织物层28和吸收材料20。

    在过渡层24面向人体的一面上涂有遍及其整个表面的粘合剂26;过渡层24面向内衣的一面却不具有遍及其整个表面的粘合剂,而是仅仅在这一表面的中间位置上有排成单行形式的粘合剂,它位于过渡层24和第一织物层28之间。

    覆盖层22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和面向内衣的一面,在面向内衣的一面的整个面积上都涂有粘合剂,其结果是使在覆盖层22和过渡层24之间具有粘合剂26。此外,在覆盖层22和第一织物层28之间也有粘合剂26。在第一织物层28和吸收材料20之间没有使用粘合剂。

    吸收材料20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和面向内衣的一面。在吸收材料20面向人体的一面上以及在它和弹性层19之间有一第二织物层30。第二织物层30的宽度基本上和第一织物层28的宽度相等。这二层织物层的宽度都大于吸收材料20的宽度,最好是大于吸收材料20宽度的2倍。在吸收材料20的面向内衣的一面和第二织物层30之间有粘合材料26。

    第二织物层30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和面向内衣的一面,其中面向内衣的一面与弹性层19相邻。在第二织物层30和弹性层30之间有粘合剂26,它复盖了第二织物层30面向内衣一面的一部分以及弹性层19面向人体一面的一部分。第二织物层30和弹性层19之间涂有粘合剂26的表面面积略小于吸收材料面向内衣一面的面积。

    在第二织物层30和吸收材料20之间有粘合剂。在卫生巾15的端部,在第一织物层28和第二织物层30之间有粘合剂。弹性层19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和面向内衣的一面,防护层18位于弹性层19的面向内衣的一面上,在防护层18和弹性层19之间具有粘合剂26。

    如果弹性层19太厚或太硬,或者既厚又硬,就会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感。如果将弹性层19和防护层18粘合在一起,则既使采用薄的弹性层19也是很有效的。这样粘合在防护层18上的弹性层19具有理想的硬度,能够防止卫生巾的聚束,同时其厚度又可以小于在不粘合防护层18和弹性层19时所需的弹性层厚度。与防护层18粘合在一起的较薄的弹性层19比使用较厚的弹性层19更为令使用者感到舒服,同时也有利于使用衣料粘合剂,因为将衣料粘合剂涂在防护层18上比涂在由泡沫材料制成的弹性层19上更为容易。

    这样,将泡沫层粘合到薄膜防护层18上增加了舒适感,可以获得更薄的产品,同时比采用较厚的泡沫层更为经济。所用的泡沫层的厚度最好小于英寸(3.175mm)或者更少,较理想的是小于英寸(1.587mm)或更少,更为理想的是厚度为英寸(0.793mm)。

    参见附图1,第一织物层28和第二织物层30具有沙漏形状,其结果是使它们在其端部具有较宽的宽度,亦即第一织物层28和第二织物层30在轴线X-X处的宽度小于其端部的宽度。

    覆盖层22和防护层18延伸到卫生巾15的边缘,在整个边缘处都采用粘合剂将覆盖层22和防护层18粘合在一起。在卫生巾15的侧边上,防护层18延伸到接近卫生巾15的边缘,但是位于卫生巾15边缘之内。这样,弹性层19的宽度略小于覆盖层22和防护层18的宽度。在卫生巾15的端部,弹性层19最好延伸到卫生巾15的外缘。这样,在卫生巾15的端部,弹性层19的长度和覆盖层22及防护层18的长度相等。在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上,第一织物层28和第二织物层30的尺寸均小于弹性层19的尺寸。

    参见附图2,吸收材料20具有多层结构,它包括位于载体层34之中的水解胶体材料32,而载体层34由折叠的吸水材料制成,例如气流法织物。水解胶体材料32通常被称之为超级吸收材料,其成份可以是形成水凝胶的聚合物,该聚合物不溶于水,经过轻微交联和部分中和,可以由一种不饱和、可聚合、含酸基单体和交联剂来制备。在美国专利迈尔等人的4798603号和彼得逊等人的4467012号以及美国再版专利勃兰特等人的32649号,还有公开的欧洲专利申请凯林布格的0339461号中介绍了这样的超级吸收材料。这些美国专利和欧洲专利申请插入在这里作为参考,并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超级吸收材料具有非常优良的吸收体液的性能,它们能够吸收相对于它们本身重量来说大量的液体。典型的用于卫生巾的超级吸收材料能够吸收等于其本身重量5-60倍的血。然而,其吸收机理并非是快速吸收,其吸收速度通常低于纤维素蓬松材料。将超级吸收材料置于卫生巾的中部或更下面位置进一步增加了超级吸收材料吸收透过过渡层24的液体而需要的时间。

    人们发现,在溶胀状态下具有高机械稳定性,能够迅速吸收液体,并具有很强的液体吸附能力的超级吸收材料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月经用品。有羟基的聚合物是适合于这一用途的很好的超级吸收材料。最好是采用形成水凝胶的聚合物,尤其是由聚丙烯酸和聚乙烯醇形成的经部分中和和交联的共聚物。这样的超级吸收材料可以从Dow Chemical,Hoechst-Celanese,Hockhausen等公司获得。特别地,超级吸收材料是聚丙烯酸和聚乙烯醇的交联共聚物的部分中和盐,其加载吸收值为大约25。

    超级吸收材料应具有高的加载吸收能力,即能够在约束压力下膨胀或溶胀,典型的约束压力为每平方英寸0.3磅(psi)。加载吸收值是凝胶体强度,凝胶体内部渗压和聚合物本身组份的函数,同时也和凝胶体在压力下朝其他超级吸收材料颗粒以及相邻纤维溶胀的能力有关。对本发明来说,所谓具有高加载吸收值的超级吸收材料是指其加载吸收值等于或大于20,较为理想的加载吸收值为等于或大于25。关于确定加载吸收值的测试,可参见欧洲专利申请0339461,该申请已转让给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此外,吸收材料20还可以是吸水材料和水解胶体材料的组合物,其中吸水材料可以是各种天然或合成纤维,木质纸浆纤维、再生纤维素或棉花纤维,或者是纸浆和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防护层18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和面向内衣的一面。卫生巾15具有丙条纵向延伸的衣料粘合剂36和38,它们涂在卫生巾的外表面上,亦就是防护层18面向内衣的一面上。所述衣料粘合剂可以从美国的national Starch and Chemical公司购买。衣料粘合剂条36和38用于将卫生巾15固定在内衣的裤裆部分的内侧,从而使之能够对准使用者的阴唇。在粘合剂条36和38上粘有可以揭去的撕条39,以防止粘合剂条在粘到内衣上之前被弄脏了。上述撕条39的一面可以是白色片薄纸,因而可以从热熔性粘合剂上揭下来。撕条39应该在将卫生巾15粘到内裤上之前才从卫生巾15上揭下来。

    第二种实施例:

    参见附图4,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卫生巾40具有两个凸片42和44,分别位于卫生巾40的两侧。在其他方面,卫生巾与附图1、2、3所示的卫生巾15相类似。凸片42和44用于绕过使用者的内裤并结合在一起,以便将卫生巾40更好地固定在内裤上。

    第三种实施例:

    参见附图5、6、7,第三种实施例的卫生巾50的长度大约为150-320mm,宽度为60-120mm。卫生巾50为相对薄形,其厚度小于5mm,较为理想的是小于4mm,最好是小于3mm。卫生巾50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52,面向内裤的一面54,一基本上不透水的底层或防护层56,一基本上不吸水的弹性层58和吸收材料60。

