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复合墙体.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290276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70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51574.5

申请日:

2011.06.08

公开号:

CN102817426A

公开日:

2012.12.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B 2/56申请公布日:2012121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2/56申请日:20110608|||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56; E04B1/76; E04B1/41; E04C5/01

主分类号:

E04B2/56

申请人:

吴淑环

发明人:

吴淑环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51-22栋三单元一楼二号106室312信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它涉及一种建筑复合墙体。针对当前即将全面取消粘土砖,节能建筑造价高等问题。结构:包括建筑主体结构、芯层和保护层;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为梁板柱;所述芯层为高分子保温材料、植物秸秆、纸蜂窝板或为保温砂浆板;所述保护层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或为保温砂浆;所述芯层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梁或板与柱的内框之间;在芯层表面有保护层,芯层与保护层连接,构成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本发明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优点,可以满足不同地区对节能墙体的不同要求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它包括建筑主体结构(1)、芯层(3)、保护层(8)、梁柱外侧
保护层(8-1)及洞口保护层(8-3);所述建筑主体结构(1)为梁、板、柱、承重墙、基础;
所述芯层(3)为轻质保温材料,所述轻质保温材料包括高分子保温板、植物秸秆、纸蜂
窝板,或为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板;所述保护层(8)、梁柱
外侧保护层(8-1)、洞口保护层(8-3)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或所述梁柱外侧
保护层(8-1)、或/和洞口保护层(8-3)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所述水泥砂浆或细石混
凝土包括普通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还包括改性的水泥砂浆或改性的细石混凝
土;所述芯层(3)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或所述芯层(3)
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上;在芯层(3)的内外表面有保护层(8),芯层(3)与保护
层(8)连接,在门窗洞口处的芯层上有洞口保护层(8-3);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
柱、墙的外侧面有梁柱外侧保护层(8-1),构成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芯层(3)为轻质保温材料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不设置轻钢龙骨、钢槽道和钢制连接件等
与建筑主体结构(1)固定;也不设置钢筋及网状抗拉材料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网状抗拉
材料(5),所述网状抗拉材料(5)为耐碱网布(5-1)或金属网(5-2)或竹筋网(5-3);所述一种
建筑复合墙体室内外不设置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的钢筋,室内侧网状抗拉材料(5)
不能通过钢筋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所述安装网状抗拉材料(5)有以下3种方式,选
择第1种安装或同时选用多种安装:1)、在室外的保护层(8)内或表面设置网状抗拉材
料(5);2)、在洞口保护层(8-3)内或表面设置网状抗拉材料(5);3)、在室内的保护层(8)
内或表面设置网状抗拉材料(5);室外侧的网状抗拉材料(5)延续到梁柱外侧保护层(8-1)
内或表面,与梁柱外侧保护层(8-1)搭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门窗
口加强钢筋(12);所述门窗口加强钢筋(12)位于门窗洞口角部的保护层内,门窗口加强
钢筋(12)在门窗口角部设置,或门窗口加强钢筋(12)沿门窗口周边设置,网状抗拉材料
(5)与门窗口加强钢筋(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它还包括室外钢筋(7)、室内钢筋
(6)、内外拉接线(9);所述室外钢筋(7)包括室外竖向钢筋(7-1)、室外水平钢筋(7-2);
所述室内钢筋(6)包括室内垂直钢筋(6-1)、室内水平钢筋(6-2);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
钢筋(6)的安装有以下二种形式,择一选用:1)、所述室内垂直钢筋(6-1)仅位于门窗洞
口边缘,在门窗洞口边缘的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
(5)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
灰层,或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2)、室内垂直钢筋(6-1)
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洞口边缘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保护层(8)内,还设有室
内垂直钢筋(6-1),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所述室内水平
钢筋(6-2)与室外水平钢筋(7-2)对应设置,室内水平钢筋(6-2)两端与室内垂直钢筋(6)
连接,或室内水平钢筋(6-2)两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柱或墙连接;所述室外竖向钢筋
(7-1)及室内垂直钢筋(6-1)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锚固;所述室外水平钢筋(7-2)
有以下两种安装方式,选择第1种安装,或同时有两种安装方式:1)、室外水平钢筋
(7-2)位于门窗洞口下或/和上;2)、室外水平钢筋(7-2)位于门窗洞口以外部位墙体的室
外竖向钢筋(7-1)之间;室外水平钢筋(7-2)两端与室外竖向钢筋(7-1)连接,或室外水平
钢筋(7-2)两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柱或墙连接;所述室外钢筋(7)、室内钢筋(6)分别
位于室外、室内的保护层(8)内,室内外网状抗拉材料(5)分别与室内钢筋(6)、室外钢
筋(7)连接;所述芯层(3)的轻质保温材料还可为矿物棉、轻质砌体、保温砂浆板,或
所述芯层(3)的室内侧还有砌筑墙体(3-2),芯层(3)与砌筑墙体(3-2)连接,成为与砌筑墙
体(3-2)复合的芯层(3);所述内外拉接线(9)有以下安装方式,选择第1种安装或同时多
种安装:1)、内外拉接线(9)将室外钢筋(7)与室内钢筋(6)连接;2)、内外拉接线(9)将
室内外网状抗拉材料(5)相互拉接;3)、内外拉接线(9)将一侧网状抗拉材料(5)与另一
侧钢筋连接;内外拉接线(9)可水平拉接或斜向拉接;洞口设有内外拉接线(9)将室外钢
筋(7)与室内钢筋(6)相互拉接时,洞口网状抗拉材料(5)设置或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锚固钢筋(2);
所述锚固钢筋(2)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锚固,或/和锚固钢筋(2)与建筑主体结构
(1)的柱或墙锚固;所述锚固钢筋(2)仅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锚固,锚固钢筋(2)另一
端位于保护层(8)内,锚固钢筋(2)的长度满足与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搭接连接要求;
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门窗洞口的室
外钢筋(7)为并列双钢筋;或/和室内钢筋(6)为并列双钢筋,在并列室外钢筋(7)之间,
或/和在并列室内钢筋(6)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构造或设置钢板或焊接块状型
钢,形成一种洞口有并列双钢筋加强构造的建筑复合墙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外侧保护
层(8-1)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在门窗洞口以外部位的室外钢筋(7)及室内钢筋(6)
为并列双钢筋,并列双钢筋的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作用范围以外部位还设有室内垂
直钢筋(6-1)。
8.根据权利要求4、5或7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吊
挂钢筋(16),及用弧形钢筋(17)替代洞口的室外水平钢筋(7-2)、或还替代室内水平钢筋
(6-2);吊挂钢筋(16)一端将弧形钢筋(17)吊挂,吊挂钢筋(16)另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
的梁或板连接;在弧形钢筋(17)与相邻的室外水平钢筋(7-2)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
架式构造或设置钢板或局部焊接块状型钢,形成弧形门窗洞口;或弧形钢筋(17)为并
列的弧形双钢筋,在并列的弧形钢筋(17)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构造或设置钢
板或局部焊接块状型钢,形成弧形门窗洞口;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水泥砂浆或
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或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所述室内钢筋(6)的安装有以下二种
形式,择一选用:1)、所述室内垂直钢筋(6-1)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门窗洞口边缘
的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
(1)连接;2)、室内垂直钢筋(6-1)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洞口边缘受力作用范围以
外的室内保护层(8)内,还设有室内垂直钢筋(6-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吊挂钢筋
(16),及用弧形钢筋(17)替代洞口的室外水平钢筋(7-2)、或还替代室内水平钢筋(6-2);
吊挂钢筋(16)一端将弧形钢筋(17)吊挂,吊挂钢筋(16)另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
板连接;弧形钢筋(17)可为并列的弧形双钢筋,在并列的弧形钢筋(17)之间,设置钢筋
形成小桁架式构造或设置钢板或局部焊接块状型钢,形成弧形门窗洞口;或在弧形钢
筋(17)与相邻的室外水平钢筋(7-2)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构造或设置钢板或局
部焊接块状型钢,形成弧形门窗洞口;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
凝土抹灰层,或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所述室内钢筋(6)的安装有以下二种形式,
择一选用:1)、所述室内垂直钢筋(6-1)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门窗洞口边缘的室内
垂直钢筋(6-1)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
2)、室内垂直钢筋(6-1)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洞口边缘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
保护层(8)内,还设有室内垂直钢筋(6-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3)不仅固
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还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
板及柱或墙的外部,形成外保温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3)不仅固
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还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
板及柱或墙的外部,形成外保温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所述室外竖向钢筋(7-1)锚固在
建筑主体结构(1)内向外斜向伸出,穿过保温层(3),位于室外保护层(8)内,或室外竖
向钢筋(7-1)上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外悬挑的梁或板锚固,或室外竖向钢筋(7-1)上端
位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外侧的抹灰保护层(8)内,与建筑主体结构(1)满足搭接长
度要求;所述室内垂直钢筋(6-1)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室内垂直钢筋(6-1)之间还
可设置锚固钢筋(2)。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3)不仅固
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还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
板及柱或墙的外部,形成外保温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所述室外竖向钢筋(7-1)锚固在
建筑主体结构(1)内向外斜向伸出,穿过保温层(3),位于室外保护层(8)内,或室外竖
向钢筋(7-1)上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外悬挑的梁或板锚固,或室外竖向钢筋(7-1)上端
位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外侧的抹灰保护层(8)内,与建筑主体结构(1)满足搭接长
度要求;所述室内垂直钢筋(6-1)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室内垂直钢筋(6-1)之间还
可设置锚固钢筋(2)。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3)不仅固
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还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
板及柱或墙的外部,形成外保温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所述室外竖向钢筋(7-1)锚固在
建筑主体结构(1)内向外斜向伸出,穿过保温层(3),垂直位于室外保护层(8)内,或室
外竖向钢筋(7-1)上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外悬挑的梁或板锚固,或室外竖向钢筋(7-1)
上端位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外侧的抹灰保护层(8)内,与建筑主体结构(1)满足搭
接长度要求;吊挂钢筋(16)一端将弧形钢筋(17)吊挂,室外吊挂钢筋(16)另一端与洞口
的室外水平钢筋(7-2)连接,或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外悬挑的梁或板锚固,或室外吊挂
钢筋(16)另一端位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外侧的抹灰保护层(8)内,与建筑主体结构
(1)满足搭接长度要求。

