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虫幼体分离的新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303364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02109.7

申请日:

1992.04.01

公开号:

CN1076827A

公开日:

1993.10.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李文缴费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7/033; A23K1/18;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7/033; A23K1/18; A01K61/00

申请人:

李文;

发明人:

李文

地址:

16100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水产局渔政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水产动物育苗的卤虫幼体分离的新方法,它是用光诱的方法将卤虫幼体诱向分离液的下部,其特征是所使用的分离液的比重大于卤虫未孵化卵和卵壳的比重。使用本方法分离所获卤虫幼体的纯度一般可达99%以上,而且分离速度快,消耗的成本极低。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水产动物育苗生产中常常遇到的卤虫幼体分离的问题,适合于水产动物育苗、养殖单位在分离卤虫幼体时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水产动物育苗的卤虫幼体分离的新方法,它是用光诱的方法将卤虫幼体诱向分离液的下部,其特征是所使用的分离液的比重大于卤虫未孵化卵和卵壳的比重。

说明书


卤虫的初期无节幼体营养丰富,是鱼类、甲壳类等水产动物幼体的优良饵料。目前大约85%以上的水产动物育苗使用卤虫,而且卤虫又被称为“对虾育苗的指定饵料”,可见卤虫在水产动物的育苗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卤虫的使用一般经过以下步骤:冬卵孵化→幼体分离→投喂。但目前广泛使用的分离方法-光诱法,即卤虫孵化好后,用光诱的方法将幼体诱集于孵化池某处,然后虹吸获得功体。此法费时而且分离效果差,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分离后所获卤虫幼体的纯度[纯度=卤虫幼体数/(卤虫幼体数+未孵化卵数+卵壳数)]一般只能达到75%左右。这种夹杂着大量未孵化卵和卵壳的幼体投入育苗池后,未孵化卵和卵壳将在育苗池中大量积累,对幼苗的存活将造成极大的威胁。它们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条:(1)幼苗吞食后可发生肠梗堵死亡。(2)其上易附着病菌,幼苗吞食后感染疾病。(3)堵塞滤水网,有时会造成破网逃苗事故。(4)污染水质。(5)阻碍幼苗的活动。

    还有一种使用较少的分离方法是用改良金尼式分离装置。该装置是一个长方形水槽,用隔板隔成三个部分,隔板地中下部有可开闭的孔。将卤虫幼体、未孵化卵和卵壳的混合物放入中间的水槽中,上面用盖子遮光,左右两侧水槽上面用供光器供光,打开隔板上的孔,卤虫幼体将被光诱到两面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关闭隔板上的孔,即可在两侧的水槽中获得卤虫幼体。此法分离后获得的卤虫幼体的纯度可达90%以上,但尽管如此仍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因为那10%左右的未孵化卵和卵壳在育苗池中的逐渐积累仍将对幼苗造成不小的危害。

    还有一种解决办法是用卤虫去壳卵投喂,这样也就无须做幼体分离了。但去壳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品,成本高昂,操作复杂,要求严格。而且由于去壳卵比重较大,投到育苗池中有很多沉入底部而不能被摄食,造成一定的浪费。因此这种办法也没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以上现有技术可见童合一主编金盾出版社出版的《浅海滩涂海产养殖致富指南》中234-237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卤虫幼体分离的新方法,它能较好地将卤虫幼体从其间混杂的未孵化卵和卵壳中分离出来。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卤虫幼体、未孵化卵和卵壳的混合物放入已配制好的分离液中,其中分离液的比重大于未孵化卵和卵壳的比重,这样未孵化卵和卵壳由于浮力的作用将被浮于分离液的表面,同时用光诱的方法将卤虫幼体诱向分离液的下部,这样就达到了分离的目的。

    下面将本方法的使用过程叙述如下:

    首先将一底部透光良好的容器置于一架上,在其中配制分离液,分离液可用食盐溶入孵化液中配制而成。先将孵化液加入此容器中,再加少量卤虫幼体、未孵化卵和卵壳的混合物,将食盐逐步溶入其中,直至将未孵化卵和卵壳全部浮于表面,这时分离液的比重就大于未孵化卵和卵壳的比重了。我们也可以继续将食盐溶入其中,使分离液的比重继续增大,实验表明,在进行高密度分离时,使用比重较大的分离液会有助于提高分离的速度和质量。但分离液的比重也不能无限增大,应使卤虫幼体至少能在其中存活半小时,这一点需要我们在使用本方法时加以注意。而且我们还应注意到对于不同品系的卤虫来说,其幼体耐受高比重的能力是不同的。