    弹性层58由柔性的具有封闭气泡的聚乙烯泡沫材料制成,其类型与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材料相似并可从相同的公司购买。弹性层58与防护层56相邻。吸收材料60位于弹性层58的与防护层56相对的另一面,并基本上与卫生巾50的纵向中心轴线Y-Y对齐。弹性层58的宽度大于吸收材料60的宽度,其长度等于并最好大于吸收材料60的长度。弹性层58的长度至少为卫生巾50的长度的60%。

    防护层56用于面向内裤(图中未示)的内表面,通常是裤裆部分的内表面,它能够让卫生巾50中的空气或蒸汽通过,但是却不让体液和液体通过。防护层56可以由微压花的聚合物薄膜制成,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者由具有两种成份的薄膜制成。较为理想的材料是聚乙烯薄膜。

    吸收材料60的总长度至少为卫生巾50长度的50%,最好至少为其75%。吸收材料的宽度应小于2.5英寸(63.5mm),较为理想的是小于2英寸(50.8mm),更为理想的是在0.5-2.0英寸(12.7-50.8mm)之间,最好是1.25英寸(31.8mm)或1.5英寸(38.1mm),其测量方向是沿着与卫生巾50的纵向中心轴线Y-Y相垂直的方向。当在卫生巾50的最窄部分进行测量时,吸收材料50的宽度应小于卫生巾50面向人体一面的宽度的60%。卫生巾50的的总宽度是沿着与其纵向中心轴线Y-Y相垂直的轴线,例如附图4中所示的X-X轴线,来进行测量的。卫生巾的总宽度是指从卫生巾面向人体的一面的外侧61到另一外侧63之间的距离。卫生巾的宽度最好能够大于使用者的阴唇。将吸收材料60置于基本上中心位置,即和卫生巾50的纵向中心轴线对齐,其好处是使吸收材料接近液体源。

    吸收材料60具有足够的弹性,以便防止卫生巾50的捻转和扭曲。吸收材料60并不延伸到卫生巾50的整个长度,以便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弹性层58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防止卫生巾50的聚束。弹性层50和吸收材料60的结合既能防止扭曲,也能防止聚束。弹性屋58的硬度低于吸收材料60,因此应使其宽度大于吸收材料60的宽度,弹性层的宽度最好在卫生巾50总宽度的60-100%的范围之内。

    吸收材料60构成了卫生巾50的主要吸收部分,它能够吸收至少80%的排到卫生巾50上的体液,较为理想的是90%,最好达到95%。就体液的总量而言,吸收材料能够吸收至少10克体液,较为理想的是20克,最好能吸收30或者更多。这样,吸收材料60既是主要的吸收介质,是时也是增强硬度的介质。

    在卫生巾50面向人体的一面52上,具有由两个部分构成的覆盖层62。在覆盖层62之下并与之相邻,是过渡层66。在覆盖层62和过渡层66之间没有粘合剂。在附图6和7中,粘合剂65用一系列的黑点来表示,并位于卫生巾50的各个部位以及各层或各部件之间。覆盖层62的第一材料67具有多个穿过它的孔,而覆盖层62的第二材料69最好没有孔。第一材料67沿着卫生巾50的纵向中心轴线Y-Y延伸,构成了覆盖层62的主要液体吸收区域。卫生中50的位置应使由阴道口排出的体液直接流到第一材料67的外表面上。

    在附图6中,第二材料69与第一材料67的纵向侧边边缘的一部分相重叠,两者通过一条粘合剂条65粘合在一起。第二材料69可以通过机械结合方式、粘合剂、超声波结合方式、热结合方式、压合方式或者是热结合方式和压结合方式的结合,与第一材料67结合在一起,还可以采用其他手段将它们结合在一起。需要指出的是:既可以在第一材料67上形成孔之前,也可以在形成孔之后将它和第二材料69结合在一起。具有两部分的覆盖层62可以脱开生产线单独制作,然后夹在卫生巾50之中,或者也可以在线制作。

    第二材料69被固定到第一材料67之上,形成了覆盖层62的第二液体接收区域。第二材料69与体液排出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材料67与体液排出点之间的距离。应该指出的是:尽管第二材料是用于作为覆盖层62的第二液体接收区域,它仍然能够让液体向下渗过。第二材料69的吸收率等于或小于第一材料67的吸收率,所谓吸收率是指一种材料吸收一定量的液体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的体液将渗过第一材料67。

    能够渗过液体的覆盖层62也可以具有在其内部的孔,如果希望的话,这些孔可以沿着中心轴线Y-Y延伸,它们能够加快体液向下渗透到吸收材料60之上的速度。对覆盖层62可以用表面活化剂进行处理,使之更具亲水性。上述表面活化剂可以包含典型的添加剂或者诸如聚硅氧烷的内部施加剂。

    过渡层66是由吸水性无纺聚丙烯纺粘材料制成。作为一种替代方案,过渡层66也可以由吸水性无纺聚丙烯熔喷材料,一种粘合和粗梳的纺织物,或者具有类似性质的其他材料制成。过渡层66最好吸收材料60的大小和形状,其长度最好略长于吸收材料60的长度。美国专利4798603提供了对过渡层66的说明,该专利已转让给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吸收材料60位于过渡层66之下,过滤层66的宽度基本上等于吸收材料60的宽度。覆盖层62的宽度基本上等于卫生巾50的宽度,并且延伸到卫生巾50的边缘之外。

    在弹性层58和吸收材料60之间具有织物层68,它为两层结构。织物层68的宽度大于吸收材料60的宽度,其结果是使织物层延伸到覆盖层62和弹性层58之间。在使用过程中,月经或其他体液首先和覆盖层62的第一材料67相接触,然后到达过渡层66,再到达吸收材料60。过滤层66面向内裤的一面没有粘合剂,其面向人体的一面的端部具有粘合剂。但是,在过渡层66的面对内裤的一面和吸收材料60面对人体的一面之间没有粘合剂。吸收材料60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和面向内裤的一面。在织物层68和吸收材料60之间的吸收材料60面向内裤的一面上具有粘合剂。在织物层68的两层之间也有粘合剂65。

    弹性层58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和面向内裤的一面,防护层56位于弹性层58的面向内裤的一面上,在弹性层58和防护层56之间有粘合剂。

    如果弹性层58太厚,就会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感。经研究发现,如果将弹性层58和防护层56粘合在一起,那么既使薄的弹性层58也是很有效的。对于使用者来说,将较薄的弹性层58和防护层56粘合在一起比将较厚的弹性层58与防护层56粘合在一起更为舒服。将薄膜防护层56粘合到弹性层58之上也有利于衣料粘合剂的使用,因为将粘合剂施加在薄膜防护层56上比施加在由泡沫材料制成的用,因为将粘合剂施加在薄膜防护层56上比施加在由泡沫材料制成的弹性层58上更为容易,其工作状况也更为良好。

    这样,将泡沫层粘合到薄膜防护层56上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感,提供了一种更薄的产品,而且也比使用较厚的泡沫层更为经济。较为理想的泡沫层厚度为或更小,更为理想的厚度是英寸或更小,进一步更为理想的是采用厚度为英寸或更小的薄膜。

    覆盖层62和防护层56延伸到卫生巾50的外边缘。在它们的边缘处,覆盖层62和防护层56通过粘合剂粘合在一起。弹性层62最好在宽度和长度两个方向上均延伸到接近于卫生巾50的外边缘,但是位于卫生巾50的外边缘之内。这样,弹性层58的尺寸在宽度和长度方向上均略小于覆盖层62和防护层56的尺寸。具有两层结构的纸层68的长度和宽度均基本上等于弹性层58的尺寸。

    参见附图6,吸收材料60具有多层结构,它包括位于折叠式亲水材料,例如气流法织物之间的水解胶体材料,这和第一种实施例中使用的吸收材料相同。

    覆盖层62的第一材料67可以是热塑性薄膜,挤出涂覆的非组造织物,或者是一种网状材料,它由于其结构因而在纱或线之间形成孔。可用的热塑性薄膜包括聚烯烃材料,例如聚乙烯,它可以用各种方式制造。这样的薄膜及其制造工艺可以向下列公司购买:

    Smith & Nephew PlasticLtd

    Gilberdyke,Brough

    North.Humberside HU15 2TD

    United Kindom(英国)

    Applied Extrusion Technologies,Inc.

