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99145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4023.1

申请日:

2003.07.26

公开号:

CN1569758A

公开日:

2005.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5F11/08; C05G3/00; C05G3/04

主分类号:

C05F11/08; C05G3/00; C05G3/04

申请人:

朱绍林;

发明人:

朱绍林

地址:

223900江苏省泗洪县青阳镇文化巷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和土壤调理剂(fertilizersand soil conditioners),一种复混肥料(compound fertilizer),一种配方能根据土壤或植物要求调整的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slow-release fertilizer additive)。它的组分按重量由复合微生物-有机载体2%-50%、无机载体1%-30%、尿素缩合物(ureacondensate)1%-50%、主要养分(macro-nutrient;primary nutrient)1%-60%、微量养分(micronutrient;trace element)1%-10%、土壤调理剂(inorganic soilconditioner)1%-50%构成。本发明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菌和促进其生物活性的营养、物理化学因子,具有改土、增产、抗病等多种功能。该添加剂可以施入土壤或加入作物秸秆粉、糠壳、木屑等有机物,混合成活性有机物,广泛应用于低产农田、草原、林地、沙漠、盐碱地等改土培肥,以及蔬菜、花卉无土栽培和绿化苗木栽培基质、屋顶绿化、矿山和公路岩土边坡绿化的基材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slow-release fertilizer additive), 其特征在于:由复合微生物-有机载体、无机载体、尿素缩合物(urea conden -sate)、主要养分(macro-nutrient;primary nutrient)、微量养分(micro -nutrient;trace element)、土壤调理剂(inorganic soil conditioner)组 成,并按如下重量百分比:复合微生物-有机载体2%-50%、无机载体1-30%、尿 素缩合物1%-50%、主要养1%-60%、微量养分1%-10%、土壤调理剂1%-50%。
2: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复合微生物由白地霉、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土壤芽胞杆菌(B.edaphicus)、 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siliceus)、巨大芽孢杆菌(B.mega -therium)、腊样杆菌(B.cereus)等组成。
3: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有机载体为酒精干糟、啤酒干糟等酿造糟泊组成。
4: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无机载体为钙基膨润土(Bentonite)、沸石粉组成。
5: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尿素缩合物为尿甲醛、丁烯叉、异丁烯叉二尿等缓效氮肥组成。
6: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主要养分由尿素、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复合肥组成。
7: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微量养分是由硫酸锌、硫酸锰、硫酸亚铁、硫酸铜、钼酸铵和硼砂等化合物组 成。
8: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土壤调理剂其组分包含酸中和剂、粘结剂、保水剂;酸中和剂为生石灰(CaO), 粘结剂为粘胶纤维、羧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聚 丙烯酸钠、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等高吸水树脂。

说明书


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农业生态,林业、园林绿化、园艺、蔬菜,草业、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矿山、沙漠等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一种肥料和土壤调理剂(fertilizersand soil conditioners)、一种复混肥料(compound fertilizer)、配方肥料、精制有机肥、床土调酸剂类肥料产品的生产及应用技术。

    背景技术

    肥料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中国农业经历了应用有机肥的传统农业和应用化学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现代农业。我国土壤肥料工作者,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不断总结创新,并积极把这种知识财富以专利的形式加以保护。

