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制剂的配制方法,尤其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一种纯中药制剂。 现代医学所称的风湿性心脏病,便是《黄帝内经》所论证的心痹。在现有技术中,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西药有潘生丁、毛地黄等,但这些西药对活动后心悖、气短、口唇发绀、两颊紫红等症状缓解慢,治疗效果不明显。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89106182.7是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口服液配制方法,该药剂是由人参、生地、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肉、砂仁、龙齿、当归、远志、炙甘草、生姜、大枣等中草药制成,治疗有效率为85%,迄今为止,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方面,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达到治愈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治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将含瓜萎5g-50g、薤白5g-50g、姜半夏5g-30g、白茯苓5g-30g、炒积实0.5g-15g、红花5g-30g、桃仁0.5g-15g、郁金0.5g-20g的药物,用粉碎机制成药末,再用100目筛网过筛,筛上药物重新用粉碎机粉碎,制成药末再过100目筛网筛至没有筛上物,筛下药末装入三层纱布袋内扎口,每4kg药末兑水11kg,密封盛器,浸泡3-5天,然后取出药袋,密封盛器内所存之药液备用,水煮已经过水浸的药袋,取汤药浓汁与密封盛器内药液合为一处,用滤布过滤后混合1-2天,即成心痹神效汤口服液。药末可制成丸、散、丹、片剂型、用此种配制方法制成的药物,专治风湿性心脏病,对于风湿性心脏病的胸闷、气短、心悸、心律失常、心区疼痛、咳痰、咯血、水肿、皮下红斑、紫绀等诸般症状、具有疗效迅速、治愈率高的药治之功能,并且对于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闭合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闭合不全、瓣膜肿胀、心室增大,心房增大等病理生理性病变,均有康复治愈之疗效。
本发明按上述配方制成的药粉20g-30g,做为患者一天服药的剂量,饭后寝前服用,日服1-2次即可。
本发明具有补心益肺、温中除湿、开气破结、清瘀化浊、消肿生肌的药治功能,对于风湿性心脏病的诸般症状具有疗效迅速,治愈率高的明显效果。根据我国在198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疾病临床检查治疗好转治愈标准》所记载的风湿性心脏病的疗效标准:“症状改善为好转,症状消失为治愈”的规定,临床548例,其疗效见下表:
疾病名称症状病理生理性病变服药时间好转率(%)治愈率(%)风湿性心脏病胸闷、气短心悸、心律失常,心区疼痛,咳痰咯血、水肿皮下红斑,紫绀,疲乏无力,肺充血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闭合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闭合不全,瓣膜肿胀,心室增大,心房增大2-4个月99.283.6
实施例1:
取瓜萎15g、薤白10g、姜半夏10g、白茯苓10g、炒积实0.5g、红花10g、桃仁0.5g、郁金5g、用粉碎机制成药末,经100目筛网过筛,筛上药物继续粉碎过筛,直至筛上无药物,将筛下药物装入三层纱布袋扎紧袋口,将纱布袋装入盛器内,每4Kg药末兑入水11Kg,将盛器密封,浸泡3-5天。取出药袋后,将盛器内的药液密封备用。水煮已经过水浸的药袋,取汤药之浓汁,将经过水浸处理地药液与汤药浓汁合为一处,混合1-2天即成本发明心痹神效汤口服液。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所制成的筛下药末,每25g称为一份,用药袋封装为一袋,便是本发明心痹神效散,经口服后,仍可达到以上所述之疗效。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所制成的筛下药末,经压片机压片成型,即成本发明心痹神效片,经口服仍可达到上述之疗效。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所制成的筛下药末,加入蜂蜜或水和淀粉制成丸剂,即心痹神效丸,经口服仍可达到上述之疗效。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所制成的筛下药末,加水和淀粉制成丹剂,即心痹神效丹,经口服仍可达到上述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