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卷烟菸丝制造的一种新工艺。并发明了一种新设备:丝梗分离设备,使新工艺得到实施。 我国卷烟产品现行生产工艺,基本上包括制丝、卷制、包装三个主要过程。制丝工艺是从领料开始,经真空回潮、拆包、配比、解把切尖、打叶光梗、润叶加料、貯叶、切丝及蒸梗、压梗、切梗、烘梗梗丝掺和、烘丝加香、貯丝等工序(见图1)。
我国现行卷烟制丝工艺存在主要问题是:
1.工序多,菸叶造碎大。特别经过打叶机打叶光梗,大片菸叶打碎,5毫米以下小叶片占20%,这样经过切丝后,短丝多,不易卷制,容易造成烟支空头,虚实不均。同时出烟率低,单箱耗丝增大2%。
2.经过打叶光梗后,灰损在2%左右,这样造成菸叶浪费大。按照切尖占40%比例,单箱耗叶就增大0.7公斤。
3.菸梗经过蒸、压、切成梗丝后,菸味基本去掉,只能起到填充作用。同时菸梗容易压碎,破碎率在50%,造成大量梗片、梗签出现,影响烟丝纯度,而且切后灰损在0.7%左右。
从以上三点来看,我国卷烟生产现行制丝工艺主要问题是工序多,工艺不合理,造成菸叶浪费,烟丝质量低,单箱成本高,没有达到消耗最小,收效最大的经济效果。
国外一些国家,如日本,为充分利用原料,制丝工艺改为菸叶全株粉碎后,再加工成烟片,进行切丝,提高了烟丝纯度,降低了消耗,使单箱成本下降。但这种制丝工艺方法也存在一个最大问题是经过复制后烟片,菸地自然香味损失严重。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卷烟配方是采取“横向”配比,如乙一级卷烟配方标准使用中三和上二菸叶,山东菸占30%,河南菸占50%,昆明菸占20%,都要使用中三和上二这两个等级菸。这就是“横向”一致配比法。而菸叶全株粉碎后再制造是“纵向”配比法。我国还未使用。同时“全株粉碎”再制造的卷烟制丝工艺本身也存在着无效劳动,把不该粉碎的好菸片也随同粉碎,再制成叶片。
本发明任务就是解决这两种制丝工艺存在的缺点,而发明了一种新的制丝工艺和一种新设备。制丝新工艺,去掉了造成破碎大、消耗高和烟丝不纯的打叶、蒸梗、压梗、切梗等工序,菸叶经过投料、配比、润叶,直接切丝。然后进行烟丝、梗片分离。烟丝经烘丝到貯丝。梗片和卷烟生产其它工序产生的烟末、梗签、破烟支,进行粉碎,制成烟草薄片,和菸叶混合切丝。制丝新工艺见图2。
本发明制丝新工艺的实施,关键在于发明设计了一种新的卷烟设备,丝梗分离设备。其构造见图3。主要特征有三部分构成,弹丝部分、离丝部分和风分部分。切丝后的丝梗经弹丝辘1,将丝梗弹起弹离,经风分5吸走不含梗片烟丝,余下丝梗经粗细刺辊3、4转动分离,再经弹丝辘2,将丝梗弹起、弹离,经风分6将烟丝吸走,余下梗片。达到烟丝、梗片分离作用。
本发明制丝新工艺主要优点:
1.制丝工艺简单。去掉了解把切尖、润基、打叶光梗、蒸梗、压梗、切梗、烘梗、梗丝貯存掺和等八道工序,仅增加了丝梗分离一道工序。使制丝十八道主要工序缩少到十一道工序。而且工艺流程紧凑合理。
2.降低消耗。由于去掉打叶、压切梗等工序,大大减少了菸叶破碎率和灰损,同时增加了长丝率,提高了填充能力。这几项效果相加,可使单箱耗丝降低2公斤,单箱成本下降2元。
3.提高烟丝和卷支质量。由于增加了烟丝和梗片分离,提高了烟丝纯度。同时由于短丝、梗签减少,使烟支减少空头、白点,烟支饱满均匀,刀口整齐,外形美观。
制丝新工艺也带来一个缺点,由于叶梗同时切丝,切丝机刀和刀门的磨损要加快,但这与收到的效果相比是很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