说明书

一种建筑复合墙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复合墙体。

背景技术

我国全面禁止使用粘土砖的时限就要到了,由于禁止使用粘土砖和建筑节能的形
势,现在在小型建筑中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外墙。如,有用稻草板做外墙的,稻草
板的构造图集规定,稻草板安装在轻钢龙骨之间。还有纸蜂窝板用于轻钢结构别墅建
筑的墙体时,是通过钢槽道和钢制连接件将纸蜂窝板固定在钢结构上。这种构造钢材
消耗较多,造价高,且热桥太多,对墙体节能保温不利。

本专利申请人已经提出以下专利:

专利1、发明名称为“内外或两侧设有钢筋/和金属网抹灰的复合墙体”,专利申
请号为200710072572.0,公开号CN101168977A的专利。

专利2、发明名称为“一种耐碱玻纤网抹灰的复合构件”,专利申请号为
200910141007,公开号CN101570981A的专利。

专利3、发明名称为“一种两侧有网抹灰的复合墙体”,专利申请号为
201010253687.1,公开号CN101936046A的的专利。

上述专利技术的复合墙体虽然安全性好,但在用于单层和低层的外墙时还嫌麻
烦,是否可构造更简单、施工更方便,从而进一步降低造价,其安全性可达到或超过
传统轻质填充砌体如陶粒砌块墙或加气砌块墙的水平,并满足不同地区建筑节能要求
呢?若可解决此问题,可方便新农村建设应用。此外,已公开专利的复合墙体还存在
构造不全面,不能全面满足各种装饰需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复合墙体,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墙体技术存
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复合墙体采用轻质保温材料为芯层时,轻质保温材料为高分子保
温板、植物秸秆、纸蜂窝板,或为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板,
既不需要设置轻钢龙骨、钢槽道和钢制连接件等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也不需要按本
专利申请人已公开技术设置大量的钢筋,方便施工、降低造价,并满足结构安全要求。

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本发明包括建筑主体结构、芯层、保护层、梁柱外
侧保护层及洞口保护层;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为梁、板、柱、承重墙、基础;所述芯层
为轻质保温材料,所述轻质保温材料包括高分子保温板、植物秸秆、纸蜂窝板,或为
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板;所述保护层、梁柱外侧保护层、
洞口保护层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或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或/和洞口保护
层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所述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包括普通的水泥砂浆或细石
混凝土、还包括改性的水泥砂浆或改性的细石混凝土;所述芯层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
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或所述芯层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梁板上;在芯层的
内外表面有保护层,芯层与保护层连接,在门窗洞口处的芯层上有洞口保护层;在建
筑主体结构的梁、板、柱、墙的外侧面有梁柱外侧保护层,构成一种建筑复合墙体;
所述芯层为轻质保温材料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不设置轻钢龙骨、钢槽道和钢制连接件
等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也不设置钢筋及网状抗拉材料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

本发明与已公开技术的关键不同点在于:

1、本发明与传统砌筑墙体比,本发明的芯层不是传统的脆性砌体,它是轻质保
温材料,轻质保温材料为高分子保温材料、植物秸秆、纸蜂窝板、保温砂浆板,或为
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板。轻质保温材料作为芯层与保护层
连接形成的复合墙体。

2、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采用轻质保温材料为芯层时,轻质保温材料为高
分子保温材料、植物秸秆、纸蜂窝板、保温砂浆板,或为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
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板,不需要设置已公开技术的轻钢龙骨、钢槽道和钢制连接件等
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

3、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采用轻质保温材料为芯层时,轻质保温材料为高
分子保温材料、植物秸秆、纸蜂窝板、保温砂浆板,或为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
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板,没有设置已公开技术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网状抗拉材料,
也没有设置已公开技术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钢筋。

4、或本发明设置网状抗拉材料时,室内侧网状抗拉材料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连
接,而已公开技术的室内侧网状抗拉材料自身可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或通过锚固钢
筋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

5、或本发明设置室内外钢筋时,室内垂直钢筋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门窗洞
口边缘的室内垂直钢筋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
连接;所述芯层还可为矿物棉、轻质砌体,或芯层的室内侧还有砌筑墙体;

6、或本发明梁柱外侧保护层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

7、或本发明门窗洞口为弧形窗。

8、或本发明外保温时,室外竖向钢筋直接从建筑主体结构内斜向伸出安装,已
公开技术都是设置支承悬挑梁吊挂室外竖向钢筋,本发明的构造更简单,施工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与背景技术所述的稻草板和纸蜂窝板墙体比,构造简单,不需要轻钢
龙骨、钢槽道等钢制连接件,造价低。

2、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的本专利申请人已经提出的3个已公开技术比,大幅度减
少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钢筋数量,减少预埋钢筋数量,方便施工,加快工程进度,
降低工程成本。

3、本发明的复合墙体为轻质保温复合墙体,本发明的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可达到
或超过当前砌筑陶粒砌块墙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等脆性填充墙的安全性要求,并满足
不同气候区对墙体节能保温的要求,造价更低,更方便施工。并提出了多种构造,以
满足不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本发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一~八的复合墙体垂直剖面图,洞口保护层表示为水泥砂浆;

图2是实施例一~八的复合墙体洞口上方垂直剖面图,表示窗户直接安装在洞口
上方的构造;

图3是实施例一~八的复合墙体与水平剖面图,洞口保护层表示为水泥砂浆;

图4是实施例三的门窗口加强钢筋12安装示意图之一;

图5是实施例三的门窗口加强钢筋12安装示意图之二;

图6是实施例四、五的窗口室外或室内钢筋布置图,括弧内的钢筋为室外钢筋;

图7是实施例六、七的窗口室内外并列双钢筋布置图,双钢筋之间涂黑部分表示
钢板,括弧内的钢筋为室外钢筋;

图8是实施例八的复合墙体弧形窗口钢筋布置图,括弧内的钢筋为室外钢筋;

图9是实施例十、十一的复合墙体室外钢筋布置图;

图10是实施例十、十一的复合墙体水平剖面图;

图11是实施例十、十一的复合墙体垂直剖面图;

图12是图11的窗口放大图,洞口为设置包裹了防水防潮层的矿物棉;

图13是实施例十、十一的复合墙体窗口上方另一种构造垂直剖面图;

图14是实施例十、十一的复合墙体垂直剖面图,表示芯层3的室内侧还有砌筑
墙体3-2;

图15是实施例十、十一的复合墙体垂直剖面图,另一种表示芯层3的室内侧还
有砌筑墙体3-2;

图16~图18分别是说明书后部“关于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的几点说明”中
第7点中塑料胀钉内外拉接安装剖面图,设置小支架19拉接室内外网状抗拉材料剖
面图,设置卡件18安装网状抗拉材料剖面图。

图19是实施例十的复合墙体剖面透视图。

说明:图1~图3表示网状抗拉材料中的耐碱网布粘贴在保护层的表面,图10~图
18表示外保温的复合墙体安装网状抗拉材料时,安装在保护层的中间。

实施例

实施例一:见图1~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由建筑主体结构1、芯层
3、保护层8、梁柱外侧保护层8-1及洞口保护层8-3组成;所述建筑主体结构1为梁、
板、柱、承重墙、基础;所述芯层3为轻质保温材料,所述轻质保温材料包括高分子
保温板、植物秸秆、纸蜂窝板,或为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
板;所述保护层8、梁柱外侧保护层8-1、洞口保护层8-3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
灰层,或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或/和洞口保护层8-3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
所述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包括普通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还包括改性的水泥砂
浆或改性的细石混凝土;所述芯层3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
之间,或所述芯层3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上;在芯层3的内外表面有保护层
8,芯层3与保护层8连接,在门窗洞口处的芯层3上有洞口保护层8-3;在建筑主体
结构1的梁、板、柱、墙的外侧面有梁柱外侧保护层8-1,构成一种建筑复合墙体;
所述芯层3为轻质保温材料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不设置轻钢龙骨、钢槽道和钢制连接
件等与建筑主体结构1固定;也不设置钢筋及网状抗拉材料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

本实施例与传统砌筑墙体比,本实施例的芯层不是传统的脆性砌体,它是轻质保
温材料,轻质保温材料作为芯层与保护层连接形成的复合墙体。轻质保温材料为高分
子保温材料、植物秸秆、纸蜂窝板,或为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的
复合板。本实施例与已公开的轻质保温材料作为芯层的复合墙体技术比,本实施例没
有设置轻钢龙骨、钢槽道和钢制连接件等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也没有设置与建筑主
体结构连接的钢筋,或设置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网状抗拉材料。

之所以长期以来没有人想到将本发明的芯层直接填充在框架内,之所以在背景技
术中已披露的本专利发明人的复合墙体也设置各种钢筋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有以下
原因:受人类历史上几千年来传统习惯的影响,认为墙体就应该用砖、砌块砌筑。因
为认为本发明的芯层材料强度太低、刚度差、不抗撞击等,所以在已公开技术中设置
钢筋等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或用轻钢骨架、钢槽道、钢制连接件等固定芯层。

