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用于外科手术的牵开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在各个探针之间可伸展的薄膜牵开器,借助于牵开器可以在内窥镜手术中牵开人体内的器官和其它的体内部分。 近年来,内窥镜外科手术一直在飞速发展,在这种外科手术中,它是通过一个小的内窥镜外科手术切口将装置插入病人体内实现的。手术是借助内窥镜进行的,内窥镜是一种类似于器械的细管,是以光源、观察透镜组和/或各种附件,例如:冲洗器、剪刀、勒除器、刷子或钳子为特征。内窥镜可以是柔性的,也可以是刚性的。通常利用光导纤维把光传入体腔。手术通常由外科医生通过目镜观察进行。透镜组安装在靠近内窥镜的头部,它所成的象通过光导纤维或其它透镜系统传输到目镜或观察镜。其它类型的内窥镜利用光导纤维把表征内部成象的电信号从远端透镜传输到由外科大夫观察的视频监视器。
这种方式的外科手术在不需要对组织进行大范围解剖的情况下观察到体内结构。典型的内窥镜直径范围通常为5至12mm,因此,只需要很小的切口就可插入体内。
因为这种外科手术方式具有受病人赞同的优点,所以发展得很迅速。由于插入内窥镜只需一个小的切口,所以,内窥镜外科手术对病人造成很小地损伤,从而使病人更快痊愈。尽管用内窥镜做外科手术有很多好处,但是,外科手术的各个方面,例如,初步检查,牵张和外科手术本身,都必须能通过小的内窥镜切口或开口完成。
明显的与内窥镜外科手术有关的困难是为正确地完成手术过程所需要的对内部结构的不相适应的观察。因此,内窥镜手术对通常难于达到的区域,例如胆囊,是困难的。在胆囊外科手术(或“胆囊切除术”)中,借助内窥镜检查胆囊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并牵开它们,以便正确地暴露出待切除的器官。
目前,在腹腔内的内窥镜外科手术,或者称之为腹腔镜检查,通常都需要牵开。特别是涉及胆囊的内窥镜手术必须牵开位于胆囊正上方的肝脏。在开腹外科手术中,这种牵开是很容易的,因为手术涉及的整个器官区域是暴露的。然而,为了取得内窥镜外科手术的益处,就必须采取一种可以通过内窥镜开口来完成的牵开方式。
在涉及胆囊或其它腹腔器官的内窥镜手术时,目前是对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来实现牵开。这种牵开方法需要一个供气源导入用的内窥镜小开口,气体通过套针导入体内形成气腹状态,气体充入腹腔引起皮肤和肌肉分开并上升到各个器官和组织的上方,从而形成为实现内窥镜手术所需的暴露。
气腹牵开会引起几个问题。首先,只有在保持所要求的气腹状态下,才能保持适当的暴露。由于内窥镜外科手术通常至少需要导入内窥镜,而更经常地是还需要导入几种其它工具,因此,很有可能在人体上开有若干个内窥镜切口,这些切口的每一个为了进出通常都要使用导管来保持这些切口,事实上,这些切口也形成了用于气体的排气口。注入压力可能损失的危险增加了内窥镜手术可能失败的危险,因为对于内窥镜手术所需的适当暴露消失了。
其次,在内窥镜手术过程中,会出现与气腹有关的许多并发症,急性心血管的继发性萎陷,继发的腹部过度扩张,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活化,心律失常,气胸、皮下肺气肿,大静脉的恢复改变,视网膜出血,失明,二氧化碳柱塞以及一般的病人不舒服都与持续气胸有关。
最后,气腹牵开只是在对器官上方的肌肉和组织进行牵开是有效的。但器官它们自身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彼此牵开的。
因此,需要提供和内窥镜手术一起牵开的装置和方法,它在提供观察上是有效的且是安全的,并具有比现行方法更少的副作用。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膜状内窥镜牵开系统,本发明能在内窥镜手术时安全和有效的牵开体内器官和组织。
本发明是通过使用由内窥镜探针操纵的支撑牵开薄膜来实现牵开,为了防止体内器官和组织的损伤,所说的薄膜应该是软的和柔性的,然而,它还应具有足够的无伸缩性和刚性,以便处在拉伸状态时能提供有效地牵开。薄膜连接到并绕在第一探针的插入端内,一旦薄膜进入体内时,它可以从第一探针内松开,并连接到第二探针上,然后,薄膜可以在第一和第二探针间绷紧,从而起到一个吊牵条的作用,所说的薄膜可以用于支撑不同的体内器官和组织。如果还需要附加支撑,第三探针可以连接在第一和第二探针间的一个位置上的薄膜上。