    分离液配制好后,将用网袋在孵化池出水口处收集到的卤虫幼体、未孵化卵和卵壳的混合物倒入其中,容器的顶部及四周用遮光物遮光,底部供光,如此静止20分钟左右,然后虹吸就可以获得高纯度的卤虫幼体了,虹吸的时候用一容器将分离液接回以便下次分离再用。

    本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分离效果好,实验表明用本方法分离所获卤虫幼体的纯度一般可达99%以上。而且实验还表明当分离液中卤虫幼体+未孵化卵+卵壳的密度高达1500个ml时分离效果依然良好。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较小体积的分离液一次进行大量的卤虫幼体分离,从而也就决定了本方法较之目前广泛使用的光诱法还具有分离速度快的优点。而且也决定了本方法所需使用的食盐量不大,加之分离液可反复使用,使得本方法消耗的成本极低。

    实施例:某育苗场进行真鲷育苗生产使用卤虫作为饵料,该卤虫系国产卤虫,其孵化是在沙滤海水中进行的,经测孵化率为33%左右。其幼体分离是这样进行的:

    观察发现该卤虫未孵化卵和卵壳在沙滤海水中呈漂浮、悬浮和沉底三种状态,可以看出该卤虫未孵化卵和卵壳的比重和沙滤海水差不多,大约为1.024(g/cm3)左右。同时我还做了一个小试验,用食盐溶入沙滤海水中使其比重达到1.2(g/cm3),然后加入该卤虫幼体,经观察4个小时过后,卤虫幼体仍安然无恙。根据上述情况开始了分离液的配制,首先就地取材选择了育苗场中较常见的玻璃钢大桶作为底部透光良好的容器,将其置于一木架之上,向其中加入沙滤海水,再逐步向其中溶入食盐,直至其比重达到1.15(g/cm3)。根据前面的情况,这一比重已远远大于未孵化卵和卵壳的比重,而且该卤虫幼体在这一比重的分离液中呆半小时是绝对安全的。其中比重的测量是用比重计进行的。将用网袋在孵化池出水口处收集到的卤虫幼体、未孵化卵和卵壳的混合物倒入分离液中,玻璃钢大桶的顶部和四周用油毡纸遮光,底部吊一灯泡供光,如此静止20分钟左右,用一塑料管虹吸就获得了高纯度的卤虫幼体,虹吸的时候用一网袋接取幼体,网袋下面用一个缸将分离液接回。

    一次分离进行完后,将玻璃钢大桶中的未孵化卵和卵壳用沙滤海水冲洗去,再将分离液倒回其中,然后准备开始下一次分离。

    分离结果表明,所获卤虫幼体的纯度一般都在99%以上,而且进行的都是高密度分离,分离液中卤虫幼体+未孵化卵+卵壳的密度有时高达1500个/ml。

    上面的分离中使用的分离液的比重是1.15(g/cm3),我还按照上述方法做了许多分离液的比重在1.1-1.2(g/cm3)之间变化对该卤虫幼体进行高密度分离的实验,结果发现所获卤虫幼体的纯度都相差无几,分离效果都很好。这说明本发明实施起来是非常容易的,因为使用本方法时只要在众多的能达良好分离效果的分离液的比重中随便选取一个就可以了。

卤虫幼体分离的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卤虫幼体分离的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卤虫幼体分离的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卤虫幼体分离的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卤虫幼体分离的新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水产动物育苗的卤虫幼体分离的新方法,它是用光诱的方法将卤虫幼体诱向分离液的下部,其特征是所使用的分离液的比重大于卤虫未孵化卵和卵壳的比重。使用本方法分离所获卤虫幼体的纯度一般可达99以上,而且分离速度快,消耗的成本极低。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水产动物育苗生产中常常遇到的卤虫幼体分离的问题,适合于水产动物育苗、养殖单位在分离卤虫幼体时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