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297966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05390.3

申请日:

2014.06.27

公开号:

CN104157383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C 7/04申请日:20140627|||公开

IPC分类号:

H01C7/04

主分类号:

H01C7/04

申请人:

句容市博远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梅凤

地址:

212423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后白镇张庙工业区句容市博远电子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王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Mn2O330%~50%、Co2O35%~20%、Ni2O340%~70%和分子银1.0%~7%。本发明的热敏电阻材料线性较好,可以很方便应用在测温行业,原有技术锰、钴、镍三元系配方,在不加特殊添加物之前,B值若做到3900~4100K,则电阻率只能做到5.0~20(kΩ.mm),现加入分子银后B值可做到3900~4100K,电阻率200~400(kΩ.mm),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使用;因电阻率与B值较适中,可在较宽的范围内作为温度补偿,可以满足特殊客户使用,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Mn2O330%~50%、Co2O35%~20%、Ni2O340%~70%和分子银1.0%~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Mn2O332~40%、Co2O310~15%、Ni2O340%~50%和分子银4%~7%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Mn2O335%、Co2O310%、Ni2O349%和分子银6%。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材料的电阻率ρ为200~400(kΩ.mm),材料常数B为3900~4100K。 

5.
  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陶瓷浆料制备:首先将上述各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成粉料,然后加入乙醇、粘合剂、分散剂配成浆料; 
(2)流延成型,将配置好的浆料置于真空箱中,采用导管将浆料吸水承载膜上,得厚度为20~70μm的膜,然后环形传送并经烘箱以30~60℃烘干各层,循环制作至设计的层数和厚度,烘干后经分离、切割、排胶、烧结得瓷片; 
(3)制电极,将烧结好的瓷片两面涂覆银电极; 
(4)划片,根据阻值需求划成所需尺寸即得。 

6.
  根据权利要去5所述的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粉料: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重量比=(30%~50%):(50%~70%):(5%~10%)。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剂为CK24,分散剂BYK110。 