第一探针包括一个刚性的操作杆,它的插入端装有一个限定在一个壳体内并装在其中的滚轴,第一探针还有一个操纵端,该端有两个从它这里伸出的手柄,这两个手柄握住和操纵第一探针,以及在一个所要求的位置上锁紧滚轴。
薄膜是一个柔性件,它支撑被牵开的器官和/或组织。如上所述,薄膜本身至少由两个,通常是三个内窥镜探针支撑和操纵。薄膜一端牢固地固定在第一探针壳体内的滚轴上,当插入或从体内取出时,薄膜通常是卷在位于第一探针插入端上的壳体内的滚轴上,第一探针的一个手柄通常是锁在滚轮内,在这些操作步骤中,薄膜是卷在滚轮上,以便使薄片保持稳定,一旦进入体内操纵时,释放锁紧,使薄膜卷开,以便在被牵开的组织的下面或周围伸展。
薄膜的自由端有若干个环,它可连接相应地装在第二探头上的环上,在第二探针上的环可以由外面的人工操纵张开或闭合,薄膜的自由端从壳体通过在其内的窄缝向外延伸,借助固定在薄膜自由端边缘上的小圆珠来防止薄膜重卷在壳体中。
第二探针类似于第一探针,是作为内窥镜使用的刚性轴,该探针提供了对悬吊在器官下面的薄膜的必要支撑,以便牵开器官。第二探针在操纵端有一个操纵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于使装在探头插入端上的环张开或闭合,所说的环是相应于薄膜上的环。按这种方法,在薄膜上的环可以牢固地锁在第二探针上的环上。
薄膜在沿其长度的中间有一个小圈,该圈有利于第三探针的插入。第三探针是一个刚性的内窥镜轴,它可以选择地用于在第一和第二探针之间的位置上辅助支撑薄膜。例如,当需要牵开一个大的器官,例如肝,这是有利的。第三探针是通过穿在薄膜上的小圈内支撑薄膜的。
所有的探针都是中空的管状装置,以便能插入各种器械,例如,另外的牵开器、抽吸装置或内窥镜。另外,探针之一可以有中空的通道,以便使单极烧灼器引入,在这种情况下,探针起到电烧灼器的隔离器的作用。
本发明的内窥镜薄膜牵开器不会出现与连续气腹牵开那样有关的危险。本发明只需借助初始吹入法就可以定位,以便很容易地插入器械。插入后,牵开可以用薄膜简单且安全地保持。
薄膜牵开器的优点是尺寸很小,它可以通过安装在小的套针开口内的导管插入体内,这种薄膜牵开器通常可以通过两个小开口插入,或者,如果使用第三探针,则需要三个这样的小开口。
薄膜牵开器在牵开器官,特别是大的器官,它比吹气法更加有效。本发明使得外科医生或助手只需要操纵一个或多个探针就能够人工地把器官牵开到所需要的位置上。这些探针可以很容易地操纵到不同角度或位置上,以便能在任何位置上精确地牵开。这与吹气法相比,在本发明中,气体可以不加选择地充入体腔。
此外,这种牵开器适合于用在各种大小的器官上,只需要通过调节薄膜的开卷长度即可,薄膜牵开器可制成几乎适合任何器官的尺寸。
图1是一个以一般方式说明病人的示意图,按这种方式,本发明的薄膜牵开器可以用于内窥镜手术;
图2是本发明的薄膜内窥镜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是图1中的第一和第二探针以及伸展时的薄膜的透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的薄膜和第二探针之间的钩和环连接的放大的透视图;
图5是说明一种工作方式的透视图,按该方式,图1的所有三个探针都用于支撑薄膜,
图6是一张表示在胆囊切除术中探针和内窥镜进入位置的示意图;
图7是病人腹部的透视图,说明内窥镜薄膜牵开器如何在胆囊切除术中牵开肝的;
图8是第一探针的一个变换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9是第二探针的一个变换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0是沿图8中的剖面线10-10剖开的图8的第一探针的侧剖视图;
图11是沿图9中的剖面线11-11剖开的图9的第二探针的侧剖视图;
图12是沿图11中的剖面线12-12剖开的第二探针且当环处于张开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13是沿图11中的剖面线12-12剖开的第二探针且当环处于闭合位置时的剖视图。
