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产生高温的食品加热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85492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7515.7

申请日:

1993.06.25

公开号:

CN1096663A

公开日:

1994.12.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公开

IPC分类号:

A47J36/28

主分类号:

A47J36/28

申请人:

陈朝宗; 吴克孝

发明人:

陈朝宗

地址:

台湾省彰化县埔心乡员鹿路1段45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邮电部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王丽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能产生高温的食品加热方法,采用第一和第二制程的中温加热混合物的加热包和按要求条件制备的高温加热包,按需要加热时向盛有上述加热包上加入水,遂可对放在加热包之上的食品加热,最高温度可达350℃。使用方便快捷而无环境污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能产生高温的食品加热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步骤: a.中温加热包的制备,首先将液态氯化钠经过20分钟的高压加热至500℃,以使液体部分析出固体结晶后,置于常温25℃的真空、无菌、无水汽的管道内脱氧密封保存,再放入真空包装机以1∶2的比例与由脱氧管内搅拌的生石灰均匀混合成第一制程混合物;第二制程为将生石灰,食盐及食用柠檬酸混合搅拌后置于真空包装机; b.高温加热包的制备,先将食盐溶于水中加热至完全溶解后放至常温,与柠檬酸混合加热溶解,至100℃时再以水冷或气冷方式使迫降至18-20℃,再加热至约350-400℃形成柠檬酸盐晶体,再行真空搅拌后与所述第一制程混合物相混合; c.以所述的中温加热包和高温加热包放入容器,加入适量液体,并将欲加热食品放于该加热包之上。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食品的加热技术,特别是一种对方便食品能产生相对高温的加热效果的方法。

    本发明是对本人的申请号为92101901.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继续。

    在先的那份发明申请中,食品加热方法中包括有生热组成元件的制备方法,其中采用生石灰、中温加热及高温加热包等,其中生石灰是产生高温变化的主要成份。经产品在市场销售,虽有极好回应但尚有下列缺失。在使用中须使用插针,以刺破中温加热包使其中液态的升温液流出。由于中、高温加热包内含有液态升温液,故需采用特殊机器压合普通的或特殊的聚丙稀(PP)塑料薄膜加以包装。且这种包装的加热包,于运输或携带中偶遇强震或挤压时,造成升温液非使用时的流出时有发生。另外上述方法中的高温加热包中的升温液流出乃是靠中温加热包的温升达到140℃时使高温加热包的外覆层熔化后使高温升温液流出与剩余的氧化钙反应以产生高温加热效果,但高温加热包熔化的时间无法精确地控制。还有中高温加热包内各成分的调配比例要求必须精确,且为液态,因此其制备要求高,致使制造成本也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地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较易调配的固体原料及只须普通不织布包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且能有加热至350℃以上的高温效果的食品加热方法。

    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法得以实现的。一种能产生高温的食品加热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温加热包,首先将液态氯化钠经过20分钟的高压加热至500℃以使液体部分析出固体结晶后,置于常温(25℃)的真空、无菌、无水汽的管道内脱氧密封保存,再放入真空包装机内以1∶2的比例与由脱氧管内搅拌的生石灰(CaO)均匀混合成第一制程混合物;第二制程为将生石灰(CaO),食盐(NaCl)及食用柠檬酸混合搅拌后置于真空包装机;2.高温加热包制备,先将食盐(Nacl)溶于水中加热至完全溶解后放至常温(25℃),与柠檬酸混合加热溶解,至100℃时,再以水冷或气冷方式使迫降至18-20℃,再加热至约350-400℃,形成柠檬酸盐晶体,再行真空搅碎,并与上述第一制程混合物混合制成;3.使用时,向放有所述中温加热包和高温加热包的容器内倒入适量液体,例如水,茶水,汤汁,雨水等后,即可完成对置于加热包之上的被加热食品高达350℃的加热。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对本发明的构思和目的有进一步的了解。

    图1是按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中、高温加热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产生加热效果的温度/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3为按本发明方法对食物加热食品盒的一个示例。

    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关键是中、高温加热包的制备,其具体步骤是这样的。中温加热包10具有普通不织布材的包装,不只降低了原先需特殊机器压合聚丙烯(PP)塑料密封包装的要求,同时避免高温时挥发性毒气的产生。而内中中温加热混合物11的制备包括第一制程和第二制程。第一制程是由液态氯化钠经过20分钟内高压加热至500℃,以使液体部分析出呈固态结晶后,置于常温(25℃)的真空、无菌、无水汽的管道内脱氧密封保存,再放入真空包装机内以1∶2的比例与由脱氧管内搅拌的生石灰(CaO)均匀混合而成;而第二制程是用生石灰、食盐(NaCl)及食用柠檬酸混合搅拌后放入真空包装机而成。另外高温加热包20内的高温加热混合物22的制备是先将食用盐溶于水中加热至完全溶解后,常温(25℃)下与柠檬酸混合加热溶解,再加热至100℃时,以水冷或气冷方式强迫降温至18-20℃后再行加热至350-400℃形成柠檬酸盐晶体,常温下再进行真空搅碎,并与上述中温加热混合物11的第一制程混合物相混合制成。

    使用时,只需先置入任何适量的液体,例如水,茶水,汤汁,雨水等后,食品置放在加热包10,20上,将中温加热包10与高温加热包20放置于任何容器30内,约1至1.5分钟,中温加热包10便开始产生加热效用,产生约150℃的高温,此时主要进行解冻和杀菌作用;持续约2分钟后高温加热包20开始产生高温加热的效用,在约30秒内达到350℃及至以上的高温,可持续3分钟,这时食物将被完全煮熟,继而是保温效用,保温时间约5分钟,温度约降至250℃,同时于5分钟后温度渐渐降低,约30分钟后降至接近常温(如图2示)。

    本发明不仅改进了原申请发明存在的功能不足,更使制程容易,不产生运输破损及不造成环境污染,还可产生加热至350℃以上的高温加热效果。

一种能产生高温的食品加热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能产生高温的食品加热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能产生高温的食品加热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能产生高温的食品加热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能产生高温的食品加热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能产生高温的食品加热方法,采用第一和第二制程的中温加热混合物的加热包和按要求条件制备的高温加热包,按需要加热时向盛有上述加热包上加入水,遂可对放在加热包之上的食品加热,最高温度可达350。使用方便快捷而无环境污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