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保鲜剂.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312085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7102017

申请日:

1987.04.21

公开号:

CN87102017A

公开日:

1987.11.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87.11.18||||||公开

IPC分类号:

A23B7/156; A01N43/26

主分类号:

A23B7/156; A01N43/26

申请人:

陈绍光

发明人:

陈绍光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东郊湖南省园艺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彭选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柑桔保鲜剂,包括A、B、C、D四类物质,A类是指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等;B类是指淀粉等;C类是指苯甲酸钠、山梨酸等;D类是指柠檬酸、磷酸盐等。以上四类物质其配比为A∶B∶C∶D=1∶20~40∶4∶2~8。这种保鲜剂既能增加和保持果实的光泽,又可使经处理的果实在后熟过程中继续转色,并且久贮不产生异味,同时具有防腐作用,经处理的温州蜜柑能贮藏三个月以上,甜橙五个月以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柑桔保鲜剂,含有A类物质,即苯并咪唑类杀菌剂(Benzimidazole Fungicide),包括苯来特(Benlate),托布津(Thiophanate)、甲基托布津(Thiophanote  methy-le)、涕必灵(Thiabendazole)、多菌灵(Carbendazim)等,以及抑霉唑(Lmazalil)、瑞毒霉(Metalaxyl)、百菌清(Daconil)共8种,其特征在于含有B类、C类、D类物质。B类物质是指淀粉、纤维素、蔗糖酯、高级脂肪酸以及它们的衍生物;C类是指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山梨酸(Sorbic  acid)、山梨酸钾(Potassium  sorbate)以及对羟基苯甲酸酯类;D类是指柠檬酸、磷酸及其盐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指的柑桔保鲜剂特征在于其配方是A、B、C、D四类物质各取一种以上成分组成;其重量配比为: A∶B∶C∶D=1∶20~40∶4∶2~8
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指的柑桔保鲜剂还可加入适量的2、4-D及食用色素。
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指的柑桔保鲜剂还可用于其他水果类的保鲜。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柑桔采后防腐保鲜的药剂的配方组成。

    柑桔采后极易腐烂,特别是以温州蜜柑为代表的宽皮柑桔类的果实,更易于腐烂变质。因此,柑桔采后的保鲜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柑桔保鲜,应包括有防止腐烂变质、防止生理衰老、防止失水、增加果实色泽及保持果实风味等多方面的内容。很显然,防腐是保鲜的基础,但防腐毕竟只是保鲜的部分内容,因而防腐剂不能等同于保鲜剂。本发明所指的保鲜剂,是指兼具防腐与防衰作用,并在防止水分散失及保持风味、色泽方面有综合效应的保鲜剂。

    导致柑桔采后腐烂变质的原因是由于有10余种眞菌性病害和至少3种生理病害的为害。其中柑桔青霉病(Penicilliumitalicum)和柑桔绿霉病(P.digitatum)是为害最烈的两种病害,其病原菌又极易对药剂产生抗性。

    已知的用于柑桔采后防腐处理的防腐药剂有多种,其中最有名气的几种是:苯并咪唑类杀菌剂(Benzimidazole    Fungicides)、联苯(Dipheny)、联苯酚钠(SOPP)、氨基丁烷(2-aminobutane)、双胍盐(Guazatine)以及抑霉唑(Imazalil)等。它们通常都是单独使用,也有与2,4-D混合使用的。最有名的例子是用1000PPm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如多菌灵)加上200ppm的2、4-D,配水后浸果来对柑桔进行采后防腐处理。为了防衰和增加色泽以及隔离外来病原菌的侵染,在防腐处理同时或以后,也有将柑桔果实打蜡或涂上别地涂料(如紫胶)等。但是,任何一种药剂集中而单一地使用,都会在几年时间内导致柑桔青霉和绿霉的抗药性菌株的产生,进而使该药剂效果大幅度降低乃至失效。用蜡或紫胶涂料来处理果实,由于封闭性能过強,迫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时间过长,果实就会产生异味,所以经打蜡处理的宽皮柑桔类的柑桔,贮藏时间一般不能超过2个月。此外,经打蜡处理的柑桔,难于在贮藏过程中后熟转色,在冷藏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近10余年,国际上柑桔防腐科研的核心问题在于研制和筛选出能抑制柑桔青霉、绿酶抗药性菌株的产生和积累的药剂及其使用方法。这种药剂还必须十分安全,才能为各国政府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接受。不言而喻,这种药剂及其使用方法还必须尽可能地降低柑桔防腐保鲜的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廉的柑桔保鲜剂的配方组成。这种保鲜剂旣能增加和保持果实的光泽,又可使经处理的果实在后熟过程中继续转色和久贮而不产生异味;同时,具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即便在抗性菌株存在的情况下,这种防腐作用也不致较大幅度地降低。

