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真菌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04135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9260.4

申请日:

1993.08.03

公开号:

CN1082317A

公开日:

1994.02.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01N37/02

主分类号:

A01N37/02

申请人:

曾尼卡有限公司;

发明人:

P·J·克劳利; D·尤利; S·P·希尼

地址:

英国英格兰

优先权:

1992.08.03 GB 9216441.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罗宏;汪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防治病原体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其(1R,2S)构型的盐、酯或内酰胺或含此同种成分的组合物施于植物或其所在场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病原体葡萄霜霉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其(1R,2S)构型的盐、酯或内酰胺或含所说同种物质的组合物施于植物或其所在场地。
2: 一种防治真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其(1R,2S)构型的盐、酯或内酰胺或含同种物质的组合物施于藤本植物的藤或其所在场地。
3: 一种防治病原体葡萄霜霉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其(1R,2S)构型的盐、酯或内酰胺或含此同种物质的组合物施于葡萄属的藤或其所在场地。
4: 一种防治葡萄属vitis的藤上的病原体葡萄霜霉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其(1R,2S)构型的盐、酯或内酰胺或含此同种物质的组合物施于受到所说病原体感染威协的藤或其所在场地。
5: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述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施用的是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
6: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述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施用的是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
7: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述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施用的是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的盐酸盐。
8: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述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施用的是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盐酸盐。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其(1R,2S)构型和其盐、酯以及内酰胺。具体讲,本发明涉及作为杀真菌剂的用途。

    (1R,2S)-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是已知的酸,且在抗菌素杂志中已有介绍,如J.Antibiotics,Vol        XLⅡ,No        12,1749和1756(1989);J.Antibiotics        Vol        XLⅢ,No        1,1(1990);以及J.Antibiotics        Vol        XLⅢ,No5,513(1990),对其杀真菌活性也作了介绍。日本专利文献(JP63083004和JP63287753)还披露了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其盐和酯在农业上作为杀菌剂的用途。

    JP63287754中披露了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其某些盐和酯及其在农业上作为杀菌剂的用途。

    JP6308004、JP63287753和JP63287754中记载的实验表明上述化合物对下述病原体的杀菌活性:番茄枯萎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叶稻热病(Phricularia        oryzae)、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黄瓜镰刀菌萎蔫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cumerium和大白菜烟霉病(Alternaria        brassicicola)。

    业已发现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其(1R,2S)构型和其盐、酯和内酰胺对病原体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呈现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活性。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病原体葡萄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其(1R,2S)构型的盐、酯和内酰胺或含此同种成分的组合物施于植物或其所在场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真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甲酸、其(1R,2S)构型的盐、酯和内酰胺或含此同种成分的组合物施于藤本植物的藤或其所在地。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从处理任何藤本植物的藤,但特别适宜于处理葡萄属Vitis的藤,尤其是Euvitis亚属的藤,这些植物可以是American,Asiatic或Euro-asiatic(美洲,亚洲或欧-亚)苗木,具体讲是下述各类的葡萄:Viti        s        vinifera,V.riparia,V.rupestris,V.berlandieri和V.labrusca.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病原体Plasmopara        victicola葡萄霜霉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其(1R,2S)构型的盐、酯或内酰胺或含此同种物质的组合物施于Vitis属(葡萄属)的藤或其所在场地。

    本发明的方法对于预防葡萄霜霉病是特别有效的。因此优选的方案是当受到病害威胁时对藤本植物或其场地进行处理以避免受其严重侵染。

    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和其(1R,2S)构型的盐包括酸性盐和碱性盐,如盐酸盐等无机酸盐、甲苯磺酸盐等有机酸盐、钠和钾等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

    酯类有烷基酯、链烯基酯和炔基酯,其中所说烷基含有例如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所说链烯基和炔基含有例如3-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烯丙基和炔丙基则是其例子。其酯类的盐如酯的盐酸盐等。

    本发明的内酰胺为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和其(1R,2S)构型的内酰胺。

    下面是用于本发明方法的化合物的例子:化合物1,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化合物2,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的盐酸盐;化合物3,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甲酯;化合物4,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的盐酸盐;化合物5,6-氮杂双环[3.2.0]庚-3-烯-7-酮。