参看图1,图中所示只作为一个例子说明病人的示意图,在这个例子中,说明本发明的薄膜牵开器在内窥镜外科手术中的使用,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各种探针通过在人体上作的切口或开口插入,以便接纳这些探针或其它器械,例如,内窥镜等。沿各个探针的插入端安装的本发明的牵开器的薄膜是用于限制或牵开不同组织和器官,以便能进行内窥镜外科手术。另外,为了能观察外科术区,在一个切口可以插入内窥镜。如图1所示。需要指出的,本发明的这些原则并不限于在这些附图中的探针的放置或外科手术的类型,这些图只是用于说明发明方案。
参看图2,它更详细地示出了本发明的薄膜内窥镜牵开器20,图1示出了薄膜22,第一探针24,第二探针26和第三探针28,这些探针用于在手术时定位薄膜的。
第一探针是一根刚性轴,它可以具有任何欲要求的长度,这主要决定于特定的使用要求。图中所示的探针24典型地用于胆囊切除术,约12吋长,当然,其它适合的长度也是可以采用。
如图所示,探针24在插入端或远端30具有圆形的横截面,而其操纵端或近端32是矩形的横截面,与探针的长度一样,插入端30和操纵端32的直径与具体的使用要求有关。用于胆囊切除术的,上面所选择的尺寸使探针24具有最佳的强度和刚度,也使插入体内的那部分具有最小的探针体积。
探针24最好是由不含降解的材料制作,这些材料应该是可消毒的,且是生物相容的,不锈钢的工况良好。探针还可以用一些其它材料制作,如普通钢,然后涂覆具有欲要求的材料性能的外壳。
探针24在它的插入端30上钝化,其顶端最好稍成圆头,插入端30的形状选择应有助于防止当探针24在病人体内操作时刺伤或切入体内组织和器官。如上所述,探头24的操纵端32是方形截面,虽然操纵端32可以用任何方式成形,但其形状优选地设计成有助于易于用手握住和/或置于辅助的静止的支托架上(未示出)。
第一探针24在它的外表面上有一系列的刻线(未示出)是有利的,这些刻线从距薄膜22一段距离开始,朝探针24的操纵端32在探针24上延伸,这些刻线优选地是表示长度刻度,这些刻线通过提供探针24进入体内的深度来帮助牵开器20定位。
仍然参看图2,第一手柄34和第二手柄36从第一探针的操纵端32上伸出,手柄34、36同探针24一样,最好是用不含降解的材料制造,且是可消毒的和生物相容的,例如,不锈钢。第一手柄34是一个短的杆件,该杆件靠近探针24的轴线的垂直方向伸出约3吋,第二手柄36是一个加长的杆件,它部分地设置成平行于探针24,然后垂直于探针24延伸,且在接近于第一手柄34的位置上与第一手柄34在同一平面内。第二探针36从探针24伸出的这一点上延伸出4吋,手柄34、36在它的近端各有一个用于接纳手指的小圈35。
第一手柄34用几个小螺钉(未示出)固定到第一探针24上,当然第一手柄也可以作为探针24本身的一部分或者焊接或接在探针24上。第二探针36的加长部分具有一个端头37,它倾斜在面向探针24的平面上,第二手柄36用销子(未画出)滑动地固定到探针24上,这些销子伸到探针24的槽内(未示出),这样使第二手柄36可沿探针24的槽移动,因此,第二手柄36的端头37可移入锁紧位置,在该位置上,端头37伸到整个薄膜22上,以便使薄膜保持开卷,而当端头37移到非锁定位置时,这时端头37没有伸到整个薄膜22内,薄膜可以卷起或开卷。
参看图3,薄膜22位于第一探头24的插入端30内,其一端牢固地固定到第一探头24的插入端30上,薄膜22可以用凝胶或本技术领域内公知的其它连接装置固定。薄膜是柔性的、软的和稍有弹性的另件。薄膜22的材料最好是不能吸收液体的和能消毒的材料。作为例子,它可以用橡胶或其它聚合材料制成。
如图2和图3所示,两个钩38固定到薄膜22的自由端40上,如图所示,钩38是弯曲的金属件,它装在薄膜22上并偏离薄膜的表面向外弯曲,所选取的钩38应易于为第二探针26上的相应的环42套住,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钩38是浅齿形的,以便不干扰第一探针24的操纵。类似于第一探针24的钩38优选的是用不含降解和污染的材料制作,也可以考虑用公知技术中的其它连接装置。
沿薄膜22的长度的一半位置上装有小圈39,该圈可以用与薄膜22相同的材料制造。如图所示,小圈39是通过把一小条薄膜材料的每一端固定到薄膜22上形成的,它可以采用胶接、熔合或其它连接方式实现。该小圈39为第三探针28构成了一个连接位置,这将在后面说明。
第二探针26除了没有手柄和薄膜不直接连接到它上面之外,和第一探针非常相似。第二探针与第一探针24一样也是刚性轴,其长度通常与第一探针相同,当然也可以考虑选用其它的长度。长度主要由手术中所要连接牵开的长度决定。第二探针26的外表面最好具有刻线41,以便指示插入深度,这与第一探针24非常相似。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探针26的形状与第一探针24相同。然而,这也是可以考虑的,第二探针26可以具有操作端44,它在形状上稍稍不同于第一探针操作端,如果,例如,在使用时把第二探针26定位在另一个不动的支托上。
