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添香方法及添香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轿车、客车、航空器、船舶、铁路车辆等的车辆添加香味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现新车独特香味的添香方法。本发明尤其是涉及一种使半旧轿车在车的气味上翻新的方法。
新车有新车固有的香味,且该香味依车辆种类而不同,更依车辆制造厂家不同而不同。这种香味由车辆部件气味和车辆组装车间的气味组成。例如,一部分轿车制造厂家将花香引入组装车间,使新车附有花香。又有一部分轿车制造厂商并不对车辆气味作特殊考虑,而是由部件自身气味及车间环境气氛香味直接形成车辆的气味。除花香味为一特殊气味外,车辆气味主要来自坐垫等的皮革制品味和来自塑料仪表盘及润滑油、绝热油、粘结剂等有机溶剂味,该气味即由所用车辆部件及组装车间的组装流水线的气味而定。香味种类依车辆制造商而有显著不同,例如,使花香附着于车辆的汽车制造商和附着其它气味于车辆的制造商之间,该车味即有很大不同。其次,汽车制造商即使相同,而组装车间不同,其香味也多少不同。又例如,即使同一厂商,在其欧洲的工厂和美国的工厂出产的新车,其香味也多少有差别。另外,各同类车辆间的香味差异不太大,如制造商及车间相同,则香味大致相同。由于车辆种类不同而产生的车味差别,对高级车来说主要在于散发自坐垫皮革的皮革味,而对其坐垫用纤维制品的普及型车来说,其差别则在于无皮革味。而且,该类新车车味数月后便淡薄,其后,使用者的气味成了主要气味。
车辆、特别是轿车常在旧(二手)车市场上转卖,为尽量使其接近新车,在车辆上旧车市场转卖之前,需作清洁打扫、内装饰和涂刷等的整理。然而,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并不考虑车味如何,而是仅在出售前对旧车消毒,结果,使旧车带有消毒剂味。因此,就气味而言,旧车和新车完全不同。人们几乎尚未认识到,从感觉上来说,车味是构成车辆价值地一个重要因素。
揭示一下这方面有关的已有技术,已知是,将香料浸渗于纤维片等中,挂于车厢内,使其慢慢挥发香味。然而,所用香料种类是花香及柠檬香等,并非能使人意识到是新车的香味。即使将香料浸渍于纤维片中,使其慢慢挥发,以再现新车车味,也不能使车辆自身附有新车香味。这是因为,此时,新车味不是发自车辆自身,而是发自浸渍着香料的薄片,无法在气味上使车辆自身翻新至新车状态。而且,使用者在感觉上意识到该香味发自纤维片,而不是车辆自身气味。因此意识到,该气味为人工添上的气味,而非真正的车辆气味。
作为其它方面的已有技术,人们业已知道,为在家庭或大楼空间等驱杀害虫,使杀虫剂载于来自发泡剂的蒸气流,并作雾状飞散以杀灭虫害的方法。例如,特公昭60~55481号公报上即公开了将氧化钙等的放热剂收置于二层容器之外侧,将油性杀虫剂和有机发泡剂收置于内侧的方法。向外侧的氧化钙中加水,使其放热,该发热热量将发泡剂加热至150℃左右后,使其发泡,随着发泡剂的分解产生大量氮气,使杀虫剂成雾状飞散,杀死害虫。杀虫剂中所用主要成分为烯丙菊酯(allethrin),胺菊酯(phthalthrin),苄呋菊酯(resmethrin),二氯苯醚菊酯(permethrin)等,它们的沸点及分解温度皆在200℃以上,为油性。又,有机发泡剂系以热分解等发生氮气,其发泡温度在偶氮二酰胺及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时为200℃左右,在1一丁基偶氮甲酰胺或苯磺酰肼酰胺(benzen sulfonyl hydrazide amide)时为150℃左右,又在对甲苯磺酰肼或4,4’-偶氮双氰基戊酸时则为120℃左右。上述发泡剂因氧化钙的发热被加热至150℃左右,发泡油性杀虫剂则未被分散,载于氮气流作雾状飞散。