    本发明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和现代农业为背景技术,以环境保护、矿山、沙漠等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有关保水、保肥、土壤改良、生态修复为发明的创新点;应用农业生态学、微生物学、植物营养学、“养分归还”、“最小养分律”及平衡施肥等学说,检验发明的科学性;以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活性的安全、高效、经济的肥料产品体现发明的实用性。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其实质是一种复混肥料,可以直接使用,或加入有机物质,制成一种精制有机肥,或加入无机肥,制成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为例,它是指含有有机物质和无机营养的复混肥料。有机物质采用畜禽粪便、城市垃圾有机物、污泥、秸秆、木屑、食品加工废料等,以及含有机质的草炭、风化煤、褐煤、腐殖酸等,并加入微生物菌剂和刺激生长的物质,称其为有机活性肥料或生物缓效肥,无机营养部分主要是化学肥料。由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成分复杂,在推广使用时很难准确评价它的实际效果:①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的有机部分的肥效不高:目前大多数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有机部分含量在50%左右。若以50%计,单位面积施用200公斤(折每公顷3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施入地有机物质只有100公斤。许多试验已经表明,每667平方米施入有机肥1500公斤才有效,若按30%水分计,单位面积施入的有机肥要达到1050公斤才有效。可见,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施入的有机物质所能起到的肥效是有限的。有机物质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最大的作用是对无机养分的吸附,有机物质是分散的多孔体,会吸收一部分化肥养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施入土壤后,化肥部分被水溶解,一部分被作物吸收,一部分被有机物吸收,对化肥的供应强度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许多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肥效仅表现出10%左右的增产效果(与等量无机养分相比)。②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的微生物作用不确定:微生物在一定环境下才有活性,这个环境要求很高。化学肥料大多数是盐类,溶解度很高,对微生物的活性起杀灭或抑制作用,据肥料权威人士研究报道:不同硅酸盐细菌(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enosus)菌株在45%复合肥(尿素35%、二铵25%、硫酸钾25%、腐植酸10%)中按5%拌入芽胞悬液,6个月存活率41.7%-72.5%,12个月存活率24.0%-54.8%;在80℃烘箱中烘30min后存活率46.5%-100%。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加工过程中化肥采用的是干物料,不含或少含水分,对微生物的活性起抑制作用。这种肥料施入土壤后,水分充足,高浓度的肥料溶液不可能复活加入的微生物,还有可能将加入的微生物杀死,所以活性有机复混肥和生物有机复混肥的肥效不能肯定。③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肥效主要是无机化肥的作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个品种。根据国际规定,复混肥料中的总养分N+P2O5+K2O=10+6+9=25的话,其表明无机复混肥料中含有10%的氮素(N)、6%的磷素(P2O5)、9%的钾素(K2O)。那么当每667平方米施用这种肥料100公斤,对于大多数农作物来讲,已经能够满足高产水平的需要了,而此时的有机物质每667平方米仅有50公斤。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的化肥作用,有机部分是不起什么作用的。由于加入了有机物质,有机物质的费用及其加工增加的费用都会附加到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单位养分价格上,使这种肥料的单位养分价格高于一般复混肥料。

    遍布城乡各地的有机废弃物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可再生资源,在农业上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对它们加以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对节约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作植物肥料的利用方式有(1)直接还田:如秸杆直接还田、施用粪肥等,操作简单、省工省事。山东省目前已推广秸杆还田面积300万hm2,初步实验表明,连续还田2~3年后土壤孔隙度增加2.1%~4.1%,有机质增加0.5~1.7g/kg,速效钾增加15.0~18.7mg/kg,碱解氮、速效磷也都有所提高,年均增产粮食534kg/hm2。(2)发酵还田:如各种堆肥(好氧),沤肥(兼性厌氧)、沼气肥(厌氧)等,都是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化学反应,将有机废物转化成类似腐殖质的高效有机肥。其中,堆肥和沤肥由于简便易行而被广泛采用,而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肥不仅营养元素损失少,而且可回收能源,但较为复杂,所以推广受限。(3)生产有机复混肥:将畜禽粪便、有机垃圾等废弃物或糖醛渣等工业废料经一系列工艺处理(如高温、高压等),加工成无病菌、无毒、无臭,并便于运输和贮存的有机复混肥料,使其既含有机成分,又含无机成分,既可实现氮磷钾平衡,又可实现有机与无机的平衡,具有较大优越性。

    1985~1989年,无锡市在国内首先建成了一座日处理100t城市垃圾的堆肥工厂,垃圾经20d发酵处理,成为腐熟度好、无臭味、无污染的优质有机肥料。施用这种肥料,可使小麦增产20%,油菜增产近1倍。