说明书

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敏电阻材料,具体说涉及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 
背景技术
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负的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一般是由过渡金属氧化物粉末烧结而成,现有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粉末的组分和含量有较多体系和配方。热敏电阻材料的材料特性常数B值即受金属氧化物粉末配方的影响,同时也与热敏电阻材料的电阻率有关。现有技术锰、钴、镍三元系配方,在不加特殊添加物之前,B值若做到3900~4100K,则电阻率只能做到5.0~20(kΩ.mm),由于电阻率较小,使得测温范围较窄,不能满足客户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性较好、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使用的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可以实现在材料常数B为3900~4100时,电阻率在200~400(kΩ.mm)。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Mn2O330%~50%、Co2O35%~20%、Ni2O340%~70%和分子银1.0%~7%。 
优选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Mn2O332~40%、Co2O310~15%、Ni2O340%~50%和分子银4%~7%。 
最为优选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Mn2O335%、Co2O310%、Ni2O349%和分子银6%。 
通过采用上述配方组合,制备得到的热敏电阻的电阻率ρ为200~400(kΩ.mm),材料常数B为3900~4100K。 
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陶瓷浆料制备:首先将上述各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成粉料,然后加入乙醇、粘合剂、分散剂配成浆料; 
(2)流延成型,将配置好的浆料置于真空箱中,采用导管将浆料吸水承载膜上,得厚度为20~70μm的膜,然后环形传送并经烘箱以30~60℃烘干各层,循环制作至设计的层数和厚度,烘干后经分离、切割、排胶、烧结得瓷片; 
(3)制电极,将烧结好的瓷片两面涂覆银电极; 
(4)划片,根据阻值需求划成所需尺寸即得。 
其中,步骤(1)中,粉料: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重量比=1:(30%~50%):(50%~70%):(5%~10%)。 
具体地,所述的粘合剂为CK24,分散剂BYK110。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其线性较好,可以很方便应用在测温行业,原有技术锰、钴、镍三元系配方,在不加特殊添加物之前,B值若做到3900~4100K,则电阻率只能做到5.0~20(kΩ.mm),现加入分子银后B值可做到3900~4100K,电阻率200~400(kΩ.mm),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使用;因电阻率与B值较适中,可在较宽的范围内作为温度补偿,可以满足特殊客户使用,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Mn2O335%、Co2O310%、Ni2O349%和分子银6%。 
其制作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陶瓷浆料制备:首先将上述各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成粉料,然后加入乙醇、粘合剂、分散剂配成浆料,其中粉料:乙醇:粘合剂(CK24):分散剂(BYK110)的重量比=1:0.37:0.52:0.08;其中,粘合剂采用CK24,CK24是一种电子陶瓷乙烯基改性粘合剂。分散剂采用型号为BYK110的分散剂。 
(2)流延成型,将配置好的浆料置于真空箱中,采用导管将浆料吸水承载膜上,得厚度为20~70μm的膜,然后环形传送并经烘箱以30~60℃烘干各层,循环制作至设计的层数和厚度,烘干后经分离、切割、排胶、烧结得瓷片; 
(3)制电极,将烧结好的瓷片两面涂覆银电极; 
(4)划片,根据阻值需求划成所需尺寸即得。 
经检测,该热敏电阻材料的常数ρ为200~400(kΩ.mm),材料常数B为3900~4100K。 
检测方法:电阻率算法:ρ=RS/T 
式中:R:NTC芯片在25℃温度下(测试精度在+/_0.02℃)测得的阻值 
S:NTC芯片的面积:长×宽 
T:NTC芯片的厚度 
B值算法:B=(T1*T2/(T2-T1))*㏑(R1/R2) 
R1=温度T1时之电阻值 
R2=温度T2时之电阻值 
T1=298.15K(273.15+25℃) 
T2=323.15K(273.15+50℃)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热敏电阻材料的成分以及粉料与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配比,具体如下: 
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Mn2O337%、Co2O311%、Ni2O348%和分子银4%。 
粉料: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重量比=1:0.43:0.68:0.08。 
经检测,该热敏电阻材料的材料常数ρ为200~400(kΩ.mm),材料常数B为3900~4100K。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热敏电阻材料的成分以及粉料与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配比,具体如下: 
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Mn2O345%、Co2O38%、Ni2O345%和分子银2%。 
粉料: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重量比=1:0.46:0.66:0.08。 
经检测,该热敏电阻材料的ρ为200~400(kΩ.mm),材料常数B为3900~4100K。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热敏电阻材料的成分以及粉料与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配比,具体如下: 
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Mn2O330%、Co2O35%、Ni2O364%和分子银1%。 
粉料: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重量比=1:0.46:0.68:0.08。 
经检测,该热敏电阻材料的ρ为200~400(kΩ.mm),材料常数B为3900~4100K。 
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热敏电阻材料的成分以及粉料与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配比,具体如下: 
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Mn2O332%、Co2O36%、Ni2O359.5%和分子银2.5%。 
粉料: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重量比=1:0.39:0.68:0.1。 
经检测,该热敏电阻材料的ρ为200~400(kΩ.mm),材料常数B为3900~4100K。 

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7383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7383A21申请号201410305390322申请日20140627H01C7/0420060171申请人句容市博远电子有限公司地址212423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后白镇张庙工业区句容市博远电子有限公司72发明人王梅凤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代理人王云54发明名称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MN2O33050、CO2O3520、NI2O34070和分子银107。本发明的热敏电阻材料线性较好,可以很方便应。

2、用在测温行业,原有技术锰、钴、镍三元系配方,在不加特殊添加物之前,B值若做到39004100K,则电阻率只能做到5020KMM,现加入分子银后B值可做到39004100K,电阻率200400KMM,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使用;因电阻率与B值较适中,可在较宽的范围内作为温度补偿,可以满足特殊客户使用,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57383ACN104157383A1/1页21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MN2O33050、CO2O3520、。

3、NI2O34070和分子银1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MN2O33240、CO2O31015、NI2O34050和分子银4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MN2O335、CO2O310、NI2O349和分子银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材料的电阻率为200400KMM,材料常数B为39004100K。5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陶瓷浆料制备首先将上述各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成粉料,然后加入乙醇、。

4、粘合剂、分散剂配成浆料;2流延成型,将配置好的浆料置于真空箱中,采用导管将浆料吸水承载膜上,得厚度为2070M的膜,然后环形传送并经烘箱以3060烘干各层,循环制作至设计的层数和厚度,烘干后经分离、切割、排胶、烧结得瓷片;3制电极,将烧结好的瓷片两面涂覆银电极;4划片,根据阻值需求划成所需尺寸即得。6根据权利要去5所述的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粉料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重量比305050705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剂为CK24,分散剂BYK110。权利要求书CN104157383A1/3页3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