本发明的主题在于以下几点。
1.使半旧车再现新车香味,使在车味上,将半旧车翻新至新车状态;
2.用添香剂覆盖杀虫剂的刺激味,使车散发香味;
3.防止添香剂在雾化时分解,可长期间保持新车味。
本发明在于一种车辆的添香方法,该方法系将可散发新车香味的油性添香剂混合于有机发泡剂中,使放热剂在车辆车厢内的添香剂四周发热,使上述发泡剂因此而发泡,使添香剂雾化,雾化的添香剂附着于车厢内。又,本发明在于一种车辆用的添香器,该添香器系一至少包括内侧第一室和外侧第二室的二层容器;其第一室中收纳有有机发泡剂与油性杀虫剂及散发新车香味的油性添香剂的混合物;其第二室中收纳有发热剂;第一室及第二室分别设有开口部,并设有用于阻塞该开口部的密封塞,如此形成添香器。本发明更在于一种车辆用添香器,该添香器系一在内侧的第一室和第二室周围设有第三室的容器;分别在其第一室中收纳有有机发泡剂与散发新车香味的油性添香剂的混合物;在其第二室中收纳有有机发泡剂和消味剂的混合物;在其第三室中收纳有发热剂;在第一室、第二室及第三室中分别设有开口部的同时,设有堵塞该些开口的密封塞,如此形成车辆用的添香器。
对各种车辆,特别是轿车,很是重要,特别是用于二手车销售者在销售前将车辆在车味上翻新成新车尤为重要。添香剂可以是单独雾化的,但最好是使其与杀虫剂及消味剂共同雾化。以添香剂与杀虫剂作同时雾化的场合为例说明本发明的作用,轿车等车辆皆有其本身固有香味,本发明则再次赋予车辆以该香味。此时若使用油性添香剂时,则因其沸点或分解温度高,可与雾化用的有机发泡剂混合。常用的杀虫剂几乎皆为油性,油性的添香剂也可与杀虫剂混合,有机发泡剂借助周围的发热剂的热量而分解,从而使添香剂雾化。油性添香剂因分解温度高,发泡时的加热(100~200℃左右)不会使其分解。雾化后的添香剂附着于片膜等之上,因沸点高而气化得慢,可以保持香味例如1~6个月左右。又,添香剂可覆盖杀虫剂之刺激味,便于杀死车辆中的虫。
发明者发现,新车车辆各具其独特香味,且,其成分以苯系含氧化合物和香料成分为代表。作为苯系含氧化合物的代表有乙酸苄酯,其香味存在于几乎所有的新车中。香料成分有各种各种,包括有从花、茎等的植物香味到麝香等天然物系香味,和到苯甲酸苄基酯等的合成物系的香味。这些香味可经由调香予以再现,代表性的香料有:苯甲酸苄基酯,玫瑰油,衣兰油,异丁子香油酚,橙花油,橡苔净油等,将它们的组合进行变换,可制造出适用于几乎所有的车辆的香料成分。
图1为第一个实施例的添香器的截面图。
图2为第二个实施例的添香器的截面图。
图1显示了使添香剂和杀虫剂同时发生的实施例。图中,2为油性添香剂和油性杀虫剂及有机发泡剂的混合物,4为粉末状氧化钙,也可是用于便携式怀炉的纯铁等制的发热剂。6为内侧的金属容器,8为外侧的金属容器,10为外侧容器8的盖子,12为其开口部。内侧容器6如图所示地,在上部有一开口。14为金属膜的层叠纸,或聚偏二氯氯乙烯等的非透湿性密封膜。
表1~表4中显示了油性添香剂的例子。厂商名或车种名则从略。这些添香剂皆为油性,可与油性杀虫剂或有机发泡剂良好结合。油性添香剂的沸点皆在200℃以上,分解温度皆在240℃以上。为防止雾化时的分解,并因由于迟效性而长时间地留有香味,沸点和分解温度最好各在180℃以上。油性添香剂用量较好的是每辆轿车5~30g,更好的是10~20g,10~20g时,可使轿车保持新车香味达1~6月左右。