本专利发明人通过长期对复合墙体性能进行研究,发现保护层与芯层牢固粘结的
复合墙体具有很大的刚度,例如试验证明,芯层厚度140mm、两侧抹灰各30mm的
复合板,在2.5KN/m2的垂直荷载作用下,挠度约3mm,通过调整芯层厚度可以保证
复合墙体所需的刚度,可以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要求。

本专利发明人对外墙的水平荷载值进行组合,外墙所承受的风荷载组合值远远小
于楼板包括自重与活荷载之和。由此可以理解,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砌块墙是脆性
材料,胶结材料是普通水泥砂浆,砌筑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框架内,0.2m厚度的砌块墙
每层高度可达4m,目前直至100m高的建筑在大量应用(但地震时不安全)。

因此,只要本发明的复合墙体的芯层与建筑主体结构粘结牢固,只要抹灰保护层
与芯层连接可靠,比照现行行业标准对脆性填充砌体的规定,本实施例的复合墙体安
全性与脆性填充墙体相当,或不低于普通脆性轻质填充墙体,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芯层内外可以为两种材料,如芯层为高分子保温材料与纸蜂窝板粘接的复合板。
其优点是,纸蜂窝板燃点较高,而EPS板在70度时就萎缩,隔热较好的纸蜂窝板对
高分子EPS板有保护作用,可预先粘接复合再安装,用于夏季特别炎热地区。还如芯
层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复合,成为复合的芯层再安装,施工抹灰更方便。

通常情况下芯层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梁或板与柱或墙四边组成的内框之间,但
是当用于外悬挑的混凝土板上时,如阳台板或女儿墙等,芯层就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
的梁、板上。

具有保温作用的洞口保护层可为保温砂浆、胶粉聚苯颗粒,还可为包裹了防水防
潮层的矿物棉,例如包裹聚酯夹铝箔(PET//AL//PET)塑料复合膜,以及酚醛树脂等
防火性能好的保温材料,既有保护层作用又有保温作用。具有保温作用的梁柱外侧保
护层可为保温砂浆或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如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稀土保温砂浆等。
应根据当地气温对建筑节能的要求确定定梁柱外侧保护层、洞口保护层的种类。

芯层为高分子保温材料时,芯层可预先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复合,成为复
合的芯层再安装,施工更方便,但增加预先复合的成本。芯层为高分子保温材料时,
保护层与芯层之间的连接通过涂刷界面剂粘接,界面剂应按专利号ZL200810170949.0
的本人发明专利施工粘结。或在芯层的表面有凹槽,使保护层与芯层连接。

本发明由于芯层轻,所以本发明芯层的规格可以大,搬运方便,粘结接缝少,施
工方便。用聚氨酯发泡胶或水泥聚合物砂浆作为胶结材料,将框架洞口内的轻质保温
大板即芯层整块与主体结构粘接砌筑,施工安装方便。也可根据材料供应情况用小块
芯层砌筑,但施工麻烦。目前价格低廉、保温好、施工方便的芯层为EPS板。芯层安
装可以按公开号CN101892744A,发明名称“一种轻型复合保温墙体安装芯层的施工
方法”的专利安装。芯层之间接缝用聚氨酯发泡胶粘接连接,还可在芯层相互接缝处
有凹槽、凸起,凹槽、凸起可相互卡住连接,安装芯层速度快。也可用水溶性胶粘剂
配制的聚合物胶浆或聚合物砂浆粘接,但粘接固化时间长,施工不方便。

实施例二: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增加网状抗
拉材料5;所述网状抗拉材料5为耐碱网布5-1或金属网5-2或竹筋网5-3;安装网状
抗拉材料5有以下3种方式,选择第1种安装或同时选用多种安装:1)、在室外的保
护层8内或表面设置网状抗拉材料5;2)、在洞口保护层8-3内或表面设置网状抗拉
材料5;3)、在室内的保护层8内或表面设置网状抗拉材料5;室外侧的网状抗拉材
料5延续到梁柱外侧保护层8-1内或表面,与梁柱外侧保护层8-1搭接连接;本实施
例室内外不设置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的钢筋,室内侧网状抗拉材料5不能与建筑主
体结构1连接。

公开号CN101570981A专利的耐碱网布在室内外均可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耐
碱网布起到抵抗风荷载受力的作用。而本实施例的室内侧网状抗拉材料不能与建筑主
体结构连接,室内侧设置的网状抗拉材料仅起到阻裂作用。

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没有设置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钢筋,但本实施例
设置网状抗拉材料,室外侧的网状抗拉材料延续到梁柱外侧保护层内或表面,与建筑
主体结构的外部连接,是指网状抗拉材料在梁柱外侧保护层内或表面与之粘结,或增
加锚钉将网状抗拉材料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这样不仅起到阻裂作用,且室外侧形成
有网兜住的轻型保温墙体,无论芯层为何种轻质保温材料,其安全性都超过当前脆性
填充墙体的安全性,室内侧若设置网状抗拉材料仅起到阻裂作用。

在保护层、洞口保护层表面设置网状抗拉材料,是用胶粘剂粘贴耐碱网布,金属
网或竹筋网不能位于保护层表面。耐碱网布较柔软,在洞口周围安装耐碱网布施工更
方便,由于耐碱网布表面涂覆树脂,需用胶粘剂将耐碱网布粘贴在保护层的表面或内
部。若设置洞口网状抗拉材料,洞口网状抗拉材料应与室内外保护层搭接连接。竹筋
网仅用于简易建筑中。本发明不同部位的复合墙体可以用不同网状抗拉材料,例如墙
面用金属网,洞口用耐碱网布。

耐碱网布柔软,竹筋网平整。本实施例安装耐碱网布或竹筋网较为方便,竹筋网
仅用于简易建筑。洞口保护层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时,洞口设置的网状抗拉材料
应为耐碱网布,安装方便。洞口保护层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时,洞口保护
层内可设置钢丝网或耐碱网布,或在洞口保护层表面粘贴耐碱网布。

实施例三:见图1~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增加门窗口
加强钢筋12;所述门窗口加强钢筋12位于门窗洞口角部的保护层内,门窗口加强钢
筋12在门窗口角部设置,见图4,或门窗口加强钢筋12沿门窗口周边设置,见图5,
网状抗拉材料5与门窗口加强钢筋12连接。

复合墙体最薄弱的部位就是洞口角部,设置门窗口加强钢筋12更有利于避免洞
口开裂,用Φ4镀锌钢筋即可,安装方便,耐久性好。门窗口加强钢筋12可以为L
形、直条形或沿门窗口周圈环形设置。

实施例四:见图1~图3、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增加
室外钢筋7、室内钢筋6、内外拉接线9;所述芯层3的轻质保温材料还可为矿物棉、
轻质砌体、保温砂浆板,或所述芯层3的室内侧还有砌筑墙体3-2,芯层3与砌筑墙
体3-2连接,成为与砌筑墙体3-2复合的芯层3;所述室外钢筋7包括室外竖向钢筋
7-1、室外水平钢筋7-2;所述室内钢筋6包括室内垂直钢筋6-1、室内水平钢筋6-2;
所述室外竖向钢筋7-1及室内垂直钢筋6-1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锚固;所述室
外钢筋7、室内钢筋6分别位于室外、室内的保护层8内,室内外网状抗拉材料5分
别与室内钢筋6、室外钢筋7连接;所述室外水平钢筋7-2有以下两种安装方式,选
择第1种安装,或同时有两种安装方式:1)、室外水平钢筋7-2位于门窗洞口下或/
和上(图1表示室外水平钢筋7-2、室内水平钢筋6-2位于室内外门窗洞口上和下,
图2表示室内外门窗洞口上不需要设置室外水平钢筋7-2及室内水平钢筋6-2。);2)、
室外水平钢筋7-2位于门窗洞口以外部位墙体的室外竖向钢筋7-1之间;室外水平钢
筋7-2两端与室外竖向钢筋7-1连接,或室外水平钢筋7-2两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
柱或墙连接;所述室内钢筋6的安装有以下二种形式,择一选用:1)、所述室内垂直
钢筋6-1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门窗洞口边缘的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作用范围以
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水
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或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
2)、室内垂直钢筋6-1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洞口边缘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
保护层8内,还设有室内垂直钢筋6-1,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温作用的
保护层;所述室内水平钢筋6-2与室外水平钢筋7-2对应设置,室内水平钢筋6-2两
端与室内垂直钢筋6连接,或室内水平钢筋(6-2)两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柱或墙连
接;所述内外拉接线9有以下安装方式,选择第1种安装或同时多种安装:1)、内外
拉接线9将室外钢筋7与室内钢筋6连接;2)、内外拉接线9将室内外网状抗拉材料
5相互拉接;3)、内外拉接线9将一侧网状抗拉材料5与另一侧钢筋连接;内外拉接
线9可水平拉接或斜向拉接;洞口设有内外拉接线9将室外钢筋7与室内钢筋6相互
拉接时,洞口网状抗拉材料5设置或不设置。

本实施例因为有内外拉接线将洞口内外钢筋拉接,所以洞口网状抗拉材料可以设
置,也可以不设置。

本实施例的安全性远远高于脆性填充砌体。芯层的室内侧还有砌体时可增加复合
墙体防盗安全性,特别对于一层墙体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砌筑墙体3-2与芯层3
连接通常是粘结连接。砌筑墙体可仅在窗口下方设置,即窗口上方仍是轻质保温材料
的芯层,方便施工,否则主体结构梁下需要安装过梁,很麻烦,没有必要。

