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C20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AC20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84717A43申请公布日20130703CN103184717ACN103184717A21申请号201310048533222申请日20130206E01C7/22200601E01C19/02200601C04B26/2620060171申请人长安大学地址710064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中段72发明人蒋应军李宁方薛金顺张宜伟徐晓兵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代理人李婷54发明名称一种AC20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C20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采用垂直振动法设计,包括原材料选择及测试、矿料级配的设计、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和性。
2、能的检验等步骤,经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好、沥青用量少且操作简便,并可节约沥青810。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84717ACN103184717A1/2页21一种AC20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垂直振动法设计,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原材料选择及测试从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中取代表性样品,对其技术指标进行测试;2)矿料级配的设计根据工程级配设计范围和各组成材料筛分试验资料,计算符合要求级配范围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比例;3)最佳油石。
3、比的确定A、垂直振动试件的制作根据工程经验预估油石比PA,并采用垂直振动法分别制作油石比为PA、PA(0305)、PA(0610)的5组试件;垂直振动试件成型步骤如下(1)用蘸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拭内径100MM高度180MM的试模内侧及垫块,并置于100烘箱中加热1H;(2)根据粘度曲线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压实温度,并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简称“JTGE202011”)规定将沥青加热至混合料拌合温度;(3)根据工程经验预估压实后沥青混合料密度F,则一个试件质量为MF52635;根据各规格集料比例和试件质量M,预估一个试件所需的各规格集料的用量MK,(。
4、K1,2,3,4,5),所述M1、M2、M3、M4、M5和M6分别代表19265MM、9519MM、47595MM、236475MM、机制砂和矿粉的质量;(4)称取一份各规格集料的用量为MK1112,(K1,2,3,4,5),并将其拌合均匀;称取一份矿粉的用量为M61112;分别置于规定拌和温度的烘箱中加热45H;(5)从烘箱中取出步骤(4)中的混合料置于预热至规定拌和温度的沥青混合料拌和锅内,并适当拌和;(6)从烘箱中取出加热好的沥青,称取所需的沥青质量MI,加入步骤(5)中的沥青混合料拌和锅内,开动拌和锅拌和90S;其中I是指第I组油石比,I1,2,3,4,5;(7)从烘箱中取出已加热好的。
5、矿粉,加入步骤(6)中沥青混合料拌和锅内,再次开动拌和锅拌和90S;(8)从沥青混合料拌和锅中取出已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并称取1个试件所需混合料用量,放入预热至100的金属盘中;(9)从烘箱中取出预热至100的试模和垫块,并用蘸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拭试模内侧、垫块及振动锤底面;将垫块装入试模内并垫入一张吸油性小的圆形纸片,要求垫块底部平整;然后将沥青混合料均匀装入试模中,沥青混合料沿周边插捣1520次、中间1015次,插捣后将沥青混合料表面整平成凸圆弧面;(10)插入温度计至装好的沥青混合料中心附近,测定沥青混合料温度是否符合JTGE202011要求的压实温度;权利要求书CN103184717A。
6、2/2页3(11)待混合料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后,在装好的混合料顶面垫一张吸油性小的圆纸,然后将试模连同垫块固定到振动压实仪上,放下振动锤使其与沥青混合料接触,开启振动压实仪振动压实605S;振动压实仪参数配置为振动频率372HZ、名义振幅1402MM、上车系统重量1202KN、下车系统重量1802KN;(12)振动压实结束后,将试模连同垫块从振动压实仪上取下,取掉试件顶面的圆形纸片,量取试件高度;试件标准高度为63513MM,如不符合标准高度要求时,试件作废,并按公式调整试件混合料质量,并按步骤(8)(12)重新制备试件直到高度符合标准要求为止;(13)将装有成型试件的试模连同垫块冷却至室温,。
7、脱出试件,并取掉试件底面的圆形纸片;(14)重复步骤(7)(13)制作6个试件;(15)按步骤(6)(14)制作第I组油石比的垂直振动试件;B、垂直振动试件物理力学指标的测试测试不同油石比的试件的毛体积密度F、马歇尔稳定度MS和流值FL,计算其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等物理力学指标;C、油石比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的绘制根据沥青混合料垂直振动试件物理力学指标测试结果,以油石比为横坐标,以毛体积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稳定度、流值为纵坐标,将试验结果绘制成油石比与各项指标的关系曲线;D、最佳油石比的确定(1)OAC1的确定根据油石比与各项指标的关系曲线图,取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
