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287940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96878.1

申请日:

2015.04.23

公开号:

CN104912039A

公开日:

2015.09.1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7/06申请日:20150423|||公开

IPC分类号:

E02B7/06; E02D15/00

主分类号:

E02B7/06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栋良; 周廷清; 王登银

地址:

310014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代理人:

韩小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混凝土防渗面板脱空修补的效率,增强了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步骤如下:a、脱空区域检测:采用LTD探地雷达对面板脱空区域进行探测,确定面板脱空区域,采集脱空的深度信息;b、灌浆孔位布置:在面板脱空区域内进行灌浆孔位布置,灌浆孔间距d1=2~3m,排距d2=2~4m,梅花型布置或矩形布置均可;c、钻孔:按照上述灌浆孔位布置进行钻孔;d、灌浆:灌浆时从面板下部开始往上逐级注浆;e、封孔:灌浆完成2小时后,采用水泥砂浆对灌浆孔进行封堵,封堵高度要高出面板约3~5mm,静置约8小时后,对面板表面打磨平整;f、养护:天气炎热时,在脱空修补区域应洒水养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脱空区域检测:采用LTD探地雷达对面板脱空区域进行探测,确定面板脱空区域,采集脱空的深度信息;在上述确定的面板脱空区域进行钻孔取芯检查,对上述信息进行复核和修正,得到最终的面板脱空区域、脱空深度信息;
b、灌浆孔位布置:在面板脱空区域内进行灌浆孔位布置,灌浆孔间距d1=2~3m,排距d2=2~4m,梅花型布置或矩形布置均可;沿脱空区域边界布设一排灌浆孔,孔距一般采用d3=3~4m;
c、钻孔:按照上述灌浆孔位布置进行钻孔;
d、灌浆:对面板脱空区采用水泥粉煤灰稳定浆液注浆法进行灌浆处理,灌浆时浆液由孔口自流注入,对于局部脱空部位浆液无法流入时,加小于0.1MPa的压力;灌浆时从面板下部开始往上逐级注浆;
e、封孔:灌浆完成2小时后,采用水泥砂浆对灌浆孔进行封堵,封堵高度要高出面板约3~5mm,静置约8小时后,对面板表面打磨平整;
f、养护:天气炎热时,在脱空修补区域应洒水养护;封孔完成至少3天后,坝前方可蓄水,修补后初次蓄水的速率应小于1m/d;
所述水泥粉煤灰稳定浆液采用重量比为水泥:粉煤灰:水=1:9:5拌合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钻孔深度要求进入面板脱空区域下方密实层20c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孔距离面板垂直缝大于铜止水水平长度的一半。

