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86281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25080.2

申请日:

2015.06.12

公开号:

CN105178362A

公开日:

2015.12.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29/16申请公布日:201512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9/16申请日:20150612|||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16

主分类号:

E02D29/16

申请人:

茅为伟

发明人:

茅为伟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汇龙镇江海中路57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该装置包括复合止水带以及水阀装置,复合止水带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水阀装置穿过第一通孔设置于复合止水带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较彻底的排出变形缝中的渗漏水,制作简便,可根据地下底板的厚度,选择不同长度的滤水管,适应各种施工环境。冬季渗水量较小时,可通过闭帽封堵变形缝;夏季渗水量较大时,可关闭闸阀的阀门,将本装置直接保留在变形缝上方,可随时排出渗漏出的渗漏水。

权利要求书

1.  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止水带(1)以及水阀装置(2),所述复合止水带(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1),所述水阀装置(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1)设置于所述复合止水带(1)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止水带(1)设置于变形缝基础底板(4)上,所述复合止水带(1)包括垫板(10)以及螺栓(113,115),所述垫板(10)包括两端的固定部(101,103)以及中间突出部(105),所述两端固定部(101,103)表面设置有第一螺孔(107,109),所述中间突出部(105)呈拱形,所述第一通孔(111)设置于所述拱形的曲面中间位置,所述两端的固定部(101,103)上方分别设有压板(20),所述压板(20)设有与所述第一螺孔(107,109)口径相同的第二螺孔(201,203),所述螺栓(113,115)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螺孔(107,109)与所述第二螺孔(201,203)将所述复合止水带(1)固定于所述基础底板(4)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止水带(1)还包括盖板(30),所述盖板(30)设置于基础底板(4)上部的找平层(3)上,所述压板(30)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11)口径相同的第二通孔(301),所述第二通孔(301)的圆心投影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圆心位置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阀装置(2)包括闸阀(401)、出水管(403)以及进水管(405),所述闸阀(401)一端与所述出水管(403)连接,所述闸阀(401)未设置所述出水管(403)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进水管(405)。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阀装置(2)还包括引水管(407)与滤水管(409),所述引水管(407)一端与所述出水管(403)连接,所述滤水管(409)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403)通过丝接头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管(409)可拆卸。

说明书

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施工堵漏领域,尤其涉及地下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建筑结构变形变化,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渗漏是常见的质量通病,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止水带的损坏以及工程缺陷等会造成变形缝渗漏,并且无法在迎水面修复,也难以直接处理止水带。当其基础底板埋置较深、土层渗透性较强,且受季节性温差及地下水位的影响,导致变形渗漏,堵漏难度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排出连通口变形缝渗漏水的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包括复合止水带以及水阀装置,复合止水带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水阀装置穿过第一通孔设置于复合止水带上。水阀装置一端与自吸泵连接,使用自吸阀将变形缝渗水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合止水带设置于变形缝基础底板上,复合止水带设置有垫板以及螺栓,垫板包括两端固定部以及中间突出部,两端固定部表面设置有第一螺孔,中间突出部呈拱形,第一通孔设置于拱形的曲面中间位置,两端固定部上方分别设有压板,压板表面开设有与第一螺孔口径相同的第二螺孔,螺栓分别穿过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将复合止水带固定于基础底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合止水带还包括盖板,盖板设置于基础底板上部的找平层上,压板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口径相同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圆心投影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位置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阀装置装置包括闸阀、出水管以及进水管,闸阀一端与出水管连接,闸阀未设置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阀装置还包括引水管与滤水管,引水管一端与出水管连接,滤水管的一端与进水管通过丝接头连接。滤水管与进水管通过丝接头连接,使得渗出水较平缓的排出装置外,当渗出水量较大时,引水管与外置的自吸泵连接,易于渗出水量较大时,渗出水能够彻底的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水管可拆卸。可根据地下底板厚度,更换不同长度的滤水管,使本发明适应各种施工环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较彻底的排出变形缝中的渗漏水,制作简便,可根据地下底板的厚度,选择不同长度的滤水管,适应各种施工环境。冬季渗水量较小时,可通过闭帽封堵变形缝;夏季渗水量较大时,可关闭闸阀的阀门,将本装置直接保留在变形缝上方,可随时排出渗漏出的渗漏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的复合止水带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的水阀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未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1至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装置设有复合止水带1。变形缝基础底板4上部设置有垫板10,垫板10包括两端固定部101,103以及中间突出部105,两端固定部101,10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孔107,109,中间突出部105呈拱形,拱形曲面中间位置设有第一通孔111。两端固定部上方分别设有压板20,压板20表面开设有与第一螺孔107,109对应且口径相同的第二螺孔201,203。螺栓113,115先后穿过第一螺孔107,109与第二螺孔201,203,将压板20固定于垫板10上,垫板10固定于基础底板4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垫板10为橡胶防水材料,可以防止垫板渗水,使得变形缝内的渗水更好地排出。
复合止水带1上方找平层表面上盖设有活动盖板30。活动盖板30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11口径相同的第二通孔301,且第二通孔301的圆心投影与第一通孔111的圆心位置重合。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中水阀装置2。该装置包括:闸阀401,出水管403,进水管405,引水管407以及滤水管409。出水管403设置于闸阀401的一端,进水管405设 置于闸阀401的另一端。出水管403未与闸阀401连接的一端与引水管407相连,进水管405未与闸阀401连接的一端与滤水管409相连,进水管405与滤水管409之间采用丝接头连接。当基础底板厚度不小于1200mm时,滤水管409采用竖向管。
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中的止水带由于老化或者施工问题出现渗漏时,将闸阀401一端的出水管403套于引水管407一端,闸阀401另一端的进水管405与滤水管409的一端通过丝接头连接。水阀装置2穿过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复合止水带(1)上,然后将滤水管409插入变形缝内,并在滤水管409与变形缝开口连接处填充快速封堵材料411。封堵材料411一般为聚氨酯密封膏或者防水沥青嵌缝油膏
打开闸阀401,渗漏出的水从滤水管409流入进水管405后,通过阀阀401,再经过出水管403后流入引水管407,最后从引水管407另一端排出。
当渗漏水量较大时,在引水管407未连接出水管403的一端与自吸泵413连接,打开自吸泵413,水从变形缝中抽出。
如图4所示,冬季时,水排出变形缝后,拔出水阀装置上方的出水管403和引水管407,然后闸阀401上设置闭帽50,闭帽50外侧螺纹与闸阀401内螺纹紧密连接,使得阀口封闭。使用闭帽50封闭后,用活动盖板30覆盖。夏季由于地下水较多,需要多次排水,则水排出变形缝后,可以关闭阀阀401并将本装置保留在变形缝上,便于多次排水,无需反复插拔本装置。
实施例二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堵漏引水装置。如图所示,当基础底板厚度不大于1200mm时,滤水管409采用横向管。

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形缝堵漏引水装置,该装置包括复合止水带以及水阀装置,复合止水带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水阀装置穿过第一通孔设置于复合止水带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较彻底的排出变形缝中的渗漏水,制作简便,可根据地下底板的厚度,选择不同长度的滤水管,适应各种施工环境。冬季渗水量较小时,可通过闭帽封堵变形缝;夏季渗水量较大时,可关闭闸阀的阀门,将本装置直接保留在变形缝上方,可随时排出渗漏出的渗漏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