本实施例与专利申请人已公开专利的关键技术不同点有以下两点:

1、室内垂直钢筋6-1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门窗洞口边缘的室内垂直钢筋6-1
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

2、本实施例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保温砂浆。

1、关于室内钢筋6仅位于门窗洞口:

本专利申请人已经公开的墙体技术在室内侧没有提出将钢筋仅仅设置在室内门
窗洞口的构造,目前所有墙体技术也没有仅设置室内侧门窗洞口钢筋的构造。如:

1)、公开号CN101168977A专利在室内不同位置设置密集排列的室内垂直钢筋、
室内门窗侧边缘垂直钢筋、室内窗台下垂直钢筋,以及室内窗台水平钢筋的四种钢筋。

2)、公开号CN101570981A专利设置锚固钢筋,锚固钢筋不限于设置在门窗洞
口,而且锚固钢筋不仅可与上下楼板锚固,锚固钢筋还可与柱锚固;或既设置锚固钢
筋,又设置洞口增强钢筋;且耐碱网布与锚固钢筋满足搭接长度要求,由此保证室内
侧耐碱网布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

在复合保温墙体层层可靠粘接条件下,复合保温墙体的受弯设计可按照混凝土结
构的理论进行。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第10.1.4条规定:板中受力钢
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大于150mm时,不
宜大于250mm。这就是说,本发明的室内垂直钢筋作为复合墙体室内侧的受力钢筋,
其受力作用范围在钢筋两侧各125mm内。因此,当室内钢筋6仅位于门窗洞口时,
在室内垂直钢筋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

室内钢筋6仅位于门窗洞口实质上是在门窗洞口锁住复合墙体,进一步提高了复
合墙体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与已公开技术比可大大简化施工安装,大幅度减少钢筋用
量,减少安装人工,对于一般低层或多层建筑可以满足安全性要求,本实施例的安全
性更远远高于脆性填充墙体。

窗口处设置室外水平钢筋、室内水平钢筋可避免窗口裂缝,增加窗台处刚度,其
它位置设置外水平钢筋、室内水平钢筋更方便绑扎网状抗拉材料。

2、关于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保温砂浆:

已公开技术梁柱外侧保护层均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已公开技术没有公开这
种构造。1.5B砖墙的传热系数约1.8w/m2.k,0.2m混凝土墙传热系数3.6w/m2.k。实
施例一~六在芯层为EPS板、厚度为150mm、窗墙比0.45~0.5、梁柱外侧保护层为水
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时,复合墙体平均传热系数约1.3~1.5w/m2.k,传统脆性
墙体如240mm砖墙传热系数约2w/m2.k。显然实施例一~六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与传
统脆性墙体比就是节能墙体。但梁柱外侧保护层为导热系数0.07~0.08w/m.k的保温砂
浆,保温砂浆厚度30mm时,复合墙体传热系数可降低至0.7~0.8w/m2.k。因此梁柱外
侧保护层选择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时,对降低复合墙体传热系数作用很大,这是目
前各种节能墙体技术所没有的构造。

实施例五:见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增加室内锚固钢
筋2,所述锚固钢筋2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锚固,或/和锚固钢筋2与建筑主体
结构1的柱或墙锚固;所述锚固钢筋2仅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锚固,锚固钢筋2另
一端位于保护层8内,锚固钢筋2的长度满足与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搭接连接要求;
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

实施例六:见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或五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门窗洞口的
室外钢筋7为并列双钢筋;或/和室内钢筋6为并列双钢筋,在并列室外钢筋7之间,
或/和在并列室内钢筋6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构造或设置钢板或焊接块状型
钢,形成一种洞口有并列双钢筋加强构造的建筑复合墙体。

如何在本发明的复合保温墙体上安装防盗栅栏、遮阳板及厚重装饰物?既保证安
全,又对建筑节能影响很小,且方便施工,本实施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室外钢筋为并列的双钢筋;在并列的室外钢筋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构造
或设置钢板或焊接块状型钢。这种构造提供了在轻型复合墙体的任意位置安装厚重装
饰和安装各种悬挂物的可能,窗台处为并列的双钢筋可增加窗台处刚度,洞口并列的
双钢筋还方便洞口保护层为矿物棉的隔热断桥构造施工。

在室外钢筋7为并列的双钢筋时,室内钢筋6可为并列的双钢筋,也可为单根钢
筋,用内外拉接钢丝内外拉接,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较大时,可加大室内垂直钢筋
6-1直径,也就是说,室内钢筋6与室外钢筋7可不完全对应设置。在室内墙上需要
悬挂重物如电热水器时,可在需要的位置设置室内双钢筋,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确定。

实施例七:见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在门窗洞口以外
部位的室外钢筋7及室内钢筋6为并列双钢筋,并列双钢筋的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
作用范围以外部位还设有室内垂直钢筋6-1,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温作
用的保护层。

实施例八:见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七之一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增加吊挂
钢筋16,及用弧形钢筋17替代洞口的室外水平钢筋7-2、或还替代室内水平钢筋6-2;
吊挂钢筋16一端将弧形钢筋17吊挂,吊挂钢筋16另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
板连接;在弧形钢筋17与相邻的室外水平钢筋7-2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构造
或设置钢板或局部焊接块状型钢,形成弧形门窗洞口;或弧形钢筋17为并列的弧形
双钢筋,在并列的弧形钢筋17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构造或设置钢板或局部
焊接块状型钢,形成弧形门窗洞口;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
土抹灰层,或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所述室内钢筋6的安装有以下二种形式,择
一选用:1)、所述室内垂直钢筋6-1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门窗洞口边缘的室内垂
直钢筋6-1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2)、
室内垂直钢筋6-1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洞口边缘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保护
层8内,还设有室内垂直钢筋6-1。已公开技术没有披露门窗为弧形的构造。

实施例一~八的复合墙体适用于夏热地区或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墙体,低传热系
数墙体使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地区享受建筑舒适热环境时,大幅度减少空调的能耗。

实施例九: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或三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的芯层3不仅固定在
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还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及
柱或墙的外部,形成外保温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本实施例梁柱外侧有芯层3,芯层
3的外侧有保护层8,本实施例就没有梁柱外侧保护层8-1了。

实施例十:见图9~图15、图1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六之一的不同点是,本
实施例的芯层3不仅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还固定在
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及柱或墙的外部,形成外保温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所述室
外竖向钢筋7-1锚固在建筑主体结构1内向外斜向伸出,穿过保温层3,位于室外保
护层8内,或室外竖向钢筋7-1上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外悬挑的梁或板锚固,或室
外竖向钢筋7-1上端位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外侧的抹灰保护层8内,与建筑主体
结构1满足搭接长度要求;所述室内垂直钢筋6-1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室内垂
直钢筋6-1之间还可设置锚固钢筋2。

实施例十一:见图11~图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八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的芯层
3不仅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还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
1的梁或板及柱或墙的外部,形成外保温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所述室外竖向钢筋7-1
锚固在建筑主体结构1内向外斜向伸出,穿过保温层3,垂直位于室外保护层8内,
或室外竖向钢筋7-1上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外悬挑的梁或板锚固,或室外竖向钢筋
7-1上端位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外侧的抹灰保护层8内,与建筑主体结构1满足
搭接长度要求;吊挂钢筋16一端将弧形钢筋17吊挂,室外吊挂钢筋16另一端与洞
口的室外水平钢筋7-2连接,或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外悬挑的梁或板锚固,或室外吊
挂钢筋16另一端位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外侧的抹灰保护层8内,与建筑主体结
构1满足搭接长度要求。

实施例十、十一的构造比已公开技术更简单,施工方便。已公开技术外保温时都
是设置支承悬挑梁吊挂室外竖向钢筋,没有室外竖向钢筋从建筑主体结构内斜向伸出
安装的构造。为防腐蚀,室外竖向钢筋为镀锌钢筋为宜,或在室外竖向钢筋穿过保温
层部位刷重防腐漆,或在钢筋周围刮抹水泥聚合物砂浆防止腐蚀。

外保温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洞口保护层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为宜,在洞口形
成隔热断桥构造,可取消或减小门窗洞口热桥的热损失。图10~图15的芯层为EPS
板,洞口为隔热断桥构造。图10的洞口保护层为保温砂浆时,因保温砂浆内有胶粘
剂,具有防水性能,保温砂浆上还可再设置耐碱网布。门窗洞口采用隔热断桥构造时,
门窗型材的外侧保护层采用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对隔热断桥效果最好,可避免在门
窗型材室内侧出现结露现象,适用于低能耗建筑。具体洞口保护层是采用具有保温作
用的保护层,还是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的保护层,应根据对墙体要求的不同
节能保温标准确定。

关于本发明的几点说明:

1、本发明适用于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包括混凝土框架、钢框架、砌体柱框架
及木框架,所述建筑主体结构1为混凝土框架、钢框架、砌体柱框架及木框架,建筑
主体结构1包括梁、板、柱、承重墙、基础。

2、本发明所述改性的水泥砂浆或改性的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是指:

1)、添加外加剂、粉煤灰、石粉、防水剂、保水剂、阻裂纤维等材料改性的水泥
砂浆或改性的细石混凝土,阻裂纤维有聚丙烯短切纤维、耐碱玻璃短切纤维、麻刀等。

2)、还包括添加保水剂、高分子胶粘剂形成的水泥聚合物砂浆或水泥聚合物混凝
土。特别是有钢筋位置如门窗口边缘局部用水泥聚合物弹性砂浆或水泥聚合物弹性混
凝土作为保护层为宜,这有以下作用:a)、对阻裂,增加耐久年限有利;b)、比普
通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保护钢筋防止腐蚀的效果更好,可减少抹灰保护层厚度;c)、方
便门窗安装时将门窗的连接钢片与水泥聚合物弹性砂浆牢固固定。芯层为高分子保温
材料、植物秸秆、保温砂浆板时,保护层内可添加阻裂纤维等,或必要时加入高分子
胶粘剂。

3)、还包括菱镁水泥。实施例二~四采用菱镁水泥时,网状抗拉材料可用竹筋网,
洞口钢筋也可用竹筋替代,竹筋与预埋的钢筋搭接连接,可用于简易建筑中。

3、关于防火和钢筋防腐蚀问题。

试验证明,芯层为EPS板,保护层厚度25mm时,耐火极限74分钟。为保证钢
筋防止腐蚀的保护层厚度要求,可在有钢筋位置的芯层上设置凹槽(例如在高分子芯
层上用刀或电熨斗形成凹槽),在钢筋内外用水泥聚合物弹性砂浆抹灰,抹灰保护层
厚度不小于15mm,满足防腐蚀要求,复合墙体其余位置的水泥砂浆抹灰层厚度不小
于22mm,以减少抹灰人工材料消耗。并根据耐火极限要求可增加抹灰保护层厚度,
或在室内侧安装轻钢龙骨石膏板增加防火性能。

4、本发明所述室内外网状抗拉材料5分别与室外钢筋7、室内钢筋6连接,是指
金属网5-2或竹筋网5-3与室外钢筋7、室内钢筋6绑扎连接,或耐碱网布5-1粘贴在
保护层8内或表面,通过与保护层8的粘结,以及保护层8与室外钢筋7、室内钢筋
6握裹连接,使耐碱网布5-1与室外钢筋7、室内钢筋6连接。

5、本发明的内外拉接线9可为金属丝例如不锈钢丝,还可为化纤绳、塑料绳,
若为永久性拉接采用不锈钢丝为宜。

6、本发明实施例五中“锚固钢筋2的长度满足与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搭接连接
要求”,一般搭接连接长度约为100~200mm,若保护层为水泥聚合物砂浆或水泥聚合
物混凝土,搭接长度可短,普通水泥砂浆保护层的搭接长度要长一些。

7、关于网状抗拉材料为钢丝网时,钢丝网的安装:

网状抗拉材料为钢丝网时,因钢丝网有弯度,为准确安装钢丝网,使其位于保护
层中心。按图16~图18,用塑料胀钉外套管或芯杆的外端绑扎铁线与网状抗拉材料连
接,使塑料胀钉不仅起到了将芯层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的作用,还起到了与网状抗拉
材料拉接的作用。其优点在于,施工中可随时根据需要的位置,安装塑料胀钉和连接
线与室外网状抗拉材料拉接,施工方便,减少人工和材料成本。或在塑料胀钉40与
网状抗拉材料5之间安放小支架19,塑料胀钉40的外套管40-1或芯杆40-2的外端
用连接线14与小支架19连接,连接线14与室外钢筋7或/和室外网状抗拉材料5连
接;连接线14为金属线或塑料线或化纤线。还可按图18设置卡件18,卡件18的端
头有倒钩,卡件18扣住网状抗拉材料5,通过倒钩与芯层3固定,从而将网状抗拉材
料5与保温层3固定。内外拉接钢丝9和塑料胀钉40都起到内外拉接的作用,但解
决的问题不同。塑料胀钉9的抗拉力小,但安装方便,方便施工时固定网状抗拉材料。

8、关于门窗安装:洞口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时,洞口的室外竖向钢筋或洞
口的室内垂直钢筋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在洞口钢筋上安装钢板,门窗的连接钢片与
钢板连接。洞口不设置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钢筋时,建议洞口保护层和门窗洞口两侧约
50~100mm宽度内的保护层为水泥聚合物弹性砂浆,门窗用聚氨酯发泡胶密封粘贴,
并用钢钉将连接钢片与水泥聚合物弹性砂浆固定。

9、门窗洞口防水,特别是复合墙体窗台防水非常重要,复合墙体应在洞口设置
防水层,特别是窗台设置防水层。推荐采用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PVC防水卷材
作为洞口防水层或防水防潮层。

10、还可在复合墙体室内外墙面上安装防潮层,如室内墙面上粘贴聚酯夹铝箔
(PET//AL//PET)塑料复合膜,再安装轻钢龙骨石膏板,电器走线布置在龙骨内。

11、本发明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给出了不同的连接构造,不同的连接构造的复合
墙体的安全等级是不相同的,工程中如何确定选用哪种安全度等级的墙体呢?

使用中应根据建筑的性质,如建筑使用功能不同、建筑节能标准不同、地震设防
烈度不同、风荷载不同等,最终确定的建筑可靠度设计标准不同,从而确定是选用本
发明不同实施例的复合墙体,或是选用已公开技术的复合墙体。

一种建筑复合墙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种建筑复合墙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种建筑复合墙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建筑复合墙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建筑复合墙体.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817426A43申请公布日20121212CN102817426ACN102817426A21申请号201110151574522申请日20110608E04B2/56200601E04B1/76200601E04B1/41200601E04C5/0120060171申请人吴淑环地址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5122栋三单元一楼二号106室312信箱72发明人吴淑环54发明名称一种建筑复合墙体57摘要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它涉及一种建筑复合墙体。针对当前即将全面取消粘土砖,节能建筑造价高等问题。结构包括建筑主体结构、芯层和保护层;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为梁板柱;。

2、所述芯层为高分子保温材料、植物秸秆、纸蜂窝板或为保温砂浆板;所述保护层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或为保温砂浆;所述芯层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梁或板与柱的内框之间;在芯层表面有保护层,芯层与保护层连接,构成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本发明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优点,可以满足不同地区对节能墙体的不同要求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0页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0页附图8页1/3页21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它包括建筑主体结构1、芯层3、保护层8、梁柱外侧保护层81及洞口保护层83;所述建筑主体结构1为梁、板、柱、承重墙、基础;所述芯。

3、层3为轻质保温材料,所述轻质保温材料包括高分子保温板、植物秸秆、纸蜂窝板,或为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板;所述保护层8、梁柱外侧保护层81、洞口保护层83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或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或/和洞口保护层83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所述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包括普通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还包括改性的水泥砂浆或改性的细石混凝土;所述芯层3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或所述芯层3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上;在芯层3的内外表面有保护层8,芯层3与保护层8连接,在门窗洞口处的芯层上有洞口保护层83;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柱、墙的外侧面有。

4、梁柱外侧保护层81,构成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3为轻质保温材料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不设置轻钢龙骨、钢槽道和钢制连接件等与建筑主体结构1固定;也不设置钢筋及网状抗拉材料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网状抗拉材料5,所述网状抗拉材料5为耐碱网布51或金属网52或竹筋网53;所述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室内外不设置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的钢筋,室内侧网状抗拉材料5不能通过钢筋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所述安装网状抗拉材料5有以下3种方式,选择第1种安装或同时选用多种安装1、在室外的保护层8内或表面设置网状抗拉材料5;2、在洞口保护层83内或表面设置。

5、网状抗拉材料5;3、在室内的保护层8内或表面设置网状抗拉材料5;室外侧的网状抗拉材料5延续到梁柱外侧保护层81内或表面,与梁柱外侧保护层81搭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门窗口加强钢筋12;所述门窗口加强钢筋12位于门窗洞口角部的保护层内,门窗口加强钢筋12在门窗口角部设置,或门窗口加强钢筋12沿门窗口周边设置,网状抗拉材料5与门窗口加强钢筋1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它还包括室外钢筋7、室内钢筋6、内外拉接线9;所述室外钢筋7包括室外竖向钢筋71、室外水平钢筋72;所述室内钢筋6包括室内垂直钢筋61、室内水平钢筋62;其特征在。

6、于,所述室内钢筋6的安装有以下二种形式,择一选用1、所述室内垂直钢筋61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门窗洞口边缘的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或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2、室内垂直钢筋61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洞口边缘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保护层8内,还设有室内垂直钢筋61,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所述室内水平钢筋62与室外水平钢筋72对应设置,室内水平钢筋62两端与室内垂直钢筋6连接,或室内水平钢筋62两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柱或墙连接;所述室外竖向钢筋。

7、71及室内垂直钢筋61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锚固;所述室外水平钢筋72有以下两种安装方式,选择第1种安装,或同时有两种安装方式1、室外水平钢筋72位于门窗洞口下或/和上;2、室外水平钢筋72位于门窗洞口以外部位墙体的室外竖向钢筋71之间;室外权利要求书CN102817426A2/3页3水平钢筋72两端与室外竖向钢筋71连接,或室外水平钢筋72两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柱或墙连接;所述室外钢筋7、室内钢筋6分别位于室外、室内的保护层8内,室内外网状抗拉材料5分别与室内钢筋6、室外钢筋7连接;所述芯层3的轻质保温材料还可为矿物棉、轻质砌体、保温砂浆板,或所述芯层3的室内侧还有砌筑墙体32,芯层3与砌。

8、筑墙体32连接,成为与砌筑墙体32复合的芯层3;所述内外拉接线9有以下安装方式,选择第1种安装或同时多种安装1、内外拉接线9将室外钢筋7与室内钢筋6连接;2、内外拉接线9将室内外网状抗拉材料5相互拉接;3、内外拉接线9将一侧网状抗拉材料5与另一侧钢筋连接;内外拉接线9可水平拉接或斜向拉接;洞口设有内外拉接线9将室外钢筋7与室内钢筋6相互拉接时,洞口网状抗拉材料5设置或不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锚固钢筋2;所述锚固钢筋2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锚固,或/和锚固钢筋2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柱或墙锚固;所述锚固钢筋2仅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锚固,锚固钢筋2另一端位。

