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03611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4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2785.3

申请日:

1993.03.29

公开号:

CN1076825A

公开日:

1993.10.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4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王汉培; 王齐贵

发明人:

王汉培; 王齐贵

地址:

635000四川省达县市张家湾达县地区生物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本发明是把腐生生长的茯苓驯化成在活立松寄生生长的茯苓。主要工艺包括,采选野生茯苓、分离菌种(无性繁殖)、活立松根部培植、驯化培植(有性繁殖)、菌种提纯复壮、母种培养、原种扩大培养、栽培种扩大培养、引菌木备料、活立松树根栽培、发菌管理、病虫害防治、茯苓采收等。本发明具有减少松木林的砍伐,年减少木材损失16.8万m3,折换成资金可达5亿元,减少耕地使用1.6万亩并且可大幅度提高茯苓的产量,因而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1、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采选野生茯苓、分离菌种(无性繁殖),活立松根部培植,驯化培植(有性繁殖)、菌种提纯复壮、母种培养、原种扩大培养、栽培种扩大培养、引菌木备料、活立松树根栽培、发菌管理、病虫害防治、茯苓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选的野生茯苓须是皮色棕红、苓肉嫩白、无病虫害且重量在2.5公斤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纯菌种(无性繁殖)的培养基的配方为: 松木片  60-70% 松木屑  7-12% 麦麸  15-23% 石膏  0.5-
2: 5% 蔗糖  1-2.5% 以上各种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之总和为100%。PH值:6-6.5,水适量。 4、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纯菌种(无性繁殖)的方法是,把野生鲜苓按常规接种方法接种在分离纯菌种的培养基上,在25-28℃,相对空气湿度为75%的条件下培养20-25天,直到菌丝长满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活立松根上培植的方法是将活立松的部分活根切断,露出地面进行干燥,等切断的树根干燥后,在5-6月份进行接种培植并将菌种瓶埋在树兜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茯苓的驯化培植包括孢子采集、培养菌丝、驯化培植、断娘诱变、变温培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菌种的提纯复壮包括有性繁殖、分离纯种、提纯培养、稀释培养、转管培养、鉴别试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种扩大培养的配方为: 松木屑  70-75% 麦麸  15-25% 蔗糖  2-4.5% 石膏  0.5-1.5% 各种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之总和为1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活立松树兜上栽培方法为,选择直径在20公分以上的活松树,将树兜根全部露出,部分根切断(切断处长茯苓),剃出根部木质,把菌种植于根的木质处,再把引菌木放在树兜周围,引菌木须接触菌种,每块引菌木之间也须接触,覆土二寸厚。
3: 5公斤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纯菌种(无性繁殖)的培养基的配方为: 松木片  60-70% 松木屑  7-12% 麦麸  15-23% 石膏  0.5-1.5% 蔗糖  1-2.5% 以上各种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之总和为100%。PH值:6-6.5,水适量。 4、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纯菌种(无性繁殖)的方法是,把野生鲜苓按常规接种方法接种在分离纯菌种的培养基上,在25-28℃,相对空气湿度为75%的条件下培养20-25天,直到菌丝长满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活立松根上培植的方法是将活立松的部分活根切断,露出地面进行干燥,等切断的树根干燥后,在5-6月份进行接种培植并将菌种瓶埋在树兜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茯苓的驯化培植包括孢子采集、培养菌丝、驯化培植、断娘诱变、变温培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菌种的提纯复壮包括有性繁殖、分离纯种、提纯培养、稀释培养、转管培养、鉴别试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种扩大培养的配方为: 松木屑  70-75% 麦麸  15-25% 蔗糖  2-4.5% 石膏  0.5-1.5% 各种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之总和为1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活立松树兜上栽培方法为,选择直径在20公分以上的活松树,将树兜根全部露出,部分根切断(切断处长茯苓),剃出根部木质,把菌种植于根的木质处,再把引菌木放在树兜周围,引菌木须接触菌种,每块引菌木之间也须接触,覆土二寸厚。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

    目前栽培茯苓的方法为:用干松木腐生栽培。此方法存在着耗用松木多、占用耕地大、产量低、生产成本高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完成的: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包括:采选野生茯苓、分离菌种(无性繁殖)、活立松根部培植、驯化培植(有性繁殖)、菌种提纯复壮、母种培养、原种扩大培养、栽培种扩大培养、引菌木备料、活立松根栽培、发菌管理、病虫害防治、茯苓采收等环节。

    本发明的目的同样可以这样来完成:采选的野生茯苓须是皮色棕红、苓肉嫩白、无病虫害且重量达2.5公斤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这样来完成:分离纯菌种(无性繁殖)的培养基的配方为:

    松木片  60-70%

    松木屑  7-12%

    麦麸  15-23%

    石膏  0.5-1.5%

    蔗糖  1-2.5%

    以上各种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之总和为100%。

    PH6-6.5,水适量。

    本发明地目的同样还可以这样来完成:分离纯菌种(无性繁殖)的方法是,把野生鲜苓按常规接种方法接种在分离纯菌种的培养基上,在25-28℃,相对空气湿度为75%的条件下培养20-25天,直到菌种长满培养基。

    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这样来完成:茯苓在活立松根上培植的方法为将活立松的部分活根切断,露出地面进行干燥,等切断的树根干燥后,在5-6月份进行接种培植,并将菌种瓶埋在树兜下。