图4示出了薄膜22的钩和在第二探针26上的环42相互连接的方式,环42装在第二探针26的插入端45上,这些环42对应于装在薄膜22上的钩38。如图所示,环42是一个小的金属片,它们接到第二探针26的插入端46上。其它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胶接或其它在本技术领域内公知的装置都可以考虑。环42也可以作为探针26的部分模压或铸造。
第三探针28基本上与第二探针26相同,它也是一个刚性轴,其长度和直径和上述的第一探针24和第二探针26相类似,第三探针28也是用不锈钢或其它不含降解的材料制成,且是可消毒的和生物相容的。同第一和第二探针24、26一样,第三探针28优选的在它的外表面上也具有用于测量刺入深度的刻度(未示出)。
参看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牵开器20可以人工地操纵的方式。在本发明的一种使用中,带有卷在插入端30上并由端头37限制定位在插入端30上的薄膜22的第一探针24插入在下面将详细描述的外科切口内,然后把第二探针26经第二切口插入病人体内,并操纵第二探针26,以便完成钩38和环42按图4所示的连接,该连接使第二探针26能将薄膜22从第一探针24上开卷,如图5所示。同样地,第二探针26可以通过把薄膜围绕它的插入端45(未绘出)缠绕使薄膜22伸展到它的最大尺寸,或者也可以缩短。
当第一探针24插入时,如上所述,卷起的薄膜22用端头37保持就位。一旦插入所要求的距离时,薄膜22可以通过操纵第二手柄37解除锁定。一旦薄膜22展开到所要求的长度时,外科医生就可以用手操纵第一探针24和第二探针26。此外,第一探针24的延伸手柄34、36使外科医生能够同时支托第一探针24和第三探针28,如图5所示,这样使作为附加牵张功能在薄膜上增加张力和操纵。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所列举的内窥镜外科手术往往需要一个以上,例如,需要一个外科医生和另一个助手操纵牵开装置,如在本发明所描述的,而另一个外科医生完成要进行的外科手术。因此,本发明能够采用各种手动操作,本发明也不应受附图中所示出这些限制。
正如在图5中可以看出,所有的三个探针24、26、28可以由一个助手支托就位,这可以通过使每个手柄34、36分别置入一个手指支托第一探针24来实现,然后用正在支托第一探针24同一只手通过把手柄34、36朝向第三探针28来支托第三探针28。正如现在可以看出的,手柄34、36的长度应根据这种特殊需要选取,由此,当第一探针24和第二探针28在人体内分别定位时,手柄是足够长的,因此,第一和第二探针24、28两者可以同时抓住,第二探针的位置很容易用另一只手保持。
当然,所有三个探针24、26、28可以用使用者感到方便的任何其它的方式支托。也可以考虑使用一个刚性和易于操纵的辅助框架(未示出),以便安装探针。
参看图5-7,结合胆囊切除术来说明薄膜内窥镜牵开器20的操作。
在人体上的第一个准备工作是给病人充气,使其达到一定的气腹状态,以便放置薄膜内窥镜牵开器20。如图6和图7所示,把带有缩回或重新卷好的薄膜22的第一探针24的插入端30通过一个插入到套针切口A的导管插入病人体内。在D点插入人体的内窥镜,用于观察并引导第一探针24在肝脏的右前段的下方正确定位。
当第一探针24就位后,第二探针26的插入端45通过插入套针切口C的导管插入,由此使第二探针26进入人体内并离开第一探针24一段距离,如上所述,接着操纵第二探针26朝向第一探针24移动,操纵第二探针26使环42牢固地连接到固定在薄膜22上的钩38上。也可以考虑将本专业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其它连接装置用于把第二探针26连接到薄膜22上。然后引导第二探针26离开第一探针24到肝脏左下段的最终位置上,当第二探针26移开时,薄膜22从第一探针24上开卷,薄膜22的开卷是由第一探头24的第二手柄36移入它的解锁位实现的,然后,转动第一探针24,同时操纵第二探针26远离第一手柄24,由此薄膜22开卷。