    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其盐和酯可按公知技术(Isr.J.Chem.,10∶55),[1972],J.Antibiotics,42∶1749,[1989],JP        63287753和JP        63287754.)中介绍的方法分别由内酰胺6-氮杂双环[3.2.0]庚烷-7-酮和6-氮杂双环[3.2.0]庚-3-烯-7-酮来制备。例如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和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的盐酸盐可用浓盐到对适宜的内酰胺进行处理来制备。然后用习惯的技术将所得产品转变为游离的碱并予以酯化或转变为其它盐。

    对病原体葡萄霜霉病呈现有出乎意料的活性的所说内酰胺可用公知技术中介绍的方法(J.Antibiotics.,42:1749,[1989]和J.Chem.Res.(缩微胶片),3283,[1978])来制造。这些方法中,适宜的情形是,于低温下,将异氰酸氯磺酰酯同环戊烯或环戊二烯进行反应,并将这样形成的氯磺酰内酰胺用碘化钾和硫酸氢钠进行处理,接着再用氢氧化钠处理,或用碳酸氢钠和焦亚硫酸钠的混合物进行处理以除去氯磺酰基团。

    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的(1R,2S)构型可用EP-A1-O        298        640中介绍的发酵方法或按如JP02049758中所披露的对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的衍生物进行旋光拆分来制备。

    可用标准方法对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的衍生物进行旋光拆分来制备(1R,2S)构型的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

    一般可将本发明的化合物(即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其(1R,2S)构型的和其盐、酯和内酰胺)进行叶喷雾施于藤本植物,但也可以施于茎、枝子、根或籽苗或施于根围土壤上。也可将这些化合物注入植物或用电动喷雾技术或其它低体积喷雾方法进行喷雾。也可以乳剂或糊剂或缓释粒剂或雾剂的形式进行施用。

    如施于植物的叶,本发明的化合物按每公顷0.1克-10公斤活性成分,优选1克-8公斤,更优选10克-4公斤的比率施用。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直接使用,但用载体或稀释剂能较为方便地配成组合物,所用组合物的类型任何情况下都视具体的目的而定。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是包括活性成分、固形稀释剂或载体的适宜粉剂或粒剂剂型,所说稀释剂或载体如填料: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白云石、碳酸钙、滑石、氧化镁粉、漂白土、石膏、矽藻土和瓷土等。可将这类粒剂配制成适宜施用于土壤而不再作进一步处理的粒剂。这种粒剂既可用填料丸粒浸渍活性成分的办法制备,也可用活性成分和粉形填料的混合物来进行造粒的办法制备。拌种用的组合物可以包括有助于使此组合物粘附于种籽上的试剂(如矿物油);另外也可用如N-甲基吡咯烷酮、丙二醇或N,N-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将活性成分配制为拌种用地剂型。此种组合物可为包括有助于分散于液体中的湿润或分散剂等水可分散的粉剂剂型或水可分散的粒剂剂型。此粉剂和粒剂也可包含填料或悬浮剂。

    此组合物也可为水溶性粉剂或粒剂剂型,或于极性溶剂中的溶液剂型。

    适宜的粉剂可将活性成分与水溶性盐(如碳酸氢钠、碳酸钠、硫酸镁或聚糖)以及促进水分散/溶解的湿润剂或分散剂等一起混合来制备。然后再将所得混合物研磨成细粉。也可将此类似的组合物造粒成为水溶性的粒剂。把活性成分溶解于酮类、醇类和乙二醇醚等极性溶剂中即可配制成溶液剂。为改进水的稀释和防止在喷雾罐中结晶,这类溶液剂可含表面活性剂。

    把活性成分溶解在含有任选的润湿剂或乳化剂的有机溶剂中后,再将所得混合物加到也含有润湿剂或乳化剂的水中便可制得可乳油或乳剂。适宜的有机溶剂有烷基苯和烷基萘等芳族溶剂、环己酮和甲基环己酮等酮类,氯代苯和三氯乙烷等氯代烃类,以及苯甲醇、糠醇、丁醇及乙二醇醚等醇类。

    把分散剂同防止固体沉降的悬浮剂一起用球磨或珠磨研磨便可制得不大易溶性固体的水悬浮浓缩剂。

    喷雾用的组合物可为烟雾剂型,其中在诸如氟三氯甲烷或二氯二氟甲烷等推进剂的压力下将其制剂装入容器内。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于干态下同烟雾制造术的混合物一起混合以配制为适宜于在密封空间内产生含发明化合物的烟雾。

