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药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03945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09060.9

申请日:

1992.08.01

公开号:

CN1082414A

公开日:

1994.02.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K35/78

申请人:

陆振雄;

发明人:

陆振雄

地址:

050071河北省石家庄市机场路86130部队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杨钦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的生产方法,特别是烧伤药的生产方法,其组成的“基础药”是栀子、乳香、大黄、黄连、银花、蒲公英、白头翁、血余、乌梅、当归、黄柏、生地、地龙、天花粉、刘寄奴、地榆等,还加冰片、血竭、麝香。上述成分按比例配好,磨成80—100目细粉,高温消毒制成粉剂,还可制成膏剂。用这种方法制造的烧伤药,用于II度烧伤15—20天痊愈,III度烧伤30天痊愈,不留疤痕。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烧伤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组分由中草药组成,各组分按重量计:枝子、乳香、大黄、黄莲、银花、蒲公英、白头翁、血余、乌梅分别各占4-6%,当归、黄柏、生地分别各占5-8%,地龙占1-3%,天花粉、刘寄奴各占8-12%,地榆占10-20%作为基础药共为100%,再加冰片、血竭、麝香3种药各占“基础药”的1-4%,其同研磨成80-100目细粉,装入瓶内,加胶盖,再用铝盖密封,经高温高压消毒后即得烧伤药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基础药”与按重量计相当于“基础药”15倍的芝麻油在容器中混合,浸泡24小时,再加火煎至药物变成焦黑色后,过滤、去渣得药液,把药液加温到100℃,再加入冰片、血竭、麝香3种药按重量计各相当于“基础药”1-4%的细粉(80-100目),搅拌均匀后冷却,即得第1种膏状烧伤药。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烧伤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基础药”与按重量计相当于“基础药”15倍的芝麻油在容器中混合,浸泡24小时,加火煎至药物变成焦黑色后,过滤,去渣得药液,再把药液加温到100℃,加入相当于药液重量1/10的蜂腊和冰片、血竭、麝香3种药按含量计各相当于“基础药”1-4%的细粉(80-100目),搅拌均匀后冷却,即得第2种膏状烧伤药。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烧伤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基础药”与相当于“基础药”重量10倍的水在容器中浸泡24小时后,用火煎
2: 5小时,去药渣得药液,加入相当于“基础药”重量15倍的芝麻油,合煎至药液中无水后停火,待药液温度降至100-110℃时,加入相当于药液重量1/10的蜂脂和冰片、血竭、麝香3种药按重量计相当于“基础药”1-4%的细粉(80-100目),搅拌均匀后冷却,仍得第二种膏状烧伤药。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的烧伤药的生产方法。

    目前,比较好的烧伤药的生产方法有用工业方法生产“1%磺胺嘧啶银”、用酒精(乙醇)浸泡虎杖、冰片得“烧伤液”和用中西药相配合生产“湿润烧伤膏”3种方法。“1%磺胺嘧啶银”,对烧伤有显著疗效,但由于它是一种抗生素,在治疗烧伤后,易引起抗药性,一部分人对这种药有过敏反应,且价格昂贵,难以普遍采用;“烧伤液”对烧伤也有显著作用,由于它含有酒精(属于干燥疗法)涂到烧伤创面后只能使表面干燥结痂,结痂下面易积浓,酒精对肌体有刺激作用,涂药后患者疼痛难忍,特别对小孩无法使用;“湿润烧伤膏”对治疗烧伤的效果也比较好,但药中含有水份,所以抗菌作用差,尤其对绿浓杆菌的作用不稳定,且易引起肉芽组织过度增长。以上三种药都有在烧伤痊愈后易留疤痕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中草药生产的具有疗效高、痊愈快、无痛苦、不结疤的烧份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烧伤药原料是由中草药组成的,各组分按重量计:枝子、乳香、大黄、黄莲、银花、蒲公英、白头翁、血余、乌梅分别各占4-6%,当归、黄柏、生地分别各占5-8%,地龙占1-3%,天花粉、刘寄奴各占8-12%。地榆占10-20%,作为“基础药”共为100%。再加冰片、血竭、麝香3种药各占“基础药”的1-4%。共同研磨成80-100目细粉,装入瓶内,加胶盖,再用铝盖密封,经高温高压消毒后备用。这种粉剂烧伤药,用于浅Ⅱ度烧伤,直接撒在创面上即可治愈。这是第一种烧伤药的生产方法。