    本发明所使用的配方,由下列四类物质组成:

    A类:苯并咪唑类杀菌剂(Benzimidazole    Fungicides),包括苯来特(Benlate)、托布津(Thiophanate)、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    methyle)、涕必灵(Thiabendazole)、多菌灵(Carbendazim)等,除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外,还有抑霉唑(Imazalil)、瑞毒霉(Metalaxyl)、百菌清(Daconil)共8种。

    B类:淀粉、纤维素、蔗糖酯、高级脂肪酸以及它们的衍生物。

    C类: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山梨酸(Sorbicacid)、山梨酸钾(Potassium    sorbate)以及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D类:柠檬酸、磷酸及其盐类。

    上述四类物质,各取其至少一种,按照A∶B∶C∶D=1∶20~40∶4∶2~8的比例均匀混合,便是本发明所指的柑桔保鲜剂。

    本发明的原理在于:以淀粉作为被膜剂,适度地封闭果实、降低果实的呼吸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淀粉膜还可使果面增加光泽,久贮不变,同时,还可作为展着剂,使别的有效成份能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果面上。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是一种选择性,内吸性杀菌剂,它的药效虽高,但易于招致柑桔青、绿霉抗性菌株的产生,且对黑腐菌(Alternaria    citri)、酸腐病菌(Geotrichum    candidum)、褐腐病菌(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无效,对镰刀菌(Fusarium    spp.)所致病害也防效甚微;而苯甲酸钠,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它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在杀菌谱上有互补的作用。同时,它能杀灭抗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柑桔青霉、绿霉的抗性菌株,起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减少抗性菌株的产生和积累的作用。柠檬酸的作用在于维持药剂效果有效发挥时所必须的酸度。在马铃薯、葡萄糖、洋菜培养基上,按使用浓度加入各供试的药剂(以不加药剂的为对照),再接种各种主要柑桔贮藏病害病原菌(每皿接种三处),在27℃下培养5天后,檢查菌落生长情况如下表所示:

    注:R,抗苯并咪唑菌株;S,对苯并咪唑敏感的菌株。

    -,不生长;+,菌落平均直径1Cm以下;++,菌落平均

    直径1~2Cm;+++;2~3Cm;++++,3Cm以上。

    从上表可看出,各种供测试的柑桔致腐眞菌,在加有本发明保鲜剂的马铃薯、葡萄糖、洋菜培养基上都不生长。値得指出的是,柑桔青、绿霉的抗苯并咪唑菌株,也受到了完全的抑制。

    实施例:

    取淀粉30克,苯来特1克,苯甲酸钠4克,柠檬酸4克,将它们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使用时,先用100克冷水将其调成稀糊状,再加入开水2400克,边加边搅拌,冷却后,将柑桔果实浸入1-2分钟,再捞出晾干,即可收藏于各种容器中。如为了防止黑腐病和增加色泽,还可加入适量的2、4-D及食用色素。经此保鲜剂处理的温州蜜柑,即使在普通民房、常温条件下,也可贮藏至采后3个月,甜橙可达5个月以上,其风味正常,果形饱满。値得指出的是,柑桔在采摘、贮运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地减轻损伤;贮藏时,应可能地使室温接近5~8℃,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

柑桔保鲜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柑桔保鲜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柑桔保鲜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柑桔保鲜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柑桔保鲜剂.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柑桔保鲜剂,包括A、B、C、D四类物质,A类是指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等;B类是指淀粉等;C类是指苯甲酸钠、山梨酸等;D类是指柠檬酸、磷酸盐等。以上四类物质其配比为ABCD12040428。这种保鲜剂既能增加和保持果实的光泽,又可使经处理的果实在后熟过程中继续转色,并且久贮不产生异味,同时具有防腐作用,经处理的温州蜜柑能贮藏三个月以上,甜橙五个月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