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油 本发明涉及延寿蛋黄油,本发明还涉及将延寿蛋黄油用于抗衰老和防治老年病。
蛋黄油(Yolk Oil)又称蛋黄脂质,是禽蛋黄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它以高含量卵磷脂为主要特征,并含亚油酸、脂溶性维生素A、E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国外文献报道,以蛋黄油为原料的产品作为保健和美容营养食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延年益寿、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延寿蛋黄油,可用于抗衰老和防治老年病。
本发明内容是由每公斤蛋黄油,含强化维生素A 6667IU、强化维生素E 3%及中药提取物10-30%组成,其中中药提取物可以是枸杞子、车前子、五味子、菟丝子、复盆子等。
本发明提供的延寿蛋黄油,比单纯蛋黄油具有显著提高抗氧化能力及降低丙二醛水平,能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消除自由基、消除体内过氧化脂质有显著作用,中药提取物具有填精益髓、补肾固精的功用,本发明内容除具有美容、保健作用外,尤其具有明显增强机体抗氧化作用、延缓衰老及防治老年常见疾病的作用,本发明内容既可用于保健营养食品,又可作为抗衰老、防治老年病药物。
本发明内容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延寿蛋黄油组成:每公斤蛋黄油含维生素A 6667国际单位(IU),维生素E 3%,枸杞子2-8%,五味子2-4%,菟丝子2-8%,车前子2-4%,复盆子2-6%。
按上述配方,以蛋黄为原料,按符合食品工业要求的溶剂抽提、分离、提纯、浓缩、脱残等工序制成胶囊,并编号为A。
将仅含蛋黄油制成的胶囊编号为B。
将仅含豆油制成的胶囊编号为C,作为空白对照,由临床作双盲法试验,对象为杭州钱江啤酒厂经体检后选择进入老年前期即45岁以上者139名职工,其中男43人,女96人,平均年龄59.8±9.9岁,随机分成三组,在服用胶囊前及后三个月进行体检和生化测定。主要检测项目为:(1) 组 别 实验前 实验后X±SD 样本数(n) X±SD 样本数(n) A B C141.04±27.52 47 102.1±27.01 43127.40±38.86 42 98.91±37.28 41131.09±31.77 50 97.18±28.96 49
从表2可见实验前三组水平相当,均大于正常范围(90.9-125nu/ml),经过三个月实验后,三组均回复至正常值范围,经方差分析,组间无显著性差别。但其中A组水平显高于其他二组。
实施例4
机体防御体系的抗氧化能力主要通过消除自由基和活性氧以免引发脂质过氧化,分解过氧化物,阻断过氧化链,除去起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因此检测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可了解机体防御机能。
试验前后总抗氧化能力的改变情况见表3。
表3 三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单位) 组 别 实验前 实验后 X±SD 样本数(n) X±SD 样本数(n) A B C 8.86±5.36 47 41.6±19.81* 47 11.30±10.20 42 39.73±19.67* 42 9.04±5.46 50 9.40±5.02 50
*方差分析A、B、C三组水平P<0.001,两两比较A与C、B与C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
从表3的结果看,实验前A、B、C三组的水平相当,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经过不同实验因素干预后,三组中A、B组较C组呈显著性差异(P<0.001)。A、B二组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C组,A、B二值间无明显差别。(见表3)血清丙二醛(MDA),(2)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总抗氧化能力。
实施例2
脂质过氧化与许多人类疾病诸如衰老、癌症以及药物毒性密切相关。丙二醛(MDA)作为脂质过氧化反应中毒性最大的稳定终产物,广泛地作为各种氧自由基损伤机体的指标。脂质过氧化增强,MDA生成增多,对机体的损伤程度也就越大。
经试验后血清丙二醛(MDA)的浓度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血清MDA在实验前后各组的浓度(nM/ml) 组 别 实验前 实验后 X±SD 样本数(n) X±SD 样本数(n) A B C 16.93±4.51 47 4.23±1.25* 47 21.77±9.59 42 6.09±1.24* 42 18.92±7.02 50 9.15±4.70* 50
*经F检验,P<0.01,组间比较发现,A与B、B与C、A与C组间均P<0.01。
从结果看,实验前,A、B、C三组的丙二醛水平分别为:16.93±4.51、21.77±9.59、18.92±7.02nM/ml的范围,经过三个月的实验,则改变为4.23±1.25、6.09±1.24及9.15±4.70nm/ml。三组水平经F测验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且A显著低于B及C组。
实施例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机体地氧化与抗氧化平衡有重要作用,此酶能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以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因此SOD活力的高低与衰老、心脑血管病及肿瘤等有密切联系。
试验前后三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改变情况见表2。
表2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变化(n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