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瓷砖及其加工工艺.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99087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9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39014.5

申请日:

2003.08.20

公开号:

CN1513801A

公开日:

2004.07.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5.2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4B33/24; C04B33/13; C04B33/20; C04B33/34; B44C1/24

主分类号:

C04B33/24; C04B33/13; C04B33/20; C04B33/34; B44C1/24

申请人:

张化地;

发明人:

张化地

地址:

255000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寨里村3-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袁春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艺术瓷砖及其加工工艺。它解决了现有瓷砖缺乏立体感,装饰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艺术瓷砖及其加工工艺,这种瓷砖的表面具有立体图案,不易龟裂,不易脱落,不易褪色,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可满足各种场所的装饰需求。它采用了在对原料进行研磨时根据原料的组成成分加入适当比例的黏合剂,再将所得的料浆进行烘干;在压制成型时所用模具为具有各种字体或图案的模具的方法。其主要成分为莱阳土、透辉石、粘土、膨润土等。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艺术瓷砖的加工工艺,它含有如下步骤:原料筛选—研 磨—压制成型—素烧—釉线工艺—釉烧—成型加工,其特征是:在所 述研磨工艺中根据所用原料的组成成分加入适当比例的黏合剂,制得 料浆,再将所得的料浆进行烘干;在所述压制成型时是在带有阳文和 /或阴文字体和/或图案的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瓷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在 所述研磨工艺中加入黏合剂,使研磨所得的料浆粘度到达30-35秒, 细度230-270目,最佳值为250目,筛余3.5-4%,比重
2: 58-1.6,在 放磨时用80目筛进行筛选;然后将所得料浆烘干使其成为球形料粉, 料粉的含水率根据季节的不同在2-6月为6.2-4.7%;7-10月为6.0-6.8 %;11-1月为5.8-6.0%;颗粒基配为:在标准分样筛目数大于40目 时为15-28%;40-60目时为65-75%;小于60目时为小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 压制成型时,采用三维多次加压法,即在多个方向,在尺差为正负 40丝、且具有阳文和/或阴文文字和/或图案的模具中对料粉进行至少 五次由轻到重逐渐加压再减压的压制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在所 述素烧过程中坯料要经过预热带—氧化分解带—高温带—冷却带,整 个烧成周期为35-45分钟,预热带的温度在350-450摄氏度,高温带 温度在800-950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 素烧周期为40分钟,低温带温度为400摄氏度,高温带温度为900 摄氏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 釉线过程包括加湿—施底釉—施面釉—施防护层工艺,在施面釉和底 釉时按照原料的不同在釉料中添加相应数量的黏合剂、稳定剂和防泡 剂;防护层为含有92%的氧化铝,8%的高岭土和1%的增粘剂组成 的涂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釉烧 温度范围在1100-1200摄氏度,烧成周期85-9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 釉烧的温度为1150摄氏度,烧成周期为9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制得的艺术瓷砖,其特征是: 它所用原料按重量份为: 莱阳土35-45份  透辉石25-35份  粘土5-15份   钠长石3-6份 钾长石2-4份    滑石2-4份      膨润土6-8份  添加剂1-