8、大值、规定空隙率范围的中值、规定饱和度范围的中值所对应的油石比为A1、A2、A3、A4,求取平均值作为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见公式;OAC1(A1A2A3A4)/4(2)OAC2的确定根据垂直振动设计技术标准,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油石比范围OACMINOACMAX中值,按以下公式求取作为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2OAC2(OACMINOACMAX)/2(3)最佳油石比OAC的确定取OAC1与OAC2的平均值,按以下公式求取作为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OAC;OAC(OAC1OAC2)/24)性能的检验对上述确定的配合比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要求进行。
9、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的检验。权利要求书CN103184717A1/8页4一种AC20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交通土建工程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AC20沥青混合料VVTM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可减少沥青用量,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且操作简便,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背景技术0002目前AC20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主要有马歇尔法、GTM法、HVEEM法。GTM法所采用的设备昂贵不利于推广采用;HVEEM法设计结果与现场关联度较差。目前马歇尔法仍是大多数国家进行沥青混合料设计的主要方法。0003我国AC20沥青混合料普遍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
10、004(简称JTGF402004)中的马歇尔设计法,其步骤如下0004(1)根据JTGF402004技术要求,选择原材料;0005(2)AC20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符合表1的要求;0006表1AC20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0007筛孔尺寸(MM)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通过率()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0008(3)以预估的油石比为中值,按一定间隔通常为0305)等间距的向两侧扩展,取5个或5个以上不同的油石比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0009(4)测定马歇尔试件的密度,并计算试件的空隙率、沥青饱和。
11、度、矿料间隙率等体积参数;采用马歇尔试验仪,测其马歇尔稳定度与流值;0010(5)以油石比为横坐标,以马歇尔试验的各项指标为纵坐标,将试验结果点入图中,连成圆滑的曲线;取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规定空隙率范围的中值、规定饱和度范围的中值对应的油石比A1、A2、A3、A4,求取平均值作为OAC1;以各项指标均符合JTGF402004中AC20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要求不含VMA的油石比范围OACMINOACMAX中值作为OAC2;取OAC1与OAC2的平均值作为最佳油石比OAC;0011(6)根据最佳油石比OAC制作车辙板和马歇尔试件,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
12、011)(以下简称JTGE202011)进行路用性能检验包括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0012马歇尔设计方法具有以下局限性0013(1)马歇尔设计法的成型方式不能准确模拟车轮对路面的压实作用。击实功与交通量大小之间没有内在联系,成型试件密度无法反映通车多年后路面密度,其试件物理力学性能与实际路面不符;0014(2)马歇尔设计法已不适应现代交通发展需要。现行马歇尔法设计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标准均是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的交通量提出的,而目前干线公路的交通状况已说明书CN103184717A2/8页5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大。
13、流量、重轴载”特点,显然马歇尔法提出的各项技术标准已不能满足现行交通对路面性能的要求。发明内容001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C20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设计的AC20沥青混合料性能好、沥青用量少且操作简便。0016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0017一种AC20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垂直振动法设计,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00181)原材料选择及测试0019从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中取代表性样品,对其技术指标进行测试;00202)矿料级配的设计0021根据工程级配设计范围和各组成材料筛分试验资料,计算符合要求级配范围。
14、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比例;00223)最佳油石比的确定0023A、垂直振动试件的制作0024根据工程经验预估油石比PA,并采用垂直振动分别制作油石比为PA、PA(0305)、PA(0610)的5组试件;垂直振动试件成型步骤如下0025(1)用蘸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拭内径100MM高度180MM的试模内侧及垫块,并置于100烘箱中加热1H;0026(2)根据粘度曲线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压实温度,并按JTGE202011规定将沥青加热至混合料拌合温度;0027(3)根据工程经验预估压实后沥青混合料密度F,则一个试件质量为MF52635。根据各规格集料比例和试件质量M,预估一个试件所需的各规格集料的。