    P.O Box 582

    Middleton,De 19709(美国)

    Fameccanica

    Fraz Sambuceto

    I-66020 San Giovanni Teatino

    Italy(意大利)

    LCL Manufacturing PTE LTd,

    16 Pandan Rd.

    Singapore 2260(新加波)

    第一材料67也可以是网状物,一种挤压网状物或者由长纤维或线织成的网状物。在美国专利2295439,2564689,2900980和474,941中介绍了用网状物制成的复盖层的实例。这些专利结合在这里作为参考并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长纤维或线之间的空间所起的作用与热塑薄膜上形成的孔洞的作用相同。第一材料67也可以由具有多个孔洞的泡沫材料制成。

    挤出涂覆的元纺材料包括一种多层薄膜复合材料,并且通常是指一组复合材料,其底层是通过机械方式,热方式或化学方式与上部薄膜粘合在一起的。其底层可由任何元纺织物包括粘合的粗梳的织物,纺粘织物,熔喷织物或纤维素基织物。该上部薄膜层可以是穿孔塑料薄膜,在施加到底层上之前已预先穿孔的连续模制薄膜,或者是网状材料。

    第一材料67的厚度小于2mm,最好是在0.05-20mm的范围之内。第一材料67可以具有一种三维的外形,以便使它具有特别的厚度并增强它的功能。获得三维外形的方法是在一对滚筒的辊隙之间对材料进行压纹。

    第一材料67上所形成的孔在大小,形状和布局上可以有所不同。这些孔的分布可以有规则的,也可以是随机的,较为理想的是使孔的大小相同,并有规则地进行排列。孔的形成方式可以通过对材料进行机械穿孔,例如通过针刺或冲孔;也可以通过热真空拉引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他方式。所述孔应贯穿第一材料67的整个厚瓦应该指出的是:每个孔的侧壁形状可以有所不同。例如,孔可以是圆的,三角形的,方的或者是不规则的截面形状,孔的侧壁可以垂直于第一材料67的顶面,也可以倾斜一个所需的角度。

    在第一材料67上形成孔时,有可能使每一个孔的顶点延伸到第一材料67的底面之下,这种结构可以使每一个孔的侧壁与相邻层的纤维相接触并穿过它,例如纤维素纸浆层或分开的一层,其优点是使体液能够快速地通过,向下流入吸收材料或分开的一层之中。

    在附图6中,第一材料67在覆盖层62暴露在外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小于第2材料69,其原因是第一材料67是由热塑性薄膜制成,而第二材料69是用无纺纤维网制成,前者比后者更为昂贵,所以减少其用量是有益的。尽管第二材料69占据了覆盖层62暴露在外的面积的较大部分,但也可以让第一材料67占据较大的面积。

    第二材料69最好由可以透过液体的无纺纤维网制成,该无纺纤维网由可熔化的聚合纤维或长丝制成。该无纺纤维网上没有形成孔洞,但是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使用穿孔的纤维网。该无纺纤维网可以由下列聚合物制成:聚酰胺,聚酯,聚烯烃,聚醋酸乙烯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纤维素醋酸酯,粘胶纤维以及类似物。适合的材料包括聚丙烯纺粘和经过粘合和粗梳的纤维网。适合的非织造纤维网应具有均匀的网,其旦尼尔值为1.5或更大。这样的材料通常被称为线性拉伸纺粘材料,由美国专利4340563作了说明。

    防护层56具有面向人体的一面和面向内衣的一面。卫生巾50也具有两条纵向延伸的衣料粘合剂72和74,它们附在防护层56的外表面上,亦即其面向内衣的一面上。该衣料粘合剂可以向NationalStarch and Chemical公司购买。衣料粘合剂条72和74用于将卫生巾固定到内裤裤裆部分的内侧,从而使之对准使用者的阴道口。撕条76以可以揭去的方式粘在衣料粘合剂条72和74上以防止粘合剂在使用之前被弄脏。撕条76的一面可以有白色牛皮纸,因而使之能够从热熔型粘合剂上揭下来。应该在卫生巾粘到内裤上之前才将撕条76揭下来。

    第四种实施例:

    参见附图8,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的卫生巾80具有第一凸片82和第二凸片84,每一个凸片位于卫生巾80的一个侧边上。卫生巾80在其他方面与附图5、6、7所示的卫生巾50相似。凸片82和84用于绕过使用者的内裤底部,使之能够更为地固定在内裤上。

    弹性层: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弹性指的是材料被弯曲或受压或既弯曲又受压之后恢复到原来形状,亦即基本上平坦形状的能力。弯曲和压力是卫生巾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同运动而产生的。弹性层使卫生巾或其他吸收用品具有弹性。其结果是使整个卫生巾具有在内裤中恢复其原来的基本上平坦形状的能力。

    对于第一、二、三、四种实施例来说,适合用于作为弹性层的材料应为基本上非吸收性和非芯吸性的,这样的材料减小了液体的芯吸或其他流动,特别是朝着卫生巾边缘处的横向流动。因此,这样的材料减小了在卫生巾的边缘上产生渗漏的可能性,保护了使用者的内裤和其他衣服。弹性层19和58可以是泡沫聚合物,或者是具有类似于泡沫材料性质的其他材料。用于制作弹性层的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弹性,而且这种弹性应基本上不受水和体液的影响。许多通常用于吸收用品的材料,如纸浆和其他吸收材料,在打湿之后就不具有足够的弹性。湿弹性和干弹性,即材料被打湿之后和干燥时的弹性,都是重要的。

    弹性层19和58能够防止卫生巾的聚束,同时也增加了卫生巾的硬度,能够防止扭曲。防止聚束的能力是材料抵抗外加力的能力,这样的外力趋向于使材料产生皱纹和弯曲。弹性力是材料试图恢复其原来形状的力,弹性比是弹性力和抗皱力的比值。为了获得适当的抗聚束性能,需要足够的弹性力。较为理想的是使不具有过高抗皱能力的材料个有足够的弹性力,以确保使用者的舒适感。因此,较为理想的是具有最小的弹性比,以便有足够的弹性力来防止聚束,同时又不具有过高的抗皱性。

    弹性比的测量度量是由美国材料测试协会(ASTM)1916 RaceStreet,Philadelphia,Pennsylvania 19103,U.S.A.)制定的回弹性,它是一个由重力驱动的撞击被测件的质量块输出和输入能量之间的比值,请参见ASTM的出版物D3575-84,D3574-86和D1054-87。所有上述ASTM出版物这里引入作为参考,并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适用于本发明的材料的回弹性应至少为25%。

    抗皱性可以通过ASTM的圆形弯曲测试法来测量,如ASTM出版物D4032-82所述。对于本发明来说,应将ASTM D4032-82所述的柱塞直径缩小为6.25mm,其端头半径为2.97mm,针尖由端头向外伸出0.88mm。针的底部直径为0.33mm,针尖的直径小于0.5mm。

