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85358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36060.7

申请日:

2012.05.03

公开号:

CN102677933A

公开日:

2012.09.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H 6/18申请公布日:201209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6/18申请日:20120503|||公开

IPC分类号:

E04H6/18; E01C1/04

主分类号:

E04H6/18

申请人:

梁嘉麟

发明人:

梁嘉麟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学院

优先权:

2011.11.26 CN 201110391867.0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该立体车库内的各层车辆通道(3)均与连接下部的行车道路(2)的电梯(进、出口是贯通的)升降井(7)相通,采用能够行车的硬质地面;当汽车(5)欲进入立体车库存车时:汽车(5)从电梯的一头进而另一头出,当汽车(5)欲离开立体车库时:汽车(5)从电梯的一头进而从同一头出;此举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了行车道路(4)的上空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停车收费利润可抵消初期的全部建造费用,根据我国现有经济实力与技术能力,再借助于其他高“性价比”的涉及立体车库发明专利的技术(包括:诸如居民小区狭窄道路上设置的不影响白天景观的立体停车位),期望在最近几年内就能逐步缓解甚至完全解决我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 一.结构上包括:分层排列的停车位(6),以及用于运载汽车(5)升降的电梯载车装置所需要的垂直升降井(7); 其特征在于: A.立体车库是以横跨在行车道路(2)上空的结构形体呈现的,并且,该立体车库内的各层车辆通道(3)均与升降井(7)连通,而且,升降井(7)内电梯载车装置的进口与出口是贯通的,即在结构上能够确保汽车(5)径直穿过该升降井(7)以及其内部的电梯载车装置; B.车辆通道(3)与停车位(6)均铺设了能够行车或停车的硬质地面; 二.直进式驾车进行存车与离开的运作基本方法: C.当汽车(5)欲进入立体车库存车时:由司机驾驶汽车(5)从与行车道路(2)齐平的底层地面的一头驶进升降井(7)内的电梯载车装置当中,而从位于高层的该电梯载车装置的另一头径直驶出奔赴停车位(6); D.当汽车(5)欲离开立体车库时:由司机驾驶汽车(5)从位于高层升降井(7)内的电梯载车装置的一头以倒退的方式驶进,而在与行车道路(2)齐平的最底面从该电梯载车装置的同一头径直驶出奔赴他处。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升降井(7)对应在行车道路(2)上的具体位置包括,行车道路(2)边侧的慢车道与行车道路(2)中心线之间的次快车道上面,或/和行车道路(2)中心线的位置上面。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立体车库是呈长条形的。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立体车库是采用钢构的结构形式来建造的。

说明书

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道路上空设置的立体车库技术,尤其是涉及了一种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中的民众拥有小型汽车(轿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数量越来越多,建造昂贵的楼房车库或/和地下车库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之后,又出现的占地面积很小的以钢构形式出现的廉价的立体车库(内部采用了以机电技术位主的汽车被动输送装置),对于缓解上述发展的社会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也应该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生事物,然而,也出现了制约现有立体车库发展的问题:

立体车库的设计方案都是以呈矩形地面的高层框架结构形式出现的,占地面积虽然小,然而,欲在已有的城市道路,尤其是成熟的省会城市或一线大城市中需要集中停车的部位再找到适合于建造立体车库及其辅助的短距离车辆专用通道的地皮,也是相当困难了。——以上情况已经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现有立体车取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

就是为了解决城市繁华区域中停车难大问题而设计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

一.本发明在结构上包括:分层排列的停车位,以及用于运载汽车升降的电梯载车装置所需要的垂直升降井;

其特征在于:

A.立体车库是以横跨在行车道路上空的结构形体呈现的,并且,该立体车库内的各层车辆通道均与升降井连通,而且,升降井内电梯载车装置的进口与出口是贯通的,即在结构上能够确保汽车径直穿过该升降井以及其内部的电梯载车装置;0

B.车辆通道与停车位均铺设了能够行车或停车的硬质地面:例如,常规的水泥地面或木质地面,等等;

二.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即直进式驾车进行存车与离开的运作方法:

C.当汽车欲进入立体车库存车时:由司机驾驶汽车从与行车道路齐平的底层地面的一头驶进升降井内的电梯载车装置当中,而从位于高层的该电梯载车装置的另一头径直驶出奔赴停车位;

D.当汽车欲离开立体车库时:由司机驾驶汽车从位于高层升降井内的电梯载车装置的一头以倒退的方式驶进,而在与行车道路齐平的最底面从该电梯载车装置的同一头径直驶出奔赴他处。

——所述的升降井对应在行车道路上的具体位置包括,行车道路边侧的慢车道与行车道路中心线之间的次快车道(车速一般在快车道与慢车道之间)上面,或/和行车道路中心线的位置上面:城市繁华区域行车道路上的车速一般都很慢,如果在道路中心线上再增加设置专用于电梯的升降井来接运汽车,不会对道路交通产生明显的影响。

——所述的立体车库是呈长条形的。

——所述的立体车库是采用钢构的结构形式来建造的。

——所述的设置了升降井的位置适当占用了旁边的人行道面积,对慢速行走的人们影响极其有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

一.本发明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利用了行车道路的上空来解决停车位的设置空间;—— 不会影响地面车辆的交通;

二.本发明的最大特点之二是可以让司机驾驶汽车直接驶进或驶离悬空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的立体车库; —— 停车的方便程度与现有建造在普通专用地皮上的车辆直进停车位的封闭式楼房车库相同;

三.本发明的实施涉及的与其他有可能相关的方面几乎没有矛盾; —— 以适当占用人行道面积(不影响慢速行进的行人)来换取给行人已经带来的地面停车影响行人行进的麻烦或由此给行人带来的由于交通拥挤而易于发生的交通事故问题;

四.本发明的“性价比”很高; —— 由于没有占用城市中宝贵的地皮,而是利用了行车道路空闲的上空所致。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横跨在十个车道上空的本发明四层立体车库正面布局概况;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车道分界线;2:行车道路;3:车库内的车辆通道;4:中间支撑结构;5: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小型汽车(轿车);6:分层排列的停车位;7:专供电梯载车装置使用的垂直升降井;8:人行道。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一般城中的市繁华区域行车道路2及其两侧人行道8的人与车相当拥挤,若要在行车道路2上空设置不占用宝贵地皮的本发明,通常需要考虑尽可能地少占用该行车道路2及其两侧人行道8的地皮,并且,应该以不超过现有的在行车道路2的两侧(位于同方向的两个车道之间)建立两个较小的公交车站台所需要挤占的地皮为前提来考虑问题,这就需要以减少专供电梯载车装置使用的垂直升降井7为前提来考虑问题,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设计理念是:

仅仅考虑采用设置在一条行车道路2上不同行车方向上的仅仅两个升降井7作为设计考虑的基点(其占用行车道路2上的面积将远远小于上述较小的公交车站台),并且,以长条形横跨道路的结构形式来设计本发明的外形(若停车位6不足可以适当增加停车楼层)。

如果,以将现有行车道路2两侧建造的为往返公交车而设立的一对公交车站台在其行车道路2长度方向上的路程间隔距离设,设定为建造本发明的参考间隔距离,那么,仅有左右两个专供电梯载车装置使用的垂直升降井7的本发明,就很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该城中的市繁华区域中的停车难问题。

图1 示意的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其整体呈横跨行车道路2上空的长条形全钢构的建筑结构形式,立体车库设置为四层,在其两个端部的对角线上设置了专供电梯载车装置使用的垂直升降井,由于跨度较大,可以在其中间位于行车道路2的中心线等不影响道路交通的位置上增设常规的底部支撑结构4;如果认为该行车道路2很宽,在设置支撑结构4的部位,即往返行车道路的中心线的部位可以再增设一处垂直升降井7来替换支撑结构4,为双向行驶的汽车5再增加一处进、出本发明中作为垂直升降通道的升降井7。

图2示意的是上述图1的平面俯视布局概况,显然,构成本发明的立体车库内是以车辆通道3居中而停车位6排列在两侧为主线的设计方案、而将两个垂直升降井7位于上述车辆通道3两端旁侧的主要框架格局来实现本发明意图的;如果将图2中的停车位6成倾斜排列或垂直于行车道路2的方向排列,那么,本发明的宽度还可以大幅度地缩窄。

