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孵蛋的方法及设备,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方法和设备,其中保持蛋的托盘装在一个受控的环境内,以促使蛋孵化。 多年以来,在孵化过程中一直采用托盘来装蛋。一般来说,先将鲜蛋放在托盘上,然后将多个装有蛋的托盘放到一个支架上。支架设置在一个孵化室内,该室内的环境,特别是温度和湿度被控制到使尽可能多的幼雏从蛋破壳而出。在大多数(但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第一个托盘被设计成具有理想的孵化条件,在幼雏刚要出壳之前,将第一托盘中的蛋转移到第二托盘中,第二托盘设计成满足出壳后的幼雏的要求。先有方法包括将蛋放置在托盘中基本平坦地表面上。
在孵化期间,将托盘相对于水平轴倾斜,以模拟母禽在巢穴中用嘴和脚使蛋产生的运动。孵化过程中的这种运动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头14天的孵化过程中,幼雏胚胎是漂浮的,如果不使蛋转动,幼雏胚胎将会粘在蛋的上表面并会死亡。经过约14天的孵化,幼雏胚胎定向成使其头部位于蛋向上倾斜的一端,蛋的这一端应该是含有气囊的大端(粗端)。
在幼雏出壳期间(这大约开始于孵化的第21天),幼雏用嘴啄开蛋壳,幼雏是沿着的气囊端附近的一个圆环来啄开的,该圆环基本上与蛋的纵轴线同轴。因此蛋的气囊端被啄掉,幼雏则由蛋中而出。
如果在幼雏确定自身位置时蛋的小端向上倾斜,则幼雏会将其头部错置于蛋的小端中。这样,当幼雏刚刚啄蛋壳并开始呼吸时,它将会溺死。即使在幼雏的头部位于蛋的气囊端的情况下,如果有其它物体(如托盘的底或相邻的蛋)将幼雏要啄破的那部分蛋壳挡住,那么幼雏也不能啄破蛋壳,因而也会死掉。
有时,托盘的倾斜(这是孵化期间必需要进行的)会导致蛋相互滚撞或蛋与托盘碰撞,这种情况也会象上述那样妨碍幼雏出壳。蛋的小端可能会搭靠在相邻蛋上或托盘的一部分上,由此使蛋的纵轴线倾斜,导致蛋的气囊端靠在托盘的底部。如果蛋的小端高于气囊端,则上述问题就会发生。
因此,先有技术的托盘和孵化方法存在着幼雏的出壳率低、质量差的缺点。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孵蛋室的污染也是造成幼雏产量低的一个原因。一个典型的孵化厂通常具有多个孵蛋室,每个室内都装有用于孵化的移动式支架,支架上放有装着蛋的托盘。
在某些方法中,孵蛋室中装有处于各种不同孵化阶段的蛋。支承托盘的支架要依次连续地移过孵蛋室,在孵蛋室一端的支架上装有新鲜的蛋,而其另一端的支架装有准备出壳的蛋。在这种方法中,通向孵蛋室的门在孵化期间要开关多次,这就促使由幼雏绒毛和粪便造成的污染从孵化厂的其他地方传播到孵蛋室中。
在另一些孵化方法中,在开始孵化时,孵蛋室中的支架上装的都是新鲜蛋,这样在孵化期间就不用打开通向孵蛋室的门,除非这种设备要求在幼雏出壳之前将蛋从孵化托盘转移到出壳托盘。但是,当最初将装有新鲜蛋的支架放在孵蛋室中时,也会有幼雏绒毛和粪便污染物进入该室中。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包括一个孵蛋托盘,其底部形成有多个保持蛋的弯曲表面,将蛋保持成让蛋的纵轴线相对于托盘底部形成一个锐角,且使蛋的气囊端比其另一端远离托盘底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孵化厂,它具有一个充满新鲜空气的第一充气区(或正压区,下同)。一个孵蛋室从第一充气区接收载蛋的支架。在孵蛋期间,第一充气区中的新鲜空气流通到孵蛋室。在孵化之后,支架可从孵蛋室移入一个第二充气区。在孵化期间,孵蛋室中的空气排入第二充气区。
本发明的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先有的孵蛋方法和设备中存在的上述缺陷的孵蛋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托盘,使蛋能在其中一次完成从孵化到破壳的过程。
本发明的更具体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幼雏的产量和品质的托盘。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方法和设备,它能减少孵化期间对蛋的污染,从而提高幼雏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就会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具有本发明结构的孵蛋托盘的顶视平面图;
图2是沿图1中的2-2线截取的放大剖面图;
图3是图1中的托盘与另一个相同的托盘叠套在一起时的部分放大平面图;
图4是沿图3中的4-4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5是图3中的上托盘的部分底视平面图;
图6是按照本发明构造的孵化厂的部分示意性平面图;
图7是图6中的孵化厂的部分放大图。