    本发明的目的同样可以这样来完成,茯苓的驯化培植包括孢子采集、培养菌丝、驯化培植、断娘诱变、变温培植。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这样来完成:菌种的提纯复壮包括有性繁殖、分离纯种、提纯培养、稀释培养、转管培养、鉴别试验。

    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这样来完成:原种扩大培养的配方为:

    松木屑  70-75%

    麦麸  15-25%

    蔗糖  2-4.5%

    石膏  0.5-1.5%

    各种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之总和为100%。

    本发明的目的同样可以这样来完成:活立松树兜上的栽培方法为,选择直径在20公分以上的活松树,将树兜根全部露出,部分切断(切断处长茯苓),剃出根部木质,把菌种植于根的木质上,再把引菌木放在树兜周围,引菌木须接触菌种,引菌木之间也须接触,覆土二寸厚。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传统栽培茯苓的方法每年全国需砍伐木才20万m3,占用耕地1.6万亩。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既不影响松树的生长,又可在活松上寄生茯苓。如果本发明在全国推广,每年可节约木材16.8万m3,节约土地1.6万亩并且本发明栽培茯苓可提高茯苓产量2-3倍(同传统栽培法相比较),节约木材换算成资金可达5亿多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更大。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首先是采选野生茯苓。选择的野生苓须颜色为棕红、苓肉嫩白、无病虫害且重量达2.5公斤以上。第二步是分离纯菌种(无性繁殖):(1)培养基的配方为:

    松木片  65%

    松木屑  10%

    麦麸  22%

    石膏  1%

    蔗糖  2%

    以上各种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之总和为100%。PH值6-6.5,水适量。(2)接种:用常规方法将茯苓接种在以上培养基上。(3)培养:在25-28℃,相对空气湿度为75%的条件下,培养20-25天,等菌丝长满培养基备用。第三步是活立松树根培植:(1)树根干燥,将部分活立松根切断,露出地面进行干燥;(2)接种培植:等切断的树根干燥后,在5-6月份进行接种培植,将菌种瓶埋在树兜下,用去皮干松棍的一端插进菌瓶内紧靠菌种,另一端紧靠活立松树根与干树根;(3)从5-6月份的接种,到10-12月份,茯苓已长到0.25公斤。此茯苓的特性已基本上由腐生变成半腐生半寄生的茯苓,但产量极低,仍需进一步驯化培植。第四步是驯化培植:(1)苓种采集,将活立松根上培育的鲜苓采集后,置于26.5℃空气湿度为85%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室须通风良好,有一定直射阳光,并将菌核置于湿沙土壤上,7-10天后就长出子实体。(2)孢子采集,待子实体孢子成熟时,采用“空中捉捕法”收集孢子。(3)培养菌丝,将采集的孢子放在培养基(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内,在25℃培养7-10天。(4)培植中扩大,同纯菌种分离相同。(5)驯化培植:将活立松树兜周围树根削去皮露出木质部分,放上少量松树根,然后将菌种接种在干燥引菌木棍上,覆上土。接种温度在20-30℃,生长期为30-40天,待整个干松木根长满白色菌丝即可。(6)断娘诱变:将活立松根四周的土创开,待干松木棍上的菌丝长到活立松树棍上时,将原有插放的菌种和引菌棍全部拨掉覆土,使菌丝靠分解木材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为其营养源转变成吸收活立松木的新陈代谢、碳水化合物为其营养源。(7)变温培植:当下种生长二个月后,在长满菌丝的整个活立树兜上,白天盖上薄膜,晚上则敞开,白天与晚上温差保持7℃左右,能促进菌粒的形成和菌粒的膨大。待菌粒生长到5公斤以上就可选为种苓。第五步是菌种的提纯复壮。包括(1)有性繁殖分离纯种;(2)提纯培养;(3)稀释培养;(4)转管培养;(5)鉴别试验等常规方法。第六步是母种培养,此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同。第七步是原种扩大培养:(1)原种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

    松木屑  75%

    麦麸  20%

    蔗糖  4%

    石膏  1%

    以上各种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之总和为100%。

    在此培养基上接种、培养。

    第八步是栽培种的扩大培养,方法与传统栽培方法相同。

    第九步是引菌木备料。

    第十步是活立松树兜上栽培:(1)选择场地,宜选择阳光能照射的较疏松的松树林,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下。(2)下种的时间为每年4-6月份;(3)栽培方法:选择直径在20公分以上的活松树,将树兜根全部露出,部分根切断(切断处长茯苓),剃出根部木质,菌种就植于根部木质处,再把引菌木放在树兜周围,引菌木必须接触菌种,每根引菌木之间也须接触,覆土二寸厚。第十步是发菌管理。第十一步是病虫害防治。第十二步是采收。

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本发明是把腐生生长的茯苓驯化成在活立松寄生生长的茯苓。主要工艺包括,采选野生茯苓、分离菌种(无性繁殖)、活立松根部培植、驯化培植(有性繁殖)、菌种提纯复壮、母种培养、原种扩大培养、栽培种扩大培养、引菌木备料、活立松树根栽培、发菌管理、病虫害防治、茯苓采收等。本发明具有减少松木林的砍伐,年减少木材损失16.8万m3,折换成资金可达5亿元,减少耕地使用1.6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