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壁挂工艺品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装饰品及制作工艺,是一种以自然生长的葫芦为材料成型的葫芦壁挂工艺品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葫芦工艺品,大多是对自然生长的葫芦进行简单的描绘、烙花、刻画处理而得到的供观赏的整体葫芦制品,其表现形式单调,艺术价值不高。CN1070146A公开了一种葫芦工艺品及加工方法,是采用整体葫芦进行割取、粘接加工成立体造型而构成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其技术方案涉及立体葫芦造型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分发挥葫芦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便于组合成抽象的人物、动物等形象及脸谱、图腾等造型的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葫芦壁挂工艺品。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适合葫芦材料独特的加工特性和表现形式,并使成型的产品具有抗变形、抗变质、抗粘接脱落能力强地葫芦壁挂工艺品的加工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葫芦壁挂工艺品,它是以竖向对分的半个葫芦为主体型材,经过挖取、贴补、上漆加工成所设计的形象而成的葫芦壁挂工艺品。
本发明葫芦壁挂工艺品的加工方法是:
a、选取形状适宜的成熟葫芦,浸入80-100℃的热水中8-10分钟,取出去表皮、整形、风干;
b、竖向对半分割葫芦,取半个葫芦由正面根据设计勾画出形廓;
c、对拼接件、割切口及需要挖取部分进行切割,挖取切割的切割下刀角度取30-50°。
d、对切割后的拼接件和挖取块及割切口进行吻合及边缘处理打磨;
e、对粘接面的葫芦表面硬皮进行划痕处理,划痕深度为0.2-0.4mm,划痕间距为1-3mm;
f、采用工业用胶水粘接拼接件及挖取块的贴补粘接;
g、采用混合漆对粘接成型后的葫芦壁挂进行着色描绘;
h、采用清漆涂刷葫芦壁挂的内外表面,得到葫芦壁挂工艺品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可充分发挥葫芦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便于利用简单的结构,特别是使用挖取贴补和镂空的加工方法组合成抽象的人物和动物等形象、脸谱及图腾等造型,而构成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壁挂工艺品。
2、加工制作工艺简便,产品成本低。
3、加工方法适合葫芦材料特点,成型的产品抗变形、抗变质、抗粘接脱落的能力强,可长期供观赏和收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葫芦壁挂工艺品的一个实施例的挖取切割线廓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产品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葫芦壁挂工艺品及其加工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选取形状适宜的成熟葫芦,置于90℃的热水中浸泡8分钟,由热水中取出后去表皮、整形、风干。之后对风干的葫芦竖向对半分割,得到附图中的半个葫芦1,根据设计在其正面勾画出需要挖取部分2的形廓,并按形廓线进行挖取切割。其切割时的下刀角度可根据设计取30-50°正向斜角切割或者反向斜角切割,正向斜角切割后的切割口边缘形成正向斜面,其切割下来的挖取块贴补在切割口的后面,反向斜角切割后切割下来的挖取块边缘呈正向斜面,切割下来的挖取块贴补在切割口的前面。附图实施例取45°角正向斜角切割,切割下来的挖取块2贴补在切割口的后面。附图实施例壁挂造型的耳部3取整形去表皮的小葫芦竖向分割成两半,并沿一侧进行吻合切割后与半个葫芦1拼接粘接而形成。附图2中的眼眉、鼻子、嘴同样采用切割及粘接处理成形,眼睛通过镂空的方式形成。其拼接件和挖取块及割切口在粘接前要进行吻合及边缘处理打磨,以使切割口表面平整、粘接面吻合良好。在粘接前对粘接面的葫芦表面硬皮进行划痕处理,其划痕限制在粘接面内,沿粘接缝纵向设置,划痕的深度和间距根据粘接面的宽度和长度选择深浅和大小。附图实施例脸部和胸部挖取块贴补粘接面的划痕深度为0.3-0.4mm,划痕间距为2-3mm。耳部粘接面的划痕深度为0.2-0.3mm,间距为1-2mm。完成粘接面的处理后,采用工业用胶水粘接拼接件和挖取块,附图实施例的粘接胶水采用502粘接胶水,使用沿粘接缝注胶粘接方式。具体实施时,可在粘接面的划痕内填充葫芦本体打磨下来的粉未,有利于提高粘接面的粘接强度。粘接及成型处理完成后采用混合漆对基本成型的葫芦壁挂进行着色描绘。附图实施例采用瓷漆作为着色描绘用漆。待着色描绘漆干透后,采用清漆涂刷葫芦壁挂的内外表面,即完成一个抽象人物造成的葫芦壁挂工艺品。
本发明着色描绘上漆及表面清漆涂刷的层数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