现参见图1和2,用于孵蛋的托盘由标号10总体表示。托盘10是按照本发明构造的,它具有一个底部12和侧壁14,16,18,20。
底部12具有水平的托蛋表面22。托蛋表面由侧壁14-20限制并具有5行12列装蛋窝(或凹坑),如标号24,26所示。装蛋窝在此还可称为保持装置或弯曲表面。从图4中清楚可见,表面24,26的形状都不是对称的,其形状使得能承装一个蛋,如蛋28(如点划线所示),并使蛋的细端(小端)相对于表面22向下倾斜,而使其粗端或气囊端如图3所示向上倾斜。
如图2,4和5所示,底部12的下侧带有加强腹板30,32。每块腹板的下侧与底部12上的其它所有腹板的下侧基本上位于同一平面上。这种结构在将托盘10放在一个平表面上时能为托盘提供一个平的下表面。
每个侧壁都具有向下的外台肩,例如分别位于侧壁18和20上的台肩34和36。如图2所示,台肩做成可与常规的支架(未示出)上的杆38,40相结合,该支架用于支承多个托盘10。
每个侧壁还具有向上的内台肩,例如分别位于侧壁18,14,20上的内台肩42,43,44。垂直支承腹板,如46,48,50,从每一腹板的下端表面22延伸到使其上端位于向上的台肩如42,43所在的平面。这样,每个腹板如46,48的上端分别具有一个与向上的台肩如42,43相连接的接合部。
与每个支承腹板相连的是导向装置或导向腹板,例如导向腹板52,54分别与支承腹板46,48相连。每个导向腹板都具有一个上表面,如腹板52上的上表面56,该上表面从导向腹板与侧壁邻接的上部位置延伸到内侧的下部位置(该导向腹板就成形在该侧壁上)。如下面将会清楚描述的那样,当托盘10的底部套入另一托盘10的顶部时,导向腹板用于使上、下托盘对正,从而使上托盘侧壁的下表面被导入下托盘支承腹板的上表面,这一情况由图4示出。
多个通风口,如通风口58,60,设置在每个侧壁中,并从台肩43向上延伸,如图所示。每个侧壁具有一对这样的通风口,它们与装蛋窝和每行每列中的装蛋窝24,26对正。由此可见,空气能在装入蛋窝中的蛋的正上方,沿着侧壁14,16间的第一方向和侧壁18、20之间与上述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自由地流通。
现参见图6和7,对在图6中由标号62总体表示的孵化厂的结构和操作进行说明,其中在孵化过程中用托盘10来装蛋。这个孵化厂由外壁64限定。一个卸货台66用来便于将蛋从车上卸下来,蛋最好由托盘10装载并如图4那样叠放。一个幼雏装载台68允许将出自孵化厂64的幼雏装到车辆上,以运送到饲养场。
孵化厂具有过道70,72,74,76,它们构成第一充气区。过道70-76由常规的空调系统(未示出)提供新鲜空气流。过道由孵化厂64所带的传统气密装置(未示出)与外界隔离。沿着过道72,74,76设置了多个孵蛋室,其中3个孵蛋室由标号78,80,82表示。图7示意性地放大表示了室80的细部以及室78和82的一部分。
每个孵蛋室,如80,基本上是按照美国共同未决专利申请No.07/324,943(1989年3月16提交,发明名称为孵蛋的方法和设备,以下简称′943申请)构造的,在此将该专利申请作为参考。总的来说,孵蛋室80包括一对托蛋盘支架84,86,如图7中虚线所示,支架具有常规的结构。支架84,86安装在轮子(未示出)上,以便可移动到孵化厂64中的不同地点。每个支架84,86通过其上的支承杆,如图2所示的支承杆38,40,支承多个托盘10。
孵蛋室80还具有像′943申请中那样的空调系统88。一条软管90装在空调系统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可松脱地连到壁92上,壁92构成过道74的侧壁。在壁92上开有一通气口(未示出),以便通过软管90使过道74中的空气与空调系统88连通。
冷热水供给管(未示出)和冷热水回水管也连到空调系统上,以便像′943申请那样调节孵蛋室80的温度。水管可松脱地接到水源以及各孵蛋室中的回水管线上,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为了简化起见,图中没有示出水管。
如′943申请所示,装在空调系统88上的风扇使空气在孵蛋室80中循环。
在构成过道98(见图6)的一个侧壁的壁96上开有排气管94。过道98以及过道100,102,104构成了第二充气区。
排气管94的结构和操作与′943申请中的一样,不过在此安装在孵蛋室的顶上。
孵蛋室80还包括第一套门106和第二套门108。门106,108作为可密封的开口。如下面将要解释的那样,门106允许支架84,86和空调系统88从过道74进入孵蛋室80,而门108则允许支架和空调系统由孵蛋室进入过道98。
再看图6,一个传统的换热器110连接到管路112上(仅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将冷水供水管引到每个孵蛋室,如孵蛋室80。同样,从每个孵蛋室出来的冷水回水管返回到换热器110,在此放出热量,并将此热量释放到孵化厂64中,由此调节孵蛋室的温度(如′943申请所述的那样),并加热孵化厂64的其余部分。
孵化厂64还包括一个洗刷间114,它通过门116连通过道104。一个清洁间118经门120与洗刷间114相连,并通过门122通到过道76。一个幼雏间124用于在将幼雏送到装载台68之前接收孵出的幼雏。孵化厂64的其它房间用于提供操作车间、放置机械设备及办公用场地。