不难看出,此时本发明的两个垂直升降井7是位于行车道路2两个边侧的两条次快车道上的,该两个垂直升降井7的地面位置也就适当挤占了属于行车道路2上的慢车道的部分,必要时,也可以适当挤占人行道8的面积,因此,该实施例的位置要求人行道1的宽度应该尽量大一些为妥;尽管如此,该两个垂直升降井7的所涉及的总占地面积将远远小于上述较小的公交车站台所涉及的总占地面积。

汽车5利用本发明存放的路线应该已经很清楚了,比方说:

首先,司机驾驶汽车5从行车道路2右侧的次快车道中顺着箭头方向进入升降井7内电梯载车装置当中,当汽车5被送到了规定的楼层之后,司机就可以驾驶汽车5从该电梯载车装置另一个径直的方向离开,然后来一个向左的大转弯,就可以沿着车辆通道3寻找规定的停车位6,最后,将汽车5停泊在其中。

汽车5利用本发明驶离的路线也应该已经很清楚了,正好与上述的相反:

首先,司机驾驶汽车5退出到车辆通道3上,如果离开立体车库之后,需要顺着行车道路2的右侧继续前进,则可将退到车辆通道3上的汽车5向着右端的那个升降井7行进,到了该升降井7的跟前时,调转汽车5的车头方向,以倒退的方式进入该升降井7内的电梯载车装置当中,待到电梯载车装置沉底之后,司机即可将该汽车5径直向前(行车道路2右侧的箭头方向)开出,最后顺着行车道路2驶离他处。——如果司机驾驶汽车5需要从行车道路2左侧的箭头方向驶离,那么,在进入该左侧升降井7内的电梯载车装置时,也应该采用让汽车5倒退的方式进入才行。

显然,纵观本发明的技术整体,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非要占据城市中宝贵的地皮才行)而进行的一种有效的改进:既然人们为了汽车5的通行修建了行车道路2 ,那么,也应该为了解决汽车的停车难问题再利用该行车道路2内闲置的上空来解决汽车5所需要的众多停车位6的问题,这应该是解决当前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最佳方案。

一个成熟的城市,尤其是包括省会在内的一线大城市中,符合建造本发明行车道路2的总数量或总长度是相当可观的,若能够实现在该道路上根据实际需要高密度地建造本发明,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城市中停车难的问题。——不少需要大批量集中停车的大型商场,大型饭店,影剧院与众多的办公楼,等等公用设施都会开设在上述较宽敞的行车道路2的两侧。

此外,若能对本发明的外观进行精心设计,就有可能成为城市道路上空的一道或多道风景线。——对此若有异议,可以设想一下类似的问题:是首先解决人能够居住的问题重要还是首先解决住房外观漂亮的问题重要。

另外,前面已经谈及了本发明应该采用钢构的建筑型式(成本低建速快重量轻——于扩大车位库容量有利),而钢构少不了紧固件;最理想的紧固件是现有的铆钉(必须地面烧红锻打实施紧固“铆接”——高空现场“铆接”操作困难),其次是“螺栓防松型旋紧”(相比之下劣于“铆接”:抗振功能较差易于被振松脱),这里建议采用工程“性价比”最高且具有“四两拨千斤”力学放大机构的作为另一项简单发明专利的“螺栓型‘铆接’”技术(ZL200310108707.6),来实施本发明在高空(例如:50米以上的高度)利用专用工具徒手方便地实现“现场旋紧型‘铆接’”:只有强行破坏了该“螺栓型铆钉”结构之后才会失去其“铆接”功能。——“铆接”紧固性能这一点几乎同于现有的常规“铆接”技术(抗振功能极强不存在松脱的可能)。

如果,从现在起,就能够着手规划并实施涉及包括本发明在内的有关立体车库的诸个发明项目,那么,有条件的我国城市乃至世界城市中的停车难问题,很可能就会在几年内逐步予以解决,尤其是在新兴的城市当中。——况且,经营并解决停车难的事业还能够创造“停车收费利润”来抵消立体车库的初期建造费用,就如修建收费高速公路一样。 