一旦第二探针26在最终位置时,固定薄膜22的第二手柄36回到它的锁定位置,以防止薄膜仍从第一探针24上开卷。如果需要,然后将第三探针28插入腹腔内,第三探针28可以插入到第一探针24或第二探针26的导管内,或如图所示,第三探针28通过插入套针切口B的导管插入体内。
第三探针28引导到体内后,并轻轻地固定在薄膜22的小圈39内,然后操纵三个探针24、26、28,以及把肝右叶升高,从而暴露出胆囊。同时,为了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的需要,牵开应该达到足够的程度,并结束气腹状态,然后,可以成功能完成胆囊的处置。
一旦手术完成,必须取出探针24、26、28。首先从体内取出第三探针28,然后第二探针26与薄膜22脱开并取出,接着将薄膜22卷回到第一探针的插入端30上并锁定就位,再从体内取出第一探针24。
参看图8-13,所示的是本发明一个变换的优选实施例,牵开器120也由三个探针124、126、128和薄膜122组成。
第一探针124非常类似如前所述的第一探针24,它是一个具有插入端130和操纵端132的轴,所不同的是在它的插入端130上装有一个壳体146,该壳体146是焊接在探针124轴上的一个中空圆柱体,壳体146包括一个由弹簧偏置的,可在壳体内转动的卷轴148,薄膜122的一端固定在卷轴148上,薄膜122的另一端通过壳体146上的窄缝150从卷轴148上伸出,窄缝150是一个在壳体上的比薄膜122稍宽和稍高的开口,按这种方式,薄膜122可以卷在壳体146内,或者可以开卷并通过窄缝延伸。壳体146最好有一个可移动的远端,以便在消毒或更换时可以从壳体中取出卷轴148和装在它上面的薄膜122。把薄膜122装在壳体146中可以保护薄膜,同样还使薄膜122在体内易于卷起或开卷,因为没有组织产生阻碍薄膜122运动的阻力。探针124其它部分的尺寸,还有材料,基本上和上面所述的相同。
第一手柄134除了它的端部是指环外,都与上述的第一手柄134相同,手柄134有一个供握紧用的小球135,小球135很容易地在两个手指间夹住或插入探针支托器上(未示出)。第二手柄136也有一个同样类型的夹紧球135,除出比第一手柄134上的小以外,如前所述,第二手柄136从探针124中延伸出来,然后沿探针124向下延伸,除出它的端头127伸入到壳体146之外,卷轴148在它的端部有许多小孔149,第二手柄136的端头137可以延伸到小孔149内,按这种方式,第二手柄136可以伸入到卷轴148的小孔149内,如图8所示,从而防止卷轴转动。第二手柄136也有一个解开位置,在该位置上,端头137可以从卷轴148的小孔中的一个退出,从而使卷轴148可以转动,并使薄膜卷起或开卷。第二手柄136是通过套管139安装在靠近探针124的控制端132的上面,可滑动地连接在薄膜122卷起和开卷这两个位置之一上(图8),探针124摩擦地连接手柄124。
薄膜122如前所述,具有相同的长度和宽度,是用相同的材料制成。薄膜122也有一个如前所述的装在它中间的小圈135,以便能插入第三探针128。如图所示,代替按装在薄膜122上的钩138的是装在薄膜122上的环152,环152是一个尺寸大小能使第二探针126上的环164插入的小圈,这将在下面说明,环152优选地是用不锈钢制做,并装在平行于薄膜122的平面上,小圆珠151装在薄膜122的自由端外边缘上,它的直径稍微比壳体146上的窄缝150的宽度大一些,以便防止薄膜122完全卷绕在壳体146内。
参看图9,第二探针126在尺寸和材料上基本上和上面所描述的第二探针26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二探针126有一个位于中空通道156中的操纵机构154,中空通道156在第二探针126内从操纵端144延伸到靠近插入端145的位置上,操纵装置154包括两个细而扁的弹簧片155(图11),一个释放舌片160和一个连接按钮162,操纵装置154类似于三环活页笔记本中所使用的连接器,弹簧片155是薄而扁的,最好是用钢制的,弹簧片155的外缘靠着通道156延伸,而其内壁与舌片(未示出)互锁,以防止它们分开并使它们能相对移动。
弹簧片155在通道156中从靠近第二探针126的远端或插入端145延伸到第二探针126的操纵端144,释放舌片160连接到弹簧片155上,并延伸出通道156的顶部,释放片160是一个L形的零件,它具有在通道156外面和探针126的纵轴成45°角的第一部分,和位于通道156内的能使弹簧片155能伸入的U形槽(未示出)的第二部分。