    自从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V.Leibig)提出植物矿质营养理论后,经过半个多世纪,化学肥料已发展为比较完善的技术系统和产业体系,成为推动世界农业生产发展的强大力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施用化肥可提高粮食作物单产55%~57%,提高总产30%~31%。美国著名的作物育种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Norman E.Borlaug在全国分析本世纪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种因素后,认为全世界农作物产量增加的一半得益于化肥的施用。我国化肥网数据表明,在多年平均667平方米施用化肥10千克左右时,可提高单产40%~60%,提高总产35%左右。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肥料问题就是粮食问题。要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首先应该解决肥料生产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化肥在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1984年至1994年10年期间,我国化肥使用量增加近1倍,然而粮食产量仅增长了9.1%。肥料产品的低质性及使用的不合理已使我国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资料表明:我国130多个大型湖泊中已有60多个遭到包括富营养化在内的严重污染,其中云南滇池的污染最为严重,京、津、唐地区69个乡镇地下水、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有半数以上超标。

    据全国公肥网及南京土壤所长期研究表明,我国氮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35%,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一般认为,发达国家的化肥质量较好,施用的氮磷钾比例较为适宜,氮肥的当季利肥率高于我国10~15个百分点。1952~1996年,我国的肥粮比(单位肥料增加的粮食量)已由16.1下降为2.4。农田氮素损失率为30%~50%,每年通过淋溶、挥发等途径损失氮素约900万t,价值约400亿元,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原因主要为,我国化肥生产品种单一,以低浓度单质速溶化肥为主,氮肥中碳酸氢铵仍占48%左右,高浓度尿素占43%左右,效果较好的复混肥只占化肥总产量的10%左右。而且这些肥料的养分释放速度不能人为控制,释放速度太快,作物来不及吸收,损失严重。长期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肥料利用率低下,特别是氮肥中氮素不能为作物充分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化学肥料溶解过快,由此加快了土壤微生物对肥料的分解。也加快了养分的转化、挥发、淋失及物理化学固定等。因此,减缓、控制肥料的溶解和释放速度,已成为提高作物对肥料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自从1924年脲醛肥料取得专利以来,75年来,缓释肥料已有长足进步,近年又发展到可控释放肥料(Con-trolledavailability fertilizers CAFS),而且有一部分已在农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特别是70年代以后,国外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在市场上以商业产品销售的缓释/控释肥料已达数十种。缓释/控释肥料通常以4种主要途径制得①合成缓溶有机氮肥,如脲甲醛(UF)、异丁叉二脲(IBDU)等;②合成缓溶无机氮肥,如磷酸铵镁(NH4MgPO4)等;③包膜(裹)缓释/控释肥料,如硫衣尿素、涂层尿素、Nutricote CAFS、Luxuriance(乐熹施);④生产抑制剂改良的缓释肥料,如长效碳铵(添加改良的DCD)、长效尿素(添加HQ)等。当今世界较著名的生产缓释/控释肥料的公司及产品有日本“NutriLote-″CAFS、”Meister″CAFS,可控释氮素100~360天,控释量80%,氮素利用率达60%~70%,具有特定温度-释放速度变化规律,其氮素释放不受土壤类型、含水率、PH、微生物等复杂环境因素影响。在多种作物上试验表明,一次底施,平均较尿素4次施用的增产幅度还高。此类肥料在美国、荷兰及法国都有生产,如Osmocote、Pla-cote等。这种农艺与工艺相结合的肥料高新技术,由于其较好地做到了可控制肥料养分释放速度,被誉为肥料工业的一次革命,并被称为是“21世纪的肥料”。目前,美国、日本、西欧缓释肥料生产厂现有39家,年产量50万t,相当于化肥用量的1%左右,但是正以3%~5%的速度递增。综上所述,考虑我国跨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及21世纪16亿人粮食安全的需求,同时考虑21世纪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挑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世纪贸易组织)后,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能大力促进“两高两优”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结构优化)发展,增强我国农业科技储备,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的缓释、控释复合肥料技术和精确施肥技术,进行长期的定向研究和发展,形成系统的肥料创新体系,为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作出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贡献,是21世纪我国肥料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任务。

