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谐点阵双波长激光治疗白癜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激光治疗白癜风等皮肤病的设备,它特别适用于治疗肢端型白癜风,同时具备紫外激光和红外激光输出,也适用于慢性单纯性苔藓(肥厚型)、银痟病、慢性湿疹、斑秃、硬皮病、皮肤淋巴瘤等病症的治疗。
背景技术
白癜风(Vitililgo)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发病率为0.5%~2%,目前全国发病人数在2000万左右,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有定论,为世界性治疗难题,其中以分布在手、足、指、趾等部位的肢端型治疗最为困难,目前国内市场上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均达不到较好的疗效。
近年紫外激光在治疗局限型白癜风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主要优点为治疗次数少、高能量、适用范围较广,又因其光斑面积小,故对周围正常皮肤影响小,尤其适用于治疗局限性皮损,但对肢端型白癜风治疗效果差。肢端型白癜风患者经过紫外激光10-20次治疗的疗效为0(50%色素生成率),目前国外对紫外激光治疗效果差的白癜风患者采用外用他可莫斯和紫外激光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的皮损有50%达到至少75%的改善,但对肢端型白癜风患者疗效无改善,其治愈率为0。其原因是由于面部眼睑处的表皮厚度为50μm,而手足背部的皮肤表皮厚度为1000μ-2000μm,紫外激光皮肤的穿透深度约为50μm,因此紫外激光穿透支端表皮的深度有限,不能达到表皮色素细胞和真皮的淋巴细胞及毛囊深部组织,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
综上述,紫外激光治疗白癜风在世界医学范围内已成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采用紫外激光治疗白癜风已为各国有能力的医院所采用,但对手、足、背部等部位的治疗效果很差,这些部位的白癜风治疗已为疑难病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紫外激光穿透力差,在皮肤表面仅能穿透到50μm左右,达不到治疗所需照射深度,因此在治疗肢端型白癜疯及皮肤有皱褶处的白癜风病变时则达不到治疗效果的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超脉冲CO2激光器作为另一治疗光源,由于超脉冲CO2激光产生的激光光束为可调谐脉宽、峰值功率及脉冲频率的10.6微米波长的红外激光光束,因此不但特别适合皮肤组织吸收,而且当作用于皮肤表面时可形成深度可控的微孔,这样在治疗肢端型白癜疯及皮肤、有皱褶处的白癜风病变时就可以降低了皮肤的厚度,使紫外激光可作用于表皮色素细胞和真皮的淋巴细胞及毛囊深部组织,达到治疗的效果。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了超脉冲CO2激光和紫外激光两台激光器作为治疗光源(超脉冲CO2激光光束波长为10.6微米、平均输出功率为0~80瓦,紫外激光光束波长为260nm~360nm、平均输出功率为0~5瓦),并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的二维高速光学扫描振镜系统作为可产生分布式激光光束的器件,在治疗过程中,首先用超脉冲CO2激光经二维高速光学扫描振镜系统照射皮肤病变部位,使之形成微孔点阵,其深度控制在达到表皮色素细胞和真皮的淋巴细胞及毛囊深部组织,然后再使用具有同样点阵分布的紫外激光进行照射治疗,最终达到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还在于:由于本系统两束不同波长的光束光斑大小相同、脉冲分布位置相同,光束切换方便迅速,因此可以做到在一台治疗设备上先后完成两束光脉冲治疗过程,这种微孔加紫外激光照射,能以较低的激光输出功率达到很高能量密度进行治疗,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减少红斑、水疱等副作用的发生,突破肢端型白癜风的治疗瓶颈。采用本发明进行治疗有如下特点:
1.点阵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可射穿较厚皮肤,有利于紫外激光进入,又对皮肤无明显损伤,可以迅速的愈合。
2.紫外激光穿透深度有限是造成不同部位差异的原因,经CO2激光射穿较厚皮肤再进入紫外激光,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3.各种方法治疗对于肢端型白癜风的疗效不满意,而此方法治疗肢端型白癜风效果明显,同时对于其它部位的治疗也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和缩短治疗的次数。
本发明装置中,可同时或分别输出功率可调谐的红外激光(由超脉冲CO2激光发出)与紫外激光,采用这种双波长激光治疗白癜风将是一种理想方法。并且由于有两种波长激光切换输出,治疗方法的选择性将大大增加,可适应更多的病症,如单纯性苔藓(肥厚型)、慢性湿疹、斑秃、硬皮病、银痟病、皮肤淋巴瘤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共包括如下单元部件:
主控系统1:控制激光器启动与关闭,调谐激光器治疗所需参数、监测激光器运行状态参数,进行安全控制;
超脉冲CO2激光器2:输出波长为10.6微米的可调谐脉宽、可调谐峰值功率、可调谐脉冲重复频率的红外激光;
紫外激光器3:输出波长为260nm~360nm的可调谐脉宽、可调谐峰值功率、可调谐脉冲重复频率的紫外激光器;
光束切换器4:光学元件和微机械器件构成的光束切换器件,将不同轴传输的紫外激光束与红外激光束沿同轴方向交替切换传输;
光闸5:通过机械或电磁作用控制的光开关,可使光束通过或截断;
光耦合器6:光学元件构成的光束聚焦系统,将激光束以一定效率从端面或侧面耦合;
导光臂7:光学器件构成的导光系统,将激光束导入二维光学扫描振镜系统;
二维光学扫描振镜系统8:由计算机控制的、由电子器件和光学器件组成的、可使激光光束形成扫描点阵的系统;
聚焦镜9:由光学器件组成,可使激光光束聚焦于治疗皮肤表面;
显示系统10:显示激光器运行状态参数;
控制开关11:控制光闸的动作;
其中:主控系统1直接控制超脉冲CO2激光器2与紫外激光器3的工作状态,或通或断。全部控制过程及系统的运行状态有显示系统10显示。超脉冲CO2激光器2输出波长为10.6微米的可调谐脉宽、可调谐峰值功率、可调谐脉冲频率的红外激光,紫外激光器3为输出波长260nm~360nm地可调谐脉宽、可调谐峰值功率、可调谐脉冲重复频率的紫外激光。光束切换器4放在超脉冲CO2激光器2及紫外激光器3之后,用于将两束激光束切换输出。激光束在手术中不需要输出激光时有光闸5将光束关闭,需用激光时光闸5打开,由主控系统1及控制开关11控制光闸5,实现激光输出。红外激光与紫外激光通过光耦合器及导光臂7耦合到二维光学扫描振镜系统8中,再由二维光学扫描振镜系统8输出分布式激光点阵,作用于病变皮肤表面进行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时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主控系统1由微机系统、电源、继电器、等器件及相应的控制电路及控制软件组成,当实施治疗时,首先启动总电源,控制系统1根据控制程序分别启动两台激光器供电电源,并根据治疗要求通过控制系统1将超脉冲CO2激光器2调整到治疗所需的脉冲宽度、峰值功率、脉冲频率及平均输出功率0~80瓦,紫外激光器3治疗所需平均功率0~5瓦。
在整个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器件发生故障现象,主控系统1将关闭激光器电源,以保证治疗人员及患者的安全,同时也保证激光器系统的安全。
光束切换器4由两组光学镜片及电子限位转动机构组成,当治疗需要哪束光源时,光束切换器4中电子限位转动机构带动其中一组光学镜片转动,使所需的激光光束输出,而另一束激光光束不能输出,输出的激光光束通过光闸5并经光耦合器6、导光臂7进入二维振镜系统8,二维光学扫描振镜系统8通过光学镜片的二维摆动将激光束以点阵形式输出、再经聚焦镜9将光斑照射到患者皮肤表面。
光闸5是由电磁铁拖动一个带45度全反光镜组成,在医生未启动控制开关11时,全反镜是在光路上,使激光束不能通过耦合器6,即这时光不能输出,当医生需要治疗时,接通控制开关11,这时电磁铁通电,并带动全反镜离开激光光路,使激光束通过,进入光耦合器6,导光臂7进入二维振镜系统8,二维光学扫描振镜系统8通过二维镜片摆动将激光束以点阵形式输出、再经聚焦镜9将光斑照射到患者皮肤表面。
导光臂7由光关节臂或光纤组成,它的作用是将光束灵活导向治疗所需要的空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