15、用量MK,(K1,2,3,4,5),所述M1、M2、M3、M4、M5和M6分别代表19265MM、9519MM、47595MM、236475MM、机制砂和矿粉的质量;0028(4)称取一份各规格集料的用量为MK1112,(K1,2,3,4,5),并将其拌合均匀;称取一份矿粉的用量为M61112;分别置于规定拌和温度的烘箱中加热45H;0029(5)从烘箱中取出步骤(4)中的混合料置于预热至规定拌和温度的沥青混合料拌和锅内,并用小铲适当拌和;0030(6)从烘箱中取出加热好的沥青,称取所需的沥青质量MI,加入步骤(5)中的沥青混合料拌和锅内,开动拌和锅拌和90S;其中0031I是指第I组油石比,。
16、I1,2,3,4,5;0032(7)从烘箱中取出已加热好的矿粉,加入步骤(6)中沥青混合料拌和锅内,再次开动拌和锅拌和90S;0033(8)从沥青混合料拌和锅中取出已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并称取1个试件所需混合料用量,放入预热至100的金属盘中;说明书CN103184717A3/8页60034(9)从烘箱中取出预热至100的试模和垫块,并用蘸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拭试模内侧、垫块及振动锤底面。将垫块装入试模内并垫入一张吸油性小的圆形纸片,要求垫块底部平整。然后将沥青混合料均匀装入试模中,沥青混合料用大螺丝刀沿周边插捣1520次、中间1015次。插捣后将沥青混合料表面整平成凸圆弧面;0035(10)插。
17、入温度计至装好的沥青混合料中心附近,测定沥青混合料温度是否符合JTGE202011要求的压实温度;0036(11)待混合料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后,在装好的混合料顶面垫一张吸油性小的圆纸,然后将试模连同垫块固定到振动压实仪上,放下振动锤使其与沥青混合料接触,开启振动压实仪振动压实605S。0037振动压实仪参数配置为振动频率372HZ、名义振幅1402MM、上车系统重量1202KN、下车系统重量1802KN;0038(12)振动压实结束后,将试模连同垫块从振动压实仪上取下,取掉试件顶面的圆形纸片,量取试件高度。试件标准高度为63513MM。如不符合标准高度要求时,试件作废,并按公式调整试件混合料质。
18、量,并按步骤(8)(12)重新制备试件直到高度符合标准要求为止;00390040(13)将装有成型试件的试模连同垫块冷却至室温,脱出试件,并取掉试件底面的圆形纸片;0041(14)重复步骤(7)(13)制作6个试件;0042(15)按步骤(6)(14)制作第I组油石比的VVTM试件。0043B、垂直振动试件物理力学指标的测试0044测试不同油石比的垂直振动试件的毛体积密度F、马歇尔稳定度MS和流值FL,计算其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等物理力学指标。0045C、油石比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的绘制0046根据沥青混合料垂直振动试件物理力学指标测试结果,以油石比为横坐标,以毛体积。
19、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稳定度、流值为纵坐标,将试验结果绘制成油石比与各项指标的关系曲线。0047D、确定最佳油石比0048(1)OAC1的确定0049根据油石比与各项指标的关系曲线图,取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规定空隙率范围的中值、规定饱和度范围的中值所对应的油石比为A1、A2、A3、A4,求取平均值作为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见公式;0050OAC1(A1A2A3A4)/40051(2)OAC2的确定0052根据垂直振动法(VVTM)设计技术标准(见表2),以各项指标均符合表2中垂直振动法(VVTM)设计技术标准要求不含VMA的油石比范围OACMINOACMAX中值作为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
20、AC2,见公式;说明书CN103184717A4/8页70053OAC2(OACMINOACMAX)/20054表2AC20沥青混合料垂直振动法(VVTM)设计技术标准0055试件尺(MM)VV()VFA()VMA()MS(KN)FL(MM)101H63525407080111251540056(3)最佳油石比OAC的确定0057取OAC1与OAC2的平均值作为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OAC,见公式;0058OAC(OAC1OAC2)/200594)性能的检验0060对上述确定的配合比按JTGE202011要求进行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的检验。0061采用本发明设计的AC20沥青。
21、混合料,经试验验证表明,其路用性能好,并可节约沥青810。附图说明0062图1为油石比密度关系曲线图;0063图2为油石比马歇尔稳定度关系曲线图;0064图3为油石比空隙率关系曲线图;0065图4为油石比沥青饱和度关系曲线图;0066图5为油石比公共范围图。006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0068参见图1、2、3、4和图5,本实施例给出一种AC20沥青混合料VVTM设计方法,采用垂直振动法(VVTM)设计,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原材料选择及测试0069采用新疆克拉玛依A级70沥青,山西柳林的石灰岩碎石、机制砂、矿粉。其技术性质试验结果见表3表6。0070表3沥。
22、青技术性质0071说明书CN103184717A5/8页80072表4粗集料的技术性质007300740075表5细集料的技术性质0076表观密度(G/CM3)坚固性()含泥量()砂当量()亚甲蓝值(G/KG)棱角性(S)272070727201013300077表6矿粉技术性质0078表观密度(G/CM3)含水量()亲水系数加热安定性268705083加热前后没有明显变化0079经检测,原材料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JTGF402004技术要求。00802、矿料级配的设计0081矿质混合料级配要求见表7,计算符合要求级配范围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比例见表8。0082表7矿料级配范围要求00830084表。