    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是艰苦而慢长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实践。为了解决上述肥料问题,国内已有人做了这方面的发明。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8112007,关于“高效生物复合肥及其生产方法”的发明,用酵母菌与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纤维分解芽孢杆菌混合菌剂、蜡质芽孢菌等混合菌剂先与有机物养份混合后在35-55℃发酵3-4天,至长满菌丝后,晒干再与其它各组份混合、粉碎、制粒、包装。中国专利申请号96104782,发明“一种微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制造方法”,利用自然界和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使之部分降解成碳源及氮源,利用上述碳、氮源,繁殖酵母菌或有益真菌,使之成为复合肥料中的有机氮素营养;利用上述碳、氮源繁殖黑曲霉菌,以活化磷矿粉中部分晶格状态的束缚磷,成为速效磷,使之成为复合肥料中的磷素营养;利用上述碳源和气态氮或有机氮繁殖硅酸盐细菌,使之活化含晶格态氧化钾的矿物质诸如钾长石、明矾石粉剂,使之部分成为速效钾,形成微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中国专利申请号01128588.5,关于“一种高效有机生态肥及其制备方法”,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有机生态肥,它采用微生物秸杆速腐剂,利用高温堆肥原理,将各种有机废弃物快速堆腐成肥,再根据作物营养平衡原理和最小养分定律加入各种有益微生物菌和无机养分,科学配制成各种系列高效有机生态肥。中国专利申请号00115374.9,关于“有机基质肥料及其制造方法”,该发明是对畜禽养殖场排出的猪、牛畜禽粪便,通过合理科学配伍,加入适量作物秸杆和枯草芽孢杆菌等发酵菌种,经过堆制发酵、粉碎、包装成为蔬菜栽培、园林花卉草坪养植、水稻育苗等肥效很高的有机基质肥料。

    有机肥用量大,不便使用,上述“微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又不能给产量带来明显的增长,于是有人想到用价格较低的微生物肥料解决上述肥料问题。如中国专利申请号00113517.1,公布了“具有固氮解磷解钾功能的微生物肥料”;中国专利申请号02153347.4,公布了“生物冲施肥及生产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01110311.6,关于“硅酸盐细菌及含有硅酸盐细菌的肥料”的发明;中国专利申请号99114260.8,关于“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制法及其使用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93118068.6,关于“一种生物土壤调理剂的生产方法”,发明所述的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生产土壤调节材料的方法,它将白地霉、巨大芽抱杆菌等菌种分别在各自的培养基中培养,菌液稀释后与载体作物秸杆搅拌发酵。

    微生物肥在土壤中能否存活,关键在水分。在保水方面的发明有:中国专利申请号98124740,发明“一种提高微生物肥料微生态适宜度的方法”,该方法是将一种“超快速高吸水性树脂”,俗称保水剂,加入微生物肥料颗粒中,利用它的高膨胀率使微生物颗粒肥在施肥后迅速膨胀松散溶解,迅速发挥肥力;利用它的高吸水率保持肥料中微生物的小环境湿度,使微生物保持活性,通过提高土壤微生态适宜度的方法达到增强肥效的目的。

    在干旱地区,水的问题和肥料问题同样严峻,在保水、保肥方面的发明有:中国专利申请号00106098,关于“植物土壤改良剂”的发明,提供一种对植物吸水、保肥,能促其生长的植物土壤改良剂,它的配方由聚丙烯酰氨树脂、硅酸盐镁粉、尿素和载体填充物组成。中国专利申请号98101910,关于“土壤保水保肥剂”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保水保肥剂。它是以膨润土、沸石等做保水保肥剂。中国专利申请号00128201,关于“植物保水促生剂”的发明,涉及植物的一种吸水、保肥、促进生长、改良土壤的制品。它的组分重量%主要有硅酸盐镁粉1-1.5、聚丙烯酸钠树脂2-4.5、尿素1、硅砂石、海沙3-4。

    在解决园林绿化土、肥、水的问题上,中国专利申请号01141483.9,关于“城市园林覆盖物”的发明以天然生物材料覆盖裸露地表,所使用的材料为树枝、秸杆等,通过自然腐烂为土壤提供一定的肥力。在其中加入了缓释有机肥、生物活性菌肥、微量元素,蒸发抑制剂和保水剂,通过抑制水分蒸发起到减少灌溉用水的作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02113264.X,关于“利用植物秸杆绿化石质边坡的方法”,广泛用于铁路、公路、河岸、矿山、水电工程的石质边坡的护坡绿化。将植物秸杆粉碎或切断,使其长度≤4cm,再与植壤土、化肥和消毒剂按比例混合均匀;用锚杆和托板将网格固定在石质边坡表面,并使网格与石质边坡表面保持间隔距离;最后,用高压喷射设备将混合物加入水搅拌成浆喷射到坡面上,形成抗侵蚀能力强的护坡覆盖层。

