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蜂蜡中提取调血脂有效药物的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13251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6808.5

申请日:

1994.10.13

公开号:

CN1105971A

公开日:

1995.08.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7C29/74; C07C31/02; A61K35/64

主分类号:

C07C29/74; C07C31/02; A61K35/64

申请人:

广州市白云山企业集团公司;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发明人:

张璧姿; 刘法锦; 郝朝庆

地址:

510515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同和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成明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蜂蜡中提取调血脂有效药物的方法。它是以中药蜂蜡为原料,经碱性醇、苯皂化后,用四氯化碳重结晶得调血脂有效药物——蜂蜡总烷醇类成分。蜂蜡总烷醇具有明显降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用于高脂血症,无不良反应。本发明简便易行,生产成本低,适宜工业化大量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从蜂蜡中提取调血脂有效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中药蜂蜡直接加入4%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加苯皂化3小时,皂化完成后,在搅拌下加热水洗涤3~5次,放置分层,弃去水层,苯溶液适量回收后放置结晶、抽滤,用四氯化碳重结晶,得调血脂有效药物-蜂蜡总烷醇类成份。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蜂蜡中提取调血脂有效药物的方法。

    中药蜂蜡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分泌的蜡质。蜂蜡调血脂的有效成分为总烷醇(二十二烷醇到三十四烷醇),以往提取总烷醇的方法步骤烦琐,生产成本高,利用率低,且多是实验室方法,不适宜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生产成本低、适宜于工业化生产的从蜂蜡中提取调血脂有效药物的方法。

    本发明是以市售中药蜂蜡为原料,将蜂蜡直接加入4%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加苯皂化3小时,皂化完成后,在搅拌下加热水洗涤3~5次,放置分层,弃去水层,苯溶液适量回收后放置结晶、抽滤,用四氯化碳重结晶,得调血脂有效药物-蜂蜡总烷醇类成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取市售中药蜂蜡500g,加4%氢氧化钠乙醇溶液1500ml,加苯3000ml,加热皂化3小时,然后在搅拌下加入60℃左右的热水3000ml继续搅拌数分钟,放置分层,弃去水层,加水反复洗涤3~4次后,将上层放置结晶,抽滤,用四氯化碳重结晶得蜂蜡总烷醇类成份156g。

    实施例2:

    取市售中药蜂蜡2000g,加4%氢氧化钠乙醇溶液6000ml,加苯12000ml,加热皂化3小时,然后在搅拌下加入60℃热水12000ml,继续搅拌数分钟、静置、分层、弃去水层、反复加水洗涤3~4次后,将上层放置结晶,抽滤,用四氯化碳重结晶得蜂蜡总烷醇类成份589g。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本发明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省了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了工厂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蜂蜡总烷醇药物具有明显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用于高脂血症,无任何毒副作用。

    蜂蜡总烷醇通过对狗、大鼠、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等研究证明无毒副作用,并且对动物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均无不良影响,也无致敏、致畸和致突变作用。说明本药物无明显毒性,临床使用安全。

    本发明得到的蜂蜡总烷醇制备成胶囊、片剂或颗粒剂用于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每日50~1000mg,服用一个月及二个月后血脂下降至正常水平,且停药后血脂仍维持正常水平,不因停药血脂又升高,其均数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1、2、3。

    表1.蜂蜡总烷醇对55例高脂血症下降情况分析(mg/dl.X±SD)

    指标    n    治疗前    治疗后

    TC    39    263.3±29.1    197.0±24.8***

    TG    38    360.0±152.8    252.5±147.7***

    注:***为与治疗前比较    P<0.01

    表2.蜂蜡总烷醇对28例患者治疗二个月后与停药二个月后的HDL/TC的比较

    时间    X±SD    t值    P值

    治疗二个月    0.256±0.058

    停药二个月    0.252±0.071    0.268    >0.05

    差值    -0.003±0.064

    表3.蜂蜡总烷醇对27例患者治疗前后cAMP的变化

    (mg/dl  X±SD)

    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cAMP    15.7±1.3    17.9±4.3***

    cGMP    7.8±2.6    4.3±0.4***

    cAMP/cGMP    2.2±0.6    4.1±0.5***

    注:***为与治疗前比较    P<0.01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经55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应用,经过两个月近期疗效和八个月的追踪观察,结果表明蜂蜡总烷醇有一定的调血脂作用,未发现毒副反应,对心电图、脑血流图尚有一定的改善趋势。因此,作为一个新的调血脂药物,显示了一定的临床优越性。

    本发明得到的蜂蜡总烷醇用于实验动物,同样得到证明能降血脂,实验用纯种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1.正常对照组:仅喂饲基础饲料;2.高脂对照组:基础饲料加高脂配方;3.蜂蜡总烷醇一组:第六周后加蜂蜡总烷醇38mg/kg/日;4.蜂蜡总烷醇二组:第六周后加蜂蜡总烷醇56mg/kg/日;5.蜂蜡总烷醇三组:第六周后加蜂蜡总烷醇74mg/kg/日;6.非诺贝特组:第六周后加非诺贝特21mg/kg/日,灌胃给药。高脂配方为:前三周为0.5g胆固醇/2k g/天,加15%蛋黄粉及5%猪油,第三周后将胆固醇减去,实验时间为十四周。在实验第六周心脏取血测血脂。实验十四周心脏取血测血脂及6-keto-PGF1αTXB2,同时处死家兔取主动脉测主动脉壁总胆固醇含量及组织学检查。结果见4、5和6。

    表4.蜂蜡总烷醇对兔脂代谢紊乱模型血脂含量的影响(X±SD,mg%)

    *P<0.05    **P<0.01    与高脂组比较

    #P<0.05    与非诺贝特组比较

    表5.蜂蜡总烷醇对兔脂代谢紊乱模型主动脉总胆固醇含量地影响

    (X±SD,mg/g湿组织)

    分组    n    主动脉总胆固醇含量

    正常组    7    3.6±0.5

    高脂组    7    6.0±0.9△△

    蜂蜡总烷醇一组    7    4.9±0.8*

    蜂蜡总烷醇二组    7    4.6±0.7*

    蜂蜡总烷醇三组    7    4.2±0.5**

    非诺贝特组    7    4.5±0.6*

    △△P<0.0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与高脂对照组比较

    表6.蜂蜡总烷醇对兔脂代谢紊乱模型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

    及T/6比值的影响(X±SD,pg/ml)

    △P<0.05    △△P<0.01    与正常组比较

    *P<0.05    **P<0.01    与高脂组比较

    #P<0.05    ##P<0.01    与非诺贝特组比较

    药物蜂蜡总烷醇的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蜂蜡总烷醇与公认的调血脂药非诺贝特相比,调血脂作用相似,而对升高PGI2,降低TXB2使T/6比值维持正常水平,则明显优于非诺贝特,蜂蜡总烷醇除调血脂作用外,对前列环素也有良好作用。

从蜂蜡中提取调血脂有效药物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蜂蜡中提取调血脂有效药物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蜂蜡中提取调血脂有效药物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蜂蜡中提取调血脂有效药物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蜂蜡中提取调血脂有效药物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蜂蜡中提取调血脂有效药物的方法。它是以中药蜂蜡为原料,经碱性醇、苯皂化后,用四氯化碳重结晶得调血脂有效药物蜂蜡总烷醇类成分。蜂蜡总烷醇具有明显降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用于高脂血症,无不良反应。本发明简便易行,生产成本低,适宜工业化大量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