9、于保护层8内,锚固钢筋2的长度满足与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搭接连接要求;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门窗洞口的室外钢筋7为并列双钢筋;或/和室内钢筋6为并列双钢筋,在并列室外钢筋7之间,或/和在并列室内钢筋6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构造或设置钢板或焊接块状型钢,形成一种洞口有并列双钢筋加强构造的建筑复合墙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在门窗洞口以外部位的室外钢筋7及室内钢筋6为并列双钢筋,并列双钢筋的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作用范围以外部位还设有室内垂直钢。

10、筋61。8根据权利要求4、5或7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吊挂钢筋16,及用弧形钢筋17替代洞口的室外水平钢筋72、或还替代室内水平钢筋62;吊挂钢筋16一端将弧形钢筋17吊挂,吊挂钢筋16另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连接;在弧形钢筋17与相邻的室外水平钢筋72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构造或设置钢板或局部焊接块状型钢,形成弧形门窗洞口;或弧形钢筋17为并列的弧形双钢筋,在并列的弧形钢筋17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构造或设置钢板或局部焊接块状型钢,形成弧形门窗洞口;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或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所述室内钢筋6的安装有以下二种。

11、形式,择一选用1、所述室内垂直钢筋61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门窗洞口边缘的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2、室内垂直钢筋61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洞口边缘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保护层8内,还设有室内垂直钢筋6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吊挂钢筋16,及用弧形钢筋17替代洞口的室外水平钢筋72、或还替代室内水平钢筋62;吊挂钢筋16一端将弧形钢筋17吊挂,吊挂钢筋16另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连接;弧形钢筋17可为并列的弧形双钢筋,在并列的弧形钢筋17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权利要求书CN102817426A3。

12、/3页4桁架式构造或设置钢板或局部焊接块状型钢,形成弧形门窗洞口;或在弧形钢筋17与相邻的室外水平钢筋72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构造或设置钢板或局部焊接块状型钢,形成弧形门窗洞口;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或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所述室内钢筋6的安装有以下二种形式,择一选用1、所述室内垂直钢筋61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门窗洞口边缘的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2、室内垂直钢筋61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洞口边缘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保护层8内,还设有室内垂直钢筋61。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

13、征在于,所述芯层3不仅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还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及柱或墙的外部,形成外保温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3不仅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还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及柱或墙的外部,形成外保温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所述室外竖向钢筋71锚固在建筑主体结构1内向外斜向伸出,穿过保温层3,位于室外保护层8内,或室外竖向钢筋71上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外悬挑的梁或板锚固,或室外竖向钢筋71上端位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外侧的抹灰保护层8内,与建筑主体结构1满足搭接长度要求;所述室内垂。

14、直钢筋61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室内垂直钢筋61之间还可设置锚固钢筋2。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3不仅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还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及柱或墙的外部,形成外保温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所述室外竖向钢筋71锚固在建筑主体结构1内向外斜向伸出,穿过保温层3,位于室外保护层8内,或室外竖向钢筋71上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外悬挑的梁或板锚固,或室外竖向钢筋71上端位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外侧的抹灰保护层8内,与建筑主体结构1满足搭接长度要求;所述室内垂直钢筋61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室内垂直钢筋61之间还可设置锚固钢筋2。

15、。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3不仅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还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及柱或墙的外部,形成外保温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所述室外竖向钢筋71锚固在建筑主体结构1内向外斜向伸出,穿过保温层3,垂直位于室外保护层8内,或室外竖向钢筋71上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外悬挑的梁或板锚固,或室外竖向钢筋71上端位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外侧的抹灰保护层8内,与建筑主体结构1满足搭接长度要求;吊挂钢筋16一端将弧形钢筋17吊挂,室外吊挂钢筋16另一端与洞口的室外水平钢筋72连接,或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外悬挑的梁或板锚固,或室外吊挂钢筋16另一。

16、端位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外侧的抹灰保护层8内,与建筑主体结构1满足搭接长度要求。权利要求书CN102817426A1/10页5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复合墙体。背景技术0002我国全面禁止使用粘土砖的时限就要到了,由于禁止使用粘土砖和建筑节能的形势,现在在小型建筑中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外墙。如,有用稻草板做外墙的,稻草板的构造图集规定,稻草板安装在轻钢龙骨之间。还有纸蜂窝板用于轻钢结构别墅建筑的墙体时,是通过钢槽道和钢制连接件将纸蜂窝板固定在钢结构上。这种构造钢材消耗较多,造价高,且热桥太多,对墙体节能保温不利。0003本专利申请人已经提出以下专利0004专利1、发。

17、明名称为“内外或两侧设有钢筋/和金属网抹灰的复合墙体”,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725720,公开号CN101168977A的专利。0005专利2、发明名称为“一种耐碱玻纤网抹灰的复合构件”,专利申请号为200910141007,公开号CN101570981A的专利。0006专利3、发明名称为“一种两侧有网抹灰的复合墙体”,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536871,公开号CN101936046A的的专利。0007上述专利技术的复合墙体虽然安全性好,但在用于单层和低层的外墙时还嫌麻烦,是否可构造更简单、施工更方便,从而进一步降低造价,其安全性可达到或超过传统轻质填充砌体如陶粒砌块墙或加气砌块墙的。

18、水平,并满足不同地区建筑节能要求呢若可解决此问题,可方便新农村建设应用。此外,已公开专利的复合墙体还存在构造不全面,不能全面满足各种装饰需要的问题。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复合墙体,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墙体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复合墙体采用轻质保温材料为芯层时,轻质保温材料为高分子保温板、植物秸秆、纸蜂窝板,或为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板,既不需要设置轻钢龙骨、钢槽道和钢制连接件等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也不需要按本专利申请人已公开技术设置大量的钢筋,方便施工、降低造价,并满足结构安全要求。0009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本发明包括建筑主体结构、芯层、保护。

19、层、梁柱外侧保护层及洞口保护层;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为梁、板、柱、承重墙、基础;所述芯层为轻质保温材料,所述轻质保温材料包括高分子保温板、植物秸秆、纸蜂窝板,或为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板;所述保护层、梁柱外侧保护层、洞口保护层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或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或/和洞口保护层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所述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包括普通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还包括改性的水泥砂浆或改性的细石混凝土;所述芯层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或所述芯层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梁板上;在芯层的内外表面有保护层,芯层与保护层连接,在门说明书CN102817426A。

20、2/10页6窗洞口处的芯层上有洞口保护层;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梁、板、柱、墙的外侧面有梁柱外侧保护层,构成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所述芯层为轻质保温材料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不设置轻钢龙骨、钢槽道和钢制连接件等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也不设置钢筋及网状抗拉材料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0010本发明与已公开技术的关键不同点在于00111、本发明与传统砌筑墙体比,本发明的芯层不是传统的脆性砌体,它是轻质保温材料,轻质保温材料为高分子保温材料、植物秸秆、纸蜂窝板、保温砂浆板,或为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板。轻质保温材料作为芯层与保护层连接形成的复合墙体。00122、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采用轻质保温材。

21、料为芯层时,轻质保温材料为高分子保温材料、植物秸秆、纸蜂窝板、保温砂浆板,或为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板,不需要设置已公开技术的轻钢龙骨、钢槽道和钢制连接件等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00133、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采用轻质保温材料为芯层时,轻质保温材料为高分子保温材料、植物秸秆、纸蜂窝板、保温砂浆板,或为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板,没有设置已公开技术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网状抗拉材料,也没有设置已公开技术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钢筋。00144、或本发明设置网状抗拉材料时,室内侧网状抗拉材料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而已公开技术的室内侧网状抗拉材料自身可与建筑主体结。

22、构连接,或通过锚固钢筋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00155、或本发明设置室内外钢筋时,室内垂直钢筋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门窗洞口边缘的室内垂直钢筋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所述芯层还可为矿物棉、轻质砌体,或芯层的室内侧还有砌筑墙体;00166、或本发明梁柱外侧保护层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00177、或本发明门窗洞口为弧形窗。00188、或本发明外保温时,室外竖向钢筋直接从建筑主体结构内斜向伸出安装,已公开技术都是设置支承悬挑梁吊挂室外竖向钢筋,本发明的构造更简单,施工方便。0019本发明的技术效果00201、本发明与背景技术所述的稻草板和纸蜂窝板墙体比,构造简单,不。

23、需要轻钢龙骨、钢槽道等钢制连接件,造价低。00212、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的本专利申请人已经提出的3个已公开技术比,大幅度减少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钢筋数量,减少预埋钢筋数量,方便施工,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00223、本发明的复合墙体为轻质保温复合墙体,本发明的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可达到或超过当前砌筑陶粒砌块墙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等脆性填充墙的安全性要求,并满足不同气候区对墙体节能保温的要求,造价更低,更方便施工。并提出了多种构造,以满足不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本发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0023附图0024图1是实施例一八的复合墙体垂直剖面图,洞口保护层表示为水泥砂浆;说明书CN102817426A。