    中国专利申请号98109068.0,关于“脲醛复合肥的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涉及的是在生产复合肥过程中加入脲醛肥与其它的化肥混合在一起,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脲醛肥是由尿素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缩合而成,脲醛肥缓释性能的强弱是决定于缩合物分子链的长短,它取决于甲醛、尿素相互作用的许多条件如:尿素与甲醛的摩尔分子比、pH值、温度与反应时间。根据这一特性可以按不同植物各个生长期对土壤中氮素水平的不同要求,配制不同释放速率的专用脲醛复合肥。这种肥料能像″细水长流″那样缓慢释放或控制释放养分。

    中国专利申请号00119688.X,关于“新型土壤保水调理剂“的发明公开了它含有高吸水树脂和啤酒废渣,包含泥炭、马尾藻、植物激素、肥料(包括快速吸收型肥料和/或缓释肥料)、微量元素等。

    在我国,随着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在农产品追求产量与质量并重,以及环境友好的多重目标要求下,肥料的改性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开发缓释、控释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是简单易行的措施,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我国化肥利用率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发达国家所采取的系列科学施肥技术在中国难以奏效。我国农民的教育水平低,农户土地面积小而分散,种植体系复杂,机械化程度低,农化服务体系难以建立和到位,配方施肥和其它技术措施很难为农民提供方便的服务。另外,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已不愿意在追肥等农艺操作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配方施肥、缓释/控释技术、微生物肥、土壤调理剂为一体的物化肥料产品,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slow-release fertilizer additive)。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添加剂的配方包括复合微生物-有机载体、无机载体、尿素缩合物(urea condensate)、主要养分(macro-nutrient;primary nutrient)、微量养分(micro-nutrient;trace element)、土壤调理剂(inorganic soil conditioner);它的组分重量由复合微生物-有机载体2%-50%、无机载体1%-30%、尿素缩合物1%-50%、主要养分1%-60%、微量养分1%-10%、土壤调理剂1%-50%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由白地霉、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土壤芽胞杆菌(B.edaphicus)、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siliceus)、巨大芽孢杆菌(B.megatherium)、腊样杆菌(B.cereus)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载体为酒精干糟、啤酒干糟等酿造糟泊中一种或两种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无机载体为钙基膨润土(Bentonite)、沸石粉两种或其种一种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尿素缩合物为尿甲醛(代号UF,由尿素和甲醛按2∶1缩合成链状化合物,含氮38%-40%)、丁烯叉(又名亚丁烯基二脲、丁烯叉二脲、尿乙醛,代号CDU,由尿素与丁烯叉醛按2∶1缩合而成,含N30%-32%)、异丁烯叉二尿(又名异丁叉二尿、亚异丁基二尿、亚二丁基双脲、尿异丁醛,代号IBDU,由尿素和异丁醛经催化反应而得,含N32%,肥效比脲甲醛高一倍,可持续3-5年)等缓效氮肥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主要养分由尿素、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复合肥(15-15-15)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微量养分由硫酸锌(ZnSO4.7H2O)、硫酸锰(MnSO4.7H2O)、硫酸亚铁(FeSO4.7H2O)、硫酸铜(CuSO4.5H2O)、钼酸铵(NH4)6Mo7O24.4H2O和硼砂(Na2B4O7.-10H2O)等化合物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土壤调理剂其组分含酸中和剂、粘结剂、保水剂;酸中和剂为生石灰(CaO),粘结剂为粘胶纤维、羧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等高吸水树脂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的制备工艺简单:按上述重量比称量好,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浙江绿宝酵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生产厂家提供,分别培养,混合制成干粉)加入有机载体,混合成复合微生物-有机载体,再加入无机载体、其余组分混合,粉碎,过2mm筛,计量,包装而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以季节为时效单位提供养分,在混合过程中配入不同比例和数量的有机、无机营养元素,并以有机缓释营养为主,适应不同品种和不同土壤的需要;

    (2)以多种功能生物活性菌为主,以优质有机载体、保水剂促进微生物活性;