3: 5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艺术瓷砖,其特征是:它含有下列原 料,按重量份为: 莱阳土40份     透辉石30份     粘土10份     钠长石5份 钾长石3份      滑石3份        膨润土7份    添加剂2份。
4: 5-4%,比重1.58-1.6,在 放磨时用80目筛进行筛选;然后将所得料浆烘干使其成为球形料粉, 料粉的含水率根据季节的不同在2-6月为6.2-
5: 7%;7-10月为6.0-6.8 %;11-1月为
6: 8-6.0%;颗粒基配为:在标准分样筛目数大于40目 时为15-28%;40-60目时为65-75%;小于60目时为小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 压制成型时,采用三维多次加压法,即在多个方向,在尺差为正负 40丝、且具有阳文和/或阴文文字和/或图案的模具中对料粉进行至少 五次由轻到重逐渐加压再减压的压制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在所 述素烧过程中坯料要经过预热带—氧化分解带—高温带—冷却带,整 个烧成周期为35-45分钟,预热带的温度在350-450摄氏度,高温带 温度在800-950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 素烧周期为40分钟,低温带温度为400摄氏度,高温带温度为900 摄氏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 釉线过程包括加湿—施底釉—施面釉—施防护层工艺,在施面釉和底 釉时按照原料的不同在釉料中添加相应数量的黏合剂、稳定剂和防泡 剂;防护层为含有92%的氧化铝,8%的高岭土和1%的增粘剂组成 的涂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釉烧 温度范围在1100-1200摄氏度,烧成周期85-9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 釉烧的温度为1150摄氏度,烧成周期为9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制得的艺术瓷砖,其特征是: 它所用原料按重量份为: 莱阳土35-45份  透辉石25-35份  粘土5-15份   钠长石3-6份 钾长石2-4份    滑石2-4份      膨润土6-8份  添加剂1-2.5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艺术瓷砖,其特征是:它含有下列原 料,按重量份为: 莱阳土40份     透辉石30份     粘土10份     钠长石5份 钾长石3份      滑石3份        膨润土7份    添加剂2份。
7: 2-4.7%;7-10月为6.0-6.8 %;11-1月为5.8-6.0%;颗粒基配为:在标准分样筛目数大于40目 时为15-28%;40-60目时为65-75%;小于60目时为小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 压制成型时,采用三维多次加压法,即在多个方向,在尺差为正负 40丝、且具有阳文和/或阴文文字和/或图案的模具中对料粉进行至少 五次由轻到重逐渐加压再减压的压制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在所 述素烧过程中坯料要经过预热带—氧化分解带—高温带—冷却带,整 个烧成周期为35-45分钟,预热带的温度在350-450摄氏度,高温带 温度在800-950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 素烧周期为40分钟,低温带温度为400摄氏度,高温带温度为900 摄氏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 釉线过程包括加湿—施底釉—施面釉—施防护层工艺,在施面釉和底 釉时按照原料的不同在釉料中添加相应数量的黏合剂、稳定剂和防泡 剂;防护层为含有92%的氧化铝,8%的高岭土和1%的增粘剂组成 的涂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釉烧 温度范围在1100-1200摄氏度,烧成周期85-9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艺术瓷砖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 釉烧的温度为1150摄氏度,烧成周期为9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制得的艺术瓷砖,其特征是: 它所用原料按重量份为: 莱阳土35-45份  透辉石25-35份  粘土5-15份   钠长石3-6份 钾长石2-4份    滑石2-4份      膨润土6-8份  添加剂1-2.5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艺术瓷砖,其特征是:它含有下列原 料,按重量份为: 莱阳土40份     透辉石30份     粘土10份     钠长石5份 钾长石3份      滑石3份        膨润土7份    添加剂2份。