    本发明的化合物也可用于微胶囊剂型。还可配制成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制剂从而使活性物质能缓慢地、有控制地释放出。

    为使各种不同组合物能更好地适合于各种用途,可以使用各种适宜的添加剂,如改进在其经处理的表面上的吸收、分散、粘附力和耐雨水的添加剂。也可使用改善多种制剂生物效应的添加剂,这类添加剂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质,以改善用制剂处理的表面上的润湿性和滞留性且也对活性物质的吸收性和迁移性能予改进,或可为如油基喷雾添加剂,如某些矿物油和天然植物油(如大豆饼油、油菜籽油)类添加剂或为这些添加剂和其它助剂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同肥料(如含氮、钾、或磷的肥料)一起配成为混合物来使用。仅由肥料丸粒与化合物组合(例如用化合物包复的)构成的组合物优先选用。这类丸粒一般所含本发明化合物的量可达25%(重量)。

    水可分散的粉剂,可乳油和悬浮浓缩剂一般含有表面活性剂,如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或悬浮剂。这些试剂可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

    适宜的阳离子试剂有季铵化合物,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适宜的阴离子型试剂有如皂类、硫酸脂族单酯盐(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磺酸芳族化合物的盐类[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素磺酸钠(钙和铵)、丁基萘磺酸钠(钙或铵)及二异丙基-和三异丙基-萘磺酸钠的混合物]。

    适宜的非离子试剂有如环氧乙烷同油醇或十六烷基醇等脂族醇的缩合产物,或环氧乙烷同辛基-或壬基酚和辛基甲酚等烷基酚类进行缩合反应的产物。其它的非离子型试剂如为长链脂族酸和己糖酐所得的部分酯、烷基葡糖苷、聚糖和孵磷脂以及所说部分酯同环氧乙烷的缩合产物。适宜的悬浮剂有亲水胶体(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膨润土或硅镁土等膨胀粘土。

    用作含水分散剂或乳剂用的组合物一般为含高比例活性成分的浓缩物剂型,使用前要用水稀释。这些浓缩物优选能较长时期存放,存放后应能用水稀释成为一种均匀的含水制剂以便能有足够时间来用惯用设备进行喷雾。这种浓缩剂所含活性成分一般高达95%(重量),适宜的情形为1-85%(重量),例如1-25%或25-60%。稀释为含水制剂后,这种制剂可根据使用目的来改变活性成分的不同含量。但所用的该含水制剂所含活性成分为0.0001-10%(重量),如0.005-10%(重量)。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含其它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具有类似或互补杀真菌活性的化合物或具有调节植物生长、除莠或杀虫活性的化合物。