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77933A43申请公布日20120919CN102677933ACN102677933A21申请号201210136060722申请日20120503201110391867020111126CNE04H6/18200601E01C1/0420060171申请人梁嘉麟地址310018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学院72发明人梁嘉麟54发明名称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57摘要一种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该立体车库内的各层车辆通道(3)均与连接下部的行车道路(2)的电梯(进、出口是贯通的)升降井(7)相通,采用能够行。

2、车的硬质地面;当汽车(5)欲进入立体车库存车时汽车(5)从电梯的一头进而另一头出,当汽车(5)欲离开立体车库时汽车(5)从电梯的一头进而从同一头出;此举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了行车道路(4)的上空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停车收费利润可抵消初期的全部建造费用,根据我国现有经济实力与技术能力,再借助于其他高“性价比”的涉及立体车库发明专利的技术(包括诸如居民小区狭窄道路上设置的不影响白天景观的立体停车位),期望在最近几年内就能逐步缓解甚至完全解决我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66本国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

3、4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一结构上包括分层排列的停车位(6),以及用于运载汽车(5)升降的电梯载车装置所需要的垂直升降井(7);其特征在于A立体车库是以横跨在行车道路(2)上空的结构形体呈现的,并且,该立体车库内的各层车辆通道(3)均与升降井(7)连通,而且,升降井(7)内电梯载车装置的进口与出口是贯通的,即在结构上能够确保汽车(5)径直穿过该升降井(7)以及其内部的电梯载车装置;B车辆通道(3)与停车位(6)均铺设了能够行车或停车的硬质地面;二直进式驾车进行存车与离开的运作基本方法C当汽车(5)欲进入立体车库存车时由司机驾驶汽车(5)从与行。

4、车道路(2)齐平的底层地面的一头驶进升降井(7)内的电梯载车装置当中,而从位于高层的该电梯载车装置的另一头径直驶出奔赴停车位(6);D当汽车(5)欲离开立体车库时由司机驾驶汽车(5)从位于高层升降井(7)内的电梯载车装置的一头以倒退的方式驶进,而在与行车道路(2)齐平的最底面从该电梯载车装置的同一头径直驶出奔赴他处。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升降井(7)对应在行车道路(2)上的具体位置包括,行车道路(2)边侧的慢车道与行车道路(2)中心线之间的次快车道上面,或/和行车道路(2)中心线的位置上面。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华区域横跨道。

5、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立体车库是呈长条形的。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立体车库是采用钢构的结构形式来建造的。权利要求书CN102677933A1/4页3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利用道路上空设置的立体车库技术,尤其是涉及了一种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技术。背景技术0002目前,城市中的民众拥有小型汽车(轿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数量越来越多,建造昂贵的楼房车库或/和地下车库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0003之后,又出现的占地面积很小的以钢构形式出。

6、现的廉价的立体车库(内部采用了以机电技术位主的汽车被动输送装置),对于缓解上述发展的社会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也应该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生事物,然而,也出现了制约现有立体车库发展的问题立体车库的设计方案都是以呈矩形地面的高层框架结构形式出现的,占地面积虽然小,然而,欲在已有的城市道路,尤其是成熟的省会城市或一线大城市中需要集中停车的部位再找到适合于建造立体车库及其辅助的短距离车辆专用通道的地皮,也是相当困难了。以上情况已经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现有立体车取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之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城市繁华区域中停车难大问题而设计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0005一本发明在结构上包括。

7、分层排列的停车位,以及用于运载汽车升降的电梯载车装置所需要的垂直升降井;其特征在于A立体车库是以横跨在行车道路上空的结构形体呈现的,并且,该立体车库内的各层车辆通道均与升降井连通,而且,升降井内电梯载车装置的进口与出口是贯通的,即在结构上能够确保汽车径直穿过该升降井以及其内部的电梯载车装置;0B车辆通道与停车位均铺设了能够行车或停车的硬质地面例如,常规的水泥地面或木质地面,等等;二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即直进式驾车进行存车与离开的运作方法C当汽车欲进入立体车库存车时由司机驾驶汽车从与行车道路齐平的底层地面的一头驶进升降井内的电梯载车装置当中,而从位于高层的该电梯载车装置的另一头径直驶出奔赴停车位;。