说明书


艺术瓷砖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艺术瓷砖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瓷砖一直是在建筑行业中常为人们所用的装饰材料,目前的各种瓷砖其表面上的图案花纹都是平面的,是画在瓷砖上烧制成的。这种瓷砖没有立体效果,装饰效果不强,无法满足人们对装饰效果更高的要求。虽然有些瓷砖的表面上有立体图案,但其易脱落,龟裂,掉色,也无法适应人们对装饰效果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瓷砖缺乏立体感,装饰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艺术瓷砖及其加工工艺,这种瓷砖的表面具有立体图案,不易龟裂,不易脱落,不易褪色,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艺术瓷砖的加工工艺,它含有如下步骤:原料筛选—研磨—压制成型—素烧—釉线工艺—釉烧—成型加工,其特征是:在所述研磨工艺中根据所用原料的组成成分加入适当比例的黏合剂,制得料浆,再将所得的料浆进行烘干;在所述压制成型时是在带有阳文和/或阴文字体和/或图案地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

    在所述研磨工艺中加入黏合剂,使研磨所得的料浆粘度到达30-35秒,细度230-270目,最佳值为250目,筛余3.5-4%,比重1.58-1.6,在放磨时用80目筛进行筛选;然后将所得料浆烘干使其成为球形料粉,料粉的含水率根据季节的不同在2-6月为6.2-4.7%;7-10月为6.0-6.8%;11-1月为5.8-6.0%;颗粒基配为:在标准分样筛目数大于40目时为15-28%;40-60目时为65-75%;小于60目时为小于10%。

    所述压制成型时,采用三维多次加压法,即在多个方向,在尺差为正负40丝、且具有阳文和/或阴文文字和/或图案的模具中对料粉进行至少五次由轻到重逐渐加压再减压的压制方法。

    在所述素烧过程中坯料要经过预热带—氧化分解带—高温带—冷却带,整个烧成周期为35-45分钟,预热带的温度在350-450摄氏度,高温带温度在800-950摄氏度。

    所述素烧周期为40分钟,低温带温度为400摄氏度,高温带温度为900摄氏度。

    所述釉线过程包括加湿—施底釉—施面釉—施防护层工艺,在施面釉和底釉时按照原料的不同在釉料中添加相应数量的黏合剂、稳定剂和防泡剂;防护层为含有92%的氧化铝,8%的高岭土和1%的增粘剂组成的涂料。

    釉烧温度范围在1100-1200摄氏度,烧成周期85-95分钟。

    所述釉烧的温度为1150摄氏度,烧成周期为90分钟。

    所述的加工工艺制得的艺术瓷砖,其特征是:它所用原料按重量份为:

    莱阳土35-45份  透辉石25-35份  粘土5-15份   钠长石3-6份

    钾长石2-4份    滑石2-4份      膨润土6-8份  添加剂1-2.5份。

    它含有下列原料,按重量份的最佳值为:

    莱阳土40份     透辉石30份     粘土10份     钠长石5份

    钾长石3份      滑石3份        膨润土7份    添加剂2份。

    与现有瓷砖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为:利用模具在瓷砖的坯体表面上直接压制成所需的凸起或凹陷的图案,使图案和瓷砖成为一体;在研磨和上釉时加入黏合剂,既保证了瓷砖的图案的牢固度,又保证了色彩的不易脱落。瓷砖表面凸起或凹陷图案的立体感强,整体的装饰性强,图案不易脱落,不龟裂,美观大方,可广泛用于建筑物的装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艺术瓷砖的加工工艺,首先进行原料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将筛选好的原料按照成分加入相应比例的黏合剂,进行研磨制得料浆,当料浆的粘度达到30-35秒,细度达到230-270目,最佳为250目,筛余为3.5-4%,比重达到1.58-1.6时即可放磨,放磨时用80目的筛子筛选,以防止大的颗粒入池,筛选后料浆被倒入锥形池,入池后用搅拌器不停的搅动,以防止料浆出现沉淀。搅拌好的料浆送入干燥器烘干,使料浆转化为球形料粉,此时料粉的含水率应为按照月份的不同定为2-6月为6.2-4.7%;7-10月为6.0-6.8%;11-1月为5.8-6.0%,颗粒基配按照标准分样筛目数为大于40目时为15-20%;40-60目时为65-75%;小于60目时为10%以下,以防止出现粘模具,不易脱模的问题。粉料制成后转入压机以便压制成坯体,它的工序为布料(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粉料均匀加入模型中)三维多次加压法模具中对粉料进行至少五次由青岛压制成型,将成型坯体从模型中顶出,接坯,进行坯形整理。在压制成型中所用的模具带有阳文和/或阴文的图案和/或文字,并具有较高的光洁度,几何精度,尺寸精度,特别是要有高的表面硬度,以便增大抗磨性,脱模容易,模具上凸起的线条流畅、饱满,凹陷部分则应平滑、明快,其尺差要求为正负40丝。三维多次加压法指对瓷砖在多个方向上加压,加压时按照至少五次由轻到重逐渐增压再减压的成型过程进行。采用这种过程是因为,球形颗粒为人工造粒,比实际料浆中的固体颗粒大得多,其中包裹着许多气体,在压制时其中的气体及其自身含有的气体要排出,所以刚开始加压时不宜用力过猛,否则会使坯体产生裂纹。随着压力的增加松散粉料中的气体被排出,固体颗粒被压缩靠拢,坯料形成坯体。用三维多次加压制成的坯体,不同部位受力较均衡,坯体各部位密度均匀,不易开裂,当成型压力增加到能使球形颗粒变形和断裂的程度,颗粒的棱角压平,空隙继续填充,坯体密度进一步得到提高。然后,减压以延长持压时间,有利于坯体气体的排出,也利于脱模。