    其它的杀真菌化合物可存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由于包括其它杀真菌剂,生成的组合物则比仅有本发明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活性更广谱或固有活性水平更高。而且,其它的杀真菌剂对本发明化合物的杀真菌活性具有协同效应。下面列出了可包含于本发明组合物中的杀真菌化合物的例子:(RS)-1-氨基丙基膦酸、(RS)-4-(4-氯苯基)-2-苯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丁腈、(Z)-N-丁-2-烯氧甲基-2-氯-2′,6′-二乙基-N-乙酰苯胺、1-(2-氰基-2-甲氧亚氨基乙酰基)-3-乙基脲、4-(2,2-二氟-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4-基)吡咯-3-腈、4-溴-2-氰-N,N-二甲基-6-三氟甲基苯并咪唑-1-磺酰胺、5-乙基-5,8-二氢-8-氧代(1,3-)-间二氧杂环戊烯-(4,5-g)喹啉-)羧酸、α-[N-(3-氯-2,6-二甲苯基)-2-甲氧基乙酰氨基]-γ-丁内酰、N-(2-甲氧基-5-吡啶基)-环丙烷甲酰胺、(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alanycarb,aldimorph,ampropylfos、敌菌灵、azaconazole,BAS        490F,benalaxyl,苯菌灵、双苯三唑醇、乐杀螨、双苯三唑醇、杀稻瘟菌素S、bromuconazole,磺酸丁嘧啶、butenachlor,丁赛特、敌菌丹、克菌丹、多菌灵、多菌灵盐酸盐、萎锈灵、灭螨猛、chlorbenzthiazone,地茂散、百菌清、chlorozolinate,clozylacon,含铜化合物(如氯氧化铜、Z-羟吡啶-5,6-二羧酸铜、硫酸铜、树脂酸铜、波尔多液)、放线菌酮、cymoxanil,cyproconazole,cyprofuram,debacarb,二-2-吡啶基二硫化物1,1′-二氧化物(di-2-pyridyl        disulphide        1,1′-dioxide)、抑菌灵、2,3-二氯萘醌、苄氯三唑醇、diclomezine,氯硝灵、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iethofencarb、difenoconazole,硫代磷酸氧,氧-二-异丙基-硫-苄酯、dimefluazole,dimetconazole,dimethomorph,甲菌定、速保利、敌螨普、dipyrithione,灭菌灵、二噻农、吗菌灵、多果定、多果定(dodine,doguadine)、克瘟散、epoxiconazole,乙环唑、乙菌定、促长啉、(Z)-N-苄基-([甲基(甲基硫代亚乙基氨基-氧基羰基)氨基]-硫代-β-氨基丙酸乙酯、氯唑灵、地可松、咪菌腈、氯苯嘧啶醇、fenbuconazole,甲呋酰苯胺、fenpiclonil,fenpropidin,丁苯吗啉、薯瘟锡、毒菌锡、福美铁、ferimzone,fluazinam,fludioxonil,氟啶咪、fluquinconazole,flusilazole,氟纹胺、粉唑醇、灭菌丹、麦穗灵、呋霜灵、furconazole-cis,双胍盐、hexaconazole,土菌消、恶霉灵、抑霉唑、imibenconazole,ipconazole,iprobenfos,异菌脲、异丙基丁基氨基甲酸酯、稻瘟灵、春雷霉素、代森锰锌、代森猛、mepanipyrim,灭锈胺、甲霜灵、metconazole,三甲基苯基呋喃羧酰胺、代森联、代森联锌(metiram-zinc),metsulfovax,myclobutanil,甲胂铁铵、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nitrothal-isopropyl,氟苯嘧啶醇、ofurace,有机汞化合物、恶霜灵、氧杂环戊酸、萎锈散、pefurazoate,penconazole禾穗灵、叶枯净、乙磷铝、磷酸、苯并呋喃、多氧霉素D、代森联、噻菌灵、咪鲜安、二甲菌核利、丙酰胺、丙酰胺盐酸盐、丙环唑、甲基代森锌、丙酸、胺丙威、比锈灵、定菌灵、pyrifenox,pyrimethanil,pyroquilon,氯吡呋醚、硝吡咯菌、季铵化合物、quinconazole,灭螨猛、五氯硝基苯、rabenazole,五氯酚钠、链霉素、磺黄粉、tebuconazole,叶枯酞、四氯硝基苯、tetraconazole,涕必灵、thicyofen,thifluzamide,2-(硫代氰基-甲基硫代)苯并噻唑,托布津M、福美联、timibenconazole,甲基立枯灵、tolyfluanid、1,1′-亚氨基(1,8-亚辛基)缩二胍的三乙酸盐、三唑酮、氯苯氧基二甲乙基三唑乙醇、丁基三唑、triazoxide,三环唑、克灵菌、嗪氨灵、特富灵、triticonazole,有效霉素A、威百亩、乙烯菌核利、XRD-563,代森锌和福美锌。本发明的化合物可同土壤、泥炭其他固定根的介质混合以使植物免受种籽、土壤或叶传布的真菌病毒侵害。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是,所有组合物(固形制剂和液形制剂)含本发明化合物的量为0.0001-95%,较优选1-85%,如1-25%或25-60%(重量)。

    下面的实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在有关NMR数据中所用的缩写如下:

    S:单峰        m:多重峰

    d:双重峰        dd:双二重峰

    t:三重峰        dt:双三重峰

    q:四重峰        br:宽带

    实施例1

    制备化合物4,即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的盐酸盐

    步骤1:制备化合物5,即6-氮杂双环[3.2.0]-庚-3-烯-7-酮。

    于-60℃下,在氮气氛且迅速搅拌的条件下将无水乙醚(10ml)中的新蒸馏的环戊二烯(7.18g,8.96ml,0.109mol)缓缓加到异氰酸氯磺酰酯(14.0g,8.61ml,0.099mol)的无水乙醚(25ml)溶液中。于-60℃下继续搅拌1.5小时,0℃下,把此反应混合物逐步加到猛烈搅拌下的于水(90ml)中的碳酸氢钠(27g)和焦亚硫酸钠(2克)混合物内,过滤后,固形残余物用乙醚和水洗涤,分离有机滤液和水滤液,水滤液用乙醚萃取二次,合并的有机相用盐水洗涤,用无水MgSO4干燥,减压浓缩得到油/固体悬浮物。悬浮物经乙醚研制后过滤,把所得的滤液(1.4克)同其他步骤所得的物质混合后,进行类似的实验并在Kügelrohr设备中进行减压蒸馏(约200℃,12mmHg)产出最为浅黄色的油状6-氮杂双环[3.2.0]庚-3-烯-7-酮。IR最大值(薄膜):3650-3050,1740cm-1;

     1H NMR(CDCl3)δ:2.36-2.55(1H,dd),2.65-2.81(1H,m),3.75-3.90(1H,brdt),4.51(1H,s),5.90-5.98(1H,m),5.99-6.07(1H,m),6.38(1H,brs).

    步骤2:制备标题化合物

    于0℃且在搅拌的条件下,将6-氮杂双环[3.2.0]庚-3-烯-7-酮(0.660克)加到浓盐酸(4ml)中,在此温度下恒温1.5小时后再加入丙酮。冷却混合物,过滤固形物质并用丙酮洗涤、空气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0.559克;产率:57%),m.p.179.5-181.5℃;IR最大值(液体石蜡):

    3340,3240,3200-2450,1712,1575,1490,1410,1203;1H NMR(D2O)δ:2.62-2.85(2H,m),3.51(1H,q),4.32(1H,brd),5.74-5.84(1H,m),6.18-6.28(1H,m).

    实施例2

    按下述一般方法实验本发明的化合物(1-5)对病原体葡萄霜霉病的杀菌活性:

    藤本植物生长在直径为4cm的小盆(John        Innes        Potting        Compose(NO2))内。把本发明的化合物同狄司潘素T(Dispersol        T)水液一起用球磨研磨或配制为使用前可立即稀释为所需浓度的丙酮或丙酮/乙醇溶液。然后将此制剂(100ppm活性成分)喷于植物的叶或施于土壤中的植物的根部。所进行的喷雾达到最大滞留量。而其根部的灌药量为其最终浓度等于40ppm左右的活性成分(干土壤中)。

    接种病毒前一天,对根部土壤进行施药(本发明的化合物)及对叶进行喷雾施用。喷在测试植物叶上的病原体葡萄霜霉病作为其上的游动孢子囊悬浮液。把接种后的植物放于适当的环境中让其继续进行感染并进行孵化直至易于对病害进行评价。接种至评价间的期间为六天。

    存在于每一处理的植物上的病害水平(即被主动产孢病害的复盖的叶面积)是按下述评价标准记录的:

    0=0%(存在的病害)

    1=0.1-1%(存在的病害)

    3=1.1-3%(存在的病害)

    5=3.1-5%(存在的病害)

    10=5.1-10%(存在的病害)

    20=10.1-20%(存在的病害)

    30=20.1-30%(存在的病害)

    60=30.1-60%(存在的病害)

    90=60.1-100%(存在的病害)

    每一评价是按在未予处理的对照组植物上存在的病害水平的百分数来表示的。此计算值称作POCO(对照百分数)值。典型的计算例子如下:

    未予处理的对照组的病害水平=90

    经处理的植物的病害水平=30

    POCO= (经处理的植物的病害水平)/(经予处理的对照组的病害水平) ×100

    = 30/90 ×100=33.3

    计算后取值时采取这样的原则,即取同上述9条评分标准中最近的那一条,以上述计算为例,按此原则,POCO则取其中第30的那一条。如计算的值恰好落在两条中间,按此原则,应取两条中最低的那一条。

    按此方法进行的实验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1-5)所给出的POCO值均为零,即不存在病害。

    

杀真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杀真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杀真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杀真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杀真菌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防治病原体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顺-2-氨基环戊烷-1-羧酸、顺-2-氨基环戊-3-烯-1-羧酸、其(1R,2S)构型的盐、酯或内酰胺或含此同种成分的组合物施于植物或其所在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