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酸白菜的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02837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5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1435.2

申请日:

1993.03.05

公开号:

CN1081837A

公开日:

1994.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18

主分类号:

A23L1/218

申请人:

北京市蔬菜贮藏加工研究所;

发明人:

钟之绚; 郭剑; 苏文英

地址:

100036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东城区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高仰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酸白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选菜:挑选新鲜、整齐大白菜,洗净、切成两瓣。b)接种:将选好的大白菜码入容器,占容器五分之四容积,然后接入多种乳酸菌和食盐水,乳酸菌接种量为每100克大白菜加入1.5—2.5毫升菌液,食盐水浓度为1—5%(重),菜于盐水的重量比为1∶1—1.5。c)发酵:将上述处理好的大白菜置放于17—25℃条件下,发酵3—5天,然后包装上市。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制作酸白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选菜:挑选新鲜、整齐大白菜、洗净、切成两瓣; b)接种:将选好的大白菜码入容器,占容器五分之四容积,然后接入多种乳酸菌和食盐水,乳酸菌接种量为每100克大白菜加入
2: 5-
3: 5毫升菌液,食盐水浓度为1-5%(重),菜与盐水的重量比为1∶1~1.5; c)发酵:将上述处理好的大白菜置放于17-25℃条件下,发酵3-5天,然后包装上市。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种乳酸菌包括: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格氏乳杆菌、弯曲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乳糖亚种和棉子糖链球菌。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酵过程是在非密封容器中进行的。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酸白菜的方法,尤其是一种用多种乳酸菌制作酸白菜的方法。

    众所周知,酸白菜在我国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家庭自制酸白菜的方法一般是将大白菜码入缸内,加水发酵一个月后即可食用。质量好的酸白菜风味纯正,营养丰富。但其因依靠自然发酵制成,微生物种群得不到控制,发酵周期长,并且由于酸菜液与空气接触,有“自膜”现象,影响了酸白菜的质量,因此,不易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酸白菜的方法,尤其是一种用多种乳酸菌制备酸白菜的方法,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酸白菜。

    本发明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将乳酸菌,包括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格氏乳杆菌、弯曲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乳糖亚种和棉子糖链球菌的纯培养物接种于大白菜上,以增强乳酸菌的种群优势,调整发酵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控制杂菌生长,并为乳酸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从而缩短发酵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大规模、快速、连续化工业生产酸白菜。

    图1是本发明酸白菜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酸白菜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3是酸白菜发酵过程中PH值变化曲线图。

    图4是酸白菜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菌数量曲线图。

    图5A、5B是A、B两种方法处理发酵中的细菌数。

    图6是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占细菌总数地比例。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本发明的制作方法:

    1、选菜:挑选新鲜,整齐大白菜,洗净,切成两瓣。

    2、接种:将选好的大白菜码入容器约占容器4/5容积即可,接入多种乳酸菌和食盐水,接菌量为每100克大白菜加入1.5-2.5毫升菌液,食盐水浓度为1~5%(重),菜与盐水的重量比为1∶1~1.5,所说的多种乳酸菌包括: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格氏乳杆菌、弯曲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乳糖亚种和棉子糖链球菌。

    3、发酵:将上述处理好的大白菜置放于17-25℃条件下,非密封发酵3~5天,然后包装上市。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方法的专利性,本发明人用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的方法叙述本发明。定义“A方法”为本发明人工接种乳酸菌促进酸白菜发酵的方法,“B方法”为现有技术不接种发酵酸白菜的方法,“A方法”接种量为1.5-2.5ml/100g菜;实验处理量10kg大白菜,发酵温度为20℃,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还要进行如下工作:

    1.PH值测定

    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每天取样,用精密试纸检测发酵液的PH值,试纸测定范围:PH值:2.5-4.0;3.8-5.4;5.5-9.0

    2.维生素测定

    发酵的酸白菜和发酵前的大白菜原料,检测VC、VB1、VB2、VB5、VB6,叶酸等6种维生素含量

    3.菌数测定

    取不同发酵期的发酵液,采用十倍稀释法,选择适宜的稀释度,在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培养,计算菌数。培养条件分述如下:

    (1)霉菌:马丁培养基25℃,培养48小时。

    (2)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25℃,培养48小时。

    (3)细菌:PYG-CaCO3培养基30℃,培养48小时,乳酸菌和其它细菌(除乳酸菌外的全部细菌)分别计数。全部菌落数为细菌总数,在PYG-CaCO3平板上出现溶解圈者为产酸菌,分别计数不同形态的产酸菌,取代表菌株,划线纯化后,进行革兰氏染色,葡萄糖氧化发酵实验,氧化酶和接触酶测定,出现革兰氏染色阳性,葡萄糖发酵产酸,氧化酶与接触酶均为阴性者为乳酸菌,它和细菌总数之差为其它细菌总数。

    4.菌种鉴定

    乳酸菌采用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参照伯杰氏系统细菌鉴学手册第二卷鉴定到种或亚种,酵母菌按真菌分类手册鉴定到属。