5、敏电阻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敏电阻材料,具体说涉及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背景技术0002NTCNEGATIVETEMPERATURECOEFCIENT,负的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一般是由过渡金属氧化物粉末烧结而成,现有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粉末的组分和含量有较多体系和配方。热敏电阻材料的材料特性常数B值即受金属氧化物粉末配方的影响,同时也与热敏电阻材料的电阻率有关。现有技术锰、钴、镍三元系配方,在不加特殊添加物之前,B值若做到39004100K,则电阻率只能做到5020KMM,由于电阻率较小,使得测温范围较窄,不能满足客户要求。发明内容000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

6、是提供一种线性较好、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使用的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可以实现在材料常数B为39004100时,电阻率在200400KMM。0004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MN2O33050、CO2O3520、NI2O34070和分子银107。0005优选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MN2O33240、CO2O31015、NI2O34050和分子银47。0006最为优选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MN2O335、CO2O310、NI2O349和分子银6。0007通过采用上述配方组合,制备得到的热敏电阻的电阻率为。

7、200400KMM,材料常数B为39004100K。0008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91陶瓷浆料制备首先将上述各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成粉料,然后加入乙醇、粘合剂、分散剂配成浆料;00102流延成型,将配置好的浆料置于真空箱中,采用导管将浆料吸水承载膜上,得厚度为2070M的膜,然后环形传送并经烘箱以3060烘干各层,循环制作至设计的层数和厚度,烘干后经分离、切割、排胶、烧结得瓷片;00113制电极,将烧结好的瓷片两面涂覆银电极;00124划片,根据阻值需求划成所需尺寸即得。0013其中,步骤1中,粉料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重量比130505070510。

8、。0014具体地,所述的粘合剂为CK24,分散剂BYK110。001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其线性较好,可以很方便应用在测说明书CN104157383A2/3页4温行业,原有技术锰、钴、镍三元系配方,在不加特殊添加物之前,B值若做到39004100K,则电阻率只能做到5020KMM,现加入分子银后B值可做到39004100K,电阻率200400KMM,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使用;因电阻率与B值较适中,可在较宽的范围内作为温度补偿,可以满足特殊客户使用,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

9、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17实施例1一种添加分子银的热敏电阻,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MN2O335、CO2O310、NI2O349和分子银6。0018其制作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191陶瓷浆料制备首先将上述各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成粉料,然后加入乙醇、粘合剂、分散剂配成浆料,其中粉料乙醇粘合剂CK24分散剂BYK110的重量比1037052008;其中,粘合剂采用CK24,CK24是一种电子陶瓷乙烯基改性粘合剂。分散剂采用型号为BYK110的分散剂。00202流延成型,将配置好的浆料置于真空箱中,采用导管将浆料吸水承载膜上,得厚度为2。

10、070M的膜,然后环形传送并经烘箱以3060烘干各层,循环制作至设计的层数和厚度,烘干后经分离、切割、排胶、烧结得瓷片;00213制电极,将烧结好的瓷片两面涂覆银电极;00224划片,根据阻值需求划成所需尺寸即得。0023经检测,该热敏电阻材料的常数为200400KMM,材料常数B为39004100K。0024检测方法电阻率算法RS/T0025式中RNTC芯片在25温度下测试精度在/_002测得的阻值0026SNTC芯片的面积长宽0027TNTC芯片的厚度0028B值算法BT1T2/T2T1R1/R20029R1温度T1时之电阻值0030R2温度T2时之电阻值0031T129815K27315。

11、250032T232315K27315500033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热敏电阻材料的成分以及粉料与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配比,具体如下0034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MN2O337、CO2O311、NI2O348和分子银4。0035粉料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重量比1043068008。0036经检测,该热敏电阻材料的材料常数为200400KMM,材料常数B为39004100K。0037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热敏电阻材料的成分以及粉料与乙说明书CN104157383A3/3页5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配比,具体如下0038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MN2O345、CO2O38。

12、、NI2O345和分子银2。0039粉料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重量比1046066008。0040经检测,该热敏电阻材料的为200400KMM,材料常数B为39004100K。0041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热敏电阻材料的成分以及粉料与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配比,具体如下0042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MN2O330、CO2O35、NI2O364和分子银1。0043粉料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重量比1046068008。0044经检测,该热敏电阻材料的为200400KMM,材料常数B为39004100K。0045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热敏电阻材料的成分以及粉料与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配比,具体如下0046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MN2O332、CO2O36、NI2O3595和分子银25。0047粉料乙醇粘合剂分散剂的重量比103906801。0048经检测,该热敏电阻材料的为200400KMM,材料常数B为39004100K。说明书CN10415738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