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润湿装置以及 具有这种纱线润湿装置的倍捻捻线锭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润湿装置,特别用于倍捻捻线锭子,以及具有安装在锭子空心轴上端的所述纱线润湿装置的倍捻捻线锭子。这样一种纱线润湿装置包括一个储液罐和一个浸在该储液罐内的具有毛细作用的多孔润纱体,该润纱体具有一个朝锭子空心轴方向收缩的过纱孔。
技术背景
这种类型的倍捻捻线锭子和这种倍捻捻线锭子所对应的纱线润湿装置已公开在德国专利文献DE2317053(=US3864901)以及德国专利文献DE3409233C1(=US4572314)中。
所述纱线润湿装置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个多孔的、优选用烧结材料制成的润纱体,它部分地浸在储液罐中,并在储液罐中直接和/或额外经一个内芯装置吸收润湿或润滑剂。在该倍捻捻线锭子工作时,纱线贴着润纱体通过,优选沿着球形向内收缩的过纱孔通过,并吸收润滑或润湿剂,所述润滑或润湿剂由于润纱体的毛细和吸附作用,从储液罐被输送到纱线所经过的润纱体表面,从而在该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润湿剂或润滑剂薄膜。如果纱线穿过该薄膜,则润纱体毛细系统的平衡将发生变化,并将新的润湿或润滑剂输送到表面上。该过程是连续进行的。
在特定的工作条件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即纱线所经过的润纱体表面上的润湿剂多于纱线所吸收的数量。所以容易产生地危险是,过量的润湿剂滴落在锭子空心轴范围内,例如进入该处安装的纱线制动器内,从而影响了工作过程。
在德国专利文献DE 3608436 A1中公开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具有纱线润湿装置的倍捻捻线锭子,它具有由两部分构成的多孔润纱体。其中一部分含有若干浸在储液罐内的用毡制成的内芯或另一种吸附材料,后者放置在用多孔或固体聚烯烃树脂制成的第二润纱体内,并且该部分具有朝纱线运行方向收缩的过纱孔。该过纱孔的下端与一个基本上呈漏斗形状的、设置在盖板上的孔连通,该孔则通向倍捻捻线锭子的喂纱管,其结果是在该纱线润湿装置中的过量润湿剂可无阻碍地进入喂纱管,从而进入与其相连的锭子空心轴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纱线润湿装置的倍捻捻线锭子或者一种相应的纱线润湿装置,它可防止过量润湿剂进入倍捻捻线锭子的锭子空心轴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以上任务的解决方案是,所述倍捻捻线锭子或相应的纱线润湿装置本身的特征是,过纱孔的内端经至少一个润湿剂回流道与储液罐连通。
通过该方案,未被纱线吸收的过量润湿剂不会积存在锭子空心轴的上部,而是直接返回到储液罐内。
所述过纱孔的内端直径最好大于处在锭子空心轴延长段上的喂纱管的过纱孔直径,所述喂纱管的上端被一个用于过量润湿剂的汇集腔所包围,并且该汇集腔通过一个或多个回流道与所述储液罐连通。
在德国专利文献DE 3409239 C1中,特别是在图2所示的系统中,所述润湿装置具有一个穿过所述储液罐并且与所述锭子空心轴连接的连接管,在该连接管上套有伸到所述储液罐内的所述润纱体的分段,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特征是,每个回流道均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和伸到所述储液罐内的润纱体分段的内壁之间。
下面对照附图所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具有安装在锭子空心轴上端的所述纱线润湿装置的倍捻捻线锭子的剖视图。
优选实施例描述
在图中示意性地显示出了作为倍捻捻线锭子一个组成部分的锭子空心轴1的上端。纱线润湿装置2包括插到锭子空心轴1上的一个内部连接管3、一个安装在连接管3下端或与其制成一体的储液罐底部4、一个例如呈截锥形的储液罐侧壁5和一个环形的储液罐盖板6,所述盖板具有一个设置在其上或与其制成一体的连接管7,在该连接管内插入一个用具有毛细作用的多孔材料制成的、由两部分组成的润纱体8、9。下部润纱体分段8浸在储液罐4、5、6内,它优选采用旋转对称结构,由一种较粗粒度的烧结材料制成,而上部的旋转对称润纱体分段9则用一种相对较细粒度的烧结材料制成。上部润纱体分段9具有一个基本上呈漏斗形状向下收缩的过纱孔9.2,它的形状基本上是球面形的,并且其凸缘9.1支承在连接管7的上端上。所述上部润纱体分段9的上表面最好用一个可更换的计量板11覆盖,从而能够调整进入过纱孔9.2的纱线和该漏斗形过纱孔9.2的球面形内壁之间的接触面。所述计量板11可通过一个卡环11.1固定在连接管7的上端上。
所述过纱孔9.2的内端的直径大于处在锭子空心轴1的延长段上的喂纱管10的过纱孔直径,所述喂纱管或者构成锭子空心轴1本身的一部分,或者插入到将喂纱管封闭的连接管3的上端。所述喂纱管10的上端位于连接管3上表面的上部,并且大致构成一个挡水板,它环绕在一个润湿剂汇集腔的周围,所述汇集腔的开口通到一个在连接管3和下部润纱体分段8之间的环形间隙内,所以该环形间隙构成一个回流道,可使过量的润湿剂直接回流到储液罐内。
在储液罐4、5、6上连接着一个不属于本发明范围的充液阀12以及一个排气和通风阀13。
除了采用环形间隙构成的回流道以外,还可以在所述连接管3的外壁和所述下部润纱体分段8的内壁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沿轴向布置的凹槽,该凹槽优选设置在所述润纱体分段8的内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