8、D当汽车欲离开立体车库时由司机驾驶汽车从位于高层升降井内的电梯载车装置的一头以倒退的方式驶进,而在与行车道路齐平的最底面从该电梯载车装置的同一头径直驶出奔赴他处。0006所述的升降井对应在行车道路上的具体位置包括,行车道路边侧的慢车道与行车道路中心线之间的次快车道(车速一般在快车道与慢车道之间)上面,或/和行车道路中心线的位置上面城市繁华区域行车道路上的车速一般都很慢,如果在道路中心线上再说明书CN102677933A2/4页4增加设置专用于电梯的升降井来接运汽车,不会对道路交通产生明显的影响。0007所述的立体车库是呈长条形的。0008所述的立体车库是采用钢构的结构形式来建造的。0009所述。

9、的设置了升降井的位置适当占用了旁边的人行道面积,对慢速行走的人们影响极其有限。00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一本发明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利用了行车道路的上空来解决停车位的设置空间;不会影响地面车辆的交通;二本发明的最大特点之二是可以让司机驾驶汽车直接驶进或驶离悬空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的立体车库;停车的方便程度与现有建造在普通专用地皮上的车辆直进停车位的封闭式楼房车库相同;三本发明的实施涉及的与其他有可能相关的方面几乎没有矛盾;以适当占用人行道面积(不影响慢速行进的行人)来换取给行人已经带来的地面停车影响行人行进的麻烦或由此给行人带来的由于交通拥挤而易于发生的交通事故问题;四本发明的“性价比”很高;。

10、由于没有占用城市中宝贵的地皮,而是利用了行车道路空闲的上空所致。附图说明0011图1示意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横跨在十个车道上空的本发明四层立体车库正面布局概况;图2是图1的俯视图。00121车道分界线;2行车道路;3车库内的车辆通道;4中间支撑结构;5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小型汽车(轿车);6分层排列的停车位;7专供电梯载车装置使用的垂直升降井;8人行道。具体实施方式0013由于一般城中的市繁华区域行车道路2及其两侧人行道8的人与车相当拥挤,若要在行车道路2上空设置不占用宝贵地皮的本发明,通常需要考虑尽可能地少占用该行车道路2及其两侧人行道8的地皮,并且,应该以不超过现有的在行车道路2的两侧(位于同方。

11、向的两个车道之间)建立两个较小的公交车站台所需要挤占的地皮为前提来考虑问题,这就需要以减少专供电梯载车装置使用的垂直升降井7为前提来考虑问题,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设计理念是仅仅考虑采用设置在一条行车道路2上不同行车方向上的仅仅两个升降井7作为设计考虑的基点(其占用行车道路2上的面积将远远小于上述较小的公交车站台),并且,以长条形横跨道路的结构形式来设计本发明的外形(若停车位6不足可以适当增加停车楼层)。0014如果,以将现有行车道路2两侧建造的为往返公交车而设立的一对公交车站台在其行车道路2长度方向上的路程间隔距离设,设定为建造本发明的参考间隔距离,那么,仅有左右两个专供电梯载车装置使用。

12、的垂直升降井7的本发明,就很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该城中的市繁华区域中的停车难问题。0015图1示意的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其整体呈横跨行车道路2上空的长条形全钢说明书CN102677933A3/4页5构的建筑结构形式,立体车库设置为四层,在其两个端部的对角线上设置了专供电梯载车装置使用的垂直升降井,由于跨度较大,可以在其中间位于行车道路2的中心线等不影响道路交通的位置上增设常规的底部支撑结构4;如果认为该行车道路2很宽,在设置支撑结构4的部位,即往返行车道路的中心线的部位可以再增设一处垂直升降井7来替换支撑结构4,为双向行驶的汽车5再增加一处进、出本发明中作为垂直升降通道的升降井7。0016。