    对于具有相似弹性比的材料来说,抗聚束性能由这一圆形弯曲测试来指示。在前面的详细说明中提到的聚乙烯泡沫材料的弹性比大约为50%,因为一文献指出其回弹性大约50%,该数据列在美国1985年出版的Encyclopedia of Polymer Scienee and Engineering,Vol.3,pp6-7。对于这种材料来说,如果以圆形弯曲值来表示,能够提供理想的抗聚束性能的抗皱弹性范围为大约9-42克,更为理想的是24-42克,最好大约为35克。

    适合于本发明的一类弹性材料是诸如蜂窝状塑料的泡沫材料。蜂窝状塑料的表观密度明显低于基底聚合物(塑料)的密度,它可以通过在其整个质地中加入大量气泡而制成。泡沫材料是气一固两相材料,它具有由聚合物或橡胶泡壁构成的固体支撑网格,这种结构连续地遍布于整个材料。

    弹性泡沫材料中的气体(空气)通常分布在被称之为气泡的空腔之中。具有开放式气泡的泡沫材料的气泡是相互连通的,其中的气体(空气)可以由一个气泡流到另外的气泡;具有封闭气泡的泡沫材料的气泡是彼此隔绝的,每一个气泡由聚合物薄壁密封起来,气体独立地封闭在每一个气泡之中。

    ASTM将泡沫塑料分为硬性的或柔性的两种。最适合于本发明的柔性泡沫材料应具有这样的性能,即在15-25℃的温度下,以每5秒钟一圈的速度将一块20×2.5×2.5cm的泡沫材料绕在2.5cm直径的芯子上时,该泡沫材料不至于破裂。经过上述试验产生破裂的硬性泡沫材料不适合用于本发明,除非是通过刻痕或压花等工艺对其进行加工,使之变得柔软。

    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采制造泡沫塑料,其中膨胀方法是使聚合物在液相状态下膨胀为低密度蜂窝状态,然后通过固化处理或者通过冷却液体聚合物,将该结构“冻结”起来。

    用于生产弹性泡沫材料的挤压方法采用减压膨胀方法中的物理稳定过程,该方法将一种吹胀剂加入到在压力下挤压出的熔化聚合物中,通过一个模具开口将含吹胀剂的聚合物熔液压出到处于室温和常压下的移动带上,该压力的减小导致了吹胀剂的气化,从而使聚合物膨胀。在膨胀的过程中可以让聚合物冷却,从而为所需的密度和形状稳定性获得足够的结构强度。聚合物结构的冻结或稳定化是将液相聚合物冷却到低于其玻璃转化温度点的结果。冷却的主要原因是:(1)吹胀剂的气化;(2)气体的膨胀;(3)向周围环境的热损失。

    由聚乙烯和聚丙烯作为基本聚合物的聚烯烃泡沫材料是采用模制和挤压这两种方法制成的。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说,最好是采用低密度聚乙烯泡沫材料,它是通过采用气体吹胀剂,由挤压方法制造的。其他的制造蜂窝状塑料的方法包括沥滤出分散在聚合物中的固体或液体物质,热压结微小颗粒,以及在聚合物中散布小的蜂窝状颗粒。

    其他的产生蜂窝结构的方法包括在液态下散布气体(或固体)并将这一蜂窝状态固定下来,或者热压结在包含气相的结构中的聚合物颗粒。

    化学固定方法是通常用来制造弹性泡沫材料的方法。缩合聚合物比乙烯基聚合物更适合于通过这种方法来泡沫化,因为前者能够进行快速和可控制的固化反应,而且没有空气阻滞作用。基于聚氨酯的泡沫材料是用这种方法制造的。然而,这种泡沫材料并不是适合本发明实施例的最理想材料,因为聚氨酯泡沫材料具有可提取物和老化、退色现象。

    最适合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泡沫材料制造方法是减压膨胀泡沫制造方法。通过使用物理固定方法,可以制成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蜂窝状聚苯乙烯,纤维素醋酸脂,聚烯烃或聚氯乙烯。

    可以用作弹性层19和58的其他材料包括:硅酮,聚氨酯,聚丙烯,胶乳和纸浆。如果材料不是非吸收性的,最好对其进行处理,使之成为基本上非吸收性的。

    厚度,硬度和吸收性的各区域:

    参见附图2和6,卫生巾15和50分别都具有两个纵向延伸的区域,亦即和纵向轴线Y-Y相平行的区域:中心吸收区域102和122,以及边缘区域106和126。在上述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之间最好还具有相邻区域104和124。最好有两个边缘区和两个相邻区,它们分别位于卫生巾15和50的两侧。中心区域102和122,相邻区域104和124以及边缘区域106和126的长度至少应为卫生巾15和50的总长度的60%。

    卫生巾15和50在其中心区域上,亦即其吸收材料所在的位置上,具有最大的厚度,硬度和吸收性,相邻区域104和124的厚度,硬度和吸收性要小一些,而边缘区域106和126的厚度,硬度和吸收性最小,其结果是卫生巾15和.50的边缘区域比绝大多数卫生巾都要柔软一些,因而也就更为舒服一些。卫生巾15和50具有经过加工的与使用者接触的外围边,液体不会到达该边缘,尤其是侧边边缘,因为主要的吸收区域并没有延伸到侧边边缘。

    可以通过使中心区域更厚一些,将它制成多层,采用更硬的材料,改变基准的重量,或者在垂直于它的方向上设置另一层材料来获得中心区域的硬度。中心区的葛式硬度应至少为500毫克或更高,请参见表1和表2。

    参见附图2,中心区域在厚度方向上包括:覆盖层22,过渡层24,第一织物层28,吸收材料20,第二织物层30,弹性层19,防护层18,衣料粘合剂36,撕条39以及各层之间的粘合剂。吸收材料20是中心吸收区域102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吸收材料20一样,具有一个与卫生巾15的纵向中心轴线Y-Y相重合的纵向轴线。中心吸收区域102的宽度等于吸收材料20的宽度。

    参见附图6,卫生巾50的中心吸收区域包括下述各层:具有两部分的覆盖层62,过渡层66,吸收材料60,具有两层结构的织物层68,弹性层58,防护层56,粘合剂,撕条以及各层之间的粘合剂。吸收材料60是中心吸收区域122的一部分。心吸收区域122和吸收材料60一样,具有和卫生巾50的纵向中心轴线Y-Y相重合的纵向中心轴线。中心吸收区域122的宽度与吸收材料60的宽度相等。

    参见附图2,相邻区域104包括下列各层;覆盖层22,第一织物层28,第二织物层30,弹性层19,防护层18,衣料粘合剂36,撕条39,以及各层之间的粘合剂26,相邻区域不包括吸收材料20和过渡层24。

    参见附图6,相邻区域124包括下列各层:覆盖层62,具有两层结构的织物层68,弹性层58,防护层56,衣料粘合剂,撕条以及各层之间的粘合剂。相邻区域24不包括吸收材料60和过渡层66。

    参见附图2,边缘区域106包括下列各层:覆盖层22,防护层18以及它们之间的粘合剂26,该边缘区域106也可以包括弹性层19外边侧的一小部分。

    参见附图6,卫生巾50的边缘区域126包括下列各层:覆盖层62,防护层56以及它们之间的粘合剂66。边缘区域126也可以包括织物层68,弹性层58,相邻粘合剂65的外边侧的一部分。

    硬度测试:

    卫生巾的某些层抵抗外加弯曲力的能力,亦即衬垫硬度是通过测量使矩形复合样品弯曲所需要的力来确定的,上述样品是从卫生巾上切割下来的,它包括除撕条之外的所有各层。使每一个样品弯曲所需的力采用葛氏4171-d型数字硬度测试器来测量,该测试器以及砝码和预先标定条可以向美国的Teledyne Gurley公司Troy,New York购买。葛氏硬度测试程序是根据纸浆和造纸工业技术协会(TAPPI)的方法T543pm-84来制定的。葛氏数字硬度测试器包括一平衡的叶片,其中心部位装有转轴,在低于其旋转点的位置上可以配以不同的砝码。叶片可以自由地运动,以便在左右方向上进行测试,用于模拟样品的朝上和朝外的弯曲。

    葛氏硬度测试器有两部分标定。第一部分标定是确保“叶片”摆是根据一种已知材料(即一黄铜条)的技术规格进行摆动。采用预先标定的宽为50.8mm,长为25.4mm的黄铜标定条,按照葛氏数字硬度测试器的说明手册,可以将葛氏仪器标定在5%的公差范围内。第二部分标定确保其内部计算和转换是精确的。

    从每一卫生巾上切下来的样品宽度为12.7mm±0.4mm,长度为25.4mm±0.4mm。每一样品和葛氏叶片的顶部重合6.4mm。在测试过程中,样品朝叶片的顶部运动,直至样品弯曲,叶片和样品的底部脱离接触。脱离点由一个电子光学编码器来测量,使之比TAPPIT543pm-84所使用的较早型号的葛氏硬度测试器具有更高的精度。该电子光学编码器也显示数字指示器上的结果。该指示器连续地显示在左右方向上所进行的测试的读数。葛氏硬度测试器4171-d通过其内部的微处理机自动地进行计算,并且在每一次测量之后显示左右弯曲硬度的平均值。这一仪器将上述平均读数转换成为与宽度为24.5mm,长度为76.2mm的样品有关的以毫克为单位的葛氏硬度值。

    葛氏硬度测试器应按下面所述方式来进行准备。加上所需的砝码,通过调节水平螺丝来调整仪器底板的水平度。直到水平度指示气泡位于中心位置,摆的指针指到零。根据所用的砝码,砝码在摆上的位置,被测样品的宽度和长度来设定仪器的开关。例如,如果被测样品为25.4mm×12.7mm,用位于25.4mm缝中的5克砝码进行测试,那么就应该将开关设定为:

    砝码       =5克

    砝码位置   =1英寸

    宽         =0.5英寸

    长         =1英寸

    要进行的测试步骤如下:

    1.将被测试条的中心对准摆,准确地使6.4mm(0.25英寸)重叠在摆的顶部,6.4mm(0.25英寸)夹在夹钳中;

    2.选取适当的砝码和洞,使指针的读数在2和6之间,注意:必须在施加力之前使被试样品和摆叶片大致相接触,以避免在早期阶段产生振动;

    3.按下系统复位按钮,显示值必须为00-000-00;

    4.按电机方向开关,使夹钳臂将样品压向摆;

    5.在相反的方向上重复步骤4,以获得左刻度读数,右刻度读数和一个平均读数;

    6.记录上述平均读数;

    7.按选择按钮,以获得毫克计算和记录值;

    8.对每一样品重复上面1-7的步骤。

    下述的步骤用于获得进行葛氏硬底测试的样品。从表中所示的五种卫生巾上切下一组样品,每一样品的尺寸为12.7×25.4mm。表1到表16显示了如本发明所述卫生巾和市场上可以买到的较薄的卫生巾之间的比较数据。在这些表中,K-C指的是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Kimberly-Clark公司;发明A和发明B指的是第三种实施例的卫生巾50;发明H、J、M和W指的是如第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卫生巾15;用纸浆制造的超薄型K-C垫由美国专利556694予以介绍,其专利权人为Kimberly Clark公司;P&G指的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Procter&Garable公司。用纸浆制成的K-C超薄垫和P&G Whisper Excel产品都是市场上有售的卫生巾。表中所列的市场上有售的卫生巾不具有和卫生巾15和50相同构、层次和区域,样品是从市场上有售的卫生巾的可比位置上切来的,以便尽可能地提供如表中所示的比较。

    附图9、10、11显示了从第三个实施例卫生巾50上切下来的样品,附图12显示了从第一个实施例的卫生巾15上切下来的样品,附图13显示了某些测试的位置。每一种卫生巾的纵向中心轴线Y-Y和横向中心轴线X-X均被标出。撕条被去掉,并用滑石或玉米粉将粘合剂除去。参见附图9,在两个中心轴Y-Y和X-X的交点,沿用品方向从每个卫生巾50上切下其尺寸为12.7×25.4mm的样品130。在表1,3,4,5,6,7,8,9,10,11,12,13,14中,所谓用品方向指的是卫生巾的纵向方向,亦即Y-Y轴方向,表2中所说的横向方向是指卫生巾50的横向轴线X-X。另外两块样品132和134是在上述第一样品130的前面和后面切下来的,它们和第一样品之间的距离63.5mm。卫生巾的所有样品都必须小心地切割和处置,以免影响样品的硬度。每一样品都包括吸收材料以及样品所在位置上所包含的其他层,亦即中心吸收区域的其他层。测量每一样品的葛氏硬度并且将测量值启示在表1中,作为在用品方向上中心吸收区域的硬度。

    参见附图9,找出平行面S和T,它们与横向中心轴线X-X平行,并分别位于横向中心轴线X-X的前面和后面63.5mm处;然后是平行面P-P和Q-Q,它们与纵向中心轴线Y-Y平行,并分别和Y-Y轴线相距其中C是卫生巾50在平面S和X以及平面T和X(如附图11和12所示)之间最窄区域上的总宽度。接着,找出平面P-P、Q-Q、S-S及T-T的交叉点。在平面P-P和S-S的交叉点切下样品142,在平面P-P和T-T的交叉点切下样品144,在平面Q-Q和T-T的交叉点切下样品146,在平面Q-Q和S-的交叉点切下样品148。上述四个样品142、144、146和148的尺都为25.4×12.7mm,它们都位于相邻区域124的边部,包含弹性材料58,但是却不包含吸收材料60。这些样品都偏离横向轴线

    。测量这些来自相邻区域边部的样品的葛氏硬度,并记录在表

    作为在用品方向上相邻区域边部的硬度。

    参见附图9,找出平面P-P、Q-Q、X-X和Y-Y的交叉点。在平面P-P和X-X的交叉点上切下样品60,在平面Q-Q和Y-Y的交叉点上切下样品162。这两块样品的尺寸都是25.4×12.7mm,每一块都位于相邻区域的中部,包括弹性层58,却不包括吸收材料60。测量来自相邻区域中部的样品的葛氏硬度,并记录在表3中,作为在用品方向上相邻区域中部的硬度。

    参见附图10,从另一组五块卫生巾50上,在两条中心线Y-Y和X-X的交叉点上沿着横向方向切下样品136,其尺寸为12.7×25.4mm。沿着纵向轴线再切下两块样品138和140,其尺寸也是12.7×25.4mm。这两块样品138和140和第一块样品的距离为63.5mm,分别位于第一样品之前和之后。所有的样品都应小心地从卫生巾上切下来并小心地处置,以免影响样品的硬度。每一样品都包括吸收材料20以及位于切割位置上的其他层,亦即来自中心吸收区域122的其他层。测量每一样品的葛氏硬度,并记录在表2中,作为在横向方向上中心吸收区域的硬度。