23、8各规格集料的用量比例0085集料尺寸(MM)19265951947595236475机制砂矿粉百分比()7331883053500863、最佳油石比的确定008731试件的制作0088根据工程经验预估油石比PA43,采用VVTM分别制作油石比为33、38、43、48和53的5组混合料试件,每组试件6个。步骤如下0089(1)用蘸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拭试模内侧及垫块,并置于100烘箱中加热1H备说明书CN103184717A6/8页9用,所述试模内径100MM高度180MM,垫块厚度为40MM、直径为150MM;0090(2)根据粘度曲线确定该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为160175、压实温度为140。
24、170,按JTGE202011规定将沥青用加热至170;0091(3)根据工程经验预估压实后沥青混合料密度F250G/CM3,则一个试件质量为MF526351246G。根据各规格集料比例,预估一个试件所需的各规格集料用量为MK,(K1,2,3,4,5,6),所述M1、M2、M3、M4、M5和M6分别代表19265MM、9519MM、47595MM、236475、机制砂和矿粉的质量;0092(4)称取一份各规格的集料用量为11MK,(K1,2,3,4,5),见表9,并拌合均匀;称取一份矿粉的用量为11M6,见表9;分别置于大于拌和温度的烘箱中加热45H;0093表9各组成材料用量0094集料尺寸。
25、(MM)19265951947595236475机制砂矿粉质量(G)100472257115436500095(5)从烘箱中取出步骤(4)中加热好的混合料置于预热至175沥青混合料拌和锅中,并用小铲适当拌和;0096(6)从烘箱中取出已加热好的沥青,称取所需的沥青质量M1,加入步骤(5)中的沥青混合料拌和锅内,开动拌和锅拌和90S;I是指第I组油石比,I1,2,3,4,5;0097(7)从烘箱中取出已加热好的矿粉50G,加入步骤(6)中沥青混合料拌和锅内,再次开动拌和锅拌和90S;0098(8)从沥青混合料拌和锅中取出已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并称取1个试件所需混合料用量MJ1(约1380G),放。
26、入预热至100的金属盘中;0099(9)从烘箱中取出预热至100的试模和垫块,并用蘸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拭试模、垫块及振动锤底面。然后将垫块装入试模内并垫入一张吸油性小的圆形纸片,要求垫块底部平整。然后将沥青混合料均匀装入试模中,沥青混合料均用大螺丝刀沿周边插捣15次、中间10次。插捣后将沥青混合料表面整平成凸圆弧面;0100(10)插入温度计至装好的沥青混合料中心附近,测定沥青混合料温度145,符合JTGE202011要求的压实温度;0101(11)在装好的混合料顶面垫一张吸油性小的圆纸,然后将试模连同垫块固定到振动压实仪上,放下振动锤使其与沥青混合料接触,开启振动压实仪振动压实60S。振动压。
27、实仪参数配置为振动频率372HZ、名义振幅1402MM、上车系统重量1202KN、下车系统重量1802KN;0102(12)振动压实结束后,将试模连同垫块从振动压实仪上取下,立即取掉试件顶面的圆纸片,用游标卡尺量取高度652MM,不符合试件标准高度为63513MM的要求;根据公式重新调整一个试件所需的沥青混合料用量为MJ201030104按步骤(8)步骤(12)成型试件,量取试件高度为635MM,符合试件标准高度为说明书CN103184717A7/8页1063513MM的要求;0105(13)将装有成型试件的试模连同垫块冷却至室温,脱出试件,并取掉试件底面的圆形纸片;0106(14)重复步骤(。
28、7)步骤(13)制作6个试件;0107(15)按步骤(6)步骤(14)制作第I组油石比的试件。010832试件物理力学指标的测试0109测试不同油石比的VVTM试件的毛体积密度F、马歇尔稳定度MS和流值FL,计算其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试验结果见表10。0110表10AC20沥青混合料VVTM试件物理力学指标0111试件组号PA()F(G/CM3)VV()VMA()VFA()MS()FL(MM)1332444501266051905214238247531119741249224734324842312381426353344824751913085324373635。
29、532456181398681848380技术指标25401107080125154011233油石比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的绘制0113根据表10沥青混合料VVTM试件物理力学指标测试结果,以油石比为横坐标,以毛体积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稳定度、流值为纵坐标,将试验结果绘制成油石比与各项指标的关系曲线,如图1图5。011434OAC1的确定0115由图1可知,密度最大值对应的油石比A1430;0116由图2可知,马歇尔稳定度最大值对应的油石比A2425;0117由图3可知,规定空隙率范围中值对应的油石比A3374;0118由图4可知,规定饱和度范围中值对应的油石比A43830119最佳油石比初。
30、始值OAC10120012135OAC2的确定0122由图5可知,油石比的公共范围为0123OACMIN3450124OACMAX3950125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20126OAC2OACMINOACMAX/2345395/2370012736最佳油石比OAC的确定0128根据公式计算佳油石比OAC0129OACOAC1OAC2/2403370/238701304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检验0131按步骤36确定的最佳油石比387制作车辙板试件和VVTM试件,测试其动稳定度为5943次/MM、残留稳定度为915、残留强度比为892、破坏强度为1392MPA,均满足说明书CN103184717A108/8页11工程要求。013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3184717A111/2页12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184717A122/2页1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184717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