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提高各种中药外用医疗保健用品疗效的方法。中药外用医疗保健用品是指例如护腰、护肚、护脐、护肩、护膝、护肘、护颈、护背、护心、药枕、保健床褥等各种以中药外用医疗保健为手段的医疗保健用品以及以中药外用医疗保健作为手段之一的多功能保健用品,例如磁疗药枕。 目前的中药外用医疗保健用品起医疗保健作用的部分是中药,用中药做成药芯,药芯装在药袋之内。在使用时,中药外用医疗保健用品贴在人体一定的部位,药物有效成份散发出来通过三种途径作用于人体,一通过渗透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发挥作用,二长时间作用于人体的穴位和经络发挥作用,三经呼吸进入人体发挥作用。为了有效地发挥中药的作用,药芯一般做成扁平状,使中药能有效地贴在人体上,但是由于药芯只能一面贴在人体上,药芯贴在人体上的一面(以下称为内侧)中药散发出的药物有效成份通过上述方式对人起到保健作用,而药芯的另一面(以下称为外侧)中药也同样散发出药物有效成份而损失掉,因此不能使中药得到充分利用,使保健作用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药物有效成份的损失,延长药芯的使用时间,提高中药外用医疗保健用品的医疗保健作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中药的外侧加上一层由密封材料制作的保护层,使药物有效成份不能向外散发,只能向内侧扩散,使扩散到人体的药物有效成份增多,从而提高了医疗保健作用。由于保护层的密封作用,可以延长药物的使用时间,制作保护层的材料可以用塑料,橡胶,挂塑绸,挂胶绸,镀铝塑料或其他密封材料。
由于人体表面会向外排出水汽,在气温较高、长时间连续佩带保健用品时,由于中药外侧加了保护层,会使中药的湿度增加,为了防止中药潮湿,可以在保护层上开若干小孔,开地孔越大,孔的数目越多,则防潮性能越好,但是药物有效成份损失越大,开的孔越小,孔的数目越少,则防潮性相对减小,但有利于保护药物的有效成份。开孔的面积不应超过药芯面积的80%。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方法,能有效地保护药物有效成份,减少药物有效成份的损失,从而提高医疗保健作用。由于保护层可选用价格便宜的塑料等材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几乎不增加成本。
图一为现有的中药外用医疗保健用品使用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二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一中,中药外用医疗保健用品贴在人体1上,药芯2装在药袋3内,箭头4表示药物有效成份的扩散方向,从图一中可以看出,药物有效成份既可以向人体扩散也可以向外扩散,使药物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在图二中,中药外侧加了由密封材料制作的保护层5,使药物的有效成份只能向人体扩散,从而起到保护药物有效成份,提高疗效的作用。
保护层的位置可以在药芯的外侧或在药袋的外侧上,可以用线缝上或用扣接,尼龙搭扣连接或用其他方式连结均可。也可用密封材料取代药芯的纱布或药袋的外侧,使其即起到保护层的作用,又可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
本发明可以按下述方法实施,在制作中药外用医疗保健用品的药芯时,将和药芯形状大小相似的打孔或未打孔的塑料薄膜用线缝在药芯的外侧即可。
本发明也可按下述方法实施,在制作中药外用医疗保健用品时,将和药袋大小相似的打孔或未打孔的塑料薄膜用线缝在药袋的外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