    参见附图10,找出平行面S和T,它们和横向中心轴线X-X相平和,并位于X-X轴线的前面和后面各63.5mm处。接着找出平面P-P和Q-Q,它们平行于纵向中心轴线Y-Y,和Y-Y轴线的距离为其中C是指卫生巾50的总宽度。接着找出平面P-P、Q-Q、S-S和T-T的交叉点,在平面P-P和S-S的交叉点切下样品149,在平面P-P和T-T的交叉点切下样品150,在平面Q-Q和S-S的交叉点切下样品154。这四块样品的尺寸都是25.4×12.7mm。每一样品都位于相邻区域124的边部。包括弹性层58,但是却不包括吸收材料60。这样的样品都偏离横向轴线X-X。测量这些样品的葛氏硬度,作为在横向方向上相邻区域边部的硬度。

    参见附图10,找出平面P-P、Q-Q,X-X和Y-Y的交叉点。在平面P-P和X-X的交点,在横向方向上切下样品151,在平面Q-Q和X-X的交叉点切下样品153,这两块样品的尺寸都是25.4×12.7mm。这两块样品都位于相邻区域的中部,包括弹性层58,但是却不包括吸收材料60。测量这两块样品的葛氏硬度,作为在横向方向上相邻区域中部的硬度。

    参见附图11,再找出另外的四点,每两点分别位于平面S-S和T-T上,在卫生巾纵向侧边的每一侧上。在这四点上沿用品方向切下样品174,176,178和180。每一个样品都不包括中心的吸收材料60,只包括一小部分弹性层58以及位于样品切割位置上的其他层。测量这些样品的葛氏硬度,并记录在表6中,作为在用品方向上卫生巾50边缘区域边部的硬度。计算边缘区域边部的硬度的平均值,并记作卫生巾的“边缘区域的平均硬度”。从卫生巾的中心吸收区域的平均硬度中减去边缘区域边部的平均硬度,记录在表8中,作为卫生巾在用品方向上中心吸收区域和边缘区域边部的硬度差。

    参见附图11,找出另外两点,它们位于横向轴线X-X上,分别在卫生巾50的纵向侧边上。在这两点上沿用品方向分别切下样品170和172,它们不包括中心吸收材料200,只包括一小部分弹性层和样品切割处置上的其他层。测量样品170和172的葛氏硬度,并记录在表5中,作为卫生巾在用品方向上的边缘区域中部的硬度。计算边缘区域中部的硬度平均值,并记作卫生巾的“边缘区域中部的平均硬度。从卫生巾中心吸收区域的平均硬度值中减去边缘区域中部的平均硬度,记录在表11中,作为卫生巾在用品方向上的中心吸收区域和边缘区域中部的硬度差。

    计算中心吸收区域的硬度的平均值,并记作卫生巾的“中部吸收区域的平均硬度”。计算相邻区域的硬度的平均值,并记作卫生巾的“相邻区域的平均硬度”,用“中心吸收区域的平均硬度”除以“相邻区域的平均硬度”,记作是中心吸收区域和边缘区域的硬度比。

    参见附图12和13,卫生巾15具有织物层28和30,它们为哑铃形状。样品的切割方式类似于上面所述的附图9和10的切割方式。参见附图13,吸收区域的宽度为A,织物层28和30在横向轴线X-X上的宽度为B。宽度B是织物层28和30的最小宽度。卫生巾的总宽度为C,是平面S和X以及平面T和X之间的最窄尺寸(如附图11和12所示),弹性层的宽度为D。织物层的长度为E,卫生巾的长度为F。

    表1给出了从本发明的卫生巾的中心吸收区域上沿用品方向切下来的样品的硬度和从其他市场上有售的卫生巾的相应位置上切下来的样品的硬度的比较。对于本发明来说,中心吸收区域在用品方向上的硬度范围为477mg(毫克)至3067mg,较为理想的是在782-2526mg的范围内,最好是大于477mg。

    表2给出了从本发明的卫生巾的中心吸收区域沿横向方向切下来的样品的硬度,以及从市场上有售的其他卫生巾的相应部位切下的样品的硬度。对于本发明来说,中心吸收区域在横向方向上的硬度在大约342-2445mg的范围之内,较为理想的是在494-1647mg的范围之内,并最好是大于494mg。

    表3给出了从本发明的卫生巾的相邻区域中部沿用品方向切下来的样品的硬度,以及从市场有售的其他卫生巾的相应位置上切下来的样品的硬度。这样的样品160和162如附图9所示,位于平面P-P和横向轴线X-X的交叉点以及平面Q-Q和横向轴线X-X的交叉点,对于本发明来说,相邻区域中部的硬度在大约99-345mg的范围之内,较为理想的是在131-297mg的范围之内。

    表4给出了从本发明卫生巾的相邻区域边部沿用品方向切下来的样品的硬度以及从市场上有售的其他卫生巾的相应位置上切下来的样品的硬度。这样的样品如附图9所示是位于平面P-P和S-S交叉点上的样品142,位于平面P-P和T-T的交叉点上的样品146,以及位于平面Q-Q和S-S交叉点上的样品148。对于本发明来说,相邻区域边部的硬度在大约97-411mg的范围之内,较为理想的是在121-317mg的范围之内。

    表5给出了从边缘区域的中部沿用品方向切下来的样品的硬度,即如附图11所示沿着横向轴线在本发明卫生巾的每一侧边上的样品170和172的硬度,以及从市场上有售的卫生巾的相应部位上切下来的样品的硬度。对于本发明来说,边缘区域中部的硬度在28-127mg的范围之内,较为理想的是在58-78mg的范围之内。

    表6给出了从边缘区域的边部沿用品方向切下来的样品,即样品174、176,178和180的硬度。对于本发明来说,边缘区域边部的硬度在大约30-115mg的范围之内,较为理想的是在70-79mg的范围之内。

    表7给出了如表1所示中心吸收区域沿用品方向的平均硬度,如表3所示相邻区域中部沿用品方向上的平均硬度,以及如表5所示边缘区域中部沿用品方向上的平均硬度之间的差值,以及和市场上有售的卫生巾的相应部位的硬度之间的差值。表中所示的“N.D”指的是无法得到有关数据。

    表8给出了如表3所示的相邻区域中部沿用品方向上的平均硬度与如表5所示边缘区域中部沿用品方向上平均硬度之间的差值。边缘区域中部的硬度由附图11中所示样品175和172测得。

    表9给出了在用品方向上中心吸收区域和边部,包括相邻区域边部和边缘区域边部的平均硬度之间的差值。相邻区域边部由附图9中所示样品142,144,146和148来代表,其平均硬度由表4给出;边缘区域边部由附图11中所示的样品174,176,178和180代表,其平均硬度由表6给出。对于本发明来说,中心吸收区域和相邻区域边部的平均硬度差值在大约632-2293mg的范围之内;中心吸收区域和边缘区域边部的平均硬度差值在大约953-2456mg的范围之内。

    表10给出了相邻区域边部的平均硬度,即由附图9所示样品142,144,146和148代表并由表4给出,和边缘区域边部的平均硬度,即由附图11所示样品174、176、178和180代表并由表6给出,之间的差值。对于本发明来说,相邻区域边部和边缘区域边部之间的平均硬度差值在大约50-162mg的范围之内。

    表11给出了由附图9中所示样品130、132和134所代表的中心吸收区域平均硬度与附图9中所示样品160和162所代表的相邻区域中部平均硬度(由表3给出)之间的比值,以及与由附图11中所示样品170和172所代表的边缘区域中部平均硬度(由表5给出)之间的比值。中心吸收区域的平均硬度与相邻区域中部的平均硬度之间的比值在大约3.7∶1到10.3∶1的范围之内。中心吸收区域平均硬度和边缘区域中部的平均硬度之间的比值在大约14.5∶1到32.4∶1的范围之内。

    表12给出了由附图9中所示样品160和162所代表,并由表3给出的相邻区域中部的平均硬度与由附图11中所示样品170和172所代表,并由表5所给出的边缘区域中部的平均硬度之间的比值。

