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灵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297383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2161.7

申请日:

2004.03.26

公开号:

CN1562196A

公开日:

2005.01.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6/75申请日:20040326授权公告日:20060816终止日期:20100326|||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熊开淮 地址: 重庆市巴南区走马二村1号8户 邮编: 400055变更后权利人: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重庆化工烧伤医院 地址: 重庆市巴南区走马二村51号 邮编: 400055登记生效日:2008.11.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A61P17/02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A61P17/02

申请人:

熊开淮;

发明人:

熊开淮

地址:

400055重庆市巴南区走马二村1号8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郭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烧伤进行治疗的烧伤灵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以寒水石、大黄、栀子、黄连、白癣皮、赤芍、水灵芝、白芷、雪胆、千里光为原料,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将中药进行浸泡、熬制、浓缩得到药水,进而制得药水药物,也可直接将药物打成粉状得到粉剂药物,在粉剂药物中加入小磨麻油制得糊剂药物,在粉剂药物中加入凡士林混合也能制得膏剂药物,本发明配方及其制作方法独特,治疗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烧伤灵,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 寒水石  20~30  大黄  10~20   栀子    5~10    黄连  5~10 白癣皮  5~10   赤芍  5~10    水灵芝  2.5~5   白芷  5~10 雪胆    5~10   千里光5~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灵,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述重量配比 原料 黄芪  10~20    玄胡  10~20   金银花  5~10    丹皮  5~10 黄粕  10~15    虎杖  5~10    蒲公英  10~1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灵,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寒水石  25      大黄  15       栀子  6.5        黄连  7.5 白癣皮  8.5     赤芍  7        水灵芝  3        白芷  6.5 雪胆  8         千里光  8.5
4: 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烧伤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其重量比配制原料,将原料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浸泡40~80分钟;再加 水淹没药材,水面离药材面2~4厘米,以蒸气加热熬制,加热温度为80°~ 100°,熬制次数2~3次,第一次熬制1~2小时,第二、三次各熬1小时; 然后,待熬制药物冷却后过滤除渣,将熬制和浸泡药物按1∶1比例浓缩制 得药水;在浓缩制得到的药水中加入0.3%的苯甲酸或尼泊金后制得水剂药 物,最后将药水分瓶存放在高温灭菌室备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伤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浸 泡过程之前,在装有水的容器中还加入黄芪、玄胡、金银花、丹皮、黄粕、 虎杖、蒲公英。
6: 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烧伤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其重量比配制原料,将原料用粉碎机打成粉状,用80~100目的筛子筛 选出粉末,最终制得粉剂药物。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烧伤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粉剂药 物中加入小磨麻油制得糊剂药物。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烧伤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粉剂药 物中加入凡士林混合制得膏剂药物。

说明书


一种烧伤灵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伤的外用药品,尤其涉及一种烧伤灵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历代中医文献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烧、烫伤病的药物,但多数是单方,对小面积烧伤使用单方外用治疗具有一定疗效,而对大面积烧伤使用单方治疗很难在短时期奏效,况且在解决治疗期间要使伤员无痛苦、防感染,生肌快,不留疤痕,这样就更难做到,病人克服西药需在无菌条件下治疗,而广大患者往往又在带菌环境中创伤,给治疗造成诸多不便,烧伤是由火、热损伤人体,是一种损伤性疾病,且大面积烧伤,机体受高热的突然袭击而致人体伤阴阳气及皮肤、血肉经络,尤其深II°烧伤创面的网状血管栓塞,深II°烧伤创面树枝血管栓塞和形成的焦痂等,要根据烧伤创面深浅不同,坏死组织脱落程度的不同和感染的轻重分别组成有效之复方治疗,方能有效。古代文献对烧伤有列入溃烂科,有列入伤科者,其理论未见体系,临证难成规范,疗效未成大观,尤以外治诸法,各成己见,外治制剂各行其是,外用方剂其效不佳,或秘而不传、或治而不精、或医治寻常。在这样的背景下,运用中草药治疗烧伤,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烧伤的特色,进而对各种烧伤疤痕的治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烧烫伤外用的烧伤灵;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所述的烧伤灵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制作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烫伤的外用的烧伤灵,本药物包括下列原料:(用量为重量份)

