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295513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4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38601.6

申请日:

2003.05.30

公开号:

CN1552612A

公开日:

2004.12.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5F3/14

主分类号:

B65F3/14

申请人:

祥发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时化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乐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其主要设有独立或相通的两容置桶,该两容置桶装设于垃圾车两侧的车厢侧边及底盘的位置,用于回收厨馀。该两容置桶为圆形或依其空间条件而制成各种形状,且通过承载架固定于车体,该两容置桶之间通过可拆装的管体连通。在容置桶内设有并固定于内缘并向上的刺针,以供刺破投入的塑胶袋,使塑胶袋所装的厨馀流入桶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包括有独立或相通的两用于回收厨馀的容 置桶,该两容置桶装设于垃圾车两侧的车厢侧边及底盘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厨 馀回收装置包含有两用于置入容置桶的承载架,在承载架的两侧连接有可装设 于垃圾车车厢侧边及底盘的固定杆。
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 容置桶的内缘设有一向上倾斜用于刺破装有厨馀的塑胶袋的刺针,该刺针的针 端面向容置桶开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 容置桶通过管体连接形成互通,以便从不同方向投入厨馀。

说明书


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随垃圾车移动而用于回收厨馀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垃圾的分类被不断提倡,且由于宣传得当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垃圾分类也的确达到了相当的成效。但由于民众现在仅将可燃的、不可燃或可供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而对于厨馀则随一般垃圾投入垃圾车,造成异味且易生蚊虫,形成疾病的传染源。为此,现有部分垃圾车,如图1所示,在垃圾车3的后方延伸一可回收至车体的托板33,在托板33上放置一厨馀桶34,这种方式由于增加了车体的长度,使用虽方便但违反了车辆道路安全后悬的检验标准,同时,车辆在转弯时也易产生碰撞事故。

    如图2所示,也可在垃圾车3的前方形成一空间,用于置放厨馀桶34,这样虽可改善上述缺失,但减少了垃圾的容量,且产生车辆重心集中于后轴,造成行驶重心不稳,影响行驶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厨馀随垃圾车回收处理,且充分利用车体空间厨馀回收装置。

    本发明中垃圾车地厨馀回收装置设有框状的承载架,在承载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呈匚状的固定杆,该固定杆用于装设于垃圾车的车厢侧边及底盘的位置,在承载架内置入有容置桶,并于容置桶的上方设有一斜面,于斜面设有一具盖体的开口,所述容置桶的底部设有一出口控制阀,使厨馀倒入圆桶,达到随垃圾车回收厨馀的目的。

    本发明中的厨馀回收装置在容置桶的内部设有向上倾斜的刺针,并使刺针的针端面向开口,当装有厨馀的塑胶袋由开口放入时,可借刺针将袋体刺破,使其中的厨馀流入桶内,回收更为方便。

    本发明中的厨馀回收装置,其设于容置桶开口处的盖体呈可掀状,并于盖体的周缘套有一垫圈,以达到密闭效果,防止厨馀及异味外溢。

    本发明中的厨馀回收装置,其设于垃圾车两侧的圆桶通过连接的管体形成相通,以利于从不同方向投入厨馀。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图2是安装有厨馀回收装置的传统垃圾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厨馀回收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中厨馀回收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中容置桶的剖面图;

    图6、图7是本发明中厨馀回收装置装设于垃圾车时的实施例图;

    图8、图9是本发明中厨馀回收装置的使用实施例图;

    图10是本发明中两容置桶连接时的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发明中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主要设有一圆框状的承载架1,于承载架1底部设有以十字状排列的底架11,承载架1的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杆12、13,通过与连杆12、13连接垂直的固定杆14可装设于垃圾车的车厢侧边及底盘;

    承载架1内置入有一圆桶2(本实施例中为圆桶,实际应用时可依需求设为矩形桶或其他形状的桶体),该圆桶2的顶缘设为一斜面21,该斜面21设有一开口22,并于开口22处设有一可掀的盖体23,于盖体23周缘设有环绕的防水垫圈24,圆桶2内部则于顶缘设有一垂直的刺针25,该刺针25的针端面向开口22,圆桶2的底端设有一出口控制阀26;

    籍前述构件的组合,承载架1由固定杆14通过焊接及锁合的方式装设于垃圾车侧边及底盘部位,使圆桶2置入承载架1后,得以随垃圾车移动,使民众于倒垃圾时将厨馀倒入圆桶2内,达到回收处理的目的,而回收后的厨馀可由控制阀26流出,或将圆桶2取下倒出,使厨馀不会混杂于一般垃圾,达到环保的目的。

    如图6和图7所示,在组装时,将承载架1的固定杆14通过焊接及锁合的方式固定于垃圾车3的车厢侧边31及底盘32的部位,使圆桶2如挂置般设于垃圾车3下方两相侧,使其随垃圾车3移动,以供回收厨馀。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使用时,将圆桶2的盖体23掀启,并将装有厨馀的塑胶袋4由开口22放入,使设于圆桶2内部的刺针25将塑胶袋4刺破,袋内的厨馀得以由塑胶袋4的破孔流入圆桶2内,避免厨馀以外的杂物被投入,且使倒弃厨馀更为方便、快速。

    如图10所示,本发明也可将左、右两侧的圆桶2通过一管体27相互连接,形成互通状态,使垃圾车无论靠左或靠右行驶,都不影响厨馀的回收作业。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承载架配合具开口的圆桶,使圆桶得以挂置于垃圾车下方两侧,随垃圾车移动,以利于厨馀的回收处理,达到环保的目的。

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车的厨馀回收装置,其主要设有独立或相通的两容置桶,该两容置桶装设于垃圾车两侧的车厢侧边及底盘的位置,用于回收厨馀。该两容置桶为圆形或依其空间条件而制成各种形状,且通过承载架固定于车体,该两容置桶之间通过可拆装的管体连通。在容置桶内设有并固定于内缘并向上的刺针,以供刺破投入的塑胶袋,使塑胶袋所装的厨馀流入桶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