说明书

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适用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脱空处理等类似工程。
背景技术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坝型,由于其良好的经济性、施工便捷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水布垭混凝土面板防渗工程(最大坝高233m)已于2011年竣工,最大坝高223.5m的猴子岩混凝土面板坝工程正在兴建中。
对于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而言,由于施工缺陷、坝体的不均匀变形等因素均可造成面板的脱空现象;对于强震区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地震动荷载作用下,也可造成面板的脱空,2008年汶川地震作用下的紫平铺水电站就出现了严重的面板脱空现象。面板脱空后,在坝前水荷载的作用下,钢筋混凝土面板极易破裂,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
现阶段,国内外面板脱空后常用的修补处理措施为将破碎的面板凿除,填补脱空区域后重新浇筑面板。该方法施工效率低、投资大,重新浇筑的面板与老面板的结合是否良好也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以提高混凝土防渗面板脱空修补的效率,增强了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如下:
a、脱空区域检测:采用LTD探地雷达对面板脱空区域进行探测,确定面板脱空区域,采集脱空的深度信息;在上述确定的面板脱空区域进行钻孔取芯检查,对上述信息进行复核和修正,得到最终的面板脱空区域、脱空深度信息;
b、灌浆孔位布置:在面板脱空区域内进行灌浆孔位布置,灌浆孔间距d1=2~3m,排距d2=2~4m,梅花型布置或矩形布置均可;沿脱空区域边界布设一排灌浆孔,孔距一般采用d3=3~4m;
c、钻孔:按照上述灌浆孔位布置进行钻孔;
d、灌浆:对面板脱空区采用水泥粉煤灰稳定浆液注浆法进行灌浆处理,灌浆时浆液由孔口自流注入,对于局部脱空部位浆液无法流入时,加小于0.1MPa的压力;灌浆时从面板下部开始往上逐级注浆;
e、封孔:灌浆完成2小时后,采用水泥砂浆对灌浆孔进行封堵,封堵高度要高出面板约3~5mm,静置约8小时后,对面板表面打磨平整;
f、养护:天气炎热时,在脱空修补区域应洒水养护;封孔完成至少3天后,坝前方可蓄水,修补后初次蓄水的速率应小于1m/d;
所述水泥粉煤灰稳定浆液采用重量比为水泥:粉煤灰:水=1:9:5拌合而成。
步骤c中钻孔深度要求进入面板脱空区域下方密实层20cm。
所述灌浆孔距离面板垂直缝大于铜止水水平长度的一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a、该方法不对原混凝土面板进行凿除和扰动,保持了混凝土面板、止水的原始特征,通过钻孔灌浆对面板下部的脱空部位充填密实,确保了工程运行的安全性;b、该方法操作简单,施工便利,不需要特殊的工程设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c、该方法仅采用常规的灌浆手段可达到理想的 处理效果,无需将面板、止水凿除,较常规处理方法减少了大量的施工环节,工程投资也大大降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面由下而上依次为过渡层103、垫料层102和面板10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步骤如下:
a、脱空区域检测:采用LTD探地雷达对面板101下方的面板脱空区域104进行探测,确定面板脱空范围,对脱空的深度等信息进行采集,为方案设计决策使用;此外,在上述确定的面板脱空区域104进行钻孔取芯检查,对上述信息进行复核和修正,得到最终的面板脱空区域、脱空深度等信息。
b、灌浆孔2位布置:在面板脱空区域内进行灌浆孔2位布置,横向布置若干排,同排灌浆孔2之间间距d1=2~3m,排距d2=2~4m,梅花型布置或矩形布置均可;脱空区域边界1041布设一排灌浆孔2,孔距一般采用3~4m;为避免钻孔时破坏面板铜止水,灌浆孔2距离面板垂直缝应不小于铜止水水平长度的一半(一般情况下不小于20cm)。
c、钻孔:按照上述灌浆孔位布置进行钻孔,钻孔过程中若遇到面板钢筋时,孔位可适当偏移,钻孔过程中根据钻进情况(是否掉钻等)对孔位脱空深度进行判断,钻孔深度要求进入面板脱空区域104下方密实层20cm左右,一般情况下钻孔仅在垫层料102中,对于面板底部脱空特别严重的工程,钻孔深度可能会延伸至过渡层103中。
d、灌浆:按照上述灌浆孔位布置进行钻孔;对面板脱空区采用水泥粉煤灰 稳定浆液注浆法进行灌浆处理,浆液采用重量比为水泥:粉煤灰:水=1:9:5拌合而成;为减小灌浆对面板的影响,灌浆时浆液由孔口自流注入,不起压,对于局部脱空部位浆液无法流入时,可加小于0.1MPa的压力;灌浆时从面板下部开始往上逐级注浆。
e、封孔:灌浆完成2小时后,采用水泥砂浆对灌浆孔、钻孔进行封堵,封堵高度要高出面板约3~5mm,静置约8小时后,对面板表面打磨平整。
f、养护:天气炎热时,在脱空修补区域应洒水养护;封孔完成至少3天后,坝前方可蓄水,修补后初次蓄水的速率应小于1m/d。

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面板脱空修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混凝土防渗面板脱空修补的效率,增强了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步骤如下:a、脱空区域检测:采用LTD探地雷达对面板脱空区域进行探测,确定面板脱空区域,采集脱空的深度信息;b、灌浆孔位布置:在面板脱空区域内进行灌浆孔位布置,灌浆孔间距d123m,排距d224m,梅花型布置或矩形布置均可;c、钻孔:按照上述灌浆孔位布置进行钻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