    表13给出了中心吸收区域的平均硬度和相邻区域边部平均硬度之间的比值。上述中心吸收区域由附图9中的样品130、132和134代表;相邻区域中部由附图9中的样品142、144、146和148代表,其平均硬度由表4给出;边缘区域边部由附图11中的样品174、176、178和180代表,其平均硬度由表6给出。

    表14给出了相邻区域边部的平均硬度与用品方向上的边缘区域边部平均硬度之间的比值。上述相邻区域边部由附图9中的样品142、144,146和148代表,其平均硬度由表4给出;边缘区域边部由附图11中的样品174、176、178和180代表,其平均硬度由表6给出。

    表15给出了各种卫生巾的宽度A、B、C、D。对于标志为发明H和发明M的卫生巾来说,宽度A、B、C、D如附图13所示;对于标志为发明A来说,宽度B和D是相同的,因为织物层不具有哑铃形状。

    表16给出了表15给出的某些宽度值之间的比值。

    表17、18和19给出了本发明卫生巾在不同区域上的厚度,表20和21给出了市场上有售的卫生巾在与本发明卫生巾的上述相应部位上的厚度。厚度指的是用测厚仪器测出的厚度。相邻区域中部的较为理想的厚度在大约0.5-3.0mm的范围之内。更为理想的是在大约1.3-1.5mm的范围之内。

               表1:中心吸收区域在用品方向上的硬度

                                         葛氏硬度,单位为毫克(mg)

                          样品号码         平均值       最小值      最大值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15             1111         522         1532发明B:K-C超薄型泡沫垫       15             2526         2020        3067发明H:K-C超薄型泡沫垫       15             1109         866         1354发明J:K-C超薄型泡沫垫       15             1020         667         1498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15             1025         755         1288发明W:K-C超薄型泡沫垫       15             782          477         1143K-C超薄型纸浆垫              15             695          560         905P&G Whisper Excel            15             214          133         278

    (有翼片)

              表2:中心吸收区域在横向方向上的硬度

                                           葛氏硬度,单位为毫克(mg)

                            样品号码         平均值       最小值      最大值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15             893          699         1310发明B:K-C超薄型泡沫垫         15             1647         1154        2445发明H:K-C超薄型泡沫垫         15             821          616         1010发明J:K-C超薄型泡沫垫         15             494          297         738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15             806          599         977发明W:K-C超薄型泡沫垫         15             512          342         755K-C超薄型纸浆垫                15             392          278         560P&G Whisper Excel              15             171          104         453

    (有翼片)

                表3:相邻区域中部在用品方向上的硬度

                                       葛氏硬度,单位为毫克(mg)

                          样品号码        平均值      最小值      最大值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10            211         172         245发明B:K-C超薄型泡沫垫       10            245         195         289发明H:K-C超薄型泡沫垫       10            297         239         345发明J:K-C超薄型泡沫垫       10            133         99          175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10            131         108         168发明W:K-C超薄型泡沫垫       10            169         122         278K-C超薄型纸浆垫              10            119         33          267P&G Whisper Excel            10            178         145         217

    (有翼片)

                   表4:相邻区域边部在用品方向上的硬度

                                      葛氏硬度,单位为毫克(mg)

                         样品号码        平均值      最小值      最大值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20            198         133         245发明B:K-C超薄型泡沫垫      20            233         181         322发明H:K-C超薄型泡沫垫      20            317         239         411发明J:K-C超薄型泡沫垫      20            198         114         372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20            121         97          175发明W:K-C超薄型泡沫垫      20            150         100         225K-C超薄型纸浆垫             20            86          20          200P&G Whisper Excel           20            167         136         220

    (有翼片)

               表5:边缘区域中部在用品方向上的硬度

                                       葛氏硬度,单位为毫克(mg)

                         样品号码        平均值       最小值       最大值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10             77           47          110发明B:K-C超薄型泡沫垫      10             78           44          127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10             52           28          82K-C超薄型纸浆垫             10             25           13          43P&G Whisper Excel           10             7            1           14

    (有翼片)

                 表6:边缘区域边部在用品方向上的硬度

                                   葛氏硬度,单位为毫克(mg)

                       样品号码       平均值      最小值        最大值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20            79          54           115发明B:K-C超薄型泡沫垫    20            70          30           109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20            72          34           104K-C超薄型纸浆垫           20            35          17           76P&G Whisper Excel         20            87          20           178

    (有翼片)

              表7:中心吸收区域和相邻区域在

                   用品方向上的平均硬度的差值

                              葛氏硬度,单位为毫克(mg)

                           相邻区域中部      边缘区域中部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900               1034发明B:K-C超薄型泡沫垫         2282              2448发明H:K-C超薄型泡沫垫         812               N.D.发明J:K-C超薄型泡沫垫         887               N.D.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894               973发明W:K-C超薄型泡沫垫         613               N.D.K-C超薄型纸浆垫                576               670P&G Whisper Excel              36                207

    (有翼片)

                 表8:相邻区域中部和边缘区域中部在

                      用品方向上的平均硬度的差值

                      葛氏硬度,单位为毫克(mg)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134发明B:K-C超薄型泡沫垫         167发明H:K-C超薄型泡沫垫         N.D.发明J:K-C超薄型泡沫垫         N.D.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79发明W:K-C超薄型泡沫垫         N.D.K-C超薄型纸浆垫                93P&G Whisper Excel              171

    (有翼片)

                表9:中心吸收区域和边部区域在

                     用品方向上的平均硬度的差值

                             葛氏硬度,单位为毫克(mg)

                         相邻区域的边部      边缘区域的边部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913                 1032发明B:K-C超薄型泡沫垫        2293                2456发明H:K-C超薄型泡沫垫        792                 N.D.发明J:K-C超薄型泡沫垫        822                 N.D.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904                 953发明W:K-C超薄型泡沫垫        632                 N.D.K-C超薄型纸浆垫               610                 660P&G Whisper Excel             35                  127

    (有翼片)

             表10:相邻区域边部和边缘区域边部在

                   用品方向上的平均硬度的差值

                    葛氏硬度,单位为毫克(mg)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119发明B:K-C超薄型泡沫垫      162发明H:K-C超薄型泡沫垫      N.D.发明J:K-C超薄型泡沫垫      N.D.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49发明W:K-C超薄型泡沫垫      N.D.K-C超薄型纸浆垫             50P&G Whisper Excel           80

    (有翼片)

              表11:相邻区域中部与边缘区域中部在

                    用品方向上的平均硬度的比值

                            葛氏硬度,单位为毫克(mg)

                        相邻区域中部        边缘区域中部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5.3                14.5发明B:K-C超薄型泡沫垫       10.3               32.4发明H:K-C超薄型泡沫垫       3.7                N.D.发明J:K-C超薄型泡沫垫       7.7                N.D.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7.8                19.8发明W:K-C超薄型泡沫垫       4.6                N.D.K-C超薄型纸浆垫              5.9                27.4P&G Whisper Excel            1.1                30.1

    (有翼片)

              表12:相邻区域中部和边缘区域中部在

                  用品方向上的平均硬度的差值

                            平均值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2.8发明B:K-C超薄型泡沫垫       3.1发明H:K-C超薄型泡沫垫       N.D.发明J:K-C超薄型泡沫垫       N.D.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2.5发明W:K-C超薄型泡沫垫       N.D.K-C超薄型纸浆垫              4.7P&G Whisper Excel            25.0

    (有翼片)