    酸白菜发酵期间的PH值变化如图3所示。A处理发酵1.5天已进入发酵高峰期,PH值降至4.1,发酵3天即成熟,最终PH值达到3.4。而对照B发酵1.5天时PH值为5.4,3至4天进入高峰期,PH值为4.1,发酵7天成熟度仍然不够,最终PH值仍为4.0。

    大白菜经乳酸发酵后,维生素含量发生变化。所测6种维生素中Vc,VB1,VB2含量比发酵前减少,VB5,VB6,叶酸含量增加。A、B两处理对比,前者的维生素含量均高于后者。见表1:

    注:Vc的单位为mg/100g,其他维生素为μg/100g。该项检测工作由北京农业大学食品系检测中心承担。

    乳酸发酵结果,形成了保护维生素的环境,提高了VC等维生素的保存率,同时乳酸菌代谢过程中还合成了一些维生素,因此叶酸等几种维生素含量高于发酵前,从PH值的下降和维生素含量的提高,可以看出接种多种乳酸菌对酸白菜发酵的促进作用,而以下微生物分析,则说明了多种乳酸菌促进酸白菜发酵的微生物机理。

    在整个发酵过程,A,B两个处理里,均只检出个别霉菌,而酵母菌的数量相差很大,前者为102-103个/ml,后者为102-106个/ml。见图4。

    在酸白菜发酵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细菌是乳酸菌。因此,乳酸菌数量及其占细菌总数的比例,是影响发酵速度的重要因素。检测酸白菜不同发酵期的细菌含量,得出如图5A,5B和6中所示的结果。接种多种乳酸菌的A处理,发酵前乳酸菌数近107个/ml,占细菌总数的62.6%,发酵中期1.5天,乳酸菌数近109个/ml,稀释度为10-7的平板上未检出其它细菌;而对照B发酵前在稀度为10-5的平板上未分离到乳酸菌,发酵中期(4天)乳酸菌数才到达最高水平,为108个/ml,占细菌总数的57.8%。

    从以上图中可见,接入多种乳酸菌明显增加了发酵前的乳酸菌数,使在发酵系统中处于劣势的乳酸菌群变为优势菌群,而乳酸菌的生长代谢抑制了其它细菌的繁殖,从而改变了酸白菜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因此,虽然于发酵前接种,但其作用却能贯穿发酵全过程。

    在A,B两个处理的各发酵期均只分离到一类酵母菌,即白地霉(Geotricham        albibum)。

    酸白菜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种类如表2所示。在各发酵期,从A处理中均检出乳酸菌,先后分离到5个种2个亚种,而从B处理中,在发酵前未检出乳酸菌,其后仅分离到2种。

    表2A、B方法处理酸白菜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种类

    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和优点如下:

    1)现有技术采用抽真空密封系统发酵,而本发明采用非密封系统发酵。因为乳酸菌为兼氧细菌,其厌氧程度不高,在普通水封条件下生长得很好,而在绝对无氧条件下,生长也不一定快。同时,密闭发酵对生产条件要求严格,而本发明对生产条件无特殊要求,更容易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因而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2)现有技术均需对蔬菜原料进行消毒,而在本发明则不需此道操作工序。其好处在于:①充分发挥蔬菜原料上存在的有益菌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发酵,同时赋于产品更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风味。②减少操作工序,使生产更加方便。③不使用任何化学防腐剂、洗涤剂,不仅使产品更有利健康,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3)现有技术在发酵过程中需改变发酵温度。而本发明则不需要,这就使生产条件和操作工艺更为简单,更易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方法优点如下:

    1)简化了生产条件:不需密封发酵,不需改变发酵温度,因而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2)缩短了工艺流程:蔬菜原料不需消毒灭菌,不需抽气,降低了生产成本。

    3)多种乳酸菌共同作用,发酵周期比常规方法短一半以上,且酸菜营养更丰富,维生素(VC、VB1、VB2、VB5、VB6、叶酸)比常规方法高18-80%。

    4)接种量低,为1.5-2.5ml/100g菜,降低了成本。

    下面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但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1.将20kg大白菜洗净,纵切成两瓣,码入发酵容器中,同时加入含多种乳酸菌的乳酸菌液2000ml,2B°盐水30Kg,置于20℃温度下,发酵4天,即为成品,PH3.4。

    2.取出成品酸白菜,在母液中加入大白菜,20℃发酵3天,即成。母液可循环使用3-4次。

    对照例:

    1.将20Kg大白菜洗净,纵切成两瓣,码入发酵容器中,加2B-盐水30kg,置于20℃,发酵9天,基本成熟,PH3.8。

    2.取出成品酸白菜,在母液中加入大白菜,20℃发酵6天,成熟,表面长菌膜,母液不可再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面的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任何不超出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改动,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一种制作酸白菜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制作酸白菜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制作酸白菜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制作酸白菜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制作酸白菜的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酸白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选菜:挑选新鲜、整齐大白菜,洗净、切成两瓣。b)接种:将选好的大白菜码入容器,占容器五分之四容积,然后接入多种乳酸菌和食盐水,乳酸菌接种量为每100克大白菜加入1.52.5毫升菌液,食盐水浓度为15(重),菜于盐水的重量比为111.5。c)发酵:将上述处理好的大白菜置放于1725条件下,发酵35天,然后包装上市。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