24、3/10页70025图2是实施例一八的复合墙体洞口上方垂直剖面图,表示窗户直接安装在洞口上方的构造;0026图3是实施例一八的复合墙体与水平剖面图,洞口保护层表示为水泥砂浆;0027图4是实施例三的门窗口加强钢筋12安装示意图之一;0028图5是实施例三的门窗口加强钢筋12安装示意图之二;0029图6是实施例四、五的窗口室外或室内钢筋布置图,括弧内的钢筋为室外钢筋;0030图7是实施例六、七的窗口室内外并列双钢筋布置图,双钢筋之间涂黑部分表示钢板,括弧内的钢筋为室外钢筋;0031图8是实施例八的复合墙体弧形窗口钢筋布置图,括弧内的钢筋为室外钢筋;0032图9是实施例十、十一的复合墙体室外钢筋布。

25、置图;0033图10是实施例十、十一的复合墙体水平剖面图;0034图11是实施例十、十一的复合墙体垂直剖面图;0035图12是图11的窗口放大图,洞口为设置包裹了防水防潮层的矿物棉;0036图13是实施例十、十一的复合墙体窗口上方另一种构造垂直剖面图;0037图14是实施例十、十一的复合墙体垂直剖面图,表示芯层3的室内侧还有砌筑墙体32;0038图15是实施例十、十一的复合墙体垂直剖面图,另一种表示芯层3的室内侧还有砌筑墙体32;0039图16图18分别是说明书后部“关于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的几点说明”中第7点中塑料胀钉内外拉接安装剖面图,设置小支架19拉接室内外网状抗拉材料剖面图,设置卡。

26、件18安装网状抗拉材料剖面图。0040图19是实施例十的复合墙体剖面透视图。0041说明图1图3表示网状抗拉材料中的耐碱网布粘贴在保护层的表面,图10图18表示外保温的复合墙体安装网状抗拉材料时,安装在保护层的中间。实施例0042实施例一见图1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由建筑主体结构1、芯层3、保护层8、梁柱外侧保护层81及洞口保护层83组成;所述建筑主体结构1为梁、板、柱、承重墙、基础;所述芯层3为轻质保温材料,所述轻质保温材料包括高分子保温板、植物秸秆、纸蜂窝板,或为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板;所述保护层8、梁柱外侧保护层81、洞口保护层83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

27、灰层,或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或/和洞口保护层83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所述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包括普通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还包括改性的水泥砂浆或改性的细石混凝土;所述芯层3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或所述芯层3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上;在芯层3的内外表面有保护层8,芯层3与保护层8连接,在门窗洞口处的芯层3上有洞口保护层83;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板、柱、墙的外侧面有梁柱外侧保护层81,构成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所述芯层3为轻质保温材料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不设置轻钢龙骨、钢槽道和钢制连接件等与建筑主体结构1固定;也不设置钢筋及网状抗拉材料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说明。

28、书CN102817426A4/10页80043本实施例与传统砌筑墙体比,本实施例的芯层不是传统的脆性砌体,它是轻质保温材料,轻质保温材料作为芯层与保护层连接形成的复合墙体。轻质保温材料为高分子保温材料、植物秸秆、纸蜂窝板,或为高分子保温板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的复合板。本实施例与已公开的轻质保温材料作为芯层的复合墙体技术比,本实施例没有设置轻钢龙骨、钢槽道和钢制连接件等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也没有设置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钢筋,或设置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网状抗拉材料。0044之所以长期以来没有人想到将本发明的芯层直接填充在框架内,之所以在背景技术中已披露的本专利发明人的复合墙体也设置各种钢筋与建。

29、筑主体结构连接,有以下原因受人类历史上几千年来传统习惯的影响,认为墙体就应该用砖、砌块砌筑。因为认为本发明的芯层材料强度太低、刚度差、不抗撞击等,所以在已公开技术中设置钢筋等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或用轻钢骨架、钢槽道、钢制连接件等固定芯层。0045本专利发明人通过长期对复合墙体性能进行研究,发现保护层与芯层牢固粘结的复合墙体具有很大的刚度,例如试验证明,芯层厚度140MM、两侧抹灰各30MM的复合板,在25KN/M2的垂直荷载作用下,挠度约3MM,通过调整芯层厚度可以保证复合墙体所需的刚度,可以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要求。0046本专利发明人对外墙的水平荷载值进行组合,外墙所承受的风荷载组合值。

30、远远小于楼板包括自重与活荷载之和。由此可以理解,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砌块墙是脆性材料,胶结材料是普通水泥砂浆,砌筑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框架内,02M厚度的砌块墙每层高度可达4M,目前直至100M高的建筑在大量应用但地震时不安全。0047因此,只要本发明的复合墙体的芯层与建筑主体结构粘结牢固,只要抹灰保护层与芯层连接可靠,比照现行行业标准对脆性填充砌体的规定,本实施例的复合墙体安全性与脆性填充墙体相当,或不低于普通脆性轻质填充墙体,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0048芯层内外可以为两种材料,如芯层为高分子保温材料与纸蜂窝板粘接的复合板。其优点是,纸蜂窝板燃点较高,而EPS板在70度时就萎缩,隔热较好的纸蜂窝。

31、板对高分子EPS板有保护作用,可预先粘接复合再安装,用于夏季特别炎热地区。还如芯层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复合,成为复合的芯层再安装,施工抹灰更方便。0049通常情况下芯层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梁或板与柱或墙四边组成的内框之间,但是当用于外悬挑的混凝土板上时,如阳台板或女儿墙等,芯层就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梁、板上。0050具有保温作用的洞口保护层可为保温砂浆、胶粉聚苯颗粒,还可为包裹了防水防潮层的矿物棉,例如包裹聚酯夹铝箔PET/AL/PET塑料复合膜,以及酚醛树脂等防火性能好的保温材料,既有保护层作用又有保温作用。具有保温作用的梁柱外侧保护层可为保温砂浆或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如玻化微珠保温砂。

32、浆、稀土保温砂浆等。应根据当地气温对建筑节能的要求确定定梁柱外侧保护层、洞口保护层的种类。0051芯层为高分子保温材料时,芯层可预先与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粘结复合,成为复合的芯层再安装,施工更方便,但增加预先复合的成本。芯层为高分子保温材料时,保护层与芯层之间的连接通过涂刷界面剂粘接,界面剂应按专利号ZL2008101709490的本人发明专利施工粘结。或在芯层的表面有凹槽,使保护层与芯层连接。0052本发明由于芯层轻,所以本发明芯层的规格可以大,搬运方便,粘结接缝少,施工说明书CN102817426A5/10页9方便。用聚氨酯发泡胶或水泥聚合物砂浆作为胶结材料,将框架洞口内的轻质保温大板即芯层。

33、整块与主体结构粘接砌筑,施工安装方便。也可根据材料供应情况用小块芯层砌筑,但施工麻烦。目前价格低廉、保温好、施工方便的芯层为EPS板。芯层安装可以按公开号CN101892744A,发明名称“一种轻型复合保温墙体安装芯层的施工方法”的专利安装。芯层之间接缝用聚氨酯发泡胶粘接连接,还可在芯层相互接缝处有凹槽、凸起,凹槽、凸起可相互卡住连接,安装芯层速度快。也可用水溶性胶粘剂配制的聚合物胶浆或聚合物砂浆粘接,但粘接固化时间长,施工不方便。0053实施例二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增加网状抗拉材料5;所述网状抗拉材料5为耐碱网布51或金属网52或竹筋网53;安装网状抗拉材料5有以。

34、下3种方式,选择第1种安装或同时选用多种安装1、在室外的保护层8内或表面设置网状抗拉材料5;2、在洞口保护层83内或表面设置网状抗拉材料5;3、在室内的保护层8内或表面设置网状抗拉材料5;室外侧的网状抗拉材料5延续到梁柱外侧保护层81内或表面,与梁柱外侧保护层81搭接连接;本实施例室内外不设置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的钢筋,室内侧网状抗拉材料5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0054公开号CN101570981A专利的耐碱网布在室内外均可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耐碱网布起到抵抗风荷载受力的作用。而本实施例的室内侧网状抗拉材料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室内侧设置的网状抗拉材料仅起到阻裂作用。0055本实施例的一。

35、种建筑复合墙体没有设置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钢筋,但本实施例设置网状抗拉材料,室外侧的网状抗拉材料延续到梁柱外侧保护层内或表面,与建筑主体结构的外部连接,是指网状抗拉材料在梁柱外侧保护层内或表面与之粘结,或增加锚钉将网状抗拉材料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这样不仅起到阻裂作用,且室外侧形成有网兜住的轻型保温墙体,无论芯层为何种轻质保温材料,其安全性都超过当前脆性填充墙体的安全性,室内侧若设置网状抗拉材料仅起到阻裂作用。0056在保护层、洞口保护层表面设置网状抗拉材料,是用胶粘剂粘贴耐碱网布,金属网或竹筋网不能位于保护层表面。耐碱网布较柔软,在洞口周围安装耐碱网布施工更方便,由于耐碱网布表面涂覆树脂,需用。

36、胶粘剂将耐碱网布粘贴在保护层的表面或内部。若设置洞口网状抗拉材料,洞口网状抗拉材料应与室内外保护层搭接连接。竹筋网仅用于简易建筑中。本发明不同部位的复合墙体可以用不同网状抗拉材料,例如墙面用金属网,洞口用耐碱网布。0057耐碱网布柔软,竹筋网平整。本实施例安装耐碱网布或竹筋网较为方便,竹筋网仅用于简易建筑。洞口保护层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时,洞口设置的网状抗拉材料应为耐碱网布,安装方便。洞口保护层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时,洞口保护层内可设置钢丝网或耐碱网布,或在洞口保护层表面粘贴耐碱网布。0058实施例三见图1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增加门窗口加强钢筋12;所述门窗口。