             表13:中心吸收区域和边部区域在

                   用品方向上的平均硬度的比值

                             相邻区域边部       边缘区域边部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5.6                14.1发明B:K-C超薄型泡沫垫       10.8               36.0发明H:K-C超薄型泡沫垫       3.5                N.D.发明J:K-C超薄型泡沫垫       5.2                N.D.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8.5                14.2发明W:K-C超薄型泡沫垫       5.2                N.D.K-C超薄型纸浆垫              8.1                19.7LP&G Whisper Excel           1.3                2.5

    (有翼片)

             表14:相邻区域边部和边缘区域边部

                   在用品方向上的平均硬度的比值

                              平均值的比值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2.5发明B:K-C超薄型泡沫垫        3.3发明H:K-C超薄型泡沫垫        N.D.发明J:K-C超薄型泡沫垫        N.D.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1.7发明W:K-C超薄型泡沫垫        N.D.K-C超薄型纸浆垫               2.4P&G Whisper Excel             1.9

    (有翼片)

                   表15:垫宽度的测量

                 (A)           (B)         (C)             (D)产品          中心吸收      吸收区域      垫宽度        弹性层宽度

              区域宽度      宽度 

              英寸,毫米    英寸,毫米    英寸,毫米    英寸,毫米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1.25,32      2.835,72     3.62,92      2.835,72发明H:K-C超薄型泡沫垫  1.25,32      2.125         3.75          3,75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1.25,32      2.125         3.75,95      3.75K-C超薄型纸浆垫        1.25,32      2.125,54     3.75,95      N.D.P&G WhisperExcel         2.75,70      2.75,70      3.5,89       N.D.

    (有翼片)

                 表16:垫宽度比产品           A/B*100%    A/C*100%     A/D*100%      C/4英寸发明A:K-C超薄型泡沫垫      44           34            44           0.90发明H:K-C超薄型泡沫垫      59           33            33           0.94发明M:K-C超薄型泡沫垫      59           33            33           0.94K-C超薄型纸浆垫   59           33            N.D.         0.94P&G WhisperExcel             100          79            N.D.         0.88

    (有翼片)

    表17:发明A的厚度:K-C超薄型泡沫垫中心吸收区域     3.095mm相邻区域中部     1.681mm相邻区域边部     1.699mm边缘区域中部     1.130mm边缘区域边部     1.264mm周边             0.376mm

    表18:发明B的厚度:K-C超薄型泡沫垫中心吸收区域      3.11 mm相邻区域中部      1.537mm相邻区域边部      1.567mm边缘区域中部      0.846mm边缘区域边部      1.223mm周边              0.343mm

    表19:发明M的厚度:K-C超薄型泡沫垫中心吸收区域      3.62 mm相邻区域中部      1.330mm相邻区域边部      1.650mm边缘区域中部      1.105mm边缘区域边部      1.223mm周边              0.316mm

    表20:K-C超薄型纸浆垫的厚度中心吸收区域      2.486mm相邻区域中部      0.859mm相邻区域边部      0.705mm边缘区域中部      0.292mm边缘区域边部      0.415mm周边              0.368mm

    表21:P&G Whispa-Expel(有翼片)的厚度

    中心吸收区域      1.546mm

    相邻区域中部      1.516mm

    相邻区域边部      1.574mm

    边缘区域中部      0.480mm

    边缘区域边部      1.161mm

    周边              0.444mm吸收性的测试:在下面的测试中,采用盐水溶液来确定卫生巾15,40,50和80所能吸收的体液总量。在进行该测试中,用一块卫生巾就足够了。首先将需要测试的卫生巾在室温为21±1C,相对湿度为50±2%的房间中旋转两小时。如果卫生巾表面具有撕条,就将它揭去。测试不带任何撕条的卫生巾的重量,其精度应为0.1克。然后将卫生巾浸入到盛有稳定的等渗压盐水的烧杯中,该盐水不含防腐剂。一种适合的无菌盐水可以向美国伊利诺斯州Deerfield的Baxter Healtheare公司购买,其型号为B3158-2。将卫生巾全部浸入到盐水之中,并不要使卫生巾弯曲、扭曲或折叠,浸泡时间为10分钟。将卫生巾从盐水中取出,以垂直方式悬持两分钟,使盐水能够从卫生巾中流出来。随后将卫生巾以面向人体的一面朝下的方式放在一个吸水纸上,该吸水纸可以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7065,Mount Holly Springs的Ahlstorm Filtration公司出售的No.ED 631-25过滤器纸。将一个质地均匀的每平方厘米重17.6克的重体放在卫生巾上,以压出多余的液体。每30秒钟更换一次吸水纸,直到转移到吸水纸上的液体量少于每30秒钟0.5克。测量卫生巾的重量,其精度应为0.1克,并减去干卫生巾的重量。该差值就是卫生巾的吸收能力。

    可以对整个卫生巾15和50进行吸收性测试,并记作“总吸收能力”。对中心吸收区域102和122的吸收性也进行测试,并记作“测试吸收能力”。

    对于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卫生巾50,即发明B来说,五个样品的平均总吸收能力为38.2克,五个样品的平均测试吸收能力为22.3克。

    对于第一种实施例的卫生巾15,即发明W来说,五个样品的平均总吸收能力为38.2克,五个样品的平均测试吸收能力为22.5克。

    对于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组五个样品卫生巾15来说,五个样品的平均总吸收能力为32.8克,五个样品的平均测试吸收能力为21.4克。

    对于市场上有售的卫生巾K-C超薄型纸浆垫也进行了测试,样品的平均总吸收能力为33.57克,平均测试吸收能力为19.81克。

    对于市场有售的卫生巾P&G Always Ultra Plus也进行了测试,样品的平均总吸收能力为37.02克,平均测试吸收能力为14.08克。其他实施例:

    尽管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为详细的说明,对于本技术领域里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得并理解上述说明的基础上,却不难构思出这些实施例的变型或等同物。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包括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内容及其等同物。

    例如,本发明在说明过程中描述为卫生巾,但是它也适用于其他的吸收用品,例如厚的卫生巾,尿布,内裤衬里,一次性用品,训练裤、绷带以及类似物。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省略一层单独的防护层,用弹性层起到防护层的作用。

    吸收用品的形状也可以有所不同。它的边缘可以是不怎么圆的,更呈现矩形形状。弹性层可以位于相对于其他层来说不同的位置上。与其他层相比,弹性层的形状可以有所不同。用作弹性层的其他材料可以具有50%的回弹性,或者在大约25-95%的范围之内。弹性层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它上面可以有孔洞。织物层的数目可以有所不同,也可以省去。在层与层之间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粘合剂。可以采用不同的吸收材料,例如不包含超级吸收材料或吸水性材料。主要的或重要的吸收材料可以不是用于防止扭曲的中心硬化材料。诸如卫生巾之类的吸收用品可以含有用于防止扭曲的中心硬化材料以及一层或多层的吸收层或者其他吸收材料,它们可以不象中心硬化材料那么硬。

    

一种具有非吸收弹性层的吸收用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一种具有非吸收弹性层的吸收用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一种具有非吸收弹性层的吸收用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具有非吸收弹性层的吸收用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非吸收弹性层的吸收用品.pdf(7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诸如卫生巾的吸收用品,具有一层吸收材料和与该吸收材料相邻的非吸收性弹性层。该吸收材料具有足够的硬度,以便防止卫生巾在使用过程中的扭曲。其结果是该吸收用品既能够防止扭曲,又能够防止聚束。该吸收用品具有厚度、吸收性和硬度各不相同的区域,其中中心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小于其他区域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相邻区域具有较小的厚度、吸收性和硬度;边缘区域位于卫生巾的外侧部,其厚度、吸收性和硬度最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