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辊式轧机的轧件导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具有一对轧辊的水平二辊式轧机的轧件导向装置,这对轧辊可以以其轴承座安放在承载小车上地移入和移出轧机,其中,在穿过轧机的整根轧件的运动平面之上或者之下,可垂直调整移动且平行于轧辊轴线地延伸的导板梁装有用于整根轧件的导向件。
背景技术
这些装有导向件的导板梁被安置在轧制机架上,在这里,导板梁一般配备有用于根据穿过轧机的轧件的尺寸来调整导向件的移动机构。此外,将移动机构布置在轧制机架上不仅要求用于机架的特殊构建安装成本,而且要求用于移动机构本身及其传动装置以及运动控制装置地构建安装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轧件导向装置,在此避免了这种成本。如此完成该任务,即承载导向装置的导板梁可以与一对导板梁架的自由端连接,这对导板梁架与各自轧辊的轴承座牢固连接并且平行于轧制方向延伸地突出到所述轴承座之外。在这里,这对导板梁架的两个支架分别被安置在轧辊端侧和轴承座的面向所述轧辊端侧的侧面之间并且能够呈板状地被构造成该轴承座的与该轧辊端侧邻接的轴承的轧制侧轴承盖。
如本发明进一步建议的那样,这些轧件导向装置也可以被安置在一个可分开的并包括两个可相互连接的机架的牌坊轧机中,其中的操作侧机架可以横向于轧制方向地离开传动侧机架,或者这些轧件导向装置可以被安置在这样的牌坊轧机中,即该轧机的操作侧机架具有一个侧夹持住轧辊轴承座的、与其余机架分开的、通过可松开的侧夹紧装置与所述其余机架拉紧在一起的独立的部分,该部分是如此设计的,即它可与轧辊及其轴承座以及轧辊导向装置一起安放在该承载小车上地从剩下的轧制机架中移出来和移进去。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写下了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该轧件导向装置的设计方案不需要特殊的附加移动调整装置,因为与轧辊轴承座牢固连接的支架和与该支架相连的并装有导向装置的导板梁自动跟随轴承座的压下运动,而为此不需要其它的调整机构。
由于其上装有轧辊和轧辊轴承座以及或许在两侧沿轧辊纵轴线突出的并按本发明构造的轧件导向装置的承载小车不适于穿过普通轧机的机架窗口,所以,为了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的轧件导向装置而考虑可分开的轧机机架结构。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表示一个移入轧机中的轧辊组和导向装置的局剖侧视图。
图2表示沿图1的线A-A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轧辊WZ安放在一个可通过滚轮在一对导轨SP上移动的承载小车TW上,该轧辊以其轴承座在两个轧制机架的机架窗口中导向移动,所述轧制机架就是在此所示的操作侧轧制机架WSB和如图2所示的传动侧轧制机架WSA。操作侧轧制机架WSB包括三个机架部分即一个上部分WO、一个下部分WU和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部分WM。上部分WO和下部分WU通过在此未示出的方式与传动例轧制机架WSA连接并且和它一起构成真正的轧制机架。中央部分WM可以与轧辊WZ及其轴承座LS一起在承载小车TW上从由传动侧轧制机架WSA和两个操作侧轧制机架部分WO、WU构成的分机架中移出来。操作侧轧制机架部分WO、WU、WM在外侧具有纵槽LN(也见图2),铰接于下轧制机架部分WAU中的拉杆ZS可以沿双箭头DP方向摆入和摆出这些纵槽。这些拉杆ZS在其自由端上与牵引马达ZM连接,这些牵引马达本身在拉杆ZS的摆入位置上支承在轧制机架部分WO的上表面上并且允许轧制机架上部分WO和轧制机架下部分WU与轧制机架中央部分WM拉紧在一起。
如图2所示,在轧辊WZ的两端侧和轴承座LS的配属于这两端侧的侧面之间设有板状导板梁架WT,这些导板梁架突出于轧辊和传动侧轧制机架WSA和操作侧轧制机架WSB的侧边界并且在其自由端上在垂直的导槽FN中容纳着导板梁WB的端部(也见图1)。此外,导板梁架WT的面向轴承座LS侧面的那部分在轴承座LS中构成与轧辊WZ相邻的未示出的轴承的轴承盖。在导板梁架WB的突出端的外表面和轧制机架内表面之间设有沿轧辊压下方向延伸的滑板GL。
用于轧件的上导向件OFE和下导向件UFE通过中间支架ZWT与导板梁WB螺纹连接并且可以通过调整件SE而按照轧件尺寸进行调节。
如图1所示,如此与上、下轴承座相连的上、下导向件OFE和UFE自动跟随支承在这些轴承座LS里的轧辊的压下运动。
附图标记一览表WZ-轧辊;RL-辊;SP-成对导轨;WSA-(传动侧)轧制机架;WSB-(操作侧)轧制机架;SF-机架窗口;LS-轴承座;WO-(上)机架部分;WM-(中央)机架部分;WU-(下)机架部分;LN-纵槽;ZS-拉杆;ZM-牵引马达;DP-双箭头;WB-导板梁;WT-导板梁架;GL-滑板;ZWT-中间支架;OFE-(上)导向件;UFE-(下)导向件;TW-承载小车;FN-导槽;SE-调整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