连接按钮162是一个短轴,它具有一个大小能适应手指或姆指和位于第二探针126外面的一端,按钮162通过探针126上的小孔伸入探针126,在此,按钮的另一端连接两个弹簧片155,它们相连接的位置是在通道156的中心。
如图12-13所示,两套半环164装在探针126的远端145附近的弹簧片155上,环164与第一实施例的环相似,所不同的是可以张开和合拢。环164之间的距离和在薄膜122上的环之间的距离相等。半环164从探针126内的每一个弹簧片155经弯曲的通道157伸到探针126的外面,弯曲的通道157的尺寸使环164能移动到开启或闭合位置。半环164的长度选择应使得在半环164处于闭合位置时,它们彼此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圈;半环164长度的选择还应使得在按下连接按钮时,半环164张开,使它们之间所留下的间隙足以使在薄膜122上的环152能够插入。操纵机构154使得使用者能在围绕在薄膜122上的环152形成一个封闭的圈,以防止薄膜122从第二探针126上脱出,如第一实施例中可能发生的那样。
第三探针128(未示出)与前面的第三探针28基本上相同。
所有的三个探针124、126、128在它们的外表面上都刻有刻度(未示出),以便供使用者测量在使用探针时的插入深度。
在操作时,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探针124和126插入体内,插入时,第一探针124的第二手柄136处于锁定位置,第二探针126的操纵装置154处于相应于环闭合状态的位置。
一旦插入后,操纵在薄膜122和探针124附近的第二探针126,按下连接按钮162,当弹簧片155向里推时,强迫半环164打开(如图12所示)。当两个弹簧片向里移动时,它们同时推动释放舌片160向上到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舌片160能随时被压下,接着操纵第二探针126,使在薄膜122上的环152落在第二探针126上张开的环的间隙内,然后向下推动释放舌片160,闭合在第二探针126上的半环164,把薄膜122锁在第二探针内。当释放舌片160被压下时,它向外推动两个弹簧片155,使半环164随它们转动到闭合位置,如图13所示。当两个弹簧片155向外移动时,它们把连接按钮160向后推到一个位置上,在该位置上,连接按钮随时准备被压下。
接着把第一探针124上的第二手柄136移到它的非锁定位置上,而第二探针126移到远离第一探针124的位置上,从而使薄膜122开卷。当薄膜122开卷到所需要的长度时,第二手柄136移回到锁定位置上,使得薄膜122不再继续开卷,且也防止被弹簧偏置卷轴148重新卷回。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第三探针128(未示出),以便对薄膜122提供如前所述的附加支撑。
为了取出牵开器120,打开在第二探针上的环164,并释放薄膜122,薄膜122就自动地卷在壳体146内,然后取出探针124和126。
在上面两个实施例中,探针24、26、28、124、126、128当然是含内窥镜装置的刚性中空管,它们的选择这对本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做的优点是使用者能观察并能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抽吸和清洗。另外,探针24、26、28、124、126、128中的任何一个可以有一个用于插入单极电烧灼器的中空通道,在这种情况下,探针起到一个绝缘器的作用,从而防止组织被烧灼器烫伤。
使用更多的探针支撑薄膜也是可以考虑的。虽然在此已经公开了三个探针的用法,因为这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切口的数目和对体内器官和组织的损伤。
虽然本发明已经就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作出了描述,但是,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其它实施例也是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只能由权利要求为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