油性杀虫剂可用上述的烯丙菊酯或胺菊酯或二氯苯醚菊酯等公知范围内所使用的各种杀虫剂。最好使用气味较小的杀虫剂。有机发泡剂使用前述的偶氮二酰胺、苯磺酰肼酰胺或对甲苯磺酰肼等,由氧化钙4的水合反应热进行发泡,使杀虫剂和添香剂雾化。
表1添香剂组成(日本车A)成份 含量(重量%) 备注香料成份 成份皆为天然物玫瑰油 13% 玫瑰花香麝香 10% 麝香味衣兰油 4.5% 花香橡苔净油 2.5% 花香其它成份乙酸苄酯 70% CH3COOCH2C6H5
沸点215℃
酯类溶剂味
表2添香剂组成(美国车A)成份 含量(重量%) 备注香料成份 成份皆为天然物衣兰油 30% 花香玫瑰油 12 玫瑰花香橡苔净油 5% 花香橙花油 植物茎香味其它成份乙酸苄酯 25% CH3COOCH2C6H5
沸点215℃苯乙醇 10% C6H5CH(OH)CH3
沸点219℃肉桂醇 10% C6H5CH=CHCH2OH
沸点257℃α-己基肉桂醛 5% C6H5CH=C[(CH2)5CH3]CHO
沸点129℃
表3添香剂组成(德国汽车制造厂商A)成份 含量(重量%) 备注香料成份 成分皆为合成香料苯甲酸苄酯 10% 橡胶味
C6H5COOCH2C6H5异丁子香酚 5% 焦味~蒸汽味
CH3OC6H3(CH=CHCH3)OH其它成份乙酸苄酯 55% CH3COOCH2C6H5水杨酸苄酯 15% C6H4OHCOOCH2C6H5苯乙酸对甲苯酯 5% C6H4(CH3)COOCH2C6H5肉桂醇 5% C6H5CH=CHCH2OHα-己基肉桂醛 5% C6H5CH=C[(CH2)5CH3]CHO
表4添香剂组成(德国汽车制造商B)成份 含量(重量%) 备注香料成份苯甲酸苄酯 20% 橡胶味异丁子香酚 10% 焦味~蒸汽味其它成份乙酸苄酯 50% CH3COOCH2C6H5水杨酸甲酯 10% C6H4(OH)(COOCH3)乙酸异戊酯 10% (CH3)2CHCH2CH2COOCH3
仅乙酸异戊酯为非芳香族系
“其它成份”中其余都使用了苯衍生物的含氧化合物。
表1~表4的添香剂针对4种厂商的轿车作不同配合,使其具有与新车一样的香味。正如可从表1~表4显然见到的,添香剂中包括“香料成份”及“其它成份”两个成份系统,在“其它成份”中,除了德国车B用了乙酸异戊酯这一例外之外,皆用了芳香族的含氧化合物,芳香族特别包含苯基、氧包含酯基及羟基,醛基、羧酸基。其它成份则对应于用于车辆的各种塑料或涂料、润滑油、粘结剂等的溶剂味,共同的部分是乙酸苄酯,4种汽车制造商的新车皆含有该化合物味。
在表1的日本车A和表2的美国车A中,香料成分对应于花香或麝香等,这些是天然香料,这些香味的含有表示轿车制造商有意给车辆增添某些香味。表3、表4的德国车A、B的香味对应于从有机溶剂或粘结剂等发出的味道,并不是有意添香,而是工厂车间或汽车部件自身的气味。例如,苯甲酸苄酯对应于橡胶味,异丁子香酚对应于焦味或蒸汽味。这些气味与日本车或美国车的植物系优异香味正好相反,为一种机械的、浓重气味。
表1~表4所示添香剂组成仅为一例而己,根据感应测试,可赋予同样香味的香料成份的组合此外还有很多,这都可由香料调配而定。其次,新车香味主要以轿车制造商的类别而定,最好,以各轿车制造商的区域而定,或者,以美国车或日本车、欧洲车等的各大制造商地区而定。当然,也可更细微地,按每种轿车种类而改变添香剂组成。又,也可如使德国车带上日本车的香味那样,给汽车增添与其本来的新车气味不同的香味。
下面,就实施例的作用作一说明。油性添香剂与油性杀虫剂或油性有机发泡剂充分混合,可不加分离地长期保存。将此三种之混合物2收纳于内侧容器中,外侧容器8中则收纳氧化钙4等的发热剂,密封膜14防止水蒸汽渗入。旧车经商者在售出前,对半旧车给以新车香味,此时,关闭如轿车等车的窗、门、拉出烟灰盒,在此处放上添香器,剥去密封膜14,从开口部12处注入水。于是,氧化钙4发热,混合物2被加热至例如150℃,有机发泡剂分解,生成氮气,由此使添香剂、杀虫剂成雾状雾化,附着于轿车内部。
