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合成纤维。 市场上销售的合成纤维,如涤纶、丙纶、锦纶等纤维和它的复丝制品,它们都是由同一种合成纤维原料-基料,经干燥、熔融、纺丝、卷装及后处理等流程形成产品,利用这种纤维和复丝可织成化纤布料或层状絮片料。现有合成纤维及其复丝制品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们不具备保健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医疗保健性能的合成纤维产品。
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目的。在合成纤维的原料-基料中,添加远红外陶瓷粉料,形成远红外保健型合成纤维。
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
也就是说,保健型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由合成纤维原料-基料和远红外陶瓷粉两种料混合而成,将混合好的料再按常规工艺纺丝,即经干燥、熔融、纺丝、卷装、后处理等流程,便可得到远红外保健型合成纤维。除在基料中添加远红外陶瓷粉料外,工艺流程及设备装置与现有技术基本没有差别。保健型合成纤维和它的复丝既可织成保健型化纤布料,也可将它制成保健型层状絮片或作它用。
远红外陶瓷粉能在常温下辐射5-8μm远红外线,这种远红外线正是生物体所需要的,能被生物体全部吸收。它的突出性能集中表现在:具有高效的浸透力和辐射率,所以在极短时间内可高效能地被生物体吸收并渗透,进而在生物体内以能量转换的形式促进生物体内地循环和新陈代谢,具有共振、吸收和置换作用;它还具有明显的发热效果,使生物体自身加热、起保暖作用。所以将这种粉料添加在合成纤维原料中制成远红外保健型合成纤维使用必将产生多种有益健康的性能。
保健型合成纤维的原料中基料与远红外陶瓷粉的用量按重量分别为75-95%、5-25%,远红外陶瓷粉的粒度2μm以下,以这种混合料纺丝效果为佳。
例1:以粒度1μm以下、10%重量的远红外陶瓷粉与90%重量的丙纶基料混合均匀,熔融之后按常规工艺纺丝,该远红外保健型合成纤维,经天津市化学纤维研究所测试,技术性能如下:
直径:3.3dtex-8dtex
强力:2CN/dtex以上
伸长率:10-30%
说明这种纤维完全具有化学纤维的纺织加工特性,可以织布或制作絮片等,纤维中的远红外射线则使这种布、絮片或其它纤维制品具有医疗保健功能。
例2:以粒度1μm以下,93%重量的远红外陶瓷粉与7%重量的涤纶基料混合均匀。熔融之后按常规工艺纺丝,基技术性能及用途特性等与上例相同。
采用保健型合成纤维织成的保健型化纤布料,保健型层状絮片制作腹带、护膝、护肘、床单、枕套、背心、被褥、鞋、帽等等用品,则具有较为理想的医疗保健效果。不同的用品可防治腰痛、腹部的疾患,膝、肘部疾患,颈椎疾患,肩痛、脊柱炎、背痛,…。总之,将它制成不同的用品,安置在不同的部位,便能对不同的疾患产生积极预防或治疗效果,有益而无害。这种纤维的层状絮片,防塞功能极佳,其保温性能远优于普通纤维制成的絮片。
本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这种纤维既具有化学纤维的纺织加工特性,还能放射远红外射线,具有医疗保健功能;
2、基本不改变生产工艺规程,对生产设备、工艺条件、环境状况等都无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