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水肿的中药.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8612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79321.7

申请日:

2015.04.08

公开号:

CN104758696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9申请日:2015040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 A61P7/10

主分类号:

A61K36/899

申请人:

崔红珍

发明人:

崔红珍; 车莉

地址:

264200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海港路76号威海口腔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葎草8~12%、大腹皮6~9%、半枝莲5~7%、千年健5~8%、大戟4~7%、细辛4~6%、金雀根3~5%、木通4~6%、灯心草5~7%、紫苏子3~5%、天仙藤4~6%、白蒺藜4~6%、马鞭草4~6%、玉米须3~5%、巴戟天3~6%、补骨脂4~6%、天竺黄2~5%、女贞子4~6%、千金子5~7%,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葎草8~12%、大腹皮6~9%、半枝莲5~7%、千年健5~8%、大戟4~7%、细辛4~6%、金雀根3~5%、木通4~6%、灯心草5~7%、紫苏子3~5%、天仙藤4~6%、白蒺藜4~6%、马鞭草4~6%、玉米须3~5%、巴戟天3~6%、补骨脂4~6%、天竺黄2~5%、女贞子4~6%、千金子5~7%,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说明书

治疗水肿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水肿的中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与肺、脾、肾、三焦各脏腑密切相关。依据症状表现常见于肾炎、肺心病、肝硬化、营养障碍及内分泌失调等疾病。临床上主张除采用传统的强心药利尿药外,加用肾上腺髓质素、利钠肽类等药物以增强其利尿效应。虽然见效快,但加重了肾脏与心脏的负担,副作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葎草8~12%、大腹皮6~9%、半枝莲5~7%、千年健5~8%、大戟4~7%、细辛4~6%、金雀根3~5%、木通4~6%、灯心草5~7%、紫苏子3~5%、天仙藤4~6%、白蒺藜4~6%、马鞭草4~6%、玉米须3~5%、巴戟天3~6%、补骨脂4~6%、天竺黄2~5%、女贞子4~6%、千金子5~7%,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葎草、大腹皮、半枝莲、千年健、大戟、细辛、金雀根、木通、灯心草、紫苏子、天仙藤、白蒺藜、马鞭草、玉米须、巴戟天、补骨脂、天竺黄、女贞子、千金子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葎草9.9、大腹皮6.5、半枝莲6.2、千年健6.1、大戟5.5、细辛5.5、金雀根3.3、木通4.9、灯心草5.5、紫苏子3.4、天仙藤5.1、白蒺藜4.9、马鞭草5.1、玉米须3.8、巴戟天4.4、补骨脂5.1、天竺黄3.2、女贞子5.5、千金子6.1。取上述19种原料总重量为180克,在室温下将19种中草药加水至800~1000ml,浸泡3~5分钟,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90~10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200ml,药渣再加水250~300ml,煎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共得300ml左右药汁,即制得本发明汤剂。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口服150ml左右,服用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本发明葎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大腹皮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半枝莲有凉血解毒,散瘀止痛,消肿和清热利湿之功效;千年健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痛、消肿等功效;大戟主治水肿胀满、痰饮积聚、痈肿疔毒、二便不通;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金雀根通经,利尿,清肺益脾;木通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的功效;灯心草清心火,利小便;紫苏子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天仙藤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马鞭草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消胀的功效;玉米须有凉血、泻热的功效,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补骨脂有补肾壮阳、补脾健胃之功能;天竺黄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女贞子补益肝肾,明目,清虚热;千金子有逐水退肿,破血消症,解毒杀虫的功效。19味中草药巧妙组合,药物相互协调作用,共奏水肿症之特效。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实施例1中药用于临床观察病例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40~85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达1年,平均0.4年。
二、诊断标准:
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2、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
3、严重者可见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齿衄鼻衄,甚则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4、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史;
5、作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血沉,血浆白蛋白,血尿素氮,肌酐,体液免疫,以及心电图,心功能测定,B超等实验室检查,以助明确诊断。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五天为一疗程,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热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腐烂之物,油煎、火燎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
四、疗效标准:
1、治愈:水肿全部消退,其他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2、好转:水肿及其他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未愈:水肿及其他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6个疗程,治愈40例,好转14例,未愈2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
马某,男,58岁,全身水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脉滑有力。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水肿消失;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大小便正常,口渴感减轻至正常。
病例2
胡某,男,62岁,人清瞿较瘦,精神挺好,善言。舌质淡白,苔略薄腻,脉沉滑微数。饮食一般,小便略少,大便正常,稍走即累,略有胸闷心悸。双腿自脚至膝已肿胀,一按一个深坑不起。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水肿消失,小便正常,偶有胸闷心悸;继续服用1个疗程,胸闷心悸消失,治愈。

治疗水肿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治疗水肿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治疗水肿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水肿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水肿的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葎草812、大腹皮69、半枝莲57、千年健58、大戟47、细辛46、金雀根35、木通46、灯心草57、紫苏子35、天仙藤46、白蒺藜46、马鞭草46、玉米须35、巴戟天36、补骨脂46、天竺黄25、女贞子46、千金子57,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