    (3)改良土壤,保护地下水免受污染,促进根系的生长;

    (4)具有增产、抗病的双重作用,减轻作物病害的发生,改善和提高作物的品质。

    本发明涉及这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含有固氮、解磷、解钾多种菌株,采用现代发酵工程技术和天然有机载体进行优化培养,产品采用低温干燥处理,添加超强吸水树脂,采用合成有机缓释氮肥,减少高浓度速效化学肥料比例,保障有益菌存活率高。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理特性进行配比,可解决因长期使用化肥所造成的土壤板结、环境污染、作物品质下降等问题。

    本发明作为混合肥料施入土壤与农作物秸杆混合,能提高秸杆还田肥效,加速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转化,使有效养分含量明显增加,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次施用,就能满足作物一生的需要,可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作为混合肥料添加剂(compound fertilizer additive)与作物秸杆、糠壳、木屑等混合堆制,制作多功能精制有机肥,或与这些细碎有机物混合成活性有机物,能缓慢持久地向植物提供全面营养,具有化肥速效和农家肥肥效缓慢、持久的优点,克服了化肥容易“烧苗”和农家肥营养元素浓度不高的缺点。肥效期可人为调整。适合花卉、蔬菜、果树、经济作物的栽培。一般使农作物增产百分之二十以上,质量提高,成熟期提前。

    在草坪、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上,针对普通化肥溶解过快,持续时间短,易淋失等缺点,添加尿甲醛、异丁叉二脲等长效缓释氮肥,肥效期可延长六个月以上,最长达3~5年。

    这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的发明,将对肥料产业进行一次变革,对肥料标准、肥料行业管理也提出了新课题。将现在的各种肥料比作生产原料,而本发明则是一种涵盖现代农业技术的科技产品,一种“傻瓜”肥,农民从土地拿走粮食和果实等收获物,只需向留下的秸杆等有机物加入这种有机生态缓效肥,补充带走的营养元素,通过微生物转化秸杆等有机物营养,下季作物又能重复生产。

    当然,目前这种肥料在全国大面积使用,还有许多技术和价格等方面的制约;但在草坪、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上应用,可以达到植被低养护和免养护。低成本的作物秸杆粉、糠壳、木屑等细碎有机物与价格相对较高的脲甲醛、异丁叉二脲等长效合成有机缓释氮肥混合使用,比较国外同类产品在价格上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必将得到广范应用。对推动配方施肥、缓释/控释肥料技术产品也有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由复合微生物-有机载体、无机载体、尿素缩合物(urea condensate)、主要养分(macro-nutrient;primary nutrient)、微量养分(micro-nutri-ent;trace element)、土壤调理剂(inorganic soil conditioner)组成,它们的具体比例如下:

    1、复合微生物-有机载体:占配方重量的2%-50%;其中复合微生物菌由白地霉、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土壤芽胞杆菌(B.edaphicus)、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siliceus)、巨大芽孢杆菌(B.megatherium)、腊样杆菌(B.cereus)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生产用菌剂接种量(干粉)占配方重量的1%-2%,有效活菌总数≥2亿个/克;有机载体由酒精干糟、啤酒干糟等酿造糟泊中一种或两种组成,占配方重量的1%-48%。

    2、无机载体:占配方重量的1%-30%;由钙基膨润土(Bentonite)、沸石粉两种或其种一种组成。

    3、尿素缩合物:占配方重量的1%-50%;由尿甲醛、丁烯叉、异丁烯叉二尿等缓效氮肥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

    4、主要养分:占配方重量的1%-60%;由尿素、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复合肥(15-15-15)根据氮磷钾设计要求配制。

    5、微量养分:占配方重量的1%-10%;由硫酸锌、硫酸锰、硫酸亚铁、硫酸铜、钼酸铵和硼砂等化合物根据土壤和作物需要设计配制。

    6、土壤调理剂:占配方重量的1%-50%;含酸中和剂、粘结剂、保水剂,根据土壤和作物需要设计配制;酸中和剂为生石灰(CaO),粘结剂为粘胶纤维、羧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等高吸水树脂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