    第二种烧伤药的生产方法是将上述烧伤药的生产方法中的“基础药”与按重量相当于“基础药”15倍的芝麻油在容器中混合,浸泡24小时,再加火煎至药物变成焦黑色后,过滤、去渣得药液。把药液再加温到100℃,又加入冰片、血竭、麝香3种药按重量计各相当于“基础药”1-4%的细粉(80-100目),搅拌均匀冷却后得膏状烧伤药,装入瓶内备用。使用前,用纱布块浸泡,将浸泡后的纱布块贴于烧伤创面。

    第三种烧伤药的生产方法是将“基础药”与相当于“基础药”15倍重量的芝麻油在容器中混合,浸泡24小时,加火煎到药物变成焦黑色后,过滤、去渣得药液。再把此药液加温到100℃,加入相当于药液重量1/10的蜂腊和相当于“基础药”重量各1-4%的冰片、血竭、麝香的细粉(80-100目),搅拌均匀,冷却,即得膏状烧伤药。这种膏状烧伤药还有一种生产方法,即将“基础药”与相当于“基础药”重量10倍的水在容器中浸泡24小时后,用火煎1.5小时,去药渣得药液,加入相当于“基础药”15倍地芝麻油,合煎至药液中无水后停火,待药液温度降至100-110℃时,加入相当于当时药液重量1/10的蜂腊和相当于“基础药”重量各1-4%的冰片、血竭、麝香的细粉(80-100目),搅拌均匀,等冷却后即成为膏状烧伤药。这种烧伤膏可用于Ⅱ度和Ⅲ度烧伤,直接涂在创面上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是明显的,这种烧伤药的生产过程是将中草药计量、浸泡、过滤、加温、磨粉、搅拌即可,其方法简便,设备简单,造价低廉,其原料是中草药和油脂,容易得到,便于推广这种烧伤药的生产方法,造福于人类。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烧伤药,由于含有黄柏、黄莲、枝子、白头翁、蒲公英、银花、天花粉等中药,所具有很好的抑菌、消炎、解毒作用;由于含有白头翁、地榆、蒲公英、乌梅等中药,所以具有对绿浓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由于含有生地、地榆、血余,所以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由于含有血余、血竭、当归、乳香、地龙等中药,所以具有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由于含有乳香、麝香、冰片所以止痛作用好;由于含有冰片、血竭、芝麻油、蜂腊,所以具有快速愈合的作用;由于含有刘寄奴、蜂腊、芝麻油,所以创面愈合后不结疤。总之这种烧伤药用于患者创面,7分钟左右就可以止住患者的疼痛,有较强的消炎作用,可促进供血、加快创面收复愈合,而且剖面痊愈后不留疤痕。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基础药”的组分按重量:枝子、乳香、大黄、黄莲、银花、蒲公英、白头翁、血余、乌梅分别各占5%,当归、黄柏、生地各占6%,地龙占2%,天花粉、刘寄奴各占10%,地榆占15%,共计100%,冰片、血竭、麝香各占“基础药”的2%。用以上比例配比成的中草药原料,以本发明的四种方法生产的烧伤药,试用于150例烧伤病人,用药后,一般5分钟可止痛,浅Ⅱ度烧伤7天可愈,深Ⅱ度烧伤14天即愈,Ⅲ度烧伤28天可愈。而且痊愈后不留疤痕。

    

一种烧伤药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烧伤药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烧伤药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烧伤药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烧伤药的生产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的生产方法,特别是烧伤药的生产方法,其组成的“基础药”是栀子、乳香、大黄、黄连、银花、蒲公英、白头翁、血余、乌梅、当归、黄柏、生地、地龙、天花粉、刘寄奴、地榆等,还加冰片、血竭、麝香。上述成分按比例配好,磨成80100目细粉,高温消毒制成粉剂,还可制成膏剂。用这种方法制造的烧伤药,用于II度烧伤1520天痊愈,III度烧伤30天痊愈,不留疤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