    寒水石20~30   大黄10~20    栀子5~10     黄连5~10

    白癣皮5~10    赤芍5~10     水灵芝2.5~5  白芷5~10

    雪胆5~10      千里光5~10

    其中本药物还包括下列原料:(用量为重量份)

    黄芪10~20     玄胡10~20    金银花5~10   丹皮5~10

    黄粕10~15    虎杖5~10    蒲公英10~15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

    寒水石25      大黄15       栀子6.5    黄连  7.5

    白癣皮8.5     赤芍7        水灵芝3    白芷  6.5

    雪胆8         千里光8.5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是:

    1、取寒水石、大黄、栀子、黄连、白癣皮、赤芍、水灵芝、白芷、雪胆、千里光、黄芪、玄胡、金银花、丹皮、黄粕、虎杖、蒲公英放入装有水的容器浸泡40~80分钟;

    2、再加水淹没药材,水面离药材面2~4厘米,以蒸气加热熬制,加热温度为80°~100°,熬制次数2~3次,第一次熬制1~2小时,第二、三次各熬1小时;

    3、待熬制药物冷却后过滤除渣,将熬制和浸泡药物按1∶1比例浓缩制得药水;

    4、在浓缩制得到的药水中加入0.3%地苯甲酸或尼泊金,最后药水分瓶存放在高温灭菌室备用。

    本发明可以直接将药物中的各原料用粉碎机打成粉,最终用80~100目的筛子筛选出粉末得到粉剂药物,在粉剂药物中加入小磨麻油制得糊剂药物,在粉剂药物中加入凡士林混合制得膏剂药物。

    本发明中的大黄、栀子、黄连、白癣皮、赤芍,具有清热泻火、活血止血作用。

    本发明中的黄连、白癣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常见致病皮肤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中的水灵芝、雪胆、千里光,具有祛腐生肌、消斑去痕的作用。

    本发明的应用:对各种伤烫伤时间在24小时以内用本发明的药水浸泡30分钟后,用1%的新洁尔灭液冲洗,无菌棉球擦干,如有水疱,用三棱针刺破排出渗液,擦干以后均匀涂上烧伤灵糊剂,每日4~6次至干愈合,以上方法适合用于浅II °烧伤和深II °烧伤未破皮者。III°药水泡洗,创面清洗,消毒同上,然后将本发明的糊剂均匀涂于无菌纱布上,厚约3mm。贴于创面,每日换药,如有腐皮液化者,剪除腐皮全脱落,肉芽红、无脓、继用本发明糊剂厚度为1mm,直至全愈合为止。若患者为老年、儿童、又为大面积烧、烫伤应结合补液、抗感染等支持疗法。

    为表明本发明对各种伤烫伤的治疗效果,本发明94年到97年,共对1461人做了临床试验,30例特殊烧烫伤病人的统计:男19例、女11例,平均26岁,致病原因:沸水烫伤10例、火焰烧伤8例、化学烧伤8例、电烧伤2例、800°以上水泥灰烫伤2例。烧伤总面积2%~95%,平均面积36%,愈合时间:浅II °平均10天、深II °平均26天、III°平均57天。烧伤深度:成人组:21例,其中:中度烧伤8例,重度烧伤4例、特重烧伤9例;儿童组:中度烧伤2例、重度烧伤4例、特重烧伤3例。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对烧烫伤具有可靠的清热泻火、消炎抗菌、散瘀消肿、活血止血、凉血润肤、止痒止痛、祛腐生肌、消斑去痕等综合治疗效果。

    2、本发明可根据烧烫伤的不同伤情用不同的药物,因为药物可分为烧伤灵糊剂、烧伤灵粉剂、烧伤灵药水。

    3、本发明对各种烧烫伤有止痛效果快,感染发生率低,生肌愈合迅速,疤痕少的功能,而且具有对深II °烧伤不用植皮即可痊愈的临床效果,对残余创面的疗效特别明显,使用方便、廉价、实用、充分发挥了中医医治烧烫伤的特色,深受患者欢迎。

                            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千克)

    寒水石25   大黄15    栀子8     黄连7

    白癣皮6    赤芍8     水灵芝3   白芷6.5

    雪胆7.5    千里光8.5

    生产方法如下:

    先选材配方,将寒水石、大黄、栀子、黄连、白癣皮、赤芍、水灵芝、白芷、雪胆、千里光放入装有水的夹层煎煮锅中浸泡75分钟;再加水淹没药材,水面离药材面3厘米,以蒸气加热熬制,加热温度为85°,熬制次数3次,第一次熬制1小时,第二、三次各熬1小时;然后,待熬制药物冷却后用80目的筛子过滤除渣,将熬制和浸泡药物按1∶1比例浓缩制得药水;在浓缩制得到的药水中加入0.3%的苯甲酸,最后将药水用250ml的高温瓶分瓶存放在高温灭菌室备用。

    实施例2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千克)

    寒水25    大黄15     栀子8     黄连7

    白癣皮6   赤芍8      水灵芝3   白芷6.5

    雪胆7.5   千里光8.5  黄芪17.5  玄胡13.5  金银花6.5

    丹皮7.5   黄粕12.5   虎杖8.5   蒲公英13.5

    生产方法如下:

    先选材配方,将寒水石、大黄、栀子、黄连、白癣皮、赤芍、水灵芝、白芷、雪胆、千里光、黄芪、玄胡、金银花、丹皮、黄粕、虎杖、蒲公英放入装有水的夹层煎煮锅中浸泡75分钟;再加水淹没药材,水面离药材面3厘米,以蒸气加热熬制,加热温度为85°,熬制次数3次,第一次熬制1小时,第二、三次各熬1小时;然后,待熬制药物冷却后用80目的筛子过滤除渣,将熬制和浸泡药物按1∶1比例浓缩制得药水;在浓缩制得到的药水中加入0.3%的苯甲酸,最后将药水用250ml的高温瓶分瓶存放在高温灭菌室备用。

    实施例3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千克)

    寒水石28   大黄17     栀子8     黄连7

    白癣皮6    赤芍7.5    水灵芝3   白芷6.5

    雪胆7.5    千里光8.5

    生产方法如下:

    先选材配方,将寒水石、大黄、栀子、黄连、白癣皮、赤芍、水灵芝、白芷、雪胆、千里光放入装有水的夹层煎煮锅中浸泡75分钟;再加水淹没药材,水面离药材面3厘米,以蒸气加热熬制,加热温度为85°,熬制次数3次,第一次熬制1小时,第二、三次各熬1小时;然后,待熬制药物冷却后用80目的筛子过滤除渣,将熬制和浸泡药物按1∶1比例浓缩制得药水;在浓缩制得到的药水中加入0.3%的苯甲酸,最后将药水用250ml的高温瓶分瓶存放在高温灭菌室备用。

    实施例4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千克)

    寒水石26   大黄18     栀子8    黄连7

    白癣皮8.5  赤芍7.5    水灵芝3  白芷  6.5

    雪胆6.5    千里光8.5

    生产方法如下:

    将寒水石、大黄、栀子、黄连、白癣皮、赤芍、水灵芝、白芷、雪胆、千里光用粉碎机直接打成粉,用80~100目的筛子筛选出粉末,制得粉剂药物,在粉剂药物中加入小磨麻油制得糊剂药物。

    实施例5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千克)

    寒水石26    大黄18      栀子8       黄连7

    白癣皮8.5   赤芍7.5     水灵芝3     白芷6.5

    雪胆6.5     千里光8.5   黄芪18.5    玄胡14.5     金银花8.5

    丹皮6.5     黄粕14.5    虎杖7.5     蒲公英14.5

    生产方法如下:

    将寒水石、大黄、栀子、黄连、白癣皮、赤芍、水灵芝、白芷、雪胆、千里光、黄芪、玄胡、金银花、丹皮、黄粕、虎杖、蒲公英直接打成粉,用80~100目的筛子筛选出粉末,制得粉剂药物,在粉剂药物中加入凡士林混合制得膏剂药物。

一种烧伤灵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烧伤灵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烧伤灵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烧伤灵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烧伤灵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烧伤进行治疗的烧伤灵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以寒水石、大黄、栀子、黄连、白癣皮、赤芍、水灵芝、白芷、雪胆、千里光为原料,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将中药进行浸泡、熬制、浓缩得到药水,进而制得药水药物,也可直接将药物打成粉状得到粉剂药物,在粉剂药物中加入小磨麻油制得糊剂药物,在粉剂药物中加入凡士林混合也能制得膏剂药物,本发明配方及其制作方法独特,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