    实施例1

    本例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的配制:按“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配方表”中实施例1重量比称量好,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浙江绿宝酵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生产厂家提供,分别培养,混合制成干粉)加入有机载体,混合成复合微生物-有机载体,再加入无机载体及其余组分混合,粉碎,过2mm筛,计量,包装而成。

    本例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特点:含有秸杆速腐活性复合微生物,以酒精干糟为营养载体,用保水剂调节其环境(湿度)适宜度,有充足氮源保证,因此,能加速有机物分解转化,提高秸杆还田肥效。用于秸杆还田,每公顷建议用量45-90Kg。也可作为蔬菜、花卉无土栽培和绿化苗木栽培基质、屋顶绿化、矿山和公路岩土边坡绿化基材的添加剂,每吨有机物建议用30Kg。

    按本例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推荐的用量,长期使用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解决土壤板结、返盐返碱、养分比例失调、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

    实施例2

    本例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的配制:按“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配方表”中实施例2重量比称量好,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浙江绿宝酵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生产厂家提供,分别培养,混合制成干粉)加入有机载体,混合成复合微生物-有机载体,再加入无机载体及其余组分混合,粉碎,过2mm筛,计量,包装而成。

    本例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特点:含多种生物活性菌、高吸水树脂和酒精干糟、缓释肥、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沸石粉和团粒剂羧甲基纤维素等,广范适用于低产农田、草原、林地、沙漠、盐碱地等改土培肥,每公顷建议用45-90Kg。

    按本例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推荐的用量,农作物肥效期由35-50天延长到90-120天,可节肥15%-20%,增产10%以上,土壤肥力在一年内得到明显恢复,容重下降0.05-0.1克/cm3。

    实施例3

    本例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的配制:按“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配方表”中实施例3重量比称量好,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浙江绿宝酵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生产厂家提供,分别培养,混合制成干粉)加入有机载体,混合成复合微生物-有机载体,再加入无机载体及其余组分混合,粉碎,过2mm筛,计量,包装而成。

    本例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特点:含多种生物活性微生物、高吸水树脂和啤酒渣、缓释肥、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沸石粉,是理想的复混肥料添加剂,适用于精制有机肥生产,每吨建议添加20Kg;用作特种经济作物专用肥,每公顷建议用45-90Kg。

    按本例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推荐的用量生产的精制有机肥,氮利用率提高8%-12%,肥效期由40-60天延长到110-150天,变氮肥多次施用为一次基施,省工省力,作物平均增产10%,投入产出比1∶8-11,在同等产量下,可节肥20%。

    实施例4

    本例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的配制:按“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配方表”中实施例4重量比称量好,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浙江绿宝酵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生产厂家提供,分别培养,混合制成干粉)加入有机载体,混合成复合微生物-有机载体,再加入无机载体及其余组分混合,粉碎,过2mm筛,计量,包装而成。

    本例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特点:含有多种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纤维分解菌,以及土壤芽胞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蜡质芽孢菌等具有固氮、解磷、解钾多种功能的硅酸盐细菌,是一种活性有机物添加剂,其中除配有常规速效养分、微量元素,还根据草坪、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使用普通化肥,溶解过快,持续时间短,易淋失等缺点,添加尿甲醛、异丁叉二脲等长效缓释氮肥,肥效期可延长六个月以上,最长达3~5年。适用于配制蔬菜、花卉无土栽培和绿化苗木栽培基质、屋顶绿化、矿山和公路岩土边坡绿化等专用基材,每吨有机物建议添加30Kg。

    按本例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推荐的用量配制矿山和公路岩土边坡绿化等专用基材,应用保水剂、土壤调理剂等调节基质、肥料中微生物的微生态环境,使微生物保持活性,达到增强肥效的目的,肥料利用率提高30%-50%。可使植被适应不利的“水、土、肥、气、热”因子,从而降低养护成本,促进群体演替,恢复自然景观。

    附表: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配方表

          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配方表

    

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和土壤调理剂(fertilizersand soil conditioners),一种复混肥料(compound fertilizer),一种配方能根据土壤或植物要求调整的有机生态缓效肥添加剂(slowrelease fertilizer additive)。它的组分按重量由复合微生物有机载体250、无机载体130、尿素缩合物(ureacondensate)150、主要养分(m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