37、加强钢筋12位于门窗洞口角部的保护层内,门窗口加强钢筋12在门窗口角部设置,见图4,或门窗口加强钢筋12沿门窗口周边设置,见图5,网状抗拉材料5与门窗口加强钢筋12连接。0059复合墙体最薄弱的部位就是洞口角部,设置门窗口加强钢筋12更有利于避免洞口开裂,用4镀锌钢筋即可,安装方便,耐久性好。门窗口加强钢筋12可以为L形、直条说明书CN102817426A6/10页10形或沿门窗口周圈环形设置。0060实施例四见图1图3、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增加室外钢筋7、室内钢筋6、内外拉接线9;所述芯层3的轻质保温材料还可为矿物棉、轻质砌体、保温砂浆板,或所述芯层3的室内侧还有砌筑。

38、墙体32,芯层3与砌筑墙体32连接,成为与砌筑墙体32复合的芯层3;所述室外钢筋7包括室外竖向钢筋71、室外水平钢筋72;所述室内钢筋6包括室内垂直钢筋61、室内水平钢筋62;所述室外竖向钢筋71及室内垂直钢筋61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锚固;所述室外钢筋7、室内钢筋6分别位于室外、室内的保护层8内,室内外网状抗拉材料5分别与室内钢筋6、室外钢筋7连接;所述室外水平钢筋72有以下两种安装方式,选择第1种安装,或同时有两种安装方式1、室外水平钢筋72位于门窗洞口下或/和上图1表示室外水平钢筋72、室内水平钢筋62位于室内外门窗洞口上和下,图2表示室内外门窗洞口上不需要设置室外水平钢筋72及室内水。

39、平钢筋62。;2、室外水平钢筋72位于门窗洞口以外部位墙体的室外竖向钢筋71之间;室外水平钢筋72两端与室外竖向钢筋71连接,或室外水平钢筋72两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柱或墙连接;所述室内钢筋6的安装有以下二种形式,择一选用1、所述室内垂直钢筋61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门窗洞口边缘的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或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2、室内垂直钢筋61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洞口边缘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保护层8内,还设有室内垂直钢筋61,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

40、温作用的保护层;所述室内水平钢筋62与室外水平钢筋72对应设置,室内水平钢筋62两端与室内垂直钢筋6连接,或室内水平钢筋62两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柱或墙连接;所述内外拉接线9有以下安装方式,选择第1种安装或同时多种安装1、内外拉接线9将室外钢筋7与室内钢筋6连接;2、内外拉接线9将室内外网状抗拉材料5相互拉接;3、内外拉接线9将一侧网状抗拉材料5与另一侧钢筋连接;内外拉接线9可水平拉接或斜向拉接;洞口设有内外拉接线9将室外钢筋7与室内钢筋6相互拉接时,洞口网状抗拉材料5设置或不设置。0061本实施例因为有内外拉接线将洞口内外钢筋拉接,所以洞口网状抗拉材料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0062本实施例。

41、的安全性远远高于脆性填充砌体。芯层的室内侧还有砌体时可增加复合墙体防盗安全性,特别对于一层墙体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砌筑墙体32与芯层3连接通常是粘结连接。砌筑墙体可仅在窗口下方设置,即窗口上方仍是轻质保温材料的芯层,方便施工,否则主体结构梁下需要安装过梁,很麻烦,没有必要。0063本实施例与专利申请人已公开专利的关键技术不同点有以下两点00641、室内垂直钢筋61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门窗洞口边缘的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00652、本实施例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保温砂浆。00661、关于室内钢筋6仅位于门窗洞口0067本专利申请人已经公开。

42、的墙体技术在室内侧没有提出将钢筋仅仅设置在室内门窗洞口的构造,目前所有墙体技术也没有仅设置室内侧门窗洞口钢筋的构造。如00681、公开号CN101168977A专利在室内不同位置设置密集排列的室内垂直钢筋、室说明书CN102817426A107/10页11内门窗侧边缘垂直钢筋、室内窗台下垂直钢筋,以及室内窗台水平钢筋的四种钢筋。00692、公开号CN101570981A专利设置锚固钢筋,锚固钢筋不限于设置在门窗洞口,而且锚固钢筋不仅可与上下楼板锚固,锚固钢筋还可与柱锚固;或既设置锚固钢筋,又设置洞口增强钢筋;且耐碱网布与锚固钢筋满足搭接长度要求,由此保证室内侧耐碱网布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007。

43、0在复合保温墙体层层可靠粘接条件下,复合保温墙体的受弯设计可按照混凝土结构的理论进行。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第1014条规定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250MM。这就是说,本发明的室内垂直钢筋作为复合墙体室内侧的受力钢筋,其受力作用范围在钢筋两侧各125MM内。因此,当室内钢筋6仅位于门窗洞口时,在室内垂直钢筋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0071室内钢筋6仅位于门窗洞口实质上是在门窗洞口锁住复合墙体,进一步提高了复合墙体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与已公开技术比可大大简化施工安装,大幅度减。

44、少钢筋用量,减少安装人工,对于一般低层或多层建筑可以满足安全性要求,本实施例的安全性更远远高于脆性填充墙体。0072窗口处设置室外水平钢筋、室内水平钢筋可避免窗口裂缝,增加窗台处刚度,其它位置设置外水平钢筋、室内水平钢筋更方便绑扎网状抗拉材料。00732、关于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保温砂浆0074已公开技术梁柱外侧保护层均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已公开技术没有公开这种构造。15B砖墙的传热系数约18W/M2K,02M混凝土墙传热系数36W/M2K。实施例一六在芯层为EPS板、厚度为150MM、窗墙比04505、梁柱外侧保护层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时,复合墙体平均传热系数约1315W/M2K。

45、,传统脆性墙体如240MM砖墙传热系数约2W/M2K。显然实施例一六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与传统脆性墙体比就是节能墙体。但梁柱外侧保护层为导热系数007008W/MK的保温砂浆,保温砂浆厚度30MM时,复合墙体传热系数可降低至0708W/M2K。因此梁柱外侧保护层选择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时,对降低复合墙体传热系数作用很大,这是目前各种节能墙体技术所没有的构造。0075实施例五见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增加室内锚固钢筋2,所述锚固钢筋2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锚固,或/和锚固钢筋2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柱或墙锚固;所述锚固钢筋2仅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锚固,锚固钢筋2另一端位于保护层8。

46、内,锚固钢筋2的长度满足与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搭接连接要求;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0076实施例六见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或五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门窗洞口的室外钢筋7为并列双钢筋;或/和室内钢筋6为并列双钢筋,在并列室外钢筋7之间,或/和在并列室内钢筋6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构造或设置钢板或焊接块状型钢,形成一种洞口有并列双钢筋加强构造的建筑复合墙体。0077如何在本发明的复合保温墙体上安装防盗栅栏、遮阳板及厚重装饰物既保证安全,又对建筑节能影响很小,且方便施工,本实施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0078室外钢筋为并列的双钢筋;在并列的室外钢筋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

47、构造说明书CN102817426A118/10页12或设置钢板或焊接块状型钢。这种构造提供了在轻型复合墙体的任意位置安装厚重装饰和安装各种悬挂物的可能,窗台处为并列的双钢筋可增加窗台处刚度,洞口并列的双钢筋还方便洞口保护层为矿物棉的隔热断桥构造施工。0079在室外钢筋7为并列的双钢筋时,室内钢筋6可为并列的双钢筋,也可为单根钢筋,用内外拉接钢丝内外拉接,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较大时,可加大室内垂直钢筋61直径,也就是说,室内钢筋6与室外钢筋7可不完全对应设置。在室内墙上需要悬挂重物如电热水器时,可在需要的位置设置室内双钢筋,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确定。0080实施例七见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的不同。

48、点是,本实施例在门窗洞口以外部位的室外钢筋7及室内钢筋6为并列双钢筋,并列双钢筋的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作用范围以外部位还设有室内垂直钢筋61,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0081实施例八见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七之一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增加吊挂钢筋16,及用弧形钢筋17替代洞口的室外水平钢筋72、或还替代室内水平钢筋62;吊挂钢筋16一端将弧形钢筋17吊挂,吊挂钢筋16另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连接;在弧形钢筋17与相邻的室外水平钢筋72之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构造或设置钢板或局部焊接块状型钢,形成弧形门窗洞口;或弧形钢筋17为并列的弧形双钢筋,在并列的弧形钢筋17之。

49、间,设置钢筋形成小桁架式构造或设置钢板或局部焊接块状型钢,形成弧形门窗洞口;所述梁柱外侧保护层81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灰层,或为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层;所述室内钢筋6的安装有以下二种形式,择一选用1、所述室内垂直钢筋61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门窗洞口边缘的室内垂直钢筋61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网状抗拉材料5不能与建筑主体结构1连接;2、室内垂直钢筋61不仅位于门窗洞口边缘,在洞口边缘受力作用范围以外的室内保护层8内,还设有室内垂直钢筋61。已公开技术没有披露门窗为弧形的构造。0082实施例一八的复合墙体适用于夏热地区或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墙体,低传热系数墙体使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地区享受建筑舒适热环境时,大幅度减少空调的能耗。0083实施例九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或三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的芯层3不仅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还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及柱或墙的外部,形成外保温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本实施例梁柱外侧有芯层3,芯层3的外侧有保护层8,本实施例就没有梁柱外侧保护层81了。0084实施例十见图9图15、图1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六之一的不同点是,本实施例的芯层3不仅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与柱或墙的内框之间,还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1的梁或板及柱或墙的外部,形成外保温的一种建筑复合墙体;所述室外竖向钢筋71锚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