    制成的坯体接着被送入素烧窑。因本发明的坯体较厚,且凹凸不平,厚度不均匀,因此素烧采用低温素烧的方式,整个烧成周期在35-45分钟间,以40分钟为宜。素烧时坯体一次经过低温预热带—氧化分解带—高温带—冷却带四个阶段。且低温预热带和高温带加长,冷却带缩短,以提高成品率及坯体质量。预热带的温度应在350-450摄氏度之间,以400摄氏度为宜。氧化分解带主要是排出结晶水,让有机物和碳素氧化物及碳酸盐分解。高温带的温度在800-950摄氏度之间,以900摄氏度为宜,既保证凹凸不平的坯体更能充分地挥发有机物,又使坯体不变形。冷却带不宜采用急冷,以免造成龟裂。

    釉线工艺中的施釉过程为加湿—施底釉—施面釉—修边—防护层。在施面釉和施底釉时应在釉料中加入适量的黏合剂、稳定剂和防泡剂,使两釉层在坯体上形成釉坯特殊结合层,然后再将由92%的氧化铝,8%的高岭土和1%的增粘剂组成的涂料涂在瓷砖上,形成防护层,以防止在下一步釉烧时出现变形或粘辊子的现象。

    将施釉后的瓷砖送入釉烧窑,这个过程中也包括预热带—高温带—冷却带,与前述素烧不同的是它采用了高温釉烧的方式,其高温带的温度在1100-1200摄氏度之间,以1150摄氏度为宜,整个烧制时间为85-95分钟,以90分钟为宜。

    釉烧后的瓷砖应用过急冷水冷却,再用修边机进行修边加工。

    此时瓷砖还需进行烘干,以便包装入库。

    实施例一:

    一种艺术瓷砖它主要含有下列原料,各原料按重量份计为:

    莱阳土35-45份  透辉石25-35份  粘土5-15份   钠长石3-6份

    钾长石2-4份    滑石2-4份      膨润土6-8份  添加剂1-2.5份。

    实施例二:

    一种艺术瓷砖它主要含有下列原料,各原料按优选值,其重量份为:莱阳土40份    透辉石30份    粘土10份     钠长石5份

    钾长石3份     滑石3份       膨润土7份    添加剂2份。

艺术瓷砖及其加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艺术瓷砖及其加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艺术瓷砖及其加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瓷砖及其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瓷砖及其加工工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艺术瓷砖及其加工工艺。它解决了现有瓷砖缺乏立体感,装饰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艺术瓷砖及其加工工艺,这种瓷砖的表面具有立体图案,不易龟裂,不易脱落,不易褪色,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可满足各种场所的装饰需求。它采用了在对原料进行研磨时根据原料的组成成分加入适当比例的黏合剂,再将所得的料浆进行烘干;在压制成型时所用模具为具有各种字体或图案的模具的方法。其主要成分为莱阳土、透辉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