13、图2示意的是上述图1的平面俯视布局概况,显然,构成本发明的立体车库内是以车辆通道3居中而停车位6排列在两侧为主线的设计方案、而将两个垂直升降井7位于上述车辆通道3两端旁侧的主要框架格局来实现本发明意图的;如果将图2中的停车位6成倾斜排列或垂直于行车道路2的方向排列,那么,本发明的宽度还可以大幅度地缩窄。0017不难看出,此时本发明的两个垂直升降井7是位于行车道路2两个边侧的两条次快车道上的,该两个垂直升降井7的地面位置也就适当挤占了属于行车道路2上的慢车道的部分,必要时,也可以适当挤占人行道8的面积,因此,该实施例的位置要求人行道1的宽度应该尽量大一些为妥;尽管如此,该两个垂直升降井7的所涉及。

14、的总占地面积将远远小于上述较小的公交车站台所涉及的总占地面积。0018汽车5利用本发明存放的路线应该已经很清楚了,比方说首先,司机驾驶汽车5从行车道路2右侧的次快车道中顺着箭头方向进入升降井7内电梯载车装置当中,当汽车5被送到了规定的楼层之后,司机就可以驾驶汽车5从该电梯载车装置另一个径直的方向离开,然后来一个向左的大转弯,就可以沿着车辆通道3寻找规定的停车位6,最后,将汽车5停泊在其中。0019汽车5利用本发明驶离的路线也应该已经很清楚了,正好与上述的相反首先,司机驾驶汽车5退出到车辆通道3上,如果离开立体车库之后,需要顺着行车道路2的右侧继续前进,则可将退到车辆通道3上的汽车5向着右端的那。

15、个升降井7行进,到了该升降井7的跟前时,调转汽车5的车头方向,以倒退的方式进入该升降井7内的电梯载车装置当中,待到电梯载车装置沉底之后,司机即可将该汽车5径直向前(行车道路2右侧的箭头方向)开出,最后顺着行车道路2驶离他处。如果司机驾驶汽车5需要从行车道路2左侧的箭头方向驶离,那么,在进入该左侧升降井7内的电梯载车装置时,也应该采用让汽车5倒退的方式进入才行。0020显然,纵观本发明的技术整体,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非要占据城市中宝贵的地皮才行)而进行的一种有效的改进既然人们为了汽车5的通行修建了行车道路2,那么,也应该为了解决汽车的停车难问题再利用该行车道路2内闲置的上空来解决汽车5所需要。

16、的众多停车位6的问题,这应该是解决当前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最佳方案。0021一个成熟的城市,尤其是包括省会在内的一线大城市中,符合建造本发明行车道路2的总数量或总长度是相当可观的,若能够实现在该道路上根据实际需要高密度地建造本发明,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城市中停车难的问题。不少需要大批量集中停车的大型商场,大型饭店,影剧院与众多的办公楼,等等公用设施都会开设在上述较宽敞的行车道路2的两侧。0022此外,若能对本发明的外观进行精心设计,就有可能成为城市道路上空的一道或多道风景线。对此若有异议,可以设想一下类似的问题是首先解决人能够居住的问题重要还是首先解决住房外观漂亮的问题重要。说明书CN10267。

17、7933A4/4页60023另外,前面已经谈及了本发明应该采用钢构的建筑型式(成本低建速快重量轻于扩大车位库容量有利),而钢构少不了紧固件;最理想的紧固件是现有的铆钉(必须地面烧红锻打实施紧固“铆接”高空现场“铆接”操作困难),其次是“螺栓防松型旋紧”(相比之下劣于“铆接”抗振功能较差易于被振松脱),这里建议采用工程“性价比”最高且具有“四两拨千斤”力学放大机构的作为另一项简单发明专利的“螺栓型铆接”技术(ZL2003101087076),来实施本发明在高空(例如50米以上的高度)利用专用工具徒手方便地实现“现场旋紧型铆接”只有强行破坏了该“螺栓型铆钉”结构之后才会失去其“铆接”功能。“铆接”紧固性能这一点几乎同于现有的常规“铆接”技术(抗振功能极强不存在松脱的可能)。0024如果,从现在起,就能够着手规划并实施涉及包括本发明在内的有关立体车库的诸个发明项目,那么,有条件的我国城市乃至世界城市中的停车难问题,很可能就会在几年内逐步予以解决,尤其是在新兴的城市当中。况且,经营并解决停车难的事业还能够创造“停车收费利润”来抵消立体车库的初期建造费用,就如修建收费高速公路一样。说明书CN102677933A1/1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67793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