下面来说明用于孵化厂64中的托盘10。最初,将新鲜的受精蛋放到多个叠放的托盘10中(如图4所示)。从图4可见,每个蛋如蛋28的纵轴相对于表面22成大约35°角,且蛋28的大端即气囊端向上倾斜。上述角度最好约为35°。不过,20°的角度也足以获得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一旦许多托盘叠放好了,就将它们送到卸货台66,从此卸下并送入孵化厂64。在卸货台,托盘被装到支架如84,86上。当托盘置于支承杆,如38,40(见图2,支承杆用于支承支架中的托盘)时,每个支架与其下面的支架分开一定距离,该距离足以允许幼雏直身站立在表面22上。这样,在一个托盘的最上部和其上面的托盘的最下部之间形成一个间隙,从而允许新鲜空气可在站在表面22上的幼雏头部的紧上方及其周围循环。通风口58,60则允许空气在蛋孵化破壳之前在蛋的正上方流动。
在支架如此装载以后,将它们基本上沿图6中的虚线运动,经打开的门106进入孵蛋室80,随后关上门。
此后,开始21天的孵化过程,在这期间,空调系统88调节温度和湿度(如′943申请所述)。在孵化过程中,必须倾斜托盘,以防每个蛋中的胚胎粘在蛋的上表面上。为此,支架84,86上带有传统的使托盘倾斜的机构。倾斜的角度既要足以防止胚胎粘连,又不能太大,以免蛋从蛋窝如24中滚出。在托盘倾斜之后,每个蛋的位置完全保持不变,彼此之间仍保持分离。
孵化以后,象′943申请所述的那样调节孵蛋室80的环境条件,并利用支架使托盘倾斜,以利于幼雏破壳。幼雏通过蛋壳破壳而出的方式可由打破图4中蛋28的蛋壳来表示。可以看出,幼雏基本上是通过一个大体与蛋的纵轴线同轴的圆形区域破壳而出的。
在孵化期间,新鲜空气经软管90从过道76输入孵蛋室80。空气是如′943申请所述的那样由空调系统88加湿、加热或冷却的。同时也象′943申请所述的那样,空气经过排气管94从孵蛋室80排出。
应注意的是,过道76和形成第一充气区的其它区域中的空气压力保持高于过道102及形成第二充气区的相关区域中的压力。若两充气区间出现开口,则气流从第一或新鲜空气充气区流向第二或废气充气区。这一特点是和很重要的,因为空气经排气口94进入过道102。此外,在破壳后,幼雏经门108被送进过道102。这样,形成第二充气区的过道102和相关区域会被幼雏的绒毛、粪便以及孵化期间在托盘中滋成的细菌所污染。如果此时在第一或新鲜空气充气区和第二充气区间存在开口,则空气总是从第一充气区流入第二充气区,由此可防止新鲜空气被污染。
将幼雏从孵蛋室80送入幼雏间124,幼雏将临时存放在这里,直到经装载台68装入车辆运出孵化厂为止。由卸货台66延伸到装载台68的虚线表示了蛋及从孵蛋室80孵出的幼雏通过孵化厂的路线。
在将幼雏送出孵蛋室80以后,将水管(未示出)及软管90从空调系统88上卸下,然后将空调系统88经门108送出孵蛋室80并送入洗刷间114,以彻底清洗。此后将清洗装置经门120送入清洁间118,在需要时,清洗装置可进入一个孵蛋室如80。
同时,在托盘支架和空调系统从孵蛋室80送走后,将清洗装置带入过道98,并令其经门108进入孵蛋室,对孵蛋室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擦净。在这期间,门106始终保持关闭,由此将孵化室与新鲜空气充气区隔离。在清洗之后,将门108关闭,而将门106打开,以接收干净的空调装置和另外两个托盘。
应该注意的是,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门106和108始终保持关闭,从而减小污染孵蛋室的危险。由于不需要将蛋从孵化托盘转送到出壳托盘,所以污染的危险降低了,同时由多余的操作所引起的蛋破损的危险也减小了。由于所有的蛋都是同时开始进行孵化的,因此不必象某些先有设备那样为取出已从某些蛋中破壳而出的幼雏和添加新蛋而开、关门。
由于在每次孵化循环之后都要对孵蛋室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的清洗,所以污染的危险被进一步减小了。另外,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一天对第二充气区即过道98-104的所有表面进行几次彻底的擦洗,以进一步地减小污染的可能性。由于没有利用管道对每个孵蛋室输送新鲜空气和从中排气,所以清洗工作比有管道时更容易进行,因为管道上会聚集灰尘、细菌等,而这些会增大污染的可能性。
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托盘和孵化厂能提高幼雏的孵出量和品质。
在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原理进行图示和说明之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明白,在不超出这一原理的情况下,可对其结构和细节进行修改。但无疑这都落入本申请所要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