这里使用杀虫剂,是为了在出售前对半旧车进行消毒,不过,其味至少部分地被添香剂覆盖。另外,杀虫剂活性高,先于添香剂分解。因此,在杀虫后打开窗一天后,则杀虫剂味几乎感觉不到,因此,可在出售前,同时进行杀虫消毒和增添香味。经一天左右后,仅残留添香剂香味,成雾状飞散的添香剂主要渗透于车辆的坐垫等的纤维部件或皮革部件中,并直接以雾状粘附。这是因为,添香剂的沸点及分解温度皆在200℃以上,发泡时不会热分解,而是直接以雾状雾化,附着于车厢内的缘故。附于车厢内的添香剂缓缓蒸发,产生香味,如添香剂量定为如前述情况的量,则其持续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对于嗅觉敏感的人来说,新车香味可残留6个月左右。
结果,在对半旧车进行杀虫的同时,其车香味恢复至新车状态,在香味上,旧车可翻新至新车状态。又,添香剂覆盖杀虫剂味,减弱杀虫剂生成的刺激味。为此,可在决定销售时,对半旧车进行杀虫和添香后转卖。实施例中,是混合使用添香剂和杀虫剂的,但也可将添香剂载于有机发泡剂而进行雾化。
实施例2
图2显示实施例2。与图1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是,用消味剂取代了杀虫剂,20为油性添香剂和有机发泡剂的混合物,22为消味剂与有机发泡剂的混合物,24为置于内侧容器6和外侧容器8之间的中间容器。而且,混合于油性添香剂中的有机发泡剂使用了发泡温度为150℃左右的1-丁基偶氮甲酰胺,混合于消味剂的有机发泡剂使用了发泡温度为150℃左右的对甲苯磺酰肼。消味剂可使用笼形化合物(Clathrate compound),例如,异丁烯酸-月桂酯(methacrylate-laurate)或异硫氰酸苯基酯等。油性添香剂要比消味剂用得过量,即使消味剂与添香剂作全量的反应,仍可有一部分添香剂残留下来,未被消去气味。在实施例中,消味剂可消去添香剂的5~20%。
再说明图2实施例的作用。如同图1的实施例,在密闭车厢内,于烟灰盒等中放置添香器,剥开密封膜14,加水,使氧化钙4发热。水合反应热首先传至中间容器24中的有机发泡剂和消味剂的混合物22,消味剂首先雾化。当中间容器24的发泡剂分解完毕,热传递至内侧容器6中的有机发泡剂和油性添香剂的混合物20,释放出油性添香剂。这里,使消味剂雾化后再雾化添香剂,即,先消味,接着添加香味,在消味剂一侧使用了低温发泡的发泡剂,在添香剂一侧使用了高温发泡的发泡剂,发泡有一个时差。又,来自氧化钙4的发热首先加于中间容器24的消味剂一侧的发泡剂,由于发热时伴之以吸热,消味剂一侧的发泡剂至分解完毕,添香剂一侧的发泡剂并不吸热发泡。这里,是使用了改变二种发泡剂的发泡温度,和将容器制成三层而置添香剂于最内侧这样的二种方法,使发泡保持时差;但也可将消味剂一侧和添香剂一侧的发泡温度作成一样,仅由容器形状使发泡产生时差;或也可以仅用发泡温度之差,使发泡保持时差。
雾化的消味剂消去了车厢内的气味,过剩的消味剂附于车内。接着,添香剂雾化,附着于车厢内,添发香味。一部分雾化的消味剂为消去存在于车厢内的气味已被消耗,再以相对于消味剂的过量使用的添香剂,即可使大部添香剂未被消味剂所消去,而能添发香味。结果,通过先消味,后添香,可使车厢内附着新车香味达1~6个月之久。又,图2的实施例中,中间容器收纳了消味剂和发泡剂的混合物,但也可使用消味剂和杀虫剂及发泡剂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